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观后感:在复兴之路上感受变迁触摸幸福 _第1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在复兴之路上感受变迁触摸幸福 _第2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在复兴之路上感受变迁触摸幸福 _第3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在复兴之路上感受变迁触摸幸福 _第4页
复兴之路观后感:在复兴之路上感受变迁触摸幸福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复兴之路观后感在复兴之路上感受变迁触摸幸福昨晚,央视一套推出的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落下帷幕。“震撼”、“激动”、“落泪”,这是很多网友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用的词语。“有着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我们制作这样一部片子,就是想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的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从变迁中感受和触摸幸福。”昨天,央视经济频道副总监、复兴之路总编导、总撰稿任学安接受了记者专访,讲述复兴之路创作始末。“91”工程从大国崛起到复兴之路很多人把复兴之路看作是大国崛起的姊妹篇,任学安对此说法颇为认可“无论是在叙述的理性、客观性,全球视角,还是构建大的历史框架大历史的结构方式,寻找基本历史脉络,用历史细节说话这些方面,两片都有相似之处。追求制作精良度、包括采用现代最新的制作手段,也都是从大国崛起延续下来的。此外,梳理的方式,观察国家发展的视角也是同一个,所以这两部片子看起来很像,说是姊妹篇也比较恰当。”拍复兴之路的想法缘自大国崛起的制作后2/7期。“当时我们就有一个想法把中国历史也做一个梳理,这样感觉就比较完整了。而且做大国崛起大家在看国外9个发达国家时也有一个中国心态。我们说这是个91工程。”任学安讲述了创作复兴之路的初衷。“大国崛起一收尾,我们就着手做复兴之路了。制作过程中,我们想到,如果它能赶在十七大之前播出,也挺好的。”任学安说,这部片子正常制作周期应该在两年左右,但剧组只花了10个月就完成了片子的制作。于是,反复地熬夜就成了令他记忆最为深刻的事情。这部时间紧任务重的片子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央视国际网站甚至以此为契机,倾力打造了大型时事论坛复兴论坛,8日开坛以来每天的浏览人数逐日上升。“以影像叙述历史更具冲击力”复兴之路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片最难的是历史素材的取舍,拍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更难,难在毕竟观众的陌生感要差一些。国内有多3/7少人会对西班牙史、葡萄牙史、荷兰史,甚至美国史有多少了解除非是专业人士和学者。因此,拍大国崛起时我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但对我们中国自己的历史,可以说每个中国人从小时候都接受过基本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表达出最基本的新鲜感,就成为最困扰我们的追求。”任学安在介绍剧组面临的最大困难时说。任何一个创作都希望呈现一种新鲜的面孔,这样传播效果、到达效果才会更好。否则传播就没有意义了。如何给观众新鲜感任学安和剧组成员们从电视梳理与文字梳理的不同之处入手,开始探索。“电视是时间艺术、时间作品,没有太多空间功夫去铺陈。电视是用画面叙事,让观众通过影像来了解。文字叙述的历史追求必须思想深远,有哲学高度,电视节目有时候可能甚至不需要说话,一个画面加一段音乐就足够了。”任学安介绍了复兴之路带来的影像冲击力“在第一、二集中的开头,观众能看到当时的中国人用脚踩水车的画面,如果认真看,你就会发现那些人都是光着屁股的,那是真正的衣不蔽体。再往后看,看到第四、五,尤其第六集,画面转为恢弘绚丽,那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观众能完整地看完这六集,基本能清晰看到中国由弱到强,由主权沦丧到开始独立,由人民受奴役受欺侮到翻身做主并且开始享受小康生活的变化。”4/7任学安说,即便说复兴之路目前所呈现的历史事实本身仍是比较基本的,但放在电视上跟放在书上是不一样的,经过电视综合艺术手法表达,它产生了更强更新的冲击力。尽管制作时间短,但复兴之路剧组还是尽可能地收集珍贵资料来表达历史。比如片中展示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辞位诏书、孙中山成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民国公约等都是从中国历史第一、第二档案馆找到的原件。还有苏中建交时的俄文版文件的原件影像,则是第一次公开的外交部“镇部之宝”。为了使这部政论片经得起考验,剧组采访了140多位境内外专家,其中境外专家30余位。“复兴之路不承担对历史进行新解说”与大国崛起突出对事件的讲述有所不同,复兴之路不仅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发展的轨迹与最后的影响,还将大量笔墨放在历史人物的命运之上,如林则徐、魏源、康有为、孙中山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振聋发聩的名字,他们的命运在片中均有展现。“写历史绕不开两个东西,一个是人,一个是事。在历史的关键点上,总能找到一些具体推动、承载历史的人,他们是历史的参与者。通过他们的故事,现在的观众感受和触摸起历史来可能会更鲜活一些,更真实一些。”任5/7学安说,复兴之路一片中出现的人物,应该说都跟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历史的参与者,有些还是历史的创造和推动者,写历史不能忘记他们。对于某报关于复兴之路“对很多此前不甚明晰的史实及争议人物也有新析”的报道,任学安说“这是一个虚假报道,第一他没有采访过剧组,第二我们认为这只是他自己的解读,他的解读跟我们没有任何沟通。”他表示剧组对这种不负责任的报道非常气愤,要求对方消除影响。“复兴之路这部片子不承担对历史进行新解说。历史不是生产产品,历史的基本事实在那里摆着。我们只是希望观众通过我们的电视化梳理,能够看到为什么我们今天过上幸福生活,取得了这么巨大的成绩,我们民族复兴走上新的起点,这一路是如何走来的。我们想建立一个历史感,让广大观众明白中国由积贫积弱到现在逐步走上繁荣富裕,才刚刚开始品尝小康生活的滋味,这一切来之不易。跟十几年前、五十年前、一百年前比,一代代中国人的日子越来越好,每个中国人的自信心、精神风貌有了极大变化。国家、民族复兴的基础在一步步夯实。”媒体是传播有用知识的主阵地回忆复兴之路创作的点点滴滴,任学安说,由于是大国崛起的原班人马,大家对创作的基本方式、6/7基本判断均已达成共识,因此剧组人员最需要克服的是很多最基本的问题,比如说照顾父母妻儿和自己身体上的问题。记者在任学安的临时办公室看到了一个电子血压计,据说剧组中因为忙碌而血压升高的同事还有好几位。为了复兴之路顺利播出,剧中每个成员都在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吃住在剧组,不仅春节、“五一”、“十一”几个黄金周都在加班,平常工作多少小时也根本都没有概念,每个人都面临脑力和体力的极大考验。女导演黄蔚负责的是境外国家的拍摄,从联络到出访,都担纲完成,这对于一个孩子还不到两岁的年轻的母亲来说,无疑意味着要克服重重困难。执行总编导周艳也是最辛苦的人之一。“在制作大国崛起时,周艳已经被戏称具备了外国史专业博士生研究的资格,如今,如果有学校愿意授予她中国近现代史博士学位,我认为她也是当之无愧的。”任学安半开玩笑地说。说到此,任学安非常感谢他的团队中的每一个同事以及他们的家人。“每一个创作都是一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