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件.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件.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件.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件.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会葵城中学李彦敏2017年3月2日,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求文采。,唐代文学家,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简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2、翻译句子。,s,槽枥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外见,听课文朗读,把握准确字音。,点字解释,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即使。,只是。,两马并驾。,用。,受到屈辱。,表转折。,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有时。,通“饲”,喂。,这。,才能。,通“现”,表现。,犹,尚且。,等同,一样。,怎么。,吃一顿。,表顺接。,指粮食。,虽然。,能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岂,难道,表反问语气。,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恐怕,其实,表揣测语气。,用鞭子打。,马鞭子。,正确的方法。,通“才”,才能。,面对。,按照。,表转折。,通晓。,一字多义:,1、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2、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故虽有名马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名词做动词,用鞭子打马。,名词,马鞭。,才能。,能够,可以。,难道,表反问语气。,恐怕,表揣测语气。,即使。,虽然。,4、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而伯乐不常有,用。,按照。,表顺接,来。,表转折,却。,表转折,却。,翻译下列句子:,1、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其真不知马也。,鞭打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新会葵城中学李彦敏2017年3月3日,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默读全文,五分钟思考:韩愈围绕“马”,给我们讲了什么内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朗读全文,思考:面对“马”,作者提出怎样的看法?,伯乐很重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伯乐很重要。,伯乐很重要。,(点明全文中心),(反面展开议论),(正面提出问题),3、带着感情再次朗读全文,思考:通篇不离“马”,难道只是想说“马”?,不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表现手法:,托物寓意(借物喻人),4、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和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控诉。,作业:,完成练习册马说里所有内容。,3、本段说明了什么?,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和伯乐的难得。,1、本段作者提出什么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分析第一段:,强调伯乐的重要性。,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原文回答),“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反面议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心论点),2、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1、概括第二段内容。,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马者的愚昧无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分析文段二:,3、概括第三段内容。,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揭示文章主旨,归纳全文中心。,(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加强句子语气,强烈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1、哪些语句体现“食马者”不知马的表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分析文段三:,2、哪些句子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本文的中心),千里马有才能的人,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不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2、“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3、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和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控诉。,(托物寓意),伯乐善于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浅薄愚妄、不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中考实战题(07年广东),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2、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3、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鞭打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写作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二十来岁的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zhu)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二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二十五岁后,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三十六岁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