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0汉简反映的汉代敦煌水利刍论中图分类号K8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03010307ABSTRACTTHENEWLYPUBLISHEDHANDYNASTYWOODENSLIPSFROMJIANSHUIJINGUANCONTAINSSOMESLIPSWHICHRECORDTHATEMPERORXUANOFTHEHANDYNASTYORDEREDTHATIRRIGATIONDITCHESBEDUGATDUNHUANG,AMANDATECONFIRMEDBYSIMILARRECORDSFOUNDATXUANQUANBOTHARCHIVESREFLECTTHEDEVELOPEDSTATEOFWATERCONSERVANCYATDUNHUANGINTHEHANDYNASTYANDINDICATETHATWATERCONSERVATIONATDUNHUANGWASVERYIMPORTANTFORTHEDEVELOPMENTOFTHEWESTERNREGIONSVARIOUSPASSAGESREGARDINGTHECONSTRUCTIONOFIRRIGATIONDITCHESFOUNDINTHESEBAMBOOSLIPSDEMONSTRATETHATTHEREWEREDITCHESCONSTRUCTEDBYBOTHGOVERNMENTAND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S,ANDTHATWATERCONSERVANCYWORKWASCONDUCTEDOVERAVERYLONGPERIODOFTIMEATDUNHUANGTHETHOROUGHSYSTEMATIZATIONOFLOCALDEPARTMENTS,OFFICIALTITLES,ANDNAMESOFIRRIGATIONDITCHESFURTHER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20REVEALSTHATTHEMANAGEMENTOFPROJECTSRELATEDTOWATERUSEWASHIGHLYPRIORITIZEDATDUNHUANGKEYWORDSDUNHUANG;WATERCONSERVANCY;DITCHING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因其据两关、控西域的重要地理位置,是汉王朝着力开发与重点驻防的关键地区。汉代敦煌气候干旱少雨,四周又为戈壁沙漠,因此水利建设就成为农业种植与军事戍守的必然要求。由于敦煌文书的出现,唐代敦煌水利建设状况,已经有学者作出了深入的研究1;汉代敦煌的水利建设,汪受宽甘肃通史秦汉卷2、郑炳林、李军敦煌历史地理也有概括性的论述3,但总体来看,史料不足是制约汉代敦煌水利研究的主要因素。上世纪以来敦煌汉简、悬泉汉简等汉代简牍的出土,为研究该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如高荣汉代河西水利建设与管理就对汉代敦煌水利有很好的研究4。近几年来汉简资料不断刊布,特别是肩水金关汉简中的一件诏令文书,说明了汉宣帝时“以诏书治渠敦煌”的事件。张德芳汉帝国政权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对丝路交通体系的支撑也披露了数枚与敦煌水利相关的悬泉汉简,并对汉简反映的敦煌水利问题作了精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20辟的论述5。结合已有汉简资料对汉代敦煌水利问题作出集中性的勾勒研究,还是可以取得一些新的认识。敦煌出土简牍特别是悬泉汉简还没有全面刊布,因此本文的论述也只能算是刍论而已。敦煌地区发展水利,有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南有祁连山余脉三危山、鸣沙山,西南有阿尔金山山脉,北有北山山脉,境内有党河与疏勒河两大河流。汉书地理志“龙勒,有阳关、玉门关,皆都尉治。氐置水出南羌中,东北入泽,溉民田。”6氐置水即今党河,发源于敦煌县东南祁连山中,从南向北贯穿敦煌境内,后汇入疏勒河。又汉书地理志“冥安,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民田。”6籍端水即今疏勒河,出南山后,西北而行,经玉门、瓜州折而西流向敦煌南境。党河与疏勒河培育了敦煌绿洲,也为敦煌水利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史籍记载的汉代敦煌水利建设史籍记载的汉代水利建设,兴盛于汉武帝时期。特别是由于关东漕的凿通,黄河瓠子决口的堵塞,掀起了各地水利建设的高潮。“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佗小渠披山通道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20者,不可胜言。”7武帝塞瓠子决口是元封二年间事。汉代敦煌郡的设置,依据郝树声考辨,是于后元元年从酒泉郡分设而来8。武帝时河西、酒泉的引川谷以溉田,也反映出敦煌水利建设的状况。汉代敦煌水利的开发与建设,首先是农业开发的必然要求。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出征河西,匈奴休屠王降汉,“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73167,于是实行移民徙边的措施。汉书匈奴传“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63770可见汉代经营河西的主要措施是“通渠置田”,即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敦煌地区自然也不例外。关于敦煌引水灌溉农田的情况,史书也有记载。三国志仓慈传引魏略“敦煌初不甚晓田,常灌溉渌,使极濡洽,然后乃耕。又不晓楼犁,用水,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9“初不晓田”,反映了汉代敦煌早期开发的耕作情况,“常灌溉渌”,说明当时农业种植主要依靠水利灌溉经营,而且对灌溉用水的需求量颇大。“使极濡洽,然后乃耕”,是说当时的灌溉方式是引水将农田进行充分浸泡,而后进行耕作,可见汉代敦煌水利灌溉的广泛性。汉代敦煌地区的水利建设,除了农业开发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西域开发有密切关系。汉书西域传记载“汉遣破羌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20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案行表,穿卑L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庐仓以讨之。”63907这是汉宣帝时为征讨乌孙而作的一次准备。事件原因是乌孙肥王翁归靡胡妇子乌就屠袭杀狂王,自立为昆弥,乌孙亲匈奴势力得势,因此汉王朝派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到敦煌准备征讨。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遣使者案行表,穿卑L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庐仓以讨之”。所谓“遣使者案行表”,是派遣使者作考察标记。王先谦汉书补注引何焯说“沟洫志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注谓表记之,今之竖标是。”10可见“表”是有专长治水的人作标记,用以标明水渠的规制及水道的走向,这往往是水工才能做到的事。“行表”的目的,是为了“穿卑L侯井”。关于“卑L侯井”,颜师古注引孟康说“大井六通渠也。下泉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徐松补注说“胡注谓时立表穿渠于卑L侯井以西,案今敦煌县引党河穿六渠,经县西下流入疏勒河,归哈喇淖尔,淖尔西即大沙碛,岂古六通渠遗迹欤。”105852可见“穿卑L侯井”是引党河水而进行的水利工程。敦煌文书沙洲都督府图经记载“大井泽,东西卅里,南北廿里。右在州北十五里。汉书西域传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讨昆弥,至敦煌,遣使者按行,悉穿大井,因号其泽曰大井泽。”11王国维西域井渠考据此考证,认为“是汉时井渠,或自敦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20煌城北直抵龙堆矣。”12可见“穿卑L侯井以西”,是从敦煌引水直至西域的活动。张德芳考证“卑L侯井也称都护井,地在今敦煌广武燧以西的榆树泉盆地,是丝路交通中从敦煌到楼兰这一最艰险的路段中一处重要的水源供应地。过了都护井,再经三陇沙、白龙堆,继续向西,就到了楼兰。”590也说明“穿卑L侯井以西”对于敦煌水利开发的意义。旧解“穿渠”为修治井渠,王国维西域井渠考释为“乃穿井若干,于地下相通行水。”12620不过西域传所说是“欲通渠转谷,积居庐仓以讨之”,徐松补注“通渠转谷,欲水运也。庐仓,谓建仓。国朝雍正中,大将军岳钟琪于党河议行水运。”105852可见当时修治水渠的目的是为了水运,特别是解决粮食运输的问题。汉代出征西域,特别是李广利两次西伐大宛,“道远多乏食,士卒不患战而患饥”,因此能够通渠转谷,对于西域戍卫具有积极意义。至于居庐仓,徐松的解释是不可取的,居庐仓即居庐訾仓,是汉设在西域的仓储名称,罗布淖尔汉简和敦煌汉简都有记载。当然,这次行动因楚主侍者冯蝗八滴诰屯澜岛菏苄哦结束,“破羌将军不出塞还”,但这件事却充分说明了敦煌水利建设对于西域开发的重要意义。二汉简记载的宣帝甘露年间的穿渠活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20汉书西域传记载的宣帝时破羌将军至敦煌以及“欲通渠转谷”的事件,在悬泉汉简中也有具体记载,对于认识汉代敦煌水利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简1甘露二年四月庚申朔丁丑,乐官令充敢言之,诏书以骑马助传马,送破羌将军、穿渠校尉、使者冯夫人。军吏远者至敦煌郡,军吏晨夜行,吏御逐马前后不相及,马罢亟,或道弃,逐索未得,谨遣骑士张世等以物色逐各如牒。唯府告部、县官、旁郡,有得此马者,以与世等,敢言之。V92DXT131148213这件文书是酒泉郡乐涫令上报查找走失马匹的情况,涉及破羌将军、穿渠校尉、使者冯夫人等重要人物。简文中“破羌将军”,即指破羌将军辛武贤,“使者冯夫人”指汉书西域传所载的冯弧按校尉”是武职,不见史书记载,当是临时因事而设的职务。后汉书志百官一“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14穿渠校尉也当是秩比二千石的官员,职主“穿渠”之事,充分反映出水渠修治活动的重要。这枚汉简的时间是甘露二年四月十八日,值得特别关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20注。依照通鉴系年,“乌就屠袭杀狂王,自立为昆弥。是岁,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通渠积谷,欲以讨之”为甘露元年事15。但是乌就屠袭杀狂王,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宣帝征见冯夫人,汉送冯夫人,冯夫人锦车持节诏乌就屠,长罗侯常惠至赤谷城,汉分立乌孙大小二昆弥,这一系列事件不是一年之内所能完成的。因此袁延胜提出西汉分立乌孙两昆弥为甘露二年辨,认为事件如下甘露元年,乌孙内乱,乌就屠自立为昆弥,辛武贤为破羌将军,带兵至敦煌,欲征讨乌孙。冯夫人说服乌就屠,汉宣帝征冯夫人到长安进行询问,已是甘露二年。汉宣帝决定派冯夫人为使者,到赤谷城分立乌孙大小昆弥。甘露二年四月,送破羌将军、穿渠校尉、使者冯夫人,军吏远者至敦煌郡。则此时宣帝一方面派冯夫人出使乌孙,一方面派破羌将军辛武贤和穿渠校尉拥兵敦煌,以为呼应,为汉朝分立昆弥作坚强的后盾16。果如此,则汉王朝分立乌孙大小昆弥事定在甘露二年四月之后,“破羌将军不出塞还”亦在此后。从简文分析,这一论证是有道理的。简文中的“通渠校尉”与史书记载的破羌将军在敦煌“欲通渠转谷”事件相符。张德芳认为简文中“穿渠校尉”首见于此,大概为破羌将军西进所专设17。此时乌孙大小昆弥尚未分设,通渠校尉已经西行,作为破羌将军的随行者,甘露二年四月到达敦煌。这枚汉简充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20证明穿渠校尉活动的重要,敦煌水利建设已成为汉代西域开发的有机组成部分。简2穿渠校尉丞惠光私从者杜山羊西。V92DXT1312421590该简也记载了穿渠校尉,具体涉及穿渠校尉丞惠光的私从者名叫杜山羊。这枚汉简出自悬泉置,应是私从者经过敦煌的记录。依汉书百官公卿表,西域都护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二人,戊己校尉有丞一人,因此穿渠校尉丞是辅佐性的职官。该简说明穿渠校尉西行,当有不少随从及属下参与穿渠活动,反映出穿渠活动规模不小。简3甘露二年十一月丙戌,富平侯臣延寿、光禄勋臣显,承制诏侍御史,闻治渠军猥候丞承万年汉光王充诣校属作所,为驾二封轺传,载从者各一人,轺传二乘,传八百C四。御史大夫定国下扶风厩,承书以次为驾,当舍传舍,如律令。0214373A尉史书一封,十一月壬子人定时受遮要0214373B1340这枚汉简的时间是甘露二年十一月丙戌,其中记载了“治渠军猥侯丞承万年汉光王充诣校属作所”,所谓“校属”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20,当是西域校尉的属所。这是西去西域的使者,其中“治渠军猥候”,意为专门负责治渠事务的众候。因为该简与前述“穿渠校尉”至敦煌时间相距仅有半年,很可能二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简4甘露四年六月丁丑朔壬午所移军司马仁这枚汉简出自肩水金关探方九,是新近刊布的一件重要诏书。肩水金关是河西地区人员过往的登记要地,简文记载了“龙起里王信以诏书穿渠敦煌”的事件。简文有明确纪年,是甘露四年六月丁丑朔壬午。甘露四年是公元50年,六月丁丑朔壬午是六月六日,即公历7月28日。该简是要移书军司马仁。司马,武官名,汉旧仪“边郡太守各将万骑,行鄣塞烽火追虏。置长史一人,丞一人,治兵民。当兵行长领。置部尉、千人、司马、候、农都尉,皆不治民。”19该处的“军司马仁”,很可能是敦煌郡的司马,那么,这件文书当是有太守府或都尉府发出。简文的主要内容,是说“龙起里王信以诏书穿渠敦煌”。王信,人名,他以诏书穿渠敦煌,则是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很可能是“遣使者案行表”一类的人物。“以诏书穿渠敦煌”,则是汉宣帝专门下诏书,要在敦煌进行穿渠活动。如前所述,破羌将军辛武贤至敦煌“欲通渠转谷”,是甘露元年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20事。甘露二年四月,穿渠校尉到达敦煌,乌孙分设大小二昆弥。那么,敦煌的穿渠活动最终是否进行,是否因“破羌将军不出塞还”而终止这枚出自金关的诏令文书证明,二年以后,即甘露四年六月,即有王信“以诏书穿渠敦煌”的事件。则敦煌郡的穿渠活动,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是以朝廷诏令的名义进行,说明敦煌郡的穿渠,不仅是敦煌一地的事务,而且具有全局战略性的意义。上述汉简主要反映了汉宣帝甘露年间在敦煌的治渠活动。宣帝时对水利建设颇为重视,汉书沟洫志记载宣帝地节年间对黄河渠道的修治活动“地节中,光禄大夫郭昌使行河。北曲三所水流之势皆邪直贝丘县。恐水盛,堤防不能禁,乃各更穿渠,直东,经东郡界中,不令北曲。渠通利,百姓安之。”61687史籍及汉简记载的宣帝甘露年间在敦煌的治渠活动,具有特殊的政治及军事意义。甘露元年,为了防止乌孙乌就屠的反叛,汉政府制定了“通渠转谷”的政治措施。甘露二年四月,穿渠校尉经过敦煌,穿渠校尉的丞及私从者也到达敦煌,甘露二年十一月,又有治渠军候经过敦煌。由于冯夫人及常罗侯常惠的杰出外交才能,乌孙分立为大小二昆弥,破羌将军未出塞而还,但是敦煌的治渠活动并没有停止。甘露四年六月,有“龙起里王信以诏书穿渠敦煌”,说明敦煌的穿渠活动,仍然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20政府组织下进行。三汉代敦煌的穿渠与修堰除了政治军事上的穿渠活动外,敦煌地区水利兴修最主要的用途还是农业灌溉。党河自南向北流经敦煌绿洲,因此具有修治水渠的条件。汉书地理志效谷县颜师古注引桑钦说“孝武元封六年,济南崔不意为鱼泽尉,教力田,以勤效得谷,因立以为县名。”61615可见汉武帝元封年间敦煌已有农业种植。据地理志,西汉末期敦煌郡有户11200,人口38335。这么多的人口要生存,还要供应数量不少的屯戍士卒,以及途经敦煌的各类军队使团、商胡贩客,这就对农业灌溉提出了客观要求。汉简中对汉代敦煌郡的穿渠活动也有记载。简5月己丑朔庚寅,县泉置啬夫弘移渊泉府,调穿渠卒廿一人。90DXT01162117590这枚汉简出自悬泉置,简文是敦煌悬泉置对渊泉县的移书。简文中涉及了“啬夫弘”,依据目前刊布的悬泉汉简,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20啬夫弘有元康三年13102、神爵二年13147的活动纪年,可见啬夫弘主要任职于宣帝前中期。与上述宣帝甘露年间的穿渠诏书相联系,进一步反映出宣帝时敦煌水利建设活动的兴盛。渊泉,县名,位于敦煌郡东境,疏勒河中游。这枚汉简是悬泉置移书渊泉府,要从渊泉府调配穿渠卒21人。穿渠卒是专职修治水渠的人员。渊泉县有数量不少的穿渠卒,可以调配至位于效谷县的悬泉置,说明敦煌水利有专职人员进行建设。简6初元三年正月,戍卒省助贫民穿渠冥安名簿。V92DXT1410350590这枚汉简为汉元帝初元三年正月,简文是戍卒省助贫民穿渠冥安的名籍。简文反映出敦煌郡冥安县的一种治渠形式,治渠活动的主体是贫民,也有戍卒省助穿渠。据居延汉简可知,省助活动一般有候官、都尉等组织机构,是一种集体性的劳作活动。这一枚汉简记载的省助,自然也是屯戍机构的活动,是屯戍修渠的一种组织形式。另外这枚简反映的地名也值得重视。冥安,以及简5记载的渊泉,都是疏勒河流经的地区,灌溉条件便利,反映出敦煌地区水利建设的普遍性。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20简7民自穿渠第二左渠第二右内渠水门广六尺袤十二里上广丈90DXT021341355这枚汉简记载了民自穿渠的活动,是民间自发性的穿渠行为。第二左渠,第二右内渠,是水渠的编号名称。水门广六尺,即宽六尺,依每汉尺231厘米计,为今1386米。袤十二里,即长十二里,依每汉里4158米计,为今49896米,近5000米长度。简文还记载了水渠上部宽度,惜已残而不得知。简8续穿第一渠东端袤二里百步,上广丈三尺二寸至三丈二尺八寸,深二尺七寸至八尺V92DXT1312317590这枚汉简未见之前刊布,说是续穿第一渠,东端长二里百步,为今9696米,近1000米。其中渠道规格,上部较窄处约丈三尺二寸,为今30492米,较宽处三丈二尺八寸,为今7568米。渠道深度浅处为二尺七寸,为今06237米,深处为八尺,为今1848米。从渠道规制可知,水渠修治并不规整,上部宽自3米至7米不等,深度也从06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20米至18米不等,反映出水渠修治的草创状态。但是简文对水渠修治的登记如是详明,又反映出水利管理的严格。而“续穿第一渠”,同时反映出水利建设的有序状态。这枚汉简出自甲渠候官,上下残缺,影响了文意的解读。简文记载有3485人,可能是戍田卒的人数。简文还记载了“敦煌郡”,则这些人员与敦煌郡有一定的关系。最有价值的是简文记载了“发治渠卒”,说明有专门的水渠修治人员“治渠卒”。由于简牍上下残缺,简文的性质还不太明确,很可能与敦煌郡的水利修治相关。除了水渠修治外,堰坝修治也是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汉简中还没有检到堰坝修治的例子,不过敦煌文书沙洲都督府图经有汉代修治马圈口堰的记载。马圈口堰,右在州西南廿五里,汉元鼎六年造。依马圈山造,因山名焉。其山周回五十步,自西凉已后,甘水湍激,无复此山。118马圈口堰是党河进入敦煌绿洲的第一道拦水、分水堰坝,地理形势重要。这件文书说明汉武帝元鼎年间就在此地修筑堰坝。从时代背景分析,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两次出兵深入河西,开拓了西至酒泉的道路。元狩三年秋,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20于敦煌捕得渥洼野马,武帝为此作天马之歌。元鼎六年,在河西置张掖郡、酒泉郡2489。而马圈口堰就修治于元鼎六年,可见西汉敦煌水利修治时间之早。以上简文及敦煌文书反映出汉代敦煌水渠堰坝修治的史实。汉武帝元鼎年间,已经开始了马圈口偃的修治,汉宣帝时有穿渠卒在敦煌进行穿渠活动,汉元帝时有戍卒助贫民穿渠冥安,可见西汉中后期敦煌渠修治的持续。而水渠的修治,又可分为戍卒修治与平民修治两种形态。贫民修治水渠有困难时,则有戍卒进行省作帮助。这些简文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敦煌水渠修治的广泛与频繁。四汉代敦煌水利的管理汉代的水利管理,中央有大司农所属之都水。汉书百官公卿表“治粟内史,秦官,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6731后汉书志百官志五“其郡有盐官、铁官、工官、都水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秩次皆如县、道,无分士,给均本吏。”143625敦煌是边郡,水利主要有大司农所属之都水管理,而郡县也有掌管水利的长丞。汉代敦煌的水利管理,敦煌地区所出汉简也有记载。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7/20简10通,都水长常乐,知火再举,逢未下,吏收葆不得行,而使卒传送客许翁卿敦136321这枚汉简出自敦煌酥油土,其中记载了都水长常乐。都水一职,是专职的水利管理官员,正是百官公卿表所载的都水。都水长,也是“随事广狭置令、长”的反映。通典职官九“秦汉又有都水长、丞,主陂池灌溉,保守河渠,自太常、少府及三辅等,皆有其官。汉武帝以都水官多,乃置左、右使者以领之,至汉哀帝,省使者官。”22这枚汉简出自敦煌酥油土,简文又记载了烽火事务,所反映的应该是敦煌当地都水长的设置情况。这是敦煌郡发出的一份邮书登记簿,其中有“二封水长印诣东部水”的记载,说明敦煌郡设有水长一职,也是史籍记载的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的反映。水长,正是专门管理水利事业的职官名称。所谓东部水,当指东部都水,也是水利主管机构。疏勒河在敦煌境内自东向西流过,东部都水,当是东部水利事务的主管吏员。简12出东书四封,敦煌太守章一诣劝农掾、一诣劝农史、一诣广至、一诣冥安、一诣渊泉。合檄一,鲍彭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8/20印,诣东道平水史杜卿。府记四,鲍彭印,一诣广至、一诣渊泉、一诣冥安、一诣宜禾都尉。元始五年四月丁未日失中时,县泉置佐忠受广至厩佐车成辅。即时遣车成辅持东。01142941392这枚汉简也是邮书传递的登记簿,记载了“诣东道平水史杜卿”,涉及东道平水史这一职官。这枚汉简记载的邮书都是敦煌郡发往下属机构,东道平水史也当属于敦煌郡,专门管理东部的平水事务。后汉书志百官五“有水池及鱼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渔税。”143625平水主要负责平治水利事务。三国志杜恕传裴注引魏略“事无宿诺,时出塞行,皆豫敕督邮平水,不得令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通海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云南省建水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云南省福贡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梦想总会实现!中英互译
- 河北省威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GB∕T 44927-2024 《知识管理体系 要求》之22:9绩效评价-9.2内部审核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
- 2025版淘宝商家网络营销与推广合同
- 2025房地产分销合作协议范本:精准营销服务
- 2025年度食品行业展会代理服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二婚离婚协议书起草及执行细则范本
- 碳中和技术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输液港堵塞的预防与处理的证据总结
- 工程设计符合性评价-模版
- 泌尿系损伤-教案-外科课件
- 《中国古典舞》PPT课件
- 如何做好设总工作的几点体会
- 故障判断蓝牙音箱类产品faq
- 小学生个人简历WORD模板
- ISO14064-1教材-中文PPT课件.ppt
- SKS0220SE说明书
- 家委会职责分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