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以下预览截图到的都有源文件,图纸是CAD,文档是WORD,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本设计是基于车床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和孔系。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加工精度容易。因此,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加工精度。主要加工工序是第一个支持孔定位加工出顶平面,然后顶平面和孔的位置的孔加工工艺配套系列。在后续工序中除与顶平面定位技术和加工其他孔与平面的个体的过程。利用坐标镗削加工孔。一般整个工艺的选择。专用夹具的夹具,夹紧方式多选用气动夹紧,夹紧可靠,机构不能自锁,因此生产效率高,适合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车床拨叉类零件;工艺;夹具;
目 录
1 前言 1
1.1简介 1
1.2设计目的 1
2 零件的分析 1
2.1零件的作用 1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2.2.1孔的加工 2
2.2.2面的加工 2
3 工艺规划设计 3
3.1毛坯的制造形式 3
3.2基面的选择 3
3.2.1粗基准的选择 3
3.2.2精基准的选择 3
3.3工艺路线的拟定 3
3.3.1工艺路线方案 3
3.3.2工艺方案的确定 4
3.4毛坯尺寸及其加工余量的确定 4
3.4.1两侧面毛坯尺寸及加工余量计算 4
3.4.2小头孔毛坯尺寸及加工余量计算 5
3.5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
4 拨叉成组车夹具 13
4.1 车床夹具设计要求说明 13
4.2车床夹具的设计要点 13
4.3 定位机构 15
4.4夹紧机构 15
4.5零件的车床夹具的加工误差分析 15
4.6 确定夹具体结构尺寸和总体结构 16
4.7 零件的车床专用夹具简单使用说明 17
5 本章小结 18
总 结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1 前言
1.1简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有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次课程设计内容包括零件的分析,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艺规划设计,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以及该道工序的工序卡,机械加工综合卡片,夹具装配图以及夹具底座零件图的绘制等等。
就我个人而言,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未来即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际生产问题中来,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1.2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其目的如下:
①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熟练运用机械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定位、加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③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用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2 零件的分析
2.1零件的作用
该零件为典型的杆类零件,而且为连杆类。因此,其主要的要素包括两侧面,1孔。另外,还有其它辅助要素:通过φ19mm孔连接即该拔叉的作用是实现运动的传递作用。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拔叉的加工表面分三种,主要是孔的加工,两侧面的加工各组加工面之间有严格的尺寸位置度要求和一定的表面加工精度要求,特别是孔的加工,几乎都要保证Ra3.2um的表面粗糙度,因而需精加工,现将主要加工面分述如下:
2.2.1孔的加工
该零件共有1个孔要加工:φ19mm孔是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多组面,,通过两孔中心连线及对两侧对称面,没有位置尺寸度要求。
2.2.2面的加工
该零件共有2个侧面要加工:两个侧面是配合φ19mm孔后续工序的主要精基准面,需要精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