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砂直剪试验中的经典与非经典场量数值分析_第1页
松砂直剪试验中的经典与非经典场量数值分析_第2页
松砂直剪试验中的经典与非经典场量数值分析_第3页
松砂直剪试验中的经典与非经典场量数值分析_第4页
松砂直剪试验中的经典与非经典场量数值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9卷第7期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0139NO72011年7月JOIIINAI0FTONGJII】NIVERSITYNANIIIAISCI刚CEJUL201L文章编号0253374X201107096006DOI103969JISSN0253374X201107004松砂直剪试验中的经典与非经典场量数值分析蒋明镜12,王富周12,朱合华12,肖俞121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2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摘要采用改进的离散元软件,模拟分析了松散砂土直剪试的本构模型以及特殊的网格划分方式实现对应力应验中的经典与非经典场量经典场量包括应力、应变、速度场变等经典场量的分析L1Q这一方法用于常规土工以及应力路径;非经典场量包括转动场、组构和配佗数等分试验一直剪试验分析时,存在两点不足无法给出析了剪切过程中经典与非经典场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两种非经典场量的分布规律;难以用试验方式分析应场量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非经典变量是经典变量的力应变不均匀分布特征CUNDALL和STRACK建立的离微观本质体现散单元法4在处理非连续性以及破坏性问题时具有关键词离散元;剪应变;应力路径;平均纯转动率;组构很大的优越性,它不仅可以分析砂土经典场量的分中图分类号TU41文献标识码A布规律,而且能深入土体的微观领域,分析组构、配位数等非经典场量的变化规律这些研究涉及边界CLASSICALANDNONCLASSICALVARIABLESANALYSIS效应、剪切导致的砂土各项异性以及应变局部化分OFIOOSESANDINDIRECTSHEARTESTBYDISCRETE析等【5。作者近期对密砂展开了一系列研究8。9ELEMENTMETHODANALYSIS本文采用分层欠压法10生成均匀的松散砂样,脚膨蜘1”,髓埘而娩眦1”,五砒懈1”,脚玩12研究松砂直剪试验中的经典场量和非经典场量之间的内在规律1DEPARTINENT0FGEOTECHILICALENGINEERING,TBN舀IUNIVERS时,SLLANGHAI20【092,CHIM;2KEYLABORATORYOFGE0屯ECHNICALANDUNDERGROUNDENGINEERINGOFTILEMINISTRYOFEDUCATION,TO嘶I1松砂直剪仿真试验简介UNIVERS时,SHANGLLAI200092,CHIM11离散元模型ABSTR觚TINORDERTOAMLYZETILECLA豁ICALANDNONCLA鼹ICAL文中采用离散元直剪试验如图1所示,采用的VARIABLESOF100SESANDINCIIRECTSHEARTEST。NUMERICAL离散元模型参数见表19|INVESTIGATIONWERECARRIEDOUTBYDEMCLA鹞ICALVARIABLES表L离散元模型参数INCLUDESTRESS,STRAIN,VELOCITYFIELDS,ANDSTRESS_PATLLNONIAB1PARAMETERSOFTHEI】IMSAMPLECIA豁ILVARIABLESINCLUDEAVERAGEDPUREM切TIONRATEAPR,颗粒数目FABRICAND000RDIMTIONNUMBERINTLLESTUDY,THEC|1ANGESOF颗粒直径DMVARHBLESANDTHERELATIONSHIPSANLOLLGTLLEM、VEREALLALYZED颗粒密度PNOTHERESULTSSLOWMTTHENONCLASSICALVARIABLESARE颗粒法向刚度瑚吖NMIILICROSCOPICALLYES辩NCEOFCLASSICALVARIABL髂颗粒切向刚度,帅魄桫舻NM颗粒间摩擦系数PI【EY删SDISCRETEELEMENTMETHOD;SHEARSTRAIN;STRE镐孔隙比E墙体法向刚度NMPATLL;AVERAGEDPUREROTATIONRA蛾FABRIC墙体切向刚度肌鲫取舭巧髑砸小心埘NM弼X颗粒与墙体ND的摩擦系数P对砂土力学特性的分析目前已开始从经典与非采用分层欠压法蝴制备松散样,试样尺寸为1400经典两类变量着手进行有限元方法主要借助特殊R肿900M,由10种不同直径共24000个颗粒组成,收稿F1期20LO0419基金项日时家自然科学基金10972158;国家杰出青年基金5102593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100072110048第一作者蒋明镜1965一,男,教授,博F乍导师,工学博L,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结构性粘土、砂土、非饱和土、太空土和深海能源土的宏、微观试验、本构模型和数值分析BMAILMIILGJING曲NGT伽_GJIEDUCN万方数据第7期蒋明镜,等松砂直剪试验中的鲶媳与非终典场量数值分析颗粒直径分布在6O9ONN之间,平均半径为76不同围压下固结,最后通过控制上下盒相对运动,从而RNRN,不均匀系数为13用6个刚性墙边界模拟上下剪对试样进行剪切测试切盒为防止剪切巾颗粒的溢出,沿剪切面在试样的两12松砂抗剪强度及体变规律侧添加了4个水平墙体剪切前需要加竖向压力固结稳图2为松砂直剪仿真试验得到的剪应力体变定,在离散元分析中,竖向压力通过内置的伺服系统添变化曲线由图2A可知,松砂剪应力的增长过程可加,使得剪切盒的上下压力达到目标值为使试样内部近似分为两个增长阶段初始快速增长阶段和后期颗粒充分接触,首先给定125KPA的竖向压力,然后在缓慢增长阶段,呈现硬化特性孟1舯“、量100L,吖”杂80“200KH、“0KPA器器彬P淼眵1简而赫MM、K芒I文C“00“HO。100KPAP、,O102030405060708I20340506170舳F垂直压,剪切位移,MM剪切位移MMA剪应力变化曲线B体变变化曲线图L离散元模型图2剪应力、体变变化曲线PIG1DEMMODELOFTHESAMPLEFIG2CURVESOFSHEARSTLTSSANDVOLUMETRJCSTRAINPATTERNS不同法向压力A,作用下松砂高度变化曲线如的竖向压力,松砂抗剪强度被减弱这一结果与前人图2B所示从体变的整个变化过程可以看出,试样结论相同”“一直处于被压缩状态,试样的高度一直在减小这与密砂先剪缩后剪胀的特性口叫是不同的剪应力和体2经典场量分析变的变化规律与松散样的力学特性具有一致性21应力分布状态13边界摩擦的影响直剪试验巾应力分布不均匀性口”会影响试验笔者近期研究O表明,室内直剪试验高估了密结果为对主应力等经典场量进行分析,本文对砂的抗剪强度此次松砂的研究结果如图3所示经过计算,边界无摩擦时内摩擦角为179。,边界完全PFC2D进行了改进,实现了试样内各点应力矢量的可视化,如图4所示同时对此经典场量进行了分粗糙时内摩擦角为162。,两种强度指标相差17。,说明实际的室内直剪试验低估了松砂的抗剪强度解,对各组分进行独立研究,如图58所示图4主应力矢量图显示,试样内部主应力受到从幽2B可以看出,松砂剪切过程中试样的高度在减小,导致剪切面以上的土体相对于剪切盒产生了向剪切后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而且发生偏转试下运动的趋势,如果边界存在摩擦,试样将受到向样内部,左下端和右上端主应力较大,特别是靠近刚性边界的区域大主应力沿水平向分布;试样的左上上的摩擦力作用,从而降低了松砂剪切面上所受到端和右下端主应力值较小,且大主应力沿竖向分布;住试样的中间区域丰廊力发,F了明显的倾斜,鬻。盗曩孺黜髅,7三1。7三1L_,ILJFI善川年,L”。I一LID4LJI“HL图4应力矢量分布图辖向腰力垤PILFTG4DISTRLBUTI佣SOFPRI眦JPAL8T姗SVECT叫S图3松砂强度包线图5,6为主应力分量分布图可以看出,初始主FIG3SHEARBTRTNGTHENVELOP蜡OFLSEBAND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剪切进行到一定程度后,主应力万方数据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9卷发生了重分布,可分为两个区域,见图5B和图6BI力集中在试样中间并形成规则的四边形区域,如图7B区,试样的左上端与右下端;区,沿着试样左下端所示正负剪应力数值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大,但以负与右上端分布这两个区域的庇力变化存在很大的剪市力增士幅守为十差别I区,属于低应力区,主应力有减小的趋势;0区,属于高应力区,主应力有增大的趋势0降IK0睚XMA剪切位移为6MMXMA剪切位移为6HUN鬻2。1O1。12瞪A,工IIB剪切位移为60MM图7剪应力分布图6X,篙FIG7DISTRJBUTI蚰OFSH隐RST他昭B剪切位移为MM主应力矢量方向分量是反映应力分布状态的另一图5大主应力分布图经典场量,如图8所示可见应力矢量由于剪切发生的、图7为试样内部剪应力分布图初始正负剪应力B剪切位移为60RTUN分布比较均匀,剪切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正负剪应力图8主方向角分布图分开分布正剪应力集中在试样的4个角落,负剪应FG8DISTRIBUTIOFPRINCIPALSTR哪卸GLE万方数据第7期蒋明镜等松砂直剪试验中的经典与非经典场量数值分析22剪切应变测点分布如图9所示松砂100KPA竖向压力作用下本文采用离散元网格表示法“,将试样分为13各测点应力路径如图1L所示,图中点A的剪切位移行20列,总共260个格子,每个格子所含颗粒数目为25MM左右大致为93,并且将剪切面附近单独分为一行从图9的剪切形状变化可见,剪切面附近格子的形状变化是最大的,其他区域内格子形状保持完好IX,MA剪切位移为6MM一|挚图9剪切变形圈FIG9DEFOIMATION阳TTEMOFTLIEB跏叫E图10为剪应变分布图从图10A可知,剪切变形从剪切面两端开始发展,初始剪应变没有形成贯通的区域,随着剪切的进行,剪应变沿着剪切面向试样内部发展并形成贯穿试样左右的剪应变集中区域,如图10B所示23应力路径应力路径是表征土体应力历史的经典变量,其王4强J堑包线耋11”刚”I二,矿X芝中剽。1耋圣LLL甚IU5U0ULUU“U2UIU叫洲LIJIJ儿ULZODU伯叫WLUU“ULZ0球应力KPA球应力KPA球应力,KPA球应力,LD,AA点B点C点D剪切面附近整体颗粒群图11不同测点的应力路径FIG11STR髑SPATHSW“HDI邝嗍ITARE柏3个点的应力路径及剪切面附近颗粒群整体的致了试样内部应力路径的复杂性使之呈现出反复加应力路径,都经过一个初始加载阶段,到达点A后卸载的规律开始出现加卸载循环波动,波动围绕试样整体强度点位于试样的边界处,受到边界效应的影响,包线点A在3条应力路径中均非常接近强度包线该点经过一小段加载阶段后,便表现出波动性,并且点、点应力路径图中,点A位于强度包线之下,该点应力值较小,整个应力路径处于强度包线以下点曲线上的点A距离强度包线较近;点应力路从图11可见,离剪切面越远应力路径峰值点越低径曲线上,点A位于强度包线之上;剪切面附近整24速度场平动速度体应力路径图中,点A位于强度包线以下图12为松砂试样剪切位移为60MM时平均平需要说明的是,图2A中在点A附近剪应力出现动速度沿纵向的分布图可以看出剪切面附近颗粒峰值,并出现大的下降;点A以前剪应力基本处于平动速度较小,但变化梯度大;远离剪切面的区域平增长阶段,波动性较小这说明,当砂土剪应力趋近动速度较大,但变化梯度几乎为零这与图10结果其抗剪强度时,剪应力往往会发生较大波动,从而导是一致的万方数据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9卷964曼塘L】珀羹图12平动速度分布曲线FG12VEIOCITYDISTRIBU“ONSOFEACLIBALLD3非经典场量分析1蕊I31平均纯转动率转动是表征颗粒运动状态的非经典变量本文主要研究接触点处纯转动率J,它是一个反应颗粒尺寸与转动的非经典变量,具体内容参见文献13图13为松砂剪切位移为6【RN时试样内部平均纯转动率变化曲线从转动的分布规律可知,剪切面附近颗粒主要处于转动状态,远离剪切面颗粒基本未发生转动,而以平动为主转动集中区域为试样剪应变的集中区磁曼蓬羹辩谢图13颗粒转动分布曲线罴FIG13MOTIONSTATEOFTHESAMPLE32组构分析组构是反映试样接触方向分布的一个非经典微试区域,如图9所示,这两个区域在原来测试范围的娑蓊观变量本文将测试范围分为以测点为中心的剪切面附近的大区域和以测点为中心的大区域两个测基础上进行了放大,日的足为了使测试区域内包含尽量多的颗粒,从而减小组构测试过程中由于颗粒数目过少而产生的波动,测试结果如图14和图15所示由图14可以看出,剪切面附近的颗粒群初始接JF_,LL触方向主要分布在50。,120。之间,剪切后接触方向主要分布在40。,90。之间,即接触组构的主轴发生B剪剀位移为HJMM了偏转取角度范围的平均值作为主轴方向可得,剪图15剪切面区域以外组构变化图切面附近主轴由85。偏转到65。,偏转角度为20。FIG15FABRICOUTSIDESH嗯RPIANE万方数据第7期蒋明镜,等松砂直剪试验巾的经典与非经典场量数值分析图15所示,剪切面以外的区域组构主轴同样发随着应力路径的变化,试样内部不同区域出现程度生了接近20。的偏转,但是在各个角度方向的变化量不同的加卸载波动不及剪切晦附近变化明显2对平均纯转动率、组构和配位数等非经典33配位数微观变量的分析表明,砂土经典宏观变量都存在微图16为松砂在100KPA竖向压力作用下,平均观机制应变局部化区域内部是颗粒转动的集中区;配位数随着剪切位移的变化曲线应变局部化区域内组构在各个角度方向的变化表示了颗粒间力传递方向的改变,宏观上表现为主应力3030偏转3025籁3020格3015参考文献露3010“M9址隅胛IN叩缸O。一旷一斗1DMNIASGT,POTTSDMN唧ERICALANALYSISOFDRAINEDDIRECT3005ANDSIMPIESHEARTESTSJJOUMAL0F;EOTECHNIEAL01020饥一3040梆一506一702TEJCHMANJFESIMULATIOFDIRECTWALLSH昀RBAXT酷TJSOILS3000ENGINEERING,1993,1191218702995一一一一一_1剪切位移MMANDFOUNDATIONS,2004,44467A试样整体3TEJCHMANJ,BAUEREFESIMUIATIONOFADIRECTSHEARANDAT九LE34SIMPIESHEARTESTWITTLINAPOLARHYPOPLASTICITYJBMPUTERS33ANDGEOTECHNICS,2005,32132妊4CUNDAPA,STRACK0DLT1LEDISTINCTNUMERICALMODELFOR翅3L驻30GRANUIARASSEMBLIESJGEOTECHNIQUE,1979,2947霸5LIUSH,SUNDA,MATSUOKH0NTHEINTERFACEFRICTIONINDIRECT2928SHEARTESTJCOMPUTERSANDGEOTECHNICS,2005,32317276LIUSHSIMULATINGADIRECTSHEARBOXT鹤TBYDEMJCAN26KOTECHNICAL,2006,431550102030405060707WANGJF,DOVEJE,GUTIERREZMSDISCRETECONTINUUMAILALYSIS剪切位移MMOFSHEARBANDINGINDIRECTSHEART鹤TJGEOTECHNIQUE,2007,57B内部3个区域6513图16砂土平均配位数变化曲线8蒋明镜,王富周,朱合华单粒组密砂剪切带的直剪试验离散元数值分析口岩R上力学,2009,311253FIG16AVERAJGEOOORDINATIONN啪BEROFS钏NILSJ【ANGMINGJING,WANGFUZHOU,ZMJHEHUASHEARBANDFONL旧TIONINIDEALDEN鸵鼢NDINDIRECTSHEARTESTBYDEM如图16A所示,剪切初始阶段试样整体平均配AILALYSISJR0CKANDSOILMECILANICS,2009,311253位数有增大趋势,后期略微下降并出现波动;如图9蒋明镜,王富周,朱合华,等密实散粒体宏微观特性的直剪试16B所示,3个区域内部颗粒的平均配位数随着剪切验离散元数值分析口河海大学学报,2010,385538位移的增加,相对于初始值均出现了微小的增大,并JI心晒MINGJING,WANGFUZHOU,ZHUHEHLLA。ETA1DEMSIMULATION0FMACR0MICROMECILA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