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多相关文档资源请访问HTTP/WWWDOCINCOM/LZJ781219完整CAD设计文件以及仿真建模文件,资料请联系68661508索要摘要煤炭作为重要的化石能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随着卓年能耗的增加而不断减少。这便要求我们要接力查明并科学开采现存煤炭资源。甘肃省为响应全国号召,寻找新的煤炭资源基地,缓解本省省缺煤状况贡献力量,甘肃煤炭地质详查院在分析研究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灵台县南部煤炭资源普查项目,并由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此列入省重点项目。本次设计就是在现有的普查报告基础上,利用煤、泥炭地质详查规范(DZ/T02152002)和煤田地质普查设计编制提纲做出详查设计,以便为进一步详查提供指导及借鉴,本次设计主要通过概况(主要由详查目的及任务、位置及交通、地理及经济、以往工作情况及地质概况四部分组成)、勘查区地质(主要包括勘查区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他有益矿产)、详查设计(主要包括地质任务、勘查依据、煤层取样、资料分析、矿产评估)、工作资源储量预算(主要包括预算资源储量的边界和工业指导、资源储量预算方法及资源储量预算结果三部分)、生产技术及其他(主要包括施工及技术力量配置、交通条件及建筑(设)材料、电源、供水及通讯条件、综合评价四部分组成)五大部分加以设计说明,其主要目的及要求如下1基本查明勘查区构造形态,控制勘查区的边界和勘查区内可能影响井田划分的构造,评价勘查区的构造复杂程度。2基本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层数、厚度和可采范围。3基本查明可采煤层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确定可采煤层煤类,评价煤的工业利用方向。4基本查明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和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地温等开采技术条件。5初步查明其他有益矿产赋存情况,做出有无工业价值的初步评价。6估算各可采煤层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资源/储量。关键词详查设计、工程布置、储量估算ABSTRACTCOALASANIMPORTANTFOSSILENERGYFORTHECOUNTRYANDTHEWORLDECONOMICDEVELOPMENTANDSOCIALPROGRESSMADEOUTSTANDINGCONTRIBUTIONSBUTASANONRENEWABLERESOURCE,ANDITSRESERVESWITHZHUOINCREASEANNUALENERGYCONTINUESTODECLINETHISREQUIRESUSTOIDENTIFYANDSCIENTIFICEXPLOITATIONOFEXISTINGRELAYCOALRESOURCESGANSUPROVINCEINRESPONSETOTHENATIONALCALL,LOOKINGFORNEWCOALRESOURCEBASETOEASETHEPROVINCETOCONTRIBUTETOPROVINCIALCOALSHORTAGESITUATION,GANSUCOALANALYSISOFDETAILEDGEOLOGICALSURVEYSHOSPITALINTHEPASTONTHEBASISOFGEOLOGICALDATAPRESENTEDLINGTAICOUNTYSOUTHERNCOALRESOURCESSURVEYPROJECTBYGANSUPROVINCIALDEVELOPMENTANDREFORMCOMMISSION,THISINCLUDEDINTHEPROVINCIALKEYPROJECTSTHISDESIGNISBASEDONTHEEXISTINGCENSUSREPORTONTHEUSEOF“COAL,PEATDETAILEDGEOLOGICALSURVEYSNORMS“DZ/T02152002AND“COALGEOLOGICALSURVEYDESIGNPREPARATIONOUTLINE“TOMAKEDETAILEDINVESTIGATIONOFTHEDESIGN,INORDERTOFURTHERDETAILEDINVESTIGATIONPROVIDEGUIDANCEANDREFERENCE,THISDESIGNPRIMARILYTHROUGHBEFOREMAINLYBYSCRUTINIZINGTHEPURPOSEANDMISSION,LOCATIONANDTRANSPORTATION,GEOGRAPHYANDECONOMICS,PASTWORKANDGEOLOGYOFFOURPARTS,GEOLOGICALEXPLORATIONAREAINCLUDINGEXPLORATIONAREASTRATIGRAPHY,STRUCTURE,COAL,COAL,HYDROGEOLOGICALCONDITIONSANDOTHERBENEFICIALMINERALS,DETAILEDINVESTIGATIONOFTHEDESIGNINCLUDINGGEOLOGICALTASKS,SURVEYBASIS,COALSAMPLING,DATAANALYSIS,MININGASSESSMENT,OPERATINGRESERVESBUDGETINCLUDINGTHEBOUNDARIESOFBUDGETARYRESOURCESANDRESERVESINDUSTRYGUIDANCE,RESOURCES,RESERVESANDRESERVESBUDGETBUDGETAPPROACHRESULTSOFTHREEPARTS,PRODUCTIONTECHNOLOGYANDOTHERMAINLYCONSTRUCTIONANDTECHNOLOGYCONFIGURATION,TRAFFICCONDITIONSANDCONSTRUCTIONDESIGNMATERIALS,POWER,WATERSUPPLYANDCOMMUNICATIONCONDITIONS,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FOURPARTSFIVEPARTSTOTHEDESIGN,ITSMAINOBJECTIVESANDREQUIREMENTSAREASFOLLOWS1THEBASICSTRUCTURALFORMIDENTIFIEDEXPLORATIONAREA,CONTROLLINGBORDERSANDEXPLORATIONEXPLORATIONAREAMIGHTAFFECTTHEREGIONIDADIVISIONSTRUCTURE,EVALUATETHECOMPLEXITYOFTHESTRUCTUREOFEXPLORATIONAREA2BASICALLYIDENTIFIEDMINEABLESTRATIGRAPHIC,LAYERS,THICKNESS,ANDCANBETAKENRANGE3BASICALLYIDENTIFIEDMINEABLECOALCHARACTERISTICSANDPROCESSPERFORMANCE,DETERMINEMINEABLECOALCLASSINDUSTRIALUTILIZATIONOFCOALEVALUATIONDIRECTION4BASICHYDROGEOLOGICALCONDITIONSIDENTIFIEDEXPLORATIONAREAANDTHEMAINCOALSEAMROOFANDFLOORCANBEENGINEERING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COALSEAMGAS,GEOTHERMALANDOTHERMININGCONDITIONS5PRELIMINARYIDENTIFICATIONOFOTHERBENEFICIALMINERALOCCURRENCESITUATIONANDMAKEAPRELIMINARYEVALUATIONOFWHETHERTHEINDUSTRIALVALUE6ESTIMATEOFMINEABLECOALSEAMSCONTROL,INFERRED,PROJECTEDRESOURCES/RESERVESKEYWORDSDETAILEDINVESTIGATIONOFDESIGN,ENGINEERINGLAYOUT,RESERVESESTIMATES目录1概况111详查目的及任务112详查区位置与交通113自然地理和经济状况2131自然地理2132经济概况314区内以往地质工作情况315区内矿井及小窑概况42勘查区地质521勘查区地层522勘查区构造923勘查区煤层10231含煤性10232可采煤层1224勘查区煤质1624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16242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1925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2525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25252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2726勘查区其他有益矿产31261煤层气31262稀有分散元素33263放射性元素33264黄铁矿333详查设计工作3431地质任务3432勘查依据34321勘查类型及勘查工程基本线距34322勘查工程布置原则3433勘察方案35331布置方案依据35332技术手段选择35333方案布置结果3534煤层取样35341取样目的35342取样要求36343样品测试36344资料整理与分析研究3635其他有益矿产综合勘察要求364资源储量预算3741预算资源储量的边界和工业指导37411资源量预算的范围37412工业指标3742资源储量预算方法37421参数选用37422预算方法与资源量类型3743资源储量预算结果38431资源量38432预计矿井设计可采储量38433预计矿井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385生产技术3951施工及技术力量配置39511生产规模39512施工及技术力量配置39513主要设备选型3952交通条件及建筑(设)材料4053电源、供水及通讯条件4054综合评价40结论41参考文献42致谢43附图1工程布置图(比例尺125000)(1页)2综合柱状图(比例尺11000)(1页)37勘探线剖面图(水平比例尺110000;垂直比例尺15000)(1页)1概况11详查目的及任务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在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占70左右。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草案),确立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甘肃是缺煤省,煤炭自给率仅有70,缺煤形势将长期存在。因此,寻找新的煤炭资源成为当务之急。2006年,甘肃煤炭地质详查院在分析研究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认为本详查区赋存有煤炭资源,有必要进行地质详查,寻找新的煤炭资源基地,为缓解我省缺煤状况贡献力量,为我省可持续发展和地方脱贫致富服务。为此,提出灵台县南部煤炭资源普查项目。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此列入省重点项目。甘肃煤炭地质详查院根据煤、泥炭地质详查规范(DZ/T02152002)和煤田地质普查设计编制提纲编制了灵台县南部煤炭资源普查设计,并完成普查阶段的相关地质任务和工作,给出详查报告;现有河北工程大学利用给出的普查报告,做出详细勘察设计,其主要地质任务是1)、确定详查区的地层层序,详细划分含煤地层。2)、查明详查区的构造形态,评价区内的构造复杂程度。3)、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厚度和主要可采煤层的分布范围,评价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4)、确定可采煤层煤质特征和煤类。5)、调查详查区自然地理条件、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特征及详查区水文地质条件。6)、了解详查区开发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煤的开采技术条件。7)、了解其它有益矿产情况。8)、估算可采煤层的资源量。9)、为后期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12详查区位置与交通勘查区位于平凉市灵台县的南部,行政区划辖归中台镇(灵台县城)、新开(寺底塬)、蒲窝(四郎殿)等乡镇。地理坐标东经10733071074753,北纬345608350438。北界为达溪河一带,西界为经线18733500M(尹家沟以东),东邻邵寨勘查区的西缘(经线18756000M),南至省界。东西长225KM,南北宽14KM,面积28998KM2。公路有202省道(泾川灵台凤翔)和县道(独店邵寨),各乡镇均可通行公路或乡道,交通尚方便。灵台至宝鸡125KM,至安口96KM,至泾川87KM,分别与陇海、宝(鸡)平(凉)、西(安)平(凉)(计划)铁路相接。图11交通位置图13自然地理和经济状况131自然地理本区属陇东黄土高原的东南部,具典型的黄土塬区地形地貌特征,主要由黄土塬、梁、峁、坡、沟谷等组成,地形复杂。地势北低南高,海拔9201340M,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一般在200400M之间。水系属黄河流域泾河水系,本区位于泾河的二级支流达溪河以南。达溪河由西向东流经勘查区北侧,在陕西长武县以南注入黑河。达溪河年平均流量58M3/S。区内沟谷支流均由南往北流入达溪河,较大河沟有南川河和寺沟河。气候区划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44519061MM,平均6345MM,七、八、九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52;年蒸发量1041716821MM,48月份蒸发量为全年最大,占全年的655,年均蒸发量141968MM,是降水量的224倍;年均气温85,一月为48,七月为211;无霜期176190天;最大冻结深度0205M。本区气候较湿润,林木茂盛,植被较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除在黄土塬边陡崖段有黄土崩塌发育、在河谷有洪水发生外,其它物理地质现象(滑坡、泥石流)不发育。132经济概况区内居民全为汉族,基本从事于农业。农业以冬小麦为主,其次为玉米及少量高粱、糜子、豆类、谷子等。经济作物中油料(以胡麻为主)最多,其次为蔬菜、棉花、甜菜、药材、黄花等。本区除有一些铁、木小手工业、农机厂、粮油加工厂等外,无其它工矿企业。本区水源主要取自地下水。供电系统主要有来自平凉的电网系统和火力发电系统及陕西电网系统。14区内以往地质工作情况1)、1955年以来,石油、地质、煤炭系统的地质部门相继在本区及外围开展地质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长庆油田进行了大量的地震勘探工作,并施工少量钻井。位于本区灵台城南的长2井,在深度9409702M,见可采煤层三层,煤层总厚8M。其中煤8层厚6M。但煤层结构不清,且无详细测井等资料,仅供参考,本报告没有利用其成果。2)、1979年甘肃省地质局提交120万区域地质测量报告(泾川幅),对前人的地层构造作了总结。3)、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陕西省煤田186队、物测队在本勘查区以东陕西境内进行大量的煤田地质勘查及地震勘探工作,发现了彬(县)长(武)矿区,并探明各级煤炭资源储量80多亿吨。4)、1982年,原甘肃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确定,在陇东广大地区开展煤田地质填图和找煤工作。甘肃省煤田综合详查队在广泛收集省内外煤田、石油资料的基础上,于1983年10月提交甘肃省陇东地区地质物探资料汇编(第一辑)。该队又于1985年3月提交甘肃省陇东地区地质、物探资料汇编(第二辑)陇东南部煤田地质资料,其工作重点是灵台南和正宁南地区,该资料收集了石油、煤田的大量地震资料和彬长矿区的煤田资料。5)、19831985年,省煤田146队在灵台县南部开展15万地质填图,于1985年10月提交甘肃省灵台县南部150000地质填图总结。填图面积1601KM2,其范围包括本勘查区及其以西地区。填图期间施工三个找煤孔,有二孔见到可采煤层,其中L1孔位于本勘查区,L2孔位于东邻的邵寨勘查区。本报告利用了L1孔资料,可满足报告编制要求。6)、2005年初省煤田149队在邵寨勘查区进行煤炭资源详查工作,面积约20KM2,主要勘查手段为钻探和地震。该队于2005年12月提交了邵寨勘查区煤炭详查报告,获得煤炭资源量202亿吨。2006到2008年该队又相继完成了邵寨勘查区煤炭详查和南部勘探工作。7)、灵台县南部详查始于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结束全部野外工作,共完成E级GPS控制测量点51个;地震物理点2881个;钻孔30个,总进尺3237436M;测井30孔,实测总长3235151M;工程点测量30个;采煤心样85个,煤岩样21个,瓦斯样19个,矸石泥化样2个,完成了设计提出的详查阶段的主要地质任务。详查共投入勘查资金625359万元。15区内矿井及小窑概况在勘探区内,未发现其他相关矿井和开采过的小型煤窑,可合理放心开采。2勘查区地质21勘查区地层勘查区大面积范围内被第四系覆盖,仅在沟谷中出露下白垩统志丹群,但出露面积颇小。据钻孔揭露,勘查区地层自下而上详见勘查区地层系统表(表21)。表21勘查区地层系统表地层系统群组符号岩性厚度(M)两极值平均值(钻孔数)第四系Q出露在达溪河河谷及阶地上的为砂砾石层。广泛分布在塬、梁、峁上的为各种黄土浅黄、土黄、浅橙红色,含黑色锰质物,富含钙质结核,具垂直节理,孔隙发育,有细小空洞。测井底界面清晰。250295299266新近系甘肃群NGN棕红。浅红及棕色泥岩,砂质泥岩,夹薄层细砂岩,具水平层理,底部为灰白色砾岩。测井界面清晰。500213715770环河华池组K1H紫红、暗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与同色粉细砂岩互层,中夹灰绿、蓝灰色砂质泥岩及细砂岩,发育水平层理及虫孔构造,下部含石膏。测井底界面较清晰。17432427073087130白垩系下统志丹群洛河K1L紫红、浅棕红色砂岩夹少量同色砂质泥岩及细砾岩,砂岩分选2615146746现将三叠系上统延长群以上地层的岩性、物性特征叙述于下。1)三叠系上统延长群(T3YN)延长群是勘查区煤系沉积的基底,仅见于钻孔中。区内除1702孔深度不够未探及延长群地层外,其余各孔均有揭露。岩性以灰黑色泥岩及灰绿色细粒碎屑岩为主,夹油页岩及黑色页岩,含浅黄色薄层菱铁质泥岩及煤线,水平层理比较发育,属以湖泊为主的河湖相弱还原环境沉积物。本次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10125M(102孔)。延长群在物性上表现为较高密度、低电阻、较高伽玛和低渗透率等特征,与侏罗系地层物性比较,HGG基线低、HG基线高,形成明显的台阶状。在灵台1/5万地质测量及东邻正宁找煤钻孔中,在该地层中采到BERMOULLIASP(贝尔瑙蕨未定种),TODITESSHANSIENSIS(陕西似托第蕨),SARRANI(沙兰蓖似查米亚)NEOCALAMITESCARREREI(卡勒莱新芦木)等。同时也采到以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的孢子花粉组合。从植物化石、孢子花粉组合的时代面貌明显属于晚三叠世,据所见岩性分析应属上三叠统上部地层瓦窑堡组,上三叠统其余两组胡家村组、永坪组岩石的颜色均以灰绿、黄绿为主,与此有明显不同。虽然本次勘查在延长群地层中未采集到古生物化石,但岩性、物性特征与相邻的邵寨勘查区、彬长矿区及正宁、宁县等地相似,由于组性较好,以中粒为主,砂岩胶结较差,岩性疏松均一,斜层理发育。测井底界面较清晰。3298730宜君组K1Y紫红色块状复成分中砾岩,泥铁质基底一接触式胶结,较致密。测井底界面清晰。4028020432830安定组J2A紫红、暗紫红色少量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砂岩,下部为浅灰红、紫灰、灰褐、灰白色粗砂砾岩。测岩或细井底界面较清晰。397913460809430直罗组J2Z紫红、灰绿、灰、蓝灰等杂色砂泥岩,中夹灰绿、灰白色含砾粗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往往成团块状,缺少层理。下部发育一层灰白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炭屑及黄铁矿结核。测井底界面清晰。295213509638030中统延安组J2Y灰、深灰、灰黑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和浅灰、灰白色砂岩,中夹煤层及炭质泥岩,含黄铁矿结核及薄膜,富含植物化石、植物碎屑及植物根,发育斜波状层理,缓波状层理、水平层理、递变层理等。测井底界面不清晰。87712302674530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灰、灰绿、紫红、灰黑、褐紫色泥岩、粉砂岩夹细砂岩,常见有杂色、灰色、紫红色斑块,普遍具似鲕状结构或豆状结构,缺少层理构造。测井底界面不清晰。0301278530三叠系上统延长群T3YN绿灰、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互层,中夹黑色页岩、含油页岩及薄层浅黄色菱铁质泥岩,含煤线,发育水平互层层理。最大揭露厚度10125102孔揭露地层有限,故不再分组,统称延长群。2)侏罗系(J)勘查区侏罗系地层包括下统富县组J1F、中统延安组J2Y、直罗组J2Z和安定组J2A,缺失晚侏罗世地层。其中,延安组为唯一含煤地层。由于上覆地层覆盖,侏罗系地层在本区只有分布而无出露,唯见于各钻孔中,地层厚度12939M29691M,平均厚21383M,现将各组分述于下(1)、富县组(J1F)富县组是在三叠系顶部古剥蚀面之上沉积的,其分布范围受古地形的严格制约,主要分布在小型局限湖和古洼地之中。三叠纪末,受印支运动第三期的影响,来自秦岭方向的强大推挤压力,致使本区不断上升。由于南侧秦岭上升的影响,使渭北断隆区南部抬升辐度较大,造成中生界及古生界呈北倾南翘之势,因而产生了由南向北流淌的河流。由于断隆区南部的不断上升,致使侵蚀基准面下降,造成延长群顶部岩层遭受强烈剥蚀,其顶面形态复杂,在河流及局限湖中沉积了富县组地层。在勘查区30个钻孔中,101、102、501、901孔未见富县组地层沉积,其余26个孔均有不同厚度的揭露。岩性以浅灰、灰黑、褐紫色、紫红色泥岩为主,粉砂岩、细砂岩次之,泥岩局部含鲕粒及鲕状菱铁矿的紫红色团块斑点(俗称花斑泥岩),层理不明显,具滑面。本组厚03012M,平均785M,与下伏延长群平行不整合接触。富县组植物化石组合特点是CLADOPHLEBIS较多,孢粉也有较老分子存在。富县组地层在物性上表现为长短源距伽玛曲线低异常、自然伽玛曲线相对较高异常、视电阻率稍低的物性特征。(2)、延安组(J2Y)延安组为勘查区含煤地层,也是本次勘查的目的层,该组岩性为灰、深灰、灰黑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和浅灰、灰白色砂岩互层夹煤层及炭质泥岩,富含植物化石碎屑。其岩性特征以湖沼相砂岩、泥岩互层及沼泽相炭质泥岩、煤层沉积为主,下部煤8层为主要可采煤层。本组厚度87712302M,平均厚6745M30个孔,与富县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延安组煤岩层物性差异明显,长短源距伽玛曲线在煤层段显现为高异常,砂岩段则为低异常,自然伽玛曲线在砂岩、泥岩段呈现相对较高异常,自然电位负异常曲线在砂岩、煤层段有较明显的高异常表现,电阻率曲线幅值变化不大。(3)、直罗组J2Z岩性为浅灰绿色、紫灰色中一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含零星散状黄铁矿结核,底部常为一层灰白色含砾长石石英砂岩或细砾岩,本组仅见植物化石碎片,依其岩性特征可与正宁等地相比,本组岩性普遍较粗,为一套干旱、半干旱环境下的河流及湖泊、河漫滩相沉积物。本组厚度295413509M,平均厚6380M。与下伏地层延安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直罗组地层在物性上为长短源距伽玛曲线显示低,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自然伽玛曲线呈现相对较低异常,自然电位曲线在本段下部有负异常表现6。(4)、安定组J2A该组岩性为紫红色、灰褐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浅紫色、蓝灰色中粗粒砂岩、砂砾岩,砂岩以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分选差。未发现古生物化石,为干旱环境下以河流及湖泊相为主的沉积物。本组厚度比较稳定,厚397913460M,平均厚8094M,与下伏地层直罗组多为整合接触。安定组物性反映为较高密度、较高伽玛、低电阻率和较弱渗透率的特点。3)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1ZH)勘查区白垩系志丹群地层广泛分布,超覆不整合于侏罗系地层之上,构成陇东黄土塬的基底。区内志丹群为宜君组、洛河组和环河华池组,缺失罗汉洞组和泾川组。各组之间呈整合接触,各组岩性分述如下(1)、宜君组(K1Y)浅紫色、紫灰色块状砾岩或砂砾岩、含砾粗砂岩,砾石成分较复杂,主要为花岗岩、石英岩、燧石及变质岩屑等,分选较差,基底式胶结,砂泥质充填。厚4088020M,平均4328M。测井曲线组合形态为电阻率曲线高异常,自然伽玛曲线和伽玛曲线均反映低异常,与下伏地层物性差异比较明显。(2)、洛河组(K1L)为一套干旱环境下的河流相沉积物,以棕红、紫红色细粗粒砂岩为特征,夹少量同色砂质泥岩及砾岩。砾岩分选好,泥质胶结或接触式胶结,较疏松,是区内主要的含水层。本组厚度2615146746M,平均厚32987M。洛河组物性是自然电位曲线有较高的负异常,自然伽玛、伽玛伽玛曲线异常值低,电阻率电位曲线上部异常幅值高、中下部异常幅值较低。(3)、环河华池组(K1H)岩性为紫红色、紫灰色、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粉一细砂岩,泥岩具水平纹理,层面常见裂隙,砂岩具波状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为干旱氧化环境下的河流湖泊相沉积,地层厚度1743442707M,平均厚30871M。本组测井曲线特征为自然伽玛、电阻率电位曲线幅值高,自然电位曲线平直,在下部偶尔有狭小的楔形异常出现。4)新近系(N)勘查区新近系为甘肃群地层(NGN),岩性以棕红、浅棕红及棕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状细粒砂岩及星散状钙质结核,具水平纹理。为湖泊相沉积,底部常为灰白色、灰红色厚层状砾岩,厚度521371M,平均厚5770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5)第四系(Q)第四系在勘查区内大面积分布,构成黄土塬、梁、峁等地貌。据钻孔揭露和地表地质填图成果,在各大河谷区分布有全新统地层,具二元结构,厚度在110M;更新统黄土地层广泛分布在黄土塬、粱、峁及沟谷中,厚度随地形而变化,一般在200M左右,出露最大厚度225M,钻孔揭露厚度25029529M,平均厚度9266M。根据区域对比,本区自下而上有更新统湖相沉积的离石组老黄土、萨拉乌苏组次生黄土、马兰组新黄土和全新统砂砾石层。(1)、中更新统离石组(Q2L)为红褐、黄褐色粉砂质粘土,含大量灰色钙质结核及黑色斑点与条纹,结构较密实。平均厚度大约53M左右,最厚130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2)、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3S)全区大部分地段有分布,出露于塬侧和冲沟上游一带,为褐黄色黄土层,夹浅棕红色古土壤层及断续状钙质结核层,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厚140M,平均厚20M,与离石组平行不整合接触。(3)、上更新统马兰组(Q3M)出露于黄土塬、粱、峁的顶部,为浅黄色粉砂质粘土,具大孔隙,垂直节理裂隙发育,疏松。厚度变化在825M。与下伏萨拉乌苏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4)、全新统(Q4)主要分布在河床及两岸级阶地,岩性为亚粘土、砂和砂砾石层,总厚度110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第四系地层物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电阻率高、自然电位底部幅度偏高、上部较低且平稳,自然伽码曲线为小齿状平直,伽码伽码曲线类同,但下部往往出现“弓形”幅度。22勘查区构造勘查区位于渭北挠褶带北部彬县黄陵坳陷带之北缘,系中生界构成的向NW倾伏的大型单斜构造,在这个单斜构造上发育一些宽缓的不连续褶皱。勘查区地表大面积黄土覆盖,沟谷中出露的白垩系地层产状平缓,其深部侏罗系隐伏构造依据钻探工程揭露及煤8层底板等高线形态特征,表现为多个平缓起伏、大小不等的隆起与凹陷,其排列不规则,方向性不明显。本区东邻的彬长矿区和邵寨勘查区均未发现有较大断层。物探资料解释本区以南有一走向NWW,倾向NE的逆断层,长度33KM,往东可能与太峪背斜相接。因该断层位于勘查区之外,故对本区无直接影响。本次勘查钻孔中未发现明显的断层迹象,地震在区内共发现2个独立断点,在时间剖面上,反映5的反射波南盘抬升,北盘下降,断距约2535M,倾角较缓,走向、倾向不明,不能组合为断层。且对煤系地层以及煤层的破坏及影响不大。据此推断勘查区范围内有存在断层的可能性,在下一阶段查明。综上,晚三叠世印支运动形成了勘查区构造基本格局的雏型,之后侏罗世燕山运动,在继承性的构造演化中,奠定了勘查区构造的基本轮廓和形态特征以平缓的隆起与凹陷为主,其形态即反映了古地形基底面貌,同时也具有同沉积构造活动痕迹。勘查区构造复杂程度本阶段暂定为中等偏简单。下一步勘查尚需在勘查区构造基本形式以及延展方向上、构造间共生联系、生成背景及分布规律上,尤其对煤系地层及煤层的影响程度上予以查明和证实。本区未发现岩浆岩。23勘查区煤层231含煤性本区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延安组,据钻孔揭露延安组地层最大厚度12302M(1702号孔),最小厚度877M(1701号孔),平均厚度为6745M。钻孔揭露煤层最多的是D4号孔,钻遇10层;101号孔未见煤,测井解释3层薄煤。煤层总厚070(101号孔)1709M(D4号孔),平均总厚度为716M,含煤系数1062。可采煤层总厚度为090(304号孔)1596M(D4号孔),平均可采总厚度为655M,可采含煤系数971。通过对该区延安组含煤地层的岩性、岩相、沉积旋回及其见煤情况与煤层组合规律的综合分析,本区延安组有编号的煤层自上而下与区域对比为煤2、煤5、煤8层(组),分属于延安组下部的三个含煤段,即第三、二、一段。其中,煤2层(组)见煤钻孔16个,有5个钻孔为23个分层出现,煤层总厚016392M,平均129M;单层厚度016306M,平均091M;有10个钻孔达到可采,可采厚度084392M,平均154M;单层可采厚度084306M,平均152M。区内延安组有第三段沉积的钻孔基本可见到煤2层(组),属较稳定煤层。由于本阶段可采见煤点少,故暂列为不可采煤层。煤5层(组)有19个钻孔见及,其中,7个钻孔见23个分层,煤层总厚030753M,平均140M;单层厚度030448M,平均106M。在19个见煤钻孔中,仅有7个孔可采,可采厚度098753M,平均221M;单层可采厚度103448M,平均201M;其余见煤钻孔为薄煤层,另有个别钻孔仅见有煤5层层位,本阶段暂属不稳定不可采煤层。煤8层(组)所有钻孔均钻遇,属较稳定主要可采煤层,具体情况在下一节可采煤层中叙述【9】。各煤层(组)情况见表21。表21各煤层(组)特征一览表煤层真厚M全区可采范围内煤层名称最小最大最小最大煤层间距(M)煤层结构夹矸层数平均(点数)平均(点数)组厚016392129(16)082392154(10)02煤2单层016306091(24)082306152(10)简单02组厚030753140(19)092753221(7)03煤5单层030448106(25)102448201(9)简单较简单03组厚0201290524(30)0901290558(28)05煤8单层02012760811276842397310006342简单较简单03254(62)333(45)夹矸真厚(M)可采指数煤层名称最小最大平均(点数)稳定性点面可采性煤类组厚012071050(5)煤2单层012062036(7)较稳定42局部可采不粘煤组厚021115050(7)煤5单层012068035(10)不稳定36不可采不粘煤组厚012214072(28)煤8单层002080041(49)较稳定7375大部分可采不粘煤延安组是在下侏罗统富县组“填平补齐”沉积上或上三叠统延长群剥蚀面上形成的陆相含煤沉积,由灰白色、浅灰色砂岩与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互层夹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延安组的厚度与含煤性受煤系沉积时基底形态的控制和成煤沼泽环境水动力条件的影响。煤系沉积在受基底形态控制的同时,不同地段地壳沉降的不均一性亦会造成其厚度差异,有些地段沉降较慢而稳定且大体上与植物遗体的堆积速度相平衡,形成较厚的煤层(如702号孔);而另一些地段,地壳沉降较快而不稳定,沼泽的水动力条件较强,泥炭堆积被其他碎屑物的堆积所代替,形成较厚的粗粒砂岩,而煤层往往较薄,如勘查区5线以东煤系沉积厚度虽较大,但多沉积了不可采的薄煤层,含煤性差。此外,延安组沉积时还受到成煤期同沉积构造活动的制约,在相对隆起的部位,不仅煤系煤层沉积薄,而且还可能遭受到上覆地层(直罗组)的剥蚀以及受形成直罗组底部砂岩的河流冲刷的影响,这可能也是造成本区煤系煤层厚度变薄的原因之一,如勘查区17线的1701号孔和13线的1301号孔受直罗组砂岩剥蚀以及河流冲刷的影响,煤8层及其以上的J2Y残余厚度分别不大于4M和8M。232可采煤层勘查区经过普查钻孔揭露,延安组主要含煤2、煤5、煤8层(组),其中,煤2和煤5层(组)由于可采见煤点少,现阶段暂列为不可采煤层,以下就可采的煤8层(组)叙述如下【7】。煤8层(组)位于延安组第一段,区内有30个孔见及,其中,15个孔由26个分层组成,煤组厚020(304号孔)1290M(D4号孔),平均524M;单层厚020(304号孔)1276M(702号孔),平均254M。有26个可采见煤点(501、304、302、101号孔不可采),可采总厚度090(302号孔)1290M(D4),平均558M;单层可采厚度081(704号孔)1276M(702号孔),平均333M。煤层厚度主要受成煤期基底形态和成煤环境及河流冲刷的影响,在基底相对隆起区煤系地层薄,煤层也变薄,如703号孔延安组第一段厚913M,煤8层厚度小于5M(441M);在成煤环境适宜的702号孔,形成较厚的煤层,煤8层厚度大于12M(1276M);5线以东因沉降幅度大,虽然煤系沉积厚度大,但因泥炭沼泽的水动力条件较强且不稳定,仅沉积了多层不可采薄煤或在煤8开始沉积时仅有煤8层位(图21)。煤分层结构简单,多数分层为单一煤层,少数含夹矸层数小于3层,夹矸总厚014214M,夹矸单层厚005080M,岩性主要为泥岩、炭质泥岩。煤分层间的夹层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单层厚096(501孔)2152M(501孔)。煤层(组)顶板主要为砂岩,依次有粉砂岩、粗砂岩、细砂岩、中砾岩等,偶见泥岩和炭质泥岩顶板。煤层(组)底板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偶见中粒砂岩底板。区内30个钻孔,控制面积289KM2,平均010个/KM2见煤点,初步查明煤8层的层位、厚度及可采分布范围,可采面积为21619KM2,占煤层分布面积的746,属较稳定的大部分可采煤层,也是勘查区的主要可采煤层。工作程度已达到普查阶段的要求。1)、延安组与其上下地层的划分对比246810268106441813044807014091302878130879101184102421905175901536502593503248104895170123302090704477021276D1240D41939024279047919031071304020103672105307130125917027065013410070L1027703411021693011544图21煤8层厚度等高线图延安组作为中生代含煤地层,其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是它特有的垂向剖面结构,在前面的章节已有详尽的说明。此处偏重于叙述区内可供追索的标志层和局部标志层段。测井曲线上,延安组砂岩一般为高阻砂岩,延长群砂岩为低阻砂岩。在延安组与延长群接触地区,电阻率的差异是延安组底界划分依据。在延安组与富县组接触的地区,以富县组特有的紫杂色色调划定延安组与富县组界线。划分延安组与其上直罗组的重要依据是颜色。直罗组的颜色一般为黄绿色、灰绿色、紫灰色及暗紫色,而延安组则为灰色、灰黑色,在色调上两者差别较大。其它划分标志还有植物及孢粉化石含量,由延安组到直罗组植物及孢粉化石突然减少,也是二者划分的重要依据。局部发育的标志层也有助于延安组顶界的划分。2)、延安组段的划分对比勘查区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延安组(J2Y),根据岩性、岩相、含煤性及沉积旋回划分为三段,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一、二、三段,区内绝大部分沉积和保留了第一、二段地层,仅有少数钻孔见第三段地层,且保存不全。延安组划分对比分述如下第一段(J2Y1)为主要含煤段,底部起自富县组顶界面,顶部为煤8层以上的较细粒岩层。本段岩性为灰、深灰、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煤层及少量粉砂岩、细砂岩,个别钻孔中有粗砂岩。煤8层位于中上部,其底部普遍为含炭屑及植物化石的灰褐色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第二段(J2Y2)为次要含煤段,岩性为灰白色粗砂岩、含砾粗砂岩,灰、深灰、灰黑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煤5层(组)位于中上部。本区延安组沉积的中后期成煤环境不甚稳定,粗粒碎屑物沉积占优势,取代了煤5层的沉积;之后在废弃河道或平原低洼处有泥炭堆积,且泥炭沼泽相发育不稳定,形成了多层薄煤层。第三段(J2Y3)也为次要含煤段,底界为煤5层之上的细粒岩层顶界面,上至直罗组底界面。岩性为灰白色粗砂岩,灰、深灰、灰黑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煤2层位于中上部。该段地层因基底隆起或遭受直罗组沉积前期剥蚀,分布范围明显变小,区内仅在部分煤系沉积较厚的低洼区有沉积并保留。3)、煤层对比本区属内陆盆地型含煤沉积,岩性岩相韵律结构明显,煤层位于旋回的上部。因此,本次煤层对比是以相旋回对比为基础,结合标志层、煤层煤质特征、测井曲线等进行对比,以全区普遍发育的煤8层底板为对比基线进行煤层走向与倾向上的对比。(1)岩性岩相旋回对比、延安组第一段(J2Y1)沉积环境为洪泛平原和岸后湖泊,间有分流河道或湖相沉积,总的相序为缺失或不发育河床相沉积的单阶岩性岩相旋回,即河床相(缺失或不发育)河漫相泥炭沼泽相湖泊相,厚度2158M,煤8层位于旋回的中上部,属局限湖泥炭沼泽堆积。、延安组第二段(J2Y2)沉积环境为分流河道三角洲平原湖泊三角洲,为不完整的多阶旋回。旋回的底部多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少量为灰色细砂岩,向上粒度渐细,顶部均为灰、灰黑色粉砂岩或泥岩。泥炭沼泽相发育不稳定,在废弃河道或平原低洼处才有泥炭堆积,发育多层薄煤层,对比为煤5层(组)。、延安组第三段(J2Y3)沉积环境一般以湖泊相粗碎屑岩沉积开始,随着湖盆的收缩消退岩性逐渐变细,过渡为湖泊相粉砂岩、沼泽相砂质泥岩和煤层,通常情况下旋回中均有煤层形成,煤2层位于本段中上部。(2)标志层对比、煤8层底部可见似鲕状鲕状结构的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分布较普遍,为本区主要对比标志层,在多数钻孔中见及。、煤8层厚度较大,分布面积广,且较稳定,可作为地层与煤层对比的辅助标志。(3)煤岩煤质特征对比综合勘查区煤岩特征表明本区主要成煤作用(煤8)形成于较潮湿的高位泥炭沼泽,覆水程度较浅,氧化作用较强,形成以暗淡型为主的煤岩类型,煤中惰质组相对较高,有机质凝胶化程度低,结构体发育,无机沉积作用弱,矿物质和硫分低。煤5沉积时,沼泽覆水相对较深,属弱还原环境,形成一定的光亮煤和半亮煤,煤中镜质组相对较高,矿物质和硫分亦相对较高。反映在煤质上的特征如煤5层灰分、硫分、挥发分等较高于煤8层【11】。(4)测井曲线对比对比曲线采用密度、自然伽玛曲线、视电阻率曲线;一般采用曲线异常形态特征法、幅度宽度法、层间距法和层间组合规律法进行对比。经对各钻孔测井曲线对比分析,煤层物性为中高电阻率、低密度、低放射性,曲线反映为NR中高、DNL低、GR低,即“一高两低”特征【3】。、煤8组视电阻率4601220M,呈梳状;天然伽玛062163PA/KG,多呈低值锯齿状;密度1316G/M3,呈上窄下宽的山峰状组合形态特征,如下图所示、煤5组视电阻率410721M,呈中高值单峰状;天然伽玛1219PA/KG,呈低峰值山峰状,局部煤层结构为两层时呈低峰值双齿形;密度1417G/M3,呈低值单峰状,具体形态如下图所示图23煤5组测井对比曲线、煤2组视电阻率320830M,多呈中高值单峰状;天然伽玛045156PA/KG,呈剑形;密度1315G/M3,呈低值矩形,如下图所示图24煤2组测井对比曲线从各钻孔组成的测井曲线对比图可以看出,煤2组、煤5组、煤8组物性特征明显,各种参数曲线反映较好,且比较稳定,大部分钻孔均有表现,与顶、底板围岩物性差异大,易于对比。因此,煤层的定性、定厚解释可靠。4)、对比可靠程度(1)延安组地层对比可靠程度图22煤8组测井对比曲线划分延安组与其上直罗组的重要依据是颜色,其次是岩石粒度;在延安组与延长群接触地区,电阻率的差异是延安组底界划分的依据;在延安组与富县组接触的地区,以富县组特有的紫杂色色调划定延安组与富县组界线。延安组与其上下地层的划分可靠。根据岩性、岩相、含煤性及沉积旋回划分延安组各段沉积,由于现阶段控制程度有限,各段的界线今后有可能变化,但延安组划分三个段是可靠的。(2)煤层对比的可靠性综合前述煤层对比结果,煤2层(组)属较稳定的不可采煤层,本身特征不甚明显,对比主要依据岩性岩相旋回及它们所在地层段的位置确定,对比结果基本可靠;煤5层属不稳定的不可采煤层,对比主要依据煤层组合特征、岩性岩相旋回及它们所在地层段的位置确定,对比结果基本可靠;而主要可采煤8层在区内大部分地段层位较稳定,煤层特征和物性特征比较明显,底板均发育似鲕状结构的砂岩或泥岩,标志层清楚,对比依据较充分,在可采区垂向及水平两个方向上对比结果较可靠;但在5线以东含煤性变差,1、3、5线上的钻孔见煤8层层数变多、厚度变薄,多不可采,对比依据不足,可靠性较差。24勘查区煤质24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1)、物理性质各层煤的物理性质基本相似,即黑色,条痕呈深棕色;沥青光泽或玻璃光泽。各煤层均以条带状结构为主,线理状结构次之,块状构造。肉眼可见方解石细脉沿煤的裂隙充填,偶尔也可见黄铁矿薄膜贴附于裂隙面上。简易燃烧试验易燃、烟浓、焰长,焦渣微膨胀熔融。煤体视密度煤2层7个孔8个样品,平均值为142T/M3;煤5层4个孔7个样品,平均值为143T/M3;煤8层18个孔45个样品,平均值为144T/M3(表23)。表23煤层视密度统计表煤层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样品数孔数煤213415114287煤513415514374煤813415314445182)、煤岩特征(1)、宏观煤岩类型宏观煤岩组分以暗煤、亮煤为主,丝炭、镜煤呈条带状、线理状穿插其中,组成了煤层的条带状结构和层状构造。宏观煤岩类型以暗淡型煤为主,次为半暗型及半亮型煤【10】。(2)、显微煤岩组分根据本次普查6个孔(D1、701、702、703、1102、1104号孔)21个样品(煤5层3个样,煤8层18个样)的煤岩显微组分鉴定结果(表24),各煤层显微煤岩特征简述如下表24表24显微煤岩组分鉴定结果表有机显微组分无机显微组分()变质程度煤层镜质组半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粘土类硫化物类碳酸盐类氧化物类矿物总量RMAX()变质阶段煤54200747629060759720675煤838611(1)5051820086414(1)1060716有机显微组分均以惰质组为主,镜质组次之,壳质组含量较半镜质组高,半镜质组含量最低。两层煤惰质组平均值略有下部煤高于上部煤之势,煤8层为505,煤5层为476;煤8层惰质组含量变化幅度大,最高达695,最低为348。煤8层镜质组含量变化幅度亦大,在232517之间,平均386。无机显微组分均以碳酸盐类为主,粘土类次之,硫化物类较常见但含量低,氧化物类少见。煤5层碳酸盐类含量平均为59,粘土类含量平均为06;煤8层碳酸盐含量占20143,平均为64,粘土类含量占0260,平均为20。矿物总含量煤8层较煤5层高,煤8层为106,煤5层为72。各煤层显微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院部个人工作计划
- 河北保定曲阳县2025年七下数学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高峰期仓库工作计划
- 2024年河南省医疗保障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南安市实验中学招聘笔试真题
- 社交媒体经理工作总结与传播策略计划
- 内蒙古乌海二十二中学2025届数学七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网络管理员考试自己测试试题
-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疲劳寿命环境因素重点基础知识点
-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2025年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临时演员聘用合同
- 航空客运包机合同
- 马拉松志愿者培训
- 车间卫生打扫管理制度
- 高中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 造价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 饲料粉尘清扫管理制度
- 《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15年版
- 某楼板裂缝修复及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
- 青马选拔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金融大模型发展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