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绪论211前言212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213冲压工艺介绍214冲压工艺的种类215冲压行业阻力和障碍与突破32零件工艺性分析及确定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类型521工件零件522工艺分析523确定工艺方案模具结构类型73冲孔落料复合模模具结构设计1031工件展开图1032排样及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1033材料利用率的计算1134计算总冲压力1235压力中心的计算134冲孔落料复合模的主要零部件设计1541冲孔模中凸模的尺寸及制造精度1542凸、凹模间隙1643凹模的结构形式1744凸模的设计175冲孔落料复合模辅助零件设计2151挡料销2152卸料板2153导向零件2154连接与固定零件226冲孔落料复合模压力机的选择237模具的安装调试24总结25参考文献26致谢271绪论11引言毕业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也是一个重要的专业实训环节,它综合性强,应用知识面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产品增多,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市场竞争激烈。模具作为一种工具已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之中。模具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工业部门都越来越多地依靠模具来进行生产加工。模具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模具已成为当代工业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之一。现代工业产品的品种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的发展和技术经济水平。为了更进一步加强我们的设计能力,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毕业之际,特安排了此次的毕业设计。毕业计也是我们专业在学完基础理论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次设计的目的一、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冲压模设计的实际训练,从而提高我们独立工作能力。二、巩固复习三年以来所学的各门学科的知识,以致能融贯通,进一步了解从模具设计到模具制造整个工艺流程。三、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由于本人设计水平有限,经验不足,错误难免,敬请老师批评、指导,不胜感激。12我国冲压模具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例如,吉林大学汽车覆盖件成型技术所独立研制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分析KMAS软件,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注塑模、汽车覆盖件模具和级进模CAD/CAE/CAM软件,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模CAD软件等在国内模具行业拥有不少的用户。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依赖进口。12我国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达到这一要求急需发展如下几项1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将加大CAD/CAM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正使CAD/CAM/CAE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业中推广成为可能,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使虚拟制造成为可能。2高速铣削加工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可获得极高的表面光洁度。另外,还可加工高硬度模块,还具有温升低、热变形小等优点。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在研制制造周期。有些快速扫描系统,可快速安装在已有的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上,实现快速数据采集、自动生成各种不同数控系统的加工程序、不同格式的CAD数据,用于模具制造业的“逆向工程”。模具扫描系统已在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得到成功应用,相信在“十五”期间将发挥更大的作用。4电火花铣削加工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也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有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显然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国外已有使用这种技术的机床在模具加工中应用。预计这一技术将得到发展。5提高模具标准化程度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估计目前我国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已达到30左右。国外发达国家一般为80左右。6优质材料及先进表面处理技术选用优质钢材和应用相应的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模具的寿命就显得十分必要。模具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否能充分发挥模具钢材料性能的关键环节。模具热处理的发展方向是采用真空热处理。模具表面处理除完善应发展工艺先进的气相沉积TIN、TIC等、等离子喷涂等技术。7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模具表面的质量对模具使用寿命、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磨与抛光方法替代现有手工操作,以提高模具表面质量是重要的发展趋势。8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发展这是我国长远发展的目标。模具自动加工系统应有多台机床合理组合;配有随行定位夹具或定位盘;有完整的机具、刀具数控库;有完整的数控柔性同步系统;有质量监测控制系统。2零件工艺分析及确定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类型21工件零件对下图一冲压件进行设计,材料为紫铜,厚度为4MM。批量5000件,要求零件外形轮廓粗糙度小于32UM,零件厚度方向平整光滑。零件图如图21所示图21工件图22工艺分析此工件材料采用10钢,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个,需要用模具进行生产。由于该零件有1个26MM孔和有直线、圆弧组成的轮廓外形,因而模具包含有冲孔、落料工序。对于26的小孔,由于孔径于大料厚,不属于深孔冲裁,因此在模具设计时不必对冲孔凸模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加以保护,也不必对凸模进行强度校验。对于落料,由于零件外形轮廓要求粗糙度小于32UM且光滑平整,因此属于光洁冲裁。从材质上看,冲裁材料为10钢,属低强度、高延伸性、高延伸率、塑性及流动性好的软材料,有利于成型,总体来说,强度硬度不高,塑性纫性很好。冲压工艺是塑性加工的基本加工方法之一。主要用于加工板料零件。冲压加工时,板料在模具的作用下,于其内部产生使之变形的内力,当内力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板料就会产生与内力的作用性质相对应的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裁工艺的适应性,即冲裁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大小及偏差等是否符合冲裁加工的工艺要求。这对冲裁件的质量、模具寿命和生产率都有很大影响。冲裁组合方式要根据生产批量,工件尺寸公差等级,对工件尺寸、形状的适应性,模具制造、安装调整和成本,操作方便与安全来决定。综上分析,要选取在满足工件质量与生产率的要求下,模具制造成本低、寿命长、操作方便又安全的工艺方案。其具体要求为对冲裁件形状与尺寸的要求1冲裁件的形状应尽可能简单、对称、最好采用圆形、矩形等规则的几何形状或由这些基本形状所组成。在许可的情况下,把冲裁件设计成少、无废料排样的形状。2冲裁件的外形或内孔的转角处、应尽量避免有过尖的锐角,宜采用圆角连接。3冲裁件的孔径太小时,凸模易折断或压弯。冲孔的最小尺寸取决于材料的机械性能、凸模强度和模具结构。冲小孔的凸模宜采用保护套。4冲裁件上局部凸出或凹入部分应避免有窄长的切口和狭长的槽、否则会降低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5冲裁件上孔至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小,否则会产生孔与孔间材料的扭曲或使边缘材料变形。也会影响冲模的强度及工件的质量都不易保证。冲裁件对尺寸精度的要求一般普通冲裁所得到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在IT14IT10级以内。本工件材料为10钢,厚度为22MM。冲裁件结构形状简单,所以精度按照IT14级制造。取磨损系数X05。结论(1)材料冲裁材料铜母线为10钢,属低强度、高延伸性、高延伸率、塑性及流动性好的软材料,有利于成型。(2)工件结构形状冲裁件内、外形应尽量避免有尖锐清角,为提高模具寿命,建议将所有90清角改为R1或者R2的圆角。1(3)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经查公差表,各尺寸公差为零件外形、R0364503045120260250124零件内形2孔边距、0590523确定工艺方案模具结构类型因该工件属大批量生产,根据零件的生产批量,尺寸精度和材料种类与厚度,选择模具的导向方式与精度,定距方式及卸料方式等,现有如下三种模具结构方案2方案一采用单工序冲裁模结构。即在压力机滑块一次行程中、在模具同一工位只完成一次冲孔或者落料。适合大批量生产,模具结构简单,但是需要的工序多,要多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底,成本高。1、需要二次定位,容易造成误差。方案二采用复合冲裁模结构。即在压力机滑块一次行程中、在模具同一工位同时完成冲孔和落料。复合模有如下特点1、冲裁出来的产品精度高,不受送料误差的影响,内外形相对位置一致性好。2、冲件表面较为平整。3、适宜冲薄料,也适宜冲脆性或软质材料。4、冲模面积较少。方案三采用级进冲裁模结构。即在压力机滑块的一次行程、在模具不同工位分别进行工件的内形和外形冲裁,而在最后工位才制成工件。级进模有如下特点1、材料利用率较高。2、凸模形状简单,提高模具使用寿命。3、工作效率比较高。通过到工厂的调研,了解到其工件包括下料、冲孔落料经过和老师的研究我们采用2个方案来进行讨论计算对比三种方案,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生产批量的特点,在分析冲压性质、冲压次数、冲压顺序和工序组合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决定采用复式模结构方案设计。即复合冲裁模把冲孔、落料由一副复合模来做。采用此方案则要求设计的模具精度比较高。对于复合模,它既保证了落料与冲孔的同心度,又避免了由于零件外形尺寸太小而带来的二次定位的困难。采用复式模可使零件排样设计更加灵活,同时复式模将小孔冲模的凸模保护套与推件器合为一体,生产率得到提高,可以满足生产要求。另外,复式模可以采用正装结构和倒装结构。其中倒装复式模的废料能直接从压力机台面落下,而冲裁件从上模推下,比较容易引出去,操作方便安全。而正装复式模的顶件板和卸料板均为弹性,条料与冲件同时受压平作用,可使较软较薄的冲裁件达到平整要求。同时由于凸凹模的孔内不会积聚冲孔废料,可减少孔内废料的涨力,有利于减少凸凹模的最小壁厚。经过对正装、倒装复式模的分析比较,并根据零件条料厚度小、外形尺寸大的特点,我们决定采用倒装复式模结构设计。通过优选,我们将着重以第一套方案进行设计和计算,以第二套方案进行对比性设计。231定位装置因为板料厚度T22MM,属于较厚的板材,为了使条料送料时有准确的位置,保证冲出合格的制件,同时考虑到零件生产批量不多,且要求模具结构尽量简单,故采用侧面两个始用挡料销定位导向,在送料方向由于受凸模和凹模的影响,为了不至于削弱模具的强度,在送给方向采用一个固定挡料销。232卸料装置复合模冲裁时,条料将容易卡在凹模中,因此需要在下模设置卸料装置。在下模的卸料装置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刚性卸料,常用于较硬、较厚且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工件冲裁。第二种弹性卸料,常用于冲裁厚度少于15MM的板料,由于有压料作用,冲裁件平整。第三种废料切刀卸料,主要用于大中型零件冲裁或成形见切边。由于该零件外形轮廓粗糙度小于32UM,故采用第二种弹性卸料结构。233导向装置由于加工工件需要光洁冲裁,定位要精确,所以采用四导柱式模架。(每章另起一页)3冲孔落料复合模具结构设计31工件展开图工件展开图,如图31所示图31工件展开图32排样及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冲裁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布置的方法称为排样,冲件的合理布置与冲件的外形有很大的关系。按材料的经济利用程度或废料的多少,排样可分为有废料排样与少、无废料排样两大类。按零件在条料上的布置形式,排样又可分直排、斜排、对排、对头斜排、多排、混合排等形式。无废料排样是指工件与工件之间、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均无废料。少废料排样是指沿工件的部分外形切断或冲裁,而废料只有冲裁刃之间的搭边或侧搭边。无废料排样是全部沿工件外形冲裁,在冲裁刃之间,工件与条料之间均无搭边。根据以上叙述可见,采用少,无废料排样要求工件的相应无搭边部分公差等级于板材一致或根本上无公差要求。鉴于图示工件的尺寸、外形及公差等级,采用少、无废料排样均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选用有废料排样,且为直排法。排样时工件与工件之间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为搭边及侧搭边。搭边值的合理确定关系到工件的质量及模具的寿命。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搭边过大,浪费材料。搭边过小,冲裁时容易翘曲或被拉断,不仅会增大冲件毛刺,有时还有拉入凸、凹模间隙中损坏模具刃口,降低模具寿命。搭边值通常由表431所列搭边值和侧搭边值确定。根据零件形状,查表431工件之间搭边值A22MM,工件与侧边之间搭边值B122MM,条料是有板料裁剪下料而得,为保证送料顺利,规定其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值B0(DMAXA1B1)0公式(31)式中DMAX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A1冲裁件之间的搭边值;B1侧刃冲切得料边定距宽度;(其值查表6)可得20MM。板料剪裁下的偏差;(其值查表532)可得06MM。B0120222212440060MM故条料宽度为1244MM。表531搭边值和侧边值的数值圆件及类似圆形制件矩形或类似矩形制件长度50矩形或类似矩形制件长度50材料厚度T(MM工件间A侧边A1工件间A侧边A1工件间A侧边A102510121215152518260250508101012122215250510081010121525182611510131215182822321520121515182030243420251519182222322737表532普通剪床用带料宽度偏差(MM)条料厚度TMM条料宽度BMM50501001002002000405060720506070823070809103509101112表533侧刃冲切得料边定距宽度B1(MM)条料宽度BMM条料厚度TMM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151520152520301525254033材料利用率的计算一段条料能冲出的工件的重量与这段条料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材料利用率。2材料利用率A/(SB)100(32)A一个步距内工件的有效面积MM2S送料步距MMB条料宽度MM运用CAD软件,工具查询面积,得出面积A2700MM22700/538120100434画出排样图32如下图32排样图34计算总冲压力由于冲模采用弹性卸装置和自然漏料方式,故总的冲压力为P0PPT(33)PP1P2(34)而式中P1落料时的冲裁力P2冲孔时的冲裁力按推料力公式计算冲裁力P1KLT(35)其中K为系数L为工件的轮廓长度(MM)为材料的抗剪强度()2MNT为材料的厚度(MM)查附表41540MPA冲裁力的计算由于采用负间隙冲裁,带有部分挤压的性质,故冲裁力比一般冲裁力大3050。我们取中间值,按普通冲裁力的14倍计算,即KLTP11436022540/10008246(KN)P21342540/10003066KN按推件力公式计算推件力PTPTNKTP(36)其中N为卡在凹模里料的个数H/T。H为凹模刃壁垂直部分高度(MM)T为料厚(MM)见表316推料力系数TKP为冲裁力N。取N1,查表210,KT0055PT1005511311622KN计算总冲压力PZPZP1P2PT8246306649511807KN35压力中心的计算冲裁力合力的作用点称为冲裁的压力中心。为了保证压力机和模具平稳地工作,冲模的压力中心必须通过模柄轴线,且和压机滑块的中心线相重合,以防止模具工作时发生歪斜、间隙不均匀、导向磨损等。定压力中心的工作,主要对复杂冲裁模、多凸模冲孔模及连续模才进行。通常模具布置时将压力中心安放在凹模的对称中心点上。由冲裁压力中心计算公式4,(37)/IIXL/IIYL本次设计的模具中的冲孔模属于X方向非对称冲孔,因此要计算其压力中心选取如图33所示的坐标系,画出计算压力中心的草图如下图33计算压力中心草图如图33所示的坐标系中,将Y轴选在左右对称的位置,则压力中心的X坐标不用计算,即Y方向上独立的冲裁轮廓共有9段按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式(325)计算压力中心的坐标为X38120NLXL由以上计算可知,冲压件压力中心的坐标为(61,0)。4冲孔落料复合模的主要零部件设计41冲孔模中凸模的尺寸及制造精度凸、凹模加工方法一般分为两种凸、凹模分开加工法和凸、凹模配合加工法。当凸、凹模分开加工时,模具具有互换性,便于模具成批制造。但是制模精度要求高、制造困难、相应地会增加加工成本。凸、凹模配合加工适合于较复杂的、非圆形的模具,制造简便,成本低廉。采用配做法制模时,配做件的最后精加工要等基准件完全加工完才进行。按配做法制模的加工顺序,落料时先加工凹模,配做凸模;冲孔时先加工凸模,配做凹模。在工件尺寸精度较低,特别是板料较薄时,基准件的公差值较大,而配做件允许的公差值要小得多。这说明基准件加工较容易,而配做件加工较难。由于现在凹模基本上都采用线切割方法加工,精度可达001002MM,而凸模因结构形式不同有多种加工方法。在留出不小于002MM研磨量的情况下,凹模型孔一般都能采用线切割方法一次加工出来。因此,对于常用的冲裁模,选择凹模为配做件,加工比较方便。5选择凹模为配做件,对于冲孔,按前述方法计算的刃口尺寸仍可以直接在凸模和凹模工作图上进行标注。而对于落料,则需要将计算的凹模刃口尺寸换算为凸模刃口尺寸后,再进行标注,由先制凹模改为先制凸模。凸凹模刃口尺寸图如下图42冲孔凸模则冲孔凸模刃口尺寸磨损后增大,由公式2506(41)PXDP0604/3132252P落料凸模刃口尺寸落料凸模磨损后增大的尺寸,按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式(236)计算即()(42)PBDA/4MINZ0/4()MAXI/公差为IT14级时磨损补偿系数05。按板料厚度4MM,查冲压工艺及模具X设计表23知,0120MM。则按上式计算落料凸模的刃口尺寸分别为INZR120(1005036036/40120)11979036036/409R4(305030030/40120)3810304/3075(45025025025/40120)4481254/2563(44025025025/40120)4381004/0(2205036036/40120)219936/369(2005030030/40120)19560204/075凹模板上定位尺寸磨损后增大,按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式(28)进行计算即D(D)(43)DX0D则,按上式计算,各孔边距尺寸为孔边距、0259025(905025)0254/06387(9505020)/25942凸、凹模间隙查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中表23,知0120MM,0050MM,则MINZ0170MMAXI凹模按照冲孔凸模、落料凸模的实际尺寸进行配做,双边最小间隙为0120MM,最大间隙不得超过0170MM。43凹模的结构形式凹模的材料选用CR12,查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可选用如下图所示的类型图43凹模结构图查表得,4H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凹模的轮廓尺寸,因其结构形式不一,受力状态比较复杂,目前还不能用理论计算方法确定,在实用中,一般根据冲裁材料的厚度,按经验公式计算。凹模板的厚度一般应不小于15,随着凹模板外形尺寸的增大,凹模板的厚度也相应增大。按照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6凹模厚度H(MM)(MM)KBH式中K系数,考虑板料厚度的影响028;1KB冲裁件的最大外形尺寸。所以落料凹模厚度为MH540凹模厚度为H与推件器和推杆留空高度H4557165MM落料凹模尺寸为BL12544凸模的设计441凸模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凸模能够正常工作,设计任何结构形式的凸模都必须满足如下三个原则(1精确定位凸模安装到固定板上以后,在工作过程中其轴线或母线不允许发生任何方向的移位,否则将造成冲裁间隙不均匀,降低模具寿命,严重时造成啃模。(2防止拔出回程时,卸料力对凸模产生拉深作用。凸模的结构应能防止凸模从固定板中拔出。(3防止转动凸凹模的结构形式通过对该工件的工艺性分析可知,该模具冲孔时需采用圆形小凸模,落料时需采用非圆形凸模两种。查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可使用非圆形凸模结构。则其中凸凹模固定板厚,取10MMMH9516061凹1H卸料板厚,MH02橡胶厚度,3,其中包括凸凹模进入凹模的深度、总修磨量以及模具闭1合状态下卸料板到凸凹模固定板间的安全距离,取。10落料凸凹模。ML621032对于非圆形凸凹模可固定部分做成长方形,这样就改善了它和凸模固定板之间的配合。如上该圆形小凸模比较细长,且工件厚度较大,必须进行承压能力校验。承压能力校验冲裁时,凸模承受的压应力必须小于凸模材料强度允许的压应力压压,对圆形凸模,代入上式可得PF压压PDT4DT压式中冲裁力,N;凸凹模最小断面面积,MM2;凸凹模直径,MM;D材料厚度,MM;T毛料材料抗剪强度,MPA;凸凹模材料的许用压应力,MPA。压查冲压模具与制造表知,取,MPA160压MPA140压MPA2614TD4/1048/14000751压所以成立,即该冲孔凸模承压能力足够。DT压442凸凹模的固定方式如图所示,冲孔凸凹模采用压入法的固定方式图45凸凹模安装形式用凸凹模固定板将凸凹模固定在模座上。固定板与凸凹模一般采用过6/7MH渡配合。适用于冲裁板厚的冲裁凸模与各类模具零件。MT67它的特点是连接可靠,对配合孔的精度要求较高。装配时,将凸凹模固定板型孔台阶朝上,放在两个等高垫铁上,将凸凹模工作端朝下放入型孔对正,用压入机分多次压入,要边压入边检查凸凹模垂直度,并注意盈量、表面粗糙度,导入圆角和导入斜度。压入后台阶面要接触,然后将凸模尾端磨平。压入时最好在手动压力机上进行,首次压入时不要超过3MM。而落料凸凹模由于其外形复杂采用低熔点合金法进行固定。低熔点合金在冷凝时有体积膨胀的特点,利用这个特点在模具装配时固定零件。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并可降低配合部位的加工精度,减少加工工时,有较高的连接强度。且低熔点合金可重复使用,回用次数多时,应测定合金的成分比例。8443小冲头凸模强度校验查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小凸模可以使用凸台形式,便于加工,图如下图46小凸模小凸模长度计算H1H2固定板厚度,MM;卸料板厚度,MM;2代入计算H28MM承压能力校验根据下式进行校验FA,其中为凸模承受的压应力;F是冲力;A为凸模最小截面积;是凸模材料的许用压应力。失稳弯曲应力校验采用杆件受轴向压力的欧拉公式进行校验。由于推件器对小冲头有导向作用,凸模的受力情况相当于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压杆,故不发生失稳弯曲的最大冲裁力为FL27C2EJNL式中E凸模材料的弹性模数J凸模最小横截面的轴惯性矩T安全系数L凸模长度代入数值计算可得FL8473093N,故FLF。即冲裁力小于最大冲裁力,不会发生失稳弯曲。95冲孔落料复合模辅助零件设计及材料选择51挡料销复合模使用固定的刚性的挡料销,画出简图如下图51挡料销挡料销用于限定条料的送进距离、抵住条料的搭边或工件轮廓,起定位作用。挡料销有固定挡料销和活动挡料销,而固定挡料销分为圆形和钩形,一般安装在凹模上,圆形挡料销,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根据所设计的模具选用圆形固定挡料销。材料为45钢,经热处理硬度HRC4248。与凹模的销孔为H7/M6配合。查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8知,挡料销高度为3MM。52卸料板卸料板是将材料或工件从凸模上卸脱的固定式或活动式板形零件。本次设计考虑到该工件的工艺性极其模具的要求等因素,决定选用固定卸料板结构,固定卸料装置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卸料力大。根据冲裁件厚度,则采用封闭式刚性卸料板。且和导料板做为一体,兼作导向装置,卸料板孔应按照凸模配做。固定卸料板与凸模之间的单边间隙取,经过计算,凸模与卸料板上形孔的单边间隙可TM501取05MM。卸料板与凸模配合的孔下面应保证是锐角,否则卸料时条料易挤进间隙内而损坏凸模。卸料板厚度一般为凹模厚度的0510倍。10考虑到方案一需要弹性卸料,我们使用橡胶和个卸料螺钉配合卸料板使用,组成卸料装置,而方案二采用刚性卸料装置,使用刚性固定的卸料板卸料。53导向零件导向零件是指上、下模的导向装置零件。对生产批量大、要求模具寿命长、工件精度高的冲裁模,一般采用导向装置,以保证上、下模的精确导向。常用导柱导套结构。由于设计的模具较小,采用四导柱式模架。因为是负间隙冲裁,所以导柱、导套采用零间隙配合。为避免因调整不当,使压力机滑块与导柱上端面碰撞,在选择导柱长度和导柱、导套安装时,应保证模座在闭合状态时,上模座上平面与导柱上端面应保留510MM的距离,导柱下端面与下模座下平面应留25MM的距离。导套与上模座上平面应留不小于3MM的距离。154连接与固定零件541上、下模座上、下模座上不仅要安装冲模的全部零件,而且要承受和传递冲压力。所以模座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有足够的刚度。模座的刚度不足,会降低冲模寿命。因此,模座要有足够的厚度,一般取为凹模厚度的115倍。在该模具中可选用滑动导向中间导柱模架的模座。上、下模座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心线应与基准面垂直,其垂直度误差按为100001MM。模座的上、下平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8,只有在保证平行度要求下才允许降低为16。矩形模座的长度应比凹模长度大4070MM,而宽度尺寸可与凹模同宽或梢大。因为采用了导柱导套导向,应为其留出足够的安装位置。以及采用了模柄的上模座,因为不用留出安装压板的凸台,其外形尺寸可适当缩小。模板的厚度一般可根据凹模厚度来定。通常取、12上H凹下H21式中上模座厚度;上下模座厚度;下凹模厚度。凹所以复合模具取范围内值,便于加工,2830。上H下542模柄选用压入式模柄。它与上模座孔采用过渡配合。模柄的直径与长度应与6/7M所选用冲床的安装模柄孔直接相匹配,模柄装入上模座后,模柄的轴心线对上模上平面的垂直度误差在全长范围内不大于005MM,材料可采用45钢。543螺钉与销钉螺钉与销钉用于零件安装时的固定和定位。工作零件与窝座配合时则不用销钉。销钉一般用两个。螺钉的大小根据凹模厚度选择,查表选取螺钉的型号为M10。冷冲模常用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及硬度如下表51材料清单零件名称材料热处理硬度HRC冲裁凸模CR125862冲裁凹模CR125862上、下模座HT200凸、凹模固定板45钢4348垫板45钢4348卸料板45钢4348导料板Q2352832挡料销45钢4348模柄Q2354348导柱、导套20钢渗碳5662销钉45钢4348螺钉45钢3540垫圈Q23543486冲孔落料复合模压力机的选择压力机的选用是制定冲压工艺和制定模具设计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合理使用,冲压工艺的的顺利实现、提高模具寿命、方便操作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选用压力机,主要是根据冲压工艺的性质,冲压件批量的大小,模具的尺寸和精度,变形力的大小等。压力机的选用包括选择压力机的类型和确定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两项内容。所选用的压力机公称压力应大于计算出来的总冲压力588KN,,工作台板尺寸、压力机的闭合高度和滑块尺寸等应能满足模具正确安装的要求。压力机滑块行程应满足工件在高度上能获得所需尺寸,并在冲压后能顺利地从模具内取出来。13由于冲模闭合高度165MM。压力机的最大装模高度MSTAXDHLH应大于或等于170MM(冲模闭合高度5MM)。按上述要求可选用开式可倾压力机,需要在工作台面上加设垫板。型号为JB2363,主要技术参数为公称压力630KN滑块行程120MM行程次数70次/MIN最大封闭高度360MM连杆调节长度50MM工作台板厚度84MM工作台尺寸480710MM电动机功率55KW模柄尺寸7067模具的安装调试71冲孔落料模的安装调试711确定装配方法和装配顺序采用直接装配法。先分组装配后总装配。分组装配的有凸模和模柄装配。选择凹模为基准件,先装配下模、再装配上模,最后装配卸料板等辅助零件。14712装配要点1按装配图标题栏准备模具零部件。2装配模柄,将模柄压入到上模座的型孔中,然后用止转销钉用来定位,使其止转。3装配凸模,凸模固定板组件将冲孔凸模安装在凸模固定板相应孔内,并打上防转销将落料凸模安装在凸模固定板相应孔内,并铆接端面磨平4按装配、调整要领,将导料板,卸料板在凹模上安装合适后,固紧螺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8威尼斯的小艇 课件
- 灵宝城市总规评估
- 园艺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幼教师德考试试题及答案
- 银座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大班数学动物分类
- 患者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模版
- 银行临柜工作实习心得体会模版
- 社会企业文化艺术投资协议
- 高中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 造价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 饲料粉尘清扫管理制度
- 《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15年版
- GB 19762-2025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某楼板裂缝修复及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
- 青马选拔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金融大模型发展白皮书
- 医院防汛工作方案
- T-CRACM 0005-2024 非医疗生殖健康保健机构服务管理规范
- 保安证考试简易答题技巧及试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