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312B后桥托架加工工艺与镗孔夹具设计
34页 12000字数+论文说明书+7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404312B后桥托架加工工艺与镗孔夹具设计开题报告.doc
404312B后桥托架加工工艺与镗孔夹具设计论文.doc
任务书.doc
偏心轮.dwg
后桥托架零件图.dwg
夹具体.dwg
夹紧配件.dwg
工序卡片.dwg
机械外文翻译---机械设计.doc
镗孔夹具装配图.dwg
镗架.dwg
摘要
本文的论题为404312B型后桥托架的加工工艺与工艺装备设计。
本文第一部分为零件的介绍分析和各部分数据用量的计算。这部分内容介绍了零件的作用,零件材料以及技术要求。对加工工艺分析,加工工艺过程分析,工艺规程设计都有设计说明。文中确定了零件的生产类型,研究分析了工艺路线,安排零件加工的工序。对各道工序所需要的用时,进刀量等等都有详细的计算说明。
后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所在,着重设计了加工后桥托架上的四个轴承孔的夹具,这四个孔有垂直度和同轴度的要求,所以对夹具的要求比较高。在这部分中,对夹具体的选用,夹具体整体结构的设计,夹具体的定位方式,定位误差分析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和计算。在夹具体的设计中,对夹具体的选用,定位方式和夹紧方式的选择,定位原件和夹紧原件的选择作了设计说明,并确认了夹紧力的大小。对夹具体的各个主要零件,技术要求也做了分析和论述。具体内容见后章说明与图纸。
关键词:后桥托架;镗孔;夹具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was the subject of 404312 B-type bridge brackets after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cess equipment design.
Parts for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on the part of the data analysis and the amount of calculation. This part of the contents on the role of parts, material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pare parts. Analysis of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cess analysis, process design that have a point of order design. In determining the types of parts producti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line, parts for the processing procedures. On the procedures needed to use, Feed and so on hav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calculation.
After the part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bridge after the processing of the four brackets on the fixture bearing holes, the four hole with a vertical and coaxial of the request, the request of the fixture relatively high. In this section, the selection of specific folder, the folder structure of the overall design of concrete, specific folder location, location error has don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exposition and calculation. In the specific folder in the design of specific folder on the selection, positioning methods and means clamping the choice, positioning and clamping Original Original design that made the choice, and that the clamping force size. Specific folder on each of the major part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re also analyzed and discussed. Xianhou specific contents of that chapter and drawings.
Key word: Rear axle of car bracket Boring Jig design
目 录
1绪论 1
1.1零件的分析 1
1.1.1零件的作用 1
1.1.2零件的材料及技术要求 1
1.1.3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
工艺基准选择的原则及注意的问题 1
工艺基准的选择原则 2
粗基准的选择 2
精基准的选择 2
1.2零件工艺规程设计 3
1.2.1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3
1.2.2确定零件的毛坯制造形式 3
1.2.3制定工艺路线 3
工艺过程的安排 3
各主要表面的工序安排如下 4
1.2.4托架工艺路线方案一 5
1.2.5工艺方案路线二 5
1.2.6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5
2 各部分数据用量计算 8
2.1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8
2.2确定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 9
2.3确定粗精镗的工时定额 14
2.3.1粗镗2- 130H7孔 14
2.3.2精镗2- 130K7孔 15
2.3.3粗镗 135H7及 72K7孔 15
3夹具设计 17
3.1概述 17
3.2方案设计 17
3.2.1夹具体方式的确定 17
3.2.2定位方式及元器件选择 18
定位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18
定位销 18
定位误差分析和计算 18
3.2.3夹紧方式及元器件选择 19
3.2.4夹紧力的确定 20
夹紧力的方向 20
夹力作用点的选择 20
3.2.5夹紧力的计算 20
偏心轮的夹紧原理及其特性 20
偏心夹紧的自锁条件 21
偏心轮工作段的选择和工作行程 21
偏心轮夹紧力的计算 22
加工工件所需夹紧力的计算 22
3.3主要零件的设计说明 24
3.3.1夹具体 24
3.3.2偏心轮 25
3.3.3镗套 26
3.3.4夹具的装配要求 26
3.3.5 夹具的维护和保养 27
4设计结论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1绪论
1.1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托架是汽车上的主要零件之一,按装在汽车后桥上,属于箱体类零件,其作用是保证各齿轮轴和传动轴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从而保证质量齿合精度。
由于最终传动部件是直接驱动驱动轮的,其任务是进一步增加扭矩,降低转速,为满足工作要求所需的传动比是很大的,因此要求后桥托架:
1.具有足够饿刚度和抗震性,以适合恶劣的工作环境。
2.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较大的变载荷
3.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以保证各主要孔和平面之间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及各表面本身的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
1.1.2零件的材料及技术要求
零件的材料:QT450-10
重 量:39.17㎏
技术要求如下:
1. 未注铸造圆角R3-5,未注抽模角2°-3°
2. 孔 130K7和螺纹M135×3与轴承座装配后加工
3. 所有安装螺栓孔未加工,端面处需修正
4. 铸造经喷丸处理
5. 铸造精度等级选用7级
6. 未注明尺寸的公差按标准
1.1.3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工艺基准选择的原则及注意的问题
箱体零件常用典型定位方法是”一面两孔”其特点是:
(1)可以简单的消除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获得稳定的加工位置。
(2)有同时加工5个面的可能既高度集中了加工工序,又有利于提高警惕各面上孔的位置精度。
(3)可使整个过程实现基准统一。
(4)使加紧方便,夹紧机构简单,容易使夹紧对准支承消除加紧力引起的工件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5)易于实现自动化定位,并有利于防止切屑落入基面。不具备”一面两孔”可以采用平面定位法,或以三面定位,其中主要的定位基准采用箱体的设计基面即箱体在机器中的主要安装面。
工艺基准的选择原则
(1)应当尽量选用设计基面作为在机床上的加工定位基面,这样能减少累积误差,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
(2)选择的定位基面应确保工件稳定定位。
(3)选择的定位基面要保证在一次安装下能对尽可能多的面进行加工,这样有利于集中加工工序,提高机床生产率,保证加工部位的精度要求。
(4)统一基面原则,对复杂箱体加工工序长尤为必要。
(5)选择定位基准,应考虑加压方便,夹具结构简单。
(6)工件不具备理想工艺基面时,可在夹具上增设辅助支承机构。
粗基准的选择
粗准选择的好坏,对以后各加工表面加工余量的分配以及工件上加工表面和不加工表面的相对位置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粗基准的选择,选择原则是:
(1)对于具有有加工表面的工件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2)对于具有较多加工表面的工件,粗基准的选择应合理分配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
(3)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没有浇口,飞边等基它表面缺陷,以便使工件定位可靠夹紧方便。
(4)由于毛坯表面比较粗糙且精度较低,一般情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只能使用一次。
由粗基准选择原则:要保证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应以 455的上端面为次基准加工
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多采用基准统一,基准重合原则采用基准重合可以减少基准不重合误差,采用基准统一可减少基准转换所带来的基准不重合误差,同时还可以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位置精度较高的表面。
本课题主要内容为精镗四个轴承孔,只要说明这步工序的定位基准就可以。由于要保证基准统一原则,一面两孔定位可以满足要求,所以本道工序就选择一面两孔定位。
4设计结论
这次设计完成了。现在对本次设计作个概述总结。
本文开头叙述了零件的作用,零件材料的选用以及技术要求。对加工工艺分析,加工工艺过程分析,工艺规程设计都有设计说明。文中确定了零件的生产类型,研究分析了工艺路线,安排零件加工的工序。对各道工序所需要的用时,进刀量等等都有详细的计算说明。文中有资料引用,图片插入,数据的计算。
文中后部分着重设计了专用夹具。包括夹具材料的选用,夹紧力的计算。误差分析与计算。经过计算,夹紧力和误差都符合设计要求。在这部分中,对夹具体的选用,夹具体整体结构的设计,夹具体的定位方式,定位误差分析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和计算。在夹具体的设计中,对夹具体的选用,定位方式和夹紧方式的选择,定位原件和夹紧原件的选择作了设计说明,并确认了夹紧力的大小。对夹具体的各个主要零件,技术要求也做了分析和论述。
致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几个月来,都在做毕业论文,今天终于要完成了,在这,想来要写下谢词来表达下对我帮助的人的感谢。
论文得以完成,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首先要感谢史月英教授,因为论文是在史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史教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史老师指引我的论文的写作的方向和架构,并对本论文初稿进行逐字批阅,指正出其中误谬之处,使我有了思考的方向,她的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她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将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史老师要指导很多同学的论文,加上本来就有的教学任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在一次次的回稿中,精确到每一个字的批改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使我在论文之外明白了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
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整个的论文写作中,老师、同学和朋友积极的帮助我查资料和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和意见,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的完善,最终帮助我完整的写完了整个论文。 另外,要感谢在大学期间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是你们的悉心教导使我有了良好的专业课知识,这也是论文得以完成的基础。通过此次的论文,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跨越了传统方式下的教与学的体制束缚,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通过查资料和搜集有关的文献,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由原先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的寻求知识,这可以说是学习方法上的一个很大的突破。在以往的传统的学习模式下,我们可能会记住很多的书本知识,但是通过毕业论文,我们学会了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学会了怎么更好的处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学到了做任何事情所要有的态度和心态,首先我明白了做学问要一丝不苟,对于出现的任何问题和偏差都不要轻视,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解决,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找到思路去解决问题的。在工作中要学会与人合作的态度,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做起事情来就可以事倍功半。最后,祝愿同学老师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参考文献
1. 王光斗,王春福.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李益民.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赵如福. 机械制造工艺人员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谢家瀛. 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徐鸿本.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 辽宁:辽宁科技 出版社,2004
6. 朱龙根.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 徐嘉元. 曾家驹. 机械制造工艺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8. 胡家秀. 简明机械零件设计使用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9. 祖业发. 现代机械制图[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0. 许杏根. 简明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