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104页_第1页
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104页_第2页
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104页_第3页
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104页_第4页
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104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07】修编厦门市工程咨询中心XIAMENENGINEERINGCONSULTINGCENTER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号工咨甲11620070007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单位厦门市工程咨询中心二九年七月目录第1章总论111项目背景112建设必要性413项目概况8第2章市场经营现状、发展前景及项目建设规模1021市场经营现状1022发展前景分析1123项目建设规模16第3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831场址选择1832建设条件18第4章建设方案2641项目定位、建设目标与规划设计理念2642总体规划方案2843分区设计方案3344结构设计3745竖向设计3846交通组织3847绿化、景观及建筑风貌4048市政配套工程42第5章节能节水措施535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5352能源品种的选用5353项目用能状况5454合理利用能源措施55第6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5761项目区环境状况5762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5763环境保护措施5864环境影响评价59第7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6071组织机构6072人力资源配置60第8章项目工期及实施进度安排6281建设工期628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2第9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491投资估算6492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方案67第10章财务效益分析评价77101评价依据及有关说明77102经营收入与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77103总成本费用估算82104利润估算83105项目盈利能力分析84106偿债能力分析85107不确定性分析85第11章经济社会效益分析87第12章结论与建议89121结论89122建议90附表附表1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3折旧摊销估算表;附表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5项目现金流量表;附表6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表7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附表8资产负债表。附图1区位分析图;2总平布置图(方案一);3总平布置图(方案二);4功能分区图;5交通分析图;6景观分析图;7分期实施图。第1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扩建工程。112承办单位概况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1月28日,是厦门象屿保税区、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开发运营服务商,是以物流园区平台建设及运营、大宗商品采购分拨配送、口岸物流服务及码头经营为主营,同时具备土地成片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类金融服务等综合能力的新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2007年,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70亿元,销售收入150亿元。公司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第308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98位,中国物流、仓储、配送、运输企业第5位,福建企业集团100强第6位,福建服务企业100强第3位,厦门企业100强第4位。公司已开发的主要项目有象屿保税区一期、二期及晋江物流园区,其基本情况如下象屿保税区一期总面积0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0亿元,已发展成为港区为龙头,保税为特色,现代物流为主体,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并举的海峡西岸最具活力的物流园区。象屿保税区二期总面积1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2亿元,重点发展依托港口的非保税物流。晋江物流园区总面积200多亩,是集仓储、分拨、配送、质押、商贸、展示、信息七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公司在建的主要项目有厦门高崎闽台中心渔港、厦门国际物流中心厦门,其基本情况如下厦门高崎闽台中心渔港该项目总投资46亿元,占地面积638万平方米,是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项目,将建设成为海峡两岸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农渔产品集散及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和休闲渔业中心。厦门国际物流中心该项目总投资约9亿元,占地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4万平方米,是集口岸联检、通关服务、物流企业办公及商务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超大规模物流服务中心。同时,福州江阴保税物流园区、龙岩物流园区建设以及本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此外,公司还规划持续推动物流园区平台建设向网络化、多元化发展,在厦门建成多个以服务对台贸易为主的专业集散平台,在海峡西岸建立以城市配送、城际运输为主的陆运枢纽网络,在天津、上海、广州各建设一个仓储基地,最终建成以厦门现代物流园区为核心,联接环渤海湾、长三角、海峡西岸及珠三角的物流园区平台网络。113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厦门市翔安区分区规划(2005年);厦门市翔安区空间布局规划(2008年);厦门市大嶝岛发展规划(2007年);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修建性详细规划(2009年7月);大嶝项目开发总体策划(达沃斯巅峰,2008年);厦门大嶝项目概念性商业策划最终汇报(香港司培司商业经营管理集团,2008年)。114项目提出过程早在1993年,国家建设部就把大嶝界定为对金门、台湾商贸旅游的海岛口岸型城镇;接着,福建省政府把大嶝列为对外开放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闽台民间贸易窗口;厦门市也在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明确把大嶝确定为对台旅游商贸区。1998年5月,依据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设立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复函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关于同意厦门市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的批复,批准在厦门市大嶝岛东北部设立全国唯一享有免税政策的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凡福建省居民及台湾、金门同胞持有效身份证明,经交易市场管委会批准,并办理规定的登记注册手续后,均可在市场内设立摊位,从事商品交易活动。市场现状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目前,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建成并已经使用的面积为81488平方米,拥有店面504间,专用仓库2000平方米。交易商品包括粮油食品、土产畜产、纺织服装、工艺品、轻工业品、医药品等六大类品种。每人每天交易进口商品价值在人民币3000元以下的,免征进口税;超出人民币3000元以上的,按一般贸易管理规定办理进口手续。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创建,充分发挥厦门特区对台优势,进一步规范了金厦海域民间小额交易的管理,为两岸各种名优土特产品、生活用品提供了面积81488平方米的商品交易场所;同时也为大嶝作了更高的功能定位,给了大嶝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面对海峡两岸关系新局面,两岸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两岸人民都希望进一步扩大往来与合作,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07年10月1日出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更是带动厦门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人气快速上升,商家纷纷增加进口以满足迅速提升的市场需求,交易持续升温,现有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规模已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种类、数量、款式的要求。为应对这一趋势,福建省、厦门市开始规划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扩建项目,并将其列入2008年福建省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厦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尽快利用好两岸经贸交流的新形势,积极作为,发挥对台工作的独特作用,积极引进台资与发展对台经贸交流,壮大厦门的经济实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显著贡献。近日,厦门市初步决定在大嶝岛西北侧建设海峡论坛项目,建设内容拟包括国际会议中心、体育公园和高端酒店等。今后,大嶝岛东侧还将建设厦门第二机场,大嶝将成为海峡两岸交流交往的中心。因此,加快推进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扩建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建设必要性本项目的建设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需要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要求海峡西岸经济区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本项目将立足海峡西岸,依托两岸海峡经济圈一体化的大趋势,在满足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功能拓展需求的前提下,形成特色购物、体验旅游、休闲度假和文化创意相结合的综合型功能区,使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成为两岸交流驱动平台。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对台优势,扩大对台贸易,同时也将促进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推动文化交流、人员互动,进一步增强闽南文化等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需要。是建立对台商贸合作交流先行示范区的需要大嶝岛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最初是为规范两岸小额贸易而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有其政治目标和社会需求。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其政治目标不单单只是解决贸易问题,还加入了对台交流平台的概念,有其政治价值。2008年9月,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厦门举行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论坛”上宣布了促进两岸交往的五项新举措。在新形势及新局面之下,本项目的提出通过提高战略定位,放开目标视野,抓住政策机遇,重视市场提升,对对台商贸合作交流先行示范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完善市场内及周边配套设施,促进对台商贸合作及文化交流的需要厦台一水之隔,语言相通、习俗相近,自古贸易往来方便快捷。1996年,厦门对台进出口贸易突破10亿美元大关。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厦门对台贸易额曾经占了全市对外贸易额的1/4左右。随着海峡两岸加入世贸组织,市场进一步开放,两岸贸易关系更趋密切,厦门对台贸易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台湾已成为厦门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市场,第六大出口市场。多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扩大厦门与金门之间的经贸往来。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是目前祖国大陆惟一一个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也是厦门市对台经贸交流的最重要平台。2006年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共进口台湾商品1009万美元,比增2581;接纳客流量达81万人次,比增1571;实现商品交易总额27亿人民币,比增173。2007年,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客流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达103万人次,同比增长2417;全年进口入市台湾商品1340万美元,同比增长328;实现市场商品交易总额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厦门市对台经贸交流的重要载体。对于目前大嶝市场内店家多、规模小、约束散、商品单一的现状,相关部门经过对场内主要商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分门别类的调查测算,提出扩大经营规模与相应配套设施建设规模以及改革运营机制的建议。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以国家赋予的可免税购买进口台湾商品的特有政策吸引了大量全国各地的访客,是两岸民间贸易的一个重要平台。扩建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以进一步扩大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规模,丰富其商品种类,完善市场内及周边配套设施,充分发挥厦门特区对台优势,大力拓展对台经贸合作与交流交往,推动厦门经济和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是改善旅游环境,发展主题购物休闲公园的需要大嶝岛古称金嶝,是金门厦门海域一颗瑰丽的明珠。天地造化,江风海涛,青山绿水,自古以来就构筑了成声成色的“金嶝六景”。大嶝岛旅游项目独特战地观光园87万平方米,建有“英雄三岛军民史迹馆”、“军事武器陈列馆”、“英雄雕塑场”、“战地隧道”、祖国和平统一墙、“823”炮击金门战地设施遗迹;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享受国家特殊免税政策,汇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台湾、金门等地的名、特、优产品。现在,大嶝岛已纳入厦门旅游发展的大框架,传统商业购物升级为旅游购物,把约08平方公里的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作为购物区,通过物流带动人流,以商贸促进旅游,培养长期可持续发展动力,使大嶝作为厦门未来旅游购物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以目前小商品市场的情况,不少游客认为市场内及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消费者认为,一方面市场内缺少休闲娱乐场所,餐饮场所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引入台湾特色美食。另一方面市场外的交通和住宿条件有待提高。由于目前只有一路公交车开入大嶝岛,市场外没有停车场,经常是道路堵塞的景象,不利于消费者的来往和安全。而市场周边的住宿档次较低使得在大嶝留宿的可能性降低。本项目的提出,对该区域内购物、休闲、交通等空间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建筑塑造、空间围合、环境美化,打造整体大环境的氛围,以台湾和大陆商贸互通为核心吸引,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休闲购物服务的商贸旅游目的地,并以闽台文化及海洋文化为内涵,发展文化休闲、民俗体验等,同时还以地方资源为条件,发展海滨休闲度假、温泉休闲等,从而建设成为特色商品展销、旅游休闲、创意研发和文化体验等功能一体化的海峡两岸主题购物休闲公园。是打造厦门城市新标志的需要大嶝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嶝岛已初步确定“旅游购物岛”的发展概念,明确小额对台贸易与旅游购物共同发展,突出闽台特色。未来将加速对旧村改造和新区建设,同时还将建设海峡论坛、厦门第二机场等项目。厦门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已经建立起来,同时港口物流业发展迅速,大嶝是利用已经形成的城市和经济优势,将商贸和旅游休闲同时发展。本项目的建设注重历史文化民俗的立体表现,充分运用传统元素和营销手段,渲染强烈的感官冲击力,在吸引远地游客的同时,抓住当地市民的怀旧情结,打造精神居所和城市新标志。13项目概况131拟建地点项目拟建于厦门市翔安区大嶝街道。132建设规模与目标项目用地总面积8351万M2,总建筑面积为111万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99万M2)。项目总体定位为特色商品展销、旅游休闲、创意研发和文化体验等功能一体化的海峡两岸主题购物休闲公园,建设目标是形成台湾商品的特色购物中心、台湾商品的展销和研发平台、闽台民谷文化和商品创意体验基地。133主要工程内容项目区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开发以及“主题购物区”、“商务休闲区”、“交流体验区”、“商品创意区”内各类工程的建设。13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项目总投资430,32283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用为316,46824万元,土地费用(含土地征用和土地开发)37,86225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为22,91546万元,基本预备费为16,96918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17,49657万元,流动资金1,800万元。项目分三期投资建设,一期投资117,70972万元、二期投资127,43730万元、三期投资183,37581万元。项目实施后,计算期内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57,002万元,年均利润总额为28,232万元,年均上缴营业税金及附加3,163万元,年均上缴所得税7,058万元,年均税后利润21,174万元。项目总投资收益率807,资本金净利润率1393。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918,财务净现值为76,95620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412年(含建设期)。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第2章市场经营现状、发展前景及项目建设规模21市场经营现状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于1998年5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批准设立,是祖国大陆唯一的对台交易免税市场。国家赋予交易市场对进口台湾产“六大类产品”(粮油食品、土产畜产、纺织服装、工艺品、轻工业品、医药品),且每船次金额在10万美元以下给予免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台湾同胞可以以自然人身份在市场内从事经商活动。当地居民和大陆其它地区游客可从交易市场采购台湾商品带出,每人每天累计不超出人民币3000元,免交进口配额许可证,免征进口税。大嶝市场于1999年5月1日建成并投入运营。市场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设有504个店面,配套台轮停泊点、2000平方米专用仓库及封闭监管设施,总投资4500万元。市场开办十年来,共吸引海内外游客600多万人次,进口台湾商品约7000万美元,实现两岸商品交易额达18亿元人民币。大嶝市场的设立,有效规范了金厦海域长期存在的无序、甚至是非法的民间贸易活动,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密切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为两岸人民,特别是为大陆台商及企业提供了便利。大嶝市场是目前翔安区最有影响力的商业项目,政策优势明显,政治意义突出。但是,大嶝市场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商品方面商品主题弱化,品种受限,名誉受损。台湾商品数量有限,食品、烟酒、日用品为主,目前仅限六大类商品(粮油食品、土产畜产、纺织服装、工艺品、轻工业品、及医药品);假冒商品泛滥,市场名誉受影响;而大陆箱包销售情况较好,使台湾商品主题受冲击。人流方面功能单一,吸引力不足,人流量少。市场辐射范围较窄;到访率较低;受每人3000元免税额的限制,单客消费金额较低。物流方面物流设施不全,管理和经营成本较大,影响市场发展。目前大嶝无真正意义上的货物码头,货运成本无法下降;无法进行封闭式管理,未设立卡口,未建有保税仓库。且现有码头小,进货量受限制。空间方面市场秩序欠佳,功能划分混乱,需进行科学合理的业态规划。22发展前景分析221旅游业发展概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旅游业迅速由“事业接待型”转变为“经济产业型”,逐步形成了入境、国内、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同步发展的格局,产业规模、要素和体系逐步壮大完善,旅游业成为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产业。2007年全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1873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61097万人次;香港同胞7,79489万人次;澳门同胞2,31868万人次;台湾同胞46279万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5,472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13989万人次;港澳同胞2,92997万人次;台湾同胞40212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919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161亿人次、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4,095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10,957亿元人民币。旅游直接和间接安置就业约6,000多万人,累计带动700多万人脱贫致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行社达到197万家;星级饭店13万家;全国县级以上旅游景区约2万个;优秀旅游城市306个;高中等旅游院校1,641所。国内旅游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主体;出境旅游和有关产业要素历经从无到有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07年福建省共接待入境游客26875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台湾同胞突破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169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8,0411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3817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1,00303亿元人民币,见表21。表21福建省2007年主要旅游经济指标表指标内容2007年2006年同比2006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万人次)2687522968170其中外国人100807898276香港同胞79967060133澳门同胞783614277台湾同胞8016739684外汇收入(亿美元)21691471475接待国内游客(万人次)8,0411267786186国内旅游收入(亿元)838176935209旅游总收入(亿元)1,0030381074237厦门市2007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587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85。旅游总收入29375亿元人民币,增长1619。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132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198,海外游客在厦门过夜数为8355万人次,增长1233,一日游海外游客297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101,旅游创汇713亿美元,增长24;接待国内游客1,94546万人次,增长1078。国内游客在厦门过夜数为1,09749万人次,增长1583。来厦门一日游国内游客84797万人次,增长285,国内旅游收入23957亿元人民币,增长1574。详见表22。2007年厦门市的国内外游客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在全省都居于首位,全省旅游经济龙头地位和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作用进一步凸显。先后荣膺“最具国际竞争力旅游城市”、“中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中国自驾车旅游十大目的地”、“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表22近年厦门市主要旅游经济数据单位万人次指标内容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年增长率接待旅游者总人数2058751857171288161657133407116接待入境游客11329101944476585488205外汇收入(亿美元)71358552416302246接待国内游客1945461756161844153999127919112国内旅游收入(亿元)23957207186161762414032145旅游总收入(亿元)29375253230932106716532157222发展前景分析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在“入境、国内、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同步稳定发展的大好格局下,自觉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立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进一步融入经济、社会、文化、外交、民生等大局,对国计民生的影响愈益显现,成为最具发展活力和前景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领域。厦门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港口型风景旅游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厦门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环境整洁,拥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十佳人居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中国青年喜爱的十大旅游目的地”等殊荣。厦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风景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旅游业已成为厦门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大好环境下,特别是随着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厦门旅游商贸等行业又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主要表现在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以中央对台工作总体方针政策为指导,在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框架下,按照建立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的要求,允许在对台经贸、航运、旅游、邮政、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与合作中,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先行先试,取得经验。这对于厦门商贸业、旅游业的发展均是良好的机遇。国家旅游局已将海峡西岸旅游区列为优先规划和建设的十二个重点旅游区之首,国家将大力支持海西发展,积极推进构建海峡两岸旅游合作体系,打造“海峡旅游”品牌,更好地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厦门市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全省旅游经济龙头地位和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随着台海关系改善,“周末包机正常化”、“小三通”海空联运正常化以及“大三通”的实现,厦门在区位、交通、文化等条件上的优势确定了厦门在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大嶝作为厦门离金门最近的地区,必将成为市场认可的对台旅游桥头堡、绿色通道、旅游集散中心及商贸交流平台。海西经济区、泛珠三角到海峡两岸等区域旅游合作的逐步形成和加强,如福建无障碍旅游、厦门和粤东五市旅游区域合作推进海西经济发展措施、闽西南无障碍旅游、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四省九市联手构建“无障碍旅游圈”、台中厦门香港欲成“金三角”打造一小时经济圈等的提出,并且随着今年福建政府编制的海峡西岸旅游区总体规划、海峡西岸旅游精品线路规划及海峡西岸温泉旅游产品开发规划的完成等,形成了旅游大市场格局,同时必将引发巨大旅游消费市场的形成。厦门将凭其自身优势,在大市场格局中脱颖而出。大嶝作为厦门本岛的后花园,充分利用对台小商品市场免税优惠政策,将旅游与购物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对台小额商品旅游购物,成为两岸旅游的中转衔接点,促进旅游线路的对接与延伸。最终将成为海峡经济圈的商贸物流与旅游人流的集散中心和强有力的产业辐射点。厦门市旅游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为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在提升已有自然观光旅游的基础之上,“十一五”提出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创新,重点发展海滨旅游、文化旅游、购物旅游、对台旅游、生态旅游和节庆旅游,丰富旅游产品,打造厦门特有的旅游品牌。厦门旅游将从挖掘、培植具有厦门、闽南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种,研发具有厦门特色的旅游商品,规划、扶持、发展各种旅游购物消费专门商品市场的角度出发,将大嶝旅游与购物有机结合,真正形成对台小额商品的旅游购物特色。在商贸的基础上,引入闽台民俗文化,开发代表闽台特殊的饮食文化、夜市文化、酒吧文化、民俗风情的各类休闲旅游项目。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厦门经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以及两岸关系发展呈现新形势,厦门拟在大嶝岛西北侧建设海峡论坛项目,并在大嶝岛东侧建设厦门第二机场,这将为大嶝,乃至厦门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好环境和有利时机以及项目区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都为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23项目建设规模项目用地总面积8351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11万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99万M2,地下建筑面积为12万M2。项目分为主题购物区、商务休闲区、交流体验区和商品创意区,各区地上建筑面积分别为165万M2、815万M2、28285万M2、4606万M2,详见表23。表23项目建设规模一览表建筑面积(功能区名称用地面积()小计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主题购物区1168138618500016500020000商务休闲区1147670087550815506000交流体验区2100447431885028285036000商品创意区2561382551860046060058000其他13731237合计835076221110000990000120000第3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31场址选择本项目选址于现有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东侧及南侧,西临金嶝路,北临环嶝北路,东临东埕村及北门村,南临长安首饰厂,总用地面积8351公顷,详见区位图。32建设条件321自然条件大嶝街道位于翔安区东南海面,东南与大小金门隔海相望,西北隔海与新店镇相邻,东北与南安市石井镇隔海相望。气象大嶝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1,全年无霜期326天以上,年平均日照2124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每年的510月份为台风期。地形项目区整体地势低平,西高东低。场地内池塘、人工河道、自然溪流交错,(灌溉)水系发达。植被覆盖外围好、中间一般,主要为榕树林、巨尾桉和耕地。场地最高点位于片区西南角,高程为130米;最低点位于水域中,高程约1米左右,整体地势较低。场地土地利用现状包括村镇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水域、道路及其他用地,其中耕地及其他用地占6695。片区北部和西侧中部有少量林地。322交通条件大嶝距离厦门本岛直线距离仅13公里,但现状大嶝距厦门火车站的行车距离约65公里,离厦门高嶝国际机场行车距离约60公里,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建成通车后,30分钟内可到达厦门火车站、厦门高嶝国际机场及厦门港。324国道、沈海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福厦高速铁路等路网将构成大嶝对外便捷的交通网络。项目区周边交通较为便利,方便施工。场地西侧有大嶝东路、北侧和东南侧有环岛公路经过,路况良好,道路红线为7米,另外,场地东南部有少量土路,宽5米左右。323市政配套供水大嶝岛现状生活用水由大嶝给水厂供给。大嶝水厂设计规模为6000立方米/天,现状生产能力3000立方米/天,夏季最高日供水量2000多立方米/天。水厂原水通过大嶝供水工程引自汀溪水库,现状进岛管径为DN600。大嶝岛现状给水管均为支状管,多为路边简易铺设或直接穿越农田荒地,建设标准较低,安全性较差。项目区近期依托现状大嶝水厂供水。远期根据翔安区供水专项中长期规划(评审稿,2008年),大嶝水厂将改为配水站,水源由翔安水厂通过翔安大道、翔安南路现状给水干管供给。由于现状给水管安全性较低,规划将结合项目区建设按城市市政给水系统要求进行改造。改造后,大嶝给水厂(配水站)能够满足直接供给项目区室内外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需要。排水项目区内现状主要为农田和水塘,项目区周边村庄和镇区现状没有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与雨水混合排放,进入周围海域,造成严重的污染。根据厦门市大嶝岛近期建设排水规划,大嶝岛污水系统采用分片区分散处理的方式,全岛分为三个片区,规划设置三个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处理厂站。其中一个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处理厂站规划于项目区的东南角,规划规模4000立方米/天,规划用地7500平方米。本项目可依托该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处理厂站,先行启动建设,以解决污水处理问题。供电大嶝现有35KV/10KV变电站一座,两回35KV电源引自110KV马巷变电站。计划2008年内将大嶝现有35KV/10KV变电站升压扩容改造为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250MVA。根据翔安区电力网专项规划,大嶝在改造扩容现有35KV/10KV变电站的基础上,远期规划新增110KV东埕变电站,主变容量250MVA。两座变电站的110KV电源引自翔安区规划的220KV东山变和220KV横山变,近期可引自220KV翔安变。大嶝现有变电站扩容后,可满足本项目近期建设及建成后的用电量需要,远期大嶝2座110KV变电站能为本项目提供可靠的供电电源保障。通信及有线电视大嶝现有一座电信模块局(容量5000门),两座邮政支局,电话实装率已达838,片区内现状电信交接机房多为户外式,电信线路均为架空敷设。本项目建成后通信用户将有很大增长,考虑到大嶝其它片区的发展,建议电信模块局扩容到30000门。项目区有线电视由翔安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提供服务。光缆传输的有线电视信号通过解调、放大、分配、分支送到接收点。324社会经济条件翔安区位于厦门市东部,东北与泉州市交界,西面与同安区接壤,南部隔海与金门岛相望,居厦漳泉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独特的区位,形成了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网络。翔安区现辖四个镇、一个街道和一个农场,现有常住人口32万人。区内地势平坦,全区陆域面积3516平方公里,全区三面环海,海域面积1338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5公里,其中深水岸线长48公里。翔安区在厦门“一主四辅”海湾型城市的空间构架中,将发展为厦门市城市副中心,岛外东部地区中心,以工业、商贸、文教、风景旅游、港口物流为主的辅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翔安区是2003年厦门市行政区划调整后新设立的区,2003年10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五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51亿元,比设区时的2003年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3582。工业总产值21617亿元,比设区时增长了596倍,年均增长624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464亿元,比设区时增长了88倍,年均增长7696。财政总收入完成565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53亿元,分别比设区时增长了353倍和566倍。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45元,年增长115。大嶝位于翔安区东南海面,东南与大小金门隔海相望,西北隔海与新店镇相邻,东北与南安市石井镇隔海相望。大嶝、小嶝、角屿三个岛屿合称“三岛”,属翔安区大嶝街道,辖区面积132平方公里,9个行政村,人口2万,人均纯收入为4800元,人均居住面积达50平方米,支柱产业为水产养殖、劳务输出和对台贸易,新兴产业为旅游业和对台农业。大嶝岛在1958年炮战期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三岛”的荣誉称号、拥有全国唯一的“厦门市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已被规划定位为商贸、旅游型城镇。随着两岸关系逐步缓和,大嶝凭借“全国唯一对台免税市场”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对台、对金商贸旅游优势,以旅游带动商贸,以商贸促进旅游,形成特色商贸旅游区。325文化资源条件历史文化曾经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三岛”的光荣称号;是祖国大陆离台湾金门最近的地方,近距点仅1800米,曾隶属金门县管辖,两岸“鸡犬之声相闻,民俗风情相同”,小嶝村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金门最近的居民点,金嶝具有深厚“地缘、血缘、亲缘、政缘、商缘、神缘”文化。19581982年大嶝与金门持续炮战25年,是一场亘古未有震撼“马拉松”炮战,也保留下全中国最多、最完整、最集中的战争遗产,拥有世界之最的大喇叭,拥有全国唯一的对台战地观光景区。宗教文化明清以来,三岛民间信仰甚盛,宫庙遍布,现有24座宫庙建筑群,反映了金嶝两地密切的神缘关系,除全国信仰观音、玄天上帝、五府王爷、龙王、织女天孙、田都元帅、注生娘娘外,更多的是本省本区之民间俗神,如开闽尊王、保生大帝、天后妈祖、清水祖师、三忠王、池王爷,孙府太保、刘王爷、苏王爷、风狮爷等等。此外,尚有一些“祖王”,即家族祖宗神,如蔡府王爷、张府王爷、方府王爷、六姓府王爷等等,此外还有千年铁树、百年刺桐。登临三岛,犹如进入古同安民俗信仰之大观园。双沪灵济宫南宋始建,清康熙年间重建之古庙,主祀海神妈祖。1994年重建,新塑巨型妈祖石像,直面金门,寓意深远。县志称为“大妈宫”,与小嶝“顺济庙”、金门“两宫”并称“银同宋三宫”,是研究妈祖信仰之传播及明清时代闽南妈祖信仰地域性异化之珍贵文物。五府王爷宫明清古庙,1993年重建。前殿为五王宫,原祀古中原南传之张、刘、赵、史五瘟将军,职司疫驱瘟。今则改为曾、薛、柳、方、温五姓祖王(家族神),配祀五夫人与注生娘娘。后殿为普济庵,主祀观音菩萨,附祀清水祖师与青魈菩萨厉王爷。所奉神祗体现了明清时代闽南民间信仰佛道合一的发展趋向,反映出古代大嶝风旱疫病盗贼为患之苦。东蔡风狮爷三岛多风砂,自古岛民即虔祀狮首人身的风狮以镇风煞。风狮爷是三岛与金门同胞的共同信仰,体现了两岸同胞神缘相共,且反映了古代岛民恶劣的生存环境。326政策优势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拥有全国唯一的免税政策,允许包括粮油食品、土产畜产、纺织服装、工艺品、轻工业品、医药品六大类的台湾商品在海关监管下进入交易市场批发、零售,免征进口环节税。进出市场的顾客每人每天可携带累计不超过3000元人民币的台湾商品出区,免进出配额许可证,免征进口税;超过人民币3000元的,按一般贸易管理规定向海关办理进口手续。主要的政策文件包括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设立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复函;关于同意厦门市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等。327相关规划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国家鼓励经合纵深发展,海峡西岸作为全国对台试验区和开拓者的独特地位再一次突显。海峡西岸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在对台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发挥其对台独特优势,加强对台工作,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动祖国统一大业进程,是中央的一贯要求与期待。落实好对台工作各项任务,要从区域特点和优势出发,先行先试,积极作为。进一步加强闽台经贸合作,完善各类涉台园区和物流集散中心的功能,推进产业对接,鼓励台商把研发机构、营运中心、地区管理总部设在海峡西岸,推动海峡西岸成为台商集中、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区域。大力促进两岸“三通”,改善口岸环境,扩大与金马直接往来,争取开辟新的口岸,增开往来航线,扩大海空联运业务,使直接往来航线成为两岸的首选通道。加快旅游双向对接,以旅游观光带动两岸人民的交流交往,采取多种形式推介海峡西岸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台胞来此观光旅游,同时积极争取海峡西岸成为赴台旅游的首批省份。推进农业全面合作,完善各类农业合作基地相关设施,加快农业试验区、农民创业园和水果、水产品集散中心建设,引进台湾农林水产良种、先进农业栽培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深化文化交流,挖掘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的潜力和资源,推动民间交流向科技、卫生、体育、教育、新闻出版等领域扩展,办好各种形式的重大活动,打造闽台交流品牌。搞好平台载体建设,办好投洽会、海交会、项目成果交易会和海西论坛、产业对接洽谈等重大涉台活动,实现两地合作常态化。因此,厦门应立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发挥对台交流前沿阵地功能。而大嶝市场则是对台的先期实验基地,可以发展对台经贸平台、台商经贸总部、台企研发机构等闽台交流载体功能。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总体规划中将大嶝岛定性为商贸旅游型海岛镇,海峡西岸交流的重要窗口。其中西南片为商贸旅游区,东片为居住区,重点完善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和建设海峡论坛,配套旅游服务设施,使商贸和旅游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厦门市翔安区分区规划(2005年)分区规划远景构想翔安将形成“一心、五片”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其中大嶝岛为大嶝莲河对台特色产业园区的组成部分。产业布局中大嶝处于由西向东的第三产业轴的末端,主要发展生态保育与旅游服务业,宜进行低强度开发。项目区定位为厦门重点特色商业街区。中期利用大嶝传统旅游与对台贸易优势发展旅游度假与商贸组团,远期将大嶝的旅游业沿纵深方向发展,成为“大嶝东山温泉度假区滨溪公园香山吕塘文化公园”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市大嶝岛发展规划(2007年)厦门市大嶝岛发展规划将大嶝岛定位为组团式中高档生活区、海滨旅游度假休闲岛和新型高科技研发中心。项目区处于圈层组团结构的中央组团,是大嶝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中心。规划强调组团单元土地利用模式、度假旅游尽端式交通和大尺度网状开放空间。厦门第二机场选址规划(目前处于选址论证阶段)厦门第二机场位于厦门与金门之间,包括大、小嶝岛及周边浅滩与部分海域。总用地面积约466平方公里。厦门第二机场规划定位为涵盖厦泉漳区域、兼顾金门,为海峡西岸南翼城市群的枢纽机场。规划性质国内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国际货运口岸机场。规划目标预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0007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0180万吨。由于项目区所处位置为机场内水平面,机场跑道位于填海区,高程尚未确定,其机场航空限高保守估计为50米(跑道高程暂定为5米)。项目区基地高程在510米左右,建筑高度宜控制在4045米以下。第4章建设方案41项目定位、建设目标与规划设计理念411项目定位战略定位两岸商品交流合作平台。功能定位总体定位为特色商品展销、旅游休闲、创意研发和文化体验等功能一体化的海峡两岸主题购物休闲公园。计划将大嶝市场建设为厦门旅游新名片,两岸商品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两岸商品互相销售、互相展示、互相交流、互相合作,进而利用文化创意手段提高两岸商品附加价值,最终形成相互依存的产业链之中心基地。412建设目标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将尊重“高起点、高规划、高投入”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计划将大嶝市场建设成为三大中心台湾商品的特色购物中心充分运用政策优势,着力打造面对大陆游客、台湾离岛居民以及三小时经济圈内的所有城市居民的特色旅游购物中心,强调台湾特色,融入闽南元素,吸引台商的主流商贸运营商进驻大嶝,将大嶝建成为台湾商品的购物天堂。台湾商品的展销、研发和通路平台(展示、销售、加工、分拨中心)为台湾的商人进入大陆提供最佳的展示平台,成为集展示、销售、简单加工、物流分拨为一体的台湾商品交易中心。闽台民俗文化中心和商品创意体验基地在商贸基础上,引入代表闽台(台湾为主、闽南为辅)特殊的饮食文化、夜市文化、酒吧文化、民俗风情和商品创意文化的各类休闲旅游项目,让大嶝市场成为体验闽台民俗文化和商品创意的窗口。使竞争力不足的商品单一免税化向商品旅游一体化转变,强化创意旅游和体验消费,提高商品最高附加价值。413规划设计理念强化对台主题立足海峡西岸,依托两岸海峡经济圈一体化的大趋势,将大嶝市场建设为两岸交流驱动平台,重点突出对台特色的塑造。引入先进理念引进台湾商品发展和企业运作新概念文化创意加值和灵活创新中小企业体系;引入台湾商品新概念商旅一体化,借鉴台湾十多年的商品创意化经验;通过特色商品、创意产品和优美环境的结合,打造物流、知识流和人流三大经济支柱。拓展市场功能在满足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功能拓展需求的前提下,形成特色购物、体验旅游、休闲度假和文化创意相结合的综合型功能区,吸引人流的流通与驻留,带动市场消费。维持场所特征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以文化为线索,创造一处闽台民俗文化体验的集中场所;结合场地特征,特别是现状地形地貌特征和大嶝岛地域景观特色进行规划建设,突出闽台特色。创造多样空间通过点、线、面的空间组合,以及立体化的景观组织,形成多样化的空间效果。明确建设分期规划布局应利于形成相对独立的规划分区,满足“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开发需求,强化规划弹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42总体规划方案421方案比选本项目提供两个总平面布局方案,详见附图。方案一总平面布局本方案总体布局概念为“三大阶段、三大主题、一镇五村”以两岸商品交流合作之三阶段,发展出三大主题,形成“一镇五村”的布局概念。第一阶段互相展销交流,规划主题为购物主题公园,开发项目为大嶝小镇、温泉村和传艺村;第二阶段互相紧密结合,规划主题为两岸商品合作论坛,开发项目为乐活村;第三阶段互相产业链接,规划主题为两岸创意商品产业区,开发项目为创意村、新农村。大嶝小镇两岸商品相互展销平台,包括台湾商品免税城、大陆商品免税城与闽南风情街。并配套公交首末站、停车场、仓库等功能。温泉村两岸商务交流平台,利用温泉地热资源,设置商务交流会馆、企业温泉会所、户外大众温泉池和室内温泉设施等。传艺村两岸商品创意化学习平台,包括传艺馆群、三忠王宫民俗公园和创意学习工坊。乐活村以两岸商品合作论坛为核心,区内不单独设置大型会议中心,可以借助海峡论坛国际会议中心,结合国际大酒店设置小型会议中心,并配套水剧场、健康中心、娱乐中心、水上渔村和菜园别墅等休闲度假设施。创意村两岸创意商品研发产业平台。主要功能包括两岸创意广场、文创体验馆、创意大楼和花田中企业小总部,并配套服务中心。新农村两岸休闲农业体验推广平台。位于项目区范围之外,建议引进台湾休闲农业创新经验和模式进行开发。引进台湾绿色博览会的创新经验,以大嶝岛绿博园为核心项目,进行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实验,开发农业精品集市、特色农家民宿等设施。2空间结构本方案空间结构可以以“一轴四区”加以概括,具体为一轴“和合大道”,“和”者人与自然共生相融,“合”者人与人和谐交流。具体指中心景观绿化轴,是人与自然亲近、人与人交流的主要场所。以北入口广场为起点,南入口广场为结束,串联市场的所有功能区块,是整个市场的脊梁和主干,各个功能均以其为依托,通过步行通道和景观轴线与其串联,同时它也是市场公共开放空间的集合,在各个区块中部放大,形成聚散广场。四区指主题购物区、商务休闲区、交流体验区、商品创意区四个功能区。主题购物区位于市场北部,包括启动区及其二期,以台湾商品免税商场为主,包括入口广场和停车场功能,并结合购物流线组织,形成闽台风情街;商务休闲区位于启动区南部、大嶝中学北部,侧重温泉资源体验和传统工艺传承,包括温泉企业会所、温泉主题乐园、传统艺术学习工坊和前店后厂商业街等功能;交流体验区位于大嶝中学东侧,侧重民俗文化体验交流功能,包括星级酒店、演艺中心、博物馆、民俗度假村和污水处理厂等功能;商品创意区位于市场南侧,侧重商品创意企业孵化、创意商品展示交流和台企创意小总部等功能。另外,市场南面用地建议形成特色农业体验区,以精品创意农业市集、创意绿博园、农家乐度假村为主要功能,建设创意农业小总部和创意农业博览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41。表41方案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单位数值1总用地面积公顷83512总建筑面积万1113地上建筑面积万994地下建筑面积万125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