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融入优秀古典诗词论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融入优秀古典诗词论略优秀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发展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以其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悠长的情韵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者。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优秀的古典诗词,每个人也都完全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融入优秀古典诗词,揭示其隐含的哲理,既有优美生动的词句、朗朗上口的韵律吸引,又省去了苦口婆心的劝导,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实现师生的“双赢”。笔者自XX年秋冬季学期以来,在讲解逄锦聚先生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关内容时融入相关的古典诗词,结合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欣赏去揭示和解读其隐含的马克思主义某些哲学原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辩证唯物论部分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不可逆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出自“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8“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时间不等人。人生的下一站来得比你想象得更快。要珍惜眼前事、眼前人。时间不会因为人而停下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具有个体差异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人认为这是对忠贞爱情的歌颂,有人则认为它表达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的崇高精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以冲天而上的鹤自比,面对遭受排挤打击、被贬郎州的厄运决不低头,仍然奋发向上、不屈抗争,突破了自古以来文人“悲秋”情结同时也说明了对同一个秋天,人们的3/8反应有差别。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蒙冲巨舰需要大江大海才能不搁浅,才能轻快地、自在地航行。如果离开了这样的必要条件,违反了它们在水上航行的规律,硬是要用人力去“推移”,即使发挥了冲天干劲,也还是白费气力。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1经验论、经验主义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而抽象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唯理论者则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感性经验是靠不住的,只有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两者各执一端,都犯了片面性的毛病,它们是实际工作中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作用,把它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朝冯梦龙在小说集警世通言中写了一个故事,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天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没4/8在家。他见王安石书桌上有一首咏菊的诗,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心想这不是胡言乱语吗“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与秋露鏖战,至死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大错特错于是他诗兴大发,提笔做墨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回来后看了这两句诗,对苏东坡这种自以为是的作风很不满意。为了让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便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重九天气,连日大风。一天风息后,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来,至此方知同为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恍然悔悟到自己错了。这个故事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办任何事情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千万不能搞经验主义。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它对认识的检验有时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赠吾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过去认为,豫5/8与章这两种不同的树木,小时不易辨识,必须长到七年才能区别开。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要得到对人、对事的全面认识,必须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让时间去考验,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认为像自己及友人元稹这种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此应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会真相大白。三、历史唯物主义部分1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人类和猿类的分别就是从制造劳动工具开始的。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东晋陶渊明弃官归隐,做起了中国田园诗大师,致使后代才士纷纷效仿。但没有人细想陶老一家几口的衣食住行如何解决如果饿着肚皮,他还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据查,他其实享有“离休”待遇,相当于一个小地主。6/8当然,对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种角度解读,体会到诗人心灵的自由、人格的尊严及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你为什么能够不受到世俗的扰乱呢因为你的心距离世俗比较远。只要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挣脱名缰利锁,即使生活在人多车马喧的环境中,也能过着悠然自在的生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人们的社会意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主观自生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躬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农村的生活是忙碌而充实的,尤其是夏收季节。全诗以老农的口气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年轻的父母白天出去耕田除草,到了晚上回来搓麻绳,各司其事,各管一行。农村的小孩子们对父母的生活方式极为熟悉,不会耕、织,却也不闲着。从小的耳濡目染使他们喜爱劳动,连做游戏都不自觉地在效仿父母的活动,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习种瓜。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7/8“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长安名利路,役役古由今。”“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但对于上述诗词的解读如果仅止于此,很容易导致学生走向拜金主义。必须补充其他古典诗词加以纠偏。这里不妨直接引用学者张英的论述其实对名利的追求古今一致,但古人善于反省,既看到世人追逐名利的现实,也清醒地意识到名利对生命的束缚。如“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回头笑,彼纷纷名利,过影浮沤。”“争名利,何年是彻。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嚷嚷蝇争血。”“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农药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有债务分期还款协议范文5篇
- 别里科夫课件
- 化工三废处理课件
- 兴发安全培训课件
- 兴化消防安全培训费用课件
- 初中家长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化学教师安全培训课件
- 内蒙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创新安全培训的意义
- 网络交友新时代课件
- 电商直播行业合规性风险管控与流程优化报告
- 第08讲+建议信(复习课件)(全国适用)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讲练测
- 政务大模型安全治理框架
- 生态视角下陕南乡村人居环境适老化设计初步研究
- “研一教”双驱:名师工作室促进区域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 手卫生及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 2025四川能投合江电力有限公司员工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2025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包钢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