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_第1页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_第2页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_第3页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五个时期一、生成期的园林诞生,成长的童年相当于殷、周、秦、汉的时期。二、转型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三、全盛期相当于隋、唐。四、成熟期相当于两宋、清初。五、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1)自然比自然高(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诗画的情趣(4)境界的内涵1、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说:“中国是世界庭园的母亲。”5、1980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同时,还介绍了中国园林,陈从周先生建议将明式典型的网狮园殿春糋移植到博物馆陈列中,命名为“明轩”,作为陈列品介绍苏州园林的成果,作为休息室停下来。 这样,第一次在海外建立了中国人完整的中国传统庭园。中国庭园中最多的1、北京是王家宫苑最多的地方,历史上是金、元、明、清等王朝的国都,各代帝王都曾建过宫苑,但是在明、清两代建造的宫苑最残留。 今天的北海、中海和南海是明代的“西苑”今天的颐和园、香山公园、圆明园都是清代建的宫苑。2、北京的颐和园是中国现在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3、苏州是中国古典园林和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私家庭园位于江南,苏州被称为“江南庭园甲天下,苏州庭园甲江南”。 苏州历史上有大小庭园400多个。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为四大名园,是风景绝佳的观光地。4、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最大的皇家园林,其总面积是颐和园的两倍,是北海公园的9倍。5、北京北海公园是最古老的皇家庭园。 这是现存历史最长、建筑最美丽的古老庭园6、山西晋祠是中国最大的寺院式古典庭园7、沧浪亭是苏州历史最长的古典园林。8、颐和园走廊是最长的彩色走廊。9、颐和园的佛香阁是中国现存最好的楼阁结构是八面三层四重轩颐和园全园构图中心。园:种树的地方。田地:人工栽培蔬菜的地方。“园”可以看作是多功能的天然动物园。高台用土筑的方形高台(山的象征)园林向风景方向发展的三个重要影响意识形态的因素天人一体型思想、君子比德思想、仙人思想。转型期皇家园林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鄞城、洛阳、建康三地宫苑作为转型期王立庭园的代表,它具有与上一代的主要特征1、园林规模较小,虽然在生产、经济运营方面没有记录,但其规划设计更加精密,筑山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2、从山、水、植物、建筑等园林要素的综合景观,其重点已经从模仿仙人的境界转变为世俗题材创作,更多的人的现实取代了仙界的幻想。3、王家庭园开始受到民间私家庭园的影响,南边的个别御苑由当时著名文人参与经营。4、由假山、理水构成地形的人工庭园造景,已经使用了很多写实的手法,把秦汉以来的写实的创作方法转换成了写实的和写实的。5、王家庭园的称呼除了沿袭上一代的“宫”“苑”之外,还有很多人称为“园”。转型期园林发展特征1、这个时期的庭园规模,比生成期大而小,庭园的造景由许多奇妙的色彩变成了浓厚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从写实的联系到写实的。2、园林规划设计由以往的粗放形式转变为细致形式,更加自觉地经营,园林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3、王家庭园的狩猎,追求仙,通神的机能几乎消失了,只剩下象征性的意思。 生产和经营运营不太存在,观赏活动成为主导,唯一的功能。4、私家庭园作为独立类型的异军突起,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园林活动的成果。5、寺观园林扩大了园林活动领域,从一开始就向世俗化方向发展。6、中国的风景式庭园正式沿着这一脉络进入隋、唐的全盛期。7、中国古典庭园开始形成王家、私家、寺观庭园三类。全盛期园林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果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1、皇家园林的“皇室风格”已经完全形成的园林性质,已经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及其特征。2、私家庭园的艺术性与上一代相比有所升华,注意描述庭园风景的典型性格和局部的细致处理。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反而促进了宗教和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4、公共庭园已多见于文献记载。5、风景式庭园的创作技术和手法的运用,比上一代进一步提高,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