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诗歌赏析.ppt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诗歌赏析.ppt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诗歌赏析.ppt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诗歌赏析.ppt_第4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诗歌赏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小说阅读,(一)小说一般常识1.小说是以_为中心,通过_和_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小说的三要素是_、_、_。3.人物描写的方法有_、_、_、_和_。还可以分为_和_。4.小说情节可划分_、_、_、_。5.环境分为_和_。,塑造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二)小说的题型(记叙文与散文)(1)概括题:概括故事内容、人物形象等。(2)赏析题:赏析词或句子。(3)作用题:题目、开头、过渡句、结尾句。(4)含义题。(5)拓展题。,1概括题(1)情节概括: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三)针对题型,找出解法,(2)人物形象概括:要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或对某一情节的概括,进行分析。特征性词语文中有现成的找现成的,没有现成的可以根据语句描绘或情节进行概括。,例题: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2015.连云港家徽答案:祖父是一个经验老到、细心睿智的当家人: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轻易地就发现了贼。祖父是一个宽容的人:祖父没有为难贼,反而放走了贼。祖父是一个善良、慈悲、有生活智慧的人:祖父不仅放走了贼,还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祖父是一个淳朴、厚道的人:祖父知道送鱼是贼的报恩方式,但担心吃垮了人家,所以用在门板上刻鱼代替送鱼。祖父是一个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人: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3)景物概括:有现成的找现成的,没有现成的可以根据语句描绘进行概括。,(三)针对题型,找出解法,2赏析题角度+内容+情思=运用了(什么角度),(怎么样地)写出(描写对象)+(什么特点),表达了(何种情感、哲理)。角度:有表现力的词/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表现力的词:动词、形容词、叠词、色彩词、成语,常见修辞本身的功能不可忽视: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夸张:突出强调。排比:句式整齐、增强气势。对比:突出强调。反复:突出强调。反语:幽默风趣、讽刺否定。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反问:突出强调、语气强烈。设问:提醒读者注意,引发思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如人物的五种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表现手法:象征、欲扬先抑、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铺垫悬念、正反面结合、卒章显志、开门见山、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等。,典例精析(一)21.结合文意,赏析两处画线部分。(6分)(1)她的头发乱蓬蓬的,身子瘦得像根细竹竿,走起路来直晃悠。(2)老人站在一处土坡上,目送他离去,少年走出好远再回头看,老人如一尊身披霞光的雕像。欠你半袋苞谷面,答案:(1)比喻的修辞手法(外貌、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写出了少年的妹妹因生活贫困而疏于打理,因饥饿而身体瘦弱,突出了家境的贫寒。(2)比喻手法,写出老猎人因善良、充满爱心的举动在少年心中变得异常高大、神圣,表达出少年对他的尊敬和爱戴之情。,4、作用题(1)一般句段作用=解释内容+结构作用+主旨作用。结构上作用:位置较前的应从开篇点题、总领全文、铺垫、引出下文、设悬念、伏笔方面考虑。位置在中间的应从过渡、照应方面考虑。位置在文末,则应考虑照应、点题、画龙点睛、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升华主题、令人深思、给人警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如果贯穿全文,则应从线索方面考虑。内容上的作用:(回答时应有血有肉)如塑造形象、表现个性、突出主题、表达情感等。形式上的作用:形式新颖独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例题: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2段的作用。-2015.连云港家徽答案:第2段“民国初年,战乱频繁”交代的时代背景。父亲兄弟四人个个身高马大,有足够的力量制服甚至打残贼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做铺垫。父亲兄弟几人下死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从侧面看出贼人是迫于生活不得已才去偷米,为下文祖父对贼人的宽恕做铺垫。正因为兄弟几人下死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所以兄弟几人对贼人偷米才那么愤怒。,(2)记叙文中议论、抒情句段的作用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3)环境描写作用题(重点训练)交代时令。勾勒画面。渲染气氛(景物什么特点要写具体)。烘托人物的心情(具体心情要写出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形象,暗示人物的命运。揭示文章主题。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4)题目含义或作用题(重点训练)从内容、主旨、形式等方面考虑: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作的作用,如象征、比喻、设问、一语双关等。交代文章的写作内容(对象)。交代(暗含)写作主题、情感=角度+内容+主旨(人物形象或思想情感)。是文章行文的线索。设置悬念,激发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