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doc

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全套含CAD图纸)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3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45898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2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8-03-09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关 键 词:
马铃薯 土豆 收获 收成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资源描述:


内容简介:
I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摘要马铃薯为地下产物,且是块茎繁殖,收获受季节和天气限制。据我的了解,马铃薯这种农作物的收获难度系数很大,而且从季节的角度看它的季节性很强而且,由于长年都没游戏的关于这方面的机械研究产品,所以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本课题就是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为研究目的来对马铃薯收获机进行研究,对这个机械产品进行应用上的分析。同时我设计的这是组合分离式马铃薯收获机。主要就是对此机械产品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准确的选择选择,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进行了精准的理论计算。同时做出相应的CAD图纸用来一目了然的了解到我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要从实际情况中来确定研究思路,所以我就深入到种植场地上认真观察实际情况,这一举措对我的设计确实帮助不少。而且从往年国内外的期刊杂志上了解了很多情况,让我对此设计又增加了不少信心,思路更加清晰,做出的设计必须要满足实际要求。关键词马铃薯;收获机;农业机械;机械;挖掘铲IIIDESIGNOFPOTATOHARVESTERABSTRACTTHEPOTATOISAPRODUCTOFTHEUNDERGROUND,ANDITISTHETUBERPROPAGATIONTHEHARVESTISRESTRICTEDBYSEASONSANDWEATHERACCORDINGTOMYUNDERSTANDING,THEPOTATOCROPHARVESTDIFFICULTCOEFFICIENTANDFROMTHEPOINTOFVIEWOFTHESEASONSEEITSSEASONALVERYSTRONGAND,DUETOTHELONGTERMGAMEOFONTHESTUDYOFMECHANICALPRODUCTS,SOTOFARMERSBROUGHTGREATDISTRESS,THESUBJECTISINORDERTORESEARCHPURPOSETOSTUDYOFPOTATOHARVESTER,THEMECHANICALPRODUCTSFORAPPLICATIONONTHEANALYSISOFTHEPROBLEMTOSOLVEATTHESAMETIMEIDESIGNEDTHISISACOMBINATIONOFSEPARATETYPEOFPOTATOHARVESTERMAINLYISTHEMAINPARAMETERSOFTHISMECHANICALPRODUCTSTOCHOOSETHECORRECTCHOICE,THEDESIGNOFTHEMAINPARTSOFTHEPRECISETHEORETICALCALCULATIONATTHESAMETIMEMAKETHECORRESPONDINGCADDRAWINGSFORACLEARUNDERSTANDINGOFMYDESIGNTHEMOSTIMPORTANTISTODETERMINETHERESEARCHIDEASFROMTHEACTUALSITUATION,SOIWENTDEEPINTOTHEPLANTINGSITECAREFULLYOBSERVETHEACTUALSITUATION,THISINITIATIVETOMYDESIGNREALLYHELPALOTANDFROMTHEDOMESTICANDFOREIGNPERIODICALSINPREVIOUSYEARSTOUNDERSTANDALOTOFTHINGS,SOIDESIGNEDTOADDALOTOFCONFIDENCE,IDEASMORECLEARLY,TOMAKETHEDESIGNMUSTMEETTHEACTUALREQUIREMENTSKEYWORDSPOTATOHARVESTERAGRICULTURALMACHINERYMACHINEDIGGINGSHOVELIII目录摘要IABSTRACT目录1马铃薯收获机的分析111马铃薯收获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国外马铃薯收获机的发展现状113国内马铃薯收获机的现状分析214多功能马铃薯收获机的发展趋势32总体方案的设计421整体布局的设计422工作原理43传动比的确定与减速器的选择631传动比的确定632减速器的选择64带轮和链轮的设计741带轮的设计742链轮的设计125联轴器的选择及其轴的设计1551联轴器的选择1552联轴器上轴的设计156链轮轴的设计和校核1661链轮轴的设计1662链轮轴的校核167分离输送器的设计18III71分离输送器的机构及工作过程18IV72杆条参数的确定1873分离输送器线速度的确定198挖掘装置的设计2081挖掘铲的构成2082挖掘铲的设计209地轮和机架的设计2491地轮的设计2492机架部分的设计2410使用说明和结论25101使用说明25102结论25参考文献26致谢2811马铃薯收获机的分析11马铃薯收获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国内的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可以说是以10万HM2/年的增长速度逐年持续增加,2001年将会达到472万HM2,产量讲位居世界第1位12。纵观全世界来看我国马铃薯的生产量位居首位,但却是马铃薯成果转化比较差的国家。目前看来发展中国家对马铃薯的需求量将是2000年的2倍37。随着近几年市场对马铃薯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国外的一些有名气大公司纷纷来到我国从事马铃薯生产与加工业务,国内的一许多生产企业也纷纷加入这块儿领域来发展,因此使马铃薯得生产开始趋向生产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迈进了一大步710。但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又将摆在了面前,马铃薯的收获作业用工70以上至今都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人工割秧、镐头刨薯、人工捡拾的阶段,非常严重的影响了马铃薯的规模生产,从而导致了市场的供不应求。国内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跟规模越来越大,从而使马铃薯收获机成为了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从全世界来看,大小企业对马铃薯收获机的研究投入了非常大的人力和物力。国内的现状依然是落后的收获方式,而国外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我们要把我们的知识运用到新设备的研究,用来提高马铃薯行业的工作效率。这样的思想前提才能产生好的思路来做出好的设计,这将对我以后从事的行业有很大的帮助,在没有任何约束的前提下,我能够让我的大脑开足马力来跟我一起应对即将要面对的所有难题。12国外马铃薯收获机的发展现状国外的机械行业相对过了你来说发展的较快,相对来说国外马铃薯收获机在20世记初,欧洲国家有了畜力牵引收获机来替代手工挖掘马铃薯、之后又改用拖拉机。随后又出现了升运链式和抛掷轮式马铃薯收获机。在20世纪40年代初,前苏联、美国就开始研制马铃薯收获机械,50年代末己实现了马铃薯收获的机械化,随后相继好多国家亦相继实现了马铃薯作物生产机械化。70年代主要是研制大功率自走式根块作物联合收获机,且以收获垄作种植为主11。这些机型是大功率拖拉机变型,为了加强筛选效果,分离器有四个液压泵带动。图121EUROV1400L马2铃薯收获机图122SPIRIT8200马铃薯收获机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采用挖掘犁和挖掘机进行收获作业,发达国家的马铃薯作物收获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联合作业。如德国、美国的联合收获机在自动化控制马铃薯分离以及减少马铃薯作物损伤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东洋农机公司、日本三A公司久保田公司等都生产适合小地块作业的中小型自走式马铃薯作物收获机1215。13国内马铃薯收获机的现状分析通过我对近几年马铃薯收获机的了解,也有能人才子在国内对此类机械做了研究,比如大蒜挖掘机。不过呢就是有很多机械在现实的实用性上都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还需不断改进,其中这些问题我总结了一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吧,第一就是是对农作物的损伤,因为像大蒜、生姜此类作物,他本身比较脆弱,就容易造成损伤,损伤后产量就会减少,而且到了市场上价格也会比平常卖的更低第二就是适应性很差,因为每个地方跟每个地方的种植技术不同,地形啊种植的田垄高低也不同,造成非常差的适应性。综观国内外多功能马铃薯收获机的发展特点及外部环境,专家预测未来多功能马铃薯收割机的主要发展趋势是1)开发节能、高效、可靠、环保型产品的多功能马铃薯收割机。2)安全性及通用性是产品发展的重要目标。3)大型化与小型化仍是产品系列化的两极方向。4)技术进步、操作方便和售后服务将成为企业生存的三大关键因素。14多功能马铃薯收获机的发展趋势141向适应性,通用性发展我们可以在一台马铃薯收获机的基础上能够更换不同型号的清选、分离装置,还有摘果装置1619。采用可以互换的滚筒式分离机构和圆盘割刀式分离机构,而且可以用于花生、大蒜、洋葱等多种根茎类作物的联合收获,从而实现一机多用的状态来满足我们的需求。还可以选用适应性比较强通用性好的的果秧分离机构,适用于不同种类根茎类作物的秧蔓与果实的结构、形状、尺寸将两者分离,以适应多种作物和多种形式马铃薯作物的收获要求。142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我尽量年在国内各大机械厂实习的见识,对我来说影响最深的,要想成为一个机械大国,必须把机械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20,给我们研制出来的农机产品配备3上最精准的多功能的农业系统,我想这将成为未来农机发展的潮流,我还发现近几年花生、大蒜、胡萝卜、马铃薯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所以我觉得经济作物的耕作机械应重点开发根作物的收获。143向多功能联合型机械发展增加农业机械的使用方向,避免机械的单一性,实现一机多用,可用于花生、大蒜等多种根茎类作物的联合收获等作业联合在一起,并可增加其收割功能,以提高机具利用率21。144向精量化农业机械发展开发安装有精量收获的传感器以达到提高收获率的目的。145简化操作还有一大关键就是要提高收获机的工作速度,简化操作流程,这将是提高收获作业生产率的又一途径,还有就是在收获后装箱时,尽量使用大点的集装箱以提高没必要的装卸次数,而且在装卸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垃圾,这样也能从减少打扫时间上来提高生产效率146创新改造在原有单一挖掘机械的基础上创新改造,可增加挖掘机械的科技含量,提高自动化成效,极大限度的加强机械化。2总体方案的设计21整体布局的设计其传动图如图2114图211传动图1、万向联轴2、链轮3、减速器4、动力输出轴5、输送链驱动轴6、抖动轮轴其总体结构图如图212图212总体结构图1、V带轮2、V带3、机架4、抖动轮5、减速器6、联轴器7、悬挂架8、挖掘铲9、链轮10、传动链11、地轮22工作原理本机主要由V带、减速器、抖动轮、机架、挖掘铲、传动链、地轮构成。拖拉机产生动力通过减速器和带轮将所需要的动力传送到链轮上,链轮带动链条从而带动分离装置运动,将从挖掘铲部挖出的马铃薯向机器后方运送,同时由于有抖动轮的作用,使得马铃薯在输送的过程中实现马铃薯与土的分离,而达到了分离的目的。最后马铃薯落入收集箱中。表221马铃薯主要性能参数工作宽度1800MM作业行数2行作业深度200MM主轴转速540R/MIN1配套动力(拖拉机)80100马力作业速度061M/S5纯小时生产率025060HMH21集薯类型铺条理论明薯率95理论挖净率98理论破损率3行距700900MM3传动比的确定与减速器的选择31传动比的确定该多功能马铃薯收获机的配套动力为100马力的拖拉机,其输出轴的转速为540R/MIN,通过一级减速器和带传动,设其总的传动比682I减速器的传动比。带传动的传动比为了能满足分离器上的线速度为21I3412I13M/S的要求,因为出入NI所以MIN/2016854RI入出6SRADN/1230514出出所以链轮半径MVR620出32减速器的选择其传动比为2,所以选择传动比为2的减速器,其型号为ZDY,ZDZ100型圆柱齿轮减速器。其结构如图321图321减速器结构图4带轮和链轮的设计41带轮的设计收获机的工作功率为15KW。故W8152KPKACA(式41)A工作情况系数取A12。411选择V带的型号根据计算功率CAP和小带轮转速1N,故选择A型带。412确定带轮基准直径1初选主动轮的基准直径D17根据所选V带型号参考,选取MIN1D,选801。2验算带的速度V106ND27843SM/3计算从动轮直径D212ID207834取D2为107MM413确定传动的中心距和带长初定中心距,由202170DAD即1788即3490,所以可取MA5根据公式(820)计算基准带长02121042ADLD3587835M16选取带的基准长度,查表得MLD1根据公式(821)计算实际中心距LAD4392068153020考虑安装调整和补偿初拉力的需要,中心距的变动范围为MDMINLA63840X414验算主动轮的包角8根据公式(86)及对包角的要求,应保证601012ADA35872415确定V带的根数由公式(822)知5300KPZLCA(式42)取Z4根。K考虑包角不同时的影响系数,简称包角系数;L考虑带的长度不同的影响系数,简称长度系数;0P计入传动比的影响时,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的增量;查得045K098L0910P0024416确定带的初拉力单根V带的初拉力确定2015QVKZPFCA2413098431N7417求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压力210SINZFQ(式43)87SI4N197式中Z带的根数;0F单跟带的初拉力;1主动轮上的包角。418V带计算结果9表4181V带设计计算列表设计计算项目结果说明工作情况系数KA12计算功率PCA18选取V带型号A小带轮直径D180MM可选比表中大的值大带轮直径D2107MM验算V带的速度V11304M/S初定中心距A0350参考实际机械结构确定10初算V带所需的基准长度LD10682选V带的基准长度LD1153MM定V带公称长度LI1120MM定中心距A3924MM包角1175120,合适包角系数KA098V带规格A型,长1153MMV带根数4根中心距3924MM419材料的选择带轮常用材料是铸铁,因为带速V25MS,所以选用HTL50。4110带轮的形式带轮采用实心式。同样大带轮的基准直径D(253)D,所以大带轮也用实心式。4111带轮尺寸的计算小带轮的轴孔直径,小带轮与减速器相连,故取D40MM。因为,MDB80265所以L小带轮的宽度FEZ21054M6小带轮的直径FD215380M7续表311大带轮的轴孔直径,大带轮与链轮主动轴直径一致。设大带轮轴孔直径MD45。大带轮的宽度B6大带轮的直径FD2153074带轮的结构如图41111图41111带轮42链轮的设计421链轮的设计目的设计该链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带动分离机构的运动。通过链轮使得链的线速度为16M/S。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设计的链轮传动比应为1,即两链轮的直径应当相等。由前面的计算已经得出链轮的直径R62MM。422链轮的设计1选择链轮的齿数由已知得链轮的传动速度为13M/S,传动比为1。通过查表所以取251Z2初定传动中心距A根据公式0P30初取4A3确定链长PL12210210ZAPZPAL458节4确定链条节距PLZAK0P15347KW8由表查得链节距P为15875MM。5验算链速V106ZN5287531与原假设相符。6计算实际中心距28241211ZZLZLPAP50587M630937作用在轴上的压力QF1圆周力VP0N28315故Q468润滑方式根据V和P,选择滴油润滑。423链轮材料的选择链轮的材料应当能够满足强度和耐磨性的要求。在低速、轻载、平稳传动中,链轮可采用中碳钢制造;中速、中载时,采用中碳钢淬火处理,其硬度40HRC45HRC13424链轮机构的尺寸计算该链轮为滚子链轮。1分度圆直径MZPD12780SIN2齿顶园直径MZPDA1359475081COT543齿根园直径627RF4最大齿根距离MDZLRX61051390COS5齿侧凸缘直径MHZPDG81574S所以取G7链轮结构如图4241图4241链轮145联轴器的选择及其轴的设计51联轴器的选择该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宽度为712MM。两侧的机架壁厚度各位10MM。所以整个机架的内部空间为692MM。所选的减速器的输出轴的外伸长度为110MM。输出轴的直径为48MM,所以选择联轴器时其孔径也应当为48MM。通过查阅手册21,可以选择HL4型联轴器。其长度为112MM。52联轴器上轴的设计联轴器上轴的作用是为了将减速器和带轮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的。其设计过程如下1)轴4部分此部分轴是装联轴器的。联轴器的长度为112MM。所以在设计时可以把该部分长度设计为110MM。2)轴3部分此部分上装滚动轴承。因为机架内壁到机架中心线的距离为346MM,减速器中线到输出轴端的距离为214MM,联轴器长112MM。所以联轴器到机架内壁的长度为34621411220MM。所选的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其宽度为2475MM。所以设计时该轴段长度为42MM。3)轴2部分该部分装同时有轴承端盖。为了让V带轮输出机架为20MM,所以该段长度可设计为44MM。154)轴1部分该部分上装V带轮,V带轮宽为65MM,所以设计该段长为63MM。6链轮轴的设计和校核61链轮轴的设计该轴的设计步骤如下1)轴2和轴4部分这两部分都是装链轮的。因为链轮的厚度为75MM,所以设计该部分轴长度为70MM。2)轴1和轴5部分这两部分都是装轴承的,所选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其宽度为2475MM。设计两轮侧面距机架内壁距离为20MM,所以设计该部分轴长为50MM。3)轴6部分该部分上装轴承端盖,设计其长度为33MM。4)轴7部分该部分上装大带轮,所以其设计长度也为70MM。5)轴3部分该部分通过计算可得其长度为488MM。其结构如图61图611链轮轴62链轮轴的校核先作出轴的受力计算简图,取集中载荷作用于带轮、链轮和轴承中点。16621带轮上作用力的大小压轴力NFP1974则NREH91543207COSPV9IN622链轮上作用力的大小压轴力NQ416则NRCHB41839207416COSVIN求垂直面上轴承的支反力画主要截面弯矩图NRRBVCVEVD8576560801A31279垂直面受力图见图(B)主要截面弯矩图见图(C)623求水平面上轴承的支反力,画主要截面弯矩图NRRBHCHEHD8301656081A4942水平面受力图见图(D)主要截面弯矩图见图(E)40截面D处垂直面,水平面合成弯矩MNMD522106841069弯矩图见图176231图62317分离输送器的设计71分离输送器的机构及工作过程711机构形式的确定机构简单,带面倾斜30时也能工作,因此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分离工作部件。链杆式分离输送器是由园杆组成,杆的两端焊接在链条上。形成具有筛选马铃薯而分离土壤的栅。712分离输送器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是被掘起的土壤、马铃薯等向上输送,在输送链的作用下,土壤被疏松,土壤通过杆之间的间隙筛出来,马铃薯则被输送器输送到机器的尾部,从而将马铃薯收集到后面的收集箱中,达到收获马铃薯的目的。其结构如图712118图7121分离输送器图1、主动轮2、链条3、抖动轮4、从动轮72杆条参数的确定在欧洲的许多国家里,杆间距离通常为2528MM。而在美国,甚至为4048MM。亚洲的日、韩等国为3040MM。这个间隙主要于马铃薯作物的品种和马铃薯的尺寸由很大关系。在波兰,一个马铃薯的平均重量大约为6080G,而美国可以达到200G左右。分离输送器的杆条间隙如图13,从图中可以看出下面的关系DL1(式71)式中杆间歇;杆条间歇;1杆直径;D其结构如图721图721杆条间隙图73分离输送器线速度的确定线速度是分离输送器设计的主要参数。输送器的寿命、尺寸及机器的重量都与它的速度有关。输送器的长度关系到马铃19薯分离和整机的尺寸,因此它必须适当。试验表明当线速度高于2M/S,土壤含水量大于等于20时,分离能力下降。若机器的前进速度为PV,分离传送器的线速度为RV,则有PR,的取值一般为0825机器工作时的速度为12M/S,分离输送器的速度为13/S,所以算出的为108。在08到25的范围之内,所以该参数的确定符合要求。8挖掘装置的设计81挖掘铲的构成挖掘铲由铲片固定板、独立的铲片和角度调节机构组成的。铲尖角度设计为钝角,这样可以减小铲前的入土深度,从而降低无效挖掘深度的动力消耗。我对于挖掘铲的设计比较新颖,它的形状像英文字幕W,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个设计,它的入土性能比较好,可以省最少的力就能够进入到土内,大大减小进入土地里的阻力,减少不必要浪费的资源,更加省成本。最终效果,这也是提高我们马铃薯收获机工作效率的一个重大举措,这都是细节问题,细节决定一切,而且它的入土面积较大,从而大大地减少漏挖,减少收获后土地里马铃薯的残留量,大大提高收获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后期工作与工作量。20图811马铃薯根系和薯块一般分布状况82挖掘铲的设计挖掘铲的铲片铲片与铲片之间留有间隙的,而且是多片铲的变形,因而带来很多的优点。1)一方面是减少铲尖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达到减少阻力的目的。2)另一方面是减轻了机器前部的重量,防止铲尖下陷。FP90SIN(式81)式中为作用于铲刃上的阻力。NP为铲刃上的正压力。R为铲刃上的滑切力。F为铲刃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且TANPF,为摩擦角。90COSPN代入得一般土壤对钢的摩擦角为3526,取0,所以60。若铲片数量为5个,单个铲片宽度为100MM,长度为250MM,铲刃倾斜角度60,铲面倾角为1,铲间间隙为25MM。21在实际考察当中,我还当发现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在挖掘铲工作中,收获后的马铃薯会从挖掘铲两侧掉出,从而加大一定的劳动量,降低收获效率,所以我决定,在挖掘铲的两侧,焊接尺寸相当的金属挡板,从而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在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测试,不断的改进,才能研究出好的机械产品。其结构如图821图821挖掘铲图822挖掘铲参数1222图823挖掘铲参数图824受力分析图825铲尖受力分析223图826铲面水平倾角及铲的末端离地高度示意图9地轮和机架的设计91地轮的设计地轮的作用主要是在机器行走过程中的平衡支撑作用。为了克服收获机收获时挖掘铲前部较大的阻力,设计的地轮应当有较好的通过性,且能够保证在凹凸不平的地表情况下准确控制挖掘深度。地轮材料可以选择铸铁,结构采用腹板式。在机架上设置不同的安装位置,可根据种植情况调节深度。92机架部分的设计收获机组的入土性能、挖掘深度稳定性能、机组牵引性能、运输通过性能及对地表的适应性能等主要工作性能都收多功能马铃薯收获机悬挂装置的影响。悬挂架及机架部分大部分采用矩形管,这样即可以减轻质量、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够满足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的要求。2410使用说明和结论101使用说明使用时将多功能马铃薯收获机悬挂在拖拉机后面。1要经常检查关键部件的连接,定期加注油,零件不合格是应及时换掉。2各相对运动部件表面要保持清洁。3尽量使多功能马铃薯收获机所处的环境清洁,通风、干燥。4)经常检查分离输送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分离的好坏。102结论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对产品的设计过程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设计过程,真正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弥补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缺欠。此次设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使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做好,必须态度端正;要善于学习,时刻学习;做事要严谨、认真,细致、不怕吃苦,还要有创新精神。25参考文献1孙芸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化现状及展望J农业机械,2000,726282谷茂,马慧英,薛世明中国马铃薯栽培史考略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27177813(马铃薯起源历史EB/OLHTTPWWWBABYFOODCOMCNLPOTATO20HISTORYHTM,20010309/200103104安思民,白淑霞,冯学赞,等试论我国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道J马铃薯杂志,2000,14146475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种薯生产加工组马铃薯加工企业研讨会会议纪EB/OLHTTP/WWWNMAGRIGOVCN/XXTB/JGHYJYHTM,20010308/300104106张勋马铃薯生产机械化与产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集C杭州萧山20072067BRUNOAGARD,BERNARDPENZASIMULATEDANNEALINGMETHODBASEDONA26CLUSTERINGAPPROACHTODETERMINEBILLSOFMATERIALSFORALARGEPRODUCTFAMILYINTJPRODUCTIONECONOMICS11720093894018赵满全,窦卫国,赵士杰等4SW系列马铃薯挖掘机的研制J农村牧区机械化,1999,49蒋炳奎译根菜收获机械M1979,1210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编辑国外收获机械第二集M1977,1L11单爱军,刘俊杰,崔冰冰马铃薯收获机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6,(4)192012韩建新,都丽萍2000年中国国际农牧业及食品工业展览会国外兵团巡礼J农业机械2000,513苏H季坚柯等著蔬菜收获机械M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出版1982,514苏著袁佳平,汪裕安等译农业机械的设计和计算M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3915苏著沈林生,高良润等译经济作物收获机械理论、构造和计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6116SOONCHON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全套含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945898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