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杯盖注塑模具设计【7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4页)
编号:925614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26.36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8-03-04
上传人:俊****计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束**(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 关 键 词:
-
大口
杯盖
注塑
模具设计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1页摘要使用数控技术、数控机床的高效率、高精度进行模具设计和加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本文是关于注塑模的设计,设计的制品是大口杯盖。首先对制品进行尺寸的选择和性能形状的分析,然后根据分析选择注塑材料和注射机。接着利用PRO/E进行大口杯盖的实体设计,并进行模具设计,也就是对模具的型腔、型芯和浇注系统进行设计,再利用AUTOCAD画出整个模具的装配图。最后是型腔的CAM加工设计。关键词注塑模,型腔,型芯,浇注系统装订线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2页目录引言41模具制造中数控技术的重要性42塑料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43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水44在塑料模设计制造中全面推广应用CAD/CAM/CAE技术5第一章零件材料选择及性能511、零件结构分析512、塑料性能5第二章注射机的选择621制品的几何属性622注射机的选用623模具闭合厚度的校核8第三章成型零件的设计831凹模结构设计832凸模结构设计933型腔分型面设计934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1035型腔壁厚与底板厚度的选择11第四章浇注系统设计1141主流道设计1142浇口套的设计1243分流道设计1244浇口设计1345排气孔道设计14第五章顶出机构设计1451顶出机构1552复位机构1753导向机构的设计18第六章塑料模温控系统设计1861型腔上的冷却19第七章标准模架的选择21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3页第八章绘制实体装配图和平面零件及装配图21第九章模具的试模与修模2191粘着模腔2192粘着模芯2293粘着主流道2294成型缺陷22致谢23附录设计总结24参考文献24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4页引言1模具制造中数控技术的重要性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1模具制造技术;1机械加工技术;2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伺服驱动技术;5传感器技术;6软件技术等。2塑料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进几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模具工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速均为13,1999年我国模具工业产值为245亿,至2002年我国模具总产值约为360亿元,其中塑料模约30左右。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还将逐步提高。表1国内外塑料模具技术比较表表1在制造技术方面,CADCAMCAE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系统,如美国UG、美国PARAMETRICTECHNOLOGY公司的PROEMGINEER、美国CV公司的CADS5塑模分析软件等等。这些系统和软件的引进,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3)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水平由于塑料模成型的制品日渐大型化、复杂化和高精度要求,以及高生产率项目注塑模型腔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非淬火钢模具寿命淬火钢模具寿命国外0005001MMRA001005M1060万次160300万次国内002005MMRA020M1030万次50100万次项目热流道模具使用率标准化程度中型塑料模生产周期在模具行业中的占有量国外80以上7080一个月左右3040国内总体不足10小于3024个月2530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5页要求,必须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水平。(4)在塑料模设计制造中全面推广应用CAD/CAM/CAE技术CAD/CAM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共性技术。塑料制件及模具的3D设计与成型过程的3D分析将在我国塑料模具工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发新的成型工艺和快速经济模具;以适应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第一章零件材料选择及性能11、零件结构分析图1制品零件图111技术参数无塌陷,杂质,划痕,变形。表面光滑,平整。112注塑制品大口杯盖其特点如下(1)要求材料强度不大,刚度一般。(2)如图(1)及表(1)分析得,该制品精度不高,表面粗糙度要求一般。在注塑制品中,杯盖一般采用聚丙烯(PP)注塑而成。12、塑料性能查中国模具设计大典表837得材料PP的特如下121、使用性能乳白色、无臭、无味、无毒的热塑性塑料。密度为091G/CM3,熔点1650C,燃点5900C,弹性模量3500MPA,不吸水,导热性低,耐酸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6页碱盐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加工性能122、加工性能1耐强酸或氧化性酸。2流动性好。3结晶度高。收缩率不大。4不吸水。一般可不用干燥处理。5磨擦系数低,弹性高。6宜用螺杆式注塑机成型。7模具浇注系统以料流阻力要小,进料口小。223、物理热性能如下表3表3物理热性能表参数密度(G/CM3)熔点()C0收缩率数值091165062表3第二章注射机的选择21制品的几何属性利用PRO/ENGNEER2001按图纸的尺寸要求画出零件实体图形,接着利用该软件“分析模具分析模型质量属性”可以查到该制品的几何属性为体积36110586E04毫米3曲面面积16286860E04毫米2密度91000000E10公吨/毫米3质量32860634E05公吨22注射机的选用221注射量的计算MAXGGNG1G2N为型腔中的型腔数,这里N1。G1每个制品的体积量。G2浇注系统的体积量,初步设浇注系统的体积量为30CM3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7页GMAX为注塑机的最大浇注体积量MAX80(3611058630)/084201382325CM3222由PP的加工性能得,注塑机选螺杆式。223由PP的加工性能,查模具设计与制造表82得,其成型压力为PC25MPA224锁模力的确定模具的额定锁模力为FKPCAA为塑料制品与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总的投影面积。(MM2)利用PRO/ENGNEER2001,“分析测量面积”可以查到该制品的投影面积为制品投影面积230491MM2浇注系统300MM2塑料在分型面的投影面积A230491300260491PC为熔融塑料在型腔内的平均压力,查模具设计与制造表82得PC25MPAK为安全系数,常取K1112,这里取11F11252604917164KN225注射压力注射压力是成型是柱塞或螺杆施于料筒内熔融塑料上的压力。常取70150MPA。由塑料的加工性能得注塑压力为80130MPA注射机的最大注射压力要大于成型制品所需的注射压力。根据以上的数据,查模具设计与制造表83,选用SXZY125注塑机,参数如表5表5注塑机参数表螺杆直径MM42理论注射容积CM3125注射压力MPA119锁模力KN900模板最大行程MM300模具最大厚度MM300模具最小厚度MM200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8页拉杆内间距宽高MM538520喷嘴球头半径MMSR18顶出形式MM中心距230模具定位孔直径MM100表523模具闭合厚度的较核模具闭合时的厚度在注射机动、定模板的最大闭合高度和最小闭合高度之间,其关系按下式较核HMINHMHMAX式中HMIN注射机允许的最小模具厚度(MM)HM模具闭合厚度(MM)HMAX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模具厚度(MM)HMAX最大模具厚度模板最大行程其中600MMHMIN200MM,HMAX550MM,HM235MM故满足要求。第三章成型零件设计31动模结构设计制品动模可以直接推出脱模。311模具做成镶件形式,由于顶杆加工简单、更换方便、脱模效果好,因此选用顶杆脱模机构。结构图2图2动模装配结构图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9页图232定模结构设计定模的结构设计。如图3定模止转销定模板图3定模的装配结构33型腔分型面设计如何确定分型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复杂。由于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状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造、排气、操作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比较,从几种方案中优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案。选择分型面时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10页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2便于塑件顺利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3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4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5便于模具加工制造。6对成型面积的影响。7对排气效果的影响。8对侧向抽芯的影响。根据第(1)、(2)、(5)、(6)选择以下的分型面,如图4图4分型面示意图图434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根据制品的尺寸及其公差,查SJ1372标准(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知制品的精度为5级。由于模具制造允差和制品尺寸公差间存在对应的关系。查中国模具设计大典表8564,得知模具的制造精度为IT9。341型腔内径尺寸的计算模具型腔内径计算公式DM(DDQ3/4)Z式中DM型腔的内径尺寸(MM);Z模具制造公差,取Z(1/61/3),塑件精度等级为5级,型腔尺寸精度为IT6,取1/3D制品最大尺寸MM;Q塑料的平均收缩率13,按经验取12;制品公差;3/4系数,可随制品精度变化,一般取0508之间,若制品偏差大则取小值,若制品偏差小则取大值。D顶(DDQ3/4)(919100153/4022)00。22911500073Z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11页MMD基(DDQ3/4)(727200153/402)01/302724200067ZMM342型芯径向尺寸的计算模具型芯径向尺寸是由制品的内径尺寸所决定的,与型腔径向尺寸的原理是一样,分为两个部分来计算DM(D1DQ3/4)Z式中DM型芯的外径尺寸(MM);D1制品内径最小尺寸MM;其余的符号含义同型腔的计算公式。D动(D1DQ3/4)151500153/40201/302153800067ZMMD定(D1DQ3/4)13513500153/401801/30181384Z00067MM343型腔深度尺寸的计算模具型腔深度尺寸是由制品的高度尺寸所决定的,设制品高度名义尺寸为最大尺寸,其公差为负偏差。型腔深度名义尺寸为最小尺寸,其公差为正偏差Z。由于型腔底部或型芯端面的磨损很小,可以略去磨损量C,在计算中取Z/3,加上制造偏差有HM(H1H1Q2/3)Z式中HM型芯的外径尺寸(MM);H1制品高度最大尺寸(MM)。制品高度最大尺寸为H124MM,064,Z/4016HM1(H1H1Q2/3)242400152/303601/30362430012MMZHM2(H2H2Q2/3)1068106800152/303601/30361060012MM344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模具型芯的高度尺寸是由制品的深度尺寸所决定的,假设制品深度尺寸H1为最小尺寸,其公差为正偏差。型芯高度尺寸为最大尺寸,其公差为正偏差Z。根据有关经验公式HM(H1H1Q2/3)Z式中HM型芯高度尺寸(MM);H1制品深度最小尺寸(MM)。HM定(H1H1Q2/3)1038103800152/303610780012Z35型腔壁厚与底板厚度的计算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12页确定型腔壁厚的方法有计算法和经验法。计算法又有按强度、按刚度计算两种。经验又有查图法和查表法。目前经验法应用比较多,即直接凭生产经验确定模具结构尺寸。查中国模具设计大典表8578得,镶件壁厚取8MM,模套取15MM。第四章浇注系统的设计41主流道设计411主流道尺寸主流道是一端与注射机喷嘴相接触,另一端与分流道相连的一段带有锥度的流动通道。主流道出口端尺寸为12MM。412主流道衬套的形式主流道入口处与注射机喷嘴反复接触,属易损件,对材料要求较严,因而模具主流道部分常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主流道衬套形式即浇口套,以便有效的选用优质钢材单独进行加工和热处理。其尺寸如图(5)413主流道衬套的固定主流道衬套与定位环设计成整体式。主流道衬套见图542分流道设计421分流道是浇注系统中熔融状态的塑料由主流道流入型腔前,通过截面积的变化及流向变换以获得平稳流态的过渡段。因此分流道设计应满足良好的压力传递和保持理想的充填状态,并在流动过程中压力损失尽可能小,能将塑料熔体均衡地充到型腔。分流道的截面常常有以下几种1圆形2半圆形3矩形4梯形图5主流道衬套图。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13页图(5)在本设计中选择半圆形截面的分流道口。尺寸如图6422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由于分流道中与模具接触的外层塑料迅速冷却,只有中心部位的塑料熔体的流动状态较为理想,因面分流道的内表面粗糙度RA并不要求很低,一般取16M左右既可,这样表面稍不光滑,有助于塑料熔体的外层冷却皮层固定,从而与中心部位的熔体之间产生一定的速度差,以保证熔体流动时具有适宜的剪切速率和剪切热。43冷料井设计冷料井设置在主流道的末端,直径稍大于主流道直径,冷料井可防止冷料进入型腔而影响制品的质量均匀性和外观完美性。采用倒锥形头拉料冷料井结构。冷料井直径取D35MM。44浇口的设计浇口亦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除直接浇口外,它是浇注系统中截面最小的部分,但却是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浇口的位置、形状及尺寸对塑件性能和质量的影响很大。本设计采用点浇口。441浇口的位置及尺寸要求比较严格,初步试模后还需进一步修改浇口尺寸,无论采用何种浇口,其开设位置对塑件成型性能及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合理选择浇口的开设位置是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浇口位置的不同还影响模具结构。总之要使塑件具有良好的性能与外表,一定要认真考虑浇口位置的选择,通常要考虑以下几项原则1输管尽量缩短流动距离。2浇口应开设在塑件壁厚最大处。3必须尽量减少熔接痕。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14页图6分流道截面图图6图7浇口尺寸图图74应有利于型腔中气体排出。5考虑分子定向影响。6避免产生喷射和蠕动。7浇口处避免弯曲和受冲击载荷。8注意对外观质量的影响。浇口的尺寸设计。参照模具设计与制造具体尺寸如图(7)45排气孔道的设计排气孔道的作用是把型腔和型芯周围空间的气体及熔料所产生的气体排到模具之外。该注射模属于中小型模具,在推杆的间隙和分型面上都有排气效果,已能满足。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15页第五章顶出机构设计制品推出(顶出)是注射成型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推出质量的好坏将最后决定制品的质量,因此,制品的推出是不可忽视的。在设计推出脱模机构时应遵循下列原则。51顶出机构511推出机构应尽量设置在动模一侧由于推出机构的动作是通过装在注射机合模机构上的顶杆来驱动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推出机构设在动模一侧。正因如此,在分型面设计时应尽量注意,开模后使塑件能留在动模一侧。512保证塑件不因推出而变形损坏为了保证塑件在推出过程中不变形、不损坏,设计时应仔细分析塑件对模具的包紧力和粘附力的大小,合理的选择推出方式及推出位置。推力点应作用在制品刚性好的部位,如筋部、凸缘、壳体形制品的壁缘处,尽量避免推力点作用在制品的薄平面上,防止制件破裂、穿孔,如壳体形制件及筒形制件多采用推板推出。从而使塑件受力均匀、不变形、不损坏。513机构简单动作可靠推出机构应使推出动作可靠、灵活,制造方便,机构本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硬度,以承受推出过程中的各种力的作用,确保塑件顺利脱模。514良好的塑件外观推出塑件的位置应尽量设在塑件内部,或隐蔽面和非装饰面,对于透明塑件尤其要注意顶出位置和顶出形式的选择,以免推出痕迹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515合模时的正确复位设计推出机构时,还必须考虑合模时机构的正确复位并保证不与其他模具零件相干涉。分析根据以上原则,由于顶杆加工简单、更换方便、脱模效果好,因此选用顶杆脱模机构。脱模力的计算当脱模开始时,阻力最大。推杆刚度及强度应按此时的受力计算。对于厚壁圆形件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16页12FKULREQ其中Q脱模力(N)E塑料的弹性模量,E35103MPA;U泊桑比,PP取042;塑料的平均收缩率,选用12;L塑料对型芯的包容长度(CM);R塑料型芯的平均半径CM;K系数,随和变化,查表取K318;F制品与型芯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常取F0102,取F0212FKULREQ2083405515170N脱模机构的设计1推杆的长度顶出行程S顶H凸E式中E顶出行程余量H凸型芯成型高度已知H凸52MM,E5MMS顶57MM顶杆选择标准长度为125MM2顶杆直径根据压杆稳定公式计算出顶杆直径(M)412NEFLD式中D顶杆直径;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17页安全系数,常取15;L顶杆长度;N顶杆数目;388MM4152304715D取标准尺寸D6MM顶杆直径的强度较核(MPA)24DNQ其中,顶杆所受应力MPA顶杆的材料的许用应力MPAMPA28046105432723满足条件由模具设计简明手册查有D1202,L9020,S5005设计的顶出机构如图852复位机构脱模机构完成塑料制件顶出后,为了进行下一次循环必须回复到初始位置。采用弹簧复位,弹簧在顶出板与动模板之间,顶出塑料件时,弹簧被压缩。合模时,只要注塑机的顶杆一离开模具顶板,弹簧的回复力就将顶出机构复位。选用4根复位弹簧。分别套在两根顶杆和两根定位杆上。弹簧定位杆与顶杆安装在同一固定定板上,顶杆工作端面与分型面齐平,或低于动模表面不大于005MM。图8顶出杆机构图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18页图853导向机构设计A采用导柱导向因导柱只起导向作用,不用考虑受压力的作用,所以只需保证导向就行了。选取直通型(A型)导柱,采用T8淬硬到HRC5055。B导套与导柱配合使用。16图9第六章塑料模温控系统在注射工艺过程中,模具温度直接影响制品质量和注射周期。对于任何塑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19页料制品,模温波动较大都是不利的。过高的模温会使制品在脱模后发生变形。延长冷却时间,使生产率下降。过低的模温会降低塑料的流动性,难于充满型腔,增加制品的内应力和明显的溶接痕等缺陷。由中国模具设计大典查得PP在注射成型时所需的模温为100150度。PP是要求较高的模温,由于模具不断地被注入的熔融塑料加热,模温升高,单靠模具自然散热不能使其保持较低的温度,因此,必须加冷却系统。61型腔上的冷却设计冷却装置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塑件在脱模时发生变形,缩短成型周期及提高塑件质量。模具冷却剂用水。水冷,即在模具型腔周围和型芯内开设冷却水通道,使水在其中循环,带走热量,维持所需的模温。水的热容量大,导热系数大,成本低。采用外连结直通式,是最简单的,用塑料管和水管接头从外部连接,可以连接成单路循环或多路循环的方式。冷却装置开设原则如下1尽量保证塑件收缩均匀,维持模具热平衡。2冷却水孔的数量越多,孔径越大,则对塑件冷却也就越均匀。3水孔与型腔表面各处最好有相同的距离,既水孔的排列与型腔形状尽量相吻合,当塑件壁厚不均匀时,厚壁处水孔应靠近型腔,距离要小,一般水孔边离型腔距离不得小于10MM,常用1215MM。4浇口处加强冷却。一般熔融塑料填充型腔时,浇口附近温度最高,距浇口越远,温度越低。因此浇口附近应加强冷却,通入冷水,而在温度较低的外侧只需要通过经热交换后的温水即可。5降低入水与出水的温差,如果入水与出水温差太大,将使模具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尤其对流程很长的大型塑件,料温越流越低。为使整件的冷却速度大致相同,可以改变冷却孔排列的形式。6要结合塑料的特性和塑件的结构,合理考虑冷却水通道的排列形式。例如对于收缩大的塑件(如聚乙烯)应沿其收缩方向开设冷却通道。冷却流道的设计也要考虑塑件的壁厚。塑件壁厚越大,则所需冷却时间越长。7冷却水通道要以免接近塑件的熔接痕部位,以免熔接不牢,影响强度。8保证冷却通道不泄漏,密封性能好,以免在塑件上造成斑纹。9冷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尽量避免其与模具结构中其它部分的干涉现象。冷却水通道开设时,受到模具上各种孔(顶杆孔、型芯孔、镶块接缝等)的结构限制,要按理想情况设计是困难的。10冷却通道的进口与出口接头尽量不要高出模具外表面,既要埋入模板内,以免模具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坏。11冷却水通道要易于加工和清理。一般孔径设计为812MM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20页具体计算设计如下(假设熔融塑料产出的热量全部传给模具,其热量为211TNMCQN为每小时注射的次数,由制品的成型条件得,每个周期大概为50S160S取120S,每小时注射次数N606060/1201800次。M为每次注射的塑料质量(千克/次)。根据浇注系统估算M大概为008千克/次。C塑料的比热容(),查模具设计与制造表828得C1759CKGJ/KGJ/熔融塑料进入模腔的温度()。由制品的加工性能得,901201T1T,这里取110。制品脱模的温度(),根据制品塑料的特性,取为模温,80222C801759081Q7598880(J/H)计算用水量(KG/S)431TMM通过模具的冷却水的质量(KG)。为模具单位时间内积累的热量J/H。1Q为导热系数,查模具设计与制造表828得829CMJ/。CMJ/为进水温度(),这里取100。3T为出水温度(。),比脱模温度要低,取50。4C5018297M183KG根据冷却水处于湍流状态下的流速成与水管直径D的关系,确定模具冷却水管道的直径DVD104M为冷却水的质量(KG)为管道内冷却水的流速,一般取0825M/S这里取23M/S为水的密度(KG/)3M103248D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21页106MML圆整,D10MM由于型腔尺寸比较小,因此此把把冷却系统设在模板中。第七章标准模架的选择为了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和减少模具的制造成本,本设计采用了标准模架,标准模架购买后还要进行必要的加工,中国模具设计大典有标准模架的选择,本设计选用的标准模架为派生型P8尺寸235MM280MM模座结构采用V1由于制品的模芯为圆形,设两个止转销,选用型号为6X12第八章绘制实体装配图与绘制平面装配图在选定了模架后,就可以着手利用PRO/E进行零件的实体设计,模具设计,然后在PRO/E转成工程图,得到相应的零件图。然后在AUTOCAD中画出装配图,并对零件图进行相应的尺寸标注。第九章模具的试模与修模试模中所获得的样件是对模具整体质量的一个全面反映。以检验样件来修正和验收模具,是塑料模具这种特殊产品的特殊性。首先,在初次试模中我们最常遇到的问题是根本得不到完整的样件。常因塑件被粘附于模腔内,或型芯上,甚至因流道粘着制品被损坏。这是试模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91粘着模腔制品粘着在模腔上,是指塑件在模具开启后,与设计意图相反,离开型芯一侧,滞留于模腔内,致使脱模机构失效,制品无法取出的一种反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1)注射压力过高,或者注射保压压力过高。(2)注射保压和注射高压时间过长,造成过量充模。(3)冷却时间过短,物料未能固化。(4)模芯温度高于模腔温度,造成反向收缩。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22页(5)型腔内壁残留凹槽,或分型面边缘受过损伤性冲击,增加了脱模阻力。92粘着模芯(1)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过高或时间过长而造成过量充模,尤其成型芯上有加强筋槽的制品,情况更为明显。(2)冷却时间过长,制件在模芯上收缩量过大。(3)模腔温度过高,使制件在设定温度内不能充分固化。(4)机筒与喷嘴温度过高,不利于在设定时间内完成固化。(5)可能存在不利于脱模方向的凹槽或抛光痕迹需要改进。93粘着主流道(1)闭模时间太短,使主流道物料来不及充分收缩。(2)料道径向尺寸相对制品壁厚过大,冷却时间内无法完成料道物料的固化。(3)主流道衬套区域温度过高,无冷却控制,不允许物料充分收缩。(4)主流道衬套内孔尺寸不当,未达到比喷嘴孔大051。(5)主流道拉料杆不能正常工作。一旦发生上述情况,首先要设法将制品取出模腔(芯),不惜破坏制件,保护模具成型部位不受损伤。仔细查找不合理粘模发生的原因,一方面要对注射工艺进行合理调整;另一方面要对模具成型部位进行现场修正,直到认为达到要求,方可进行二次注射。94成型缺陷当注射成型得到了近乎完整的制件时,制件本身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这种缺陷的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一般很难一目了然,要综合分析,找出其主要原因来着手修正,逐个排除,逐步改进,方可得到理想的样件。下面就对度模中常见的成型制品主要缺陷及其改进的措施进行分析。(1)注射填充不足所谓填充不足是指在足够大的压力、足够多的料量条件下注射不满型腔而得不到完整的制件。这种现象极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有A熔料流动阻力过大这主要有下列原因主流道或分流道尺寸不合理。流道截面形状、尺寸不利于熔料流动。尽量采用整圆形、梯形等相似的形状,避免采用半圆形、球缺形料道。熔料前锋冷凝所致。塑料流动性能不佳。制品壁厚过薄。B型腔排气不良这是极易被忽视的现象,但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模具加工精度超高,排气显得越为重要。尤其在模腔的转角处、深凹处等,必须合理地安排顶杆、镶块,利用缝隙充分排气,否则不仅充模困难,而且易产生烧焦现象。C锁模力不足因注射时动模稍后退,制品产生飞边,壁厚加大,使制件料量增加而引起毕业设计用纸共24页第23页的缺料。应调大锁模力,保证正常制件料量。(2)溢边(毛刺、飞边、批锋)与第一项相反,物料不仅充满型腔,而且出现毛刺,尤其是在分型面处毛刺更大,甚至在型腔镶块缝隙处也有毛刺存在,其主要原因有A注射过量B锁模力不足C流动性过好D模具局部配合不佳E模板翘曲变形(3)制件尺寸不准确初次试模时,经常出现制件尺寸与设计要求尺寸相差较大。这时不要轻易修改型腔,应行从注射工艺上找原因。A尺寸变大注射压力过高,保压时间过长,此条件下产生了过量充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