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共 27 页) 2015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8 分) 1下列做法中,不属于有悖文明的是( ) A用放大镜会聚阳光烧灼蚂蚁 B高速公路上按规定速度行驶 C做完实验不整理仪器就离开实验室 D买菜的小贩将秤砣挖成空心 2下列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沿斜面匀速下滑的小车 B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 C匀速通过拱形桥的汽车 D正在进站的火车 3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凸透镜应用的是( ) A照相机 B电影放映机 C近视镜 D放大镜 4下列图象错误的是( ) A 液体沸腾图象 B 晶体溶液凝固图象 C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 D 匀速直线运动图象 5甲、乙两个物体,密度之比是 1: 3,质量之比是 2: 1,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 ) A 1: 6 B 3: 2 C 6: 1 D 2: 3 6下列关于实验仪器 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液体温度计时,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使用量筒测体积时,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凹面底部垂直 C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若指针左偏,应将左侧平衡螺母右调,将右侧平衡螺母左调 D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将尺的最左端与物体的左边缘对齐 第 2 页(共 27 页) 7如图所示,画中人作出了错误判断以下 4 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A B C D 8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 A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另一侧拿光屏移动能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把一个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会转动起来,说明温度升高时,气体密度会减小 C向冰冷的玻璃上哈气,会有水雾生成,说明降低温度可使气体液化 D在试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 中,发现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汽充满试管,说明碘发生了升华现象 9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是用了分类法 B噪声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危害,科学家却能利用噪声来除草,是缺点列举法 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运用了换元法 D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采用了比较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B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质量与体积之比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C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凸透镜成虚像时,对光起发散作用 11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正立放大的 B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所成的虚像 C根据 u 2f,生活中制成了照相机 D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大 12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 A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不 同 点 发生地点 液体表面 内部和表面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 剧烈程度 平和 剧 烈 相同点 汽化、吸热 B 物距 u 像的性质 第 3 页(共 27 页) 大小 倒正 虚实 u 2f 缩小 倒立 实像 2f u f 放大 倒立 实像 u f 放大 正立 虚像 C 区别 实像 虚像 能否用光屏承接 能 否 倒立与正立 正立 倒立 举例 小孔成像 平面镜成像 D 固态 溶化 相同点 有无熔点 温度是否升高 有无熔点 晶体 吸热 是 有 非晶体 吸热 是 无 1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铁 铅 水 煤油 酒精 密度 /( kgm 3) 103 103 103 103 103 熔点、凝固点 1535 328 0 117 沸点 / 2750 1740 100 78 A水的温度降到 0 就能凝固成冰 B标准大气压下,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C能装下 1精的瓶子,装不下 1水 D 铁和铅质量 与体积的关系可用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其中图线 a 表示的物质是铅 专题一:运动、声与热 14回顾实验和探究:(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 1)测量物体平均速度 原理 公式: 数据表格 次数 路程 /m 运动时间 /s 平均速度 /( m/s) 全程 5 前半程 3 半程 2 数据分析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 “大 ”或 “小 ”) 实验数据可知,小车 (选填 “是 ”或 “不是 ”)做匀速直线 运动 ( 2)探究水的沸腾: 数据表格 时间 /0 1 2 3 4 5 6 7 温度 / 90 93 96 99 100 100 100 100 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过程 水沸腾过程中,要不断 ,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水的沸点,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第 4 页(共 27 页) 问题讨论 水开始沸腾后,会在水面上方出现一些 “白雾 ”,这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填 “物态变化 ”名称) 1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1)下列四个句子: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引吭高歌; 他是男高音歌唱家;请勿高声喧哗其中 “高 ”是指响度的是 ;指音调的是 ( 2)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窗玻璃上会结 “冰花 ”, “冰花 ”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 表面(选填 “内 ”或 “外 ”),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擦拭,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 3)一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长度是 400m,速度为 108km/h,合 m/s火车 通过一条长度为 2隧道,所用时间为 专题二:光现象 16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器材 白纸板、 、极光手电筒 猜想 小雨猜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过程方法 小明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把纸板 后折,在纸板上 (填 “能 ”还是 “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所以小明得出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从而证明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这里运用了 法 程序 提出问题猜想 得出结论 (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器材装置 如图 1,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 图象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实验数据,小雨画出了如图 2 所示的物距 u 与像距 v 关系的图象 第 5 页(共 27 页) 凸透镜的焦距是 a、 b、 c 三个位置比较,烛焰在 位置上时,在光屏得到的像较大 将蜡烛放置在 12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成倒立、 的像 问题讨论 将蜡烛撤去,放置一个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发光字母 R,则在光屏上形成的像的形状是 17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1)晚上,叶子姐姐在吊灯下玩 “手影 ”,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她通过客厅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天花板上吊灯的像,如果吊灯和它的像像距 5m,则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 m ( 2)如图 1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镜头形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 3)请完成下列作图 如图 2,完成光路图 如图 3,水面上方有一树枝 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它在水中的像 AB 专题三:质量和密度 18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 1)密度概念的建构 器材 两个长方体铝块、两个长方体铁块、 、刻度尺 表格 实验次数 物体 V/m/g m/V( g/ 1 铝块 1 30 81 2 铝块 2 40 108 铁块 1 10 79 铁块 2 20 158 数据分析 分析上表中 1、 2 或 3、 4 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成 分析上表中的 2、 3 组数据,可知得出结论: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结论 以上说明 反应物质的一种特性,从而引入密度的概念 问题讨论 小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这是运用了 法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 石块的质量 m/g 量筒中水的体积 V1/块和水的总体积 V2/块的体积 V/块的密度 /( kg/ 50 70 20 103 ( 2)测量液体的密度 过程步骤 把烧杯中的液体向量筒内倒入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 V; 用天平秤出第 6 页(共 27 页) 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用天平秤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图所示); 将 m、 V 带入公式中,算出液体的密度 ; 根据 出液体的质量 m 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是: 数据表格 请根据图示,将下列空格填好 m1/g m2/g m/g V/( kg/ 15 19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1)一个实心铝锅的质量是 500g,一个实心铝盒的质量是 200g,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体积之比是 ( 2)如图,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牛奶( 牛奶 水 ),则 杯是水 ( 3)叶子姐姐所在教室的长、宽、高分别为 10m、 6m、 3m请你帮她计算一下教室内空气的质量?( 空气 = 专题四:综合能力 20综合问答: 小丽来到厨房发现: A三天 前买的菜,装在塑料袋中的菜仍很新鲜,没装袋的菜,叶子变得干瘪,不新鲜了; B用手提起大小差不多的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感觉铁块更重一些; C在水盆里倒入一些水,将一根筷子插入水中,发现筷子向上变折了 解释场景 : ,所以会有这种现象 21综合作图 如图,一条光线与凸透镜主光轴的夹角为 60,斜向上入射到放在主光轴上方的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30,请完成经平面镜后的光路图 22综合实验 请你完成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的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 方形水槽、水、激光笔、量角器等 实 验 步 骤 ;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表格 专题五:综合计算 23一辆卡车以 54km/h 的速度闯红灯,卡车开出 10s 后,交警驾驶警车进行追击,其运动的 s t 图象如图所示不计卡车长度,交警多长时间可以追上卡车 第 7 页(共 27 页) 24烧铸铁工件时先用木模造型,已知木模质量为 料密度是 103kg/烧铸铁工件需要用质量为 多少的铁?( 铁 =103kg/请写出解题思路并解题) 思路: 专题六:综合能力 25归纳探究 把小球从 O 点沿水平滑杆拉到 A 点,放开后小球在 O 点两侧来回振动,对小球振动的快慢,小星提出了如下猜想: A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 O 点的距离 x 有关; B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的质量 m 有关 ( 1)现有固定支架、弹簧、质量不同的小球、天平、刻度尺等器材为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小星实验探究的部分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离 x/球质量 m/g 振动 30 次所用的时间 t/s 1 4 50 30 2 6 50 30 3 8 50 30 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是验证猜想 时记录的(选填 “A”或 “B”) (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 4)实验中我们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26小雨同学现在手头有块长方形的均匀铝箔,他想知道铝箔的厚度是多少,给你天平和刻度尺,你能帮他测出铝箔的厚度吗?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最终表达式(铝箔的密度是已知的) ( 1)测量步骤 ( 2)厚度表达式 第 8 页(共 27 页) 2015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8 分) 1下列做法中,不属于有悖文明的是( ) A用放大镜会聚阳光烧灼蚂蚁 B高速公路上按规定速度行驶 C做完实验不整理仪器就离开实验室 D买菜的小贩将秤砣挖成空心 【考点】 物理学方法 【分析】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相关知识可依次对选项中的描述做出判断 【解答】 解: A、用放大镜会聚阳光烧灼蚂蚁,不爱护小动物,属不文明不行为,不合题意; B、高速公路上按规定速度行驶,做法正确,符合题意; C、做完实验不整理仪器就离开实验室,不符合实验操作要求,属不文明不行为,不合题意; D、商贩在电子秤上做手脚,欺骗顾客,属不文明不行为,不合题意 故选 B 2下列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沿斜面匀速下滑的小车 B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 C匀速通过拱形桥的汽车 D正在进站的火车 【考点】 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 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 解: A、沿斜面匀速下滑的小车,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都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 B、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由于受 到重力作用,速度越来越慢,是减速运动,故 B 错误; C、匀速通过拱形桥的汽车,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是通过的路线是曲线,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 D、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D 错误 故选 A 3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凸透镜应用的是( ) A照相机 B电影放映机 C近视镜 D放大镜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生活中的透镜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近视镜是凹透镜、远视镜是凸面镜 知道显微镜、照相机、放大镜的构造特点,知道它们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 解: A、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电影放映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故 B 不符合题意; 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近视眼镜没有使用凸透镜,故 C 符合题意; D、放大镜是利用了凸透镜可成放大虚像的原理,故 D 不符合题意 第 9 页(共 27 页) 故选 C 4下列图象错误的是( ) A 液体沸腾图象 B 晶体溶液凝固图象 C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 D 匀速直线运动图象 【考点】 沸腾及沸腾条件;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密度及其特性;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 ( 1)液体加热时,温度就会升高,直到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 ( 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 3)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 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在 v t 图象中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解答】 解: A、图中显示当液体沸腾时温度应不变,故 A 正确; B、晶体有固定的凝固点,晶体溶液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故 B 错误; C、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图象应过原点,是一条直线,故 C 正确; D、由图象可知,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速度图象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D 正确 故选 B 5甲、乙两个物体,密度之比是 1: 3,质量之比是 2: 1,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 ) A 1: 6 B 3: 2 C 6: 1 D 2: 3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 已知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和质量之比,利用公式 V= 得到体积之比 【解答】 解:已知, = , = , 由 = 可得 V= ,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 第 10 页(共 27 页) = = = = 故选 C 6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液体温度计时,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使用量筒测体积时,液面是 凹形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凹面底部垂直 C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若指针左偏,应将左侧平衡螺母右调,将右侧平衡螺母左调 D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将尺的最左端与物体的左边缘对齐 【考点】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刻度尺的使用 【分析】 根据对常见测量工具或仪器使用规则的掌握作答 【解答】 解: A、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与液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此选项正确; B、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凹形底部相平此选项错误; C、调节天平衡量平衡时,指针左偏,说明 横梁的重心偏左,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此选项错误; D、使用刻度尺测量时,测量的始端与 0 刻度线对齐,如果 0 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此选项错误 故选 A 7如图所示,画中人作出了错误判断以下 4 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A B C D 【考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 ( 1)鱼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 “鱼 ”位置升高了; ( 2)根据光线的传播方向及入射角与折射角间的关系分析各光路图,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解答】 解: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变浅 了,选项 的传播方向错误,选项 C 没有发生折射,只有选项 B 正确 故选 B 8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 第 11 页(共 27 页) A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另一侧拿光屏移动能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把一个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会转动起来,说明温度升高时,气体密度会减小 C向冰冷的玻璃上哈气,会有水雾生成,说明降低温度可使气体液化 D在试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发现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汽充满试管,说明碘发生了升华现象 【考点】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液化方法及其 应用;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密度与温度 【分析】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C、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 D、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要升华,升华过程吸热 【解答】 解: A、凸透镜能把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 A 错误; B、酒精燃烧,火焰上方空气加热后体积膨胀,根据 = ,可知空气密度变小,说明温度可以改变物质的密度,故 B 正确; C、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向冰冷的玻璃上哈气 ,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在玻璃上会有水雾生成,说明降低温度可使气体液化,故 C 正确; D、试管中的碘,吸收热量,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气充满试管,说明碘发生了升华现象,故 故选 A 9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是用了分类法 B噪声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危害,科学家却能利用噪声来除草,是缺点列举法 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运用了换元法 D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采用了比较法 【考点】 物理学方法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常用 物理学方法的记忆与运用能力常用的物理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放大法、比较法、实验推理法、换元法等 【解答】 解: A、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采用的是分类法,故A 正确; B、噪声对人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危害是缺点,但地里的草也是需要除掉的,利用噪声来除草,将原来的缺点利用起来;这是缺点利用法;故 B 错误; 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运用了换元法,故 C 正确; D、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将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找出来加以区别,采用的是比较法故 D 正确; 故选 B 二、 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B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C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第 12 页(共 27 页) D凸透镜成虚像时,对光起发散作用 【考点】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密度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分析】 A、根据升华的概念即可判定正误; B、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C、根据速度的概念即可判定正误; 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的关系即可判定正误 【解答】 解: A、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故 A 错误; B、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故 D 正确;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故 D、凸透镜成虚像时,对光线的具有汇聚作用,故 D 的说法错误 综上分析,故选 11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正立放大的 B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所成的虚像 C根据 u 2f,生 活中制成了照相机 D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大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 凸透镜应用: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 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 解: A、凸透镜成虚像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A 正确; B、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也可以成倒立缩小、等大的、放大的实像,故 B 错误; C、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 C 正确; D、凸透镜成实像时,可以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也可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还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D 错误 故选 12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 A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不 同 点 发生地点 液体表面 内部和表面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 剧烈程度 平和 剧烈 相同点 汽化、吸热 B 物距 u 像的性质 大小 倒正 虚实 u 2f 缩小 倒立 实像 2f u f 放大 倒立 实像 第 13 页(共 27 页) u f 放大 正立 虚像 C 区 别 实像 虚像 能否用光屏承接 能 否 倒立与正立 正立 倒立 举例 小孔成像 平面镜成像 D 固态 溶化 相同点 有无熔点 温度是否升高 有无熔点 晶体 吸热 是 有 非晶体 吸热 是 无 【考点】 蒸发及其现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沸腾及沸腾条件;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 ( 1)蒸发与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都需要吸热;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是平缓的汽化方式;沸腾是在液体表面与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方式,只能在特定温度下发生 (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分析 ( 3)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不同点: 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 呈现效果不同,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 4)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 【解答】 解: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都要吸热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平和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达到沸点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故 A 正确; B、凸透镜成像规律:当 U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当 f u 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当 u 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故 B 正确; C、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故 C 错误; D、晶体和非晶体的共同点是都是固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晶 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而非晶体温度不断升高故D 错误 故选 1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铁 铅 水 煤油 酒精 密度 /( kgm 3) 103 103 103 103 103 熔点、凝固点 1535 328 0 117 沸点 / 2750 1740 100 78 A水的温度降到 0 就能凝固成冰 B标准大气压下,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 的温度 第 14 页(共 27 页) C能装下 1精的瓶子,装不下 1水 D 铁和铅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可用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其中图线 a 表示的物质是铅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分析】 ( 1)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 ( 2)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不能高于液体的沸点,也不能低于液体的凝固点,然后根据表格数据做出解答 ( 3)质量相同的液体,根据公式 V= 可知, 液体密度越大体积越小,密度越小体积越大 ( 4)由图分析,我们可取某一体积,比较它们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 = 分析判断其密度大小,进而判断图线 a、 b 表示的物质分别是铅还是铁 【解答】 解: A、 0 的水凝固成冰必须放出一定热量,如果不放出热量,水的温度降到 0也不能凝固成冰故 A 错误; B、由表可知,酒精的沸点是 78 ,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 100 ,所以,标准大气压下,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 B 正确; C、由公式 可得 V= ,可知质量相同的酒精和水,密度比酒精大的水体积小,所以,能装下 1精的瓶子能装下 1水故 C 错误; D、由图可知,相同体积的 a 和 b 相比, a 的质量大,所以, a 的密度大于 b 的密度,故图线 a 表示的物质是铅,图线 b 表示的物质是铁,故 D 正确; 故选 专题一:运动、声与热 14回顾实验和探究:(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 1)测量物体平均速度 原理 公式: v= 数据表格 次数 路程 /m 运动时间 /s 平均速度 /( m/s) 全程 5 前半程 3 半程 2 数据分析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小 (填 “大 ”或 “小 ”) 实验数据可知,小车 不是 (选填 “是 ”或 “不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 ( 2)探究水的沸腾: 数据表格 时间 /0 1 2 3 4 5 6 7 温度 / 90 93 96 99 100 100 100 100 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过程 水沸腾过程中,要不断 吸热 ,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水的沸点,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100 问题 水开始沸腾后,会在水面上方出现一些 “白雾 ”,这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水蒸气发生了 第 15 页(共 27 页) 讨论 液化 现象(填 “物态变化 ”名称)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分析】 ( 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 已知后半程的 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 斜面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 分析计算的数据,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况 ( 2)利用表格信息描点连线画出图象;液体沸腾的特点是: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时的温度为该液体的沸点;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解答】 解:(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v= 进行测量的; 后半程的速度 = =s,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根据计算的数据可知,小车的运动速度不是一直不变的,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小车全程做的不是匀速运动 (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水的沸点是 100 ; 在水面上方会形成一些雾气,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故答案为:( 1) v= ; 小; 不是;( 3)见上图;吸热; 100 ;液化 1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1)下列四个句子: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引吭高歌; 他是男高音歌唱家;请勿高声喧哗其中 “高 ”是指响度的是 ;指音调的是 ( 2)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窗玻璃上会结 “冰花 ”, “冰花 ”是水蒸气 凝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 内 表面(选填 “内 ”或 “外 ”),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擦拭,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凝固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 3)一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长度是 400m,速度为 108km/h,合 30 m/s火车通过一条长度为 2隧道,所用时间为 80s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 ( 1)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第 16 页(共 27 页) ( 2)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冰花形成在玻璃的哪个表面,取决于室内外的气温情况;水在遇冷时会发生凝固现象而变成固态的冰 ( 3)从车头驶入隧道至车尾离开隧道这叫或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走的路程等于隧道与火车长度之和; 求出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走的路程 s,知道火车行驶的速度 v,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火车通过隧道的时间 【解答】 解:( 1)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 “高 ”指的是响度大; 引吭高歌这里的 “高 ”指的是响度大; 男高音歌唱家这里的 “高 ”指的是音调高; 请勿高声喧哗这里的 “高 ”指的是响度大; ( 2)冰花是室内较温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从而形成固态的冰花;且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因为室内气 温较高,水蒸气才会遇冷凝华;湿抹布上有较多的水,当水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水遇冷发生了凝固现象,使抹布与玻璃粘在一起 ( 3)火车速度 v=108km/h=108 m/s=30m/s 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 s=L 隧道 +L 车 =2000m+400m=2400m, 由 v= ,可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 t= = =80s 故答案为:( 1) ; ;( 2)凝华;内;凝固;( 3) 30; 80s 专题二:光现象 16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器材 白纸板、 平面镜 、极光手电筒 猜想 小雨猜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过程方法 小明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把纸板 后折,在纸板上 不能 (填 “能 ”还是 “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所以小明得出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从而证明 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这里运用了 反证 法 程序 提出问题猜想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器材 如图 1,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第 17 页(共 27 页) 装置 在光屏的 中央 图象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实验数据,小雨画出了如图 2 所示的物距 u 与像距 v 关系的图象 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a、 b、 c 三个位置比较,烛焰在 c 位置上时,在光屏得到的像较大 将蜡烛放置在 12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成倒立、 缩小 的像 问题讨论 将蜡烛撤去,放置一个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发光字母 R,则在光屏上形成的像的形状是 【考点】 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分析】 ( 1)根据实验目的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因此除了上述器材外,还要有反射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得出答案 反证法 是属于 “间接证明法 ”的一类,是从反面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证明方法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 2)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凸透镜必须位于蜡烛和光屏之间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成像在光屏的中心,便于测出物距和像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用来粗测焦距;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凸透镜成实像时,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在光屏上能成像都是实像,并 且要正确理解倒立实像的含义,知道像与物的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解答】 解:( 1)此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因此首先要有平面镜作为反射面;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法线左边的纸板向后或向前折,则在纸板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由实验过程可知,先假设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然后通过验证,从而说明假设不成立,即原 “结论 ”成立,这种先驳倒 “结论 ”反面,尔后肯定 “结论 ”本身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实验程序为:提出问题猜想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 2)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要使烛焰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者位于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由烛焰在 c 点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知 2f=20凸透镜的焦距 f=10 a、 b、 c 位置比较, a 的位置大于 b、 c 的位置,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烛焰在 c 位置上成的像较大 将蜡烛放置在 12度线处,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第 18 页(共 27 页) ( 2)因为是在光屏上成的像,所以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凸透镜成的实像与物体左右相反、上下也相反 图乙中的 像与物体相同,不符合; 像与物体左右相反,但上下相同 ; 像与物体上下相反,但左右相同; 符合 故答案为:( 1)平面镜;不能;反证;进行实验;( 2)同一高度;中央; 10; c;缩小; 17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1)晚上,叶子姐姐在吊灯下玩 “手影 ”,这是利用了 光的直线传播 的原理她通过客厅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天花板上吊灯的像,如果吊灯和它的像像距 5m,则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 2.5 m ( 2)如图 1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镜头形成一个倒立、 放大 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改变光路 ( 3)请完成下列作图 如图 2,完成光路图 如图 3,水面上方有一树枝 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它在水中的像 AB 【考点】 平面镜的应用;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透镜的光路图;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 ( 1)光的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亮的瓷砖相当于平面镜,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 2)掌握投影仪的制作原理:当 2f u f 时,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 能在屏幕上成像 ( 3) 凹透镜的特殊光线有三条: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先作出端点 A、 B 的像点,连接连接两个像点即为物体 像 【解答】 解:( 1)叶子在吊灯下利用光直线传播的原理玩手影; 光亮的瓷砖相当于平面镜,它能成天花板上的吊灯的像,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吊灯和它的像相距 5m,吊灯到地面的距离应 是 ( 2)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投影仪是利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f 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投影仪成像时,按照光沿直线传播,会竖直向上射出,投不到幕布上;加上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像能成在幕布上 ( 3) 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先作出端点 A、 B 关于水面的对称点 A、 B,用虚线连接 A、 B,即为物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第 19 页(共 27 页) 故答案为:( 1)光的直线 传播; 2)放大;改变光路;( 3)见上图 专题三:质量和密度 18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 1)密度概念的建构 器材 两个长方体铝块、两个长方体铁块、 天平 、刻度尺 表格 实验次数 物体 V/m/g m/V( g/ 1 铝块 1 30 81 2 铝块 2 40 108 铁块 1 10 79 铁块 2 20 158 数据分析 分析上表中 1、 2 或 3、 4 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成 正比 分析上表中的 2、 3 组数据,可知得出结论: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一般不同 结论 以上说明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反应物质的一种特性,从而引入密度的概念 问题讨论 小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这是运用了 组合 法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 石块的质量 m/g 量筒中水的体积 V1/块和水的总体积 V2/块的体积 V/块的密度 /( kg/ 44 50 70 20 103 ( 2)测量液体的密度 过程步骤 把烧杯中的液体向量筒内倒入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 V; 用天平秤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用天平秤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图所示); 将 m、 V 带入公式中,算出液体的密度 ; 根据 出液体的质量 m 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是: 数据表格 请根据图示,将下列空格填好 m1/g m2/g m/g V/( kg/ 12 15 103 【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液体密度的测量;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分析】 ( 1) 本实验需要用天平测量铝块、铁块的质量; 求出第四次实验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分析表中数据 1、 2, 2、 3 的特点,得出相应的结论; 在物理上用密度表示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第 20 页(共 27 页)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密度,运用了组合法;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 m=V 计算质量; ( 2)测液体密度,先测出液体的体积与质量,然后由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由图示天平读出其示数,然后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分析答题 【 解答】 解: ( 1) 本实验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需要测量工具天平; 第四次实验铁块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 比较 1、 2 两次实验,都是铝块,质量 m 和体积 V 发生了变化,但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没变,所以可以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比较 2、 3 两次实验数据, 2 是铝块, 3 是铁块,质量相同,体积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所以可以得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在物理学中,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反应物质的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兰县游乐设施管理办法
- 集团邮箱使用管理办法
- 2025年贵州省遵义市正安一中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银行挂职存款管理办法
- 安顺非领导职务管理办法
- 防止采访应急管理办法
- 北京市昌平区昌平二中2025年物理高一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农行公积金还款管理办法
- 私募股权管理办法基金
- GB/T 8312-2002茶咖啡碱测定
- 2023年苏州国发创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实用文档】doc
- 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下载【可直接打印版本】
- 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课件
- 预计财务报表编制及分析课件
- 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备案表
- Q∕SY 1347-2010 石油化工蒸汽透平式压缩机组节能监测方法
- 西门子顺序功能图语言S7-Graph的应用
- 中医治疗室工作制度管理办法
- 提花装造工艺技术培训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