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实用】课程设计指导书(火法)_第1页
【精品实用】课程设计指导书(火法)_第2页
【精品实用】课程设计指导书(火法)_第3页
【精品实用】课程设计指导书(火法)_第4页
【精品实用】课程设计指导书(火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设计指导书 (火法 ) 冰铜反射炉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录 . 1 . 2 第 1章 炉子结构 . 2 反射炉的炉型 . 2 炉膛基本尺寸的确定 . 2 炉床面积 F 床 . 2 炉膛长度 . 3 炉膛高度 H . 4 冰铜反射炉炉体结构 . 6 炉基 . 7 炉底 . 7 炉墙 . 8 炉顶 . 8 其他装置 . 9 筑炉要求 . 11 砌砖方法 . 11 砖缝 . 11 膨胀缝 . 11 砌筑尺寸允许 误差 . 11 烘炉曲线 . 12 砌筑炉体耐火材料的估算 . 13 第 2章 炉子供热 . 14 反射炉使用的燃料 . 14 反射炉使用燃料的种类 . 14 反射炉燃料消耗的确定 . 14 反射炉对燃料的要求 . 14 助燃空气 . 14 燃料燃烧计算 . 15 燃烧装置 . 16 燃烧装置的类型 . 16 烧嘴的数量 . 16 粉煤烧嘴基本尺寸的计算和确定 . 16 烧嘴布置 . 19 第三章 炉子送风和排烟 . 20 送风系统 . 20 风管直径 . 20 风管的布置 . 20 气流阻力 . 20 风机的选择 . 20 排烟系统 . 21 排烟口的位置及断面尺寸 . 21 烟道系统 . 21 烟囱的设计计算 . 22 第 4章 炉子的热效率 . 23 炉子的有效热 Q 效 . 23 烟气带走的热量 Q 烟 . 23 炉体的散热量 Q 散 . 23 其他热损失 . 23 炉子热效率 . 23 炉子技术经济指标 . 23 附录 . 24 1 冶金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设计题目 : 日处理铜精矿 吨冰铜反射炉 设计时间 : _ 至 _ _ 设计内容要求 : 化铜精矿成分,燃料为粉煤 ( 1)绪 言 ( 2)炉子结构 ( 3)炉子供热 ( 4)炉子送风和排烟 ( 5)炉子热效率 ( 6)炉子总体图 ( 7) 于思考,认真观察和分析试验过程的现象和问题。 迹清楚、图表规范、所有表格一律用三线表。 主要参考资料 谟堂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2003 年 柏廷编 中南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锌、冶炼设计参考资料,上、下册 冶编 南矿冶编 册,冶金工业出版社, 1973 年 设计进度安排: 2 周 阶段 阶段内容 起止时间 设计计算 设备选型及主体设备结构设计计算,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送风和排烟系统的选择计算 1 周 说明书编写 进行数据整理、流程选择和论文编写 绘图 绘制主体设备图 2 张(要求手工绘图) 指导教师(签名) _时间 : _ 教研室 (所 )主任 (签名 )_时间 : _ 2 第 1章 炉子结 构 反射炉在有色冶炼中应用十分广泛。铜、镍、锑精矿或焙烧矿的熔炼,铜、铅、锑等金属的精炼,以及金属的熔化铸锭等生产过程,一般都采用反射炉。 生产工艺不同,反射炉分为连续作业的和周期作业的两类。 反射炉的炉型 炉型即炉膛内部的形状。反射炉的炉型为卧式长方形空间。确定反射炉的炉型时必须根据生产工艺过程、炉温制度及炉气、溶体运动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反射炉的纵断面形状及其特点和应用见表 1。 表 1 反射炉不同纵断面形状、特点和应用 纵断面形状 特 点 应 用 炉顶平直 ,炉气对炉顶冲刷作用小。 多用于铜精矿或熔砂的冰铜熔炼。 炉尾炉顶倾斜下压,有利于传热及炉压的分布。 多用于炉气含尘量少及要求炉温分布均匀 固体燃料供热,炉顶前端为驼峰。 用于炼锑及处理铅浮渣。 反射炉水平断面型式平面图如图 1所示。 图 1 反射炉水平断面形状示意图 炉膛基本尺寸的确定 反射炉炉膛基本尺寸包括炉床面积、炉膛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这些尺寸,有的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数据选用的,有的是通过理论计算的。 炉床面积 F 床 冰铜反射炉炉床面积一般为 200250最大 350射炉炉床面积 F 床 按下式计算: a b 3 2 ( 1) 式中 F 床 炉床面积, A 炉子日处理量, t/d; a 炉子的单位生产率,即床能力, t/(m2d)。 反射炉的床能力 料、燃料性质及操作技术水平有关。它可根据经验系数或工业实验结果而定。周期作业反射炉的单位生产率 ,铜熔炼反射炉的床能力见表 3。 表 2 周期作业反射炉单位生产率 a 炉子用途 炉料种类 一般指标 先进指标 操作炉时 /h炉 -1 a/t(m2d)作炉时 /h炉 -1 a/t(m2d)锡 锡精矿 810 铋 铋精矿 1618 6 锑 粉状氧化锑 72100 2 理铅浮渣 块状铅浮渣 1418 约 4 6 粗铜火 冷铜锭 1214 57 12 9 法精炼 液体粗铜 1112 79 810 1011 表 3 铜炼反射炉床能力 炉料种类 床 能力 /t(m2d) 般 最 高 * 熔炼铜精矿或铜镍精矿 炼铜及铜镍的焙烧矿 9 熔炼氧化铜离析矿(粗铜) 注: * 采用富氧鼓风,若炉顶安装燃烧器分散供热,床能力可进一步提高。 炉膛长度 确定反射炉炉膛长度 L 应考虑炉子生产工艺特点、燃料的种类及其燃烧方法等因素,一般取经验数据。周期作业、固体燃料室供热的反射炉炉膛长度一般不超过 8m,有料坡熔炼的反射炉炉长一般在 2835m。 反射炉炉膛宽度 床 ( 2) 式中 B 炉膛宽度, m; F 床 炉床面积, L 炉膛长度, m; n 系数,考虑炉膛水平投影面积与矩形面积的差别。根据炉子横断面形状,一般 n=铜反射炉 n=1。 4 目前,大型反射炉炉膛宽度趋向增大,使炉子热量集中,以提高炉子生产率,有料坡熔炼的反射炉炉膛宽度一般为 7 反射炉炉膛长宽比 L/B 可大体反映炉温分 布、操作条件及炉体辅助设备的配备条件等方面的特点。固体燃料供热的反射炉长宽比 L/矩式燃烧供热的反射炉长宽比为 确定炉膛宽度还应满足安装燃烧器所需宽度,安装端烧咀需要的炉膛宽度可按下式计算。 B=(+2d m ( 3) 式中: B 要求的炉膛宽度, m; n 燃料器个数,个; S 两个相邻燃烧的中心距, m; d 外侧燃烧器垂直中心线离侧墙内侧的距离, m。 表 4为燃烧粉煤 的冰铜反射炉炉膛宽度(根据安装燃烧器的需要)。 表 4 粉煤燃烧反射炉炉膛宽度 厂别 燃烧器外径 /烧器中心距 S /烧器个数 n /个 侧燃烧咀中心线离侧墙距离 d /膛宽度 B / 620 870 6 1875 8100 2 720 2085 7800 炉膛高度 H 冰铜反射炉炉膛高度(有料坡的)的组成如图 2所示。 图 2 冰铜反射炉高度组成 H=h1+h2+h3+m ( 4) 式中 H 炉膛高, m,一般为 b h1 h3 5 炉顶拱顶高, m;炉顶中心角一般为 5060,其拱高 )10171(1 形吊挂炉顶 料坡至拱脚高, m;熔炼精矿 炼焙烧 料坡高, m,可按正式计算: 3 1 ()2h B b tg m( 5) 其中: B 炉膛宽, m; b 熔化裸露表面的宽度,一般为 050%;实际中 料坡角, 一般为炉料的自然堆角,生精矿为 4045; 熔池的深度, m。一般为 型冰铜反射炉为 产粗铜的反射炉为 确定熔池深度时,应考虑以下问题:底层金属熔点高时,要求过热温度高,则熔池深度不能太厚,否则反之;对于精炼炉,若金属中含杂质较多时,则溶池 可浅些,以利氧化操作。一般铜阳极炉(粗铜火法精炼)的熔池深度,根据炉子容量的大小,一般为 、锑、铋反射炉熔池深度为 周期作业的反射炉炉膛的高度包括熔池深度和炉气空间的高度,它们 可进行理论或选择经验数据。 国内某些厂反射炉主要尺寸见表 5、表 6及表 7。 表 5 国内连续作业熔炼反射的主要尺寸 厂 名 白银 大冶 石录 炉子用途 造冰铜 造冰铜 炼粗铜 炉床面积 /10 217 53 外形尺寸 / (L) 31315 31315 15400 宽 (B) 3950 9250 5160 高 (H) 5850 6067 4317 炉 膛 尺 寸 /L) 29590 29935 14020 宽 (B) 7800 8100 4000 高 (H) 4270 4100 3354 净 高 3070 2900 2754 炉项拱高 50 1140 斜坡至拱脚 05 200400 料坡高 3001600 13001500 1000 最大熔池深 200 1200 500600 炉顶中心角 4910 6230 62 排烟断面 49302500 45002910 16302134 6 表 6 国内铜精矿反射炉的主要尺寸 厂 名 白银 上冶 株冶 武冶 广州扎延厂 炉膛面 积 /0 3 装入量 /t 135 140 90 55 30 20 外形 /LBH 1001560603890 906040004800 759035903550 80003000 580024802800 炉膛 /LB 76003070 72703000 56002500 46001900 44501500 净高 /330 1140 1015 990 熔池深 /50 680 600 500 640 炉顶中心角 45 36 52 50 36 炉顶拱高 /20 250 315 210 120 反拱中心角 2930 1812 45 50 4932 反拱拱高 /50 180 250 210 240 排烟口断面 /0001350 5501200 6001000 8001000 800600 表 7 国内周期作业熔炼反射炉主要尺寸 厂 名 云锡 广冶 株冶 锡矿山 炉子用途 炼锡 炼锡 炼铋 处理铅浮渣 炼锑 炉床面积 /5 18 10 1 外形 尺寸 / (L) 15000 11220 8180 8548 8400 宽 (B) 4700 3670 3300 2984 3210 高 (H) 2700 2320 1360 2190 1695 炉 膛 尺 寸 / (L) 12720 8000 4890 4200 4540 宽 (B) 3470 2750 2840 2280 2400 高 (H) 1490 1380 1137 1830 846 净 空 高 800 548 346 炉项拱高 400 300 240 318 140 拱顶中心角 48 192 45 52 26 反拱中心角 33 38 60 476 熔池深 300 400 400 410 600 500 排烟口断面 10001200 12052750 100100 1201403 孔 1401402 孔 冰铜反射炉炉体结构 反射炉炉体包括炉基、炉底、炉墙、炉顶及附属设备等。 7 炉基 炉基承受炉体的重量 15003000t,炉料的重量 1000此要求炉基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并防止受力不均产生裂纹。炉基的长和宽,应大于炉子外形的长和宽,并留有发展的余地。一般炉基的长和宽比炉子外形长和宽大 1基的厚度一般为 23m。炉基的标高,应考虑放渣形式、地下水位及 冰 冻线等因素。 建筑炉基的材料,应根据炉子大小和炉子工作条件不同确定。常用的材料有混凝土的、钢筋耐热混凝土的、炉渣的和石块的等。炉基内留有孔道和装有下部拉杆及测温装置。 炉底 反射炉炉底有架空炉底和实炉底两种。架空炉底是在炉基上用钢结构将炉底架空,高度 用于精炼炉等。实底炉是在 炉基上直接砌筑炉底,常用于连续作业的炉子,例如冰铜反射炉。 炉底的厚度一般为 底结构有砖砌的和烧结的两种。砖砌炉底一般采用反拱砌筑,反拱角为 2045,铅精炼炉为 180,以防止熔体渗透而使砖块上浮。砖砌炉底的材料,由下至上:铸铁板或钢板 1050于架空炉低),石棉板 1020土砖 230或 340打层 60150砖或镁铝砖 380或 460 烧结炉底使炉底上部烧结成一个整体。它具有坚固性好、耐侵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炉底烧结材料有石英的和镁铁的。石英烧结炉 底是用石英砂烧结而成,使用时由于耐侵蚀性差,使用寿命短,现已不采用了。镁铁烧结炉底的结构由下至上一般为:铸铁板或钢板 1030于架空炉底), 石棉板 10英砂 40质粘土砖115土砖 34560镁砖或镁铝砖 380铁烧结 200350型冰铜反射炉可达 500 镁铁烧结层各种材料的配比及要求分别见表 8和表 9。烧结温度为 15001600 ,烧结时间 3648小时。 表 8 镁铁烧结炉底所用材料的配比 材 料 配 比( %) 上层 中层 下层 料坡 镁 砂 54 54 68 52 氧化铁粉 40 40 28 42 卤 水 6 6 7 6 表 9 对镁铁烧结材料的要求 原料 成 份 /% 粒 度 / 注 冶金镁砂 78, 砂 36, 中砂 13, 细砂 01 使用前烘干 120150 氧化铁粉 95, 4 100150 网目 烘干 , 熔点 1400 卤水 密度: 130014000 55% 8 炉 墙 炉墙直接砌在炉基上。砌砖前,先铺 1520英砂。炉墙厚度为 部薄,外表面垂直。大型冰铜反射炉渣 线 以上为 690线以下逐渐加厚到 1000增加对熔体的侵蚀。砌筑炉墙的材料,内衬用镁砖或镁铝(铬)砖,外部用粘土砖。 炉顶 炉顶的形式有拱形炉顶和吊挂炉顶两种。拱形炉顶用于炉膛宽度小于 68m 的炉子。拱形炉顶使用的耐火材料有硅砖、高铝砖或镁铝砖,其厚度,高温区为 480或 510温区为 380度为一块砖长)。拱顶的曲率半径为炉膛宽度的 。拱形炉顶的结构如图 3 所示。拱脚梁 3 焊接在立柱上,炉顶的重力及热应力通过拱脚砖和顶脚梁作用于立柱上。 B 炉膛宽度; B 炉顶跨度; 拱顶角; h 拱 高; 1 拱顶; 2 拱脚砖; 3 拱脚梁; 4 炉子侧墙内衬; 5 绝热层; 6 绝热散料; 7 立柱; 8 上部拉杆 图 3 拱形炉顶的结构 吊挂炉顶用于炉膛宽度大于 8顶材料一般采用高铝砖或镁铝砖。厚度为 380、 460或多或多或 520挂炉顶的形式很多,图 4是某厂冰铜反射炉使用的压梁式 止 推吊挂炉顶。 8 6 3 2 x 1 7 5 4 B B 9 图 4 压梁式 止推式吊顶砖组结构 其他装置 ( 1)加料口 冰铜反射炉的加料口设在炉顶的两侧,孔中心距侧墙 200300口尺寸为 150250( 200300) 个加料口的中心距为 1斜角一般为60。为了避免高温炉气的破坏作用,有的加料口进行冷却,冰铜反射炉炉顶加料装置如图 5所示。 1 加料装置; 2 炉顶; 3 拱脚梁; 4 炉墙; 5 窥视孔 图 5 冰铜反射炉加料装置 ( 2)转炉渣注入口 冰铜反射炉转炉渣注入口一般设在炉头的端墙或侧墙处。断面尺寸一般为 300300体转炉渣通过溜槽注入炉内, 溜槽倾斜角为 3 5, 注入口周围用镁铬砖砌筑。 ( 3)冰铜放出口 冰铜放出口的形式有虹吸式和洞眼式的;正常生产冰铜放出口多采用虹吸式,其结构如图 6所示。冰铜放出口一般设在炉尾 的侧墙。生产实践表明,反射炉炉顶加料口示意图 10 虹吸式冰铜放出口易于操作,劳动强度小。洞眼式的冰铜放出口如图 7 所示,洞口尺寸为 5565用于停炉时排放炉底的残留物。 1 炉墙; 2 铁护板; 3 独立砖组; 4 活动铸铁压板; 5 出铜口; 6 压板; 7 楔子; 8 立柱 图 7 护板洞眼放侧口结构示意图 ( 4)炉渣放出口 冰铜反射炉的炉渣放出口一般设在 跨炉尾端墙 3m 左右的侧墙处,距炉底 断面尺寸为 了抵抗炉渣的侵蚀,渣口周围用镁铬砖砌筑。 ( 5)工作炉门 冰铜反射炉在炉子的侧墙上设有备用工作炉门,在炉子正常生产时,炉门用耐火砖砌死,只是在处理事故和修炉时打开。炉门数量为 36 个,断面尺寸宽 高为 52063060920某厂的为 4601683。 ( 6)加固支架 反射炉的加固支架由立柱和上、下拉杆组成,拱形炉顶还有拱脚梁。炉子的加固支架可通过炉体受力计算确定。 大型反射炉立柱用 45#工 字钢,拉杆用 30钢,拱脚梁可用大型槽钢,立柱图 6 11 间的中心距为 ( 7)炉子热工参数的检测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炉体上的热工检测点,主要有温度、压力、炉气成分等,测温孔尺寸为 8075压孔 130检测仪表应提出要求 测量范围、测量 精 度、是否记录或实现自动控制等。冰铜反射炉炉顶后部还设有加铁球的孔,其尺寸为 160150 筑炉要求 对砌筑炉子的基本要求包括砌砖方法、砖缝、膨胀缝和尺寸允许的误差等。 砌砖方法 按耐火砖在砌体中的位置不同,砌砖方 法分为平砌、侧砌和立砌。炉墙和炉底下部一般采用平砌,炉底上部和跨度较小的炉顶可采用侧砌;熔炼炉炉底上部和跨度较大的炉顶采用立砌。立砌时,同一层砖之间接面积最大,炉体较坚固。 根据耐火泥的调制不同,砌砖方法分为干砌和湿砌。镁质耐火砖应采用干砌,其他耐火砖采用湿砌。镁砖干砌时用镁质耐火粉或铁片填充砖缝,或用卤水与镁质耐火粉调制砌筑。 砖缝 对砖缝大小的要求主要取决于砌体工作条件,在有液态炉渣和金属的地方,砖缝应小,一般要求在 12墙、炉顶要求不超过 2 膨胀缝 为了防 止炉体受热膨胀的破坏作用,砌砖时应留有一定的膨胀缝。膨胀缝的大小取决于耐火砖的种类和炉膛的温度。高温炉每米长砌体应留的膨胀缝为:粘土砖的56砖的为 12砖的 1214胀缝的位置在有炉渣和金属的地方,膨胀缝应均匀分散,即每隔 23块砖夹易燃物纸片或木片;炉顶每隔 23用石棉绳填充。 砌筑尺寸允许误差 砌筑炉体时,其尺寸误差不应超过以下规定值: ( 1)垂直误差 墙每米高 3全高 15础砖墩每米高 3础砖墩全高 10 2)表面平整误差(用 2米长的水平靠尺检查) 墙面 512 挂砖墙面 7脚砖下炉墙上表面 5部 5 3)线性尺寸误差 矩形或方形炉膛长度、宽度 10形或方形炉膛对角线长度 15形炉膛内半径 误差 : 内半径 2m 15半径 2m 10和拱跨顶跨度 10道的高度和宽度 14烘炉曲线 冶金炉砌筑好后,在投入生产前,应进行烘烤和加热,使砌体中的水分蒸发,并达到一定的温度后才能正式投入生产。炉子在烘烤和加热前,应制订烘炉和加热曲线,它包括烘炉时间、加热最高温度、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等。若烘烤后需要降温的炉子,还要注明降温度的速度和时间。 制订烘炉曲线时,应根据炉子的大小和用 途、耐火材料 的 种类和性能、炉子砌筑的质量和砌砖方法、以及筑炉的季节等因素综合考虑。烘烤加热的最高温度为炉子正常工作时的温度。 烘炉开始时,在 150 以下,由于炉体含有大量的水分,故升温速度应慢,应小于1015 /h。炉体较厚时,还应进行保温。超 过 150 以后,应根据砌体耐火砖热膨胀性的大小确定升温速度,在 150600 范围内的升温速度,粘土砖砌体为 25100 /h,硅砖砌体为 2040 /h,镁砖砌体为 1520 /h。超过 600 以后的升温速度,粘土砖砌体为 100250 /h,硅砖砌体为 50100 /h,镁砖砌体为 1525 /h。图 8 为 精炼反射炉 的烘炉 升温 曲线图。 图 8 精炼反射炉(硅砖炉顶)升温 曲线 13 烘炉注意事项: 炉子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试车合格后方可烘炉。 出现的总是应做记录。 时调整漯母。 砌筑炉体耐火材料的估算 我国生产的耐火有统一的牌号、砖号、形状、尺寸和重量,可查有关的资料(例如筑炉手册等)。 砌筑炉体火材料的数量,可根据炉子设计所确定砌体的尺寸计算其体积,然后换算为重量。表 10为 1量。 表 10 每 1括损耗) 砌体部位 轻质粘土砖砌体 粘土砖砌体 高铝砖砌体 硅砖砌体 镁砖砌体 砖量 /t 火泥 /量 /t 火泥 /量 /t 火泥 /量 /t 火泥 /量 /t 火泥 /墙及炉底 90 50 80 50 40 圆弧状砌体 90 50 70 50 40 砌筑各种耐火砖使用泥耐泥浆的配制见表 11。 表 11 砌筑耐火砖使用的泥浆 耐火砖名称 泥浆名称 泥浆浆成分 备 注 粘土砖 、 轻质粘土砖 粘土质泥浆 粘土质火泥 : 100%, 水 400600L/ 硅砖 硅质泥浆 硅质火泥 : 100%, 水 : 400600L/料 高铝砖 高铝质泥浆 高铝质火泥: 100%,水 400600L/料 镁砖 湿砌;镁质泥浆 干砌:镁质火泥 镁质火泥 : 100%, 卤水适量 干镁质火泥 : 100% 卤水比重 加适量氧化铁粉 炭砖 炭缝糊 冶金焦粉 : 4951%, 沥青油 : 5149% 重量比 14 第 2章 炉子供热 反射炉使用的燃料 反射炉使用燃料的种类 反射炉使用的燃料有粉煤、重油和煤气,有的小型反射炉还用块煤。制造粉煤是用烟煤或烟煤与无烟煤按一定比例配合。我国目前提出以煤代油,即用粉煤代替重油作为冶金燃料。重油发热量高,便于燃烧,是理想的冶金燃料,但重油用作冶金燃料,综合效益低,冶金生产成本高,应尽量少用或不用。煤气使用方便,燃烧过程便于控制,亦是理想的冶金燃料。但在有色冶金厂缺少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天然气亦受地区的限制,所以在必要时才采用发生炉煤气。制造发生炉煤气需 要增加设备和投资。 反射炉燃料消耗的确定 冶金炉燃料的消耗,可通过炉子热平衡进行计算,但在炉子设计中,在往往采用经验数据。 炉子燃料的消耗量与燃料的性质和燃烧过程的组织、冶金工艺过程的特点、炉子结构、炉子生产操作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在炉子设计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炉内热能的利用,降低燃料的消耗。 生产实践总结,冰铜反射炉燃料的消耗量;熔炼铜精矿为 4659105kJ/t 料,即 粉煤消耗率为 1422%,或重油消耗率 1015%;熔炼铜焙烧砂为 46、 3338105kJ/即粉煤消耗率为 1214%,或重油消耗率为 712%。 反射炉对燃料的要求 反射炉对燃料的基本要求是满足炉内冶金工艺所需的热量、温度及火焰长度等。使用重油时,重油需加热、过滤和加压。重油达到烧嘴前要求的粘度见表 12。 表 12 重油达到喷咀前的粘度要求 烧咀类型 喷咀前重油达到的粘度(0E) 常用值 最大允许值 机械喷咀 高压喷咀 5 低压喷咀 反射炉对使用粉煤的要求包括:制造粉煤的煤种(烟煤),粉煤的粒度( 过 200 网目的为 8095%),粉煤的成分(挥发物 2528%以上,灰分应小于812%,且熔点高,水分小于 ),发热量高( Q 低 25103kJ/ 助燃空气 15 助燃空气的确定包括空气消耗系数 n,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的比例,空气预热的温度,以及富氧燃烧等。 燃料燃烧空气消耗系数的大小与燃料和种类、燃烧方法和燃烧设备有关,其大小可以参考表 13确定。 表 13 燃料燃烧合理的空气消耗系数 燃料种类 合理的空气消耗系数 人工操作 自动控制 烟 煤 烟煤、焦炭 褐 煤 煤 油 气 有焰燃烧 焰燃烧 煤燃烧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的比例与煤的种类、粉煤的粒度及要求的火焰长度等因素有关。一次空气的比例,可根据煤的种类确定,贫烟、无烟煤为 1015%,烟煤为 2030%,褐煤为 3035%。 助燃空气预热可提高 燃烧温度,降低炉子燃料的消耗量,回收烟气中的热量,应积极采用。 粉煤燃烧时,一次空气因喷吹粉煤,一般不进行预热。二次空气可进行预热,其预热温度一般不超过 400500 。 富氧燃烧,不仅减少燃烧产物的生成量,提高燃烧温度,强化冶金生产过程,提高炉子生产率,而且对冰铜反射炉还可提高烟气中的 含量,有利制酸、空气燃料燃烧富氧可在 30%以上。 燃料燃烧计算 燃料的燃烧的计算,包括: ( 1) 燃料的发热量和炉子容积热强度; ( 2) 燃料燃烧实际空气需要量和炉子小时空气需要量; ( 3) 燃料燃烧实际产物生成 量和小时产物生成总量; ( 4) 燃烧产物的成分和 密 度; ( 5) 燃料实际燃烧温度。 燃料燃烧计算的方法,参考教材的有关内容。但是,在计算炉子小时需要的空气量时,应考虑炉料反应需要的空气;炉子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