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_第1页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_第2页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_第3页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_第4页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由NordriDesign提供,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对已处理的物品及环境的有效管理措施,更有利于以后工作的改进,技术的更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怎样监测消毒灭菌效果呢?进行采样,通过检测物品消毒,灭菌后的效果或测定某种物品是否污染及污染程度,其结果均以物品所含微生物的数量来计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医疗用品1、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2、消毒物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评价(合格)标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二、使用中消毒剂和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1、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数应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2、使用中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3、化学监测:符合要求,有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采样的原则在采样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样品二次污染。同时,为确保准确性,采样时要有一定的数量和固定的部位。采样后6h内尽快送检,若样品保存于04度条件下,时间不宜超过24h.,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空气净化效果监测,医务人员手效果监测,高压蒸气灭菌效果监测环氧乙烷消毒效果监测,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1,1,1,2,3,4,5,监测的项目包括,物体效果监测,4,4,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空气净化效果监测手术室的要每月进行一次空气采样,方法有平板暴露法,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等。,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平板暴露法是利用微生物在空气中的自然沉降进行采样的,也是最简便,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时间: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进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1.5m,距墙1m。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即中心一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1m。采样方法:用从化验室取回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收回送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计算:50000平均菌落数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3)平板面积(cm2)5min,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器1、工艺监测:每锅进行。2、化学监测:每包进行,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手术包(高危包)还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3、生物监测:每月进行,对新灭菌器使用前或拟采用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都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灭菌植入型器械、特殊感时每锅进行小型快速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快速内镜灭菌器、等离子体灭菌器均应进行(工艺、生物、化学)监测。4、B-D试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高压蒸气灭菌效果监测工艺监测:要求必须满足必要的无菌参数:灭菌温度、压力、时间。正确的包装、合理的放置、无菌设备无技术性故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生物监测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大型医院应进行两次以上用国际标准抗力的细菌芽胞制成的干燥菌片,或由菌片和培养基组成的试管,即生物指示剂进行监测,是判断灭菌效果的直接指标,属于裁定性监测标准菌株: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结果判断:阳性培养液颜色由紫变黄,说明有菌生长,灭菌不合格阴性培养液经不变色,仍为紫色,说明灭菌合格,但阳性对照必须有菌生长,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对灭菌器的灭菌效果质量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包放在排气口的上方,并设阳性对照。灭菌植入型器械、严重污染物时必须每锅进行生物监测。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也应进行生物监测。新安装的设备和大修后设备应该进行生物监测,监测方法应符合GB18278-2000的有关要求。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立即连续重做两遍试验,如均合格,只需分析前次不合格的原因,如仍有不合格,则需追溯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的所有灭菌物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化学监测:化学指示卡,,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化学监测:化学指示胶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化学监测:b_d指示图监测真空水平,检查灭菌器是否漏气适用于预真空灭菌锅,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合格后方可使用放置位置:灭菌炉排气口的上方温度:134时间:3.5-4分钟空锅做,锅应预热或有直接B-D测试程序的灭菌器不需要预热,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氧乙烷消毒效果监测化学监测:包里放指示卡,由玫瑰色变绿色,包外指示胶带由黄色变成桔红色可间接判断达到灭菌合格物生物监测: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使用时将菌片一式两份,布放于各代表性部位,灭菌后在菌条件下将菌片放于恢复培养基内。培养48h后观察结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1、日常监测:每日。2、强度监测:对更换的新灯管亦进行检测,每季度测一次,将强度低于70的灯管更换,高于80的每半年检测一次3、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检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或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距灯管下垂直距离1m处,照射1min,直到数字不在增长为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化学消毒剂的监测1、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每月一次。2、化学监测: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产品每日监测;戊二醛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内镜室每日一次,有记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采样方法1、采样时间: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透析液。2、采样量及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ml被检样液,应注明消毒剂名称。细菌室接种1ml并根据不同种类消毒剂加入相应的中和剂,以中和被检样液的残效作用。,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物体表面的监测1、重点科室(部门):每月进行。如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室(ICU)、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血液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导管室、口腔科、内镜室、传染科等。2、普通科室:每季度进行。3、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医疗用品采样及检查方法1、采样时间:在灭菌、消毒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2、无菌检验:是指检查经灭菌的敷料、缝线、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无菌器械以及适合于无菌间的其它物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3、采样面积及采样方法:灭菌物品:直接送细菌室在无菌台内采样,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消毒物品:根据情况直接送细菌室在无菌台内采样或就地按灭菌物品采样。若消毒因子为化学消毒剂时,应注明消毒剂名称。细菌室加入相应的中和剂。,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物体表面采样方法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采样。2、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3、采样方法: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投入含无菌洗脱液10ml试管中并注明消毒剂名称立即送检。由细菌室加相应的中和剂。门把手等小型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全部。,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计算: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倍数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2)采样面积(cm2)小型物体表面的报告结果,用cfu/件表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医务人员手的监测每月监测一次采样方法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2、采样面积及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