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医生如何正确接诊医生与病人的关系通常流行的提法是“为病人服务”、“待病人如亲人”,实际上不少医生并不赞成这种提法,认为它带着太多的感情色彩,反而淡化了职责问题。那种关系,在战争时期是对的,而现在公众已经在讨论,病人是否是消费者。病人及家属对医护人员既有信任的一面,又有戒备的一面。即使医生想对病人如亲人,对方还未必接受呢。医生应该带着深厚的感情,千方百计地为病人治病,但心里应明白,医患之间首先是一种契约关系、合同关系或法律关系。一旦医生违反了规章制度,发生了差错事故,医院可以对他批评处分,执法部门也可以追究他的法律责任。医生的职责,既应自觉遵守,同时又带着强制性。客观上,医患之间就是这种关系。而医务工作又需要在工作中倾注感情,使病人感到温暖。这就是医生和病人的基本关系。医务人员势必兼顾这两方面,才能做好工作。特别困难的是急诊科室,病人来得突然,病情变化快,应该力求兼顾,适当解释,争取得到病人理解。仪表风度也能治病一个正派的医生不应该装腔作势,但又必须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态度、谈吐举止、仪表风度,这些在医疗工作中都可能发挥作用。2/10大约_年前,我陪一个老中医出诊。他在车上和我聊天,谈笑风生。快到病人家,他逐渐停止了说笑,表情严肃起来。下车时再看他,已是一副无比庄重的样子。我当时年轻不理解,暗笑他像演员上戏台前酝酿情绪,过了好些年才慢慢懂得其中的奥妙。再举一个例子,曾有一位_岁的男病人,因重症急性心肌梗死住入心脏监护病室抢救成功,出院前,他的儿子表示感谢时对我说“真神啦,他一见到您就觉得他不会死”。他父亲曾悄声说“小子,我的病能好。你看那个老大夫,我信得过他”。对此我也觉得意外,因我清楚记得,老人那时处于休克状态,神志模糊。后来我以此为例告诉年轻医生们接诊时实际上是双方都在互相了解。病人也在观察你的仪表举止,力求对你的本领和为人做出自己的结论。而这些,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的信心。换句话说,好的仪表风度能治病。仪表风度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等内涵,通过谈吐举止自然流露出来的。我见过一位医生,他自称“能指挥自己的眼泪”。有个病人死了,他找家属谈话,我见他表情十分到位,甚至眼里真的闪着泪花。但后来家属反映说他“虚伪”。所以,我仍认为,医生的仪表风度不是能装出来的,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他的外在形象才能从根本上逐渐改观。3/10医生应该讲究衣着,也可以讲究美,女医生也可化淡妆,但是女医护人员不宜浓妆艳抹、奇装异服,给人轻浮的感觉,像个歌星或时装模特,那就很不妥当。下班后虽然可以随便些,但也不能截然两样。有的医生,上班时一本正经,下班后打打闹闹,甚至有低级言语和举动,非常有失身份。医生的美应该体现庄重,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印象。医生该何时微笑有人说,医生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安慰的语言,但还不全面。从内涵上说,医生应善于体谅病人和家属的心情,而不仅是善于使用哪一种语言。几年前,当社会上提倡“微笑服务”的时候,有记者问我微笑服务是否也适用于医生我说医生的服务和其他服务人员有所不同。你到饭馆要一种菜,服务人员微笑着回答很抱歉,这种菜卖光了。而如病人急需一种药医院没有,或者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了,医生就没有任何理由笑。相反,一个曾被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最后被查明为良性,那时医生不仅可以微笑,即使开怀大笑也无不可。关键是,医生要体现与病人休戚相关,而不是简单地讨论笑或不笑。重要的是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情绪,是顾虑重重还是麻痹大意。对前者应适当宽慰,对后者语气可重些,目的都是使其既予重视,又不失信心。4/10一般说,只顾埋头工作而很少说话的医生,病人是不大欢迎的。在一些国家,医生把自己开诊的时间叫做“谈话时间”,这也体现了医生说话的重要性。医生与病人谁感谢谁我们的医生对病人态度粗暴的确实很少,但表情冷漠的却普遍。但在国外,许多有名的教授对病人也很有礼貌,在给病人查体时常说“谢谢”。我们的一些老一辈专家也是对病人彬彬有礼。现在有些年轻医生对此不大理解,心想为什么要感谢病人难道不是应该病人感谢医生吗医生为什么要感谢病人呢有医生说因为病人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假如一个病人都不找你,你不是要下岗吗这话不很贴切。说顾客是商店的衣食父母,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是比较确切的,因为他们虽然也是服务,但也为了有利润和超额收入。而且,顾客和观众多少与收入紧密相关。但医生基本上是劳务收入,至少在眼下,挣的是辛苦钱。医生并不希望病人多,最高目标是减少疾病、伤残和死亡。我们为诊治疾病而受的劳累,担的风险,比许多其他职业大得多。打个比方,就像消防队员不希望火灾,交通警不希望交通事故一样,没有人会认为火灾和交通事故是他们的“衣食父母”。5/10医生不是感谢病人来找他看病,而是对他们在查体时按医生要求配合做某种检查时,承受一些不适而表示感谢。如果配合不好,导致诊治失误,也会影响医生的名声,甚至因此挨批评,受处分。医生善待病人,决不会贬低自己,相反只会受到更多的尊重。一是,病人是带着痛苦和恐惧来的,医生是健康人;二是,病人是客人,医生是主人,待客应该有礼貌。说声“您好,请坐”,几秒种就可进入正题。说到这些,又不能不再次涉及当前医院的氛围。在中国,至今看病仍远不是一件舒适的事。虽然不少医院大楼很漂亮,设备也先进,但有人说像是“机关加研究所”。有的医院里,最漂亮最舒适的地方是办公区和高级仪器所在地。相比之下,诊室拥挤,设备简陋,病人焦急,空气不好。这种评论有些难听,但可能有道理。耐心能问到更多病史询问病史时,医生的基本态度是关心,千万不能像审讯,宁可像亲友探视的问候。“文革”时有个笑话,医生问病人您有什么问题病人说你才有“问题”。有个刚上临床的年轻医生曾对我说,问第一句话最难。在外国,医生的第一句话通常是“CANIHELPYOU“似也很一般。我想不如问“您感到怎么不好”总之,需要考虑一下提问的方式。还有人讲过一件真事医生在为一个病人做6/10手术,家属在手术室外等候。医生出来开口就说了一句“完了”,让家属吓了一跳。如果说“好啦”,就不会引起一场虚惊。此外,医生还应重视倾听病人的诉说。有些病人通过倾诉和宽慰,病情可以减轻。但这点现在很多医生都说太忙,做不到。医生工作忙是事实,但有时也是借口。医生希望病人说话简明扼要也是合理的,但多数病人做不到。其实,应稍微耐心些加上一些诱导技巧,可能效果更好。催促他们,结果使病人心急,反说乱了,更费时间。医生亲切耐心,还有利于患者打消顾虑,袒露通常不对人说的隐私。有时隐私是弄清病情的关键。首先,医生要善于从病人的神情和叙述中敏感到其病情后有“难言之隐”,通常是在工作中或家庭里受了什么委屈,或者大龄未婚、夫妻关系不好、性生活问题、子女虐待、家属突然亡故,等等。医生意识到“有事”,但不宜贸然直接提出,可以似问非问地说您心里有什么烦恼也许病人就会有情绪反应,激动、流泪、哭泣。病人会很注意医生的年龄、声望和神情,以决定是否袒露,对老医生顾虑较少些。如医生提问较委婉,即使病人回避,双方也不会难堪。查体态度要关切而严肃查体,不是检查或修理机器,医生切忌一言不发,应该把自己想做什么、正在做什么,要求病人怎么配合,7/10随时告诉病人,特别是口腔科、五官科、妇科检查。当然,如果怀疑是个肿瘤,就不宜随便下结论。查体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病人。一方面要避免受凉,另一方面要保护病人的“身体隐私”。检查前,让无关人员回避。检查时,既需必要的袒露,又应及时覆盖。_多年前,一位教授曾对我们说,医生的性别是中性。意谓医生不能由于性别原因而拒绝做某种工作。如女医生为男病人导尿等。不过也得考虑病人的接受程度,如果病人特别计较,拒绝异性医生检查操作,也不能勉强。曾有一次,一个女患者挂号找我查乳腺包块。我让她去外科,她吞吞吐吐地说是信不过。所以,给异性病人做检查,特别是男医生给女病人做检查,态度应十分稳重。关键是,自己要居心端正,表情严肃,按照正规程序和手法进行。比如,男医生给女病人叩诊心肺时,应注意手指定位正确,压力均衡,避开乳头等敏感部位。触诊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时,医生最好先说明自己的目的,并应熟悉淋巴结的正常部位,这样就能做到下手准确,不会使病人产生“东摸西摸”的误解。保护病人和保护医生说这些,虽然主要是为了病人,但也是提醒医生注意保护自己,应对社会的复杂性有足够的认识,在对病人8/10亲切、爱护、关心、尊重的同时,又要注意“保持距离”。一是男女问题方面,二是金钱、物质方面。病家可能别有所图。想腐蚀拉拢医生的人,并不是没有。特别是年轻医生,不要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医生与病人是在进行“职业性谈话”,解释病情都要负责任,一开口,就得准备被录音;写下的一切,都得准备有一天会成为物证,被送上法庭,医生应该有把握到那时也能无懈可击地站住脚。因此,他虽然仍应保持态度和蔼,语气柔和,但内心应充分懂得它的严肃性。医生解释病情切忌主观片面,既要讲清情况,让病人和家属心中有数,又要为自己留有余地,千万不能因措词不当而引起误会,成为隐伏着的医患纠纷的根源。可参考外科手术前或介入性诊治处理让家属签字时的谈话方式,既要他们接受医生的意见,又要把可能发生的问题谈清楚。对于某些病情较重,预后较差者,应特别考虑谈话技巧,直接对病人谈时,可以有所保留。如果对家属,就应把问题说透。不久前,某部一位领导人来门诊,对我说起某人已经半夜死在家里了。经详谈,我回忆起,约两年前曾有位_多岁的干部将被派出国工作,行前找我看病。因他有心梗史,心功能不大好,我认为他不能去。其后,部领导正式派人来谈此事。说这是病人的最后机会,病人对我所提的意见很不高兴。我解释说,他心脏情况较差,去的9/10国家医疗条件又不好,所以才不同意的。那位领导说幸亏您坚持,否则会在国外死得更早些。怎样看待“弱势群体”有种说法称病人是“弱势群体”。不知大家怎么看,是否必要,是否合理。病人除了医疗知识不如医生外,有的可能在权、钱上比医生强得多,因此很难说谁强谁弱。原则上,只要为就医而来的,他首先就是患者,然后才是其他的什么人。不排除对老者、尊者给予一定照顾,但又得遵循医疗原则。在一些情况下,医生也会碰到不讲理的、提出各种非分要求的病人。这时,医生要尽量保持态度冷静,耐心解释,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几年前,电视上曾播过医生被病人家属打的消息,记者采访时问我有没有人真是无缘无故到医院来打医生的我说,即便有,恐怕也很少,多半是病人和家属觉得医生不负责,连一些最低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但也不能排除是产生了误会。这也说明,如何正确对待接诊,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有次我在医大讲完课,一个学生提问教授,您挨过病人打吗我说,很幸运,至今还没有。但我有过比挨打更难受的体会。大约是_年,我当时是住院医师。单人病室里住着一个病情危重、有大量腹水的年轻患者。那时,对这种病也没什么特殊治疗办法,只有加强营养,用10/10利尿剂,实在不行就是抽腹水。有天早上我去看他,推开门,躺着的他突然坐起,操起床边的玻璃尿壶扔到我胸前,满壶尿溅了我一身。我身后的护士吓得掉头跑了,我幸好冷静下来,照样问病情,查体。出来偷偷换衣服、洗脸。第二天我照样去看他。病人向我认错说医生护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蒲江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土木建筑大类】模拟练习
- 2025广东广州医科大学校本部招聘工作人员8人(第一次)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垃圾焚烧发电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畜牧水产养殖机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卫生健康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1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Human-VEGFA-mRNA-生命科学试剂-MCE
- HIV-1-IN-8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广州铁路安全大数据培训课件
- 2025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3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FZ∕T 71006-2021 山羊绒针织绒线
- 幼儿园社会教育专题-考核测试题四(第七、八章)-国开(ZJ)-参考资料
- 明确目标方向自律成就梦想
- 供应链管理行业员工手册培训课件
- 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与预防
- 《有毒动植物中毒》课件
- 《智能建造导论》 课件 刘占省 第6-12章 智能规划与数字设计-中国智能建造之路
- 《PS基础教程》课件
- 大学生励志演讲稿大全14篇
- 中秋礼券采购合同
-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