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实证研究_第1页
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实证研究_第2页
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实证研究_第3页
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实证研究_第4页
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实证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实证研究1摘要新企业成长问题是学者们长期关注但亟待深入剖析的重要理论问题。已有研究开始探讨一般企业的创业导向与动态能力、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但很少将三者纳入统一的研究模型中进行实证分析,更少针对具有独特性的新企业。本文基于国内199家新企业的调查数据,对我国新企业创业导向的制约性因素,及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三者之间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新企业创业导向差异性受到企业经济结构、新企业属性等因素的影响;新企业创业导向对企业动态能力作用明显、对企业的成长水平具有直接贡献作用;动态能力在新企业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的作用中有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经济结构等因素在上述关系中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关键词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企业成长0引言新企业成长现象是学者们长期关注但亟待深入剖析的热点课题和理论问题(GILBERT,2006)1。新企业成长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成长,学者们已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新企业成长的独特性。如组织理论学者认为与既有企业不同,新企业面临着新进入缺陷(LIABILITYOFNEWNESS),即新企业因缺乏现有企业所拥有的合法性而难以获取必需资源,同时也因缺乏现有企业所拥有的顾客和供应商关系而难以谋求生存(STINCHCOMBE,1965CARROLL,1983FREEMAN,1983)234,这意味着成长是新企业对抗生存压力的手段,如果没有成长,其存活就会受到重大威胁(BUEDERAL,PREISENDOERFER,TEECE,PISANOANDSHUEN,1990)6。创业理论学者认为与现有企业不同,新企业的决策和行动并非取决于组织结构、行为惯例等系统性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个人,甚至认为新企业本质上是创业者特征的延续,这意味着与现有企业不同,新企业成长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特征与行为而非组织属性和战略(MULLINS,1996BARRINGERETAL,2005)78,而且通过研究还发现新企业的成长与企业的成长愿望关系紧密(CLIFF,1998BARRINGER,JONESANDNEUBAUM,2005)9。战略理论学者研究则集中于从战略定位理论和资源基础论视角研究新企业的成长现象,站在战略定位视角,研究主要关注产业结构、新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等与新企业绩效之间的函数关系(SANDBERGANDHOFE,1987CHRISMAN,1998)1011。创业导向是企业进入新业务领域所采取的决策、行为和过程(LUMPKINAND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企业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研究”(项目编号70732004)作者简介胡望斌(1976),男,汉族,湖北麻城人,博士,南开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新与创业管理。电子邮箱WANGBINHUNANKAIEDUCN。电玉利(1965),男,汉族,吉林人,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创新与创业管理,战略管理牛芳(1973),男,汉族,湖北恩施人,博士,南开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新与创业管理DESS,1996)12,其研究源于战略管理领域的战略决策模式,目前创业理论学者和战略理论学者对创业导向理论进行了较广泛和深入的探讨,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源重组观、能力动态重构观、创业导向测量维度。创业导向重点描述了企业追逐新事业、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特定心智模式,以及企业总体精神氛围的分析框架。因而创业导向与企业的成长愿景存在必然的联系。创业导向理论的资源重组观认为公司创业是企业通过新的资源组合来实现多元化发展的过程,旨在通过扩充资源、内部创新、合资或合作来拓展竞争领域和发掘发展机会BURGELMAN,1983,而对于新企业而言,资源的整合更多的依赖于创业者本身,因而创业者个人特征等直接影响新企业的创业导向。所以基于创业导向理论的观点,可以挖掘出新企业的创业导向与企业的成长愿望、创业者个人特征等紧密相关,而根据新企业成长理论研究中的组织理论观点和创业理论观点,不难推演出新企业的创业导向与新企业的成长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应付各种变化的能力,是对企业资源进行重构的能力(EISENHARDTANDMARTIN,2000WINTER,2003ZAHRAETAL,2006)1314。动态能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资源基础理论的静态分析法而展开和延伸的。进入二十世纪末期,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来愈明显,而企业所处的市场和行业环境日趋复杂与不确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在稳态环境中形成的静态均衡不断被打破,结果许多大企业迅速走向了衰退甚至倒闭。战略管理理论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的资源基础论虽然解释了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无法解释企业持续优势的来源。后来的核心能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源基础理论的缺陷,但其本身所具有的“刚性”问题(LEONARDANDBARTON,1992)仍然不能说明核心能力必然的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BURGLEMAN,1994)。于是TEECE(1997)、EISENHARDT(2000)等人在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以解释企业如何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成长性和潜力,对新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已有部分研究开始探索企业的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贺小刚,2006)15。基于企业动态能力、持续竞争优势、企业绩效、企业成长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新企业的动态能力与其成长之间的关系值得研究。由于动态能力是组织动态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因此蕴含在企业内部的以创新性、提前行动性与风险承担性为主要特征的创业导向对企业动态能力提升必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动态能力不仅在新企业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且会受到新企业创业导向的重要影响,所以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企业成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深入探讨可能会为解释新企业成长的显著差异性、新企业如何才能成长等理论难题提供一定的支持。此外,基于企业成长论中的战略理论观点,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等与新企业绩效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SANDBERG,1986SANDBERGANDHOFE,1987CHRISMAN,1998)1011。所以本文试图通过中国企业的经验数据,首先探讨新企业创业导向差异性的原因,然后对新企业的创业导向、动态能力、新企业成长三者之间内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同时考虑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等经济结构约束性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1研究设计11数据收集基于组织和战略视角的研究,往往采用年限、规模等变量来识别新企业,但不同的研究界定的时间范围也不完全相同。国外的一些研究将生存年限低于8年的企业归为新企业(BIGGADIKE,1979MCDOUGALLETAL,1994)。全球创业观察(GLOBALENTREPRENEURSHIPMONITOR,GEM)将成立时间在42个月内(即3年半)的企业作为新企业的标准。本文对时间界限采用折中的方法,将成立时间在5年内的企业定义为新企业。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和南开大学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于2007年12月完成的对中国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次调查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发函,充分利用各地中小企业协会、商会、促进会和企业家协会等民间组织,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政策研究部和南开大学共同合作,采取问卷形式进行企业调查。具体调查过程中,对部分地区的企业采取实地考察,上门调查(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山东和辽宁等地),另外一部分采取问卷邮寄和电话访问相结合。本次调查覆盖广东(300份)、山东(300份)、浙江(250份)、上海(200份)、江苏(200份)、北京(150份)、天津(150份)等全国31个省市,共调查和发放问卷3000份,其中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各占50(根据中小企业暂行标准规定,中型企业2为职工人数400人以上,且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小型企业为销售额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但不包括个体工商户)。本次调查时间为2007年8月2007年12月,共回收问卷758份,其中有效问卷640份,有效样本回收率213由于本研究以新企业为研究对象,且定义成立时间在5年内的企业为新企业,此次调查回收的758份问卷中,成立时间在2003年及以后的新企业有240家,其中数据比较完整的199家企业构成了本文的研究样本。样本企业的规模较小,只有2161企业的资产规模(2006年底)超过5000万,5427企业员工数量低于100,员工数量超过500人的企业只有1056。在企业所有制形式方面,主要是私营企业,占总数的7889。企业成立时间的分布基本成正态分布,24年占总样本量的8538。在行业分布方面,样本中制造业占5678,服务业占2010,通讯软件业占955,商业占8547,其它占503。在企业产业特征方面,技术密集型占4321,资本密集型占3266,劳动密集型占2412。12变量测量121创业导向创业导向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学者提出了多种描述创业导向的维度(MILLER,1983COVINANDSLEVIN,1990MERZ,1994ZAHRA,1995LUMPKINANDDESS,1996)1617,其中,最常用的维度是创新、冒险和超前行动。COVIN和SLEVIN(1989)提出了三个维度的测度量表,共9个测度题项。李乾文(2007)也沿用了这些量表来研究中国新企业的创业活动。本文沿用李乾文(2007)翻译的测度量表,如表1所示。122动态能力动态能力变量的测量,本研究借鉴国外LAWSON等2001,JANTUNEN等2005,ZAHRA等2006和CEPEDA等2007设计的量表141819,并结合我国国内的实际(参考贺小刚(2006),魏江(2008)的研究)2021,通过以下指标和测项来测量企业动态能力(1)变革更新能力。变革更新能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企业为了克服学习陷阱以及能力刚性的一2已有7个行业的划分标准中,住宿和餐饮业的中型企业标准最低,为“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这样选择可以兼顾到已标准的所有行业。种持续的更新动力和能力(COLLINS,1994)。本研究采用“政策支持创新”、“激励变革的机制”、“技术与产品创新”、“创新型企业文化”、“员工冒险和首创精神”5个测项来测量。(2)组织柔性能力。为应对快速变化和日趋复杂的市场竞争,企业组织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显得非常重要(WINTER,1982CHANDLER,1992),这种灵活性一方面取决于企业家本身的战略反应能力(在新企业中尤其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更在于企业组织能够对企业家的战略反应作出及时的战略调整。本研究从“应变速度”、“沟通渠道”、“工作灵活性”3个方面来测量。(3)环境洞察能力。本文从“客户需求预测”、“产业规律认知”、“行业技术变化预测”、“相关政策了解”4个方面来测量。(4)组织学习能力。组织学习是提高员工人力资本、组织团队资本的一项重要途径,因此已被企业家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ARGYRIS,1978BONTIS,2002)2223。本文采用“对学习的承诺”、“分享愿景”、“开放心智”3个方面来测量。表1创业导向测度量表保守战略保守战略保守战略创业战略创业导向增强总体上,贵企业更倾向于强调对成熟产品(服务)的经营Y1强调研发、技术领先和创新总体上,贵企业在最近三年里没有新产品(服务)线上马Y2有很多新产品(服务)线上马贵企业新产品(服务)大多只是小部分的改良Y3新产品(服务)大多是大幅度的创新贵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低风险、低回报的项目Y4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基于外部经营环境,贵企业倾向于通过小心、渐进的行动逐步摸索前进Y5采取大胆的、迅速的行动来达到企业目标面对不确定性情况进行决策时,贵企业更倾向于采取慎重的态度,以避免损失Y6倾向于采取较大胆积极的态度,以掌握潜在的机会面对同行竞争时,通常是竞争者先采取行动,之后贵企业再跟进或回应Y7通常是贵企业先采取行动,同行再跟进或回应倾向于作为“追随者”,很少第一个推出新产品、进入新市场、率先引用新的管理模式或新的技术Y8倾向于作为“领导者”,经常比同行领先推出新产品或抢先进入新市场,或率先引用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技术高层主管忙于日常事务,无暇预先掌握机会、应对变化,事后迫于环境压力才行动Y9高层主管经常审视产业发展趋势,率先掌握机会,提早行动应对变化123企业成长企业成长的测项采用多数学者采用的指标,具体包括(1)盈利水平。本调查问卷和研究中主要包括净利润、企业净资产回报率。(2)成长潜力。本调查问卷和研究中主要指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增长率。(3)相对业绩,即与其他企业相比较的绩效,本研究中包括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以及税前利润增长率3个指标。以上测量企业成长指标,我们要求问卷填写者参考公司过去两年(2006年和2005年)的平均业绩进行评测,如果少于两年,则为2006年数据。124其它变量新企业不是小规模的大企业,其组织特征和行为具有明显的独特性(FREEMAN等,1983;CARROLL,1983)。因此为了解释新企业创业导向的差异性,本研究基于已有研究设置了资源可获取性、管理规范性两个变量来表现新企业的特有属性,另外本文还设置了部分控制变量。资源一般包括人力资源、资金和设备等。新企业成立时间不长,人力、技术设备等资源的获取都取决于其资金的多少。其资金的可获取性决定了其他资源的可获取性。因此,本文主要考察新企业资金的可获取性。管理规范性则通过测度新企业内是否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否有长期的发展规划等题项来测度。这些量表都采用LIKERT5点量表,具体的测度量表见表2。表2新企业维度的测度题项维度符号测度题项资源可获取性X1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X2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X3企业内部信息交流不顺畅X4企业缺乏战略和长期发展规划管理规范性X5企业缺乏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另外,本文还设计了以下控制变量企业产业特征(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性质(国有、集体、民营、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员工人数、企业寿命年。13数据质量检验在问卷收回后,本研究采用了“CRONBACH”系数法的信度检验方法,对问卷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具体操作采用SPSS120软件对研究模型中的假设变量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模型中的各个假设变量的信度系数值最小为0698,其它更是均大于07,其中创业导向总的信度系数为0732,动态能力总的信度系数为0832,企业成长总的信度系数为0857,都可以接受,说明问卷中对假设变量的设计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可信度。另外,对各个自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均大于07,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得到各个题项的载荷系统大于07(创业导向的因子分析中,由于题项Y5在两个潜在变量的载荷都大于04,所以去掉该题项。去掉题项Y5后再进行因子。得到两个潜在变量提前行动和创新维度3。各个测度题项的因子载荷都大于07),自变量测度量表效度合格。2创业导向差异性的解释创业导向在不同地区企业、不同类型企业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现实问题也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创业导向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在理论上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如包括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特征、企业内部内部属性、企业类型等。本文拟在前期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经济结构约束性因素、新企业特有属性以及企业规模和企业寿命等方面来实证分析影响新企业创业导向的因素。经济结构约束性因素是指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因素,如企业产业类型、企业所有制形式、地理区域等,企业所处的产业类型、所有制形式、地理区域不同,将直接导致企业获取资源、配置资源的方式、企业家的行为方式和特征,以及市场化程度等出现显著的差异,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创业导向,在3研究学者关于创业导向各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在研究既有企业创业导向过程中,部分学者认为创新、冒险以及提前行动是三个相对独立的维度,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创业导向的各个维度之间相互连动,因此认为创业导向是一个维度。由于新企业的独特性,创业导向的维度也可能不同于既有企业。实际上,李乾文(2007)的研究证明了新企业创业导向包含的维度不同于大企业。对于新企业而言,外部的机会和竞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对竞争的反应(提前行动)和对外部机会的反应(创新)是两个可以分离的维度。新企业中这种差异显得更为突出。与经济结构约束性因素相似,本文认为企业的规模和企业年龄同样会影响到企业的创业导向,从而被列入本文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另外,对于新企业而言,由于新企业与既有企业的显著差别,特别是在决策模式和组织目标上的区别,新企业的创业活动和创业导向具有独特的规律,组织和环境因素对创业导向的影响机理也可能表现出差异。由此,资源可获取性和规范性对创业导向的影响也可能不同于既有企业,所以本文拟增加反映新企业属性的“资源可获得性”和“管理规范性”两个变量。表3创业导向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1(创新性)模型2(提前行动)自变量未标准化系数T检验值未标准化系数T检验值截距0792136909572132企业产业类型(技术密集型1,其他0)0418094201180476企业性质(国有和集体1,民营和外商投资0)0216175304252418地理区域(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1,其他0)0392197201060329企业规模员工人数0078121601143925企业寿命年0182160400751811资源可获得性0131097101121265管理规范性0049171502043809已解方差(R2)调整后已解方差(ADJUSTEDR2)F检验P值VIF值02480186911201939018701421467501注表示P01;表示P005;表示P001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分别以创业导向的创新性、提前行动性为因变量,以经济结构约束性因素(包括企业产业类型、企业所有制形式、地理区域3个变量)、新企业属性(包括资源可获得性、管理规范性2个变量)、企业规模、企业寿命共7个变量为自变量,对199份有效问卷进行复回归分析。在进行具体分析之前,将所有有关分类变量转换成(0,1)虚拟变量,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从检验的结果来看,模型1和模型2的F检验均显著,表明模型的拟合情况较好。同时,发现膨胀因子VIF值都远低于10这一临界值(HAIR,ANDERSON,1998),表明它们不具有共线性,说明各个变量之间线性重合问题不严重。根据表3,容易看出企业经济结构、新企业属性以及企业规模、企业寿命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企业的创业导向,但作用的维度、作用方向、作用程度有一定的差别。3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本文对199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采取层次式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检验。在进行具体分析之前,将所有有关分类变量转换成(0,1)虚拟变量。31创业导向与动态能力表4创业导向与企业动态能力模型1变革更新能力模型1组织学习能力模型1组织柔性能力模型1环境洞察能力自变量/控制变量未标准化系数T检验值未标准化系数T检验值未标准化系数T检验值未标准化系数T检验值截距04260901094519730078024702150634企业产业类型(技术密集型1,其他0)01963721011820880076185200931269企业性质(国有和集体1,民营和外商投资0)02862047020719380186175601691537地理区域(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1,其他0)01781998012517320096072501031638企业规模员工数00971724012408740079036501351253企业寿命年01480571019604050076021701041021资源可获得性02310713015613270178093601122420管理规范性00930794013112910157100600970259创业导向04281679029214050172127304923590已解方差(R2)调整后已解方差F检验037802969325020301755247027602416624030802427675注表示P01;表示P005;表示P001本文分别以衡量企业动态能力的四个因子,即变革更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组织柔性能力、环境洞察能力作为因变量,以新企业创业导向作为自变量,以企业经济结构、新企业属性以及企业规模、企业寿命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从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新企业创业导向与企业的变更更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428,P001)、与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292,P01)、与环境洞察能力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492,P005),而与企业组织柔性能力的关系则不显著。这就表明新企业的创业导向对于企业的动态能力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如果新企业增强创新性、行动模式趋于主动出击超前行动,提高企业的创业导向,将会显著增强企业变革更新、环境洞察、组织学习等动态能力。通过研究,还可以发现企业经济结构、新企业属性以及企业规模、企业寿命等变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影响企业的动态能力。32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上文已经验证创业导向在培育新企业动态能力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对于新企业的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本文采取BARONANDKENNY1986的建议,采取两个步骤来进行验证分析。首先,将动态能力(包括变革更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组织柔性能力、环境洞察能力4个因子)作为自变量,分别以衡量企业成长性的盈利水平、成长潜力、相对业绩因子作为因变量进行检验,以验证新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然后,将新企业创业导向纳入统计分析中,以新企业创业导向的两个因子为自变量,以企业成长的三个因子为因变量,同时比较以企业动态能力作为调节变量和不作为调节变量两种情况,以检验新企业的创业导向是否对企业成长产生直接的作用。统计检验的结果如表5所示。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动态能力中的变革更新能力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0208,P005),也能够显著的增强企业的成长潜力(0311,P001),但对企业的相对业绩作用不显著;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的盈利水平作用不显著,但其显著地增强了企业的成长潜力(0188,P005)和相对业绩(0299,P005);组织柔性能力能够显著的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0301,P005),但对成长潜力和相对业绩作用不明显;环境洞察能力虽然不能为企业盈利水平作出显著贡献,但对提高企业的成长潜力和相对业绩具有显著作用。所以,企业的动态能力的确如很多学者所指出的,是企业竞争优势、企业成长获取的重要源泉(PRAHALAD,HAMELG,1990)。前面的研究表明新企业的创业导向在培育企业动态能力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如果以新企业的创业导向作为自变量,检验其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发现新企业的创业导向与反映企业成长水平的盈利水平(0325,P01)和成长潜力水平(0458,P001)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相对业绩关系不显著。所以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发现,单独考虑新企业的创业导向与企业的动态能力、新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的成长水平、新企业的创业导向与企业的成长水平关系时,它们之间均存在比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如果把新企业的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企业成长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种关系是否有变化呢通过研究模型2中的第二步,将新企业的创业导向、动态能力、新企业成长水平三者纳入到一个整体的研究模型中时,可以发现新企业的创业导向依然对企业成长水平中的盈利水平(0186,P01)和成长潜力(0214,P005)具有比较显著的正向作用,但作用的程度明显下降。而新企业动态能力中的变革更新能力与企业成长水平中的盈利水平(0177,P01)和成长潜力(0280,P01)成正相关关系;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成长潜力(0106,P01)和相对业绩(0212,P01)显著相关;组织柔性能力对企业盈利能力(0236,P01)有积极作用;环境洞察能力对相对业绩(0133,P01)有显著的贡献。综上分析,新企业的创业导向对新企业的成长水平具有比较显著的直接作用,而动态能力在其中具有中介变量的作用效应。表5创业导向、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模型1模型2盈利水平成长潜力相对业绩盈利水平成长潜力相对业绩第一步第二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一步第二步截距196211360976160212070736120505270381企业产业类型(技术密集型1,其他0)003501470189032100090107001200740045014701270089010700860099009100730069企业性质(国有和集体1,民营和外商投资0)007800760125011701060004006301530055005101180015017400670066020700330031地理区域(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1,其他0)009600940073006801240031009301080051007400490045008200770131006401090058企业规模员工人数008500790053003200790068007700740007001200680063001800140088005700680087企业寿命年003900350048004400760057004701140093008700270021006600570081007400690062资源可获得性015800490048004409370032018801060153004800720036006800540906001300710068管理规范性007101030085008300630052008800460062005200410037009200880077006800140008创业导向032503080186014704580396021401980286026401910172变革更新能力020802560311024402730217017701430280026900980086组织学习能力042503910188017402990268027701380106005502120156组织柔性能力030102770273014802270116023602000211012101870144环境洞察能力030302880401039702160106022202110298027501330116已解方差(R2)调整后已解方差F检验033967140209477003135211018739920301028861120225500301930166407603286553023202175201注1表示P01;表示P005;表示P001;2括弧中的数据为标准化系数此外,还可以发现企业经济结构、新企业属性以及企业规模、企业寿命等变量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33探测性路径模型综合上述分析,当我们把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以及企业成长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时,它们存在如图1所示的路径关系。图1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企业成长路径图注1表示P01;表示P005;表示P001;(2)路径上的数字为系数估计值;3括弧中的数字为均值4结论与讨论已有研究单独探讨了一般企业创业导向与企业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以及成长之间的关系,发现企业导向在培育企业动态能力方向发挥了积极作用(SIRMONJANTUNEN,2005),而企业动态能力则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继而提高企业绩效和成长的源泉(TEECE,1997HELFAT,2000贺小刚,2006)。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位于新企业,研究发现新企业的创业导向与企业动态能力、新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间同已有研究结果一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然后将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企业成长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研究模型,发现它们整体之间仍然存在较显著的关系,但较新企业创业导向与动态能力、动态能力与新企业成长之间的简单关系有所变化。此外,本文还较深入的探讨了新企业创业导向产生差异性的原因。本文研究发现,新企业创业导向对企业动态能力作用非常明显,它能显著提高新企业的变革更新能力、环境洞察能力,以及组织学习能力。所以要提高新企业的动态能力,以适应日趋变化和复杂的外部环境,提高新企业的创新性和提前行动,继而提高新企业的创业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导致新企业创业导向差异除了企业的人力资本、内部制度等内在变量外,企业的经济结构约束性因素、新企业特有属性以及企业规模和企业寿命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更为重要的是,新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来改变这些因素,增强企业的创业导向。本文的检验结果还表明,新企业的创业导向对企业的成长水平具有直接贡献作用,但如果将动态能力考虑进来,这种直接贡献作用会明显减弱,创业导向对新企业成长的作用更多的是通过动态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来实现的。所以新企业要特别注意培养其动态能力。另外,动态能力中不同的能力因子对企业成长的贡献存在差创业导向(3601)环境洞察能力(4565)组织学习能力(4802)组织柔性能力(5325)变革更新能力(5731)盈利水平(3482)成长潜力(3491)相对业绩(3375)04280292049201860214017701330212010602800236异性,对企业成长贡献最大的是企业变革更新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所以,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新企业要特别注意投资的有效性,重点提高企业的变革更新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企业成长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企业产业类型、企业性质、企业地理位置、企业寿命、企业资源获取等因素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需要引起新企业的注意。虽然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对新企业管理、发展和实践都非常重要的结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的探讨。(1)本文主要研究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之间的作用关系,但作为研究对象和主体的新企业,本文是以企业成立的年限作为分类标准的。虽然不少的研究是将年限作为识别和分类新企业的主要变量(BIGGADIKE,1979MCDOUGALLETAL,1994GEM),但这一标准基本是将新企业与小企业混为一谈,已受到较大的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新企业的本质并非是年限、规模等一般性因素,而是产品/服务、产业、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新奇程度(SHEPHERD等,1997)。由于在新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