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电动刀架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数控车床电动刀架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数控车床电动刀架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数控车床电动刀架设计说明书_第4页
数控车床电动刀架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摘 要 数控车床今后将向中高当发展,中档采用普及型数控刀架配套,高档采用动力型刀架,兼有液压刀架、伺服刀架、立式刀架等品种,预计近年来对数控刀架需求量将大大增加。数控刀架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数控车床的发展,数控刀架开始向快速换刀、电液组合驱动和伺服驱动方向发展。 本部分主要对 四工位立式电动刀架的机械设计和应用继电 对以上部分运用 图,对电动刀架有更直观的了解。最后的提出了对电动刀架提出了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 : 数控刀架 ; 电动刀架 ; 四工位 2 is in to in to a as of it is to in of of to is it to up is it to to of to to to an of to ; 1 目 录 绪 论 . 1 第 1 章 数控自动刀架总体介绍 . 2 数控自动刀架的设计背景 . 2 设计准则 . 2 主要技术参数 . 2 本章小结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2 章 自动刀架电气说明书 . 3 电动刀架系统 . 3 电动刀架及其工作原理 . 3 2. 1. 2 电动刀架动作过程 . 3 技术说明 . 4 接口注意事项 . 5 在装调中,可能出选的异常现象及原因 . 5 制说明 . 9 本章小结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3 章 电动刀架机械说明书 . 11 工作原理 . 11 刀架动作顺序 . 12 步进电机的选用 . 12 蜗轮及蜗杆的选用与校核 . 13 选择蜗杆传动类型 . 13 3. 4. 2 选择材料 . 13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 13 蜗杆与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 14 3. 5. 1 蜗杆 . 14 3. 5. 2 蜗轮 . 15 3. 5. 3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 15 轴的校核 与计算 . 15 画出受力简图 . 15 3. 6. 2 画出扭矩图 . 16 3. 6. 3 弯矩图 . 16 弯矩组合图 . 16 根据最大危险截面处的扭矩确定最小轴径 . 17 2 连轴器的选择 . 17 类型选择 . 17 载荷计算 . 17 型号选择 . 17 联接的类型和尺寸 . 18 杆上键的选取与校核 . 18 承的选用 . 18 3. 12. 1 轴承的类型 . 19 3. 12. 2 轴承的游隙及轴上零件的调配 . 19 3. 12. 3 滚动轴承的配合 . 19 动轴承 的润滑 . 19 3. 12. 5 滚动轴承的密封装置 . 19 章小结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4 章 总结 . 20 致谢 . 21 参考文献 . 22 1 绪 论 数控刀架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数控车床的发展,数控刀架开始向快速换刀、电液组合驱动和伺服驱动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数控刀架以电动为主,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刀架有四、六工位两种形式,主要 用于简易数控车床;卧式刀架有八、十、十二等工位,可正、反方向旋转,就近选刀,用于全功能数控车床。另外卧式刀架还有液动刀架和伺服驱动刀架。 电动刀架是数控车床重要的传统结构,合理地选配电动刀架,并正确实施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消除人为误差,提高加工精度与加工精度的一致性等等。另外,加工工艺适应性和连续稳定的工作能力也明显提高:尤其是在加工几何形状较复杂的零件时,除了控制系统能提供相应的控制指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数控车床需配备易于控制的电动刀架,以便一次装夹所需的各种刀具,灵活 方便地 完成各种几何形状的加工。 数控刀架的市场分析:国产数控车床今后将向中高档发展,中档采用普及型数控刀架配套,高档采用动力型刀架,兼有液压刀架、伺服刀架、立式刀架等品种,近年来需要量可达 1000 1500台。 数控刀架的高、中、低档产品市场数控刀架作为数控机床必需的功能部件,直接影响机床的性能和可靠性,是机床的故障高发点 。 这就要求设计的刀架具有 具有转位快,定位精度高,切向扭矩大的 特 点 。它的原理 采用蜗杆传动,上下齿盘啮合,螺杆夹紧的工作原理 。 2 第 1 章 数控自动刀架总体介绍 数控自动刀架的设计背景 电动刀架是数控车床重要的传统结构 数控刀架的高、中、低档产品市场数控刀架作为数控机床必需的功能部件,直接影响机床的性能和可靠性,是机床的故障高发点 。 随着数控车床的发展,数控刀架开始向快速换刀、电液组合驱动和伺服驱动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数控刀架以电动为主,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刀架有四、六工位两种形式,主要用于简易数控车床;卧式刀架有八、十、十二等工位,可正、反方向旋转,就近选刀,用于全功能数控车床。另外卧式刀架还有液动刀架和伺服驱动刀架。 在本次设计中我主要负责设计一只四 工位立式电动刀架的机械设计和应用继电 设计准则 我们的设计过程中,本着以下几条设计准则 1) 创造性的利用所需要的物理性能和控制不需要的物理性能 2) 判别功能载荷及其意义 3) 预测意外载荷 4) 创造有利的载荷条件 5) 提高合理的应力分布和刚度而重量达到最轻 6) 应用基本公式求相称尺寸和最佳尺寸 7) 根据性能组合选择材料 8) 在储备零件与整体零件之间精心的进行选择 9) 进行功能设计以适应制造工艺和降低成本的要求 主要技术参数 ( 1) 最大许用力矩( 100 00 00 ( 2) 重复定位精度 :( 3)电机功率 (w) 20 ( 4) 电机转速( 1250 3 暂时停机正转到位?置正转标志正转输出结束反转到位?反向输出延时 1编码相同正 转 标 志 = 1 ?初始化开始第 2 章 自动刀架电气说明书 电动刀架系统 电动刀架及其工作原理 电动刀架的机械部分类似于蜗轮机构,实现刀具的抬升、旋转(交换刀具位置)及下降锁紧,这里着重讨论实现上述动作所必须的硬件条件和电路原理。 在图 2电器 要完成刀架 电机的正、反转切换。在刀架旋转过程中,每个工位上的霍尔元件会依次切换为有效状态,系统根据 2, 以推断出目前的刀号,并判断是否为当前所选用刀具,一旦符合,则电机反向旋转,锁紧刀具。电动刀架各时序的切换及间隔是系统控制的关键,反向锁紧所用时间取决于电动刀架生产厂家有推荐指标,过长会引起电机发热甚至烧毁。为保证电动刀架安全运动,在电动刀架交流 380V 进线处加装快速熔断器和热继电器。 2. 1. 2 电动刀架动作过程 数控系统调刀代码开始执行时,或行动调刀时,首先输出刀架正转信号,使刀架旋转,当接收到指定的刀具的到位信号后,关闭刀架正转信号,延迟 50间后,刀架开始反转而进行锁紧, 并开始检查锁紧信号,当接收到该信号后,关闭刀架反转信号,延迟时间,并对电机制动。换刀结束。程序转入下一程序段继续执行。如执行的刀号与现在的刀号(自动记录)一致时,则换刀指令立刻结束,并转入下一程序段执行。 我根据上述描述的换刀动作过程,做了如下动作流程图 2 4 图 2动作流程图 2 技术说明 在设计过程中要求自动刀架能够按事先编定的程序动作,也能按照手动脉冲信号的给定依次动作。 这次设计的是四工位刀架,其动作如下: 1, 微机要刀: 要 刀信号 备响应 电机正转 - 刀架上升 旋转 霍尔元件发出信号 电机反转 刀架锁紧 电机过流 发出中断信号 应答 加工 中应用 8位单片机实现 它有关技术要求,规范在其它章节有详细说明 2 ,手动要求 电机正转 刀架上升 刀架旋转 霍尔元件发出信号 电机反转 刀架下降锁紧 电机过流 发出中断信号 应答 加工 序调试 1) 按文字标记记在电气箱插头上电动刀架插头和接口电源插头。所接的 2 根电缆管内有 4 根线。 3 根线接车床总开关 后的 三相电源。一根黄绿线接系统地线,另管内 7 根导线定义如下: 棕: 1#绝对要刀 蓝: 2#绝对要刀 红: 3#绝对要刀 黄: 4#绝对要刀 绿:微机柜 +1224V 白:回刀信号 黑:微机柜 +1224: 5#绝对要刀 紫: 6#绝对要刀 2) 刀架电气箱固定在车床操作人员可能触及的部位,先将 一下 5 按钮, 0度,如刀架不动,红灯长亮,表示电源反相序了,需要到正相序再次试车,用户要求将代 暖气箱安装杂机床内部,参看 2#电路原 理图 接口注意事项 使用绝对要刀时,如微机不具备收到回答信号再启动下道程序功能,编程信号宽度应大于最大可能运动时间 在装调中,可能出选的异常现象及原因 1 孔壳带电,烧断保险丝 原因:火地线反。插头松动,电机短路 2红灯亮 ,不动作 原因:三相电源反相序或缺相 架不动 原因:检查开关位置是否准确 原因:刀架发讯盘松动,移动 5 刀架运转不停 原因:开关位置错误,按钮短路,探头断线 6 某刀位不动 原因:接口烧坏或接口断线 7 绿灯不亮 原因:保险 丝断或未拧紧,或插头插反 8 电气控制失灵 原因:夹刀过紧,刀台变形 霍尔元件的选取 根据工作所需要及其它方面的具体要求: 选型: 工作电压: V 截止电源电流: 6出低电压: 电平输出电流: 10A 其工作温度范围: 5 如下: 6 图 2 微机送出信号控制手控硅二极管的控制级 图 2 电机过流时信号采集电路 表 2 元件明细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图表 数量 备注 1 继电器 无座 2 继电器 3 保险管座 7 4 保险管 5 保险管 6 钮子开关 7 按钮 8 稳压器 C 1 9 发光二极管 1 1 绿色 10 二极管 2 1 红色 11 二极管 9 12 雪崩二极管 13 1 13 电容器 01F/40V 1 14 全桥整流器 14 400V/1A 8 15 全桥整流器 16 电阻器 4 1 17 电阻器 1 18 电阻器 6 19 电容器 1 1 20 电容器 6V 1 21 电容器 4 1 22 电容器 7 23 接叉件 A 24 接叉件 2 1 25 霍尔元件 4 9 制 说明 ( 1)技术说明 在设计中要求自动刀架能够按预先编定的程序动作,也按照手动脉冲技术信号的给定而依次动作。 其控制的 T 功能过程可以如图来表示 图 2过程图 其工作过程如下: 微机要刀: 要刀信号 备响应 电机正转 刀架上升 刀架旋转 旋转到霍尔元件发出信号 电机反转 刀架锁紧 电机过流 发出中断信号 应答 加工 其中应用 8 位单片机实现 控制,其它有关技术要求,规范另详 手动要刀 手动按钮压下 电机正转 刀架上升 刀架旋转 到位霍尔元件发 讯 电机反转 刀架下降锁紧 电机过流 发出中断信号 应答 加工 在设计中采用 司系列编程控制器: 2 I/O 地址分配表: I/O 口 作用说明 0000 手动机控选择开关 0001 手动换刀按钮 0002 机控,相对绝对要刀开关 0003 1 号刀位霍尔元件 0004 2 号刀位霍尔元件 0005 3 号刀位霍尔元件 10 0006 4 号刀位霍尔元件 0007 1 号刀位机控信号 0008 2 号刀位机控信号 0009 3 号刀位机控信号 0010 4 号刀位机 控信号 0011 过流 1000 手动 1 号刀保持继电器 1001 手动 2 号刀保持继电器 1002 手动 3 号刀保持继电器 1003 手动 4 号刀保持继电器 1004 机控刀位保持继电器 1005 机控绝对要刀保持继电器 1006 定时准备保持继电器 0500 电机正转输出 0501 电机反转输出 0502 绿色发光二极管输出 0503 红色发光二极管输出 0504 换刀完毕输出应答信号 表 2 序语句表: 地址 指令 数据 地址 指令 数据 0000 000 0016 000 0001 001 0017 001 0002 002 0018 002 0003 004 0019 004 0004 0020 0005 003 0021 005 0006 004 0022 006 0007 000 0023 002 0008 000 0024 000 0009 001 0025 001 0010 002 0026 002 0011 004 0027 004 11 0012 0028 0013 004 0029 006 0014 005 0030 003 0015 001 0031 003 地址 指令 数据 地址 指令 数据 0032 000 0048 500 0033 007 0049 006 0034 008 0050 0 0035 009 #0010 0036 010 0051 000 0037 004 0052 001 0038 004 0053 002 0039 002 0054 003 0040 003 0055 005 0041 004 0056 501 0042 005 0057 500 0043 006 0058 00 0044 005 0059 501 0045 500 0060 011 0046 00 0061 500 0047 006 0062 501 0063 006 0064 500 0068 503 0065 501 0069 011 0066 502 0070 504 0067 011 第 3 章 电动刀架机械说明书 工作原理 当微机程序发出换刀信号,通过放大线路驱动,继电器使电机正转,通过减速器机构和升降螺母机构将上刀体升起至一定位置后离合转盘起作用,带动上刀体旋转到送刀位,刀位发讯盘发 12 出讯号,刀架控制器继电器使 电机反转,通过发讯机构使上刀体下降,齿牙盘啮合,完成精定位,并通过蜗杆锁紧蜗轮,使刀架锁紧,当夹紧力达到预先调好的状态时,过流继电器动作,切断源, 电机反转停转,并向微机发出换刀信号答复信号,加工顺序开始执行。 刀架动作顺序 电机 减速机构 升降机构 上刀体上升转位 信号符合 粗定位机构 上刀体下降 精定位 刀体锁紧 电机停转 换刀应答 加工顺序执行安装去掉车床小拖板,置刀架于拖板上,卸掉电机风盖,逆时针方向转动电机,活用内六角板手转动轴承处之内六角,使刀架转动到 45 度左右 时,打压装螺孔,然后固定刀架即可 根据上述描述的换刀动作过程,做了如下动作。 步进电机的选用 许多机械加工需要微量进给。要实现微量进给,步进电机、直流伺服交流伺服电机都可作为驱动元件。对于后两者,必须使用精密的传感器并构成闭环系统,才能实现微量进给。在开环系统中,广泛采用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单元。这是因为步进电机具有以下优点: 直接采用数字量进行控制 ; 转动惯量小,启动、停止方便; 成本低; 无误差积累; 定位准确; 低频率特性比较好; 调速范围较宽; 采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单元,其机构也比 较简单,主要是变速齿轮副、滚珠丝杠副,以克服爬行和间隙等不足。通常步进电机每加一个脉冲转过一个脉冲当量;但由于其脉冲当量一般较大,如 数控系统中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广泛采用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技术。 步进电机 的选用一般通过估算负载转距来选用: 负载转距的估算公式为: 01 1()22i (3根据电机所带负载的具体情况: F 蜗杆轴向力 0F 蜗杆径向力 13 P 蜗杆的导程 i 减速比 摩擦系数 传动效率 参数的具体计算: 0110 . 2 2 1 0 4t a n 2 0 4 0 . 3 6 4 1 . 4 6 52 . 5 6 06 0 0 . 20 . 4 0 . 9 0 . 3 6F m g NP m Z m m m 摩 擦 主 轴蜗 杆 轴 承其 中 ; 代入数值计算得: 1 0 7 2 M根据1械产品目录选出伺服电机的型号: 4蜗轮及蜗杆的选用与校核 由于前述所选电机可知 T=动比设定为 i=60,效率 =作日安排每年 300工作日计,寿命为 7年。 选择蜗杆传动类型 根据 10085 1988的推荐,采用渐开线蜗杆。 3. 4. 2 选择材料 开率到蜗杆传动效率不大,速度只是中等,故蜗杆用 45 号钢;为达到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耐磨性,要求蜗杆螺旋齿面淬火,硬度为 4555轮用铸锡磷青铜 属铸造。为了节约贵重的有色金属,仅齿圈用青铜制造,而轮 芯用灰铸铁 造。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根据闭式蜗杆传动的设计准则,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在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传动中心距: 23 2 ()E (3( 1)确定作用在蜗轮上的转距 ,估取效率 = * *i=3( 2)确定载荷系数 K 因工作载荷较稳定,故取载荷分布不均系数 1;由使用系数 14 由于转速不高,冲击不大,可取动载系数 K= *( 3)确定弹性影响系数 选用的铸锡磷青铜蜗轮和蜗杆相配,故 12160 4)确定接触系数 先假设蜗杆分度圆直径 a 的比值 1而可查出 ( 5)确定许用应力 H 根据蜗轮材料为铸锡磷青铜 属模铸造,蜗杆螺旋齿面硬度45而可查得蜗轮的基本许用应力 H =268 因为电动刀架中蜗轮蜗杆的传动为间隙性的,故初步定位、其寿命系数为 H= H =268=247( 6)计算中心距 23 1 6 0 2 . 71 . 2 7 3 5 3 8 . 2 ( ) 2 4247a m m (3取中心距 a=50m=杆分度圆直径 时 1而可查得 接触系数 Z=为 Z 因此以上计算结果可用。 蜗杆与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 3. 5. 1 蜗杆 直径系数 q=度圆直径 杆头数 ;分度圆导程角 =3 11 38 蜗杆轴向齿距: m =(3蜗杆齿顶圆直径: *11 2 3 2 . 2d h m m m (3蜗杆齿根圆直径: *11 2 ( )d m h c =蜗杆轴向齿厚: 1 / 2= 15 3. 5. 2 蜗轮 蜗轮齿数: 62,变位系数 =0 验算传动比: i=2z/1z=62/1=62(3这是传动比误差为:( 60(3蜗轮分度圆直径: d2= 6 2 7 7 .5 (3蜗轮喉圆直径: 3蜗轮齿根圆直径: 33蜗轮喉母圆直径 50 33. 5. 3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22121 . 5 3 Yd d m (3当量齿数 322 3 6 2 / c o s 3 . 1 8 6 2Z C O S (3根据 2=0, 2,可查得齿形系数2旋角系数 1140 =(3许用弯曲应力 F= H资料可查得 造的蜗轮的基本许用弯曲应力H =56命系数 F=56 H =1 . 5 3 1 . 2 7 1 7 0 4 04 5 1 5 5 2 . 5 所以弯曲强度是满足要求的。 轴的校核与计算 画出受力简图 计算出: 16 扭矩图图 33. 6. 2 画出扭矩图 T= 电机 =60 ( 3 图3 3. 6. 3 弯矩图 M=180 10 = ( 3 图 3矩图 弯矩组合图 由此可知轴的 最大 危险截面所在。 组合弯矩 17 2 2()M M ( 3 图 3矩组合图 根据最大危险截面处的扭矩确定最小轴径 221() a ( 3 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 =弯截面系数 W=的材料为 45 号钢:1=60入相关数据可计算得: d 据各个零件在轴上的定位和装拆方案确定轴的形状及小 连轴器的选择 类型选择 为了隔离振动与冲击,选用弹性套柱销连轴器。 载荷计算 公称转距: T=。 M 计算转距: A*T=M( 3 型号选择 因其主动端直径为 16动端轴径为 18 从( 84)中查到 轴器的许用转距为 用最大转速为 7600r/轴径在 1219 之间,故合用。 所以选择的型号为: 16 3018 428 18 联接的类型和尺寸 因其轴上键的作用是传扭矩,应用平键连接即可,经分析,为了传动精确,应用单圆平键。 由资料可查出键的截面尺寸为:宽度 b=5度 h=5连轴器的宽度并参与键的长度系列,从而取得键长 L=28连轴器宽度小一些)。 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键、轴和连轴器的材料都是钢,因 而可查得许用桥压力 P =120 150其平均值 P=135 键的工作长度 l=83 键与连轴器的键槽的接触高度 k=而可得: p= 332 1 0 2 0 . 1 4 7 2 1 02 . 5 2 3 1 6T k = p=1353 可见满足要求。此键的标记为:键 28 1096 1979 杆上键的选取与校核 ( 1)取键连接的类型好尺寸 因其轴上键的作用是传递扭矩,应用平键连接就可以了。在此用平键。 由资料可查出键的截面尺寸为:宽度 b=6度 h=6连轴器的宽度并参考键的长度系列,从而取键长 L=40连轴器宽度小一些)。 ( 2) 键连接的强度 键、轴和连轴器的材料都是钢,因而可查得许用桥压力 p=120 150其平均值 p=135 键的工作长度 l=04与连轴器的键槽的接触高度 k=而可得: p= 332 1 0 2 0 . 1 4 7 2 1 0 0 . 7 7 1 3 53 3 4 1 8 P a M P ak l d ( 3 可见满足要求。 此键的标记为:键 40 1096 1979。 承的选用 滚动轴承是现代机器中广泛应用的部件之一。它是依靠主要元件的滚动接触 19 来支撑转动零件的。与滑动轴承相比,滚动轴承摩擦力小,功率消耗少,启动容易等优点。并且常用的滚动轴承绝大多数已经标准化,因此使用滚动轴承时,只要根据具体工作条件正确选择轴承的类型和尺寸。验算轴承的承载能力。以及与轴承的安装、调整、润滑、密封等有关的“轴承装置设计”问题。 3. 12. 1 轴承的类型 考虑到轴各个方面的误差会直接传递给加工工件时的加工误差,因此选用调心性能 比较好的圆锥滚子轴承。此类轴承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外圈可分离,安装时可调整轴承的游隙。其机构代码为 3000,然后根据安装尺寸和使用寿命选出轴承的型号为: 30216E 3. 12. 2 轴承的游隙及轴上零件的调配 轴承的游隙和欲紧时靠端盖下的垫片来调整的,这样比较方便。 3. 12. 3 滚动轴承的配合 滚动轴承是标准件,为使轴承便于互换和大量生产,轴承内孔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即以轴承内孔的尺寸为基准;轴承外径与外壳的配合采用基轴制,即以轴承的外径尺寸为基准。 动轴承的润滑 考虑到电动刀架工作时转速很高,并且是不间断工作,温度也很高。故采用油润滑,转速越高,应采用粘度越低的润滑油;载荷越大,应选用粘度越高的。 3. 12. 5 滚动轴承的密封装置 轴承的密封装置是为了阻止灰尘,水,酸气和其他杂物进入轴承,并阻止润滑剂流失而设置的。密封装置可分为接触式及非接触式两大类。此处,采用接触式密封,唇形密封圈。 唇形密封圈靠弯折了的橡胶的弹性力和附加的环行螺旋弹簧的紧扣作用而套紧在轴上,以便起密封作用。唇形密封圈封唇的方向要紧密封的部位。即如果是为了油封,密封唇应朝内;如果主要是为 了防止外物浸入,蜜蜂唇应朝外。 20 第 4章 总结 经过近 3 个月的不懈努力,本科教育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一个环节 毕业设计,终于完成在即。首先,我要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们,是他们的悉心指导,让我比较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勤于并善于总结过去,才能更好更快的进步。为启示自己更好的获得别人的帮助,现将这一大学期间战线最长的考试中所获得的点滴体会及收获简介如下,与师长及同学共享,并渴求指正。 1, 在工作中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循序渐进,刨根问底的韧劲: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有幸获得与指导老师一起讨论问题的机会 。李老师及各位师兄弟在讨论问题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我想这些精神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在平时养成的良好的治学习惯,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含糊的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面对所有细节。 2, 接受了先进的设计思想及理念的熏陶 能力,精力及知识储备的限制使我们的实际工作只能促及皮毛,但多少也对涉及的宏观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体会,我想这是从书本上不可能学到的,其正面引导作用又是更宝贵的甚至可能影响我们的一生。以开阔的眼界紧跟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抓紧先进科技脉搏跳动的主旋律,并以足够的 勇气在自己的工作中从精神到现实行为两方面均予以体现,这是我在设计过程中多次涌现的感知和认识。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味以精神为秤杆来要求自己和他人是不现实的 坚持用较远的眼光在十字路口进行选择是明智的。环顾四周,人们都在不停的学习,不学习就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毫无疑问,在选择课题时,我们要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重,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 4,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以致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一个很深的体会是,知识掌握的很不扎实,设计比普通考试综合性更强,考试丢掉的只是分数,而知识掌握不牢固对设计的影响要大 的多。因此对于用到的每一方面的知识往往因为不确信而不得不重新进行考证,进度因此大大降低,隐含问题的不断出现使很多工作反复徘徊。我个人认为为用而学由于具有明显的目的性,比起以前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