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为导向 推进我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_第1页
以市场为导向 推进我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_第2页
以市场为导向 推进我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_第3页
以市场为导向 推进我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_第4页
以市场为导向 推进我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我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在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大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这是对我国农业发展重点的一次重大调整,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步骤,也是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重大变革。面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我市农业如何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效益为目标,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依据近年来农业结构和农产品布局调整的现状,选择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或潜在优势的农产品,确定优势产区,明确主攻方向、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实施扶优扶强战略,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优势产品集聚,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区或产业带,从整体上提升我市农业的竞争力,已成为当前我市农业加快发展亟须解决的现实课题。一、研究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2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就是要把农业发展由过去主要抓产品和产业发展为主,转向在继续抓产品和产业发展的同时,突出抓布局的调整和优化。立足“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项目支撑等综合性措施,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把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一)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需要坚持的主要原则。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区域化布局的优势农产品不能仅仅考虑当地现有的主导产品,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市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基础上,适应人们对农产品消费多样化、优质化、安全化的要求,全面分析各种生产要素条件,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产品和产区,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有丽水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二是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是相3对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的,在不同品种、不同环节、不同区域、不同的竞争市场,比较优势的表现是不同的。所以要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扬长避短,避开共性,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产品,尽快形成规模优势。三是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四面出击”、“全面开花”的做法是费力不讨好的,必须突出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实行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促进其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一批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带和产业区,进而示范带动全市农业竞争力的提高。选择优势农产品要根据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扶优扶壮,不能面面俱到;选择优势产区要相对集中,优中选优,不能到处布点;投资建设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不能全面开花。四是坚持产业化开发的原则。发展优势农产品,要着眼于提高产业的竞争力,立足开发整个产业,选择一批龙头企业,推广一套实用技术,制定一套扶持政策,采取项目带动,形成区域性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构建优势产业群体,打造名牌产品,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4五是坚持以质取胜的原则。适应市场竞争和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大力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优势农产品内在品质。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和加工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检验和监督体系,提高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六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优势农产品,要坚持适时、适度开发,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实施清洁化生产,按照“生态立市、绿色兴市”的战略要求,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二)确定特色优势农产品、优势产区的主要依据和条件。确定优势农产品的主要依据是产品有特色,在市内外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和发展势头良好,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或增长潜力;在农业经济结构中比重较大,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并从自然生态适宜、环境质量佳、生产规模大、产业化基础强,能够集中连片生产等条件,确定优势产区。同时,要依据不同农产品的市场流向和在市内外市5场的竞争能力,区别不同层次,确定我市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发展规模和支持重点。二、我市优势农产品生产及区域化布局的现状我市农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绿色为主题,以科技为支撑,以“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为方向,农产品竞争能力有所增强,区域化布局雏形初显。(一)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化布局概况。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农业结构渐趋优化,结构调整已从适应性向战略性调整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初步形成了茶叶、食用菌、竹业、水产品、中药材、水干果、蔬菜、畜禽、花卉等九大优势产业及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雏形。2002年,全市茶叶总产量10261吨,总产值23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07;食用菌总产量365万吨,产值117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99;竹林面积175万亩,竹业产值3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66;水产品总产量134万吨,总产值14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5;中药材总产值06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1;水干果总产量35万吨,产值4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78;蔬菜总产量124万吨,产值101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74;畜牧业总产值88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51;花卉6产值7400万元,比2001年增长126,发展潜力较大。全市九大优势农产品总产值达443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756,在我市农业的主导地位已显现。同时,通过山区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的发展与集聚,形成了农业产业带和块状经济,初步呈现出食用菌、水干果、竹木、畜禽、蔬菜、茶叶等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比如我市的食用菌产业,以“中国香菇城”庆元为中心,带动龙泉、景宁、云和、松阳等周边县(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食用菌产业带;景宁、遂昌、松阳、龙泉、庆元等形成了具有生态竞争优势的茶叶产业带;遂昌、庆元、龙泉、莲都、缙云等形成了区域性的笋竹产业带;莲都、云和、缙云、松阳、青田等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果蔬产业带等。(二)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地加大基地和标准化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非常重视品牌培育和宣传。目前,全市已建成名特优产品基地141个,其中有55个基地获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面积259万亩,有58个农产品基地通过市绿色农产品基地认定;制定优质产品、7特色产品的地方农业标准94个;有70只农产品获浙江省绿色农产品认定,有2只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有18只和30只农产品分别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全市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共有81家,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84家,农产品产地市场76个,销地市场11个,其中松阳浙南茶叶市场、庆元香菇市场被列为省级农产品市场;市本级和4个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已经建立,其余的县级检测机构正在筹建之中。(三)我市优势农产品接轨大上海的初步成效。近年来,我们根据上海农业“抓两头放中间”的思路,围绕上海要建绿色园林城市的要求,迎合上海居民消费多样化、优质化、安全化的心理,摸清市场,找准定位,错位发展,打生态牌,唱绿色歌,走特色路,农产品进军上海取得了一定效果。据农业部门统计,2002年,全市供沪农副产品交易额为69765万元,占农业产值的169。其中,食用菌交易额37637万元,占该产值的321;蔬菜交易额24406万元,占该产值的239;茶叶交易额5463万元,占该产值的229;水干果交易额1083万元,占该产值的27。其中,莲都区共向上海市场提供各类新鲜蔬菜18多万吨,交易额23亿元,8松阳县供沪蔬菜12万吨,交易额19亿元,庆元县向上海市场提供鲜香菇15万吨,交易额1亿多元。2010年,在丽水(上海)投资环境推介暨产品展示展销会上的头一天,总销售额达400万元,销售产品主要涉及农产品类,如优质绿色农产品吊瓜子、香菇、油焖鲜笋、森林蔬菜等。实践证明,我市优势农产品在上海等市场已占据了一席之地,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形成区域化布局的市场条件已初步成熟。但是也要看到,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度和广度还是低水平、低层次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农业产业结构雷同,主导产业规模不大,优势农产品布局分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总体质量不高,农业投入不足,主体市场弱小,农业龙头企业实力不强,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以及牌子多但过于分散,信息网络日趋完善但效益不明显等问题亟待改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市农产品要在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上规模,强品牌,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三、今后我市农产品的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经过比较分析,近五年我市重点发展的优势农产品是茶叶、食用菌、笋竹、水产品、中药材、水干果、高山蔬菜、畜禽9产品、花卉等九大种类,其中有竞争优势的是食用菌、茶叶、畜禽产品、水干果、笋竹,有潜在优势的是花卉、中药材、高山蔬菜、水产品(特色养殖)。根据我市农业资源和区域优势,优势农产品区域总体发展格局要实现“六带三圈”即茶叶产业带、食用菌产业带、笋竹产业带、水产养殖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带、花卉苗木产业带、水干果产业圈、高山蔬菜产业圈、畜禽产业圈。茶叶产业带主产区分布在遂昌大柘、石练、妙高、云峰,松阳古市、新兴、玉岩、板桥,景宁澄照、鹤溪、沙湾,缙云大源、大洋、五云,龙泉兰巨、八都、住龙、小梅,庆元黄田、竹口等乡镇。在稳定更新原有茶园基地的同时,重点建好两个基地。一是在龙泉溪(龙泉、庆元)、松荫溪(遂昌、松阳)沿岸等海拔在300米左右的低山缓坡,大力发展乌牛早、元宵绿、龙井43等特早生茶园,建成早生名茶产业带,争夺名优茶早期市场。二是在海拔350900米的中高山地段发展丽水惠明白茶、安吉白茶、龙井长叶等珍稀特色品种或高香型品系高山茶园,建成品质特色型的高山茶生产基地。食用菌产业带建立以庆元、龙泉、景宁、遂昌等县为重点的干香菇产区,云和、缙云、松阳、莲都等县(区)为重点的10鲜菇产区。在缙云大洋、舒洪,遂昌新路湾、北界,云和黄源、云丰,松阳枫坪、玉岩、安民和龙泉龙南等乡镇建立夏菇生产基地;建设云和、景宁县为重点的黑木耳和茯苓基地,龙泉宝溪、塔石的灵芝基地,庆元黄田、竹口的灰树花基地,庆元、景宁为重点的牛肝菌仿生基地,以及松阳、云和、庆元、莲都等县(区)的珍稀菇重点基地。笋竹产业带建立以龙泉八都、上洋、小梅、锦旗,庆元黄田镇、隆宫乡、安南乡、圩上,遂昌三仁乡、妙高镇、高坪乡,景宁景南乡、东坑镇、岳溪镇为区域重点的毛竹产区;以遂昌的北界镇、景宁的东坑镇、庆元的江根乡为重点的野生小径竹开发利用产区;以丽水城区周边为中心的瓯江沿岸菜竹笋(黄甜竹、云和哺鸡竹、雷竹等)基地。水产养殖产业带按照四类优势养殖品种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区域比较优势,建成三大水产品优势产业带。重点建设云和、龙泉、遂昌等县大、中型水库网箱养鱼优势产业带,推广罗非鱼、军鱼等主要品种,区域布局在龙泉大白岸、云和的紧水滩、石塘和遂昌乌溪江等大中型水库沿库乡镇,主要有紧水滩、大源、石塘、赤石、安仁、道太、湖山等乡镇建设松阳、云和、莲都、缙云等河谷盆地池塘或田改塘养殖优势产11业带,以军鱼等溪流性鱼类为主,适当发展罗非鱼等加工出口原料鱼、甲鱼等中高档水产品,主要布局在松阳、莲都、云和等县市、区的松古、碧湖平原和城郊乡镇,以及缙云的新碧、新建镇等;建设青田、景宁、庆元、龙泉等山区稻田与坑塘养殖以及中、小型水库冷水性鱼类养殖优势产业带,其中稻田与坑塘养殖以瓯江彩鲤、薄壳田螺为主,适当发展泥鳅、草鱼等品种,布局在水利条件较好、有稻田养鱼基础的乡镇,主要有方山、章旦、仁庄、温溪、小舟山、澄照、英川、沙湾、岭头、左溪、合湖、兰巨、八都等;泠水性鱼类养殖,以高白鲑、金鳟、虹鳟鱼、硬头鳟和各类鲟鱼为主,分水库水域高白鲑、小体鲟放牧式养殖和水库坝下流水鲑鳟鱼养殖两种形式,主要布局在龙泉、庆元、景宁、青田等县(市、区)的瑞洋、瑞洋二级、大白岸、兰溪桥、大岩坑、英川、白鹤、上标、金坑、大奕坑、双坑口等中型水库和部分小型水库。中药材产业带按照GAP的要求,重点在缙云、景宁、青田建立元胡、白术、米仁、白芍、贝母基地,在景宁、缙云、龙泉等地建立厚朴基地,以及景宁、云和、龙泉、庆元的茯苓基地,景宁栀子基地等,逐步形成中药材专业化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12花卉苗木产业带在物种资源比较丰富的龙泉、庆元、遂昌等县(市)建立阔叶林采种基地,大力发展乐东拟单性木兰、花榈木、深山含笑、景宁木兰、交让木、木荷、无患子等特色树种苗木。在莲都、青田、庆元、云和、景宁等县(区)建设生态特色经济林种苗基地,大力发展青田优质杨梅、庆元锥栗、云和雪梨和黑李、丽水桠柑和中晚熟桃、景宁中药材等特色经济林木;在各县(市、区)的郊区重点发展鲜花生产基地,在气候条件优越的山地重点发展高山花卉基地。水干果产业圈主要分为两大优势区域。一是属温暖半干燥层的低海拔亚热带果树和早熟品种区域。水、热条件较好的区域为南部海拔400米以下,中部300米以下,北部200米以下的盆地、低丘、河谷地带,即龙泉、云和、莲都、青田的瓯江流域,松阳的松荫溪流域,缙云的好溪流域,以及龙泉溪流域、庆元的松溪流域。该区域是我市亚热带果树的适生区,也是早熟品种的优势区域,可优先考虑种植柑橘类、枇杷、杨梅、早熟梨、早熟桃等果树。二是属温和半湿润层,即各县(市、区)的高丘、低中山地势平缓区域。适宜种植早中熟落叶果树以及杨梅等果树,也是板栗、柿子等果树的适宜区域,可作为早中熟品种延后上市的优势区域。13高山蔬菜产业圈重点发展保证城镇常年供应的鲜菜生产基地和山区特色创汇蔬菜基地。城镇常年鲜菜生产基地主要布局在各市(县、区)集镇的郊区;山区特色创汇蔬菜基地,一方面要利用低海拔春季回暖早及空闲田地种植或实行菜粮轮作,如大棚蔬菜、黄花菜、长豇豆、蚕豌豆、早熟马铃薯等品种,重点布局在莲都、龙泉、缙云、松阳、青田等县近郊区;另一方面要利用中、高山区夏季冷凉的气候优势发展高山蔬菜,品种有茭白、甘蓝、四季豆、番茄、辣椒、西芹、萝卜等,重点布局在缙云、云和、遂昌、庆元、景宁等县山区乡镇。形成以莲都为中心,集缙云、松阳、龙泉、遂昌县为一体的优势产业带。畜禽产业圈以初步形成的生猪、山羊和家禽三个畜禽产业带为基础,推进优势畜禽产品的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带重点是莲都、松阳、遂昌和龙泉等县(市、区)。主要优势区域分布在碧湖、万象、岩泉、西屏、古市、望松、斋坦、赤寿、妙高、新路湾、云峰、龙渊、剑池、安仁、兰巨等15个乡镇。家禽养殖产业带重点是缙云、莲都、松阳等县(区),通过缙云的均得利、五联和正大农牧以及莲都的绿山、绿野和绿园等禽业龙头公司的带动,发展优质黄羽土鸡、白羽快大鸡、麻鸭、14番鸭、樱桃谷鸭和肉鸽等优势家禽品种,建设绿色无公害、生态型家禽养殖小区,加快养、加、销产业链的联接与延伸,形成浙西南生态型家禽养殖主产区。主要优势区域分布在新碧、新建、五云、七里、壶镇、东方、东渡、碧湖、水阁、水东、岩泉、富岭、西屏、古市、樟溪、新兴、赤寿、望松等18个乡镇。山羊养殖产业带重点是在青田、云和、景宁、庆元、龙泉等县(市),以及遂昌、缙云、莲都部分山区乡镇,创建山羊生态养殖模式和小区。主要优势区域分布在舒桥、北山、小舟山、船寮、巨浦、岭根、腊口、祯埠、东源、云坛、云丰、雾溪、云和镇、崇头、英川、鹤溪、渤海、葛山、松源、贤良、屏都、隆宫、竹口、五大堡、官塘、左溪、合湖、江根、安仁、剑池、小梅、查田、蓝巨、八都、道太、龙南、住龙、高坪、湖山、应村、三仁、新路湾、北界、大源、石笕、东渡、仙渡、大港头、峰源等49个乡镇。四、推进我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对策措施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措施。我市要按照市委提出的“北承沪杭金,东接甬台温,突破点线面,融入长三角”的战略要求,依据丽水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对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在政策、科技和投入上实行重点支持,加强招15商引资工作,推进良种化进程,大力发展实行标准化生产的规模化基地,加强全程质量监控,推行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辐射带动形成一批质量高、规模大、品牌强、效益高的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区。一制定完善落实规划,使其成为我市各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导向。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讨论,我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即将敲定。但是,制定规划仅仅是开展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工作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工作是要把布局规划成为各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将规划真正落实到位。一是强化规划的目标导向、工作措施导向和资源配置导向作用,引导各地主攻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区域的发展,指导各相关部门制定落实规划的各项工作措施,加大相关工作的力度,冲破行政区域的束缚,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二是强化省、市、县布局规划的相互衔接。市级规划应该以省级规划为指导,以县(市、区)的实际为基础,综合考虑市场、资源等因素而制定。在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区域的同时,支持各地发展名优特农产品和特色农业,指导和帮助各县(市、区)制定相应的优16势区域布局规划,集中产区,建设基地,推广良种良苗,实行产业化经营。三是强化项目资金与布局规划的配套衔接。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投入不足仍是重要的制约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另一方面要采取资源重组,项目整合,资金打捆使用,向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区域倾斜。四是强化抓种子工程、产业化和品牌战略的意识。推进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必须重视发展种子业,必须依靠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拓市场。优势农产品和农产品优势产区,要在高起点上起步,一开始就要注重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营销,实施产品和产区的品牌战略。五是强化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工作的领导。建立规划的组织实施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强化目标管理。按照总规划提出的总体布局,分别研究制订分产品、分产业的专项布局规划,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和工作进度,分部门负责专项规划的组织实施。根据各项规划,具体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一个规划一个规划抓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启动。(二)注重科技进步,提高优势农产品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17科技进步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我市在立足推广应用的基础上,还要有重点地进行科研开发,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充分利用我市拥有的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一是加强良种化建设,培育、引进和推广适宜优势区域发展的国内外优良品种,提高优势农产品的良种率。全市要建好九大种子种苗工程中的17个重点项目,增加种子种苗基地建设的投入,积极鼓励工商企业、科研单位、推广部门和种子种苗经营单位共同参与种子种苗产业的发展,为发展优势农产品提供良种保障。要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种子资源,挖掘地方传统优势品种,努力搞好开发利用。二是大力推广成套农业技术,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生产科技管理应用水平。适应各优势区域重点产业和产品发展需要,调整农业技术推广方向,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主导产业,发挥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效果,促进优势产业的提质增效。大力推广蔬菜设施栽培、果树“三疏一改”、畜禽集约化综合配套技术、水产精养和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新型绿色肥料、新型高效低毒农药、病虫综防技术和新型农业机械;重视产品商品化处理,推广应用保鲜贮藏等配套先进实用技术。三是积极培育与区域化生产相适应的技术推广主体。结合农业18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和方式,在优势产区重点创建一批以专业性区域农技站、农业科技示范场和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农技推广组织,为优势农产品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同时,要以培育专业农户为重点,实施农民培训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三)推进基地项目建设,强化优势农产品的规模效应。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基地建设是基础,项目建设是关键。全市围绕九大优势产业发展和优势农产品的培育,集中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和生态农产品示范基地。同时要以项目为核心,对生产基地建设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从市场、规模、技术、效益和资金来源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优先启动一批符合布局规划要求,对基地营运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对重点基地的重点项目,采取市场运作、业主负责、社会投入、政府扶持的办法,集中力量加快建设进度。通过基地建设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市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发展。积极开发统一连片规模基地与改造原有生产基地相结合,实行连户开发、租赁开发、工商资本投资开发,集体、股份、个体多种经济成份合作的基地建设。19在优势产区,全面实施良种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产地环境的标准化,推广无公害、绿色及有机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实行统一标识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源头监管,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注重优势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基地建设要与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相结合,加强农产品的经营管理,提高优势农产品的规模效应。(四)加强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增强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质量安全是检验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成效的重要标准,品牌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流通的身份证。我市品牌建设要按照优势农产品的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根据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需要,以市场经济的手段对现有的品牌进行整合,力争同一产品在一个县只有1个品牌,1个品牌涵盖多个农产品,涉及多个行政区域。一是推行农业标准化。要用标准来规范农产品生产,用标准来检验农产品质量,用标准来统一农产品品牌。在生产、贮藏、保鲜、包装、加工等环节全面实施农业标准,从粗放农业向精确农业转变,提高优势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在全市原有制定标准的基础上,加快优势农产品产20地环境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农产品加工、贮运、包装标准的制订,尽快形成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相接轨,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在优势产区全面推行标准配套的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按统一的、规范的技术规程,由农业推广部门组织实施,开展专业化技术服务。二是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全市以丽水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主体,配套建立县(市、区)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点,以构建农产品质量检测安全体系,保障优势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优势产区全面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行优势农产品全程质量跟踪制,对猪禽牛羊肉、瓜果蔬菜、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注明产地、产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市场准入的规定,推广统一标牌、标志、证书,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优势农产品安全和品牌质量的稳定性,增强市场竞争力。(五)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重要形式。核心是要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挥他们在开拓市场、引导基地、加工增值、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带动作用,21打造牢固的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以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优势农产品。一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根据各地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组织包装项目,建设加工园区,改善发展环境,启动民间投资,开展招商引资,加大政府引导资金投入,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的合作形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带动农民共闯市场。二是积极培育有一定组织规模、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