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SC/T 4002-1995 渔具制图》是中国水产行业标准之一,主要针对渔具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图纸规范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标准涵盖了渔具制图的基本要求、术语定义以及各类渔具及其零部件的具体表示方法等内容,旨在统一全国范围内渔具行业的制图标准,提高设计与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根据《SC/T 4002-1995 渔具制图》的规定,渔具图纸需包含足够的信息以准确表达渔具或其部件的形状、尺寸及技术要求等关键要素。对于不同类型(如网类、钓具类)和用途(捕捞、养殖用)的渔具,标准中分别给出了相应的绘制指导原则,包括但不限于视图选择、比例尺设定、标注方式等方面的要求。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在图样上正确使用符号、标记的重要性,并对一些常用渔具材料的图形表示做出了具体说明。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95-12-27 颁布
  • 1996-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国家标准】SC 4002-1995 渔具制图_第1页
【国家标准】SC 4002-1995 渔具制图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国家标准】SC 4002-1995 渔具制图-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4002 199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渔具制图的图纸幅面、比例、图线及其用法,图样种类及其画法,纲索、网衣和浮、沉力标注方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海洋与内陆水域作业的主要渔具及其模型的制图。 2 引用标准 939 网线标识 940 网片标识 941 绳索标识 942 浮子标识 14689 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及格式 14690 技术制图 比例 14691 技术制图 字体 械制图 图线 械制图 图样画法 3 一般规定 纸幅面尺寸、比例和字体 制图样时,应按 14689 规定,优先采用表 1 中规定的幅面尺寸,必要时可以沿长边加长。对于 2、面的加长量应按 面长边的八分之一的倍数增加。对于 3 幅面的加长量,应按 面短边的四分之一的倍数增加,见图 1 中的细实线部分。 面也允许同时加长两边,见图 1 中的虚线部分。 图样无论装订与否,图纸应按图 2 和图 3 所示用粗实线绘制图框线。 表 1 1 3 5 BL 8411189 594841 420594 297420 210297 148210 a 25 c 10 5 e 20 10 图 1 图 2 图 3 样比例是指图样尺寸与渔具实际尺寸之比。 应按 14690 规定选取,见表 2。图样某一部位按比例绘制的宽度小于 2,可按 2制。 表 2 与实物相同 11 缩小的比例 12 13 14 15 110000021 41 51 ( 10n) 1 注: n 为正整数。 样中的字体,应按 14691 规定书写。书写的字体必须做到:字体端正、笔划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并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行的简化字。 题栏和附加栏 题栏应按表 3 规定绘制。 加栏见表 4。应绘制在图 4 中的“a”处。 表 3表 4 图 4 样中的表格 格上部和下部要用粗实线闭合。 其两侧一般不需用细实线闭合。表格的栏目和数值一般应横列,也允许竖列。 有两个以上的表格,应连续标注表号。必要时可在表号后面空一个字位置写出表格名称。表号和名称写在表格上方居中位置。 格中相邻参数的数值或文字内容相同时,应按通栏如实表示。不得使用“同左”或“同上”的符号或文字。 格中各栏参数的计量单位相同或大多数相同时, 应将单位符号写在表格的右上角,其余少数单位写在有关栏内。如计量单位不同时,应将单位符号分别写在各栏参数名称的下方。 表格中的数值,上下行的数字和小数点应对正。 表格中某些栏目无内容填写时,应以短横线表示。 料明细表,是渔具图必备的表格,见表 5。表中的渔具材料和属具材料的结构规格分别按 939、940、941、942 的规定填写。 表 5 序号 代号 名称 材料及规格 数量 总重 注 编制 材料明细表 校对 (渔具名称) 审核 日期 (渔具代号) (单位名称) 表下方的标题栏,只有单独使用时才绘制。 衣材料结构规格表,是有囊围网和张网必备的辅助表格,见表6。表中网衣材料结构规格,应按940的规定填写。 表格如因本页版面所限未排完,需转下页续排时,则表格下部一般应将一个横栏排完, 用细实线闭合。 续排的表格, 应在续表上方居中位置写明 “ 续表 ” 。续表表头不许省略,也不得用数字代替。续表上部和下部要用粗实线闭合,见续表6。 表 6 宽度 长度 名称 数量 段号 网线结构 目大 目数 终目数节数 米数 增(减)目方法 备 注 果表格横向狭而长,排版时幅面宽度不够,可将表格分为两段,并用细双实线排在一页内,见表7。 表 7 b c d e f g h i j k l A B 格的最大幅面尺寸,宽度为160度为210样中的符号、略语和代号,应分别按表8和附录A(补充件)的规定执行。表 8 和附录 A(补充件)中没有的,允许自定。图样中的符号、略语和代号,应随图列出附录表。 要渔具图样应填写: a. 渔船全长 型宽 型深 主机功率; b. 作业渔场和主要捕捞对象。 a、图 5 表 8 符号形式 用法说明 符号形式 用法说明 网衣 网具背部 双线网目 网具腹部 六边形网目 网具左侧部 各种穿孔浮子网具右侧部 球形双耳浮子钓钩 各种浮桶 复钩 各种浮标 转环 各种穿孔沉子铁锚 各种沉锤 木碇 底环装配方式纲索中断 矩形网板 流向 立式网板 风向 椭圆形网板 近似值 线及其用法 制图样的图线要按 表9。 表 9 图线名称 图线形式 图线宽度 粗实线 b 细实线 虚线 约 b/3 点划线 双点划线 波浪线 线用法 a. 粗实线:表示纲索,延绳钓干线,浮标绳。 b. 细实线:表示纵、横和斜向网衣界线,可见图样轮廓线, 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延绳钓支线。 c. 虚线:表示横向网衣界线引出线,不可见轮廓线。 d. 点划线:表示对称中心线。 e. 双点划线:表示手编网衣增(减)目线。 f. 波浪线:表示图样断开线。 样中同种图线的宽度应保持一致。 虚线和点划线及双点划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大致相等。点划线和双点划线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点。 4 图样种类和画法 本要求 绘制渔具图样时,应首先考虑看图方便。根据渔具结构特点,选择适当表达方法。在完整、清晰地表达渔具各部分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 样画法 渔具图样规定有:网衣展开图,部件图,局部放大图,示意图四种。主要应用全展开或部分展开的简化画法绘制。 衣展开图画法 网衣展开图是表达网渔具网衣和纲索平面展开形状的图样。应按比例绘制。 制网衣展开图时,所依据的尺寸应按下列规定: a. 拖网、有囊围网和张网网衣纵向长度均应按网衣拉直尺寸(网目长度与网目数之乘积,下同)。其网衣横向宽度,除无翼张网应按网衣横向拉直尺寸的四分之一外,其他均应按二分之一。网袖还应符合剪裁斜率要求,即网衣横向目数与纵向目数之比。 b. 无侧纲刺网和无囊围网的高度,应按网衣拉直尺寸。长度应按结附网衣部分的纲索长度。 有侧纲刺网的高度和长度,应按结附网衣部分的纲索长度。 具各组成部分全对称或相同时,应按图6简化画法绘制。网具各组成部分中的一部分全对称或相同时,应按图7简化画法绘制。 上述两种画法,除允许采用全展开画法外,均需在图样上方相应部位画出表示部位的符号,见表8。 图 6 图 7 网、张网和不对称的网具,应采用全展开画法,见图8。 图 8 他网渔具,应根据其结构和形状特点,邻网衣界线,不论网衣目数是否相等,均用一根细实线表示。 件图画法 部件图是表达渔具各组成部分形状的图样,如拖网网袖等。应按比例绘制。 较长部件,且沿长度方向的结构形状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应采用断开画法(见图9),或断开延伸画法绘制,见图12。 图 9 部放大图画法 将渔具部分构件,用大于原图形采用比例绘制的图样,应按比例绘制。 部放大图,应尽量配置在被放大部位的附近。 同一渔具上的相应部位,放大的图形相同时,只需绘制其中之一的图形,见图10。 图 10 同一渔具上,同时有几个被放大的构件时,一般应引出绘制,见图10。必要时也可用细实线圆圈内注阿拉伯数字序号,依次标明放大的部位。 意图画法 表达渔具在作业状态的形式、各部件连接方式或装配关系的图样,可不按比例绘制,见图11。 图 11 绳钓和滚钩画法 延绳钓和滚钩应按断开画法(见图9),或断开延伸画法绘制,见图12。必要时还应绘制局部放大图。 图 12 性材料渔具和属具画法 应按 于螺壳、竹笼和石沉子等,允许采用示意图表示。 索画法 图样中的纲索用粗实线表示。长度系指结附网衣的部分。纲索各段如用连接件连接时,连接处应断开。如为打结连接时,应连续绘制。必要时应画出打结形式。 索如需分段,应在分段处画一垂直短划。如因图纸幅面限制需要断开时,应在断开处画出 “ 纲索中断 ” 符号,见表8。 网和无囊围网,如在同一部位有两根以上的纲索时,其中的一根应全部画出。其余的纲索可在图样一端绘出一部分表示,见图8。 寸线和尺寸界线画法 a. 尺寸线应与标注的线段平行。其两端箭头应指到尺寸界线。箭头指向无尺寸界线时,表示延伸尺寸线。 b. 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特殊情况才允许倾斜绘制。 c. 如按第5章规定,能够表示出渔具构件尺寸规格时,可不绘制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出线画法 引出线应按图13绘制。 引出线不能互相交叉。也不能与图样轮廓线平行。 图 13 5 图样尺寸规格标注 本规定 度单位用 “ 米 ” 和 “ 毫米 ” 表示。以 “ 米 ” 为单位时,标注的整数部分之后要加两位定位小数。以 “ 毫米 ” 为单位时,只标注整数部分,均不需标注单位名称或其符号。但网目长度和纲索网线直径等均应以毫米表示,并允许用整数和小数。如发生混淆时,必需标注毫米的符号。 具的每一尺寸,应在图样的清晰部位标注一次。尺寸数值不应被图线通过,不可避免时,应将图线断开。 性尺寸应标注在尺寸线上方正中,位置不够时,可引出标注。 性尺寸数值,应按图14所示方向顺序填写,并应尽量避免图示30 范围内填写。当无法避免时,可按图15所示填写。 图 14 图 15 样中的角度,应按图16所示填写。 图 16 具的真实尺寸,是以图样中标注的数值为依据,与图样的精确度和大小无关。 样中的网衣材料规格标注 衣以 “ 目 ” 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单位名称或其代号。如发生混淆时,应在目数之后加注网衣方向代 号 “ 节 ” 为单位时,要标注代号 “ r” 。 样中的网衣目数,系指未经过修补、补强等工艺处理的目数。 衣材料规格标注内容,依次如下: a. 网衣材料名称,以代号表示; b. 网线综合线密度或单纱(丝)线密度乘每股单纱(丝)数乘股数; c. 网目长度,以毫米表示; d. 网结型式,以代号表示,单死结可省略; e. 网衣横向目数; f. 网衣纵向目数; g. 网衣增(减)目。 拖网和有囊围网及张网网衣展开图中,a、b、c、d、分别标注在图样两侧a、图7;有囊围网及张网应标注在网衣纵向界线外侧正中,见图17。 图 17 刺网和无囊围网等其他网具的网衣展开图中,a、b、c、中a、用 “ -” 连接。e、分别标注在网衣横向和纵向界线内侧正中,见图8。 编网衣增(减)目,应标注边傍与单脚、边傍与宕眼、宕眼与单脚代号组成的混合剪裁式。也允许标注剪裁斜率。 编网衣增(减)目标注方式依次为:增(减)目道数、每道增(减)目周期数、括号内纵向 “ 节 ” 数和增(减)目数。前两项和括号内两项用 “ - ”连接。图样中各道增(减)目线的增(减)目方式相同时,只标注一次,不同时,要分别标出,见图17。 示例:有8道增减目线,每道增(减)10次、纵向6节增(减)2目的网衣, 标注形式为8 邻网衣的横向和纵向目数相等、或者网衣材料规格相同时,可只标注一次,不同时应分别标注出。 在简化画法中,对称中心线一侧的网衣目数,应标注全目数,见图7。 具某一部位装配的网衣目数有一定规定时,应将该目数填写在括号内,见图10。双线网目和六边形网目,应标注其符号,见图7。 长网衣的宽度和长度目数, 应以 “ 宽度目数 长度目数 ” 表示。 样中的纲索和钓线材料规格标注 索和钓线标注内容依次如下: a. 纲索和钓线数量(数量为1时,可省略); b. 纲索和钓线长度(不包括连接所需的长度); c. 纲索和钓线材料、名称,以代号表示; d. 纲索和钓线粗度,以直径( )表示; e. 纲索和钓线捻向, 以示( a、 -” 号连接,b、c、d、 示例: 一根长18m、直径15捻的夹芯纲,标注形式为: 15 2特3股、每股5根系注形式为: A 425 3S 化画法图样中,对称中心线一侧的纲索,要标注全长。 衣缩结标注 衣缩结以缩结系数( E)表示。此系数应采用小数方式标注。 网、有囊围网和张网,一般可不标注缩结系数。 网和无囊围网等网具,如采用一种缩结系数装配时,应标注在相应纲索的中部。如各部网衣采用不同缩结系数装配、或需表明各部网衣的缩结系数时,应按图18所示标注。 图 18 子和沉子标注 具上的浮子,以标注的浮力( F)表示。 a. 浮子的浮力相同,且属均匀分布时,应以规定长度内的浮子数量乘每只浮子的浮力表示。 示例:每只100注形式为: F=20 49N/100m b. 浮子的浮力相同,但为非均匀分布;或者浮力不同,均应在图样中注明浮子的浮力和装配间距。 具上的沉子,以沉降力( Q)表示。拖网、有囊围网和张网,也允许用质量(重量)表示。 a. 沉子的沉降力相同,且为均匀分布时,应以规定长度内的沉子数量乘每只沉子的沉降力表示。 b. 沉子的沉降力相同,但非均匀分布,或者沉降力不同, 均应在图样中注明沉子的沉降力和装配间距。 附 录 A 渔具图常用略语和代号表 (补充件) 2a 网目长度(目大) 单脚剪裁 纶纤维 B 网衣斜向;单脚剪裁 纶纤维 料 编网衣 纶纤维 绳 纶纤维 泥 纶纤维 土 偏氯乙烯纤维 捻网衣 织网衣 榈纤维 Q 沉降力 芯绳 r 网目的节 芯绳 胶 纤维 S 绳索、网线捻向 绕 麻 结 E 缩结系数 死结 F 浮力 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