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一、环境管理概述二、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和保证三、区域环境管理四、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五、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六、环境执法监督管理七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八、四川省的水环境管理九、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一、环境管理概述,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1.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基本概念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基本概念,环境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基本概念,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这就是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人类活动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把大量污染物排入环境,使环境质量下降,以致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火的利用和工具制造时期的环境问题农业革命时期的环境问题工业革命和环境污染,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火的利用和工具制造时期的环境问题(即采猎文明时期,公元前200万年公元前1万年)大约在170万年前,人类开始利用火,也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和驾驭。伴随着火的利用和工具的制造,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就出现了。但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不大,地球生态系统仍能保持平衡。,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农业革命时期的环境问题尼罗河的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玛雅文明,黄河流域(即农业文明时期,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18世纪)农业革命以后,随着耕种作业的发展,大面积森林砍伐、开垦草地,导致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和沙漠化等环境问题。诞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赐予”。在历史上,每到夏季来自上游富含无机物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淤泥随着河水的漫溢都给埃及留下了一层沉积层,足以补充从田地中收获的作物所吸收的无机矿物质养分。正是这无比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埃及漫长而辉煌的文明。但由于上游森林的砍伐,水土流失,最终使昔日的“地中海粮仓”变成为现在地球上的贫困地区之一。,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著名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曾经是林木葱郁、沃野千里,孕育了辉煌的巴比伦文化:“楔形文字”、汉穆拉比法典、60进制计时法,巴比伦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西亚著名的商业中心,巴比伦国王为贵妃修建的“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然而,这些灿烂的文化,却由于无休止地垦耕、过度放牧、砍伐森林而终于沦为风沙肆虐的贫瘠之地。漫漫黄沙使巴比伦王国在地球上销声匿迹。那座辉煌的巴比伦城,直到近代,才由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古印度文明发祥于印度河流域。该流域的自然环境和开化历史都和美索不达米亚相似。在45000年前,就已是名符其实的粮仓。然而同样由于森林的砍伐破坏了生态环境,昔日的沃野良田变成了沙漠。今天这里已是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的荒漠。玛雅文明是古老的中美文明,它是低地热带森林中发展起来的。公元250年,玛雅文化、建筑、人口均达到鼎盛时期,但是由于生态破坏和人口的增长过度,至公元800年,玛雅文明在不到100年就衰落,昔日繁华的土地几乎人烟绝迹。,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黄河流域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4000多年前,这里森林茂盛、水草丰富、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53%。由于秦汉以来不断的森林砍伐和战争,水土流失加剧,使上游成为黄土地,而黄河成为“悬河”,流域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完全恶化。,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工业革命和环境污染(即工业文明时期,公元18世纪至今)18世纪兴起的工业革命,曾经给人类带来了生活水平的大为提高,但是随之工业化的深入而出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急剧蔓延,形成了大面积乃至全球性环境公害。其中有八起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事件;富山事件;四日事件;米糠油事件。,20世纪中叶世纪8大公害事件,20世纪中叶世纪8大公害事件,20世纪中叶世纪8大公害事件,2.环境保护,马尔萨斯人口论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地球日只有一个地球,环境保护,马尔萨斯人口论由于农业文明和工业革命引发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特别是人口大量增加,形成了引人注目的”人口问题”。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注意到人类人口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于1798年发表了著名的人口论。,环境保护,寂静的春天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RachelCarson)在50代年末,用了4年的时间研究美国官方一民间关于使用杀虫剂造成污染危害情况的报告,于1962年推出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她写道: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鹣鸟、鸽子、鹪鹩的合唱以及其它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木和沼地。该书从污染生态学的角度,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成功揭示了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提出“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合理的协调”关系。因此,世界上称寂静的春天为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书导致了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成立,把环境保护提到了世界关注的议程。,环境保护,增长的极限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了一部书增长的极限,它明确地将环境问题及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提高到“全球性问题”的高度,指出:人口、粮食生产、工业化、污染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还在继续增长。每年它们以数学家称为指数增长的模型增长着。但是,地球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社会继续追求物质生产方面的既定目标,它最后会达到地球上的许多极限中的某一个极限,而后果将可能是人类社会的崩溃和毁灭。这部书被喻为环境保护的里程碑。,环境保护,地球日由于公害事件不断发生,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从60年代以来,群众性的反污染反公害环境运动不断掀起。1970年4月22日,在全美大约有1500所高等院校和1000所中小学举行了集会,一些著名人士在集会上发表讲话,据估计,包括国会议员、工人、学生等大约有3000万人走上街头,参加了这次规模空前的群众运动。从此,4月22日成了全球性的“地球日”。,环境保护,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里约可持续发展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共有113个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广泛研讨并总结了有关保护人类环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制订了对策和措施,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这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这一天,被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自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类为保护“唯一的地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全球的环境仍在迅速恶化。1984年英国科学家、1985年美国科学家相继证实了南极上的“臭氧空洞”,“全球变暖”和“酸雨沉降”等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1989年联合国大会决定:1992年6月,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举行一次环境问题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会议为纪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20周年,并为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在相互需要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奠定全球伙伴关系的基础,以确定地球的未来。这是环境保护的第二个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主题是高举环保旗帜,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日趋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酸雨扩大、淡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扩展、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物种锐减、臭氧层耗损、危险废物扩散和全球变暖等。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大会还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重申了1972年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阐明了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就加强国际合作,实行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性环境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有关国际合作、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实施等27项原则。这些原则,是环发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指导原则。,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大会于今年6月19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设立了三个目标和两个主题。三个目标分别是:重拾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找出目前我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不足;继续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种挑战。两大主题是在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的背景下发展绿色经济和关于可持续政治治理与制度框架。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里约热内卢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并发表共同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新篇章的演讲。,3.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内容环境管理的手段与职能,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目的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环境管理的定义环境管理的性质环境管理的特点,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目的人类为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追其环境问题的最根本的根源是人类自身不正确的自然观和不正确的人自然关系观,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观念。因此,人类为保护环境,必须从宏观到微观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进行管理,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逐步恢复被损害了的环境,并减少甚至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新的损害,保证人类与环境能够持久地、和谐地、协同发展下去。这就是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依据以上环境管理的目的,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我们应该转变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而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境界。一种“天人合一”的环境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绵延5000多年,而避免玛雅文明的悲剧,归根到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定义环境管理就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环境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科技的等手段来进行,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内容。环境管理主要解决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各类环境问题;环境管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作为一名环境保护工作者,我们应该对环境管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性质环境管理是国家管理的重组成部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为。因些说,环境管理具有行政管理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特征。其权威性表现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和政府开展环境管理工作,履行国家法律所赋予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强制性表现为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所采取的强制性对策和措施,如环保产业政策、环保行业政策、环保技术政策等。例如,关闭“15小”,限期治理,总量控制等。,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特点环境管理具有区别于一般行政管理的特点:区域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决策的非程序化。环境管理存在很强的区域性特点。这是由环境问题、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区域性等特点所决定的。环保法规定“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正是出于其区域性特点而制定的。综合性是由环境问题、管理手段、管理领域和应用知识的综合性等特点决定的。开展环境管理必须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走综合治理的道路。社会性是由于保护环境就是人的环境权和生存权,所以,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决策的非程序化特点是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具有非例行、非寻常状态,每一个环境问题的处理和解决的程序与方案无法预先设定。,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内容政府行为的环境管理企业行为的环境管理公众行为的环境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即是环境管理的对象,但更重要的却是环境管理者,因此,环境管理主要指从政府的环境管理行为,其分为:环境质量的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的环境管理,环境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人类生存和健康所必须的环境质量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环境质量一般是指特定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由于环境由多种要素组成,通常把环境质量分为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评价环境质量优劣的基本依据是环境质量标准,它是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公私财产而对环境中污染物的容许含量所作的规定。,生态环境管理:是指人类对自己参与自然环境行为的管理。生态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域和空间域中,由空气、土地、水、各种生物、各种矿物、各种气候等自然资源以不同的结构形式联系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状态。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的、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其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生态环境管理的重点,就是对自然环境的自然资源的管理。对可再生资源的管理:由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率远远超过它的补给速率,以至可再生资源的基地不断萎缩,甚至濒临灭绝。因此,对可再生资源的管理目标是:确保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率不超过补给速率;维护生态系统和基因的多样性,拯球濒危的动植物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管理:由于人类对不可再资源的开发利用数量呈指数规律增长,以致于部分不可再生资源将会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被子消耗殆尽。因此,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管理目标是: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缓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以使人类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术体系的调整,保证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崩溃。,环境管理的手段与职能,环境管理的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教育手段,环境管理的手段,法律手段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是指管理者代表国家和政府,依据国家环境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管理以保护环境的手段。它是环境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手段,是其它手段的保障和支撑,通常亦称为“最终手段”。法律手段具有这些主要特征:强制性,权威性,规范性,共同性,持续性。,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单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相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四川省环境法规规章,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四川省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四川省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06-04)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3-01-02)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2002-10-0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01-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07-0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18)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995-08-08)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12-01)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1993-08-0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08-0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2004-01-08)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1989-10-2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1988-05-1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2004-01-0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985-03-0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83-12-2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1983-12-29),环境保护行政规章,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修正案(2003-11-05)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2003-10-08)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2003-09-12)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库管理办法(2003-06-17)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2003-03-20)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2003-02-2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02-11-0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2-10-1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1-12-27)淮河和太湖流域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2001-07-02)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2001-06-19)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1-05-08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1999-12-10)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1999-12-03进口废物原料装运前检验机构认可管理办法(试行)(1999-11-2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08-04)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1999-07-08)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05-31)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广管理办法(1999-05-31)环境标准管理办法(1999-04-0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1999-03-30)环境保护法规解释管理办法(1998-12-08防止船舶垃圾和沿岸固体废物污染长江水域管理规定(1998-03-01)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7-10-17)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规定,环保国际公约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环境管理的手段,经济手段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是指管理者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经济经济法规,运用价格、成本、利润、信贷、利息、税收、收费和罚款等经济杠杆来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宏观经济行为,培育环保市场以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手段,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可分为宏观经济手段和微观经济手段两种。宏观经济手段指国家运用价格、税收、信贷、保险等经济政策来引导和规范各种经济行为主体的微观经济活动,以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微观经济手段指管理者运用征收排污费、污染赔款和罚款、押金制等经济措施来规范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引导和强化企业内部的自主管理,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手段。在我国,环境保护现行经济手段主要包括:1.排污收费制度;2.减免税制度;3.补贴政策;4.贷款优惠政策。经济手段具有的主要特征:利益性,间接性,有偿性。,环境管理的手段,行政手段环境管理的行政手段指在国家法律监督下,各级环保行政管理机构运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授予的行政权限开展环境管理的手段。在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中,行政手段通常包括:1.制定和实施环境标准2.颁布和推行环境政策行政手段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手段,其主要特征是权威性,强制性,具体性,无偿性。,环境管理的手段,技术手段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指管理者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所采取的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预测、评价、决策分析等技术,以达到强化环境执法监督的手段。其分为宏观管理技术手段和微观管理技术手段。技术手段具有规范性的特征。,环境管理的手段,宏观管理技术手段,指管理者为开展宏观管理所采用的各种定量化、半定量化以及程度化的分析技术。它包括环境预测技术、环境评价技术和环境决策技术。,环境预测技术,环境评价技术,环境决策技术,宏观管理技术,微观管理技术手段,指管理者运用各种具体的环境保护技术来规范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生产与开发活动,对企业生产和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活动实施全过程控制和监督管理的手段。包括污染防治技术,生态保护技术和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管理的手段,微观管理技术,污染防治技术,生态保护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污染预防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生态建设技术,生态治理技术,污染监测技术,生态监测技术,环境管理的手段,教育手段环境管理的教育手段指运用各种形式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以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专业知识的手段。包括学历环境教育、基础环境教育、公众环境教育和成人环境教育四种形式和内容。环境教育具有“后效性”、广泛性和非程序化等特征。,环境管理的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监督职能协调职能指导职能服务职能,环境管理的职能,计划职能:指对未来的环境管理目标、对策和措施进行规划和安排。计划是环境管制依据。可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组织职能:指为了实现环境管理目标,对人们的环境保护活动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合理配备和使用各种资源,协调和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调整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利益关系的职能。,环境管理的职能,监督职能:指对环境管理的活动进行监察和处理,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检查的职能。协调职能:指在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协调各种横向和纵向关系及联系的职能。从宏观上讲,环境管理就是要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从微观上讲,环境管理就是要协调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不同层次人们的各种需求和经济利益关系,以适应环境准则。,环境管理的职能,指导职能:指环境管理者在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对有关部门具有的业务指导职能。它包括纵向和横向指导两个方面。纵向指导是指上级环境管理部门对下级环境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横向指导是指在同一政府领导下的环境管理部门对同级相关部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业务指导。服务职能:指从指导职能中派生出来的一个职能。从广义上讲,管理就是服务。从狭义上讲,服务包括污染防治技术咨询服务,环境法律、政策咨询服务,清洁生产咨询服务,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咨询服务等内容。,二、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和保证,环境监测环境预测环境标准环境审计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技术手段测定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以把握环境质量的状况。目的:通过长时期积累的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可以据此判断该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可以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而可以找出该地区的环境问题和主要原因,还可以不断发现新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掌握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启示和可靠的数据。,环境监测,任务:环境监测大致分为对污染源的监测和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对污染源的监测,可以检查、督促各企事业单位遵守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可以掌握环境污染的变化情况,为选择防治措施,实施目标管理提供可靠的环境数据;为制定环保法规、标准及污染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特点:系统性环境监测工作从获得可靠的数据、资料,即布点和采样、分析测试、数据整理和处理、监测质量保证等,到结果报告,是一系列过程,必须要工艺定型化、分析方法标准化、监测技术规范化。综合性环境监测的综合性指监测对象的综合(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与监测手段的综合(包括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监测手段综合于统一的监测系统之中)。时序性由于环境监测对象的复杂性和监测工作的复杂性,要求监测数据必须具有连续性。,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程序与方法环境监测的程序首先是进行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各种污染源及排放规律,自然和社会的环境特征;其次是确定监测项目;第三是监测点布设及采样时间和方法的确定;最后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出据结果报告。环境监测方法环境监测方法因要求的不同而不同,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有人工的,自动化的等。它决定于监测的目的和实际可能的条件。,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环境监测的监测数据必须达到五个方面的要求:准确性;精确性;完整性;可比性;代表性。为此必须有质量保证体系,其主要内容是:采样的质量控制:审查采样点的布设和采样时间、时段选择;审查样品数量的总量;审查采样仪器和分析仪器是否合乎标准和经过校准;运转是否正常。样品运送和贮存中的质量控制:样品的包装情况、运输条件和运输时间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是否规范,标准化。,环境预测,环境预测是依据调查或监测所得的历史资料,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给出未来的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环境预测的工作程序:准备阶段:确定预测目的和任务,确定预测时间,制定预测计划。收集并分析信息阶段:收集预测资料,资料的分析检验。预测分析阶段: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计算,检验预测结果。输出预测结果:输出并提交预测结果。,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目标和效果的表示,也是环境管理的工具之一。是环境管理工作由定性转入定量,更加科学化的显示。环境标准是一种法规性的技术指标和准则,是环境保护法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基础和方法标准。环境标准分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两级。基础和方法标准只有国家级标准。,环境标准,环境标准的制订原则保障人体健康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统一。综合考虑各种类型的资源管理,各地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的要求和目标,贯彻高功能区用高标准保护,低功能区用低标准保护的原则。与国内其他标准和规定相协调,还要和国际上的有关协定和规定相协调。,环境标准,我国的环境标准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三类:环境质量标准:有大气、地面水、海水、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辐射以及土壤等各个方面的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除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及行业的排放标准外,还有烟尘排放标准同时对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辐射也都做了防护规定。基础和方法标准:是对标准的原则、指南和导则、计算公式、名词、术语、符号等所做的规定,是制定其它环境标准的基础。,我国环境保护标准,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气2003-03-01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2002-06-0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水水质标准水1998-07-21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水1998-07-01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气1996-10-01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1995-05-01GB/T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水1994-10-01GB3096-93城市区域噪声标准噪声振动1993-01-01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1992-10-01GB12941-91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水1992-02-01档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水1990-03-01GB1133989城市港口及江河两岸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噪声振动1990-01-01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噪声振动1989-07-01UDC534.836:629.113GB9660-85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噪声振动1988-11-01UDC614.79GB9137-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气1988-10-01,环境保护标准,排放标准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生物GB3544-2001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GB13458-2001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气GB15580-95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气GB14470.1-93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GB14470.2-93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GB14470.3-93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GB14374-93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GB13457-9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GB15581-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GB13456-9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GB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GB4914-85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水GB4286-84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保护标准,方法标准HJ/T76-2001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气2002-01-01GB5086.2-199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固废1998-07-01GB/T1490-93人体手传振动的测量与评价方法噪声振动1994-10-01GB/T15264-94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1994-09-01GB/T15263-94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气1994-09-01GB/T3222-94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噪声振动1994-08-10GB/T15265-94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气1994-03-01GB/T15262-94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气1994-03-01GB/T14582-93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放射辐射1993-11-26GB/T14581-93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水1993-09-01GB/T14675-93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气1993-09-01GB/T14552-93水和土壤质量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水1993-09-01GD/T14551-93生物质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生物1993-09-01GB/T14550-93土壤质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土壤1993-09-01GB/T14204-93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水1993-09-01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噪声振动1993-08-10GB13580.7-92大气降水中亚硝酸盐测定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气1993-03-01GB/T13906-92空气质量氮氧化物的测定气1992-09-01GB5468-91锅炉烟尘测试方法气1992-08-01GB13580.10-92大气降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新氟试剂光度法气1992-03-01GB13580.6-92大气降水中硫酸盐测定气1992-03-01GB13580.9-92大气降水中氯化物的测定硫氰酸汞高铁光度法气1992-03-01,环境保护标准,基础标准CJ/T3070-1999城市用水分类标准水1999-01-03GB9133-1995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放射辐射1997-05-01HJ14-199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气1996-10-01GB/T16706-1996环境污染类别代码其他1996-07-19GB15562.2-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固废1996-07-01GB15562.1-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其他1996-07-01GB5085-199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固废1995-08-01GB/T4754-9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组织人员1994-10-01GB/T15236-94职业安全卫生术语其他1994-09-01GB/T13201-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气1992-06-01GB11915-89水质词汇第三部分第七部分水1990-07-01GBJ125-89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水1989-01-01GB6816-86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水1987-03-01GB6919-86空气质量词汇气1987-03-01GB383983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水1984-04-01,环境审计,环境审计是对环境管理的某些方面进行检查,检验和核实。环境审计是一种管理工具,它用于对环境组织、环境管理和仪器设备是否发挥作用进行系统的、文化的、定期的和客观的评价,其目的在于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帮助保护环境:简化环境活动的管理;评定公司政策与环境要求的一致性。,环境审计,环境审计方法环境审计是一个定义完整,组织良好的整体。它分为三个步骤:前期审计活动:每一项审计的准备工作都包括大量的活动,选择审查现场、挑选、组织审计小组,制订审计计划以确定技术、区域和时间范围,获得工厂的背景材料以及要被用在评估程序中的标准。现场审计活动:包括鉴别和了解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评价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搜集审计资料;评价审计调查结果;向工厂汇报调查结果。后期审计活动:包括准备最终报告并提出一个更正行动的计划;行动计划的准备及执行;监督更正行动计划的执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nvironmental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简称EMIS,是一个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通过人机(计算机等)结合收信环境信息,通过模型对环境信息进行转换和加工,并据此进行环境评价、预测和控制,最后再通过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实现环境管理的计算机模拟系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MIS)的基本功能:环境信息的收集和录用;环境信息的存储;环境信息的加工处理;以报表、图形等形式输出信息,为决策者提供依据。,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环境决策支持系统(EnvironmentalDecisionSupportSystems)简称EDSS,是一种人机交互的信息系统,是从系统观点出发,利用现代计算机存储量大、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应用决策理论方法,对定结构化、未定结构化或不定结构化问题进行描述、组织,进而协助人们完成管理决策的支持技术。EDSS是环境信息系统的高级形式,是在EMIS的基础上,使决策者能通过人机对话,直接应用计算机处理环境管理工作中的未定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它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决策辅助工具,并且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三、区域环境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农村环境管理流域环境管理开发区环境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与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市与城市环境管理城市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一种高度人工化的地域,是人类经济活动集中,非农业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它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与地球物理系统,这些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庞大的城市系统。城市环境是经过人类充分改造过的一个人工环境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环境管理就是通过高速城市环境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使城市生态系统得以良性运行。,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问题突出,成为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其基本途径有: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是以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浓度来对污染源进行管理。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与排污收费制度相结合,构成了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其存在许多问题:只控制了从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浓度,而忽略了污染物的总量,而造成环境中污染物总不断增加,城市的环境质量不断恶化。采取污染源分散治理的方式,没有规模效益,重复投资严重。,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是以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控制来对污染源进行管理。即总量控制原则。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管理,是建立在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的。一个地区的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源不止一个,因此从排污总量管理的实施来说,关键在于排污总量的正确分配和合理调配。,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的主要内容排污申报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质的单位,一律要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提出排污申报申请。申请中应注明每个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及削减污染物排放的具体措施、完成年限。总量审核总量审核首先由当地环保部门按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核定排污大户和各地区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然后由下一级政府的环保部门核定辖区范围内其他排污单位的允许排污量。颁发排放许可证根据地区排放总量的分配方案由当地环保部门向排污单位发放排放许可证,并对排污单位排污安装自动在线监测系统,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出发,运用综合的对策、措施来整治、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以协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三大子系统的协同;不同部门、行业之间的利益协调;各类生产、生活全过程的环境审计;各单位之间双赢。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工作确定综合整治目标正确制定综合整治方案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如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溶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落实城市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等。,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1997年国家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以来,为引导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正式申报设市城市人民政府本着自愿的原则,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国家环保总局申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二、制定规划申请创模城市必须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编制纲要的要求,制定创模工作规划。三、现场调研四、考核验收五、通告公示六、审议命名七、授牌表彰八、定期复查九、自愿承诺,持续改进鼓励已经取得模范城市称号的城市政府采取自愿承诺的方式,每年解决一批本市发展中出现的或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编制,基本结构及编制程序一、全面分析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现状与趋势。二、分析城市发展状况与模范城市考核标准的差距,分析创模工作的可行性。三、确定创模规划目标,比较创模规划目标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以及其它已有的各种规划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四、根据创模规划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确立创模的主要任务、工作机制。五、围绕实现创模规划目标和落实主要任务,进一步制定专项规划。六、针对专项规划制定详细的重点工程方案、投资方案和保障措施,形成行动计划。七、对创模规划进行预期效益评价。八、获取“模范城市”荣誉称号后的持续改进计划。九、将上述八项中的所有内容编写成一个完整的创模规划文本。,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调整方案)考核指标1、社会经济(1)人均GDP1万元(西部城市可选择市区人均GDP1.5万元)(2)经济持续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3)人口出生率全年天数的80%(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3)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且市内无劣类水体(4)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西部城市可选择人均园林绿地面积全国平均水平)(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60%(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5)城市气化率90%(6)城市集中供热率30%(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8)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70%,并无危险废物排放(9)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0%(10)噪声达标区覆盖率60%4、环境管理(1)城市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位,制定创模规划并分解实施(2)环境保护机构独立建制(3)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80%(4)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80%(5)按期完成总量控制计划注:1、西部城市只能选择分类指导指标中的一项。2、环境质量、环境建设及环境管理指标有关定义、计算和解释,按调整后的“十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执行。,农村环境管理,农村环境是指乡居和田园、山林、荒野,或以农田环境为主体的农村环境。广义的则还包括小城镇。国家目前把县城以下的环境统称为农村环境。农村环境的改善途径和管理方法加强对乡镇工业的环境管理防治农药、化肥的污染防止规模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控制面源污染,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推广生态农业制定农村及乡镇环境规划,以奖促治,以奖代补,实行联片污染整治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水质改善,流域环境管理,流域环境管理是以特定流域为管理对象,以解决流域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它是一种跨区域的环境问题,通过流域特别是重点流域的环境管理,可以带动和促进城市、乡镇和农业等区域环境管理工作。,流域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边界活动控制原则和双赢原则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首先要设立一个统一的环境管理机构。因为流域环境问题大多是跨区域的,所以,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十分必要。其次在必须编制全流域环境保护规划。第三必须把资金政策、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等有关内容纳入全流域环境规划中。第四必须有保证规划得以有效实话的法律法规体系与审批程序。,开发区环境管理,开发区是一类具有较大特殊性的地域,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其开发强度大,开发行为集中,开发速度快,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强烈的特点。开发区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开发区生态环境受冲击严重,变化剧烈;一般不易恢复;开发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开发区的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复杂;目前,开发区的环境管理缺少针对性强、明确可操作的环境管理办法。,开发区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总原则下,开发区的环境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环境规划领先的原则,对开发区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统筹安排,作出合理布局。开发区的环境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与科技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强化企业内部科学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开发区的环境管理工作必须遵照整体化、系统化原理,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必须坚持先评价,后建设的原则,坚持环境保护“三同时”原则,(区域环评与项目环评相结合,但项目环评可适当简化),四、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概念企业作为管理主体的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企业作为管理对象的工业企业环境管理,1.概念,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是国家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把环境保护融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之中,使环境保护成为工业企业的重要决策因素。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包括:一是企业作为管理主体对企业内部自身进行管理;一是企业作为管理对象而被其他管理主体所管理。,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主要是政府环境保护职能部门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标准,采取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和教育等手段,对工业企业实话环境监督管理。依据全过程控制的原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工业企业发展建设过程的环境管理;产品生产、销售过程的环境管理;对工业企业自身环境管理体系的环境管理。,作为管理主体的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是指企业对自身内部实施环境管理。主要内容是:建立内部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模式防治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与废弃物对生产过程与对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环境管理推行清洁生产从转变生产方式的角度对以产品为龙头的产品形成、产品包装运输、产品消费以及消费后的最终出路的全过程进行环境管理,建立内部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模式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系统、完整、规范的表达方式,有利于高效、合理地系统调控企业的环境行为,实现企业对社会的环境承诺。目前典型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模式即企业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14000系列。,ISO14000系列标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在线学习平台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作用
- 抖音商户直播选品匹配度评估制度
- 抖音商户场控直播网络稳定性保障制度
- 抖音商户直播话题热度跟踪制度
- 全球教育变革中2025年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研究
- 全球铀矿资源地理分布与核能产业未来发展挑战研究报告
- Carbonic-anhydrase-inhibitor-30-生命科学试剂-MCE
-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工程综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电影镜头画面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省中学山市四中学2024-2025学年数学七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数学人教A版期末必刷常考题之频率与概率
- 设备易损配件管理制度
-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急救
- 2025-2030中国铝业发展状况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国家医疗器械抽检品种检验方案
- 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SL298-2024)
- 无人机培训创业计划书-20250205-222450
- 舆情分析试题及答案
- 营运车辆入股协议书
- 高中数学专项提升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