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说封皮.doc

随动转向车灯设计【6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2028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11-25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转向 车灯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毕业论文
资源描述: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影响安全性的因素较多,有主动因素,也有被动因素,汽车车灯正常工作,能否保证驾驶员能即时给出行车信号和在夜间行车的良好视野范围是一个重要因素。对汽车前照灯的控控已有成熟控制技术用于汽车,而对信号灯的控制较少。本文根据现有技术的情况,引入模糊控制技术,对汽车的前照灯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对汽车的随动转向灯的结构和机械传动进行了设计。本设计着重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1、对汽车车灯控制参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确定了合理的参数类型和数量,使系统开发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2、把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汽车前照灯的控制,并对控制器进行了设计;

3、构建了随动转向灯的结构与传动。




关键词:随动转向灯;单片机;模糊控制;机械传动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conomic level of our coun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of the automobile,the demands on the auto safety are higher.There are mant safety factors which are active or passive.It is a important factor that automobile’s lights is normal which can give driving signals in light intime according to the driver and good field of view. The head lights are used to control by maturity control technology,bur single lights control less.The article uses fuzzy control technique to control totally auto head lights and work state ofsingle lights timely.It researches and probes for contents of intelligent control of auto lights,the principle of controlling and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This text put great emphasos in to research and study below impaortant problem proceed detailed: 

    First,researched the analyzed the parameters of auto lights,and make sure type and quantity of control parnmeters,so as to make it feasible and practical for developing system of auto lights control.

    Second,used fuzzy control technique theory for auto head lights and designed contriller.

    Third,probed realization of measuring technology by self and voice warning for auto signal lights.

At last,structured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of auto lights which core is single-chip computer MS-51.




Key words: auto head lights,Directional headlamps,single-chop computer, Mechanical transmission,fuzzy control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汽车车灯的结构和类型 1

1.1.1 照明装置 1

1.1.2 信号装置 2

1.2 汽车电子系统的发展状态 2

1.3 汽车随动转向车灯控制国内外研究情况 4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5

1.4 智能控制模式的确定 5

1.5 本章小结 5

第2章 汽车车灯智能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6

2.1 单片机的发展 6

2.2 MCS-51单片机的特点 7

2.3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10

2.4车灯随动转向控制系统的方案 11

2.5 转角控制 12

2.6 信号采集 13

2.7 控制方法说明 14

2.8 本章小结 15

第3章 蜗杆传动设计 16

3.1 蜗轮蜗杆的形成 16

3.2 圆柱蜗杆传动的设计 16

3.2.1 失效形式 17

3.2.2 蜗杆设计 22

3.3本章小结 29

第4章 模糊控制理论及随动转向转角控制器 30

4.1 模糊控制原理 30

4.2 模糊控制规则 30

4.3 转向灯转动角度模糊控制器 31

4.3.1 输入输出论域的确定 31

4.3.2 隶属度的确定 32

4.3.3 输入输出模糊变量的隶属度 32

4.4 本章小结 33

第5章 利用Matlab软件对车灯转向模糊定义分析 34

5.1 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模糊化定义 34

5.2 本章小结 36

结论 37

参考文献 38

致谢 39

附录 40




第1章 绪    论


1.1汽车车灯的结构和类型

为了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和工作可靠,在汽车上装有各种照明装置和信号装置,用以照明道路,标示车辆宽度,照明车厢内部、指示仪表以及夜间车辆检修等。此外,在转弯、制动、会车、停车、倒车等工况下,还应发出光亮或音响信号,以警示行人和其他车辆[1]。

1.1.1 照明装置

现代汽车上所采用的照明装置有前照灯、示宽灯、尾灯等。各车型使用照明装置的数量、结构形式、以及安装位置因车型而异。

前照灯也称大灯,安装在车辆前端的两侧,用来在汽车夜间行驶时照亮前方的道路。前照灯分为两灯制和四灯制两种,即汽车前端左右各装一个大灯或各装两个大灯。为了防止会车时前照灯的强光束使迎面车辆的驾驶员眩目,前照灯一般采用双丝灯炮,即远光和近光两个灯丝。在汽车正常行驶时使用远光灯,它将光束射向远方,使车前100m或更远的路面上有均匀而明亮的照明,以便提高车速,现代高速汽车的照明距离应达到200~250m;在市区明亮的道路上行驶时,特别是在会车时应使用近光灯,使光线向车前的路面和路缘倾斜照射,防止迎面车辆的驾驶员眩目,并使车前50m内的路面有清晰的照明。

前照灯,有半封闭式和封闭式等不同形式。一般由灯泡、反射镜、配光镜等组成。灯泡一般采用双丝灯泡,即有远光和近光两个灯丝。远光灯丝的功率大,位于反射镜的焦点上;近光灯丝的功率小,位于反射镜焦点的上方。近光灯丝的下方有金属配光屏,遮挡灯丝下部的光线,以防止光线向上反射,引起迎面车辆的驾驶员眩目。

反射镜,由薄钢板或热固性塑料制成旋转抛物面形薄壳,其内表面镀银(或镀铝、镀铬)并抛光。它用来将灯泡射出的光线聚合、放大并射向远方。汽车正常运行接通远光灯时,位于反射镜焦点上的远光灯丝射向后方的绝大多数光线,射在反射镜包角的范围内,经反射镜反射后转变为平行的强光束射向远方,灯泡的光度被增强几百倍以至上千倍,可以使车前150m以至400m内的路面有明亮的照明。当两车相会接通近光灯时,由于近光灯丝位于反射镜焦点的上方,照射在反射镜上的光线被反射镜折射使光束倾向路面,可以防止迎面车辆的驾驶员眩目,并使车前50m内的路面有十分清晰的照明。

配光镜,是多块特殊的棱镜和透镜的组合体,也称为散光下班反射镜反射出的平行光束,经配光镜射出后,由于棱镜和透镜的折射作用,其中的一部分光线被折射,射向车前的路面,使汽车前方的路面和路缘有良好而均匀的照明。

前小灯,也称为示宽灯或边灯,安装在汽车前部两侧的边缘,用来在夜间行驶时标示车辆的宽度,也可供近距离照明用。有些车辆将小灯安装在前照灯与灯罩内。一些公共汽车在车的顶部还装有一个或两个小灯,标示车辆的高度,称为标高灯。

雾灯,用来在有雾、雨、雪或风尘弥漫的情况下,改善路面的照明。雾灯可以安装一个、两个或三个,如上海桑塔纳轿车在左前、右前和左后方安装有三个雾灯。雾灯的颜色为黄色或橙色,其安装位置一般低于前照灯。

尾灯,安装在汽车的后部,也称为后灯,在夜间行驶时警示后方的车辆,以保持一定的蹁。尾灯和前小灯也可兼作停车灯用,当汽车停驶切断点火开关后,可接通停车灯开关,使其点亮[2]。

1.1.2 信号装置

    转向信号装置,由转向信号灯、转向信号闪光器和转向信号灯开关等组成。转向信号灯分装在车身前端和后端的左右两侧。由驾驶员在转向之前,根据将向左转弯或向右转弯,相应地开亮左侧或右侧的转向信号灯,以通知交通警察、行人和其他汽车上的驾驶员。为了在白天能引人注目,转向信号灯的亮度很强。此外为引起对方注意,在转向信号灯电路中装有转向信号闪光器,借此使转向信号灯光发生闪烁。闪烁式转向信号灯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与前小灯合成一体。在后一种情况下,一般用双丝灯泡。也有饿后转向信号灯和后灯合成一体。转向信号闪光器常用的有电热式、电容式和电子式等多种形式,电子式闪光器分为有触点、无触点、集成电路等多形式,其原理大同小异。

制动信号装置,主要由制动信号灯和制动信号灯开关组成。制动信号灯安装在汽车尾部,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立即点亮,发出强烈的红色光,以提醒后车驾驶员或其他行人注意。制动信号灯可以有一个或两个,有的车辆将制动信号灯装在组合灯内。制动信号灯开关安装在汽车制动回路中,随制动系统结构形式的不同,有液压式和气压式两种[3]。

此外,车厢的内部还装有顶灯、仪表照明灯,以及发动机罩下灯、工作灯等其他辅助照明装置。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定表 指导教师姓名 崔宏耀 职称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 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随动转向车灯设计 课题适用专业 车辆工程 课题类型 S 课题 简介:(主要内容、意义、现有条件、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 ) 主要内容及意义: 通常,汽车上安装的普通大灯具有固定的照射范围,当夜间汽车在弯道上转弯时,由于无法调节照明角度,常常会在弯道内侧出现 “盲区 ”,极大地威胁了驾驶员夜间的安全驾车。随动转向大灯能够不断对大灯进行动态调节,保持与汽车的当前行驶方向一致,以确保驾驶员在任 何时刻都拥有最佳的可见度 ,并在车辆交汇时或车身前后载荷不均匀时 相应的改变前照灯的光轴,有效的给予驾驶人员及道路其他使用着安全; 现有条件:由德国海拉公司随动随动转向车灯参考; 预期成果: 该课题主要经由方向盘转角及转角变化率信号,对随动转向车灯进行控制。根据要求需要对随动转向车灯的传动 机构进行设计,最终达到电子控制的分析及随动转向灯传动机构的设计; 表现形式:设计说明书,随动转向车灯设计图纸。 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 教 研 室 意 见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2 对学生能力培养及全面训练的程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3 选题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4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5 课题预计工作量 较大 适中 较小 6 课题预计难易程度 较难 一般 较易 教研室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系 ( 部 ) 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注:课题类型填写 会)实际; 。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李 黎 系部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16 指导教师姓名 崔宏耀 职称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 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随动转向车灯设计 一、设计(论文) 目的、意义 设计 目的和意义 : 通常,汽车上安装的普通大灯具有固定的照射范围,当夜间汽车在弯道上转弯时,由于无法调节照明角度,常常会在弯道内侧出现 “盲区 ”,极大地威胁了驾驶员夜间的安全驾车。随动转向大灯能够不断对大灯进行动态调节,保持与汽车的当前行驶方向一致,以确保驾驶员在任何时刻都 拥有最佳的可见度 ,并在车辆交汇时或车身前后载荷不均匀时相应的改变前照灯的光轴,有效的给予驾驶人员及道路其他使用着安全。 二、设计(论文)内容、 技术 要求 (研究方法) 机械结构,传感器数据和随动转向车灯转向角的关系分析。 机械部分的设计与电子控制分析。 、设计 (论文) 完成后应提交的 成果 设计说明书,机械设计图纸 四、设计 (论文) 进度安排 第一,二周 认真阅读任务书并完成开题报告 第三周 设计方案确定 第四,五周 车灯机械传动部分的设计 第六,七周 车灯控制流程的设计 第八周 机械及流程设计调整 第九,十二周 计算方法的确定 第十三周 转向总方案的确定 第十四周 书写设计说明书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魏宇明 , 吴旋 , 欧亚非 . 汽车智能随动转向照明系统的定位与分析 J. 科学咨询2008,(02) 3 李瑞源 . 转向系统全集 J. 汽车实用技术 , 2005,(04) 4 李建 . 看车灯话安全 J. 安全与健康 , 2005,(08) 6 臧阳 . 车灯事关安全计 J. 现代交通管理 , 2002,(05) 7 黄友锐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J. 现代制造 , 2006,(04) 8 易仲信 .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J. 机床电器 , 1996, (05) 9 张爱群 . 浅谈轿车流通领域如何参与国际竞争 J. 汽车工业研究 , 2001,(05) 10 赵金才 , 高翔 , 王若平 , 凌智勇 , 王宣 .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分析 J. 客车技术与研究 , 2003,(06) 11宗存元,王军 工程机械随动转向装置 J 机械研究与运用 2005,(04) 12 陈旭川 , 胡超 , 杜海洋 , 林坤 , 严骏 . 基于 汽车车灯智能控制器设计J. 重庆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007,(09) 13 吴昊昊 , 易田 , 吴谨绎 . 汽车车灯自动转换开关 J. 科学启蒙 , 2003,(04) 14 何继标 , 蒲松 , 周霞 , 何娅梅 . 汽车车灯线光源问题 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3,(02) 15 周正林 , 万鹏程 . 光照自动控制电路 J. 信息技术 , 1999,(01) 16 . . 241034 10/31/2002 17 W J00173(2) 18 a 990. 六、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李 黎 系部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导教师姓名 崔宏耀 职称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 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随动转向车灯 一、 课题研究 现状 、 选题 目的 和意义 在汽车的照明领域里,随动转向大灯算得上是较为尖端的技术装备。 众所 所周知,驾驶视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驶安全。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汽车上应用的曰益增多,人们看到开发智能式车灯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出于减少交通事故的需求,人们对改进汽车灯光系统寄予 厚望。目前,一些灯具系统供应商都在积极研究开发一种新的智能式,也可称之为适应式灯光系统。 从前很少能在国产轿车中见到,只有宝马 545i、 330i 等高档车型上装有。不过最近,细心的消费者会在相继上市的几款中高档级别车上惊喜地发现随动转向大灯的身影,这几款车分别是东风雪铁龙的凯旋、广州丰 田的凯美瑞和东风日产的新天籁。 通常,汽车上安装的普通大灯具有固定的照射范围,当夜间汽车在弯道上转弯时,由于无法调节照明角度,常常会在弯道内侧出现 “盲区 ”,极大地威胁了驾驶员夜间的安全驾车。随动转向大灯能够不断 对大灯进行动态调节,保持与汽车的当前行驶方向一致,以确保驾驶员在任何时刻都拥有最佳的可见度 ,并在车辆交汇时或车身前后载荷不均匀时相应的改变前照灯的光轴,有效的给予驾驶人员及道路其他使用着安全。 二、 设计(论文) 的基本内容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机械结构,电子控制 分析 , 数据的分析。 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传感器参数的选择,机械结构的设计。应对各种路况 总体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耐用性 、 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四、 进度安排 第一, 二周 认真阅读任务书并完成开题报告 第三周 设计方案确定 第四,五周 车灯机械传动部分的设计 第六,七周 车灯控制流程的设计 第八周 机械及流程设计调整 第九,十二周 计算方法的确定 第十三周 转向总方案的确定 第十四周 书写设计说明书 五、 参考文献 1 魏宇明 , 吴旋 , 欧亚非 . 汽车智能随动转向照明系统的定位与分析 J. 科学咨询2008,(02) 3 李瑞源 . 转向系统全集 J. 汽车实用技术 , 2005,(04) 4 李建 . 看车灯话安全 J. 安全与健康 , 2005,(08) 6 臧阳 . 车灯事关安全计 J. 现代交通管理 , 2002,(05) 7 黄友锐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J. 现代制造 , 2006,(04) 8 易仲信 .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J. 机床电器 , 1996, (05) 9 张爱群 . 浅谈轿车流通领域如何参与国际竞争 J. 汽车工业研究 , 2001,(05) 10 赵金才 , 高翔 , 王若平 , 凌智勇 , 王宣 .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分析 J. 客车技术与研究 , 2003,(06) 11宗存元,王军 工程机 械随动转向装置 J 机械研究与运用 2005,(04) 12 陈旭川 , 胡超 , 杜海洋 , 林坤 , 严骏 . 基于 汽车车灯智能控制器设计J. 重庆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007,(09) 13 吴昊昊 , 易田 , 吴谨绎 . 汽车车灯自动转换开关 J. 科学启蒙 , 2003,(04) 14 何继标 , 蒲松 , 周霞 , 何娅梅 . 汽车车灯线光源问题 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3,(02) 方向盘 车载微型电脑控制系统 驱动器 执行元件 机械本体 方向信号 方向 信号 反馈复位信号 15 周正林 , 万鹏程 . 光照自动控制电路 J. 信息技术 , 1999,(01) 16 . . 241034 10/31/2002 17 六、备注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日期 地点 指导方式 指导 记录 ( 指导内容 、存在问题及解决 思路 ) 学生 (记录人) 签名: 指导教师 签名: 日期 地点 指导方式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 思路 ) 学生 (记录人) 签名: 指导教师 签名: 日期 地点 指导方式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 思路 ) 学生 (记录人) 签名: 指导教师 签名: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 检 查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迄今已进行 周剩余 周 学生姓名 李黎 系部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导教师姓名 崔宏耀 职称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 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随动转向车灯设计 学 生 填 写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 已完成主要内容 待完成主要内容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 意 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 意 见 教研室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 学生姓名 李 黎 系部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导教师姓名 崔宏耀 职称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 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随动转向车灯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0 2 题目工作量;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 10 3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15 4 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 (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0 5 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10 6 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创新性 20 7 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的使用等) 5 8 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 10 得 分 X= 评 语: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指导教师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 设计 评阅人评分表 学生 姓名 李 黎 专业 班级 车辆工程导教 师姓名 崔宏耀 职称 副教授 题目 随动转向车灯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0 2 题目工作量;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 10 3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15 4 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5 5 计算机应用能 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15 6 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创新性 20 7 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的使用等) 5 得 分 Y= 评 语: (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 评阅人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 设计 答辩评分表 学生 姓名 李 黎 专业 班级 车辆工程 导 教师 崔宏耀 职 称 副教授 题目 随动转向车灯 设计 答辩 时间 月 日 时 答辩组 成员姓名 出席 人数 序号 评 审 指 标 满 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 与实际的结合程度 10 2 设计(实验)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10 3 应用文献资料、计算机、外文的能力 10 4 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图纸质量, 设计 的规范化程度 (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实用性、科学性和创 新 性 15 5 毕业 设计 答辩准备情况 5 6 毕业 设计 自述情况 20 7 毕业 设计 答辩回答问题情况 30 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 、评语 : 答辩组长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学生 姓名 李 黎 性别 男 系部 汽车工程系 专业 车辆工程 班级 计(论文)题目 随动转向车灯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指导教师 评分( X) 评阅教师姓名 职称 评阅教师 评分( Y) 答辩组组长 职称 答辩组 评分( Z)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百分制 五级分制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字 (盖章): 系部公章: 年 月 日 注: 1、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评分按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百分制 =、评语中应当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设计(论文)水平、设计(论文)撰写质量、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或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答辩情况等内容的评价。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 题 目 随动转向车灯设计 学 生 姓 名 李 黎 系 部 名 称 汽车工程系 专 业 班 级 车辆工程 指 导 教 师 崔宏耀 职 称 副 教授 教研室 车辆工程 起 止 时 间 2009 年 3 月 5 日 2007 年月日 教 务 处 制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I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影响安全性的因素较多,有主动因素,也有被动因素,汽车车灯正常工作,能否保证驾驶员能即时给出行车信号和在夜间行车的良好视野范围是一个重要因素。对汽车前照灯的控控已有成熟控制技术用于汽车,而对信号灯的控制较少 6 。本文根据现 有技术的情况,引入模糊控制技术,对汽车的前照灯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对汽车的随动转向灯 的 结构和 机械 传动进行了设计。本设计着重对以下问题进行了 研究与探讨: 1、对 汽车车灯控制参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确定了合理的参数类型和数量,使系统开发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2、把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汽车前照灯的控制,并对控制器进行了设计; 3、 构建了随动转向灯的 结构与传动 。 关键词: 随动转向灯 ; 单片机 ; 模糊控制 ;机械传动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of of of of on or is a s is in to of to by to of of of of of in to of of so as to it of of by At of is 目 录 摘要 . I . 1 章 绪论 . 1 车车灯的结构和类型 . 1 明装置 . 1 号装置 . 2 车电子系统的发展状态 . 2 车随动转向车灯控制国内外研究情况 . 4 内外研究现状 . 4 文主要研究内容 . 5 能控制模式的确定 . 5 章小结 . 5 第 2 章 汽车车灯智能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6 片机的发展 . 6 片机的特点 . 7 进电机控制系统 . 10 灯随动转向控制系统的方案 . 11 角控制 . 12 号采集 . 13 制方法说明 . 14 章小结 . 15 第 3 章 蜗杆传动设计 . 16 轮蜗杆的形成 . 16 柱蜗杆传动的设计 . 16 效形式 . 17 杆设计 . 22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章小结 . 29 第 4 章 模糊控制理论及随动转向转角控制器 . 30 糊控制原理 . 30 糊控制规则 . 30 向灯转动角度模糊控制器 . 31 入输出论域的确定 . 31 属度的确定 . 32 入输出模糊变量的隶属度 . 32 章小结 . 33 第 5 章 利用 件对车灯转向模糊定义分析 . 34 用 件进行模糊化定义 . 34 章小结 . 36 结论 . 37 参考文献 . 38 致谢 . 39 附录 . 40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 第 1 章 绪 论 车车灯的结构和类型 为了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和工作可靠,在汽车上装有各种照明装置和信号装置,用以照明道路,标示车辆宽度,照明车厢内部、指示仪表以及夜间车辆检修等。此外,在转弯、制动、会车、停车、倒车等工况下,还应发出光亮或音响信号,以警示行人和其他车辆 1。 明装置 现代汽车上所采用的照明装置有前照灯、示宽灯、尾灯等。各车型使用照明装置的数量、结构形式、以及安装位置因车型而异。 前照灯也称大灯,安装在车辆前端的两侧,用来 在汽车夜间行驶时照亮前方的道路。前照灯分为两灯制和四灯制两种,即汽车前端左右各装一个大灯或各装两个大灯。为了防止会车时前照灯的强光束使迎面车辆的驾驶员眩目,前照灯一般采用双丝灯炮,即远光和近光两个灯丝。在汽车正常行驶时使用远光灯,它将光束射向远方,使车前100m 或更远的路面上有均匀而明亮的照明,以便提高车速,现代高速汽车的照明距离应达到 200250m;在市区明亮的道路上行驶时,特别是在会车时应使用近光灯,使光线向车前的路面和路缘倾斜照射,防止迎面车辆的驾驶员眩目,并使车前 50m 内的路面有清晰的照明。 前照 灯 , 有半封闭式和封闭式等不同形式。一般由灯泡、反射镜、配光镜等组成。灯泡一般采用双丝灯泡,即有远光和近光两个灯丝。远光灯丝的功率大,位于反射镜的焦点上;近光灯丝的功率小,位于反射镜焦点的上方。近光灯丝的下方有金属配光屏,遮挡灯丝下部的光线,以防止光线向上反射,引起迎面车辆的驾驶员眩目。 反射镜 , 由薄钢板或热固性塑料制成旋转抛物面形薄壳,其内表面镀银(或镀铝、镀铬)并抛光。它用来将灯泡射出的光线聚合、放大并射向远方。汽车正常运行接通远光灯时,位于反射镜焦点上的远光灯丝射向后方的绝大多数光线,射在反射镜包角的范围内,经反射镜反射后转变为平行的强光束射向远方,灯泡的光度被增强几百倍以至上千倍,可以使车前 150m 以至 400m 内的路面有明亮的照明。当两车相会接通近光灯时,由于近光灯丝位于反射镜焦点的上方,照射在反射镜上的光线被反射镜折射使光束倾向路面,可以防止迎面车辆的驾驶员眩目,并使车前 50m 内的路面有十分清晰的照明。 配光镜 , 是多块特殊的棱镜和透镜的组合体,也称为散光下班反射镜反射出的平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 行光束,经配光镜射出后,由于棱镜和透镜的折射作用,其中的一部分光线被折射,射向车前的路面,使汽车前方的路面和路缘有良好而均匀的照明 。 前小灯 , 也称为示宽灯或边灯,安装在汽车前部两侧的边缘,用来在夜间行驶时标示车辆的宽度,也可供近距离照明用。有些车辆将小灯安装在前照灯与灯罩内。一些公共汽车在车的顶部还装有一个或两个小灯,标示车辆的高度,称为标高灯。 雾灯 , 用来在有雾、雨、雪或风尘弥漫的情况下,改善路面的照明。雾灯可以安装一个、两个或三个,如上海桑塔纳轿车在左前、右前和左后方安装有三个雾灯。雾灯的颜色为黄色或橙色,其安装位置一般低于前照灯。 尾灯 , 安装在汽车的后部,也称为后灯,在夜间行驶时警示后方的车辆,以保持一定的蹁。尾灯和前小灯也可兼 作停车灯用,当汽车停驶切断点火开关后,可接通停车灯开关,使其点亮 2。 号装置 转向信号装置 , 由转向信号灯、转向信号闪光器和转向信号灯开关等组成。转向信号灯分装在车身前端和后端的左右两侧。由驾驶员在转向之前,根据将向左转弯或向右转弯,相应地开亮左侧或右侧的转向信号灯,以通知交通警察、行人和其他汽车上的驾驶员。为了在白天能引人注目,转向信号灯的亮度很强。此外为引起对方注意,在转向信号灯电路中装有转向信号闪光器,借此使转向信号灯光发生闪烁。闪烁式转向信号灯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与前小灯合成 一体。在后一种情况下,一般用双丝灯泡。也有饿后转向信号灯和后灯合成一体。转向信号闪光器常用的有电热式、电容式和电子式等多种形式,电子式闪光器分为有触点、无触点、集成电路等多形式,其原理大同小异。 制动信号装置 , 主要由制动信号灯和制动信号灯开关组成。制动信号灯安装在汽车尾部,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立即点亮,发出强烈的红色光,以提醒后车驾驶员或其他行人注意。制动信号灯可以有一个或两个,有的车辆将制动信号灯装在组合灯内。制动信号灯开关安装在汽车制动回路中,随制动系统结构形式的不同,有液压式和气压式两种 3。 此 外,车厢的内部还装有顶灯、仪表照明灯,以及发动机罩下灯、工作灯等其他辅助照明装置。 车电子系统的发展状态 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汽车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例。我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发展壮大时期,发展前景及汽车市场潜力很大,随着车辆拥有量的增加,行车安全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据统计,自汽车问世一百多年以来,全世界已有 3000 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引起汽车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为因素,也有客观存在的因素,据调查,由于汽车车灯及信号灯故障所引起的交通事 故较多,特别是在市区内及高速路上行车时,由于车灯故障所引起的交通事故比例较高。为减少行车时的安全隐患,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车灯工作的可靠性,随着汽车工业及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上的各项技术特别是控制技术越来越成熟,控制系统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在汽车行驶安合性方面,尽可能提高驾驶员的视野性(视野性即是指驾驶员在操纵汽车量,不需改变操作姿势而对道路及周围环境观察的可见范围)。汽车车灯信号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和向一环境(如人、其它车辆等)发出警告、示意行车信号(如转向信号、制动信号、倒车信 号等)。汽车车灯故障 4 率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是比较高的,车灯故障时,不能正确反映汽车驾驶员的行车意识而给安全行车埋下事故隐患。 安全、节能、环保以及智能化和信息化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与这些要求相适应,汽车电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半导体在汽车成本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根据分析,每辆汽车平均含有的半导体产品在 2004 年已经达到了 223美元,并将在 2015 年增长到 400 美元。预计 2003 年到 2008 年汽车半导体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为 由 2003 年的 137 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232 亿美元。 汽车智能化相关的技术总是已受到汽车制造商们的高度重视。其主要技术中“自动驾驶仪”的构想必将依赖于电子技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 开发将与电子、卫星定位等多个交叉学科相结合。它装有电子地图,可以显示出前方道路、并采用卫星导航。从全球定位卫星获取沿途天气、车流量、交通事故、交通堵塞等各种情况,向驾驶员提供距离最短而且能绕开车辆密度相对集中处的最佳行驶路线。未来的某天,路上行驶的都会是由计算机控制的能智能汽车。 集成化、多路传输、模块化技术是今后另一个大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为了减小 体积,减轻质量,提高可靠性,减少装配工时,这都要求将分散的部件,组合成一个整体模块。这样可以共用传感器、控制元件、线路,使零件数量减少,减少连接点从而提高可靠性。其核心技术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推广的多路传输技术。采用多路传输技术需要有智能型传感器及执行机构的配合,对电子控制集成抡的实现也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采用这些技术可减少质量,减少结构的复杂性,因而降低成本,并可大幅提高可靠性 4。 目前,国内外的汽车生产商如一汽,上汽,长安,奇瑞,奥迪,欧姆龙,德尔福等已经对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这块大蛋糕举起了蛋糕刀 。事实上,对汽车电子市场感兴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4 趣的并不仅仅只有这些汽车生产商,康佳、新科、创维、长虹、 家电企业在当今家电行业利润严重缩水的情况下,都早已迈出了进军汽车电子市场的步伐。 表 2001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应用比例与全球平均水平对比(单位:美元) 项目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全球平均每辆新车汽车电子产品支出 1800 1854 2025 2123 中国平均每辆新车汽车电子产品支出 754 790 885 1024 全球平均每辆新车汽车电子设备含量 中国平均每辆新车汽车电子设备含量 数据来源:中国进出品商品检验局( 车随动转向车灯控制国内外研究情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一个车灯智能控制系统。其主要是对夜间行驶安全性的改进与提升。 内外研究现状 长久以来,行车方式受到照明技术的约束和限制。不断创新的汽车照明技术致力于更巾心地服务于不同道路和气候条件。 2006 年,海拉公司的 大灯照明体系(自适应前照明系统 称智能前照明系统)将实现量产。 体现的理念:为不同的行车条件提供最优的前方照明组合。简言之,城市交通中尽可能宽;高速行驶时尽可能远。 直到四年前,组合前大灯的标配功能只是远光灯和近光灯两种光分布。 2002 年底奥迪综合了转弯灯功能; 2003 年春季,伴随着欧盟的法定批准( 48),前大灯具备了“左顾右盼”的功能 一小小的突破可以说是 驾驶者的第一次独特体验,尽管那时只是传统的光分布依据不 同的转弯半径加大了向外摆动幅度。迄今为止,海拉公司为 14 种车型装备了动态随弯转弯灯:奥迪 马 5 系、 塞德斯 E 系、 M 系、 宝雅思、思玛、威达,标志 407 酷派,路虎运动,大众新高尔夫 11 。 而今,即将登场的 将海拉公司命名为 新技术,同样摆动它的前灯模块。革机关报之处在于,它不仅“投入地”照亮弯道,还可以通过“斜视”自我“扩宽”。这一功能被 称作“动态城市照明”:左右大灯各自偏离中轴向外展开 11 度,大大扩宽了横向照明幅度。这特别适合车速 60/80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5 公里每小时的多车道匝道。城镇里,最高时速 50 公里且道路照明充足, 生城市灯灯光。照明宽度而不是照明深度起主导作用, 和而不眩目。转变和狭窄弯道行驶时由动态或静态随弯转弯灯照亮车旁的黑暗区域 5。 出城进入郊区,时速接近百公里后,一切照旧“乡村照明”遵循众所周知的“非对称”近光原则,有意识地限制左前方照明,以照顾左方来车。右方的照明则不受限制高质量的前大灯可照亮右边道 150 米之远。简 言之,郊区道路上,非对称的近光灯保证右前方纵向足够远处及右侧路边的照明 1 。 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设计的车灯随动转向控制 与机械传动 ,在研究过程中,对汽车车灯智能控制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作者 自己对车灯随动转向控制的方案,采用模糊控制理论对车灯进行智能分析。主要研究了模糊 理论 下随动转向控制机械传动、提出了汽车车灯智能控制的控制方案,对车灯智能控制的硬件 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1)前照灯随动转向控制分析 转向轴转角,转 向轴转角变化率,与前照灯转角模糊化分析。 ( 2) 前照灯随动转向控制 前照灯开关开启,根据转向轴转角、转向轴转角变化率及车速参数分析控制前照灯随动转向。 能控制模式的确定 汽车车灯的工作状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驾驶员操作、道路条件等。这些影响因素均是不断变化的,且呈非线性变化关系,因此随动转向与各因素间的关系很难用数学方程进行准确描述。对汽车车灯的控制,采用常规的 制,系统模型难以建立,且控制效果也不好。由于模糊控制是一种智能控制,它是模仿人工控制活动中人脑的模糊概念和成功的控制策略,运用模糊 数学,把人工控制策略用计算机实现;模糊控制不依赖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因此汽车车灯控制系统如采用模仿人工控制活动中人脑的模糊概念和成功的控制策略,将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故本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采用模糊控制理论进行控制。 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汽车灯光的类型和作用,汽车随动转向发展情况及提出了本设计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控制模式,为后续内容奠定了研究基础。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6 第 2 章 汽车车灯智能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片机的发展 汽车电子系统所受的干扰较大,且关乎人的生命安危,故对系统的稳定性要求很高,需要专用 的汽车电子器件,特别是对微控制器( 要求较高。世界半导体各个厂商来抢占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以期在中国的汽车电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如德尔福、博世等来了。国际知名的电子公司如摩托罗拉、西门子等也来了。德尔福曾自傲地宣布为几乎所有的中国汽车厂商供货。博世经过努力,2003 年在中国的销售一路凯歌。 单片机又称为微控制器,是把微型计算机的各部件 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定时器 /计数器等制作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它具有超小型化、结构紧凑、高可靠性、 高抗干扰能力和高性价比的优点,在工业控制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特别适用于实时工业测量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计算机外设和家用电器控制等应用系统。目前, 8 位单片机仍占有单片机市场 60%以上的份额,促进了 8 位单片机朝着高性能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以及微电子工艺水平的提高,近 10 余年来单片机有了长足的发展。世界上各个著名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商纷纷推出各自的产品,各种类型和型号的单片机锋如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 1976 年 司首先推出的 列单片机是一种功能较简单、寻址范围很有 限的低性能 8 位单片机,除了一些传统的应用领域(如键盘控制器)外,这类单片机在很大程度上已被 1980 年 司推出的 列高档 8 位单片机所取代。在列单片机的内核 8051/80基础上, 司、 司、 类派生来的单片机功能有丰富、使用灵活,性能价格比远高于 列单片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得最广的一类单片机 7 。 经过详细比较,决定选用 司生产的 32 位 列的 8051 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通过对传感器检则的信号的处理,进而决定继电器的闭合,电机的转动,实现本课题要求的任务。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7 片机的特点 列单片机具有很强的功能,适用范围广,既可构成功能强大的复杂系统,也可组成较简单的应用系统。与 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程序存储器 , 片内程序存储器容量扩大了一倍,外部程序存储器的寻址空间扩大到 64 数据存储器 , 片内数据存储器容量扩大了一倍,外部数据存储器的空间达到 64 并行 I/O 口线 , 由 27 线增 加到 32 线且可进行处理。 定时器 /计数器 , 设有两个 16 位的定时器 /计数器( 8052 为 3 个)且可编程设定多种工作方式。 串行 I/O 口 , 有一个全双工串行 I/O 口,可编程设定 4 种工作方式。 工作寄存器 , 设有 4 个 8 位的通用工作寄存器区,可适应多级中断和子程序嵌套,可避免寄存器内容进栈保护操作,提高了中断响应速度,加速子程序的调用。 中断 , 设有两个内部中断源和两个外部( 8052 为 3 个)中断源,还有一个串行中断源,可编程设定中断优先级。 堆栈 , 其堆栈位置可编程设定,深度可在允许范围内选用。 指令系统 , 其指 令系统增强了加、减、乘、除、比较、堆栈操作,因而运算功能大大增强。 图 片机总体结构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8 布尔处理机,内部设有可直接进行位寻址的存储器、位处理指令、位处理累加器和运算器等,因而成为一种功能极强的位处理机,为控制方面的应用和逻辑运算提供了方便。 片机总体结构如图 示,包括如下功能部件: 一个 8 位中央处理器: 4K/8 128/256B 的 32 条 I/O 口; 2 个和 3 个(对 8032/8052)定时器 /计数器: 1 个具有 5 个中断源 2 个优先级的嵌套中断结构; 1 个用 于多微处理机通信、 I/O 扩展或全双工 用异步接收发送器)的串行 I/O 口,此外还有程序寄存器 序状态寄存器 栈寄存器 据指针寄存器 部件。这些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通过内部总线连接,构成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算术 /逻辑运算单元 硬件结构与典型微机相似。它具有对 8 位信息进行 +、四则运算和进行与、或、异或、取反、清 0 等逻辑运算的功能,另外 具有位处理功能,即具有置位、清 0、取反、转移、监测、判断、逻辑等位操作功能。因此 称为布尔处理机。 寄存器组 : 存器组在片内存储器 都有地址映像,它们既可看作寄存器,也可看作具有确定单元的存储单元。 累加器 8 位): 片机是以累加器为基础的结构,许多运算中的数据和结果都要经过累加器,如算术、逻辑运算中的操作数之一要先放在 ,才能与另外一个操作数一起送入 算。 运算结果也直接送进 外还有移位操作、片外数据存储器的数据传送也必须经过 此存在“瓶颈现象”。 寄存器 B( 8 位):寄存器 B 主要用于乘、除法运算。比如执 行乘法指令时,被乘数与乘数要分别放在 B 中,做乘法运算后,乘积的高位字节会送入 B 中,而低字节送入 。其他操作中 B 可用作一般寄存器使用。 位标志。在执行某些算术和逻辑指令时,可以被硬件或软件置位或清除。在布尔处理机中,被认为是位累加器。 助进位标志。当进行加法或减法操作时,如果产生低 4 位数向高 4 位数进位或借位时, 硬件置 1;否则被清 0。 用于十进制调整。 志 O。是用户定我的一个状态标志。可以用软件置位或清除,也可以靠软件测试 控制程序的流程。 存器区选择控制位 1 和 0。可以靠软件来置位或清除,以确定工作寄存器区。 出标志。当执行算术指令时,由硬件置位或清除,以指示溢出状态。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9 P:奇偶标志。每个指令周期都由硬件来置位或清除,以表示累加器 A 中值为 1的位数的奇偶数。若值为 1 的位数为奇数则 P 置位,否则清除。此标志位对串行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有重要的意义。 堆栈寄存器 堆栈设在片内 ,当堆栈存入数据时 自动加 1,然后把数据压入堆栈;当数据出栈时,先弹出栈项数据,然后 动减 1,仍指在栈顶。单片机复位时, 7H。 数据指 针 16 位): 来存放片外存储器的地址, 过它找到一个存储单元,然后读出 /写入其中数据, 16 位寄存器,可寻址 64储空间。可分为两个 8 位寄存器 程序计数器 16 位): 程序指针,它指出 将执行的一条指令的存储地址。当 走一条指令时,它便自动加 1,通常使 序 执行程序。当有转移、子程序调用、中断响应和复位等操作时, 内容被强制改写,使 变执行程序的顺序。复位时, 000H。 16 位寄存器,可寻址 64序存储空间。 工作寄存器 有 4 组 7,任一时刻只能选用一组工作。通过改变 选用一组工作。其作用是暂存运算数据和中间结果,也可作为间接地址寄存器,使用比较灵活。 本系统基于 司的 8051 芯片设计了汽车灯光随动转向控制系统,其总体控制方案如图 示。 使用单片机根据汽车转向时照明的盲区,对驾乘及道路其他使用者所带来的潜在隐患做出的解决方法。随动转向头灯在单片机内编写程序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旋转角度转动次数和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行状态。 根据驾驶员 在驾驶汽车所需要的驾驶方法,借道超车,超车后并道、转向、调头、设计随动转向头灯所需要功效。转变时内侧灯可转动 15外侧灯可转动 8光束宽度加大,特别在连续弯道上,弯道内侧照明更宽,照明范围更大,可照亮传统车灯照不到的盲区,以便驾驶员及时发现路上的障碍物或行人,做出应对措施,提高了驾车的安全性,突现以人为本的道路使用精神 6。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0 图 51 单片机引脚 进电机控制系统 传统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主要由步进控制器、功率放大器及步进电机组成。如图 图 进电机控制系统组 成 步进电机控制器由缓冲寄存器、环形分配器、控制逻辑及正反转控制门组成,其作步进控制器 功率放大 大器 步进电 机 前照灯控制机 构 方向控制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1 用就是把输入的脉冲转换成环形脉冲,以便控制步进电机,并能进行正反方向控制。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把控制器输出的环形脉冲放大,以驱动步进电机转动。但此系统成本较高,本文采用单片机控制如图 示。 单片机的主要作用是把二进制码转换成串行脉冲序列并实现方向控制,每当步进电机脉冲输入法线上得到一个脉冲,它便沿着转向控制线信号所确定的方向走一步。 灯随动转向控制系统的方案 图 进电机控制系统流程 图 系统总体控制方 案 周期 通电时间 断电时间 脉冲高度 图 脉冲序列 t Y 单片机 接 口 驱动器 步进电机 前照灯 发动机工作 状态检测 车门状态检测 光强检测 转向轴位置检测 车架位置检测 信号灯工作 状态检测 设置输入 输 入 接 口 计 算 机 系 统 输 出 接 口 前照灯自动开关 系统故障报警 照射范围 调整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2 图 控制系统布置图 角控制 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行速度,实际上是控制系统发出时钟脉冲的频率或是控制换相的周期,即在升速过程中,使脉冲的输出频率逐渐增加,在减速过程中,使脉冲的输出频率逐渐减少。 脉冲信号频率可以用软件延时或硬件中断两种方法来确定。 1、 软件延时 根据所需要的时间常数设计一个子程序,该程序包含一定的指令,需要进行严密的计算或者精确的测试,以便确定延时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8 。 由于车灯随动转向中(左右)方向盘一般周角为 540,随动转向头灯的左右转角范围为 815,对于 汽车在各种路况下的要求, 并不能完全符合要求所以不予以采用该种方法 。 2、 硬件中断方式 可编程的硬件定时器直接对系统时钟脉冲或某一固定频率的时钟脉冲进行计算,计数值则由编程决定。当计数到预定的脉冲数时,产生信号中断信号,得到所需的延时时间或定时间隔。由于计数的初始值由编程决定,因而在不改动硬件的情况下,只通过程序变化即可满足不同的定时和计数要求,因此使用很方便 7。 右前照灯 正反转电机 4 正反转电机 3 继电器 4 继电器 3 继电器 5 信号输出 语音报警 控制器 车门状态检测 发动机状态检测 光强检测 转向轴位置检测 信号输入 正反转电机 2 正反转电机 1 继电器 2 继电器 1 车架位置检测 左前照灯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3 在控制方向盘时,车速越快,方向 盘控制转角越快。反之,车速越慢,方向盘控制在满足驾驶安全的条件下转角也越慢,但并不排出在特殊情况下,慢车急打方向盘的情况,固对此情况做出特定定时。在借道超车及超车后并道同样与车速有关,所以根据以上情况,可通过可编程的硬件定时器直接对系统进行计算控制。 图 转向控制图 图 控制模块控制流程图 号采集 由于方向盘转动角度远大于轮胎转 动角度,所以截取信号非常困难,加之一定要考虑车轮正位时, 但并 不利于降低设计在实际运用的成本,所以在保证准确性、实用开始 保护现场 输出控制模块 指向下一控制模块 取控制模块 是否控制模块标志 恢复模块起始地址 步数够否 禁止定时器中断 关中断 是 否 是 恢复现场 返回 否 开始 设置控制步数 设置定时器工 作方式 设置定时器起初值 正转否 取正转模型起始地址 开中断 允许定时器中断 启动定时 中断等待 取反转模型起始地址 否 是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4 性,考虑两个解决方法,一是在方向盘中轴内加装减速齿轮,并从中截取信号 这个理论上很简单,改装起来比较麻烦;二是在车轮前轴上截取信号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随动转向车灯设计【6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92028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