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七则 【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辨析多音字、通假字的正确读音,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学习论语简练而形象的语言艺术。 3.了解孔子儒家思想中的“仁”与“道”,并理解其现实意义。【学习重点】 重点:1.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认识儒家“仁”的基本意义,感受孔子的快乐观、富贵观和价值观。 难点:理解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思想,了解孔子儒家思想中的“仁”与“道”,并理解其现实意义。【阅读指津】(一)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幼时丧父,家境贫寒,曾任官职“委吏”(管仓库)、“司职吏”(管牲畜)和“大司寇”(管刑事)。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其核心思想是“仁”。孔子因与鲁君政见不合,愤然离开鲁国,率领一批弟子周游列国,宣扬他的政治主张。但其政治主张并未得到各国诸侯赞同,年近70岁,返回鲁国,专心从事教育,主张“有教无类”,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百姓,相传弟子三千,有成就者72人。是我国第一位教育家。被尊为“圣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持不懈,传播文明,不屈不扰之人,因而被称为圣人)。曾整理过典籍:诗、书、易、礼、乐、春秋。(乐丢失)(二)孔子思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如“仁者爱人”,指人与人间最高的道德规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实行“仁”的方法;“克己复礼为仁”,指出“礼”是“仁”的外在的标准。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恢复理想的社会秩序,把“仁”(即“爱人”)的思想,推己及人,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这样就实现了完满的自我人生。(三)论语简介论语是先秦诸子散文之一,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著的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全书20篇,后人用每篇第一句中的两个字作为篇名。(四)课文解读解题:论语七则以仁义之道为中心,内容侧重于人格修养的历练和浩然正气的培养方面。前三则语录谈的是怎样对待富贵和贫贱问题。第一则是总纲,中心是强调修养仁道,以仁道的方式获得富贵,摆脱贫贱。第二则列举颜回安于贫贱的事例,体现了孔子的“安贫乐道”的思想。第三则谈安贫乐道的事,孔子认为人可以在清贫中保持自己的生活情趣。“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后四则语录,谈“仁”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第四则体现了孔子一种自强不息、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五则体现了一种毕生实行仁道的社会责任感。第六则体现了孔子在困境中追求“仁”的高风节操。第七则肯定了志士仁人勇于为仁献身的精神。中心主旨:孔子主张“修己以安人”。“修己”就是修身养性;“安人”就是爱人,就是爱他人。论语七则重在“修己”,在“修己”中提高自己的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仁者。“七则”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阐述了“修己”的基本意义:贤人因为任重而道远,所以要修身养性,提升人格;贤人因为任重而道远,所以要安贫乐道,自强不息。艺术手法: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语言精练含蓄,富有哲理。常用比喻、对偶、对比、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练达,说理气势充沛。【基础练习】1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政治家。论语一部记录 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是 学派的经典著作。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 女奚不曰( )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 从者病,莫能兴 ( ) 造次必于是 ( ) 君子亦有穷乎( )3.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女奚不曰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D、河曲智叟亡以应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词类活用的现象,并加以解释。饭疏食,饮水 ( ) 曲肱而枕之(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 )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造次必于是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仁以为己任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A、相同,不同 B、不同,相同 C、相同,相同 D、不同,不同6.选出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甚矣汝之不惠 B、妙哉斯文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贤哉,回也7.直接出自本选文的成语有 、 、 等。8.翻译下列句子,指出文言特殊句式类型。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9.论语七则虽各有侧重,但其中心就是一个字 ,为此,君子应该做到 (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回答)。10.论语七则里,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思基本一致的句子是 (用原文回答),这是因为“不义而富且贵”是和 背道而驰的,因此孔子才极力称赞颜回的 (只填四个字)。11.孔子对志士仁人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这一标准反映了儒家怎样的价值观?【迁移拓展】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节选自论语微子)【注释】长沮桀溺耦而耕:选自论语微子。长沮、桀溺:都是虚拟的人名,是两个隐者,与“接舆”一样以事命名。因在水边耕作,所以称“沮”,称“溺”。耦(u)而耕:是古代的一种耕田方法,两人并排用耜(类似铲子)翻土。津:渡口。 执舆:即执辔。“辔”是马缰绳。子路前去问津,孔子代为执辔。是知津矣:讥讽孔子周游列国,他自己早该知道渡口在哪里。滔滔:形容水势浩大,四处流衍的样子,比喻天下纷乱。而:同“尔”,你,你们。以:与。谁与:“与谁”的倒装。易:改变。这句说,你跟谁去改革这种局面呢?辟世之士:“辟”同“避”,隐者,长沮、桀溺自谓。耰(yu):播种后,平整土粒,掩盖种子。耰:用土覆盖播下的种子,并把土耙平。怃然:失望的样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即“不可与鸟兽同群”,意思是不能生活在山林里,与鸟兽结邻,做一位隐者。斯人:指世人。斯,这,这些。这句说,我不跟世人生活在一起,还跟谁生活在一起呢?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参与改变这种局面的工作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子路问津焉 ( ) 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 ) 耰而不辍 ( )2.选出与“而谁以易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执舆者为谁? B. 吾非斯之徒与而谁与 C. 是知津矣 D. 君子亦有穷乎?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4.面对纷乱的社会,长沮、桀溺两人和孔子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5.你是怎样看待“辟人之士”的?请简要评析。【参考答案】【基础练习】1.丘 仲尼 春秋 教育家 孔子及其弟子 儒家2.疑问代词,“何”,什么 疑问代词,何,为什么 停止 病,生病。兴,起来 仓促,匆忙 困窘3.C4.饭,名动,吃;枕,名词的意动用法,当枕头用;名动,食,吃饭;害,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5.D6.C7.任重道远 志士仁人 杀身成仁 富贵浮云 发愤忘食 8.把实行仁道当作自己肩负的重担,不是很重吗?(前句“以仁”为“仁以”,介宾前置句。后句“不亦乎”为固定句式,译作“不是吗”。)富有和地位高贵,这是人们想要的。(判断句)9.“仁” 时刻与“仁”在一起 安贫乐道 发奋学习 以仁为己任 固穷守节 为仁献身(意思对即可)1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仁 安贫乐道11.孔子对志士仁人的评判标准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一标准反映了儒家以牺牲自己利益来成就仁德的生命价值观。【迁移拓展】1.渡口 改革,改变 跟从 停止 2. B 3.(天下混乱)就像滔滔的洪水一样,到处都是这样动荡不安,你和谁来改变它呢?况且你与其跟着那避开坏人的人,何不跟着(我们)这些避开乱世的人呢?(人)不可以和飞禽走兽同群共处,我不和世上这些人相处又和谁相处呢?4.长沮、桀溺对当时社会现实采取逃避态度,避世隐居;孔子不赞成,积极入世,求道改革。他认为正因为天下无道,变革现实才不可停止,体现了孔子不屈不挠的执着精神。5.辟人之士具有仁爱之心,虽身处逆境却心忧天下,积极主动,体现了“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责任感。【译文】长沮、桀溺两入并排耕地。孔子经过他们那里,派子路去(向他们)打听渡口在哪里。长沮问道;“那个手拉缰绳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问:“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回答:“正是。”长沮便说:“那他该知道渡口在哪里。”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问:“你是谁?”子路说:“是仲由。”桀溺问:“是鲁国孔丘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