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臂式垃圾运输车检验规程_第1页
拉臂式垃圾运输车检验规程_第2页
拉臂式垃圾运输车检验规程_第3页
拉臂式垃圾运输车检验规程_第4页
拉臂式垃圾运输车检验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鸡斯达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拉臂式垃圾运输车上装检验规程编制校对审核批准概要及说明1为了确保公司拉臂式垃圾运输车(以下简称拉臂车)的生产制造行为合格有序,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特编写此检验规程。2本检验规程主要参考或引用了以下标准QCT522000垃圾车技术条件、SQB030062007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拧紧扭矩、SQB030052009汽车油漆涂层、GB15892004汽车外轮廓尺寸界限、SQB030162008未注公差、GB37661983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JB/T59431991工程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QC/T4861999汽车标牌、GB14951979机动车辆允许噪音、GB232542009货车及挂车车身反光标识、GB115671200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QC/T2521998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3本检验规程适用于各种型号的拉臂式垃圾运输车上装部分的质量检验工作。4检验频次每批100检验。5零部件的图纸、加工工艺、技术条件以及相关的企业、行业、国家标准如有更改,更改必须符合企业或国家标准检验内容一、整车11拉臂车应符合QCT522000所规定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12外购件、外协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有产品合格证,经公司质量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所有自制零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装配。13拉臂车的厂定最大总质量不得超过底盘的最大允许值,转向轴(轮)载质量和侧倾稳定角应符合GB7258的规定。14拉臂车的外轮廓尺寸应符合GB1589的规定及图纸的要求。15厢体及使用的操纵杆、指示牌及信号装置的图形标志应符合GB40941999的规定;16所有外露黑色金属表面须作防锈处理。外表装饰漆应美观大方、醒目,符合QC/T484规定的要求。17对整车底盘进行改动时,应保证原有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不与副车架出现干涉现象,线束流畅无打折、扭曲现象;18整车不得有漏油、漏水和漏气现象。19应保证保养、操作部位的可接近性和足够的操作空间。110拉臂车的噪声应符合GB1495的规定。111拉臂车的排放应符合GB14761或GB3847的规定。112拉臂车的制动性能应符合GB12676的规定。113整车上的螺栓全部紧固,达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工具卷尺、目测、测量二、底架部分21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关键翻转点尺寸误差1MM。22底架上的固定螺栓符合拧紧力矩。23底架安装后移动量不大于5MM(以整车底架为参照)。24车架与副车架之间有3对连接座的连接,以保证足够的连接强度,联接螺栓及拧紧力矩达到要求。25润滑脂油杯应装配齐全,并按要求加注润滑脂;各活动摩擦表面应按规定加注润滑脂或润滑油。26焊角高度符合图纸要求。27焊缝间距均匀,各处焊缝牢固可靠,不得出现焊瘤、咬边、偏焊及未焊透现象。28应无烧穿,无漏焊,无不熔合,无密集性气孔,无裂纹,无飞溅等现象,外露焊缝不得出现气孔、夹渣。29焊后飞溅、毛刺清理彻底。检测工具及方法盒尺、150MM游标卡尺、目测。三、拉臂31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关键尺寸(臂长与臂高)误差2MM。32焊角高度符合图纸要求。33焊缝间距均匀,各处焊缝牢固可靠,不得出现焊瘤、咬边、偏焊及未焊透现象。34应无烧穿,无漏焊,无不熔合,无密集性气孔,无裂纹,无飞溅等现象,外露焊缝不得出现气孔、夹渣。35焊后飞溅、毛刺清理彻底。36拉臂安装到底架上,应端正、无倾斜并且无晃动。检测工具及方法盒尺、目测。四、液压系统41检察油管在工作供油时无渗漏、局部突起及其他异常现象。42检查胶管接头规格及长度按图纸要求。43观察油路连接正确,无干涉、排列整齐、安装各种密封圈、组合垫圈、螺母是否牢固可靠。44观察液压油油位是否达到油箱视窗的中心位置。45操纵杆操作与操作标牌指示一致。检验方法及工具目测,盒尺。五、厢体51车厢外表面应光滑平整,应无飞溅,无明显的凹陷和锤痕。52焊缝应均匀、平直。观察是否有漏焊、裂纹、夹渣、气孔、咬边、飞溅和焊穿等缺陷。矩管与板之间应无间隙,完全贴合。53焊角高度符合图纸要求。54禁止在非焊接位置打磨,禁止在非焊接位置出现焊点。55车厢与拉臂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在行驶过程中,车厢与底盘之间应无相对运动。56厢盖、卸料门等与厢体之间应装卡牢固、结合缝平直均匀,在拉臂车行驶时不得发生跳动、自开等现象。57厢体表面纵向任意直线的直线度公差在每米范围内应不大于2MM;全长范围内,厢体表面纵向任意直线的直线度公差应不大于4MM。58厢体与后门平齐,盖板无明显间隙。59厢体滑行用滑轮须连接牢固可靠,运转灵活,并保证足够强度。可在满载状态下,将厢体置于砂石路面进行半小时连续滑动,观察是否有卡滞,松动现象。510厢体规格符合图纸设计要求。511全长范围内副梁的直线度要求不大于2MM;测量方法及工具目测,卷尺、计时器。六、拧紧力矩上装部分连接螺栓的拧紧力矩应符合技术要求。常用螺栓的拧紧力矩见下表拧紧力矩NM螺距MM88级109级螺纹直径MM粗牙细牙标准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值最大值最小值159753774905212563794578936310164804680956517595111731401561051597113751421581061212599115781451611082160185122175200141141518020514621023517822152451822803102001615240270199305335240252682982294374673801815316346287467507397254304703895285684502015440480396558598475注;1NM01KGAM检验工具及方法扭力扳手、套筒。七、整车试验71拉臂车应能在纵坡不大于12的坡道上正常工作。72拉箱实验时锁紧装置或拉臂到达极限位置后不应出现熄火现象,底盘挂上空箱体后,箱体与底架支架的间隙小于5MM,并且无干涉现象。73分别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进行卸料门、后盖的启闭,观察是否动作灵活,无干涉、卡滞现象。箱体墙板钩使用流畅。八、油漆涂层91观察漆膜表面颜色一致,应光滑、平整,无雪花斑、无明显砂痕、92观察外表面无缺漆,允许轻微的流痕。93观察内表面不允许有较严重发花、流痕。94观察厢体底部不允许缺漆。95察看汽车厢体漆膜颜色厢体总成颜色符合生产计划要求,有分色要求的,应按提供的色板或漆膜名称对照检验。96不喷漆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明显的残漆雾。97不同颜色表面漆不得相互混杂。98在喷涂厢体的过程中,应将后盖板与厢体留出间隙,避免发生后门油漆粘住密封胶皮后门不容易打开现象。检验工具及方法目测。九、铭牌、载重量、车型、VIN码应与生产计划及合格证等相符。查看铭牌内容是否正确,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