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红旗轿车二轴变速器设计【4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62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1733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3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11-23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红旗 轿车 变速器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毕业论文
资源描述:

摘  要

从汽车诞生时起,汽车变速器在汽车传动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现代汽车上广泛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其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较小,而复杂的使用条件则要求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为解决这一矛盾,在传动系统中设置了变速器。本文以红旗汽车的一些整车参数和发动机参数为依据,进行变速器的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的确定,变速器主要参数如挡数、传动比范围、中心距、各挡传动比、外形尺寸、齿轮参数、各挡齿轮齿数的选择,齿轮、轴、轴承的设计校核,同步器、操纵机构及箱体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本文根据轿车变速器的设计要求和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自身的特点,参考多篇文献资料,以及国内外变速器设计图册,从经济性和实用性方面着手进行分析,设计出一种两轴式变速器。




关键词:轿车;变速器;齿轮;轴;箱体;设计


ABSTRACT

Since automobile was born, the transmission ha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the drivetrain. Modern cars widely uses engines as the power source. The range of torque and speed are small, but complex using conditions require the automobile’s dynamic and fuel economical efficiency can change in a very large range. To solve this contradiction, transmission is set up in the drivetrain. The transmission is designed based on engine parameters and vehicle parameters of Hong Qi automobile in this text. The main design contents include the layout program of transmission drive-mechanism, the selection of main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such as shifts, the range of gear ratio, center-spacing, each gear ratio, size, gear parameters and the numble of each gear, the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gears, shafts and bearings, the design of synchronizer, manipulation-framework and gearbox. Bases on the design require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onsulting a great deal of literatures and transmission design drafts from both home and overseas,at economical efficiency and practicability angle, a small kind of two-shafted transmission is designed.




Key words: Automobile;Transmission;Shell;Gear;Shaft;Design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题的目的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1.4 预期结果及意义 2

第2章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4

2.1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4

2.1.1两轴式和中间轴式变速器 4

2.1.2中间轴结构 4

2.1.3倒挡的形式和布置方案 5

2.2 零、部件布置方案分析 5

2.2.1齿轮形式 5

2.2.2换挡的结构形式 5

2.2.3防止自动脱档的措施 7

2.2.4轴承形式 7

2.2.5组合式变速器 7

2.3 本章小结 8

第3章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及设计计算 9

3.1 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参数 9

3.2 挡位数确定 9

3.3 传动比范围 10

3.4 变速器各挡传动比的确定 10

3.4.1确定一挡传动比 10

3.4.2确定五挡传动比 11

3.4.3确定其它各挡传动比 12

3.5 中心距A 12

3.6 外形尺寸 13

3.7 齿轮参数 13

3.7.1模数 13

3.7.2压力角 14

3.7.3螺旋角 14

3.7.4齿宽b 15

3.7.5齿轮的变位系数的选择原则 15

3.7.6齿顶高系数 17

3.8 各挡齿轮齿数的分配 17

3.8.1确定一挡齿轮的齿数 18

3.8.2对中心距A进行修正 18

3.8.3确定一挡齿轮变位系数 18

3.8.4确定其他挡位的齿轮齿数及变位系数 19

3.9 本章小结 25

第4章 变速器主要结构元件的设计与计算 26

4.1 齿轮损坏的原因及形式 26

4.2 轮齿强度计算 27

4.2.1轮齿弯曲应力计算 27

4.2.2轮齿接触应力计算 31

4.3 齿轮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 34

4.4 轴的强度计算 35

4.4.1初选轴的直径 35

4.4.2轴的刚度验算 36

4.4.3轴的强度计算 38

4.5 轴承校核 41

4.5.1 输入轴轴承校核 41

4.5.2 输出轴轴承校核 42

4.6 本章小结 43

第5章 同步器设计 44

5.1 惯性式同步器 44

5.1.1锁环式同步器结构 44

5.1.2锁环式同步器工作原理 44

5.1.3同步器主要尺寸的确定 45

5.2 主要参数的确定 47

5.2.1摩擦因数 47

5.2.2同步环主要尺寸的确定 47

5.2.3锁止角 49

5.2.4同步时间 49

5.2.5转动惯量的计算 49

5.3 本章小结 49

第6章 变速器操纵机构和箱体设计 50

6.1 直接操纵手动换挡变速器 50

6.1.1互锁销式 50

6.1.2摆动锁块式 51

6.1.3转动钳口式 51

6.2 远距离操纵手动换挡变速器 52

6.2.1换挡操纵机构 53

6.2.2换挡机构 53

6.3 电控自动换挡变速器 54

6.4 变速器箱体 56

6.5 本章小结 56

结论 57

参考文献 58

致谢 59

第1章 绪  论

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汽车上广泛采用活塞式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其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较小,而复杂的使用条件则要求汽车的驱动力和车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为解决这一矛盾,在传动系统中设置了变速器。它的功用是: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如起步、加速、上坡等,同时使发动机在有利的工况下工作;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挡或进行动力输出。

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重要保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性能、使用寿命、能源消耗、振动噪声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速器的性能的设计和研发。变速器技术的发展是衡量汽车技术水平的一项总要依据。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汽车变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

手动变速器(MT:Manual Transmisson)主要采用了齿轮传动的降速原理。变速器内有多组传动比不同的齿轮副,而汽车行驶时的换挡工作,也就是通过操纵机构使变速器内不同的齿轮副工作。

自动变速器(AT:Automatic Transmisson)是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变矩器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AMT是在传统干式离合器和手动齿轮变速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主要改变了手动换挡操纵部分。即在MT总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改用电子控制来实现自动换挡。

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又称为连续变速式机械变速器。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主要包括主动轮组,从动轮组,金属带和液压泵等基本部件。主要靠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来实现速比的无级变化,传动带一般用橡胶带,金属带和金属链等。

无限变速式机械无级变速器(IVT:Infinitely Variable Transmisson)采用的是一种摩擦板式变速原理。IVT的核心部分由输入传动盘,输出传动盘和Variator传动盘组成。它们之间的接触点以润滑油作介质,金属之间不接触,通过改变Variator装置的角度变化而实现传动比的连续而无限的变化[1]。

汽车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革命,动力革命(内燃机的使用),传动革命(机械传动的完善和液体传动的使用)和控制革命(用传感器、微机和电液阀进行信息处理)。

从先进国家来看,动力革命和传动革命已经完成,目前正处于控制革命阶段,要解决的主要是机械太“机械”,没有灵性的问题,过去机械全靠人来操纵控制,然而人的生理和心理能力(感觉器官的功能、头脑分析的能力和体能)是有限的,操纵汽车这样复杂的机械对于人来说体力和脑力负担是很重要的,更主要的是单靠人力操纵将阻碍汽车的发展和其性能的提高。因此必须对汽车各部分(发动机、变速器、悬架、制动和转向机构等)进行自动控制,并从各部分的单独控制向整车一体化控制发展,从一般控制向智能控制发展。要解决机械信息处理能力问题,机械本身是无能为力的,液压控制在性能上也达不到要求,必须引入具有良好控制性能和信息处理能力的电子技术。但是仅仅采用机电液技术还不够,还需要应用声学、光学、和化学等多学科技术才能使机械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实现高度自动化[2]。

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汽车传动技术中的关键是电子技术、电液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目前,世界主要的变速器制造生产厂家都致力于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自动变速器的发展[3]。

1.3研究方法

根据此次设计要求,依据红旗轿车的整车参数和发动机参数,完成变速器的结构布置和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变速器齿轮的设计计算,轴与轴承的设计校核。

查阅图书馆电子资源、馆藏图书和文献,以及本市各大型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资源,了解变速器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阅读关于变速器设计方面的书籍,学习前人进行变速器设计的过程、步骤、方法和经验教训;向指导教师请教;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亲自去实验室动手拆装各种类型的变速器,了解各种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变速器的设计和计算。

1.4研究内容

(1)变速器设计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

(2)变速器方案的确定、各挡传动比等参数的确定;

(3)各挡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4)传动轴的设计及校核,轴承的选择校核;

(5)同步器和操纵机构的设计选用等;

(6)CAD绘制变速器装配图一张(0)

(7)零件图3张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定表 指导教师姓名 石美玉 职称 副教授 从事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 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红旗轿车二轴变速器设计 课题适用专业 车辆工程 课题类型 设计 课题 简介:(主要内容、意义、现有条件、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 ) 主要内容: (1)二轴变速器目前发展状况 、 设计 目的及意义 ; (2)以 红旗轿车 整车 及发动机参数为依据,进行变速器设计方案确定、各档传动比等参数确定; (3)各档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4)传动轴的设计及校核,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5)同步器和操纵机构的设计选 用; (6)变速器箱体设计; (7)制装配图、零件图等。 意义、现状、预期结果、表现形式: 变速器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的转矩功率,一台优秀的变速器可以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目前国内外二轴变速器研究工作已经很又成果,很多轿车都采用这种布置。通过这次设计是根据红旗轿车的一些参数进行的,完成整体变速器的设计,通过说明书和 3张 纸进行表现。 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 教 研 室 意 见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2 对学生能力培养及全面训练的程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3 选题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4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5 课题预计工作量 较大 适中 较小 6 课题预计难易程度 较难 一般 较易 教研室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系 ( 部 ) 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注:课题类型填写 会)实际; 。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日期 地点 指导方式 指导 记录 ( 指导内容 、存在问题及解决 思路 ) 学生 (记录人) 签名: 指导教师 签名: 日期 地点 指导方式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 思路 ) 学生 (记录人) 签名: 指导教师 签名: 日期 地点 指导方式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 思路 ) 学生 (记录人) 签名: 指导教师 签名: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 检 查表 填表日期 2009 年 4 月 20 日 迄今已进行 8 周剩余 8 周 学生姓名 张铁男 系部 汽车工程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导教师姓名 石美玉 职称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 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红旗轿车二轴变速器设计 学 生 填 写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 已完成主要内容 待完成主要内容 (1)二轴变速器目前发展状况 、 设计目的及意义 ; (2)以 红旗轿车 整车 及发动机参数为依据,进行变速器设计方案确 定、各档传动比等参数确定; (3)各档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4)传动轴的设计及校核,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5)同步器和操纵机构的设计选用; (6)变速器箱体设计; (7)制装配图、零件图等。 2、 解决的 主要问题 ( 1) 根据参数进行变速器的设计。 ( 2)掌握变速器的相关参数确定以及校核方法。 ( 3)绘制 纸。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 意 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 意 见 教研室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 学生姓名 张铁男 系部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导教师姓名 石美玉 职称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 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红旗轿车二轴变速器设计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0 2 题目工作量;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 10 3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15 4 设计(实验)能力 ;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0 5 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10 6 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创新性 20 7 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的使用等) 5 8 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 10 得 分 X= 评 语: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指导教师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 设计 评阅人评分表 学生 姓名 张铁男 专业 班级 车辆 工程 指导教 师姓名 石美玉 职称 副教授 题目 红旗轿车二轴变速器设计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0 2 题目工作量;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 10 3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15 4 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5 5 计算机应用能 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15 6 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创新性 20 7 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的使用等) 5 得 分 Y= 评 语: (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 评阅人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 设计 答辩评分表 学生 姓名 张铁男 专业 班级 车辆工程 导 教师 石美玉 职 称 副 教授 题目 红旗轿车二轴变速器设计 答辩 时间 月 日 时 答辩组 成员姓名 出席 人数 序号 评 审 指 标 满 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 与实际的结合程度 10 2 设计(实验)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10 3 应用文献资料、计算机、外文的能力 10 4 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图纸质量, 设计 的规范化程度 (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实用性、科学性和创 新 性 15 5 毕业 设计 答辩准备情况 5 6 毕业 设计 自述情况 20 7 毕业 设计 答辩回答问题情况 30 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 、评语 : 答辩组长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学生 姓名 张铁男 性别 男 系部 汽车工程系 专业 车辆工程 班级 计(论文)题目 红旗轿车二轴变速器设计 指导教师姓名 石美玉 职称 副教授 指导教师 评分( X) 评阅教师姓名 职称 评阅教师 评分( Y) 答辩组组长 职称 答辩组 评分( Z)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百分制 五级分制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字 (盖章): 系部公章: 年 月 日 注: 1、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评分按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百分制 =、评语中应当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设计(论文)水平、设计(论文)撰写质量、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或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答辩情况等内容的评价。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题 目 红旗轿车二轴变速器设计 类别 设计 学生姓名 张铁男 系、专业、班级 汽车工程系 车辆工程 导教师 石美玉 职 称 副 教授 设计成果明细: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字 (盖章): 系部公章: 年 月 日 备 注: 注:“类别”栏填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张铁男 系部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导教师姓名 石美玉 职称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红旗轿车二 轴式 变速器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发动机的输出转速非常高,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仅在一定的转速区出现,为了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就必须有一套变速装置。变速器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通过换挡可以使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状态下。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发展无疑代表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它的设计也是汽车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轿车,若变速器传动比小,则常用二轴式变速器。通过进行变速器的齿轮、轴、箱体等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熟练 图技能,力求设计合理,理论联系实际,设计手段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设计 内容: 的及意义 ; 旗轿车 整车 及发动机参数为依据,进行变速器设计方案确定、各档传动比等参数确定; 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制装配图、零件图等。 技术要求: 骤; 义、现状; 旗轿车 整车 及发动机参数为依据 ,进行 二 轴式 变速器设计; 关书籍、设计手册、网络、近几年专业期刊等)、调研; 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案正确、计算准确、设计合理、图纸及撰写规范。 、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制 二 轴式 变速器装配图、零件图折合 0 号图纸 3 张以上,设计说明书 15000 字以上。 四、设计(论文) 进度安排 ( 1)知识准备、调研、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 1 周 第 2 周( ( 2)整理资料、提出问题、撰写设计说明书草稿、绘制装配草图 第 3 周 第 5 周( ( 3)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各档传动比等参数确定;各档齿轮的设计及校核;传动轴的设计及校核;轴承的选择及校核;同步器和操纵机构的设计选用;变速器箱体设计; 图等大部分设计内容,中期检查 第 6 周 第 9 周( ( 4) 改进完成设计,改进完成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审核,学生修改 第 10 周 第 14 周( ( 5)毕业设计审核 第 15 周( ( 6)毕业设计修改 第 16 周( ( 7)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第 17 周( 五、主要参考资料 新编机械设计师手册 1995 机械设计基础 庆祥主编 .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学 高义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 兴骏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999 车理论、汽车设计书籍 用、维修手册 六、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张铁男 系部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导教师姓名 石美玉 职称 副 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红旗轿车二轴变速器设计 一、 课题研究 现状、 选题 目的 和意义 状 从现代汽车变速器的市场状况和发展来看,全世界的各大广商都对提高 性能及研制无级变速器 (现积极,汽车业界非常重视 汽车上的实用化进程。然而,因无级变速器技 术 难度很大,发展相对较慢,从而成为世界范围内尚未解决的难题之 一。目前世界上装车较多的汽车变速器是手动变速器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金属带 (链 )式无级变速器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双离合器变速器 (环形锥盘滚轮牵引式无级变速器 (数种,并具有各自优势,其中 手动变速器 有以下优点: ( 1) 结构简单 传动机件均使用齿轮、花键毂、接合套等机械性零部件组装而成,传动可靠、结构简单是传动系统中最传统的设计思想,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2) 体积较小 由于结构简单,制造起来可以使其变速 箱体设计较小,所以汽车传动系统结构紧凑, 有利于减 小汽车整体的外形尺寸。 ( 3) 制造成本低 由于结构简单,机械零件设计与制造精度不十分高,装配精度也较低,所以工人装配与修理均比较容易。 手动变速器 以其特点 ,换挡操作 完全遵从驾驶者的意志,且结构简单,故障率相对较低,价廉物美等等, 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大部分轻型轿车都是装备二轴变速器 ,在汽车向节能方向发展的今天,二轴变速器将是新时代的宠儿。 发动机的输出转速非常高,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仅在一定的转速区出现,为了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就必须有一套变速装置。变速器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 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通过换挡可以使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状态下。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无疑代表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它的设计也是汽车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轿车,若变速器传动比小,则常用二轴式变速器。二轴 变速器有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制造成本低,传动效率高等特点在变速器发展中屹立不倒,虽然现在的自动变速器操作简单,是效率很低, 所以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被机械式变速器占据着, 汽车发展要向节能,舒适,操作方便方向发展, 二轴机械变速器 更是符合条件的 ,像红旗的 轿车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可 以 根据 相关参数进行设计。 二、 设计(论文) 的基本内容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基本 内容 (1)二轴变速器目前发展状况 、 设计 目的及意义 ; (2)以 红旗轿车 整车 及发动机参数为依据,进行变速器设计方案确定、各档传动比等参数确定; (3)各档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4)传动轴的设计及校核,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5)同步器和操纵机构的设计选用; (6)变速器箱体设计; (7)制装配图、零件图等。 2、 解决的 主要问题 ( 1) 根据参数进行变速器的设计。 ( 2) 掌握 变速器的相关 参数确定以及校核方法。 ( 3) 绘制 纸 。 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四、进度安排 ( 1)知识准备、调研、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 1 周 第 2 周( ( 2)整理资料、提出问题、撰写设计说明书草稿、绘制装配草图 第 3 周 第 5 周( ( 3)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各档传动比等参数确定;各档齿轮的设计及校核;传动轴的设计及校核;轴承的选择及校核;同步器和操纵机构的设计选用;变速器箱体设 计;图等大部分设计内容,中期检查 第 6 周 第 9 周( ( 4) 改进完成设计,改进完成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审核,学生修改 第 10 周 第 14 周( ( 5)毕业设计审核 第 15 周( ( 6)毕业设计修改 第 16 周( ( 7)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第 17 周( 传动轴的设计与 校核及轴承的选用 同步器和操纵 机构的设计选用 变速器箱体的设计 制装配图、 零件图 各 档 传动比等参数的确定 变速器设计方案的确 定 查阅相关资料 各档齿轮的设 计及校核 五、 参考文献 1. 李硕根,杨兴骏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999 机械设计基础 庆祥主编 .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学 高义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 0031 来汽车变速器的发展 j汽车维修与保养 10) 未来型汽车变速器的发展 J. 轻型汽车技术 , 2008,(自动化机械变速器 06) 浅谈汽车变速器技术的发展 J. 科技咨询导报 , 2007,(15) 何国旗 . 车辆变速器机械传动研究状况 J. 株洲工学院学报 , 2006,(04) 汽车变速器的发展 J. 北京汽车 , 2000,(06) . 汽车变速器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J. 汽车维修与保养 , 2008,(10) 从中国出发 . 世界汽车 , 2008,(07) 15 一汽奥迪和小红旗轿车变速器故障诊断 J. 汽车维修 , 1997, (08) , 印昌元 . 国外轿车变速器技术发展现状 J. 世界汽车 , 1999,(02) 17.(美)丁厄尔贾维克著 韩爱民,张有才,李波译 械工程出版社, 2000 六、备注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张铁男 系部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导教师姓名 石美玉 职称 副 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红旗轿车二轴变速器设计 一、 课题研究 现状、 选题 目的 和意义 状 从现代汽车变速器的市场状况和发展来看,全世界的各大广商都对提高 性能及研制无级变速器 (现积极,汽车业界非常重视 汽车上的实用化进程。然而,因无级变速器技 术 难度很大,发展相对较慢,从而成为世界范围内尚未解决的难题之 一。目前世界上装车较多的汽车变速器是手动变速器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金属带 (链 )式无级变速器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双离合器变速器 (环形锥盘滚轮牵引式无级变速器 (数种,并具有各自优势,其中 手动变速器 有以下优点: ( 1) 结构简单 传动机件均使用齿轮、花键毂、接合套等机械性零部件组装而成,传动可靠、结构简单是传动系统中最传统的设计思想,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2) 体积较小 由于结构简单,制造起来可以使其变速 箱体设计较小,所以汽车传动系统结构紧凑, 有利于减 小汽车整体的外形尺寸。 ( 3) 制造成本低 由于结构简单,机械零件设计与制造精度不十分高,装配精度也较低,所以工人装配与修理均比较容易。 手动变速器 以其特点 ,换挡操作 完全遵从驾驶者的意志,且结构简单,故障率相对较低,价廉物美等等, 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大部分轻型轿车都是装备二轴变速器 ,在汽车向节能方向发展的今天,二轴变速器将是新时代的宠儿。 发动机的输出转速非常高,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仅在一定的转速区出现,为了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就必须有一套变速装置。变速器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 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通过换挡可以使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状态下。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无疑代表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它的设计也是汽车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轿车,若变速器传动比小,则常用二轴式变速器。二轴 变速器有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制造成本低,传动效率高等特点在变速器发展中屹立不倒,虽然现在的自动变速器操作简单,是效率很低, 所以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被机械式变速器占据着, 汽车发展要向节能,舒适,操作方便方向发展, 二轴机械变速器 更是符合条件的 ,像红旗的 轿车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可 以 根据 相关参数进行设计。 二、 设计(论文) 的基本内容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基本 内容 (1)二轴变速器目前发展状况 、 设计 目的及意义 ; (2)以 红旗轿车 整车 及发动机参数为依据,进行变速器设计方案确定、各档传动比等参数确定; (3)各档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4)传动轴的设计及校核,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5)同步器和操纵机构的设计选用; (6)变速器箱体设计; (7)制装配图、零件图等。 2、 解决的 主要问题 ( 1) 根据参数进行变速器的设计。 ( 2) 掌握 变速器的相关 参数确定以及校核方法。 ( 3) 绘制 纸 。 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四、进度安排 ( 1)知识准备、调研、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 1 周 第 2 周( ( 2)整理资料、提出问题、撰写设计说明书草稿、绘制装配草图 第 3 周 第 5 周( ( 3)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各档传动比等参数确定;各档齿轮的设计及校核;传动轴的设计及校核;轴承的选择及校核;同步器和操纵 机构的设计选用;变速器箱体设计;图等大部分设计内容,中期检查 第 6 周 第 9 周( ( 4) 改进完成设计,改进完成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审核,学生修改 第 10 周 第 14 周( ( 5)毕业设计审核 第 15 周( ( 6)毕业设计修改 第 16 周( ( 7)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第 17 周( 传动轴的设计与 校核及轴承的选用 同步器和操纵 机构的设计选用 变速器箱体的设计 制装配图、 零件图 各 档 传动比等参数的确定 变速器设计方案的 确 定 查阅相关资料 各档齿轮的设 计及校核 五、 参考文献 1. 李硕根,杨兴骏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999 机械设计基础 出版社, 庆祥主编 .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学 高义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 0031 来汽车变速器的发展 j汽车维修与保养 10) 未来型汽车变速器的发展 J. 轻型汽车技术 , 2008,(自动化机械变速器 06) 浅谈汽车变速器技术的发展 J. 科技咨询导报 , 2007,(15) 何国旗 . 车辆变速器机械传动研究状况 J. 株洲工学院学报 , 2006,(04) 汽车变速器的发展 J. 北京汽车 , 2000,(06) . 汽车变速器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J. 汽车维修与保养 , 2008,(10) 从中国出发 . 世界汽车 , 2008,(07) 15 一汽奥迪和小红旗轿车变速器故障诊断 J. 汽车维修 , 1997, (08) , 印昌元 . 国外轿车变速器技术发展现状 J. 世界汽车 , 1999,(02) 17.(美)丁厄尔贾维克著 韩爱民,张有才,李波译 械工程出版社, 2000 六、备注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I 摘 要 从 汽车诞生时起,汽车变速器在汽车传动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代汽车上广泛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其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较小,而复杂的使用条件则要求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为解决这一矛盾,在传动系统中设置了变速器。 本文以 红旗汽 车 的 一些 整车参数和发动机参数为依据 ,进行变速器的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的确定,变速器 主要参数 如挡数、传动比范围、 中心距、 各挡传动比、外形尺寸 、 齿轮参数、各挡齿轮齿数的选择,齿轮、轴、轴承的设计校核,同步器 、 操纵机构及箱体的设计。在 设计的过程中,本文 根据 轿 车 变速器的设计要求 和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自身的 特点, 参考多篇 文献资料,以及国内外变速器设计图册,从 经济性 和 实用性 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设计出一种 两轴式变速器。 关键词: 轿 车 ; 变速器 ; 齿轮; 轴; 箱体 ; 设计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a in as of s in a To is up in is on i in of of as of of of of on of a of at a of is 目 录 摘 要 I 1 章 绪 论 1 的 目的及意义 1 内外研究状况 1 究内 容及研究方法 2 期结果及意义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 2 章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4 构布置方案分析 4 轴式和中间轴式变速器 4 间轴结构 4 挡的形式和布置方案 5 、部件布置方案分析 5 轮形式 5 挡的结构形式 5 止自动脱 档 的措施 7 承形式 7 合式变速器 7 章小结 8 第 3 章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及设计计算 9 计依据的主要技术参数 9 位数确定 9 动比范围 10 速器各挡传动比的确定 10 定一挡传动比 10 定五挡传动比 11 定其它各挡传动比 12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心距 A 12 形尺寸 13 轮参数 13 数 13 力角 14 旋角 14 宽 b 15 轮的变位系数的选择原则 15 顶高系数 17 挡齿轮齿数的分配 17 定一挡齿轮的齿数 18 中心距 A 进行修正 18 定一挡齿轮变位系数 18 定其他挡位的齿轮齿数及变位系数 19 章小结 25 第 4 章 变速器主要结构元件的设计与计算 26 轮损 坏的原因及形式 26 齿强度计算 27 齿弯曲应力计算 27 齿接触应力计算 31 轮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 34 的强度计算 35 选轴的直径 35 的刚度验算 36 的强度计算 38 承校核 41 入轴轴承校核 41 出轴轴承校核 42 章小结 43 第 5 章 同步器设计 44 性式同步器 44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环式同步器结构 44 环式同步器工作原理 44 步器主要尺寸的确定 45 要参数的确定 47 擦因数 f 47 步环主要尺寸的确定 47 止角 49 步时间 t 49 动惯量的计算 49 章小结 49 第 6 章 变速器操纵机构和箱体设计 50 接操纵手动换挡变速器 50 锁销式 50 动锁块式 51 动钳口式 51 距离操纵手动换挡变速器 52 挡操纵机构 53 挡机构 53 控自动换挡变速器 54 速器箱体 56 章小结 56 结 论 57 参考文献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致 谢 错误 !未定义书签。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 第 1章 绪 论 题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汽车上广泛采用活塞式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其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较小,而复杂的使用条件则要求汽车的驱动力和车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为解决这一矛盾,在传动系统中设置了变速器。它的功用是: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如起步、加速、上坡等,同时使发动机在有利的工况下工作;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挡或 进行动力输出。 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重要保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性能、使用寿命、能源消耗、振动噪声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速器的性能的设计和研发。变速器技术的发展是衡量汽车技术水平的一项 总要 依据。 内外研究状况 汽车变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 : 手动变速器( 要采用了齿轮传动的降速原理。变速器内有多组传动比不同的齿轮副,而汽车行驶时的换挡工作,也就是通过操纵机构使变速器内不同的齿轮副工作。 自 动变速器( 由液力变矩器 , 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变矩器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在传统干式离合器和手动齿轮变速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主要改变了手动换挡操纵部分。即在 无级变速器 ( ,又称为连续变速式机械变速器。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主要包括主动轮组 , 从动轮组,金属带和液压泵等基本部件。主要靠主动轮,从动轮和传 动带来实现速比的无级变化,传动带一般用橡胶带,金属带和金属链等。 无限变速式机械无级变速器( 用的是一种摩擦板式变速原理。 核心部分由输入传动盘,输出传动盘和 动盘组成。它们之间的接触点以润滑油作介质,金属之间不接触,通过改变 置的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 角度变化而实现传动比的连续而无限的变化 1。 汽车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革命,动力革命(内燃机的使用),传动革命(机械传动的完善和液体传动的使用)和控制革命(用传感器、微机和 电液阀进行信息处理)。 从先进国家来看,动力革命和传动革命已经完成,目前正处于控制革命阶段,要解决的主要是机械太“机械”,没有灵性的问题,过去机械全靠人来操纵控制,然而人的生理和心理能力(感觉器官的功能、头脑分析的能力和体能)是有限的,操纵汽车这样复杂的机械对于人来说体力和脑力负担是很重 要 的,更主要的是单靠人力操纵将阻碍汽车的发展和其性能的提高。因此必须对汽车各部分(发动机、变速器、悬架、制动和转向机构等)进行自动控制,并从各部分的单独控制向整车一体化控制发展,从一般控制向智能控制发展。要解决机械信息处理能 力问题,机械本身是无能为力的,液压控制在性能上也达不到要求,必须引入具有良好控制性能和信息处理能力的电子技术。但是仅仅采用机电液技术还不够,还需要应用声学、光学、和化学等多学科技术才能使机械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实现高度自动化 2。 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汽车传动技术中的关键是电子技术、电液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目前,世界主要的变速器制造生产厂家都致力于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自动变速器的发展 3。 究方法 根据 此次设计要求, 依据红旗轿 车的整车参数和发动机参数 ,完成变速器 的结构布置和设计 。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变速器齿轮的 设计计算,轴与轴承的设计校核。 查阅图书馆电子资源、 馆藏图书 和文献 ,以及本市各大型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资源,了解变速器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阅读关于变速器设计方面的书籍,学习前人进行变速器设计的过程、步骤、方法和经验教训;向指导教师请教;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亲自去实验室动手拆装各种类型的变速器,了解各种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变速器的设计和计算。 究 内容 ( 1) 变速器设计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 ( 2) 变速器方案的确定、各挡传动比等参数的确 定; ( 3) 各挡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 4) 传动轴的设计及校核,轴承的选择校核;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 5) 同步器和操纵机构的设计选用等 ; ( 6) 制变速器装配图一张( 0) ( 7) 零件图 3 张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4 第 2章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变速器由变速器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根据轴的不同类型,分为固定轴式和旋转轴式两大类,而前者又分为两轴式 , 中间轴式和多轴式变速器 4。 轴式和中间轴式变速器 现代汽车大多数都采用三轴式变速器,而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轿车,若变 速器传动比小,则常用两轴式变速器。在设计时,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案, 除了汽车总布置的要求外,主要 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 结构工艺性 两轴式变速器输出轴与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做成一体。当发动机纵置时,主减速器可用螺旋圆锥齿轮或双曲面齿轮;而发 动机横置时用圆柱 齿轮,因而简化了制造工艺。 2、 变速器的径向尺寸 两轴式变速器输出轴的前进挡均为一对齿轮副,而中间轴式变速器则有两对齿轮副。因此,对于相同的传动比要求,中间轴式变速器的径向尺寸可以比两轴式变速器小得多。 3、 变速器齿轮的寿命 两轴式变速器的低档齿轮副,大小相差悬殊,小齿轮工作循环次数比大齿轮要高得多。因此,小齿轮的寿命比大齿轮的短。中间轴式变速器的各前进 挡均为常啮合斜齿轮传动,大小齿轮的径向尺寸相差较小,因而寿命较接近。在直接挡时,齿轮只空转,不影响齿轮寿命。 4、 变速器的传动效率 两轴式变速器虽然有等于 1 的传动比,但仍要有一对齿轮传动,因而有功率损失。而中间轴式变速器可将输入轴和输出轴直接相连,得到直接挡,因而传动效率较高,磨损小,噪声也较小。轿车尤其是微型汽车,采用两轴式变速器比较多,而中、重型载重汽车则采用中间轴式变速器 。 中间轴结构 当变速器安装在转矩高于 1200 1300Nm 的大功率柴油即时,其齿轮轴和轴承都要承受很大的载荷。为防止过早被破坏,所 以才采用多中间轴式 5。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5 挡的形式和布置方案 图 常见的布置方案。图 a 方案广泛用于前进挡都是同步器换挡的四挡轿车和轻型货车变速器中; b 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利用中间轴上的 1 挡齿轮,因而缩短了中间轴的长度,但换挡时两对齿轮必须同时啮合,致使换挡困难,某些轻型货车四挡变速器采用这种方案; c 方案能获得较大的倒挡速比,突出的缺点是换挡程序不合理; 而在货车变速器中取代了 c 方案; e 方案中,将中间轴上的一挡和倒挡齿轮做成一体,其齿宽加大,因而缩短了一些长度; f 方案采用了全部齿轮副均为常 啮合齿轮,换挡更为轻便;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缩短变速器轴向长度,有的货车采用 g 方案,其缺点是一挡和倒挡得各用一根变速器拨叉轴,使变速器上盖中的操纵机构复杂一些。后述五种方案可供五挡变速器的选择: 图 挡布置方案 本次设计 采用两轴式变速器 , 图 a) 所示的倒挡布置方案 。 、部件布置方案分析 轮形式 变速器用 齿轮有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两种。 与 直齿圆柱齿轮 比较,斜齿圆柱齿轮有使用寿命长、运转平稳、工作噪声低等优点;缺点是制造时稍复杂,工作时有轴向力,这对轴承不利。变速器中的常啮合齿轮均采 用斜齿圆柱齿轮,尽管这样会使常啮合齿轮数增加,并导致变速器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增大。 直齿圆柱齿轮 仅用于低档和倒挡 6。 挡的结构形式 如图 示, 变速器换挡机构形式 分为 直齿滑动齿轮、啮合套和同步器换挡三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6 种。 ( a)滑动齿轮换挡 ( b)啮合套换挡 ( c)同步器换挡 图 挡机构形式 1、 滑动齿轮换挡 通常采用滑动直齿轮换挡,也有采用斜齿轮换挡的。滑动直齿轮换挡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容易制造。缺点是换挡时齿面承受很大的冲击,会导致齿轮过早损坏,并且直齿轮工作 噪声大,所以这种换挡方式一般仅用于一挡和倒挡。 2、 啮合套换挡 用啮合套换挡,可将构成某传动比的一对齿轮,制成常啮合的斜齿轮。用啮合套换挡,因同时承受换挡冲击载荷的接合齿齿数多,而轮齿又不参与换挡,它们都不会过早损坏,但不能消除换挡冲击,所以仍要求驾驶员有熟练的操纵技术。此外,因增设了啮合套和常啮合齿轮,使变速器的轴向尺寸和旋转部分的总惯性力矩增大。因此 ,这种换挡方法目前只在某些要求不高的挡位及重型货车变速器上应用。 3、 同步器换挡 现代大多数汽车的变速器都采用同步器能保证迅速,无冲击,无噪声换挡,而与操纵 技术熟练程度无关,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加速性、经济性和行车安全性。同上述两种换挡方法相比,虽然它有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轴向尺寸大。同步环使用寿命短缺等缺点,但仍然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同步器的广泛应用,寿命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如瑞典的萨伯 公司,用球墨铸铁制造同步器的关键部件,并在其工作表面上镀上一层钼,不仅提高了耐磨性,而且提高了工作表面的摩擦系数,这种同步器试验表明,它的寿命不低于齿轮寿命,法国的贝利埃( 。德国择孚( 公司的同步器均采用了这种工艺。 上述三种换挡方案,可同时用在一变速器中的不同挡位上,一般倒挡和一挡采用结构较简单的滑动直齿轮或啮合套的形式;对于常用的高挡位则采用同步器或啮合套。轿车要求轻便性和缩短换挡时间,因此采用全同步器变速器。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7 止自动脱档的措施 自动脱挡是变速器的主要故障之一。由于接合齿磨损、变速器刚度不足以及振动等原因,都会导致自动脱挡。为解决这个问题,除工艺上采取措施以外,目前在结构上采取措施且行之有效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1、 将两接合齿的啮合位置错开,如图 示。这样在啮合时,使接合齿端部超过被接合齿的 1 3用中两 齿接触部分受到挤压同时磨损,并在接合齿端部形成凸肩,可用来阻止接合齿自动脱挡。 2、 将啮合齿套齿座上前齿圈的齿厚切薄(切下 这样,换挡后啮合套的后端面被后齿圈的前端面顶住,从而阻止自动脱挡,如图 示。 3、 将接合齿的工作面设计并加工成斜面,形成倒锥角(一般倾斜 2 3 ),使接合齿面产生阻止自动脱挡的轴向力,如图 示。这种方案比较有效,应用较多。将接合齿的齿侧设计并加工成台阶形状,也具有相同的阻止自动脱挡的效果。 图 止 倒挡的措施 图 止 倒挡的措施 图 止 倒挡的措施 承形式 过去,变速器轴的支承广泛采用滚珠轴承、滚柱轴承和滚针轴承,近年来,变速器的设计趋势是增大其传递功率与质量之比,并要求它有更多的容量和更好的性能。而上述 轴承形式已不能满足对变速器可靠性和寿命提出的要求, 故使用圆锥滚柱轴承的增多。其主要优点如下:滚锥轴承的接触线长,如果锥角和配合选择合适,可提高轴和齿轮沿纵向平面分开或沿中心线所在平面分开,这样可使装拆和调整轴承方便。由于上述特点,滚锥轴承已在欧洲一些轿车、货车和重型货车变速器上得到应用。 合式变速器 近年来,增加汽车变 速器的挡位,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这与许多因素有关,如载货汽车上更多地使用柴油发动机,平均车速和汽车总质量增加,以及要求降低燃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8 料耗量等。 本次设计 初步 选择 的齿轮形式是 前进挡皆为斜齿圆柱齿轮,倒挡为直齿圆柱齿轮,采用全同步器式换挡形式,轴承选取 深沟球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圆锥 滚子 轴承。 章小结 本章 对变速器传动机构的布置方案 和零、部件结构方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给出了此次设计的具体方案,即 设计 两轴式变速器, 倒挡布置方案 如 图 a) 所示 ,前进挡皆为斜齿圆柱齿轮,倒挡为直齿圆柱齿轮,采用全同步器式换 挡形式, 轴承选取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承。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9 第 3章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及设计计算 计依据的 主要技术 参数 本次设计是根据 技术参数来设计的一种变速器,其具体参数如表 表 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胎型号 165 65车整备质量 1295减速比 大总质量 1870 大转矩 272Nm 3000 3500r/高车速 220km/h 最大功率 5000 r/ 大爬坡度 36% 轮距(前 /后) 1360355距 2835廓尺寸(长宽高) 358815631574 位 数 确定 变速器的挡数可在 3 20 个挡位范围内变化,通常变速器的挡数在 6 挡以下,当挡数超过 6 挡以后,可在 6 挡以下的主变速器基础上,再行配置副变速器,通过两者的组合获得多挡变速器。 增加变速器的挡数,能够改变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以及平均车速。挡数越多,变速器的结构越复杂,并且使轮廓尺寸和质量加大,同时操纵机构复杂,而且在使用时换挡频率增高并增加了换挡难度 。 在最低挡传动比不变的条件,增加变速器的挡数会使变速器相邻的低档与高档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减小,使换挡工作容易进行。要求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值在 下,该值越小换挡工作越容易进行。因高挡使用频繁,所以又要求高档区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要比低档区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小。 近年来,为了降低油耗,变速器的挡数有增加的趋势。目前,乘用车一般用 4 5个挡位的变速器。发动机排量大的乘用车变速器多用 5 个挡。商用车变速器采用 4 5 个挡或多挡。载质量在 货车多采用 5 个挡,载质量在 货车采用六挡变速器。多挡变速器多用于总质量大些的货车和越野汽车上。 本次设计的变速器 采用 5 个 前进 挡 位 , 1 个倒挡位 。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0 动比范围 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是指变速器最低挡传动比与最高挡传动比的比值 。 最高挡通常 是 有的变速器最高挡是超速挡 ,传动比为 响最低挡传动比选取的因素有: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和最低稳定转速所要求的汽车最大爬坡能力、驱动轮与路面间的附着力、主减速比和驱动轮的滚 动半径以及所要求达到的最低稳定行驶车速等。目前乘 用车的传动比范围在 间,总质量轻的商用车在 间 ,其他商用车则更大。 本次设计的变速器传动比范围是 速器各挡传动比的确定 定一挡传动比 确定最低挡传动比时,要考虑下列因素:汽车最大爬坡度,驱动轮与地面的附着力,汽车最低稳定车速及主传动比等 7。 1、 根据最大爬坡度确定一挡传动比 汽车在最大上坡路面上行驶时,最大驱动力应能克服轮胎与地面间滚动阻力及上坡阻力。由于汽车上坡行驶时,车速不高,故忽略空气阻力。这时 fF+ 式中 最大驱动力 ,r 01 滚动阻力 , 最大上坡阻力 , 将上述有关参数 代入 式 ( 得 r 01 mg(+)=mg 1 0 式中 发动 机最大转矩,72Nm; 0i 主减速比,0i=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1 m 汽车总质量 ,m=1870 道路最大阻力系数; f 滚动阻力系数(良好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 f= f=8; 1变速器一挡传动比; 汽 车传动系效率 , = g 重力加速度 ,g= r 驱动轮滚动半径, r = 道路最大上坡角(最大爬坡度 i= 则 。 将上述 有关参数 代入 式 ( 得 1 =、 根据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确定一挡传动比 汽车行驶时,为了使驱动轮不打滑,必须使驱动力等于或小于驱动轮与路面间的附着力,此条件可用下列不等式表示 r 012G 1 0iT 式中 道路附着系数,计算时取 = = 2G 汽车满载静止于水平路面 时 驱动桥给地面的载荷, 2G =11000N。 将上述有关参数代入式 ( 得 1 0 00 =取1 定五挡传动比 为了提高汽车经济性,高速行驶时发动机转速不致过高,而设置一个超速挡,超速挡的传动比 一般取为 五挡设为超速挡,则取5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2 定其它各挡传动比 一般汽车各挡传动比大致符合如下关系 21324354q ( 式中 q 常数,也就是各挡之间的公比, q=451 因此,各挡传动比为 1q=q=心距 A 初选中心距 A 时,可根据下述经验公式计算 A= 31( 式中 A 变速器中心 距 ( ; 中心距系数,乘用车: 挡变速器: 9.5;发动机最大转矩 ( Nm) ; 1i 变速器一挡传动比; g 变速器传动效率,g= 将上述有关参数代入式 ( 得 A=3 =龙江工程学院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红旗轿车二轴变速器设计【4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91733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