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 066-2004 无公害农产品 赤眼鳟养殖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01T 066-2004 无公害农产品 赤眼鳟养殖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01T 066-2004 无公害农产品 赤眼鳟养殖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01T 066-2004 无公害农产品 赤眼鳟养殖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01T 066-2004 无公害农产品 赤眼鳟养殖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066公害农产品 赤眼鳟养殖技术规程 2004布 2004施 南京市质量技术 监督局 发布 06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和 准化工作导则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写。 本标准贯彻执行 2001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2002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2002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南京市农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南京市栖霞区农林局、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栖霞 分局、南京市栖霞区水产技术指导站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志亮、磨智群、蒯建华、丁恺华、丁近元、戴劲松 。 066 无公害农产品 赤眼鳟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 赤眼鳟( 殖的环境条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及病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 赤眼鳟的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饲料卫生标准 11777 鲢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11778 鳙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3)第 31号 水产养殖安全质量管理规定 3 环境条件 水源水质 水源充足,周边 3 公里范围内无污染源。养殖水质应符合 规定。 池塘条件 塘规格 池塘以长方形、东西向为宜,池塘底部 应 平坦,不渗水。池塘要求见表 1。 表 1 池塘要求 类 别 面 积 / 深 /m 淤泥厚度 /苗培育池 500 1000 10 鱼种养殖池 1500 3000 10 食用鱼养殖池 5000 10000 20 066 塘底质要求 应符合 第 的要求。 4 人工繁殖 亲鱼 来源 a) 直接从长江捕捞亲鱼进行选择。 b) 从市级以上水产原种场购进。 形态特征 应符合附录 A 的要求。 亲鱼选择 宜选用体质健壮,体形正常,体色光洁 的亲鱼 , 要求 鳞片完整,无伤 、 无病 、 无畸形,年龄 4龄 5 龄,体重 650g/尾 1000g/尾,雌雄比例为 (1。 亲鱼的培育 培育方法 雌雄分池培育。 放养时间 宜选择在 3 月 上中旬的晴天上午。 放养密度 100 尾 /667 150 尾 /667 亲鱼消毒 亲鱼放养前应进行药物消毒,宜用 2% 4%的食盐溶液浸浴 5 高锰酸钾 20 溶液浸浴510 配养鱼放养 每 667 10鱼、鳙鱼 各 100 尾左右。鲢、鳙鱼种质量应分别符合 11777和 11778 的规定。 养管理 使用的饲料应符合 规定,宜选用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 35%。水温 12 20时,每两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占鱼体重的 1%左右;水温 21 30时,每天投喂一次,每天投饲量占鱼体重的 2%左右, 4 月份开始投喂浮萍。视水质情况冲换池水或开动增氧机,保持池水溶解氧不低于 4。专人负责,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附件 1 的要求做好生产记录。 产卵 繁殖亲鱼选用 066 水温 24以上,选择发育良好的亲鱼放入产卵池。雌鱼腹部比较膨大,生殖孔饱满柔软,略有弹性,生殖孔红润;雄鱼发育良好,轻压腹部可见精液流出。雌雄比例为 。 催产 催情剂 宜选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行催情助产。 催产方法 将 理盐水溶解,用量为每千克雌鱼 10 20 微克,按每尾亲鱼 2制。性腺成熟的雌鱼可一次注射,性腺发育较差的雌鱼也可二次注射,雌鱼第一次用总剂量的 1/10,5h 6h 后再第二次注射。雄鱼都是一次注射,剂量减半。雌鱼二针注射时,雄鱼 应 于第二针时注射。注射时将鱼托出水面,在胸鳍基部无鳞凹处,将针头朝头部上方与鱼体成 45 60角,刺入 5注射液缓缓注入 。 发现亲鱼发情产卵,即将精卵同时挤入盆内,不断拌匀,然后将受精卵逐渐倒入浓度约为 15%的泥浆水中,边倒边轻搅拌, 12加清水冲洗,脱粘后的受精卵移入孵化缸(桶)或孵化环道中孵化。 孵化 孵化方式 采用流水孵化,水体放卵 60 万粒 / 100 万粒 / 应选用 60 目 的孵化纱窗 。 水质要求 孵化用水水质应符合 规定,溶解氧应保持在 6 以上, 在 间。 孵化水温 孵化水温宜在 24 28。 出膜后管理 鱼卵脱膜后,鱼苗在孵化缸(桶)或孵化环道中继续培育至 鱼花。在稚鱼出鳔期间,降低水流速度并投喂蛋黄或豆浆等人工饵料。待鳔室充气,能够平游,即可出苗计数下塘培育。 5 苗种培育 花培育 鱼苗池条件 见表 1。 鱼苗池准备 清池消毒 按 a) 的规定执行。 施肥注水 066 鱼苗放养前 1 周施腐熟发酵的有机肥,用量为 65678067肥后,用 60 目筛绢网过滤进水,将鱼苗池 水位加至 试水 鱼苗放养前应投放少量鱼苗进行试水。 鱼苗放养 放养规格 鱼苗规格为 放养密度 10 万尾 /667 鱼苗消毒 鱼苗下池前应进行消毒,用药及方法应符合 规定。 饲养管理 投饲 鱼苗入池后,先用豆浆喂养,每天投饲 2 次,上午 9 时和下午 5 时各投喂一次。每天每万尾用量为 黄豆; 7 天后,改喂粉碎适口 的配合饲料,每天每万尾用量为 际投饲量应根据气候状况、水温、鱼体规格和实际摄食情况进行调整。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5%,饲料质量应符合 规定。 日常管理 a) 分期注水:每隔 3d 5d 加水一次,每次注水 1015 b) 巡塘:每天在黎明、中午、傍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池鱼活动情况和水色、水质变化情况,捞除池内污物、杂草、蛙卵等。 c) 记录:专人负责,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附件 1 的要求做好生产记录。 出池规格 鱼种培育 鱼种池条件 见表 1。 鱼种池准备 清池消毒 按 a) 的规定执行。 施肥、注水 鱼苗放养前 5d 7d 施腐熟发酵的有机肥,用量为 65678067肥 2d 3d 后,用 40 目筛绢网过滤进水,将鱼种池水位加至 鱼种放养 066 放养规格 鱼苗规格为 3 放养密度 1 万尾 /667 鱼种消毒 按 规定执行。 饲养管理 饲料 饲料应符合 规定,按不同养殖阶段,饲料蛋白质含量在 30% 35%。宜投喂配合颗粒饲料。 投饲 投饲方法 池中设立食场,每天投饲 2 次,上午 9 时和下午 5 时各投喂一次。 投饲量 初期投喂粉碎的颗粒饲料,每天每万尾用量为 5 天增加投喂量,增加量为上一阶段的 20%。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 3% 8%。实际投饲量应根据气候状况、水温、鱼体规格和实际摄食情况进行调整,以 20本吃完为度。 日常管理 a) 分期注水:每隔 10d 15d 加水一次,每次注水 1015 b) 巡塘:每天早晨和下午各巡塘一次,观察池鱼活动情况和水色、水质变化情况,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腐败污物。 c) 清扫食场:定期清扫食场,清除杂物和多余的 饵 料,保持食场清洁。 d) 记录:专人负责,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附件 1 的要求做好生产记录。 6 成鱼养殖 鱼池要求 见表 1。 放养前的准备 清池消毒 按 a) 的规定执行。 注水 用 40 目筛绢网过滤进水。 机械配备 每 10000上。 066 鱼种放养 放养时间 2 月份至 3 月份。 鱼种质量要求 规格整齐,体形正常,体质健壮,体色鲜艳。 鱼体消毒 鱼种下池前用 2% 4%的食盐溶液浸泡 510 放养规格及密度 鱼种放养种类、规格及密度见表 2。鲢、鳙鱼种质量应分别符合 11777、 11778 的规定。 表 2 赤眼鳟池塘成鱼养殖鱼种放养规格及密度 养殖方式 鱼种种类 规格(克 / 尾) 密度(尾 /667 主 养 赤眼鳟 20 40 600 800 鲢 鱼 50 100 100 150 鳙 鱼 50 100 30 40 单 养 赤眼鳟 20 40 800 1000 饲养管理 投饲 饲料种类 配合饲料。 投饲时间 投饲时间为 9:00 10:00, 16:00 17:00。 投饲方法 经诱食与驯化后,饲料投喂在池中固定的食场内。 投饲量 日投饲量应根据鱼体大小、水温、天气和摄食情况进行调整。日投饲量与赤眼鳟鱼体重的关系见表 3。 表 3 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百分比 水 温 () 投饲量占鱼体重的百分比( %) 6 12 1 13 20 1 2 21 28 2 3 29 32 1 2 066 水质调控 视天气、水质、水温等情况而定。 3 月 5 月,每 15d 加水一次,每次 5106 月 9 月每 10 天加水一次,每次 1015持水质鲜活,溶氧充足,水体中溶解氧低于 4 时,应开动增氧机或换水增氧。 每 15 天泼洒生石灰一次,保持池水 为 石灰用量为 10g/15g/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水色和鱼的动态,及时捞除死鱼、病鱼、杂草、残饵等,及时掩埋,并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附件 1 的要求做好生产记录。 7 病害防治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治药物的使用应符合 规定。 防治方法 a) 清淤消毒:冬季或早春排干池水,整池清淤,暴晒消毒;鱼苗、鱼种放养前 2 周前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用量为 1206715067 b) 鱼体消毒:按 规定执行; c) 工具消毒:生产中所用的 工具应定期消毒,消毒方法用高锰酸钾 100 浸洗 30 5%氯化钠溶液浸洗 30 5%漂白粉浸洗 20 d)水质调控:保持池水 为 解氧 4 以上,池水要求鲜、活、爽。 066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赤眼鳟形态特征 赤眼鳟是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的唯一种,古名鳟,又称红眼鱼、红眼棒、野草鱼、红眼马郎、马浪。 赤眼鳟体呈长筒形,腹部圆,后部较侧扁,似草鱼。头部圆锥形,吻圆而钝。口端位,口裂较宽,呈弧形,唇较厚。上颌有须 2 对,细小。眼中等,位于头侧,近吻端, 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名。鳞片较大,侧线完全。 赤眼鳟背鳍无硬刺,起点至吻端距离较尾鳍基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