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本课程教材:书法(小学也可用)_第1页
初中校本课程教材:书法(小学也可用)_第2页
初中校本课程教材:书法(小学也可用)_第3页
初中校本课程教材:书法(小学也可用)_第4页
初中校本课程教材:书法(小学也可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介绍有关的常识第一节写字前的准备写字之前,要做好钢笔、墨水、纸的准备。1、钢笔内保证有足够的墨水。使用墨水要固定品牌,不同品牌和不同颜色的墨水不混用,同一颜色不同牌子的也不要混用,否则易沉淀塞笔。吸完水务将墨水瓶盖好,以免落入灰尘,水份蒸发。2、使用进要注意保护钢笔。不可在硬质的、粗糙的、有油污的或有短纤维的纸上、布上、木板等上写字。写字时把笔帽套在笔杆上,用完或临时离开做其它事时,一定随时套上笔帽,以免笔头水份走失,形成墨水结晶书写不畅或碰坏笔尖。3、在单页纸上写字或较硬的本上写字,纸下垫一份折起来的报纸或宣纸10页左右,以增加书写时的弹性,使写出的笔画有粗细的变化。第二节执笔法和写字姿势一、钢笔的执笔方法钢笔的执笔为“三指执笔法”。其余的指起辅助作用。1、大拇指与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中指弯曲,使它的第一关节从后面抵住笔杆。三指用力均匀,从三个不同方向一齐聚力于笔杆上,即可握住笔。这要求“指实”,便于用力。2、无名指与小拇指跟着中指同时弯曲,依次紧靠中指。因为五指直接或间接握住笔杆,此时掌心是空的,这叫“掌虚”。“掌虚”便于运笔,尤其是笔杆前后伸缩。注意执笔切勿过紧,否则影响书写速度与笔画流畅,手还容易疲劳。3、执笔位置宜在笔尖上方一寸左右。4、笔杆与纸面约成4550的夹角,笔杆上方斜靠虎口右侧,即食指根部。笔尖应正面着纸笔尖的两个半圆颗粒均匀着纸、用力。5、笔帽套在笔杆上,便于用力,放桌面上易滚动落地。凡不符合上述方法的执笔即错的,必须纠正。二、写钢笔字的姿势总的要求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平。1头正头部端正,不左右倾斜,目光正视桌面,眼离桌面一尺左右。2身直上身保持正直,稍向前倾以髋关结为轴,上身正直前倾,不能趴在桌面上。胸离桌沿一拳距离。3臂开两臂自然撑开,保持一定距离,左手扶纸本。4足平两脚脚掌着地,左右分开约为肩宽。当场示范,学生跟着做,平时注意观察、提醒。第二章怎样把字写正确练字常识第一节记住笔画形态和名称写字好比造房子,笔画是材料,材料长短不对,形状不合格,房子就造不好。楷书中的基本笔画有八种点、横、竖、撇、捺、提(挑)、勾、折。它们还有多种变形,组合起来形成复杂笔画。记住这些点画名称和形态很重要,识字、写字即先从记住笔画开始的。(表一)笔画名称表笔画名称例字笔画名称例字点立竖折折钩与横三横钩买竖十横折钩力撇人横折国捺之横撇又提习横折提认竖钩水横折弯钩飞弯钩手横折折撇延竖提以横折弯折钩乃竖弯西横折弯钩邓竖弯钩巴戈钩代竖折山心钩(卧钩)心竖折折鼎斜折东竖折撇专反折(撇折)女第二节认真读贴,把笔画写到位一、读帖要四看一看总体字形大小、高矮、宽窄、正斜等。二看笔画位置A第一笔起收位置;B每笔起收位置;C笔画方向。三看笔画形态长短、粗细、直曲、正斜。四看字的重心A平稳、正;B高低。2、书写笔画四到位到位即达到适当的程度,合乎要求。(1)起笔收笔到位,尤其注意第一笔的位置(2)行笔走向到位(3)笔画长短到位(4)笔画形态到位这四到位,是成功的第一步。其中第一笔的四到位尤为重要。第三节处理好点画间的关系的总体要求1、做到横平竖直。横和竖是最基本的笔画,组合起来构成了绝大多数字的基本框架。一定要写得横平竖直。注意横忌水平(无横不斜、左低右高),竖直忌僵直(有轻重变化)。如2、注意向背呼应。即笔画之间、左右竖之间、上下横之间都要有呼应,能分清向背关系。如(要写着左边,想到右边。)3、掌握笔形的变化。由于汉字结构的需要,以下常见的笔形变化务必做到,平时注意培养正确书写习惯,由有意识的发展到下意识的书写运用。(1)字不重捺。即一个字中如有两个或以上捺,只保留一个写成长捺,其余都改成点。例(2)在左右结构中,凡左侧最后一笔是横的,一律改成提画。例(3)在左右结构中,左侧末笔是竖弯钩的一律改为竖提。例4、布白匀称即均匀点画间的距离。一个字如果较多的横、竖、撇同时出现,注意使其之间保持距离均匀,不可过挤过松。例5、相犯留意邂让。有些字,书写时出现笔画之间互相干扰的情况,即所谓的“相犯”。如“”字左边提与右边的撇画,正好锋尖上下相对,如果都写得较长,则会互相碰撞(相犯),这时就须互相避让,使两笔错开。第四节遵守笔顺规则除特殊情况之外,一般应遵守以下笔顺原则。1、先横后竖。5、从外到内。2、先撇后捺。6、从内到外。3、先上后下。7、先进后封。4、先左后右。8、先中间后两边。第五节不写错别字养成查工具书的好习惯,没把握的字、词,一定要查后再写。最常见的错别字见下表常见错字表(下表中括号内为错字)注易混形近字,这里不再列出第三章怎样练字进步更快方法指津怎样练字进步更快简要地说,即“正确的方法十持之以恒。”这是我多年习字的切身体会。错误类型字例误加笔画长式仰尧考隙步庐染纸曳琴误漏笔画德冷熙初谆隆庞写错笔画污淫虐来事片肺吉报害券喜延不规范简化字原宣柒勤赛餐戴鞋建播镜蓝酒展帽场数算混淆偏旁栋凌暖媛采踩拣俊爱媛释具体说,要使自己练字进步更快,首先要建立坚定不移的信心,这是一切成功的必要前提。练字者应该知道,写好字并不是高不可攀,也不神秘,全在自己的把握之中。书圣王羲之曾对习字者说过“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成;天性灵者,百日即知其本。”就是说,有决心学习写字书法的人,只要持之以恒地认真练习上两个多月,就可收到明显的成效,获得一定的成功;悟性好的人,认真有恒地练上百日左右,便可知晓写好字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可见,练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习字者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如何对待练字这件事。只要有坚定的信心与积极有恒的行动,你就具备了写好字的基本条件。解决了信心、有恒心之后,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就是至关重要的了。下面就我的习字实践与教学实践体会,介绍和提示几个可操作性较强、贴近同学们实际而又比较简便的练字方法与注意事项给大家。第一节做到“三集中一”要使字进步快,练字首选要做到“三集中”一是集中时间。每次练习都相对地集中时间进行练习,不少于40分钟,万勿写几笔又做别的事去了。这样利于加深对范字形态的印象及对其特征的理解,更利于锻炼驾驭笔的能力和形成规范书写的动力定型。二是集中字型。即把同类的笔画与主要范字相对集中起来进行练习。这样利于对要解决的问题个个突破,便于把握规范和举一反三,夯实基础。三是集中精力。即在练习时,务必手脑并用心不旁骛,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书写练习的效率与效果。第二节读懂帖练字的目的是要通过练习,使自己能尽快地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练字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否定旧我,建立新我”,步步贴近范字字帖,最后达到创新的过程。这样初学者必须坚持动笔前先要花大气力和较多的时间读懂字帖读帖是临帖的重要环节,读一遍帖的作用不亚于临一遍帖的作用,有人把读帖称之为“心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初学练单字结体阶段,读懂帖是指用心分析思考一看清字的总体造型字形的大小、长短、正斜、宽窄等特征;二看清字的起收笔的位置,尤其是第一笔的起笔位置;三看清笔画形态长短、粗细、屈直、正斜等特征;四看清字的重心所在,使字立稳。这“四看”也叫“书前分析”或“析字”,抓准了单字上述四方面的特征,就是读懂帖了。读帖所用的时间多少,没有死规定,但有一般规律初学阶段用的时间长,读写时间比例可在55至46。随着练习的深入,读帖能力的不断提高,读帖时间可以逐步减少至37或28等。读帖时间因人而异,视情况而字,但重要的原则是一定要把规范字的字形、结构、用笔情况象照相一样印在脑中,闭上眼或离开帖时,所读看之字的上述特点完全能清晰地再现于脑中即古文所说的“意在笔先”。只有这样才算基本完成了读帖任务。总之,读懂帖是使练字进步快的第一要事。第三节临写要到位读帖之后,要抓准特征趁热打铁进行临写。力争书写四到位“到位”即恰到好处之意。一是起笔到位,尤其要注意字中第一笔的起笔位置务必到位,如“永”、“水”第一笔务写竖中线上;二是笔画方向到位,如“人”字斜撇和捺分别与中心线基本成45夹角,这样撇捺就形成了90夹角,我们写时就要按照这方向行笔,才能使该字周正;三是笔画长短到位,如“三”上两横短,每横基本相当于底横长度的二分之一,这样才能突出主笔,主次分明;四是笔画形态到位,如“三”的横都微呈左低右高的倾斜度,首横微下凹之弧,第二横直,第三横长且微凸起之弧,从总体看,上下两笔呈相背之势,才能使之生动活泼而不呆板。一个字写得好不好,是由点画是否到位所决定的,我们学习写字就要把点画写到位,这是成功的第一步。第四节对照与改进在练字进程中,对照与改进做得如何,是字进步快慢的关键性环节。因此务须认真对待这个环节。对照与改进应循环往复。首先,将所临之字与范字帖认真对照以“四看”和“书写四到位”为依据,找到所临字与范字的具体不同之处;然后,找到导致不同的原因,把原因分析透彻,继而在大脑中建立一个更鲜明的范字形象,这即书后分析。书前分析与书后分析统称叫析字。初学者务必重视析字,尤其书后分析。开始可由于捕捉字的特征不够熟练,进度慢些,但切勿性急,磨刀不误砍柴工,随练字时间与进程的推进,析字能力便不断增强,析字之耗时也就减少了,但字的进步却会更快,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对照之后,马上趁热打打铁,按大脑中新建立的范字形象再进行临写,改掉析字中找到的不足之处,争取比上遍临得更好,之后再把第三遍临写之字与范字再进行对照,分析完再写,如此反复,要一遍比一遍临得有进步。直到所临之字几乎可以“乱真”了,也就达到了这个阶段的高境界眼使心明,心使手灵,心手相应,“笔意齐全”了。综前所述,可以把介绍的几个练习方法过程,简要归纳名之为“三、二、一习字法”,即“三集中、两分析、一步一回头对照析字”的练字方法。本阶段练字临帖要求的核心是心中有帖,字不离范。析字要领,牢记心中。临写有恒,各个突破。学用结合,触类旁通。第五节在“板”字上下工夫练字的过程,是使自己的书写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过程,也就不断地纠正自己不正确的书写习惯,培养规范化书写习惯的过程,不断改造“旧我”,建立“新我”的过程。整个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任务,可以概括为一个字“板”。即是板自己不正确的书写姿势,板自己不正确的练字习惯,板自己不正确的书写格式。一、板姿势主要是板不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详见第一章,此不赘述)。二、板习惯主要是注意板不正确的书写习惯与临写习惯。在执笔正确的前提下,务必注意执笔松紧适度,万勿捏笔过紧,这样一是易于做到笔势连贯书写流畅,二是不致于写一会儿字手就累得发酸,不得不停下歇息,又影响书写速度。常见的不正确临写习惯是,读贴不够,心中没有完整的范字形象,导致看一笔写一笔,这样很容易把字写松散。因此,动笔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准确而完整的范字形象,这样方能更快地完整准确地临写好范字。三、板格式即板不正确的书写格式。这里要注意板二个问题一是,字必须写在格中间。许多人习惯于贴格的底线写字,以为这样容易写带齐。规范的要求是,无论什么格,都应把字写在格子中间。二是,要注意一篇字的平齐。不管有格没格,所写的字一定要平齐。横式书写,通篇字左右平齐;竖式书写,通篇字上下平齐。四、练笔勤常言道“天道酬勤”。谁肯于在“板”字上下功夫,谁就能更快地把字写好。五、提笔就是练字时这是培养良好书写习惯,缩小习字与实用距离,加速提高书写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在“板”字上下工夫的高层次要求。它要求习字者平时只要动笔,就务须动脑考虑在书写内容上点画的安排,结字的得体,行气的贯通,章法的和谐。这样坚持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和慰藉。第四章独体字与偏旁部首规范书写训练结字的准备第一节独体字书写训练一、目标、方法与训练独体字规范书写训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规范书写汉字的笔画,尤其是经常做主笔的长笔画;第二,规范书写经常充当偏旁部首的独体字和使用频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合体字训练做好准备。书写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具体训练安排在每页练习纸上,练习者务须悉心阅读体会,并有意识有把读帖,临摹与对比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以求写像,力争达到“乱真”,同时还务须注意书写训练与实践相结合,缩小练字与实用的距离,以逐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注意写好穿插结构的独体字汉字独体字数量很少,约35004500常用字中,独体字只有约250左右。在独体字中,穿插结构的字相对难写一些,但却有代表性,写好了它,对于写好其它独体字大有帮助,因此,我们要注意写好穿插结构的独体字。1、30个穿插结构字丰、韦、开、并、由、甲、申、生、弗、再、争、曲、典、甫、串、里、重、垂、秉、单、隶、肃、未、事、兼、卅、册、毋、世、噩。这30个字是独体字中有代表性的字。2、穿插结构字的特征上述30个穿插结构的字基本上囊括了该类型字的基本特征。注意分析,其有三个主要特征(1)布白匀称。穿插后,多横之间、多竖之间或是横竖交叉之间所形成的空白基本相等。如(2)字型端正,重心平稳,且重心基本在中竖上或在两竖(撇竖)中间、或在横画中点的垂线上。字的重心在中竖(含竖钩)上或两竖(含撇竖)中间的中线上,或在长横中点的垂线上,是穿插结构独体字的又一重要特征。比如“”字和“”字的重心在上部穿插竖的中心线上;“”字和“”字的重心在穿插横的两竖(撇竖)中间的中心线上;“”字的重心在长横中点的垂线上。找准并把握了重心,字就能端正平稳了。(3)主笔突出。上述30个穿插结构的独体字中,大部分字有主笔突出的特征。突出竖画的有等字。突出横画的有等字。在突出主笔的基础上,有撇捺配合的有等字。对上述三种情况的字,书写时要做到突出竖画的字除了布白匀称外,还要使竖画端正挺拔而不僵直地穿插各横之间,就可以使整个字匀称、端正,重心平稳了;突出横画的字,既要写德符合穿插结构字的一般要求,更要把横画写德长而有度、视觉平稳、富有弹性地穿插于竖画之间,多竖画者,宜穿插诸竖的中点;有撇捺配合的字,在遵循穿插结构字的一般要求的同时,要写好撇与捺,在一个字中同时出现撇捺,还要做到撇捺长短合适,角度得当等,收笔略左低右高,使之匀称地支撑整个字。总之,能写好上述30个穿插结构的独体字,写好其它独体字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请同学们注意用心写好后面的训练设计单字练习。第二节楷书偏旁部首书写训练独体字做偏旁时,书写也要有所变化。偏旁部首是学习楷书中的重要一环,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给予足够重视。要在练习中了解楷书笔画的搭配常识与技巧,掌握其搭配的规律,为下一步学习楷书结构奠定基础。下面对一些常用偏旁部首的书写要点作扼要介绍,落脚点放在基本笔画上,即一个偏旁由哪几笔组成,搭配中笔画书写与原来讲的有何不同,搭配时注意什么这样既能与前面讲的独体字中的基本笔画联系起来,又反映出笔画在搭配中的变化,还利于了解和把握搭配中笔画的合理位置。1、言字旁由右点、横折提组成。注意1点与短横拉开距离;2点与横折提中的竖笔基本在一竖线上,切忌写在短横中间;3横折提中的竖微右倾,提画提出前略向左用力然后向右提出。2、木字旁由短横、垂露、短撇、右点组成。注意1短横落笔重左粗右略细;2垂露竖与横的交叉点靠右;3短撇在横竖交叉处起笔,右点起笔低于短撇起笔处。3、木字底由长横、垂露、左点、右点组成。注意1“横长竖短撇捺缩”,木字撇捺缩成两点;2两点宜左低右高才与横画协调。3木字竖出头宜短且在横中间与横交叉。4、禾木旁由平撇与木字的四画组成。写法与木字旁同。须注意的是1平撇末端应短于“木”字的短横;2横竖交叉点靠右以利结字内紧外松。5、牛字旁由短撇、短横、垂露、斜提组成。注意1垂露宜微偏右些;2短横还要比“”短些;3斜提出锋不超过短横。6、牛字底注意1短横要短;2短撇末端向左不可超出长横。7、单人旁由短撇、垂露构成。注意1垂露轻落笔;2垂露与短撇相交点略靠上,不在短撇中间。8、双人旁由两短撇、垂露组成。注意1首撇短;第二撇长,起笔不超过首笔起笔处;2两短撇勿太近,拉开点距离;3垂露起笔轻,且在第二撇起笔略偏下处起笔,起笔应靠上。9、左耳旁由横析折钩、垂露组成。注意1垂露起笔轻落,不宜过长;2起笔处不封口;3耳廓要小些。10、右耳旁组成与左耳旁相同。注意1竖为悬针;2起笔处封口;3耳廓要大些。11、立刀旁由短竖与竖钩组成。注意1短竖与竖钩相距适当,不可太近,或太远;2在竖钩左微偏上处起笔。12、走之部俗称走之旁由右点、横折折撇、平捺组成。注意1横折折撇向右撇出,不可向下撇出,接着连笔回锋写平捺;2横折折撇第二折不是硬弯;3平捺中间部分不可向上拱,自然捺出。13、建字部俗称建字旁由横折折撇、平捺组成。注意1横出后第一折要向里左收;2第二折不是硬弯,弯头不宜过第一折;3平捺轻落笔。走之与建之部的横折折撇不可向右倾,而应微微左倾或垂直。14、三点水由右点、斜提组成。注意1第二点位置偏左一些;2斜提落笔略右收,出锋不超过第一笔收笔位置;3三笔位置不在一竖线上,第二、三稍拉开。15、宝盖头由左点、右点、横钩组成。注意1左点形态比原来直;2横钩起笔轻;3右点宝盖上面点居中;4钩约为45,不宜大。秃宝盖写法与宝盖同。16、草字头由长横短竖、短撇组成。注意1短竖微向左斜;2短竖与短撇把长横截成约三等份;3短竖与短撇在长横上面的部分略长,下面要短。17、口字旁由短竖、横折、短横组成。注意1短竖轻落笔取左倾斜势;2横折折笔向左收,与短竖构成上宽下窄形状;3“口”字上面一般不封口,左侧竖包横。18、门字框由右点、垂露、横折钩组成。注意1垂露与横折钩都是轻落笔;2右点嵌在门框上方,不可陷进框里;3“门”字框两边左收右展左短右长;4总体字形,略上合下开。19、反犬旁由短撇弯钩组成。注意1第一笔短撇不宜写得过长,弯钩要腹收背挺,重心平稳;3出钩要短。20、女字底由斜折、短撇、长横组成。注意1折的角度要合理,不可过大或过小;2短撇向中心靠拢以避中间空白过大,出撇后笔势向上写长横;3短撇与斜折收笔呈左高右低状。21、女字旁由斜折、短撇、平提组成。注意1斜折在女字底中上短下长,在女字旁中上长下短;2斜折与短撇收笔位置同上。22、病字头俗称“病框”由右点、短横、竖撇、挑组成。注意1竖撇比在基本笔画中的要斜一些;2右点居短横中部;3左边点挑贴在竖撇上,位置略偏中上。23、日字头由垂露、横折、短横组成。注意1垂露、横折均轻落笔;2中间短横收笔不与右竖搭边。3字形略上宽下窄。24、日字旁由垂露、横折、横点、平提组成。注意处同上;在左时,比在其它位置形稍窄。25、石字旁由短横、斜撇、短竖、横折组成。注意1短竖取斜势轻落笔;2横折轻落笔后折向左下;3石字旁的“口”呈上宽下窄,不宜过大。26、气字头由短撇、短横、横折弯钩组成。注意1三横要一笔比一笔向左伸;2折笔初行不宜过弯,折弯部分弯而有力;3出钩向上,勿向左钩。27、月字旁由竖撇、横折钩、短横组成。注意1横折钩轻落笔;2中间两短横由于空间窄,根据需要短横也可写成横点相对拉开,布白基本匀称,且有上紧下松之感;3两短横不与右侧搭边;4横折钩中的竖的下端微向右取势,与竖撇相映略有相背之意。28、月字底在上下结构中,首笔写成垂露且轻落笔,其它同上。注意1中间两短横收笔处不着边;2月字底整体略呈上合下开之势。29、皿字底由短竖、横折、右点、短撇、长横组成。注意1短竖、横折轻落笔,向中间收,字框呈上宽下窄之势;2扁框中间布白匀称;3长横要长,左右横头相等或右微短一点也可。30、金字旁由短撇、短横、竖钩组成。注意1竖钩轻落笔,竖钩下面微向左偏;2三短横有变化,布白基本匀称;3整体呈上紧下松之势。31、衣字旁由右点、横折撇、垂露、短撇组成。注意1横折撇与垂露均轻落笔;2首点与横折撇上的横拉开距离,不可贴在横上,与竖在一中心线上;3撇点配合要匀称、紧凑,体现字含字旁的整体呈上紧下松之势;4横折撇收笔向左不超过起笔位置。32、竹字头由短撇、短横、右点组成。注意1左右两部分不相接,稍离开些;2左略小,右略大。33、雨字头由短横、左点、横钩、短竖、右点、短挑、短撇组成。注意1短竖平分两边;2中间四笔以短竖为中心靠拢,应紧凑,呈扁形,略左低右高。34、绞丝旁由撇折、平挑组成。注意1第一笔撇折轻落笔,第二笔撇折重落笔;2两笔结合重心要稳。35、心字底由左点、卧钩、右点组成。注意1卧钩起笔与左点起笔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两笔不可太近;2两右点勿与钩底相接,且笔意连贯。36、马字底由横折、竖折折钩、长横组成。注意1横折、竖折折钩均轻起笔;2上下两段上略矮,下部末笔长横略靠上,有下部舒朗之感。37、马字旁组成基本同上,末笔为短横。注意1末笔短横向右上挑,且落笔要重;2上下两段高度基本相同,只是形状略窄。38、鸟字底由短撇、横折钩、右点、竖折折钩、长横组成。注意组合书写与马字同。39、鸟字旁组合与书写同马字旁。40、国字框由垂露、横折、横组成。注意1垂露轻起笔;2垂露与横折起笔处应体现横包竖之意,即竖在横下;3两竖左收左展,底不封口;4上面横微有弧意,且稍左低右高,切勿斜大;5总体略呈上合下开上窄下宽之意。41、豕字由短横、斜撇、弯钩、短撇与斜捺组成。注意1竖钩起笔于首撇约前三分之一处,且腹收背挺,在竖中心线上;2左侧三撇与右侧撇捺向竖钩上部靠,整体形成上紧下松左右舒展之势;3做偏旁时捺笔,不是主笔时缩写成点。42、巾字由垂露、横折钩、悬针组成。注意1巾字两竖部分左放右收左长右略短;2“巾”字在左中间一笔用垂露,在右或下用悬针。43、方字由右点、长横、横折勾、斜撇组成。注意1在上下结构中,右点要在长横上方中心线上,不可贴横上,长横为主笔,要长;横折钩轻起笔,横向右下倾,折向左收,在中心线上出钩,斜撇收笔处略高于钩;2在左,长横变成左长右短,且左低右高,倾斜度略大。44、火字旁斜捺缩为点,其余同上不变。注意形窄,组成左右结构字时略偏中上。45、火字底由左点、撇点、斜撇、斜捺组成。注意1笔顺先两边后中间;2右点取势较正,离开斜撇,撇点取势较斜,与斜撇相接,且两点左低右高;3火底形较矮,撇捺伸展。46、踢土旁由短横、垂露、平提组成。注意形窄、组成左右结构字时略偏中上。47、土字由短横、垂露、长横组成。注意在合体字中,“土”字无论在上、在下1要写正,不宜过宽;2两横形态有别,短横与长横微有相背之意。3居右时两横拉开些。48、竖心旁由竖点、垂露、横点组成。注意1竖点稍长,在垂露左侧中上离开竖画;2横点要短,在垂露右侧与垂露相接,起笔位置约与竖点起笔位置平齐。49、戈字旁由短横、斜钩、斜撇组成。注意1短横斜度较大;2短横与斜撇宜靠上些,使戈字上紧下松。3在右时出钩可充分伸展,居左钩宜收敛,居下钩可稍放。如戛。50、同字框由垂露、横折钩组成。注意1左右两竖笔忌平行、呆板,应呈上合下开之势,起笔处,垂露与横有横包竖之意,勿反;2两笔都轻起笔;3竖忌僵直。以上五十个偏旁书写训练的总原则宜为结合例字,由简而繁,相对集中,各个突破。平时训练,根据老师要求,结合实际因人而异,但每个练习者都务做到把准字形,起步要慢;避免抄字,注重对比;手脑并用,力争写像;类推迁移,用于实际。练习时,力争一个字一遍比一遍有进步第五章合体字规范书写训练结构常识用笔(笔法)、结构、章法(布局)是写字(书写)的三要素,结构(也叫结字、结体、间架、小章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谓结构,就是把笔画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构成字。进一步说,结构就是把一个字按照笔画之间、各部分之间的搭配关系、组织规则组合起来。楷书间架结构的基本要求是平稳端正,匀称美观。平稳端正,是要把握好字的重心和中心。字的重心,指分量的支撑点;字的中心是指一个字的中心部位。匀称美观,指一个字的笔画之间、各部分之间疏密得当,不呆板拥挤,活泼且有变化,造型美观、大方、悦目。一个字的间架结构,就象一座楼房建成前的绘图设计和装配,材料再好,设计布置不合理,也不能建成如意的楼房。结构是十分重要的,尤其硬笔字的结构更如此毛笔字布局中有“用笔为上”一说,这是因为笔软,点画变化大,而硬笔字这个问题就不象毛笔字那样突出,因此结构就显得更重要了。关于汉字结构,古人进行了长期研究,比如唐代欧阳询写了“结体36法”,明代李淳写了“结体84法”,清代黄自元写了“结体92法”等等。现代书法家在古人的基础上也总结了一些结字方法,这些都值得学习借鉴。为了避免深奥、繁复,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和实践,本着好懂、简明、管用、易记及可操作性强的原则,我向同学们做以下扼要介绍。第一节楷书结字的基本原则楷书结字的基本原则是楷书书写的总体性原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活用,楷书结字的一般规则应该服从这个基本原则。一、视觉原则无横不斜,左低右高。“无横不斜,左低右高”是初学写楷书要注意的重要原则。应强调的是常说楷书“横平竖直”中的“直”绝非水平在实际书写中,横都要略向右上倾斜才觉平稳这是人的视觉特点所使然。横的一般倾斜度约在35之间为宜。如、等;在有些字中横的倾斜度须大些,约在7左右。如;、等。绝大多数字的结构、部件也呈现左低右高之势。如、等。这即左低右高的视觉原则。二、自然原则字如其形,忌如算子。汉字虽然俗称“方块字”,但楷书汉字的形状并非都呈方形,而是应该根据字的笔画繁简、长短、大小以及笔画形态的不同,或大或小,或高或矮,顺其自然,绝不能象美术字、印刷体那样强求一致而是要字随其形(因字立形),忌如算子(忌讳写得象算盘珠,大小、形状千篇一律)。这是楷书的另一重要结构原则,即自然原则。如字要写大,字要写小,字要写长,字要写扁三、端正原则布白匀称,重心平稳。布白匀称,重心平稳,这是初学写楷书应注意的又一重要结构原则。它要求楷书字笔画,特别是有排横、排竖字的笔画间空白基本匀称;构成的字,在视觉上立得平稳,无左右倾斜,站立不稳之感。这即端正的原则。如、。四、变化原则注意变化,力避雷同。汉字结构的基本笔画不外乎点、横、竖、撇、捺、折、勾、挑(提)等有限的几种,但在构成具体字的书写中,务须注意变化,力避雷同。在一个字中出现两个以上相同笔画时,要在长短、粗细、正斜、曲直、姿态等方面加以变化,使之参差错落,顾盼生姿。而切不可象上面说的美术字与印刷字,同样笔画千篇一律,一个面孔;在一个合体字中,部件的书写安排与组合同样要有变化、避雷同。下面5种情况即在初学楷书中要遵守的注意变化,力避雷同的主要原则。1、排横(三横以上)者,其布白须匀称,但长短参差,形态相异。如、。2、排竖(三个竖以上,含竖撇)者,长短伸缩,形态求变,以避雷同。如、。3、重撇有屈伸,方向须变化,以避雷同。重撇,即一字出现两个以上撇画。结字书写时要使撇有长短与方向的变化,以避雷同。如、。4、重捺只纵其一。一个字出现两个以上捺时,要体现字不重捺的原则,只将一笔(主笔)写成捺,其余缩成点,使主次分明。如、。5、部件相同,形忌雷同各具情态,以避呆板。如、。上述五点,就是结字的变化原则。五、松紧原则结字松紧,“一张一弛”。除了上面四条基本原则外,汉字楷书结字的松紧原则也是一条比较重要的基本原则。结字的松紧原则犹如用兵与治国“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成语中的“文”“武”指周文王与周武王。“张”,指弓上弦,引申为紧张;“弛”,指弓卸弦,引申为松懈。这个成语是说周文王与周武王治国之法有宽有严。练字的道理亦然,也要有松有紧才能避免呆板,既紧凑而又有舒朗洒脱之感。因此,无论独体字还是合体字,一般书写时都应该遵循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和内紧外松的基本原则。1、上紧下松,突出主笔。这种类型字,若人之下肢修长,则显舒展、大方而美观,反之,看上去就不舒服。如、。2、左紧右松,左收右放。汉字中左右结构的字,绝大部分为这种类型。如、。即使象“林”字左右部件相同,也不可写成一样大小、高矮。3、内紧外松,主笔伸展。这种类型字,宜中宫收紧,外围舒展,主笔放开。如“”为左右结构字,两个“木”字的长竖不能象在独体字中平分短横,如果这样会出现整个字松散的现象“”,而应使左“木”竖偏右,右“木”竖偏左,两竖向中间靠拢内紧外松,使该字舒展而不松散。“”字为包围结构,字中间被包部分“”写紧凑,而外围的“戊”笔画相对,舒展开放,尤其“”要长,使主笔伸展(突出),整个字造型就精神。“”是上中下结构字,也是中宫收紧,外围舒朗,主笔伸展,笔画虽多,紧而不乱,主笔舒展却不松散。上述三点就是结字的松紧原则。六、整体性原则穿插连接,浑然一体。合体字书写要注意整体性的原则,笔画、部件穿插连接,结构紧凑,使字的各部件组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以协调的整体感浑然一体。如、这两个左右结构字的斜撇都要穿插到左偏旁的下方,使字的左右两部分连为一体,结构紧凑。字为上下结构,下面“白”字的短撇插入上面“比”字的下部空间,就使整个字上下相接,浑然一体了,否则就有松散之感。这就是楷书结字的整体性原则。七、呼应向背原则点画呼应,向背生姿。楷书字贵在端庄而生动,最忌呆板化一。字中的点画和部件之间只有彼此呼应才有生气,部件之间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相互顾盼向背,气脉相通,才能使之产生内在联系,顾盼生姿,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呼应向背的原则。1、点画呼应,部件盼顾。汉字无论是合体字还是独体字,皆为有机整体,书写务须点画呼应,部件盼顾。如字首画左点与末画右点的呼应,卧钩的钩与上面两个右点的呼应,两右点之间相呼应整个字有机合成,浑然一体。再如字左侧“王”字旁,竖笔微微右倾,靠向右部,末横变提指向右部,这样使整个偏旁产生了依附主体之势,而主体字端庄稳坐,主体地位明显,两部分浑然成为一体且主次分明,盼顾生姿。2、向背分明,气脉相通。许多汉字由于结构特点之关系,书写必须有向背,无论相向还是相背,都应写得气脉相通。如字这类形扁有左右有竖的字,书写时两边之竖就不能平行用笔,而应上开下合,两竖略带外弓弧意,势向中心相向。这就使笔画呼应,气脉相通而避免了呆板乏味之感。再如、二字,主笔竖的部分不是僵直的,书写时都微微有内弓之弧意,若二人以背相依而成为一个整体,使人感到背而不乖,十分融洽,气脉相通。上述两种情况即呼应向背原则。八、容让原则部件容让,主次分明。部件容让,以此让主,主次分明是合体字结构安排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部件写得占位大,形态舒展;次要部件占位少,容让主体,而写得紧凑。这条原则在独体字、合体字中都适用。1、体现在独体字中是笔画的容让。如字竖让横,字撇横让竖2、体现在合体字中是部件的容让。如左右结构的字中为主体,“我”让“鸟”,但“鸟”也适当收窄一些,总体写成左让右,左小右大。字中“它”是主体,“鸟”让“它”,但“它”字也应当收窄,不能象在独体字中那样独占地位。上下结构的字,上部“敏”是主要部件,写得舒展(横向),但纵向也要适当收敛(写扁些);下部“糸”是次要部件,就要写得紧凑,占地小。字下部为主要部件,写得舒展(横向),却须在纵向上收敛些,以顾整体;上部字要写得紧凑收敛,主笔长竖大大缩短,以让下(主要部件)。可见,这两个字就是在相互的容让中,才使得总体造型主次分明,得体大方。这即部件容让的原则。第二节楷书结字的一般规律楷书结字的一般原则是楷书书写基本原则的细化。根据日常书写的实际需要,介绍以下常用的楷书一般规则,希望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记住、活用到书写实践中去。一、关于笔画处理规律对设计关于笔画处理一般规律的说明1、这个问题是初学规范书写楷字的同学知之甚少,而在实际书写中,一般都处理不太好的比较实际而又突出的问题,故单设之。2、这个问题的内容是散见于各种结构(独体字、合体字的诸结构)字的同一种类型的问题,所以,归纳起来一并介绍。3、这些规律是同学们学习写字必须了解、掌握的,希望引起足够的重视。1、画少笔重,字型宜略小。2、画繁笔轻,结构紧且匀。3、横长竖宜短,横短竖宜长。4、横长竖短撇捺缩,横短竖长撇捺伸。5、横长撇要短,横短撇要长。6、横长撇短不用捺,横短撇长捺要伸。7、重捺纵一余为点。(字不重捺)即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捺时,伸展主笔捺,其余缩为点。8、重撇有伸缩,两撇忌平行。9、上下有横,上短下长。10、左右有竖,左收右放。11、竖弯钩在左,缩为竖提。二、上下结构字安排的一般规律总体了解上下结构字的安排1、竖短横长,整体紧凑。2、注意上下两部分的穿插、避让。3、注意突出主要部件和重要点画。4、上下两部分在同一竖中心线上,重心平稳。12、上下结构,竖短横长。(竖为主笔时例外)13、天覆者,字头盖住下面笔画,如天空覆盖大地。14、地载者,底横托住上部所有笔画,犹如大地托载万物,尽托其上。注意这种类型字中,字头下面有伸展(开放)性笔画为主笔时不受此规律的约束。如15、上下相同,上小下大。16、上宽下窄,上舒展左右取向,下中正稳健有力。17、上窄下宽,上中正工整劲实,下略舒展稳健不散。18、横亘者,中横突出(稳健),上下整齐。(注横亘长横跨越字中)19、横撇喜长,上下整齐。20、盖下、中覆人字展,撇捺(上)下宜收敛。21、上下竖居中,中心要对正。22、上下占地相近,酌情略作增减。23、上小(扁)下大(长),上紧(紧凑)下放(舒展)。24、上大(占位大)下小(占位小),以小让大。三、上中下结构的一般规律总体了解上中下结构字的安排1、上中下各部分写得扁平(竖短横长),以利整合。2、各部分搭配宜紧凑;撇捺宜舒展。3、注意突出主笔,忌讳三段一样宽窄。25、占位相近者,宜各自扁平紧凑;横长竖短。26、上中下结构,撇捺宜伸展。27、上中下结构,中横喜长,上下工整。28、上下结构,中无长横重要窄。四、左右结构的一般规律总体了解左右结构的安排1、宜横短竖长。2、通常左收右放(写长些)。3、笔画多的一边写大些。4、注意左右相互避让与穿插。29、左右结构,横短竖宜长。30、左右占地相近,宜左收右展。31、笔画左少右多,左收右放。32、左小右大,左昂(偏中上)右展。33、左宽应紧凑,右窄宜扁长。34、左大右小,左宜舒展右居中下。35、耳刀在左,整体收敛用重露。(左耳用垂露,廓小不封口)36、耳刀在右(含“卩”),低头伸脚用悬针。(右耳用悬针,廓大口宜封)37、三点水上下呼应,不在一直竖线上。38、府钩仰钩共字,府钩短而仰钩长。五、左中右结构的一般规律总体了解左中右结构字的安排1、一般各部分宜写得挺拔而瘦长。2、注意穿插避让,整体紧凑,忌松散。3、一般右部比左部、中部长些。如“倒”“树”“渐”等字。39、三部分占地相近者,宽窄相近,中间(含中间部分的上部)有竖者,头宜高于两边。40、字脚不宜过齐,酌情略作变化。41、中间画少宜稍窄。42、中间画多宜稍宽。六、半包围结构的一般规律总体了解半包围结构字的安排1、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融为一体,不分家,不拥挤。如“匈”“匍”“匐”。2、被包部分收缩避让,未包部分宜舒展。如“厌”“床”等。3、被包部分写得饱满而不过大,也不可太小。如“旬”“甸”等。4、包围部分的字框,要写得舒展、端正。43、上包下(含左上包),被包部件略靠上,大小适中。上包下结构中,左撇右竖者略有相背之意。44、下包上(含左下包),被包略靠下,大小适中,但有长横者,长横宜舒展。45、左包右,左框笔顺是先写横,次写内,后竖折,字框的横上短下长。46、右包左,写法同上;但横折钩有长折钩与短折钩之别,长折钩,钩射略取斜势,短折钩,身曲短。七、全包围结构的一般规律总体了解全包围字的安排1、全包围结构也叫内外结构,外面是个框,里面是个独体字。2、被包部分大小适中,居中、饱满、匀称,四周留有适当空间。3、字框适当留有空隙以利透气。47、字形大者略长,微呈上合下开之势。48、字形小者略扁,呈上开下合之势。第六章篇章的认识、练习与欣赏章法初识从书法角度看,一幅完整的作品必须具备正文、落款、印章三个要素传统上称之为章法。但我们目前的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使把上述三者结合起来,也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作品”的要求,也不能称之为章法,只能称作习作或习字之篇章。本章,根据习字水平多层次的需求和“取法乎上”的原则,结合实用,介绍一下一般意义上的写字所应遵循的篇章(成篇字)的要求。第一节怎样使卷面整洁,成篇的字写得受看(匀称)我们练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用。你在各类考试中的答卷、平时的作业或工作中书写的文字,整洁和整体匀称悦目,给人的都是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因为卷面更能直接引起人的注意,它直接反映书写者做事是否认真仔细等行为养成的基本素质,在客观上也体现着书写者是否具有尊重他人的习惯。因此,对于卷面要注意关照,应写得整洁、匀称,给人以良性刺激,使人感到受看。一、保持卷面整洁要做到卷面整洁,首先要注意环境、工具和手的干净与整洁。如果桌面堆满杂物或有墨水、油污,可能污损卷面;手、衣袖脏也会影响卷面整洁;钢笔漏水、笔尖上夹杂物、橡皮不干净,卷面都会弄脏。其次,要避免写错别字,卷面就不会留下涂改痕迹。万一写错,修改动作要轻、面积要小,或是用规范的增删符号处理最忌将错字涂成一团墨二、书写匀称。书写匀称,是对成篇字最起码的要求。书写匀称的要求是从学习点画就开始的。如单字的布白匀称。在横格或无格纸上书写的成行字,字距要基本匀称、适中,既不能挤得很紧也不可松松散散。通篇字的匀称原则上应无不协调的孤立突兀者,做到整体匀称。要在通篇字中做到整体匀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楷书通篇字的安排。楷书章法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字的排列位置一致。它要求无论是纵看还是横看,字的位置高低都一致,且首尾整齐,这叫纵有行,横有列(横有行,纵有列横写)有行有列式。这种形式有两种类型,一是字与行等距,显得肃穆端庄。古代碑帖一般都是这种形式。如柳公权的玄秘塔,欧阳修的九成宫醴泉铭,北魏的元怀墓志等。有行有列式还有一种排列形式,即行距大于字距。这种排列行气足,有气势,象队伍一样整齐有序。如颜真卿的告身帖,赵孟的胆巴碑、仇锷墓碑铭等。还有一种楷书排列形式是有行无列式。即横或纵有行,纵或横无列。习惯上,纵式书写首行顶格,无标点,横式书写首行空两格,有标点。楷书总的章法是要正而不呆板。2、字形大小一致。楷书整篇字形状的大小要基本一致。但这决不是说要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书法最忌讳的是“字如算子”,通篇字大小完全一样,象算盘珠排列在一起,呆板无个性,而是要求字随其形(长任其长,扁任其扁,宽任其宽,大任其大,小任其小等等)富于变化,大小相同。其实一字内重复出现的笔画也要求有变化,如“字不重捺”等。这里所指的字形大小不一,是说虽然字有大小相间出现,但排列在一起无孤立突出之感。3、字的形体一致。字的形体,指通篇字总体的字形,这种字形是长期书写形成的下意识写出习惯字形。一篇字要求总体字形一致。有的人习惯或喜欢瘦长挺劲的字,有的人习惯或喜欢矮扁敦实的字等等,这些字成篇出现时便成了“体”,即字体。字有了体渐渐会形成一种风格。无论哪种风格,字体都要保持一致,切勿一会儿矮扁,一会儿细长,高低不一,这样就混乱了。4、点画方向一致。点画方向一致,是指通篇字总体点画方向要一致。有的人写字一会认真一会不认真,这首先就从点画上反映出来。比如,写横画,一会平,一会又很斜;写竖画,一会直,一会又很歪。这样,不仅影响了单字结构,而且使通篇字看起来不和谐。正确的要求是字的点画方向基本一致。5、字居格中间,大小要适中。无论是横格、竖格、还是方格,只要是在格纸上书写,回反的要求是把字写在格子的中间,且大小适中。没经过规范训练的人写字,决大多数习惯贴着格的底线写或把字的位置写得过低;还有的人虽然把字写在格中间了,但字却过大或过小,给人造成一种拥挤或空虚之感。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找准第一笔的起笔位置。古人云“一划乃一字之规,一字乃通篇之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找准第一笔的起笔位置至关重要。第一笔位置对了,整个字即可顺顺当当写在格中;第一个点画(长短、方向、形态)写好了,第一个字即可安排得体、端庄平稳,这样也就做到了字居格中,大小适中。关于楷书章法,从实用(含书法艺术)角度最后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平头齐脚”问题,即一篇(幅)字诸行末总体上要整齐。横式书写则要注意左右平齐,有横格的切勿把字写出格外。总而言之,要使一篇字写得受看,就要按上述要求去做,平时养成“动笔就是练字时”的好习惯,久而久之,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字在不断地进步越写越受看。第七章行书常识的介绍第一节行书及其特点一、什么叫行书行书是产生于东汉末年(约公元三世纪,相传为后汉颖川人刘德升整理创造),继草书、楷书之后而介于草书、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是将楷书的笔画加以连带、简省而形成的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许多同学误以为楷书写快了就是行书(俗称连笔字)这种认识未免过于简单武断。其实从规范意义上说,楷书、行书各有其法。行书在结构上,有楷书结构严整之美(相对于草书而言);而在用笔上,又有草书的流动活泼之长(相对于楷书而言)。清代刘熙载的艺概中说“盖行者真之捷而草之详。”是说真、草兼得其中,它比篆、隶、楷写起来简捷流畅,又不像篆、草样难认,既有活泼流动玲珑潇洒之美,又有清晰可辨,他人易认的特点。行书一般分为两种结构、用笔楷法多于草法,书写比较规矩,接近楷书的叫行楷(也有称之为“真行”的);结构、用笔尊法多于楷法,写得比较奔放,接近草书的叫行草。正因为行书兼有楷书、草书两体之长,笔画简练、书写便捷、形态活泼又易于辨认,它产生一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至今仍然是社会公认的实用书体。从书法角度看,行书不象楷书那样法度森严,它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书写更自由灵活多变,能更充分地体现书写者的性格与情趣,作品形态各异,风格不一,表现力丰富。因而在各省市以至全国性书展、书赛中,行书的数量在真、草、篆、隶、行、魏碑等六种书体中几乎独占半壁江山。二、行书的特点。行书是楷书的简笔和连笔快写。一般是先简省字中的点画或不重要的部件,然后再把留下来的笔画用钩挑或牵丝连接起来,书写时要突出实笔(点画),虚(牵丝、钩挑)实分明,即实笔重写,虚笔轻带,以形成或断或连的行书字这是行书的基本特点,行书的基本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减省点画。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字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合并线条。如“然”字底部的四点,在行书中可以写成“”,省去了“犬”字偏旁的点,下面四点变成了三点,这三个点书写时后两点连写合成了一笔;上面左部“”由四笔组成,写成了行书时外框两笔合并为一笔,内两个点合并成一个点且书写时又与右旁连写(合为一笔写),这样十二画组成的“然”字行书用三笔就完成了;如果把下部四点用一横代替,只用两笔就能完成,若利用牵丝,一笔即成“”。减省点画,在字的偏旁部首方面用的最多,这与它经常书写(使用频率高)有关。(二)简化全貌。为了书写便捷,行书还引进了一些草书写法,简化了字形全貌,如“”(分)、“”(香)、“”(每)等等。使用这种字时一定要交代清笔势的来龙去脉,主副分明。平时应注意记这类字形体和简化规则。(三)伸缩收放。行书结构变化丰富其点画更是变化万千,这些就造成了行书的节奏感。伸缩收放是文武之道,万物之理。正是这诸多伸缩收放,才使行书字体多姿,富有活力。如。(四)增加钩挑与牵丝。写楷书须一笔一画,点画分明,在行书中点画可连起来写,在点画之间增加钩挑与牵丝。钩挑,即在无钩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钩,使行笔快捷,笔势流动。如“”字楷书须五笔完成,写成行书增加钩挑(向上带出为挑,反之为钩)之后就简化了长横的收笔动作,而由于增加了挑,使横竖可连为一笔书写,加快了书写速度。牵丝是在不相连的点画间顺势由细细的线相连。如“”(丝)字。行书字的点画之间增加了钩挑、牵丝,就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但牵丝、钩挑不可太多,否则用笔显得不干净,字形不清晰。运用牵丝钩挑务须虚实分清,主副分明。(五)改变笔顺。一般说,行书多采用草书笔顺,与楷书笔顺不同,旨在利于书写快捷。但是,行书书写时改变书写笔顺要合乎草书的规范,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勿随心所欲,不然不仅书写别扭,而且结体困难。改变笔顺字例此二字,前一个为楷书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