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三讲)_第1页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三讲)_第2页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三讲)_第3页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三讲)_第4页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三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三),考试说明,1、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3、了解燃烧热及中和热的定义及计算。,实验原理,公式一:Q=Cmt公式二:H=QnC为比热容,为定值.m为质量,可以测定n为物质的量,中和热的测定,实验用品仪器: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2只)、环形玻璃搅拌棒、硬纸板或泡沫塑料板(有2孔)、泡沫塑料或碎纸条盐酸(0.50mol/L)氢氧化钠溶液(0.55mol/L)实验步骤:,中和热的准确值是57.3kJ/mol,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1.塑料泡沫隔热效果差2.混合后搅拌不充分3.混合后过早读数4.混合时溶液外溅,问题讨论1.NaOH溶液为什么要过量?2.若将HCl改用CH3COOH测得结果将为什么?,练习: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环形玻璃搅拌棒,防止热量散失,偏小,(4)实验中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用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不相等,相等,中和热与参加反应的酸碱的量无关,偏小,偏小,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时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反应热只与物质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所谓物质的状态包括温度、物质的量以及聚集状态。,例如,由反应物A转变为生成物B可以有两条途径:1、由A直接生成B,反应热为Q12、由A生成X,反应热为Q2;再由X生成B,反应热为Q3则:Q1=Q2+Q3,1(2007年高考海南化学卷,反应热)已知:(1)Zn(s)1/2O2(g)=ZnO(s);DH=348.3kJ/mol(2)2Ag(s)1/2O2(g)=Ag2O(s);DH=31.0kJ/mol则Zn(s)Ag2O(s)=ZnO(s)2Ag(s)的DH等于()(A)317.3kJ/mol(B)379.3kJ/mol(C)332.8kJ/mol(D)317.3kJ/mol,A,2、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2983.2kJ/mol,P(s、红磷)+5/4O2(g)=1/4P4O10(s);=-738.5kJ/mol,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感悟高考:,3.(09宁夏卷28)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SO2(g)氧化为1molSO3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理由是;(2)图中H=KJmol-1;(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4)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H。,五、能源,1、什么是能源?能源的作用?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2、当今世界上重要的能源是什么?怎样解决能源枯竭问题?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是什么?什么是新能源?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解决的办法:开源节流;即开发新能源,节约现有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措施:科学地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能。,4把煤作为燃料可以通过下列两条途径来实现:途径I:途径II:先制水煤气:再燃烧水煤气:假设两种途径所使用的煤质量相同,试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两条途径放出的热量的多少:途径I放出的热量_(填“大于”、“等于”、“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等于,4把煤作为燃料可以通过下列两条途径来实现:途径I:途径II:先制水煤气:再燃烧水煤气:假设两种途径所使用的煤质量相同,试回答下列问题:,(2)Q1、Q2、Q3的数学关系式是_,5把煤作为燃料可以通过下列两条途径来实现:途径I:途径II:先制水煤气:再燃烧水煤气:假设两种途径所使用的煤质量相同,试回答下列问题:,(3)由于制取水煤气的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因此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需要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低于,吸收,4把煤作为燃料可以通过下列两条途径来实现:途径I:途径II:先制水煤气:再燃烧水煤气:假设两种途径所使用的煤质量相同,试回答下列问题:,(4)简述煤通过途径II作为燃料的意义。_,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不仅在燃烧时可以大大减少烟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而且燃烧效率高,也便于输送。,4(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H=2878kJ(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H=2869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A,链接08高考题,5.(08年上海)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kJ热量,C,6.(05江苏)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