《谏太宗十思疏》解析参考课件.ppt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解析参考课件.ppt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解析参考课件.ppt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解析参考课件.ppt_第4页
《谏太宗十思疏》解析参考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6/11,高考再现:默写名句: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什么?,。(05福建卷)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所宜深慎。(05山东卷),文武争驰鸣琴垂拱,载舟覆舟,1,高考延伸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忧懈怠,_;虑壅蔽,_;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塞源而欲流长也,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则思慎始而敬终,则思虚心以纳下,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2020/6/11,谏太宗十思疏魏征,3,2020/6/11,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4,2020/6/11,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5,2020/6/11,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6,2020/6/11,解题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谏劝谏;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7,2020/6/11,课文体裁:,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8,2020/6/11,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思些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整体思路,9,2020/6/11,补充注释:,1)臣闻求木之长者2)必固其根本3)欲流之远者4)必积其德义5)源不深而望流之远6)根不固而求木之长7)臣虽下愚8)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9)不念居安思危10)戒奢以俭1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12)塞源而欲流长也,1)求:追求,想要。之:取消独立性。2)根本:古根,今事物的本质。3)流:泉流,名词。4)其:他们。5)而:却6)固:稳固7)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8)神器:帝位。重、大: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位。9)念:考虑。10)以:而11)亦:也。以:而,却。12)流:水流,名词。,10,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臣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使动)它的根;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我虽然最愚笨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1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占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应推崇追求最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边)的美善,如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制欲望,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来求得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来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12,2020/6/1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反,正,排比句,排比句,13,2020/6/11,简析1、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2、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3、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14,2020/6/11,思考题:1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答:比喻论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答:“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15,2020/6/11,补充注释:,1)凡百元首2)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3)岂取之易守之难乎4)盖在殷优,必竭诚以待下5)既得志6)则纵情以傲物7)傲物则骨肉为行路8)虽董之以严刑9)貌恭而不心服,1)元首:指帝王。2)繁:多。盖:大概。3)取:攻取。守:保卫。4)盖:因为。以:来。5)既:已经。得志:实现愿望。6)以:而,表并列。物:别人。7)骨肉:至亲之人。行路:名词。8)虽:即使。之:代人民。以:用。9)貌:表面。而:然而。,16,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历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的使命,无不是在深切的忧虑中就治国之道显著的,一旦功业建成就道德衰微。开始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保持到最后的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17,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因为在深切的忧虑中,一定会竭尽诚意对待臣民,成功以后,就放纵自己的感情傲慢地对待别人。竭尽诚心就能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慢地对待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以求免于刑罚,却不感念恩德,表面上恭顺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老百姓就像水一样)既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18,2020/6/11,1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简析:,2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3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19,2020/6/11,1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2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思考题:,20,2020/6/11,1)诚能见可欲2)则思知止以安人3)念高危4)惧满溢5)则思江海下百川6)乐盘游7)则思三驱以为度8)则思虚心以纳下9)惧谗邪10)则思正身以黜恶11)则思无因喜以谬赏1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13)简能而任之14)择善而从之15)则智者尽其谋16)信者效其忠,1)诚:(如果)真的。2)思:想到。安:使动用法。3)高危:(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4)惧:担心。5)下:动词居于之下。6)乐:意动用法,以为乐。7)以为:以(之)为。度:限度。8)虚:使动用法,使谦虚。9)谗:动词作名词,说别人坏话的人。邪: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人。10)正:使动用法,使端正。11)无:同毋,不要。12)宏:使动用法,使光大。13)简:选拔。能: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14)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建议。15)尽:形作动,用尽。16)效:献出。,补充注释:,21,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难道能轻视吗?统治天下的人,果真能够见到自己喜欢的,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居于百川之下;喜爱狩猎,就要想到从三面驱赶,留一面;,22,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做事自始至终都要谨慎;害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担心说坏话的人,就想到要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邪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错误地奖赏;涉及惩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此“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听从它,,23,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那么有智慧的人就会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散播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献出他们的忠诚,文臣武将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情,君臣就会没有多少烦扰的事,国君就可以尽情享受出巡游玩的快乐,享有神仙一样的长寿,或演奏琴瑟或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得到教化。为什么一定要劳神苦思,代替百官管理职事,劳损好的听力和视力,毁坏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24,2020/6/11,简析:,1、提出“十思”的内容:,3、做到“十思”的好处:,人尽其能,垂拱而治.,戒骄傲(第3、4条)戒奢侈(第1、2条)戒纵欲(第5、6条)戒轻人言(第7、8条)戒赏罚不公(第9、10条),2、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答: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25,2020/6/11,词类活用,1.必固其根本,固,使动用法,2.载舟覆舟,覆,使动用法,3.则思知止而安人,安,使动用法,4.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动用法,弘,使动用法,6.何必劳神苦思,劳、苦,使动用法,7.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动用法,5.弘兹九德,总结巩固古汉语知识,8.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9.惧谗邪,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0.当神器之重,11.居域中之大,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26,2020/6/11,12.择善而从之,13.貌恭而不心服,14.则思江海下百川,15.乐盘游,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貌,名词做状语,下,名词活用做动词,乐,意动用法,通假字,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古今异义,根本,(古)树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纵情,(古)放纵情感,即骄傲,(今),尽情,27,2020/6/11,特殊句式,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判断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句,一词多义,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疑问副词,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疑问代词,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身养人,治,垂拱而治,治理,不效则治臣之罪,惩处,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28,2020/6/11,信,信者效其忠,愿陛下亲之信之,小信未孚,神孚福也,忌不自信,诚实,信任,信用,相信,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不求闻达于诸侯,要求,探求,祈求,追求,以,必竭诚以待下,虽董之以严刑,则思知之以安人,同”而”注释为:”来”,介词,用,拿,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目的连词,来,介词,把,29,2020/6/11,概括并理解本文中的成语,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择善而从:择取好的来听从或跟随。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30,2020/6/11,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3、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4、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重点句子翻译:,31,2020/6/11,6、奔车朽索,其可忽乎?7、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8、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9、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10、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11、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32,2020/6/11,默写,将下列各句补充完整。(3分)(1)人君当神器之重()斯亦伐根以求木茂。(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所宜深慎。(3)智者尽其谋,_,_,_;文武并用,_。,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垂拱而治,33,2020/6/11,语言运用(7分),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似,所用修辞方法相同,与上下文意贯通。(2分)一切能激发生机的思想都是美好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私,它能使生命的泉水变得浑浊和枯竭,_,它能使理想的星辰变得昏暗而模糊。努力激发你心中的光明和力量,_。,它能使心灵的天空变得狭窄而阴暗,激发那无私的爱和奉献的喜悦,34,35,10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抗辞慷慨(意气激昂)北虽貌敬(表面上)予分当引决(本当,理当)晋军函陵(军队)B.殆例送死(类于,等于)非人世所堪(忍受)去今之墓而葬焉(坟墓)独五人之曒曒(同“皎皎”,明亮的样子)C.按诛五人(追究,查办)不知其几矣(多少)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永保无疆之休(美好,福祉)D.又欲肆其西封(放肆,肆意)能克终者盖寡(能够)则思谦冲以自牧(约束,修养)役聪明之耳目(役使,劳损),CA项“军”,驻军B项“墓”,筑墓D项“肆”,扩张、延伸。,35,36,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词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吴之民方痛心焉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穷饿无聊,追购又急C.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国事遂不可收拾12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则今之高爵显位;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B以其无礼于晋终不能加胜于赵C为击沛公军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D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选D.(A中分别为搜寻、痛恨的意思;B中分别为树木的根、没有依托的意思;C中小人离间之言、那人的意思),选B.(B中均为介词,相当于“对”;A中前者助词,无实义,后者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C中前者为介词,相当于“替”,后者为“是”;D前者相当于“趁机”,后者相当于“凭借”),36,37,1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3分例句:不能容于远近A.夫晋,何厌之有B.激于义而死焉者也C.以其无礼于晋D.蚓无爪牙之利1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A若属皆且为所虏B君何以知燕王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D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BB项和例句都是被动句A项是宾语前置C项是介宾结构后置D项是定语后置,选A。(A为被动句,与例句相同;B为宾语前置句;C为定语后置句;D为介词短语后置句),37,38,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亦以明死生之大,_。(五人墓碑记)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吾所以为此者,。(廉蔺列传)野芳发而幽香,_。(醉翁亭记)(5)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6)庭下如积水空明,_。(记承天寺夜游)(7)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8)浮光跃金,_,此乐何极!(岳阳楼记)(9)梅须逊雪三分白,_。(卢梅坡雪梅),38,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而或长烟一空,。(范仲淹岳阳楼记)(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3)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4)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闲来垂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6),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7)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8)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39,40,(四)名句名篇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臣心一片磁针石,_。(文天祥渡扬子江)(2)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3)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_。(文天祥指南录后序)(4)所谓誓不与贼俱生,_,死而后已,亦义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5)亦以明死生之大,_。(张溥五人墓碑记)(6)桃李不言,_。(司马迁李将军列传)(7)宁为百夫长,_(杨炯从军行)(8)_,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40,2020/6/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注】长安:这里借指被金人占据的北宋故都汴京。鹧鸪:传说鹧鸪飞必往南,而不北往。小题1:这首词写了哪些“愁余”的景象?(3分)小题2:“青山遮不住”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3分)小题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41,2020/6/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注】长安:这里借指被金人占据的北宋故都汴京。鹧鸪:传说鹧鸪飞必往南,而不北往。小题1:这首词写了哪些“愁余”的景象?(3分)答案:郁孤台下滚滚的清江之水;阻隔词人与故都的重重山峦;鹧鸪凄厉的叫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