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海西州巴音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1总则111评价目的212评价范围与重点3121评价范围及重点评价区域3122评价重点313环境保护目标3131敏感点环境保护目标3132流域环境与生态保护目标42规划概述521规划范围522规划目标623规划主要内容724规划近远期实施意见103环境现状分析1131河流水系11311河流11312湖泊1232环境现状调查1333存在的主要问题144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541对生态的影响15411对流域生态的影响15412对敏感点生态的影响15413对流域内其它生态的影响2442对水资源的影响25421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影响25422对用水保证率的影响26423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2743对水环境的影响28431污染物入河量的变化28433工业废污水陆域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29434总体评价3444对土地资源的影响34441蓄集峡水利枢纽对土地资源的影响34442防洪工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35443梯级电站开发对土地资源的影响35444总体评价3645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7451规划对经济社会的宏观影响3745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8453规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9464规划对人居环境的影响43465规划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43466总体评价44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4551规划方案调整建议4552环境保护对策措施45521水资源保护45522水环境保护47523生态保护50524水土保持516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5161环境监测计划51611工程施工期水质监测计划51612工程运行期环境监测计划52613社会经济调查监测5462跟踪评价计划54621生态跟踪评价计划54622水环境跟踪评价计划5563资料整编及保存5664监测机构567评价结论与建议5671评价结论5672建议561总则巴音河流域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地的德令哈市,是整个柴达木盆地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中心。流域总面积176万KM2,占德令哈市总面积(277万KM2)的64,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地域开阔,具有发展农业和工业的优势。2006年德令哈市总人口达到628万人,耕地面积174万亩,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7亿元,以纯碱为代表的盐化工业已经起步,纯碱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2005年10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青海省柴达木地区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第一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园区分为四个工业园,其中德令哈工业园位于巴音河流域,以发展纯碱化工、氯碱化工及新型建材行业为主,园区的规划已基本完成。然而,目前流域面临的问题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随着流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游工业和农业用水不断挤占下游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需水,位于流域最末端的托素湖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加上未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德令哈园区的建成,需要更多的水资源支撑。因此,未来工业园区建成后,如何合理配置流域内的水资源成为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关键。为缓解流域内多种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提高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保证率,提升德令哈市和重点工程项目的防洪标准,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海西州水务局委托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青海省海西州巴音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力开展节水工作,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上游修建蓄集峡水利枢纽,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配规律,提高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保证率;完善城市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对灌区进行续建改造并在重点河段修建防洪工程,提高城市、水源地、灌区及穿城而过的铁路、公路、电网等重点项目的防洪标准;拟建拜勒奇尔、蓄集峡、塔日克特、克里克特和哑合5座梯级水电站,新增装机容量525万KW,以缓解区域用电紧张的局面,提高电力保证率;加强流域的统一管理,提高巴音河对区域发展的服务能力。总之,规划实施后将有利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节水型社会的建立、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下游湿地及湖泊生态状况的改善、科学有效水污染防治体系的形成、防洪标准的提升及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贯彻国家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相关政策,需要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利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以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此,2007年6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受海西州水务局的委托,承担了巴音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任务后,评价单位与规划编制单位、委托单位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积极开展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公众参与等工作,较为系统地掌握了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状况。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规范和导则,对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和评价,编制完成青海省海西州巴音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1评价目的巴音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支脉却荀力安木吉勒(野牛脊山),源头海拔5000M左右,自源头至尾闾湖托素湖全长约326KM,自黑石山水库坝址以上水头落差1761M,水能理论蕴藏量798万KW,多年平均流量102M3/S,年径流量32亿M3。巴音河流域完全在德令哈市辖区内,为德令哈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提供了用水保障和生态安全。为缓解近年来巴音河流域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德令哈园区工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证,提升流域内城镇和重点工程项目的防洪标准并促进下游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海西州水务局委托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并完成了青海省海西州巴音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拟通过各项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加强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一体化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后可能会对流域内的环境敏感点产生影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规划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以实施国家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和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遵循早期介入、整体性、公众参与、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充分论证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与区域环境和相关规划的协调性,从规划层次提出规划方案可能涉及的环境敏感问题,尤其是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和水环境影响,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问题,及时纠正规划内容失误、规划过程失真和规划组织失效的规划缺陷,修正规划目标、完善规划方案,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12评价范围与重点121评价范围及重点评价区域巴音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与规划范围相当,为整个巴音河流域。根据流域的区域特征和环境要素的分布特点及生态关注重点,将重点评价区域确定为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尕海生态系统及水源地。122评价重点根据青海省海西州巴音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的内容及评价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水资源规划前后水资源可利用量、开发利用率、用水效率的变化。2)、湖泊湿地生态规划引起流域水文情势的变化及其对湖泊湿地生态的影响。3)、水环境规划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以及梯级电站的修建引起下泄水温的变化和河段的减(脱)水对下游生态的影响等。4)、水土流失分析评价范围内工程建设对土壤的扰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5)、土地占用分析和评价规划对耕地和草场的影响,以及土地利用性质的改变引起景观生态格局的改变等。6)、经济社会规划实施后,流域防洪标准和水资源保证率都得到提高,保证了流域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了大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3环境保护目标131敏感点环境保护目标(1)生态敏感点环境保护目标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是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内可鲁克湖、托素湖及其周围湿地、沼泽为生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场所,由于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该区域对水文条件非常敏感。湖泊面积保护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二是流域水资源量对于生态需水的满足度。1)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青海可鲁克湖托素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72016年)以可鲁克湖托素湖湿地、巴音河及下游沼泽湿地、玉带海雕等珍稀鸟类动物为保护重点,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规划中将两湖的面积确定为托素湖为167KM2,可鲁克湖为586KM2。2)流域对生态需水满足度的要求托素湖水面面积自上世纪至2000年不断萎缩,2000年至今由于为连续丰水年,因此湖面面积略有增长,至2006托素湖面积达到了1398KM2。若以维持现状作为敏感点生态保护目标,则无法协调经济用水和生态需水的关系,湖泊生态需水仍然得不到保证。综合考虑流域内水资源条件及经济发展带来的用水结构和用水水平的变化,以托素湖有资料以来出现的最小面积135KM2作为环境保护目标,通过对水资源调配分析看是合理的可行的。考虑到可鲁克湖与托素湖之间存在补排关系,以2000年托素湖有史以来出现的最小面积1350KM2作为托素湖的保护目标,相应可鲁克湖对应的面积596KM2作为可鲁克湖的控制面积。尕海水域面积多年来面积变化不大,平均维持在325KM2左右,因此以325KM2作为尕海生态环境的保护目标。(2)水源地生态保护目标保证德令哈城市生活和工业两个取水口(德令哈城市生活水源地位于黑石山水库上游,距德令哈市70KM处,青海碱业一期自备水源地位于黑石山水库上游,距德令哈市85KM)的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河道常流量。132流域环境与生态保护目标根据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对防洪、水电开发、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目标,结合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确定规划方案环境保护目标如表12所示表12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主题环境保护目标生态保护流域生态系统功能,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敏感区防治流域水土流失保证景观生态格局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持自然保护区内湖泊湿地及尕海的面积水资源保护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量,维持地下水供补平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服务于流域的整体发展水环境维持和保护河流(湖、库)和地下水的环境功能水功能区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防治土地退化社会经济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改善城市生产、生活与生态供水条件合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优化电能供应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节水型社会建设2规划概述21规划范围巴音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的范围是整个巴音河流域,在区域范围上北以野牛脊山、哈尔科山与哈拉湖盆地分隔,东与布赫特山相连,南至阿木尼克山巴音山一线,西以伊克达坂山与塔塔棱河水系相隔(图22)。整个范围位于东径96299808、北纬36533811之间。图22巴音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的范围(即巴音河流域)22规划目标提出适合流域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特点的水资源高效配置方案,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之间的有机协调,促进下游自然保护区和尕海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提高供水资源的供水保证率和利用率,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巴音河流域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改善,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案提出的规划目标见表21。表21巴音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的目标水平年规划目标2015年2030年水资源配置生态需水保证率由现状47提高到80以上可鲁克湖的水面面积维持现状596KM2尕海的水面面积维持现状325KM2托素湖的水面面积平衡在1350KM2农业需水保证率达到75城镇及工业需水保证率达到95节水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32提高到045城市供水管网损失率下降至15以下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由现状的60提高到70中水回用率达到50以上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60城市供水管网损失率下降至10以下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由70提高到80中水回用率达到55以上水资源保护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工业废污水全部处理达标实现对河道的零排放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工业废污水全部处理达标保持对河道的零排放防洪安全城镇防洪标准达到30年一遇灌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城镇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灌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水电开发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拜勒奇尔、塔日克特、克里克特和哑合4座梯级电站建成23规划主要内容(1)水资源规划在农业灌溉面积不增加和充分节水的前提下,以流域的水资源量为依据,新建调节库容为14亿M3的蓄积峡水库,增加流域的可利用水资源量;再按照“以供定需”的原则确定合理的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在不新增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蓄积峡水库提高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保证率,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新建蓄集峡水库后,经流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计算,城镇及工业需水保证率可达到95,农业需水保证率可达到75,湿地生态需水保证率由现状的47提高到80以上,同时可使可鲁克湖的水面面积维持在现状的596KM2,尕海的水面面积维持现状325KM2,托素湖的水面面积平衡在1350KM2。(2)节水规划农业节水将德令哈灌区2万亩低产农田退耕为林地;改造配套灌区工程,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的利用效率;改进作物灌溉制度,减少棵间蒸发和渗漏损失;加强用水管理,科学调配水量,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提高用水效率;调整水费政策,建立节水有偿机制;推广先进的小畦灌、膜上灌以及喷、滴灌技术,加强田间节水效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培育耐旱作物品种和节水农艺措施。工业节水提高纯碱等化工行业的生产和节水工艺,获得节水效益;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计划用水和严格控制废污水的排放;提高工业内部循环水的利用效率,加强节水效果。生活节水实施城市水源的扩建和城区供水管网的改造工程,共增加水源井5口及配套设施,改扩建管网305KM,并在家庭及宾馆、医院等公共场所普及节水器具,提高城市供水效率。(3)水资源保护规划在对规划水平年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的排放量和入河量预测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相应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根据纳污能力对污染物入河量进行削减,通过工业污水陆域排放和中水回用,以及建设2座污水处理厂分别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等措施,确保水环境质量达标。(4)防洪规划规划主要以黑石山水库以上已建和拟建的城镇及工业水源地、白水河入巴音河河口处、德令哈灌区和白水河灌区为防洪保护对象,灌区规划目标为2015年和2030年达到20年一遇,其他区域的防洪标准2015年达到30年一遇,2030年达到50年一遇。配合规划目标,防洪工程规划确定在近期(2015年前),各防洪保护区均修建75仰斜式浆砌石重力防洪堤,断面结构尺寸及工程量见表219和表220;远期(2015年到2030年),防洪堤不再加高,改由上游蓄集峡水库的防洪库容调节后满足防洪要求。(5)水电开发规划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引水线路长度和落差以及以往的规划成果,规划拟定了5座梯级电站的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达到525104KW,多年平均发电总量22361万KWH。初步拟定开发的先后顺序为蓄集峡电站、塔日克特电站、克里克特电站、哑合电站、拜勒奇尔电站。(6)流域水利管理规划规划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推进对水资源在水量和水质方面的量化管理、加强水情预警和预报系统的建设、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保障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的实施。规划任务包括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水利管理制度,开展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设施建设等内容。(7)重要工程规划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蓄集峡水利枢纽的工程特性见表22。其主要任务是供水、防洪和发电,工程建设总投资1124352万元,总工期69个月。表22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或特性备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全流域KM217608工程地址(坝址)以上KM24970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亿M3263多年平均流量M3S8244洪量设计洪水洪量(3天)亿M30497百年一遇校核洪水洪量(3天)亿M30659千年一遇5泥沙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万T241德令哈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0584德令哈水文站二、工程规模1水库校核洪水位M347173设计洪水位M347142正常蓄水位M34700汛期限制水位M34700防洪高水位M347025死水位M33950总库容亿M3165兴利库容亿M314调洪库容亿M30204死库容亿M300462水力发电工程装机容量KW47500多年平均发电量万KWH9783三、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挡水建筑物型式砼面板堆石坝地震基本烈度度坝顶高程M3474最大坝高M125坝顶长度M475坝顶宽度M122泄水建筑物溢洪道宽度M3X6溢洪道长度M3263引水建筑物引水型式钢筋砼洞压力钢管在调压室分界进水口型式竖井式进水口底板高程M3385总长度M65184厂房型式岸边式主厂房尺寸(长宽高)MMM4654134236副厂房长宽高MMM4654902075淹没及移民水库淹没亩6615工程占地亩2506工程移民人0四、工程总投资合计工程建设期月69总投资万元112435224规划近远期实施意见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结合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和规划工程的总体布局,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突出重点,分期实施。规划方案近、远期的实施意见如表23所示。表23巴音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近、远期实施意见分类近期(2015年)远期(2030年)水资源配置实施德令哈、怀头他拉、泽林沟、白水河灌区的节水改造进行城镇和工业水源地建设和供水管网改造,实施工业和城市节水项目继续实施德令哈、怀头他拉、泽林沟、白水河灌区的节水改造,基本完成流域内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继续进行城镇和工业水源地建设和供水管网改造,实施工业和城市节水项目水资源保护进行德令哈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建成德令哈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20万T建成德令哈市工业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20万T继续进行德令哈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扩建德令哈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30万T扩建德令哈市工业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35万T防洪完成城市及工业水源地、白水河入巴音河河口段的防洪堤建设实施白水河灌区和德令哈灌区的山洪防治工程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基本完成,流域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设计标准水电开发完成蓄集峡水电站的建设建设塔日克特、克里克特哑合和拜勒奇尔水电站3环境现状分析31河流水系311河流(1)巴音河发源于祁连山脉喀克图蒙克山,上游称乌兰哈达郭勒,中游称阿让郭勒,下游称巴音郭勒。当其在野牛脊山、哈尔科山以南与宗务隆山以北的山间向东流动时,左岸接纳大量支流,形成典型的梳状水系。河流切穿宗务隆山南坡,流经克利尔齐、泽林沟、德令哈、尕海、戈壁,最后注入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巴音河出泽林沟水文站后,进入蓄集盆地。河水开始大量渗入补给地下水,渗漏段长约23KM。受德令哈构造制约,布赫特山西段(黑石山)与宗务隆山夹峙,在德令哈市西北将蓄集盆地封闭,巴音河河谷束窄,地下水在德令哈水文站上游约7KM处被迫大量渗出。径流经地下天然水库调节而显得比较稳定。巴音河流经德令哈市区后,在戈壁滩上大量渗漏,潜入地下东西分流,东支潜流部分注入尕海湖,大部分以泉集河形式又汇入巴音河,西支在郭里木溢出,汇流成河,向西流经戈壁水文站,最终流入可鲁克湖。戈壁水文站到可鲁克湖约10KM的河段,河床坡度减缓,水流排泄不畅、河叉发育,地表芦苇丛生,形成了宽阔的沼泽地带。巴音河经可鲁克湖天然调节后,由连通河排泄至托素湖。(2)巴勒更河发源于宗务隆山,源头分东西两支,汇合后向南切割宗务隆山出山。受怀头他拉构造影响,巴勒更冲洪积平原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巴勒更河在出宗务隆山前5KM处即开始大量渗漏补给地下水。出山后,水流在北部平原上分散,主流向南流经约17KM后,进入怀头他拉水库。巴勒更河全长665KM,比降1/25,流域面积882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237亿M3。(3)白水河为巴音河支流,发源于柏树山,由石炭二迭纪的岩溶泉水和冰雪融水汇集而成,最终在黑石山水库泄洪道下游处汇入巴音河。白水河全长15KM,比降1/25,流域面积54KM2。白水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205亿M3。主要河流水文特征见表31。表31流域主要河流水文特征值表河流集水面积(KM2)河长(KM)年径流量(亿M3)年径流深MM)巴音河德令哈站以上72812233433471巴勒更河8826650237269白水河541502053796312湖泊流域内面积较大的湖泊有3个,即可鲁克湖、托素湖和尕海。(1)可鲁克湖位于德令哈市境内南部,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淡水湖。2006年底的湖面面积为5803KM2,平均水深93M,湖水容量180亿M3,巴音河自湖的东北部流入,巴勒更河自湖的西北部流入,湖水自西南部流入托素湖,使两湖泊成为柴达木盆地的姊妹湖。可鲁克湖湖畔芦苇丛生,浮游生物、鱼类、鸟类动物众多。(2)托素湖咸水湖,补给水源主要靠可鲁克湖的排泄,此外,尚有来自南部丘陵区的地表水及地下水。湖面略成等边三角形,面积已由上世纪五十年代的191KM2萎缩到2006年底的1398KM2。湖内原有的两座小岛,由于水面下降已连为一体。(3)尕海咸水湖,湖面略成椭圆形,湖面面积325KM2,平均水深77M,中心最大深度154M,湖水容量25亿M3,水源主要来自湖泊东、西、北部的山洪及巴音河地下水、农业灌溉回归水的补给。32环境现状调查(1)水资源现状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为418,地下水开发利用率为326,水资源利用消耗率为228。现状工程按照2006年用水规模在保证上游经济用水的情况下,下游生态用水的保证率仅为47;按照规划水平年的需水规模在保证下游生态达到目标的情况下上游经济用水的需水保证率很低,不论2015年还是2030年,均低于15。由此可见,流域内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矛盾突出,保证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水资源缺口较大。(2)水环境质量虽然巴音河植被较差,但由于降水量稀少,河流水量稳定,降雨侵蚀、水流侵蚀均较微弱,流域的输沙模数小于100T/KM2,属较小值。巴音河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钙型水,水体中以HCO3和CA2离子为主,矿化度一般在414MG/L左右,总硬度为238MG/L,水体PH在7987之间,呈微碱性,水体水质良好,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质类别为类。巴音河自德令哈水文站到可鲁克湖入口,水体质量均在类之间,水质较好。巴音河流域的地下水以重碳酸盐氯化物钙镁型水为主,矿化度在022036G/L之间,水质良好,可满足各类用水需要。可鲁克湖矿化度低,在064079G/L之间,湖水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硫酸盐钠镁型水,水体中以CL和NA离子为主,水质为类。托素湖湖水味苦咸,水体呈微碱性,湖水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硫酸盐钠镁型水,湖水矿化度为3574G/L,水质类别为劣类。尕海湖为咸水湖,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钠型,矿化度在130G/L左右,为典型的高氟、高铅、高镉的地球化学异常区,水质类别为劣类。(3)生态环境质量以格局优化度、变化良性度、功能强弱度、人为胁迫度等几个方面为重点评价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基本上反映了规划区生态环境现状。结果表明当地的生态环境偏差的状态人为干扰因素占比重较小,主要是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造成的;生态环境状况不甚理想;当前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的趋势一般,有必要采取人为措施使其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生态环境较脆弱,抗外界干扰能力差。根据生态环境质量分级标准,2006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属于较差水平,但离一般临界值(04)较近,说明生态环境属于一般偏差。33存在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统一管理水平低虽然当地已经建立了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但管理制度和机制还不健全,缺乏水资源的监督、监测设备,水资源的管理水平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水需求越来越高,用水和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2)未能建立有效的节水机制流域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0左右,是流域最大的用水户,但农业节水工作进展缓慢。灌溉技术落后,多为大水漫灌,且现有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在032左右,用水浪费严重。灌区基本没有量水设施,只能按亩征收水费,加之水费过低,用户节水意识淡薄,迫切需要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3)国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流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建设农场,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绿洲经济、灌溉农业”的社会经济体系,在此过程中不断挤占下游天然植被和湖泊的水资源,导致托素湖呈萎缩趋势。4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41对生态的影响411对流域生态的影响尽管植被覆盖率有所减少,但幅度很小,仅为006;从景观格局演变角度看,规划实施后对流域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较小,对影响流域景观格局整体的林地、草地、耕地改变也较小,因此,景观优势度变化不大,从而景观稳定性变化不会很大。412对敏感点生态的影响4121水资源配置对湖泊湿地生态需水的影响水资源规划实施后,由于在上游修建了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增加了流域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减少了无效蒸发损失量,提高了流域经济用水和生态需水保证率。由于敏感点中可鲁克湖、尕海多年面积基本保持不变,因此以托素湖作为水资源配置方案对湖泊生态需水影响的指示。图41和42是在规划水平年现状工程和规划工程条件下的下泄水量与托素湖面积变化的对比关系。12412612813013213413613814014219561961196619711976198119861991199620012006年份托素湖面积(KM2)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黑石山断面下泄水量(万M3)现状工程托素湖面积规划工程托素湖面积现状工程下泄水量规划工程下泄水量线性规划工程下泄水量线性现状工程下泄水量图41现状工程与规划工程下泄水量与相应托素湖面积变化对比(2015年)12412612813013213413613814014219561959196219651968197119741977198019831986198919921995199820012004年份托素湖面积(KM2)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黑石删断面下泄水量(万M3)现状工程托素湖面积规划工程托素湖面积现状工程下泄水量规划工程下泄水量线性现状工程下泄水量线性规划工程下泄水量图42现状工程与规划工程下泄水量与相应托素湖面积变化对比(2030年)从图41、图42可以看出,蓄集峡水库建成后,由于其年际调节作用,使丰水年下泄水量减少、枯水年下泄水量增加,尽管多年平均下泄水量有所减少,但均衡了丰水期和枯水期生态需水,使多年平均湖泊湿地生态状况有所改善,生态需水量由2006年的30881万M3提高到2015年的31941万M3(多年平均)、2030年的31744万M3(多年平均)。生态用水保证率从现状条件下的47提高到2015年的86和2030年的80,托素湖多年平均面积能够达到135KM2保护目标的要求如表41所示。表41方案三实施前后供需分析、保证率对比(多年平均)下游生态平衡分析结果湿地供需分析万M3托素湖面积KM2水平年补水量需水量缺水量保证率多年平均最小面积最大面积现状2006年57876163376471297811846139802015年6163603013386135551267814115方案三实施后2030年6163597119280135041255214082在实施节水规划、修建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及流域内用水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通过水资源配置后,自然保护区内湖泊、湿地的生态需水保证率得到提高,从而使得生境得到恢复,自然保护区生态相应地得到改善。4122规划引起水文情势变化对湖泊湿地生态的影响(1)黑石山水库对下游湖泊水文情势的影响1)水库拦蓄使下游生态补水量减少图43显示了1990年2006年期间德令哈站的流量与托素湖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19902006年托素湖面积整体上呈锐减趋势,然而德令哈站径流量却呈增加趋势,表现出与上游水文站径流数据不同步的现象,这是因为黑石山水库建成后对上游径流量的拦蓄,挤占了下游生态需水。只有2001年后托素湖面积才逐渐有所增长,其原因在于20012006年为相对丰水年,其中2002年、2005年为较大洪水,分别为20年一遇和50年一遇。这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黑石山水库建成后,由于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对下游湖泊生态需水的补给逐渐减少。托素湖仅靠上游可鲁克湖补给和巴勒更河少量补给水量,导致如果上游没有持续、充足的生态用水补给,托素湖水面萎缩不可避免。除非遭遇连续丰水年份,托素湖面积才有所增加,如2003年2006年。0050100150200250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年份流量(M3/S)134136138140142144146148150152面积(KM2)得令哈流量托素湖面积(KM2)多项式得令哈流量多项式托素湖面积(KM2)图4319902006年德令哈站流量与托素湖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2)湖泊水文情势仍然保持平稳由于缺乏托素湖水面面积与建库后对应时间段内的观测数据,因次,对建库后流域下游水文情势的变化分析仅能从2007年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监测的戈壁站和连通河流量数据进行分析。其理由在于,黑石山水库的放水时间、水量均遵循水库调度规则,年际变化不大;而且戈壁站流量过程由于受地下水调蓄作用影响,戈壁站流量年际变化不大,因此认为2007年实测数据能够代表多年平均流量过程。图44为2007年实测水库放水、戈壁站流量和连通河流量的过程数据,可以看出,黑石山水库建库后戈壁站流量过程受上游水库泄水过程影响,出现两个峰值,这与夏灌和冬灌有关,并且从4月份开始至12月末,戈壁站流量开始增长,这与春灌开始、汛前排空泄水等有关。对比图44、图45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管建库与否,戈壁站月流量过程峰值出现时间均与上游来水保持高度一致,而且与上游来水过程相比,戈壁水文站流量过程均保持平稳,如表42所示。这表明尽管天然水文流量过程受阻,建库前后上游来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上游来水条件变化并没有改变戈壁站由于特殊水文地质条件形成的独特的生态水文过程,戈壁站的月平均流量、标准偏差、月最大流量/月最小流量几乎没有变化,表明戈壁站水文过程受上游干扰很小,多年来不论上游来流过程如何变化,其独特的水文过程格局依然保持。水库放水与戈壁站、连通河2007年月流量对照表200120022003200123456789101112月份流量戈壁站水库放水连通河图442007年实测水库放水与戈壁站、连通河月流量过程0100200300400500600123456789101112月份流量(M3/S)德令哈戈壁图45天然条件下戈壁站与德令哈站流量过程对比表42不同情景下上游来水对戈壁站流量的影响比较情景站名月平均流量M3/S标准偏差多年月平均最大流量/多年月平均最小流量德令哈站299410526天然条件戈壁站17693319水库放水过程3953269172黑石山建库后(2007年)戈壁站185235918上游来水变化32164146黑石山建成前后对比戈壁站变化4629013)主要结论对以上黑石山水库建成后水库放水与下游戈壁站流量过程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除峰值前后一个月与上游流量过程密切相关外,戈壁站其他月份流量过程均保持平稳,与建库前月际变化过程曲线大致相当,这表明戈壁站附近受地下水调蓄作用的影响,下游湖泊水文情势变化不大。无论是天然条件还是黑石山水库建成后,除个别月份外,戈壁站流量丰枯变化明显小于德令哈水文站的丰枯变化。并且个别月份枯水年流量大于丰水年,这表明戈壁站流量过程受上游来水影响较小,除峰值月份紧密相联外,其他月份关联较小。戈壁站的水文过程依然表现出年际、年内变化均比较小的特点。通过黑石山水库建库前后戈壁站水文过程对比可以看出,蓄集峡水库建库后的放水径流过程至戈壁站并经过其地下水调节作用后,水文径流过程月际变化不大,年内仍保持平稳趋势。(2)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水文情势的影响预测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对水文情势的影响预测主要通过类比黑石山水库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并结合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特点确定。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泽林沟水文站以上约6KM处,控制流域面积4970KM2。设计总库容1656亿M3,防洪库容001亿M3,兴利库容14亿M3,死库容0046亿M3。蓄集峡水库建成后,主要接纳上游山区融雪洪水(45月份)、降雨洪水(69月)。每年4月融雪洪水形成春汛,69月份降水期形成夏汛。蓄集峡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其任务主要是防洪和兴利,因此,其建成后将会对流域内下游的天然径流过程产生影响。以规划水平年巴音河干流蓄集峡建成前、后黑石山断面下泄水量变化说明蓄集峡水库建成后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由于资料限制,这里巴音河干流是指流域水资源总量在满足生产后的地表水下泄量,不包括开采后的地下水下泄量、巴勒更河和白水河满足生产后的下泄水量。(1)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水文情势的变化1)年际变化以现状与规划水平年(2015年)黑石山断面下泄水量变化说明蓄集峡水库建成后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图46显示了不同来水条件下,现状和规划水平年(2015年)黑石山断面下泄水量的变化。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550006000019561961196619711976198119861991199620012006年份黑石山断面下泄水量(万M3)2006年2015年图462006年与2015年黑石山断面下泄水量变化对比可以看出,现状和2015年黑石山断面处下泄水量的变化在于丰水年下泄水量有所减少,枯水年下泄水量有所增加,平水年下泄水量有的年份增加,有的年份减少。这表明,蓄集峡水库建成后对流域内水文过程进行了年际调节,丰水年将多余的洪水拦蓄起来,补给枯水年。从图47可以看出,除特大洪水发生年份外,蓄集峡水库建成后黑石山断面下泄水量年际变化比建成前变化平稳。2)年内变化黑石山水库为年调节水库,蓄集峡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因此,蓄集峡水库建成后,开展两座水库的联合调度,依靠蓄集峡水库在上游进行年际调节,利用黑石山水库进行月际调节,使得黑石山断面月际的下泄水量更好地满足下游生产和生态用水的需求。从对蓄集峡水库建成前后黑石山断面下泄水量进行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频率水文年型条件下,蓄集峡水库建成后的月际过程稍比建库前平稳,但幅度较小,明显不同的是,在丰水年,建库后下泄水量明显比建库前小,而在枯水年,建库后下泄水量明显比建库前大。在规划水平年,黑石山断面处地表水下泄量蓄集峡水库建成后比建成前枯水年有所增加,丰水年有所减少,蓄集峡水库对年际径流过程际进行了调洪补枯,使不同来水条件下的黑石山水库断面以下水文过程年际变化过程变得平稳。(2)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对湖泊水文情势的影响预测通过对黑石山水库建成前后湖泊水文情势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黑石山水库建成后改变了流域年内月际水文过程,但由于戈壁站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使其受上游来水过程影响较小,除峰值与上游来水峰值相关外,在其他月份水文过程平稳,表现出与上游来水过程相关性较小的特点。因此,戈壁站由于地下水强大的调节作用,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水文过程。表43显示了天然条件下和黑石山水库建成后上游流量过程与戈壁站流量过程比较。表43黑石山水库建库前后上游来水条件与戈壁站流量过程对比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95882580579985588618941241359713561087989968德令哈19617127047077327458147561367846761658627水库放水2007582591665569887148630691701279713841405425195843257760454655877153139546365271961421424591582593593535606521506543452戈壁站200756456957357758556282948787656555956丰、枯水年德令哈变化()16141317191336416360435054丰、枯水年戈壁变化()33626630112942510172007年水库放水与1961年德令哈变化()18166221983306242318211432戈壁站2007年与1961年变化()3434311555206812324从表43可以看出无论是天然条件还是黑石山水库建成后,除个别月份外,其他月份戈壁站流量丰枯变化明显小于德令哈水文站的丰枯变化。并且个别月份枯水年流量大于丰水年,这表明戈壁站流量过程受上游来水影响较小,除峰值月份紧密相联外,其他月份关联较小。戈壁站的水文过程依然表现出年际、年内变化均比较小的特点。通过黑石山水库建库前后戈壁站水文过程对比可以看出,蓄集峡水库建库后的放水径流过程至戈壁站并经过其地下水调节作用后,水文径流过程月际变化不大,年内仍保持平稳趋势。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在提高流域内经济用水和自然保护区湖泊、湿地、沼泽和尕海生态用水保证率的同时,不会对其年内入湖补给水量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蓄集峡水库建成后对流域自然保护区及尕海的生态影响很小。除蓄集峡电站外,巴音河干流还规划有4座电站,分别是拜勒奇尔、塔日克特、克里克特和哑合水电站,其位置如图47所示。其中,拜勒奇尔电站为坝后式开发不完全年调节电站,河床高程3480M,电站尾水位3476M,正常蓄水位初定为3520M。其余3级电站均为引水式无调节电站,其中塔日克特和克里克特的引水渠首直接与上一级电站的尾水相连,通过动力渠引水至发电机组。最后一级哑合电站采用筑坝引水,最大坝高5M,坝长420M,尾水入河道。图47梯级水电站位置图这4个梯级电站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预测如下。拜勒奇尔电站的库容在现阶段还没有确定,但已知其坝高为50M,通过与蓄集峡电站坝高125M进行类比,在相近的河道比降和地形条件下,拜勒奇尔电站水库的库容大约为蓄集峡电站水库库容(165亿M3)的04左右,约6500万M3。因此,拜勒奇尔电站修建后将利用不完全年调节的能力,对上游的来水过程进行月际调节,使蓄集峡水库的入水过程均匀化,可作为蓄集峡水库的上调节水库,同时,黑石山水库作为蓄集峡水库的下调节水库,从而在巴音河上游形成“拜勒奇尔蓄集峡黑石山”三座水库联合调度的局面(在近期拜勒奇尔电站修建前,则是“蓄集峡黑石山”两座水库联合调度),在联合调度运行的基础上,能够提巴音河流域的供水保证能力,并可根据下游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需要调节放水过程,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如果拜勒奇尔电站仅从自身的发电效益出发考虑水库的运行方式,那么必将影响蓄集峡水库的入库过程,增加蓄集峡水库的调度难度,影响下游生产、生活和生态供水的保证率,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则朝不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建议在近期修建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时深入开展蓄集峡和黑石山两座水库的联合调度问题,在远期则研究拜勒奇尔、蓄集峡和黑石山三座水库的联合调度问题,更好地发挥上游水库的综合调节能力,服务于全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此外,蓄集峡和拜勒奇尔电站的管理机构应是公益性机构,以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为水库的调度目标,严格执行水利主管部门制定的流域生产、生活和生态调水制度。413对流域内其它生态的影响4131对城市生态的影响以德令哈市绿化总面积、人均绿化面积、河湖水面总面积和人均水面面积为评价指标。在规划水平年这4项指标的变化见表413。表413现状和规划水平年德令哈市生态指标统计表水平年城市绿化总面积(万M2)河湖水面总面积(万M2)城市人口(万人)人均绿化面积(M2/人)人均水面面积(M2/人)2006年26801503956780382015年60032336011000392030年11339334907125037从表413中可以看出,在2015年和2030年,城市绿化总面积和人均绿化面积都比现状有大幅度的提高,人均绿化面积分别达到100M2和125M2,分别接近和超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的要求,即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M2,说明德令哈市的绿化环境具有较大的改善。在城市河湖水面方面,水面总面积有所增加,但人口增长的幅度基本与之一致,所以人均水面面积保持在现状水平的038M2/人左右。由于德令哈市的自然气候因素中降雨少(多年平均1646MM),而蒸发量大(多年平均12351MM),并且城市区域的温度相对较高,蒸发量更大,因此市区不适宜设置过多的水面,保持现状人均水面面积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总体而言,规划的实施对德令哈市的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群的健康状况,使生产、生活和生态协调发展,为改善城市软实力和发展旅游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4132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为干预下的生态系统,由农业生物、农业环境和人为调控系统组成。随着规划方案的实施,巴音河流域的五大灌区(德令哈、尕海、泽林沟、戈壁、怀头他拉)将进行节水,严格按照农作物的灌溉制度,加强用水管理,科学调配水量。在不减少总灌溉面积的前提下,使农业用水从2006年的17377万M3降低到2015年的7894万M3和2030年的5563万M3。节水的开展和灌溉方式的改变必然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减少了渠系的渗漏损失,降低了因渗水导致土壤浸润而带来的滑坡、塌方、水土流失等事件的发生概率;将灌区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水位以下,从而限制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发展;减少了灌区回归水的数量,有利于降低河道水质的面源污染并保持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减少灌区次生灌丛的生长,避免它们与农作物在阳光、地肥等方面的争夺,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田边空地应注意经济作物或抗旱植物的栽种,防止因次生灌丛的减少而产生的风沙和土地退化;降低了大水漫灌时导致的土壤胶质膨胀和粘结力减弱的风险,提高土壤的空隙率、耕性和肥力条件。因此,总体而言,节水对农业生态的影响是正面的,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作物生长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42对水资源的影响421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影响方案一由于不改变现有工程格局,因此对水资源可利用量没有影响;方案二由于在巴音河潜流段至可鲁克湖入湖之间修建控制性工程,只是为了调节流域内入湖水量过程,并不对流域内水资源可利用量产生影响;方案三拟按照“低方案”速度发展经济,并开展节水规划、修建蓄集峡水利工程,将大大促进社会节水。另外,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会对流域内水资源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原油海上运输保险及现货交易风险分担合同
- 2025年高科技园区智能仓储租赁与全链路供应链优化服务合同
- 2025绿色环保项目助理岗位聘用及绩效评估合同
- 2025年京牌租赁服务合同(个人与企业全面合作)
- 2025年智能纺织原料质量控制技术合作服务合同
- 几何光学课件
- 水利工程:环保战士
- 减脂药品知识培训课件
- 【分层训练】8.1几分之一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人教版-含答案
- 新入职护士授课课件
- 北京卷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
- 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GB/T 45938-2025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相关技术规范
- 企业干部退出管理办法
- 养老护理员培训课件模板
- 河南选调生管理暂行办法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统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DB31∕T 444-2022 排水管道电视和声呐检测评估技术规程
- 透析病人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 三体系运行培训课件
- 社保费培训课件税务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