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医的引入_第1页
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医的引入_第2页
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医的引入_第3页
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医的引入_第4页
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医的引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医的引入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医的引入西医于晚清时期传入中国。西医传入之前,中国民众的日常疾病都是由传承几千年的中医治疗,在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西医最初是由西方传教士带入的,设立医馆、免费施药也是传教士辅助传教的一项重要活动。鸦片战争之前,只有广州和澳门两地有西人设的医局,后来五口通商之后,西医逐渐在租界地区和通商口岸城市流行起来,进一步流行到全国各大城市。中医治病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民众对此十分依赖。西医初传入时受到民众心理的抵制。葛元煦于1876年作的沪游杂记曾表达了自己对西医的看法“外国药材治洋人则验,治华人则否,以人生体质不同耳。中华名医方论等书汗牛充栋,总之医北人之药不能施诸南人,盖气质有强弱,药性有缓烈也。洋人秉气较异,非药性猛烈不能治愈。惟外科各症,华人间有就西法治者,内症则不敢尝试矣。”葛元煦认为中华医术源远流长,治病用药则依据人之气质强弱、药性之缓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非西医可比。但西医在治疗外科各症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因此“华人间有就西法治者,而内症则不敢尝试”,则表明了国人对西医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感性阶段,并没有对西医2/7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解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西医的认识逐渐深入,西医馆及专卖西药的药房逐渐增多,人们通过亲身实践,对西医治病救人的功效表现了一定的信任。黄式权作于1883年的淞南梦影录曾言“泰西药房向为老德记、科发、大英医院三家。去年又开屈臣氏药房。杏林橘井,极意铺张,几至后来居上。大抵中国药物,以草木为宗,西药则专取材于金石,故每服止一二厘,无不立时见效。万一药不对症,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又有仁济、同仁医院,为西人施医之处。其治病也往往以刀针易药石,痈疽瘰疬之属,不难著手成春;惟虚怯内症,未敢轻于尝试耳。”二、西医的传播中西药物有别,中药以草木为宗,而西药以金石为主。西药房的增多表明国人对西药的需求有所增加。况且沪上还开设了专门的西医馆即仁济、同仁,在治疗痈疽瘰疬方面,成效显著。晚清竹枝词便记载了西医馆治病救人的情况,如仁济医院断肢能续小神通,三指回春恐未工。倘使华佗生此月,不嫌劈脑治头风。同仁医院济人多,满目疮痍唤奈何。全赖回春刀刲3/7手,果然西国有华佗。医馆,夷人所设。为人治病,不取分文,治外症尤奇验。仁济、同仁均为西人开设的医院。仁济医院是上海开埠后开设的第一家西医院。诗中提到“断肢能续小神通”,体现了西人在治疗外科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后面又反用华佗的典故说明国人已普遍接受西人治疗外科的方式。同仁医院开设于1866年,“同仁医院济人多”说明国人就诊西医的情况已逐渐增多,对外症治疗可谓妙手回春,因此作者发出“果然西国有华佗”的感叹。另外,前来就诊的病人全部免费,治愈了很多身无分文的病人,扩大了西医的影响。西医与中医除了在药物上的区别外,在就诊方式与治病方式方面也有很大区别。西医传入之前,国人就诊时无论何种病症只须医生把脉诊断,察出病因即可抓药。而西医则与此截然不同,西医的就诊方式往往以分科为宜,出现奇症往往各科医生会诊,一起探讨病因。颐安主人作于1906年的沪江商业市景词中便描述了这种现象,如医室病生内外治分科,医毒医伤种类多。产妇小儿情又别,专精一业可无讹。4/7妇科悬牌明示妇人科,种子调经法最多。产后胎前谁妙手,祖传数代可无讹。儿科标牌专治小儿科,痘疹绵延法更多。急慢惊风称圣手,祖传秘诀定无讹。伤科伤科全仗药敷施,虽擅专门奏效迟。只有西人能接补。断筋折骨亦堪医。眼科牌书医眼有专科,除翳移星妙药多。化尽红筋兼白膜,光明如旧拟秋波。针灸科专门针灸亦悬牌,汤药无灵此最佳。除去症瘕凭艾火,善能刺穴活筋络。牛痘医近来牛痘种人多,创自西医妙若何。苗入臂间三两点,并无危险起风波。受西医“病生内外治分科”的影响,上海于清末出现了治疗专科的诊室,像妇科、儿科、伤科、眼科等,就连传统的针灸亦“专门针灸亦悬牌”。分科治疗有其合理处,能使专精于一科的医生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但如遇到奇症5/7时,西医便会集中各科专家共同诊断即今天的会诊。如西商养病立新章,设所题名法病房。奇症群医皆会集,奏刀合药拟良方。出现疑难怪症时,医院会集群医,各尽所能,然后方可“奏刀合药拟良方”,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集思广益,又避免个人在诊断过程中的误差,对付疑难怪症颇有成效,以至于今天的医院仍然沿用这一传统。三、中西医结合西医传入后,就连传统的盛药工具也受西医影响,如一首描述大药房的诗写道自有西医大药房,华人依样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配瓶装。搜罗百草成霜露,好似琼浆玉液藏。“华人依样配瓶装”一语说明自从西药流行以后,不但疗效好,也干净卫生,民众对西药的认可度颇高,因此,华人也取其所长,改为瓶装,将百草制成霜露,像琼浆玉液一样。西方新发明的一些治病工具以及药物也随着西医的流行而传入中国。如电带电能善走达全身,制带围腰治病人。化学西医新创出,消除宿疾效如神。钢带6/7小肠疝气易伤人,钢带缠腰效最神。创自西医精刨解,一经束上即轻身。治病药箱药箱搜病握双绳,摇动机关电气升。遍体麻酸风湿去,庸医借此显多能。电气脚垫双双脚垫制新成,足底温和电气生。更治伤筋麻木症,西人创造益精明。鱼肝油鳖鱼肝大制成油,贩运纷纷通九州。治肺有功难入口,几经加料客争求。金鸡纳霜西人截疟有奇方,名唤金鸡粉似霜。味苦质轻吞少许,自然却病保安康。随着电的广泛应用,西方很快将这一新发明应用于创造新的治病工具像电带、钢带、治病药箱电气脚垫等,在消除宿疾、治疗小肠疝气、风湿及麻木等症状方面疗效显著,是近代科技发明应用于医疗设施的最新成果,在治疗一些非药物所能治愈的疾病方面疗效显著,将人类治愈疾病的方式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另外,像鱼肝油、金鸡纳霜等西药的传入,对于治疗一些宿疾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鱼肝油在治疗肺病方面7/7疗效显著,初期由于腥味难于入口,但几经加工之后便出现了顾客争求的效果,由于疗效显著,很快便被贩运全国各地销售,说明民众对其治病功能十分认可。而疟疾在中国古代一直都是非常难于治愈的疾病之一,又称打摆子、寒热病。由于得不到良好的医治,疟疾的治愈率非常低,因此,疟疾是十分可怕的一种病。但晚清金鸡纳霜从西方大量传入后,对付这种顽疾疗效十分显著,正所谓“西人截疟有奇方”,虽然味苦质轻,只要吞下少许,便可却病保平安。西医从晚清传入中国,至今已有近一百八十年的历史。虽然初期受传统中医治病习惯的影响,民众对西医治病方式颇有疑惑,尤其在内症方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对西医及西药功用的认识有所加深,逐渐接受了西医。因此,西医在民众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到目前为止,西医仍然在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我们就医时的分科治疗,或遇奇症时的专家会诊以及所服用的药物,都受到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