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薄板类V形件中铰链垫片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孔、落料复合模,弯曲模含2副模具19张CAD图带卡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薄板类V形件中铰链垫片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孔、落料复合模,弯曲模含2副模具19张CAD图带卡片】.zip
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设计评语.doc---(点击预览)
薄板类V形件中铰链垫片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孔、落料复合模,弯曲模】.doc---(点击预览)
目录.doc---(点击预览)
摘要.doc---(点击预览)
弯曲凹模机械加工.doc---(点击预览)
弯曲凸模机械加工.doc---(点击预览)
封面.doc---(点击预览)
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中期检查表.doc---(点击预览)
1.薄板类V形件中铰链垫片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孔、落料复合模,弯曲模】.doc---(点击预览)
冲裁-冲孔落料模-上模座.dwg
冲裁-冲孔落料模-上模座1比1.dwg
冲裁-冲孔落料模-下模座.dwg
冲裁-冲孔落料模-下模座1比1.dwg
冲裁-冲孔落料模-凸凹模.dwg
冲裁-冲孔落料模-凸凹模固定板.dwg
冲裁-冲孔落料模-凸凹模固定板1比1.dwg
冲裁-冲孔落料模-凸模固定板.dwg
冲裁-冲孔落料模-卸料板.dwg
冲裁-冲孔落料模-小凸模.dwg
冲裁-冲孔落料模-推件块.dwg
冲裁-冲孔落料模-落料凹模.dwg
冲裁-冲孔落料模装配图.dwg
弯曲模-下模座.dwg
弯曲模-凸模.dwg
弯曲模-凹模.dwg
弯曲模-凹模1比1.dwg
弯曲模-模柄.dwg
弯曲模装配图.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0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27933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8-03-04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40
积分
关 键 词:
薄板 形件中 铰链 垫片 冲压 成形 工艺 模具设计 冲孔 复合 弯曲 曲折 模具 19 cad 卡片
资源描述:

薄板类V形件中铰链垫片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孔、落料复合模,弯曲模含19张CAD图带卡片】

【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图纸预览详情如下:


内容简介:
设计中期检查表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课题名称中铰链垫片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难易程度偏难适中偏易选题情况工作量较大合理较小任务书有无开题报告有无符合规范化的要求外文翻译质量优良中差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好一般差工作进度快按计划进行慢中期工作汇报及解答问题情况优良中差中期成绩评定所在专业意见负责人2008年4月28日设计任务书系部专业学生姓名学号设计题目中铰链垫片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起迄日期20年3月11日5月20日指导教师2009年3月11日设计任务书1本设计课题来源及应达到的目的该课题来源于于智宏老师发放的毕业设计题目。在完成该课题之后,应对冲裁工艺生产较为熟悉,能熟练掌握相关设计手册的使用,能独立完成一套模具的设计及模具工作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能够运用模具设计软件完成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的绘制。2本设计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1)了解目前国内外冲裁模具的发展现状;(2)冲压件的结构工艺分析;(3)板体冲孔落料弯曲模设计,并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4)绘制模具总装图,并画出非标准零件的零件图;(5)编制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弯曲前弯曲后原始资料零件件图及其尺寸见说明书零件名称中铰链垫片材料08钢厚度2MM生产批量大批量所在专业审查意见负责人年月日系部意见系领导年月日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中铰链垫片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XX年5月8日表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名称中铰链垫片弯曲凸模共(1)页第(1)页材料牌号T10A毛坯种类锻件毛坯外型尺寸80MM120MM165MM每个毛坯可制件数1每台件数1备注工时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车间工段设备夹具准终单件01备料备值尺寸为80MM120MM165MM的矩形锻件金工锯床02热处理退火(消除锻后残余内应力;降低硬度)金工03粗加工毛坯铣六面达76MM116MM161MM金工铣床04磨平面磨两大平面及相邻的侧面保证垂直金工磨床专用磨夹具05钳工划线划刃口轮廓线及孔线,加工出孔钳工钻床06电火花加工凸模的工作部分,留05MM加工余量电火花机床专用电火花加工夹具07淬火回火对凸模的加工的部分进行热处理热处理08研磨对凸模进行进一步的修整,抛光金工09检验设计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记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该文件号表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名称中铰链垫片弯曲凹模共(1)页第(1)页材料牌号T10A毛坯种类锻件毛坯外型尺寸85MM85MM195MM每个毛坯可制件数1每台件数1备注工时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车间工段设备夹具准终单件01备料备值尺寸为85MM85MM195MM的矩形锻件金工锯床02热处理退火(消除锻后残余内应力;降低硬度)金工03粗加工毛坯铣六面达81MM81MM191MM金工铣床04磨平面磨两大平面及相邻的侧面保证垂直金工磨床专用磨夹具05钳工划线划刃口轮廓线及孔线,加工出孔钳工钻床06电火花加工凹模的工作部分,留05MM加工余量。电火花机床专用电火花加工夹具07淬火回火对凹模的加工的部分进行热处理热处理08研磨对凹模进行进一步的修整,抛光金工09检验设计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该文件号中铰链垫片模具设计摘要本设计的题目为中铰链垫片模具设计,体现了薄板类冲压零件的要求、内容及方向,有一定的设计意义。通过对该零件模具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本人冲压模设计的基础知识,为设计更复杂的冲压模具做好了铺垫和吸取更深刻的经验。本设计运用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首先分析了冲裁件的冲压工艺性,为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做好了准备;然后计算冲裁力和模具刃口尺寸,便于选取压力机及确定工作零件的尺寸和结构;最后分析了制件的特征,确定模具的设计参数、设计要点及推件装置的选取。为了方便制件的取出,冲裁时模具采用倒装结构形式,为了简化模具结构,弯曲模采用了弹性顶件装置。本设计从模具设计到零部件的加工工艺以及装配工艺等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应用CAD进行各重要零件的设计。关键词冲压模具,倒装复合,弯曲模,弹性顶件,THEDESIGNOFMOLDINTHEGASKETHINGEABSTRACTTHEDESIGNWASENTITLEDMOLDINTHEGASKETHINGE,REFLECTSTHETHINPARTSLIKEPUNCHINGTHEREQUEST,THECONTENTSANDDIRECTIONOFACERTAINDESIGNSIGNIFICANCEPARTSOFTHEMOLDTHROUGHTHEDESIGN,HASFURTHERSTRENGTHENEDMYSTAMPINGDIEDESIGNOFTHEBASICKNOWLEDGEFORTHEDESIGNOFMORECOMPLEXSTAMPINGDIETOPAVETHEWAYANDTHELESSONSMOREPROFOUNDEXPERIENCETHEUSEOFTHEDESIGNPROCESSANDDIESTAMPINGFORMINGTHEBASISOFDESIGNKNOWLEDGEANDANALYSISOFTHEFIRSTBLANKINGOFTHESTAMPINGPROCESS,TODETERMINEBLANKINGOFTHEPROGRAMMEPREPAREDFORANDTHENCALCULATINGPUNCHINGPOWERANDSIZEDIECUTTINGEDGE,FORSELECTEDPRESSANDDETERMINETHESIZEANDSTRUCTUREOFPARTSOFTHELASTPARTS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DESIGNPARAMETERSESTABLISHEDMOLD,DESIGNFEATURESANDPUSHINGTHESELECTPIECESOFEQUIPMENTTHISDESIGNDESIGNSFROMTHEMOLDTOTHESPAREPARTPROCESSINGCRAFTASWELLASTHEASSEMBLYCRAFTANDSOONCARRIESONTHEDETAILEDELABORATION,ANDCARRIESONEACHIMPORTANTCOMPONENTSUSINGCADTHEDESIGNKEYWORDSTAMPINGDIE,FLIPCOMPOSITE,BENDINGDIES,FLEXIBLEPIECESOFPUSHING目录1绪论111国内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111国内模具的现状1112国内模具的发展趋势312国外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513中铰链垫片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6131中铰链垫片模具设计的设计思路6132中铰链垫片模具设计的进度62中铰链垫片的工艺分析721工件的工艺性分析722工艺方案的确定8221工艺方案分析8222排样设计823必要的尺寸计算10231冲孔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10232计算压力及初选冲床12233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3234弯曲力的计算173模具的总体设计1931冲孔落料模具总体设计1932弯曲模具总体设计204冲压设备的选定2141冲孔落料模具冲压设备的选定2142弯曲模具冲压设备的选定215绘制模具装配图236弯曲模工作零件的制造267结束语28致谢29参考文献30设计评语学生姓名班级学号题目中铰链垫片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综合成绩指导者评语1)该同学基本独立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2)该同学查阅了国内有关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大量资料,制订出了基本合理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结构,设计中不存在创新;3)该同学设计说明书内容基本完整,计算存在一定的错误,格式基本规范,图纸质量一般,整体无原则性的错误;4)该同学装配图、零件图设计基本合理,视图表达存在较多的问题;5)建议该同学成绩评定及格;6)可以提交答辩。指导者签字年月日设计评语评阅者评语ZZZ同学毕业设计任务来自生产实际,工作量大小适中,能够按照要求书写设计说明书,零件图上存在少量问题,建议成绩为及格,可以提交答辩。评阅者签字年月日答辩委员会(小组)评语答辩委员会(小组)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第1页共30页1绪论进入21世纪,制造技术发展迅猛,模具技术作为现代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模具作为重要的生产装备和工艺发展方向,在现代工业的规模生产中日益发挥着重大作用。通过模具进行产品生产具有优质、高效、节能、节材、成本低等显著特点,因而在机械、电子、轻工、家电、通信、军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产品生产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作用不可替代,模具被赞为“金钥匙”、“制造业之母”、“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等。利用模具成形零件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少无切削、多工序重合的生产方法。采用模具成形加工零件代替传统的切削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生产率,保证零件质量,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据粗略统计,70以上的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零件,80以上的塑料制品,85以上的计算机、电子行业产品的零件,都是采用模具成形的方法来生产。因此,利用模具生产零件的方法已经成为工业上进行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对于保证制品的质量、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等都具有重要意义。11国内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11国内模具的现状我国的模具制造技术是随着现代化工业建设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大部分工业品不能自行生产,因而所需要的模具很少,也谈不上模具工业和模具技术,国内只能仿制一些简单的模具,且主要依靠钳工个人技术来实现。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种工业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模具日益增多,模具制造水平处于参照外国模具图样进行加工,并且多为单工序模具、简单的复合模具、少工序和较低精度的级进模具和机外脱模的塑料压缩模具。随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发展,国外的模具技术书刊、模具设计手册、模具制造资料等相继介绍到我国,对指导和促进模具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制造模具的一些专用加工设备如大型仿形铣床、坐标镗床等的引进,为制造大型模具打下了物质基础。到1956年,制造模具开始采用成形磨削加工,模具结构采用拼块方式,初步解决了模具钳工手工作业和热处理变形问题。这对于提高模具质量和精度、缩短制造周期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末,电火花加工技术开始应用于模具生产,这种方法可以把模具型腔、型面的精加工放在热处理之后,避免了热处理变形对精度的影响,使模具制造技第2页共30页术水平又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尤其是1963年,国内研制成功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从而可以加工更为复杂、精密的冲裁模等,大大减少了模具钳工的手工作业,并应用于塑料模、压铸模和其他成形模具的型孔加工。这一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是我国模具制造技术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相关学科的技术进步,推动了模具制造技术及模具工业的迅猛发展,模具无论是从品种、数量还是精度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发展,模具对工业产品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模具制造业也成了现代工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分支。模具标准化工作是代表模具工业和模具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到目前为止,已经制定了冲压模、塑料模、压铸模和模具基础技术等50多项国家标准、近300个标准号,基本满足了国内模具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模具的商品化程度也大大提高,从“八五”期间的20提高到目前的40左右。一些先进、精密和高自动化程度的模具加工设备,如数控仿形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精密坐标磨床、连续轨迹数控坐标磨床、高精度低损耗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慢走丝精密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精密电解加工机床、三坐标测量仪、挤压研磨机等模具加工和检测用的精密高效设备,由过去依靠进口到逐步自行设计制造,使模具加工工艺手段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为先进加工工艺的推广奠定了物质基础。特别是模具成型表面的特种加工工艺的研究和发展,使模具加工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有很大的改善。特种加工工艺设备的改进和提高,使模具加工自动化程度和效率都大大提高。模具新材料的应用,以及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模具寿命大幅度提高。快速成型技术在模具制造上的应用,是近20年以来模具制造技术的又一重大发展。快速成型技术是综合了机械工程、CAD、数控机床激光技术和材料科学技术的一种全新的制造工艺,应用于模具制造,可以使模具设计和制造更加快速、经济、实用,对于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生产及新产品敏捷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模具制造技术水平,从过去只能制造简单模具发展到了可以制造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例如在冲压模具方面,我国设计和制造的电机定转子硅钢片硬质合金多工位自动级进模和电子、电气行业用的50余工位的硬质合金多工位自动级进模,都达到了国际同类模具产品的技术水平。凹模镶件重复定位精度0005MM,步距精度0005MM,模具成型表面粗糙度为RA0401M,零件可以互换,模具寿命达1亿冲次。级进冲裁技术和叠铆原理相结合,在高速冲床上使用,具有自动冲切、叠压、铆合、扭角、计数分组和安全保护功能。在塑料模具方面,能设计和制造汽车保险杠及整体仪表盘大型注射模,大型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等多种精密、大型注射模。例如天津市通信广播公司模具厂设计和制造的汽车保险杠模具重达10余吨、模具尺寸精度可达10M、型腔表面粗糙度为RA01M,型芯表面粗糙度为RA32M、模具寿第3页共30页命达30万次以上,达到国际同类模具产品的技术水平。我国模具制造行业近十余年来的年工业产值,持续以15的增长速度在迅速递增,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工业分支。112国内模具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因而,促成了冲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1)冲压成形理论及冲压工艺冲压成形理论的研究是提高冲压技术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冲压成形理论的研究非常重视,在材料冲压性能研究、冲压成形过程应力应变分析、板料变形规律研究及配料与模具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塑性变形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我国已开始应用塑性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即利用有限元等数值分析方法模拟金属的塑性成形过程。据分析结果,设计人员可预测某一工艺方案成形的工艺性及可能出现的工艺问题,并通过在计算机上有选择的修改有关参数,实现工艺及模具的优化设计。(2)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冲压模具是实现冲压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上,目前正朝着以下两方面发展一方面,为了适应高速、自动、精密、安全等现代化生产需要,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率、高精度、高寿命、自动化及多工位方向发展。在我国,工位数达50甚至更多的级进模、寿命达亿次的硬质合金模、精度和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冲压模具都已经应用在生产中,同时,由于这样的冲压模具对加工、装配、调整、维修要求很高,因此,各种高效、精密,数控、自动化的模具加工机床和检测设备也正在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为了产品更新换代和试制小批量生产的需要,锌合金冲压模具、聚氨酯橡皮冲压模具、薄板冲压模具、钢带冲压模具、组合冲压模具等各种简易冲压模具及其制造工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3)模具材料模具材料及热处理与表面处理工艺对模具加工质量和寿命的影响很大,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开发了许多新的钢种,其硬度可达HRC5870,而变形只有普通钢的1/21/5。如火焰淬火钢可局部硬化,且无脱碳;我国研制的65HB、LD和CD等新钢种,具有热加工性能好、热处理变形小、抗冲击性能佳等特点。与此同时,还发展了一些新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艺,主要有气体软氮化、离子氮化、渗硼、表面涂金、化学气象沉积、物理迹象沉积、激光表面处第4页共30页理等。这些方法能提高模具工作表面的耐磨性、硬度和耐腐蚀性,使模具寿命大大延长。(4)冲压模具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模具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已得到模具行业的高度重视,这是由于模具标准化是组织模具专业化生产的前提,而模具的专业化生产是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制造周期、低成本的关键。我国已颁布了冷冲压术语、冷冲模零部件的国家标准,冲压模具的专业化正处在积极组织和实施中,但总的来说,我国冲压模具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5)冲压模具CAD/CAE/CAM技术模具CAD/CAE/CAM技术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能借助计算机对产品、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成本等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随着功能强大的专业软件和高效集成制造设备的出现,以三维造型为基础、基于并行工程的模具CAD/CAE/CAM技术正成为发展方向,它能实现制造和装配的设计、成形过程的模拟和数控加工过程的防真,还可对模具可制造性进行评价,使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智能化。(6)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目前,快速经济制模技术主要有低熔点合金制模技术、锌基合金制模技术、喷涂成形制模技术等。采用快速模具制造技术,能简化模具制造工艺,缩短制模周期,降低模具生产成本,在工业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2国外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对模具制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模具制造质量提高、生产周期缩短已经成为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模具制造业近十余年来的发展道路,其主要发展方向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模具生产的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多年来的模具制造实践表明,要使模具技术高速发展,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是关键,目前美国模具专业化程度已超过90,日本也超过了75。而我国模具专业化程度还处在25左右。第5页共30页2模具粗加工技术向高速加工发展以高速铣削为代表的高速切血加工技术代表了模具零件外形表面粗加工发展的方向。高速铣削可以大大改善模具表面的质量状况,并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例如INGERSOLL公司生产的VHM型超高速加工中心的切削进给速度为76MMIN主轴转速为45000RMIN;瑞士SIP公司生产的AFX立式精密坐标镗床的主轴转速为30000RMIN;日本森铁工厂生产的MV40型立式加工中心,其转速达40000RMIN。另外,毛坯下料设备出现了高速锯床、阳极切割和激光切割等高速、高效率加工设备,还出现了高速磨削设备和强力磨削设备等。3成形表面的加工向精度、自动化方向发展成形表面的加工向计算机控制和高精度加工方向发展。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设备、计算机控制连续轨迹坐标磨床和配有CNC装修设备与精密测量装置的成形磨削加工设备等的推广使用,是提高模具制造技术水平的关键。4光整加工技术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当前模具成形表面的研磨、抛光等光整加工仍然以手工业为主,不仅花费工时多,而且劳动强度大、表面质量低。工业发达国家正在研制有计算机控制、带有磨料磨损自动补偿装置的光整加工设备,可以对复杂型面的三维曲面进行光整加工,并开始在模具加工上使用,大大提高了光整加工的质量和效率。5模具CAD/CAM技术将有更快的发展模具CAD/CAM技术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它是模具技术的又一次革命,普及和提高模具CAD/CAM技术的应用是模具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6研制和发展模具用材料模具材料是影响模具寿命、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重要方面。没有充足的、高质量的、品种系列齐全的模具用材料,模具工业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加速研发急需的模具新钢种,如高强韧、高耐磨新型优质模具钢,大力发展硬质合金模具材料已经势在必行。13中铰链垫片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131中铰链垫片模具设计的设计思路此工件形状、结构都比较简单,而且左右对称,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用简单模分第6页共30页两次加工,就生产批量来说有些费时,用级进模加工要设导正销,模具加工、安装较复杂,用复合模加工既能保证精度,还能保证生产效率,所以采用复合模加工。设计此模具时,要设计好模具的工作零部件,其它的零件根据模具结构的需要添加即可,但必须要保证模具工作时的正常运行132中铰链垫片模具设计的进度1了解目前国内外冲压模具的发展现状,所用时间2天;2确定加工方案,所用时间3天;3模具的设计,所用时间20天;4模具的调试所用时间5天2中铰链垫片的冲压工艺分析21工件工艺性分析工件名称中铰链垫片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08钢料厚2MM零件宽12MM弯曲前第7页共30页弯曲后此工件是典型的V形件,零件图中尺寸只对两冲孔位置有较高要求,其余均为未注公差,在处理这类零件公差等级时,均按IT13级要求,弯曲圆角半径为2MM,大于最小弯曲半径()故此件形状尺寸精度均满足弯曲工艺MTR2160MIN要求,另外此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对称,防止弯曲时毛坯偏移造成质量不稳定,确保了工艺性要求,可用弯曲工序加工。结论可行22工艺方案的确定221工艺方案分析该零件所需冲压工序为冲孔落料弯曲。完成该零件的成形,可能的工艺方案有以下几种方案一冲孔、落料复合,弯曲中心角本方案采用两副模具,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寿命长,制造周期短,投产快,工件回弹易控制,尺寸和形状精确,表面质量高,能利用一个侧面定位冲孔,定位基准一致,且与设计基准重合,操作页比较简单方便,但是工序分散,需用压床,模具及操作人员多,劳动量大。方案二先落料再冲孔随后弯曲本方案采用三副模具,模具结构简单,投产快,寿命长,但位置精度不准确,且工序过于分散,劳动量大,占用设备多。需三道工序,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该零件的产量要求。方案三采用级进模工序比较集中,占用设备和人员少,用一副模具完成全部工序,第8页共30页生产效率高,由于它实际上是把方案一的各工序布置到级进模的各工位上,所以它还具有方案一的各项优点但是模具结构复杂,安装调试维修困难,制造周期长,价格高,零件冲压精度稍差,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要在模具上需设置导正销。综上所述考虑到零件生产批量,为保证各项技术要求,选用方案一,其工序如下冲孔落料,弯曲中心角。222排样设计合理的排样是降低成本和保证冲裁件质量及模具寿命的有效措施。排样时应考虑如下原则1提高材料利用率(不影响冲件使用前提下,还可适当改变冲件形状)。2合理排样方法使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且安全。3模具结构简单,寿命长。4保证冲件质量和冲件对板料纤维方向的要求。1)该模具排样如图所示2)排样及材料利用率,由于毛坯尺寸较小,并考虑操作方法与模具结构尺寸,决定采用单排。表29最小搭边值第9页共30页查表,取搭边MA201则送料过距H42条料实际宽度MB5753板料规格选用18092为防止弯曲件开裂,弯曲线要与板料的纤维线垂直,所以只能采用横裁,则每板条数M23457/1条余N每条工件数6902件余每板的工件数个19841利用率007/538423必要的尺寸计算231冲孔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表24较大间隙的冲裁模具初始双面间隙08、10、35、09MN2、Q235材料厚度T/MMZMINZMAX矩形件边长L50MM坯料厚度T工件间A侧面A02505222505081820081215181216182016202022第10页共30页070064009208007201040900900126100100014012012601802002460360查表得间隙值,。2460MINZ360MAXZ1冲孔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由于制件结构简单,精度要求不高,所以采用凸、凹模分别制造法制作凸、凹模,其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如下表25简单形状冲裁件冲裁时的凸、凹值(单位MM)基本尺寸凸模公差凸凹模公差凹18002000201830002000253080002000308012000250035第11页共30页查表得M0202凹凸,4M014INMAX凹凸Z0202I17836758)(凸凸D000MIN252)()(凸凸220I1168478D)()(凹凸凹Z00MIN259335)()(凹凸凹磨损后无变化的尺寸是22)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对于尺寸R3宽度12MM02凹凸02020187553X)()(凸凹D0202MIN169487)()(凸凹凸Z000278515312)(凹凹X22394678)(凹凸D对于尺寸53M凹凸,030303553)(凹凹X02022MIN8446ZD凹凸(232计算压力及初选冲床料厚/MMK卸K推K顶第12页共30页表27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系数冲裁力TLLPBM84126472L9T2MMMPAB40故KNP6215740192782卸料力PKX300推件力NTT总冲压力KNTX4561925621570为了保证冲裁力足够,一般冲裁时压力机吨位应比计算的冲裁力大30左右,即01006009010140105004007006500805250025006005006钢25650020050045005第13页共30页KNP093254619305)压力中心的计算。由于该零件上、下、左、右对称,故压力中心就是零件的中心。初选用J2335压力机233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凸模圆角半径若弯曲件的弯曲半径没有规定,则凸模圆角半径取3)T1(凸R式中T材料厚度(MM)。若弯曲件的弯曲半径为R,则凸模圆角半径应取R凸但弯曲件的弯曲半径R值不能小于最小弯曲半径数值。若弯曲件的弯曲半径R较大,精度要求较高时,应考虑回弹影响。凸模圆角半径应根据回弹角大小作相应的加减。凸R由于此工件的R/T2/21MM较小且R为2MM大于最小弯曲半径(故凸模圆角半径为2160MINMTRM2RR凸2)凹模圆角半径弯曲凹模的圆角半径,对于弯曲力和弯曲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其大小与成形零件的凹R要求有关,一般可按下式确定(26T)凹R式中T材料厚度(MM)。在确定时,材料愈薄,选取系数越大,一般可分为T2MM(36)T;凹RT24MM(23)T凹第14页共30页T4MM2T凹R凹模圆角半径一般按材料厚度T来选取,因为材料厚度为2MM,所以凹模圆角半径6T),凹模圆角半径取2(凹RMR4凹3)凹模工作不分深度计算的设计计算凹模工作部分的深度将就决定板料的进模深度,同时也影响到弯曲件直边的平直度,对工件的尺寸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弯曲件边长L2444MM,板厚2MM。查表311得凹模的底部最小厚度H20MM,因此凹模工作部分深度MMH4204凹4)凸、凹模间隙弯曲时凸、凹模间隙值主要与材料厚度,材料力学性能,和弯曲方式等因素有关。理论上,其间隙值可按下式来计算CTTZ最大其中,Z单面间隙(MM);T材料公称厚度(MM);材料的最大厚度(MM);最大C系数,系数C可根据弯曲件高度H和板宽B(弯曲线长度)而确定。取间隙的方向根据零件质量而定。如工件外形尺寸要求准确,则间隙取在凸模上;若工件内形尺寸要求准确,则间隙应在凹模方向选取。实际生产中为了简便起见,凸、凹模间隙可等于板料厚度,即当T15MM时,ZT当T15MM时,ZT式中Z单面间隙(MM);T板料厚度(MM);板材厚度的上偏差尺寸(MM);弯曲凸,间隙值,对于工件的形状与尺寸精度影响较大。因此,即使按计算方法计算出的间隙值,在使用时,也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必须经过第15页共30页反复的试验,直到工件完全合格为止,才能取得合理的间隙值。为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往往把间隙值取的比板料厚小002MM006MM范围内,这样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但过小的间隙值,容易划破制品零件表面和降低模具寿命。工件精度要求不高或校正弯曲时,生产中常采取调整凸、凹模间隙的方法来解决工件回弹问题。V形件弯曲模的凸、凹模间隙是靠调整压力机的装模高度来控制的,设计制造模具时可以不考虑,但在模具设计中必须考虑到模具闭合时,模具工作部分与工件能紧密贴合,保证弯曲件质量。5弯曲回弹值计算小变形程度(R/T10)时,回弹大,卸载后弯曲件的弯曲圆角半径和角度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此时,可以不考虑材料厚度的变化及应力、应变中性层的移动,以简化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凸模圆角半径和凸模圆角部分中心角可凸R凸按下式进行计算凸RETS31凸凸R式中凸模圆角半径(MM);凸R凸模圆角部分中心角;凸R弯曲件圆角半径(MM);弯曲件圆角部分中心角;弯曲件材料的屈服极限(MPA);SE弯曲件材料的弹性模量(MPA);T弯曲件材料厚度(MM)。先计算凸模圆角半径,再计算凸模角度;表5190单角自由弯曲时的回弹角材料R/T材料厚度T/MM第16页共30页2软铁黄铜铝和锌1155456234012中硬钢硬黄铜硬青铜1155568235013硬钢11557912457236大变形程度(R/T5)时,卸载后圆角半径变化小,可以不考虑,而仅考虑弯曲中心角回弹变化,当弯曲件弯曲中心角不为90时,其回弹角可按下式计算,本弯曲件弯曲中心角为60,所以90362式中弯曲件的弯曲中心角为时的回弹角;弯曲中心角为90时的回弹角;90第17页共30页弯曲件的弯曲中心角。235弯曲力的计算弯曲力是设计弯曲模和选择压力机吨位的依据。弯曲力的理论计算可以从塑性弯矩和外力弯矩相等的条件求得。但由于弯曲力受材料性能,零件形状,弯曲方法,模具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用理论公式来计算不但计算复杂,并且也不一定准确。因此在生产中经常采用经验公式计算,作为设计工艺过程和选择设备的依据。V形件校正弯曲时,在进行校正弯曲前是自由弯曲,弯曲力TRB602KFV形自由弯曲40133744KN式中冲压行程结束时自由弯曲的弯曲力(N);自FK安全系数,一般取K13B弯曲件宽度(MM);T弯曲件材料厚度(MM);弯曲件材料抗拉强度(MPA);BR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MM)。顶件力可近似取自由弯曲力的即顶F0308(0308)3744KN112329552KN顶取2KN顶校正弯曲时,校正弯曲力最大值在压力机工作到下止点的位置,且校正力远远大于自由弯曲力(或接触弯曲力),而在弯曲过程中,二者又不是同时存在,因此,查表得第18页共30页P60MPA,所以校正力为KNAPF069287421校对于校正弯曲力,由于校正弯曲力比顶件力大得多,故顶件力可以忽略,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在计算压力机公称压力时还是将顶件力考虑进去。13)(1213)22069KN(26482869)KN21(压力机F顶F)校初选压力机型号为J23100A3模具总体设计31冲孔落料模具总体设计本工序包含冲孔和落料两个工序,且孔边距较大,可采用倒装复合模具,可直接利用压力机的打杆装置进行推件、卸料可靠、便于操作,工件留在落料凹模空洞中,应在凹模孔设置推件块。卡于凹模上的废料可由卸料板推出,而冲孔废料则可以在下模座中开设通槽,使废料从空洞中落下,由于在该模具中压料是由落料凸模与卸料板一起配合工作来实现的,所以卸料板还应具有压料的作用,应选用弹性卸料板来卸下条料废料。因为是大批量生产,采用手动送料方式,从前向后送料,因该零件采用的是倒装复合模,所以直接用挡料销和导料销即可。为确保零件的质量及稳定性,选用导柱、导套导向。由于该零件导向尺寸较小,且精度要求不是太高。所以宜采用后侧导柱模架。模架的设计模各零件标记如下上模座240MM185MM40MM下模座240MM185MM40MM导柱B35H5210MM55MM导套B35H6110MM43MM第19页共30页模柄60MM115MM垫板厚度130MM100MM12MM卸料板厚度130MM100MM12MM凸模固定板厚度130MM100MM16MM模具的闭合高度H闭H上模座H垫板H凸模固定板H落料凹模TH卸料板H弹簧外露H下模座(40121630127040)230MM32弯曲模具总体设计该模具采用弯曲单工序模,上模主要由模柄、凸模等零件组成,下模主要由凹模、顶杆、弹簧、下模座、螺钉、定位销、销钉等零件组成,弯曲件由顶压装置顶出。顶出装置采用弹簧做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高度按凸模工件进入凹模深度5倍的值选取。第20页共30页4冲压设备的选定41冲孔落料模具冲压设备选定选择型号为JB23100的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能满足使用要求。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公称压力1000KN滑块行程130MM最大闭合高度480MM最大装模高度380MM工作台尺寸(前后左右)710MM1080MM垫板尺寸(厚度孔径)100MM250MM模柄空尺寸60MM75MM最大倾斜角度3042弯曲模具冲压设备选定初选压力机的公称压力为100KN,即J23100A型压力机。型压力机的滑块行程为16140MM,大于工件高度的两倍,满足支承板弯曲时的冲压行程。最大闭合高度400MM第21页共30页最大装模高度330MM连杆调节长度120MM压力机工作台尺寸530710MM模柄孔尺寸80MM60最大倾斜角度30由于弯曲模不是标准模架,因此需要自行设计。取下模座高度为50MM。凹模高度为80MM,中间安全距离为30MM,模柄总长120MM,凸模总长160MM,弯曲模闭合高度是指冲压运行到下止点时,模具工作状态的高度,故模具工作状态高度为H50MM160MM30MM80MM60MM380MM第22页共30页5绘制模具装配图冲孔落料模具图如图所示第23页共30页第24页共30页第25页共30页弯曲件模具图如图所示第26页共30页6弯曲模工作零件的制造弯曲模零件的加工方法基本与冲裁模相同,一般都是根据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复杂程度与表面粗糙度要求及设备条件,按图样进行加工与制造。由于弯曲变形工艺的特殊性,弯曲模制造有如下特点1)弯曲模工作部分形状比较复杂,几何形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在制造时,凸凹模工作表面的曲线和折线需要事先做好的样板或样件来控制,以保证制造精度,样板和样件的精度一般应为。由于零件回弹的影响,加工出来的凸模与凹模的形05状不可能与零件最后形状完全相同。因此,必须有一定的修正值。该值应根据操作者的经验和反复试验后确定,并根据修正值来加工样板和样件。2)弯曲凸凹模的淬火,回火工序是在试模工序后进行的弯曲成形时,由于材料的弹塑性变形,使弯曲件产生回弹。因此,在制造弯曲模时,必须考虑材料的回弹值,以便使弯曲的零件能符合图样所规定的要求。由于影响回弹的因素很多,要求设计的完全准确是不可能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薄板类V形件中铰链垫片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孔、落料复合模,弯曲模含2副模具19张CAD图带卡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927933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