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七章 力课件.ppt_第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七章 力课件.ppt_第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七章 力课件.ppt_第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七章 力课件.ppt_第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七章 力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力,考点1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国际单位是_,简称牛,符号为N.4.力的大小、方向和_称为力的三要素.5.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_.6.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直观地表示出来.,牛顿,作用点,运动状态,考点梳理,考点2力的测量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去后,又能恢复原状,如弹簧、橡皮筋等,物体的这种特性叫_.2.物体在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如雕塑、橡皮泥等,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塑性.3.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是一种很常见的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力、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日常生活中应用弹力的地方很多,射箭、跳板跳水、撑竿跳高等.4.大小:同一物体产生的弹力与它的形变大小成正比.5.方向:_于接触面,指向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弹性,垂直,6.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_.7.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8.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来回轻轻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避免指针被外壳卡住;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并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若不是则需先校零;测量时,使弹簧伸长的方向跟待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弹簧测力计,考点3重力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_.2.重力的三要素:(1)大小:G=mg,其中g=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2)方向:_.(3)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重力,竖直向下,考点1力考点精讲【例1】(2016宜昌)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中考考点精讲精练,思路点拨: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C正确;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D正确.答案:A,考题再现1.(2016株洲)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1-7-1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C,2.(2016成都)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D,3.(2016衢州)起飞时火箭对喷出的燃气施加一个向下的力,由于_,燃气同时对火箭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使火箭上升.,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2015淮安)画出图1-7-2中细线对木块A拉力的示意图.,如答图1-7-1所示.,考点2力的测量考点精讲【例2】(2016威海)如图1-7-3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L甲L丙L乙L丁B.L甲=L丙L乙=L丁C.L甲L丙L乙=L丁D.L甲=L丙L乙L丁,思路点拨:由图可知,图甲和丙的力都使弹簧伸长,图乙和图丁的力都使弹簧压缩;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伸长的长度相同,所以L甲=L丙;在图乙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的长度相同.所以L乙=L丁.答案:B,考题再现5.(2016枣庄)如图1-7-4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B,6.(2016泰安)关于物理实验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使用B.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C.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托盘天平测量的结果偏小D.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坡度要小,D,7.(2015杭州)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D,8.(2015株洲)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指针调零后将乙倒挂在甲的挂钩上,稳定后甲的示数如图1-7-5所示(图中乙未画出),这种测力计的每个小格表示_N,这种测力计的重力为_N.,0.2,1.4,考点3重力考点精讲【例3】(2016株洲)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思路点拨: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作用点在重心;A.图中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B.图中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不是重力,故B错误;C.图中力的方向斜向上,故C错误,D.小球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故D正确.答案:D,考题再现9.(2016株洲)下列估计最接近实际生活的是()A.一个鸡蛋重约10NB.一根筷子长度约22cmC.正常人的脉搏一分钟约15次D.人体密度约7.9103kg/m3,B,10.(2016内江)如图1-7-6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在安装实验装置时,让刻度尺的零刻度与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上端对齐,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上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弹簧长度为L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此时弹簧下端的指针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示意图.那么,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cm,示数L1=_cm,示数F1=_N.在不损坏弹簧测力计和满足相应条件的情况下,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再挂上4个相同的钩码,静止时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00N.那么,说明重力与质量成_(填“正比”或“反比”).,0.1,25.85(25.8325.88),5.00(5或5.0均可),正比,11.(2015泉州)请在图1-7-7中画出放在斜面上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如答图1-7-2所示.,12.(2015镇江)如图1-7-8所示,灯笼用细线悬挂,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如答图1-7-3所示.,易错点透析,对力的概念理解不透彻【例1】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受到_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_.解析: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答案:重地球错因分析(方法指导):认为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不与任何物体接触,不受力的作用.,对重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理解不够【例2】如图1-7-9所示,重200N的小球在一斜面上静止.图中是小丽同学画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她画得对吗?为什么?,解析: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答案:不对.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小丽同学画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错误的.错因分析(方法指导):对重力的方向不理解导致画图错误.,解析: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答案:不对.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小丽同学画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错误的.错因分析(方法指导):对重力的方向不理解导致画图错误.,考点1力1.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A,中考考点演练,2.秋天,稻子“笑弯了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跳高场上,运动员“腾空而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形状,运动状态,考点2力的测量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才产生弹力作用D.以上说法都不对,C,6.由图1-7-11可知,条形盒测力计的量程是0_N,分度值是_N,手的拉力是_N.,2.5,1.15,0.05,考点3重力9.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重力和质量关系的是(),A,10.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如图1-7-14甲.一堵南北走向的墙上,所挂铅垂线如图1-7-14乙所示,则这堵墙一定是()A.向东倾斜B.向南倾斜C.向西倾斜D.向北倾斜,C,11.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展示了一个近乎正球形的大水球,而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水珠一般都是扁球形的,这是由于地球上的水珠受到了_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