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的设计【优秀机械机电毕业设计论文】【A6039】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6页)
编号:98139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43.47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1-11
上传人:木***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电动自行车
调速
系统
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机电
电机
毕业设计
论文
a6039
- 资源描述:
-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36页,19300字左右.
英文翻译一份.
任务书一份.

- 内容简介:
-
外文资料翻译 1 is a of to of at in to at is of in of of it of or is of be by In to of of is a in so of is a of In to of ge to ge to of is by As 70 222 in of of s is a to In In to of MA of of on of Pu a of to 文资料翻译 2 of in of at a up to 206 24 ),in %, on as of s at 863, s of in of of at a in to s of in 18501880s, a of to of to as ). s of of of 889 0th of of on a A of in a of in 9011925; 1930s of of of 960s, of of he up is of of a 文资料翻译 3 of of , of is to no be or by of or of or in is or s to s is in or in or it is in of or is of of is a of to of it is up to at be at to of so of is of of to is an in of of at of is in is a in is in to be as as by be be to of is on is 外文资料翻译 4 so is in is to of at of of to to of is to to or to or is to in at is to of is to of is of . is to in in as or so we of in a is 50 a it is , , in to is of by of is a of a to of it is in a is is of on 文资料翻译 5 is is in or or At it on by is to to s In to of be of of it on s of or in or of as or is to of of is of of is to in or to it to as of is to on as of is of in it of of It of to of a to is of s at or of In 文资料翻译 6 so it to be in 外文资料翻译 1 属热处理 is a of to of at in to at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 is of in of of it of or is of be by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In to of of is a in so of is a of In to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of ge to ge to of is by 文资料翻译 2 70 222 in of of s is a to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 770前 222 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 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In In to of MA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of of on of Pu a of to of in of at a up to 206 24 ),in %, on as of s at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淬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 3000 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中国出土的西汉 (公元前 206公元 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 ,而表面含碳量却达 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但当时作外文资料翻译 3 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863, s of in of of at a in to s of in 1863 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法国人奥斯蒙德确立的铁的同素异构理论,以及英国人奥斯汀最早制定的铁碳相图,为现代热处理工艺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人们还研究 了在金属热处理的加热过程中对金属的保护方法,以避免加热过程中金属的氧化和脱碳等。 18501880s, a of to of to as ). s of of of 889 1850 1880 年,对于应用各种气体 (诸如氢气、煤气、一氧化碳等 )进行保护加热曾有一系列专利。 1889 1890 年英国人莱克获得多种金属光亮热处理的专利。 0th of of on a A of in a of in 9011925; 1930s of of of 960s, of of 二十世纪以来,金属物理的发展和其他新技术的移植应用,使金属热处理工外文资料翻译 4 艺得到更大发展。一个显著的进展是 1901 1925 年,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转筒炉进行气体渗碳 ; 30 年代出现露点电位差计 ,使炉内气氛的碳势达到可控,以后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红外仪、氧探头等进一步控制炉内气氛碳势的方法; 60 年代,热处理技术运用了等离子场的作用,发展了离子渗氮、渗碳工艺 ;激光、电子束技术的应用,又使金属获得了新的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方法。 属热处理的工艺 : up 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 is of of a of of , of is to no be or by of or of or 加热是热处理的重要工序之一。金属热处理的加热方法很多,最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为热源,进而应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电的应用使加热易于控制,且无环境污染。利用这些热源可以直接加热,也可以通过熔融的盐或金属,以至浮动粒子进行间接加热 。 in is or s to s is in or in or it is in of or 金属加热时,工件暴露在空气中,常常发生氧化、脱碳 (即钢铁 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 ),这对于热处理后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响。因而金属通常应在可控气氛或保护气氛中、熔融盐中和真空中加热,也可用涂料或包装方法进行保护加热。 is of of is a 文资料翻译 5 to of it is up to at be at to of so of is of of to 加热温度是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选择和控制加热温度 ,是保证热处理质量的主要问题。加热温度随被处理的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目的不同而异,但一般都是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以获得高温组织。另外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金属工件表面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时 ,还须在此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内外温度一致, 使显微组织转变完全,这段时间称为保温时间。采用高能密度加热和表面热处理时,加热速度极快,一般就没有保温时间,而化学热处理的保温时间往往较长。 is an in of of at of is in is a in is in to be as as by 冷却也是热处理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冷却方法因工艺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制冷却速度。一般退火的冷却速度最慢,正火的冷却速度较快,淬火的冷却速度更快。但还因钢种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空硬钢就可以用正火一样的冷却速度进行淬硬。 be be to of is on is 外文资料翻译 6 so is in 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三大类。根据加热介质、加热温度和冷却方法的不同,每一大类又可区分为若干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同一种金属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不同的组织,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能。钢铁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而且钢铁显微组织也最为复杂,因此钢铁热处理工艺种类繁多。 is to of at of of 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 to to of is to to or to or is to in at is to of is to of is of .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 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 is to in in as or so we of in a is 50 a it 文资料翻译 7 is , , in to 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他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 65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 称为回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is of by of is a of a to of it is in a is “四把火”随着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又演变出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为了获得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把淬火和高温回火结合起来的工艺,称为调质。某些合金淬火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后,将其置于室温或稍高的适当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以 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或电性磁性等。这样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时效处理。 is of on is is in or or At it on by 把压力加工形变与热处理有效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使工件获得很好的强度、韧性配合的方法称为形变热处理;在负压气氛或真空中进行的热处理称为真空热处理,它不仅能使工件不氧化,不脱碳,保持处理后工件表面光洁,提高工件的性能,还可以通入渗剂进行化学热处理。 is to to s In to of 文资料翻译 8 be of of it on s of or in or of as or 表面热处理是只加热工件表层,以改变其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为了只加热工件表层而不使过多的热量传入工件内部,使用的热源须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单位面积的工件上给予较大的热能,使工件表层或局部能短时或瞬时达到高温 。表面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应加热热处理,常用的热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应电流、激光和电子束等。 is to of of is of of is to in or to it to as of is to on as of 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化学热处理与表面热处理不同之处是后者改变了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他合金元素的介质 (气体、液体、固体 )中加热,保温较长时间,从而使工件表层渗入碳、氮、硼和铬等元素。渗入元素后,有时还要进行其他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及回火。化学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渗碳、渗氮、渗金属。 is of in it of of It of to 文资料翻译 9 of 热处理是机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大体来说,它可以保证和提高工件的各种性能 ,如耐磨、耐腐蚀等。还可以改善毛坯的组织和应力状态,以利于进行各种冷、热加工。 a to is of s at or of In so it to be in 例如白口铸铁经过长时间退火处理可以获得可锻铸铁,提高塑性 ;齿轮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使用寿命可以比不经热处理的齿轮成倍或几十倍地提 高;另外,价廉的碳钢通过渗入某些合金元素就具有某些价昂的合金钢性能,可以代替某些耐热钢、不锈钢 ;工模具则几乎全部需要经过热处理方可使用。 外文资料翻译 1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 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 770前 222 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 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 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淬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 3000 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中国出土的西汉 (公元前 206公元 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 ,而表面含碳量却达 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63 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 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法国人奥斯蒙德确立的铁的同素异构理论,以及英国人奥斯汀最早制定的铁碳相图,为现代热处理工艺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人们还研究了在金属热处理的加热过程中对金属的保护方法,以避免加热过外文资料翻译 2 程中金属的氧化和脱碳等。 1850 1880 年,对于应用各种气体 (诸如氢气、煤气、一氧化碳等 )进行保护加热曾有一系列专利。 1889 1890 年英国人莱克获得多种金属光亮热处理的专利。 二十世纪以来,金 属物理的发展和其他新技术的移植应用,使金属热处理工艺得到更大发展。一个显著的进展是 1901 1925 年,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转筒炉进行气体渗碳 ; 30 年代出现露点电位差计 ,使炉内气氛的碳势达到可控,以后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红外仪、氧探头等进一步控制炉内气氛碳势的方法; 60 年代,热处理技术运用了等离子场的作用,发展了离子渗氮、渗碳工艺 ;激光、电子束技术的应用,又使金属获得了新的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方法。 金属热处理的工艺 : 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 ,不可间断。 加热是热处理的重要工序之一。金属热处理的加热方法很多,最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为热源,进而应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电的应用使加热易于控制,且无环境污染。利用这些热源可以直接加热,也可以通过熔融的盐或金属,以至浮动粒子进行间接加热。 金属加热时,工件暴露在空气中,常常发生氧化、脱碳 (即钢铁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 ),这对于热处理后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响。因而金属通常应在可控气氛或保护气氛中、熔融盐中和真空中加热,也可用涂料或包装方法进行保护加热。 加热温度是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选择和控制加热温 度 ,是保证热处理质量的主要问题。加热温度随被处理的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目的不同而异,但一般都是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以获得高温组织。另外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金属工件表面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时,还须在此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内外温度一致, 使显微组织转变完全,这段时间称为保温时间。采用高能密度加热和表面热处理时,加热速度极快,一般就没有保温时间,而化学热处理的保温时间往往较长。 冷却也是热处理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冷却方法因工艺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制冷却速度。一般退火的冷却速度最慢,正火的冷却速度较快,淬火的冷却速度更快。但还因钢种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空硬钢就可以用正火一样外文资料翻译 3 的冷却速度进行淬硬。 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三大类。根据加热介质、加热温度和冷却方法的不同,每一大类又可区分为若干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同一种金属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不同的组织,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能。钢铁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而且钢铁显微组织也最为复杂,因此钢铁热处 理工艺种类繁多。 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 淬火是 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他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 65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四把火”随着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又演变出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为了获得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把淬火和高温回火结合起来的工艺,称为调质。某些合金淬火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后,将其置于室温或稍高的适 当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以 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或电性磁性等。这样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时效处理。 把压力加工形变与热处理有效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使工件获得很好的强度、韧性配合的方法称为形变热处理;在负压气氛或真空中进行的热处理称为真空热处理,它不仅能使工件不氧化,不脱碳,保持处理后工件表面光洁,提高工件的性能,还可以通入渗剂进行化学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是只加热工件表层,以改变其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为了只加热工件表层而不使过多的热量传入工件内部,使用的热源须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单位面积的工件上给予较大的 热能,使工件表层或局部能短时或瞬时达到高温。表面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应加热热处理,常用的热源外文资料翻译 4 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应电流、激光和电子束等。 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化学热处理与表面热处理不同之处是后者改变了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他合金元素的介质 (气体、液体、固体 )中加热,保温较长时间,从而使工件表层渗入碳、氮、硼和铬等元素。渗入元素后,有时还要进行其他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及回火。化学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渗碳、渗氮、渗金属。 热 处理是机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大体来说,它可以保证和提高工件的各种性能 ,如耐磨、耐腐蚀等。还可以改善毛坯的组织和应力状态,以利于进行各种冷、热加工。 例如白口铸铁经过长时间退火处理可以获得可锻铸铁,提高塑性 ;齿轮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使用寿命可以比不经热处理的齿轮成倍或几十倍地提高;另外,价廉的碳钢通过渗入某些合金元素就具有某些价昂的合金钢性能,可以代替某些耐热钢、不锈钢 ;工模具则几乎全部需要经过热处理方可使用。 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200 8 年 2 月 19 日 毕业设计题目 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的设计 指导教师 俞云强 职称 讲师 专业名称 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 机电 50532 学生姓名 徐帅 学号 5020053233 设计要求 3000 字以上) 动自行车调速系统的相关设计 ; 完成毕业课题的计划安排 序号 内容 时间安排 1 外文资料翻译 搜集相关资料并调研 ,完成调研报告 进行硬件电路的设计及相关部件的设计 ,并完成相关程序的编写,编写说明书,绘制相关图纸。 整理 毕业设计说明书 并定稿,准备答辩 答辩 辩提交资料 外文资料翻译,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 毕业设计说明书, 相关图纸。 计划答辩时间 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 技术 学 院 2008 年 2 月 19 日 分类号 密级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 目 : 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的设计 英文并列题目 : 生姓名 : 徐帅 专 业 : 机电一体化技术 指导教师 : 俞云强 职 称 : 讲 师 毕业设计说明书提交日期 地址: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单片机控制的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调速系统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等小功率的工作情况。并能将多余的电能回溃。该系统具有调速性能好、功率因数高、节能、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本文从系统要求分析入手,将整个系统分成四个部分,分析和讨论了各个部分的电路原理、控制策略、实现方法。详细讨论了系统的各种工况及信号的传递情况,并得到了系统各个部分在不同工况的工作状态。系统各部分的控制电路基于 司的控制芯片 8051 单片机。根据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的特性实施脉宽 制,并通过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通过八段数码管动态显示 转速,通过软硬件的配合,实现了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 本文主要是让更多的人正确的认识电动自行车和对电动自行车的主要器件的保养,便与延长电动自行车的寿命。 关键词 : 单片机、脉宽调速系统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八段数码管动态显示、转速传感器 ,蓄电池 CM of C to to be of of of in of in of of of s 8051 to C of WM of is to to of on of C of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系统要求 2 第三章 总体规划 4 第四章 电路设计 5 第五章 主要器件性能及原理 10 5、 1 片机内部结构 10 5、 2 A/D 转换芯片 13 5、 3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14 5、 4 三端式稳压器 78 17 5、 5 集成转速传感器 21 5、 6 译码器 25 动自行车的核心 蓄电池 29 制器与保护功能 30 第六章 电动自行车的维修 和保养 33 第七章 结束语 34 第八章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 第一章 引言 电动车的发展史比燃油汽车更长,世界上第一辆机动车就是电动车。后来,由于燃油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电动车在能源技术和行驶里程的研制上长期未能取得突破,从 20世纪 20年代初至 60年代末,电动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沉寂期。进入 70年代以来,由于中东石油危机的爆发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注,电动车才再度成为技术发 展的热点 。 近几十年来,主要工业化国家为电动车的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电动车的各项相关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尽管电动车在能源和行驶里程的研制方面,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电动车的 美好前景仍然激励着人们锲而不舍地开发新型电动车,改善其性能 处于世纪之交的今天,能源和环境对人类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尽快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世界各国的政府、学术界、工业界正在加大对电动车开发的投资力度,加快电动车的商品化步伐。虽然目前电动车在能源和行驶里程方面还未能尽如人意,但已足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之后,电动车正面临着重大的技术突破,有望成为 21世纪的重要交通工具 。 现代电动车是融合了电力、电子、机械控制、材 料科学以及化工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产品。整体的运行性能、经济性等首先取决于电池系统和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电动车的电机驱动系统一般由 4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控制器 、 功率变换器、电动机及传感器。目前电动车中使用的电动机一般有直流电动机、感应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以及永磁无刷电动机等。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 第二章 系统要求 2. 1 电动车对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电动车的运行,与一般的工业应用不同,非常复杂。因此,对驱动系统的要求是很高的。 电动车用电动机应具有瞬时功率大,过载能力强、过载系数应为 (3 4),加速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动车用电动机应具有宽广的调速范围,包括恒转矩区和恒功率区。在恒转矩区,要求低速运行时具有大转矩,以满足起动和爬坡的要求;在恒功率区,要求低转矩时具有高的速度,以满足车在平坦的路面能够高速行驶的要求 。 动车用电动机应能够在车减速时实现再生制动,将能量回收并反馈回蓄电池,使得电汽车具有最佳能量的利用率,这在内燃机 的摩托 车上是不能实现的。 动车用电动机应在整个运行范围内,具有高的效率,以提高 1 次充电的续驶里程。 另 外还要求电动车用电动机可靠性好,能够在较恶劣的环境下长期工作,结构简单适应大批量生产,运行时噪声低,使用维修方便,价格便宜等。 于 电动车对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采用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 。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是一种高性能的电动机。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直流电动机的外特性而没有刷组成的机械接触结构。加之,它采用永磁体转子,没有励磁损耗:发热的电枢绕组又装在外面的定子上,散热容易,因此,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没有换向火花,没有无线电干扰,寿命长,运行可靠,维 修简便。此外,它的转速不受机械换向的限制,如果采用空气轴承或磁悬浮轴承,可以在每分钟高达几十万转运行。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机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高的效率,在电动车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系统 。 典型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是一种准解耦矢量控制系统,由于永磁体只能产生固定幅值磁场,因而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非常适合于运行在恒转矩区域,一般采用电流滞环控制或电流反馈型 来完成。为进一步扩充转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也可以采用弱磁控制。弱磁控制的实质是使相电 流相位角超前,提供直轴去磁磁势来削弱定子绕组中的磁链。 。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受到永磁材料工艺的影响和限制,使得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功率范围较小,最大功率仅几十千瓦。永磁材料在受到振动、高温和过载电流作用时,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3 其导磁性能可能会下降或发生退磁现象,将降低永磁电动机的性能,严重时还会损坏电动机,在使用中必须严格控制,使其不发生过载。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在恒功率模式下,操纵复杂,需要一套复杂的控制系统,从而使得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驱动系统造价很高。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4 第三章 总体规划 对于 电动自行车 控制系统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控制电路 的 设计;二、传感器选择以及安放设计;三 、显示电路的设计;四 、程序设计。从总的方面来考虑,传感器的使用应该尽量减少单片机的信号处理量,但是又必须能使车行驶自如。控制电路要根据选用的电机和传感器来设计,主要考虑稳定性,抗干扰性。控制核心采用 51单片机,控制系统与电路用光耦完全隔离以避免干扰。控制上采用分时复用技术,仅用一块单片机就实现了信号采集,电机控制 和转速显示 。 如图 3图 3动自行车的基本原理是:由蓄电池提供电能,电动机驱动自行车。 直流电动机 单片机 显示部分 转速传感器 控制电路 驱动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5 第四章 电路设计 控制电路主要有电源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单片机接口电路、显示电路四个部分。考虑到电机的起动电流和制动时比较大,会造成电源电压不稳定容易对单片机和传感器的工作产生干扰,所以,电机驱动电路和单片机以及传感器电路用光耦隔离。传感器的电源直接使用 24片机的电源则通过三端稳压器 784V。 4 1 电源电路 24V 直流电源经三端稳牙器 74出即为单片机所要求的 +5V 电源。 电路中接入电容 防止稳压器产生高频自激振荡并抑制电路引入的高频干扰。 大容量的 减小稳压电源输出端由输入电源引入的低频干扰。输入端意外短路时,给输出电容器 止 ,造成调整管 图 4 2 显示电路 显示部分采用单片机串口通讯,以节省单片机的端口,单片机通过中断的方式 为显示服务。直流电动机的额定转速为 190 转每分大约需要三位数码显示。驱动器采用7410欧的限流电阻。 见图 4 4 3 控制电路 打开系统电源后由电位器控制电动机转速, 上那一路模拟电压被转换成数字量由 上的地址决定。 部 “ 地址锁存与译码 ” 电路便能把位 A/单片机使 ,一旦 A/D 转换完成, 方面把 A/D 转换后的数字量送入它的三态输出缓 冲器另一方面又使 片机检测和V 5 L 0 53 3 3 3 6 响应该中断请求后就通过使 便可以从 2。单片机根据 A/D 转换后的数字量输出相应的巨型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经 74大后经光电藕荷控制继电器。 见附图 4 4 4 驱动电路及原理 下面主要对驱动电路进行一下介绍: 电动自行车使用 24 对于这种小功率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 线性型 : 使用功率三极管作为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控制直流电机。线性 型驱动的电路结构和原理简单,成本低,加速能力强,但功率损耗大,特别是低速大转距运行时,通过电阻 热厉害,损耗大。 另一种 脉宽调制 型: 脉宽调速( 常用的 一种调速方式 ,这种调速方式有调速特性优良、调整平滑、调速范围广、过载能力大,能承受频繁的负载冲击,还可以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的等优点。因此决定采用 式控制直流电机。永磁式直流电机脉宽调速原理 永磁式直流电动机电机转速由电枢电压 枢电 枢电压 V,电机就停转。直流电机的具体调速过程是:先让它启动一段时间,然后切断电源,电动机因惯性而降速转动。在转速降到一定限度时使电动机再次接通电动机因此而再次加速。不断的给电枢两端送入脉动电压源(即脉动信号) 就可以使电动机的转速控制在指定的范围内。如图 4 脉冲信号: t T 转速: D 4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7 * 中 D=t/ 均转速和电枢上的脉冲占空比 均速度) 0 D(占空比) 图 4图可知,平均转速与占空比并非完全的线性关系,但可以近似的看成是线性关系。因此电动机的平均转速 加以控制。 双向式 : 在一个脉冲周期内 (T= 3导通的时间为 4导通的时间为 样在 机通过的是 正向电流,在 段时间内为反相电流。当 过改变 电路图 见附图 4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0 第五章 主要器件性能及原理 电动车的性能指标一般包括:驱动性能、驾驶性能、车载能源系统性能三部份,其中驱动性能取决于电机功率因素,车载能源系统性能取决于电池的容量,驾驶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加速性能、最大爬坡性 能、刹车性能及驾驶里程性能等驾驶模式,驾驶性能指标的优劣取决于控制系统驾驶模式的技术 5 1 8051 是 列单片机的典型产品,我们以这一代表性的机型进行系统的讲解。 8051 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 (数据存储器 (定时 /计数器、 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三大总线,现在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中央处理器 (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 8 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 8位二进 制数据或代码, 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 据存储器 ( 8051内部有 128 个 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元和 128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编址的,专用寄存器只能用于存放控制指令数据,用户只能访问,而不能用于存放用户数据,所以,用户能使用的的 28个,可存放读写的数据,运算的中间结果或用户定义的字型表。 序存储器 ( 8051共有 4096 个 8位掩膜 于存放用户程序,原始数据或表格。 定时 /计数器 ( 8051有两个 16 位的可编程定时 /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产生中断用于控制程序转向。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I/O)口 8051共有 4组 8位 I/ 用于对外部数据的传输。 双工串行口 8051内置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用于与其它设备间的串行数据传送,该串行口既可以用作异步通信收发器,也可以当同步移位器使用。 8051 具备较完善的中断功能,有两个外中断、两个定时 /计数器中断和一个串 行中断,可满足不同的控制要求,并具有 2级的优先级别选择。 8051内置最高频率达 12于产生整个单片机运行的脉冲时序,但8051单片机需外置振荡电容。 单片机的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的形式,即哈佛(构,另一种是采用通用计算机广泛使用的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合二为一的结构,即普林斯顿 (构。 列单片机采用的是哈佛结构的形式,而后续产品 16位的 构。 下图是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2 031、 8051及 8751 均采用 40图是它们的引脚配置, 40个引脚中,正电源和地线两根,外置石英振荡器的时钟线两根,4 组 8 位共 32个 I/O 口,中断口线与 线复用。现在我们对这些引脚的功能加以说明: 接地脚。 正电源脚,正常工作或对片内 +5V 电源。 时钟 ,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出端。 8051的时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片内时钟振荡方式,但需在 18和 19脚外接石英晶体 (2振荡电容,振荡电容的值一般取 10外一种是外部时钟方式, 即将 部时钟信号从 031、 8051及8751均采用 40图是它们的引脚配置, 40个引脚中,正电源和地线两根,外置石英振荡器的时钟线两根, 4组 8位共 32个 I/中断口线 与 在我们对这些引脚的功能加以说明: 接地脚。 正电源脚,正常工作或对片内 +5V 电源。 时钟 ,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入端。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3 时钟 内振荡电路的输出端。 8051的时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片内时钟振荡方式,但需在 18和 19脚外接石英晶体 (2振荡电容,振荡电容的值一般取 10外一种是外部时钟方式,即将 部时钟信号从 输入 。 输入输出 (I/O)引脚: 入输出脚, 入输出脚, 入输出脚, 入输出脚,这些输入输出脚的功能说明将在以下内容阐述。 8051 通电,时钟电路开始工作,在 4 个时钟周期以上的高电平,系统即初始复位。初始化后,程序计数器 向0000H, 出口全部为高电 平,堆栈指钟写入 07H,其它专用寄存器被清 “0” 。高电平下降为低电平后,系统即从 0000H 地址开始执行程序。然而,初始复位不改变 括工作寄存器 状态, 8051的初始态如下表: 8051的复位方式可以是自动复位,也可以是手动复位,见下图。此外,是一复用脚, 电其间,此脚可接上备用电源,以保证单片机内部 据不丢失。 5. 2 A/位模数转换器。 它的模数转换原理采用逐次逼进型,芯片由单个 5以分时对 8路输入模拟量进行 A 型的 A 00 微妙左右。在同类型产品中, 数转换器的分辨率、转换速度和价位都属于居中位置。 内部逻辑结构,如图 5 特殊功能寄存器 初始态 特殊功能寄存器 初始态 0H B 00H 0H 7H 0H 0H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4 图 5部结构 引脚功能说明: 8位数字量输出, A 8路模拟电量输入,可以是: 0 5V 或者 5V 510V +10V。 +极性参考电源。 极性参考电源。 动 A D 转换控制输入,高电平有效。 部输入的工作时钟,典型频率为 500 址锁存控制输入,高电平开启接收 3位地址码,低电平锁存地址。 3位地址输入,其 8个地址值分别选中 8路输入模拟量 字量输出使能控制,输入高有效,输出 A 7 数转换状态输出 。当模数转换未完成时, 模数转换完成时, 片工作电源 5V。 片接地端。 5 3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无刷直流电动机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动机的定子绕组多做成三相对称星形接法,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十分相似。电动机的转子上粘有已充磁的永磁体,为了检测电动机转子的极性,在电动机内装有位置传感器。驱动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5 由功率电子器件和集成电 路等构成,其功能是:接受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制动信号,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制动;接受位置传感器信号和正反转信号,用来控制逆变桥各功率管的通断,产生连续转矩;接受速度指令和速度反馈信号,用来控制和调整转速;提供保护和显示等等。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简图如图 5图 5 主电路是一个典型的电压型交 交电路,逆变器提供等幅等频 5 永磁体 位置传感器产生相位差 120 的 U、 V、 合正 /反转信号产生有效的六状态编码信号 : 101、 100、 110、 010、 011、 001,通过逻辑组件处理产生 就是说将直流母线电压依次加在 A+A+B+B+C+C+样转子每转过一对 种状态下,仅有两相绕组通电,依次改变一种状态,定子绕组产生的磁场轴线在空间转动 60电角度,转子跟随定子磁场转动相当于 60电角度空间位置,转子在新位置上,使位置传感器 U、 V、 的编码又改变了功率管的导通组合,使定子绕组产生的磁场轴再前进 60电角度,如此循环,无刷直流电动机将产生连续转矩,拖动负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6 载作连续旋转。正因为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换向是自身产生的,而不是由逆变器强制换向的,所以也称作自控式同步电动机。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位置传感器编码使通电的两相绕组合成磁场轴线位置超前转子磁场轴线位置,所以不论转子的起始位置处在何处,电动机在启动瞬间就会产生足够大的启动转矩,因此转子上不需另设启动绕组。 由于定子磁场轴线可视作同转子轴线垂直,在铁芯不饱和的情况下,产生的 平均电磁转矩与绕组电流成正比,这正是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电流 电动机的转矩正比于绕组平均电流: N m) 电动机两相绕组反电势的差正比于电动机的角速度: ( V) 所以电动机绕组中的平均电流为: ( A) 其中, 是调制波的占空比, 此可以得到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 2 常数,为电动机的角速度( s),所以,在一定的时,改变占空比,就可以线性地改变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得到与他励直流电动机电枢电压控制相同的控制特性和机械特性。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速设定,取决于速度指令 果速度指令最大值为+5 n 么, +5n,这就实现了变速设定。 当 论是负载变化、电源电压变化,还是环境温度变化,当转速低于指令转速时,反馈电压 制波的占空比就会变大,电枢电流变大,使电动机产生的电磁转矩增大而产生加速度,直到电动机的实际转速与指令转速相等为止;反之,如果电动机实际转速比指令转速高时,减小, 生减速度,直至实际转速与指令转速相等为止。可以说,无刷直流电动机在允许的电压波动范围内,在允许的过载能力以下,其稳态转速与指令转速相差在 1%左右,并可以实现在调速范围内恒转矩运行。 由于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来源于永磁体,所以不象异步机那样需要从电网吸取励磁电流;由于转子中无交变磁通,其转子上既无铜耗又无铁耗,所以效率比同容量异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7 电动机高 10%左右,一般来说,无刷直流电动 机的力能指针( 同容量三相异步电动机高 12%电动机采用无锡市日驰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型号 额定电压( V) 额定转速( r/额定功率( W) 效率( %) 4 190 140 74 5 4 三端式稳压器 788图 5路如图 5示,三端式稳压器由启动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取样比较放大电路、调整电路和保护电路等部分组成。下面对各部 分电路作简单介绍。 在集成稳压器中,常常采用许多恒流源,当输入电压 些恒流源难以自行导通,以致输出电压较难建立。因此,必须用启动电路给恒流源的 4、 动电路由 输入电压 电流通过 时恒流源 个电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电路启动完毕。与此同时, 零而截止,切断了启动电路与放大电路的联系,从而保证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8 基准电压电路由 1、 路中的基准电压为 式中 3、 构成的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值。在电路设计和工艺上使具有正温度系数的 使基准电压 时,对稳压管 而保证基准电压不受输入电压波动的影响。 这部分电路由 中 7、 6组成带恒流源的差分式放大电路; 9、 果没有 流源管 调整管满载时 当负载开路时 , 时 8,使得 对比较放大电路来说是不允许的,为此接入由 样就减轻了 减流式保护电路由 护的目的主要是使调整管(主要是 在安全区以内工作,特别要注意使它的功耗不超过额定值先考虑一种简单的情况。假设图 1中的 14不存在, 时,如果稳压电路工作正常,即 ,使 于它的分流作用,减小了 而限制了输出电流。这种简单限流保护电路的不足之处是只能将输出电流限制在额定值以内。由于调整管的耗散功率 有既考虑通过它的电流和它的管压降 使 则 致 经整理后得 显然, ( 大,即调整管的 而使调整管的功耗限制在允许范围内。由于 上述保护称为减流式保护。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9 过热保护电路电路由 13组成。在常温时, 14、 电路工作没有影响。当某种原因(过载或环境温升)使芯片温度上升到某一极限值时, 致 整管 13分流,输出电流 而达到过热保护的目的。 电路中 10管的 11管的 改善温度稳定性。 值得指出的是:当出现故障时,上述几种保护电路是互相关联的。 图 5图 58常工作时,输入、输出电压差应大于 2 3V。电路中接入电容 防止稳压器产生高频自激振荡并抑制电路引入的高频干扰。 减小稳压电源输出端由输入电 源引入的低频干扰。 输入端意外短路时,给输出电容器 止 成调整管 三端稳压器的参数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0 参 数 单位 7805 输出电压范围 V 大输入电压 V 35 最大输出电流 A 0 变化引起 ) 00( i 变化引起 ) 0(25V) 度变化引起 ) 0=500器件压降 (V 20=偏置电流 输出电阻 7 输出噪声电压(10100V 40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1 5 5 集成转速传感器 成转速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外围电路简单等优点,是传统的分立式转速传感器的升级换代产品。下面是 转速属于常规电测参数。测量转速时经常采用磁阻式传感器或光电式传感器进行非接触性测量,传统的磁阻式传感器是由磁钢、线圈等分立元件构成的,亦可用耳塞机改装而成。但这种传感器存在一些缺点:第一,灵敏度低,传感器与转动齿轮的最大间隙(亦称磁感应距离)只有零点几毫米;第二,在测量高速旋转物体的转速时,因安装不牢固或受机械振动,容易与齿轮发生碰撞,安全性较差;第三,这种传感器所产生的是幅度很低且变化缓慢的模拟电压信号,因此,需要经过放大、整形后变成沿口陡直的数字频率信号,才能送给数字转速仪或数字频率计测量转速,而且外围电路比较复杂;第四,它无法测量非常低(接近于零)的转速,因为这时磁阻式传感器可能检测不到转速信号。 目前,转速传感器正朝着高灵敏度、高可靠性和全集成 化的方向发展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2 型传感器的性能特点 芯片内含高性能磁钢、磁敏电阻传感器和。它利用来完成信号变换功能,其输出的电流信号频率与被测转速成正比,电流信号的变化幅度为。由于其外围电路比较简单,因而很容易配二次仪表测量转速。 器件的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它的齿轮转动频率范围是,而且即使在转动频率接近于零时,它也能够进行测量。传感器与齿轮的最大磁感应距离为(典型值),由于与齿轮相距较远,因此使用比较安全。 该传感器抗干 扰能力强,同时具有方向性,它对轴向振动不敏感。另外,芯片内部还有电磁干扰()滤波器、电压控制器以及恒流源,从而保证了其工作特性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的体积较小,其最大外形尺寸为 ,能可靠固定在齿轮附近。 采用电源供电(典型值),最高不超过。工作温度范围宽达 。 工作原理 型集成转速传感器的外形如图所示,它的两个引脚分别为(接电源端)和(方波电流信号输出端)。为使信号变换器处于较低的环境温度中 ,设计时专门将与传感元件分开,以改善传感器的高温工作性能。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3 该传感器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其内部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磁敏电阻传 感器;前置放大器;施密特触发器;开关控制式电流源;恒流源;电压控制器。 实际上,该传感器是由只磁敏电阻构成的一个桥路,可固定在靠近齿轮的地方,其测量原理如图所示。 当齿轮沿轴方向转动时,由于气隙处的磁力线发生变化,磁路中的磁阻也随之改变,从而可在传感器上产生电信号。此外,该传感器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它对沿轴转动的物体十分敏感,而对沿轴方向的振动或抖动量很不敏感。这正 是测量转速所需要的。 工作时,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首先通过滤波器滤除高频电磁干扰,然后经过前置放大器,再利用施密特触发器进行整形以获得控制信号,并将其加到开关控制式电流源的控制端。的输出电流信号是由两个电流叠加而成的,一个是由恒流源提供的恒定电流,另一个是由开关控制式电流源输出的可变电流。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 当控制信号(低电平)时,该电流源关断,。当(高电平)时,电流源被接通, ,从而使得。图给出了从端输出的方波电流信号的波形,其高电平持续时间为,周期为。输出波形的占空比 。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分别仅为 和 。 芯片中的电压控制器实际上是一个并联调整式稳压器,可用于为传感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而电阻、稳压管和晶体管则可构成取样电路,其中接成射极跟随器。为误差放大器,为并联式调整管。这样,在经过、分压后可给提供基准电压,从而在发生变化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4 时, 由对取样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后产生误差电压,同时通过改变上的电流来使保持不变。 的典型应用 安装方法应当安装在转动齿轮的旁边。若被测转动工件上没有齿轮,亦可在转盘外缘处钻一个小孔,套上螺扣,再拧上一个螺杆并用弹簧垫圈压紧,以防止受震动后松动,并以此代替齿尖获得转速标记信号。 型应用电路 型集成转速传感器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所示。工作时,转速传感器输出方波电流信号,从而在负载电阻与负载电容上形成电 压频率信号(),并送至二次仪表。通常取 、 。需要指出:输出的是齿轮转动频率(单位是,即次)信号,欲得到转速(),还应将除以齿轮上的齿数,并将时间单位改成分钟,公式如下: 图()所示电路是由二极管、稳压管和电容构成的静电放电()保护电路,该电路可吸收的电压,因而可对芯片起到保护作用。此外,还需注意,在存放系列产品时,不要将多个芯片放在一起以防磁化。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5 码器 串行移位译码器 74 7474主要由时钟线控制,时钟线每来一个上升弦,数据线 将把一位数移进去,移八次就进一个字节,同时在数码管显示出来。 译码器 是 实现组合逻辑 的功能部件 。它的输入是二进制的代码,输出是一组高低电平信号,每输入一组不同的代码,只有一个输出端呈现有效信号。 74输入 /输出引脚分成两组,其工作原理如下: 允许 E 方向控制 操作 低电平 低电平 总线 低电平 高电平 总线 高电平 悬空 隔离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6 一 1主程序框图 开始启动A/栈针初始化分配显示缓冲区 设置中断开 断允许 断 扫描键盘 未按下 按下 扫描描 动 A/调用调宽程序 返回 启动 A/D 转换 调用显示程序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7 2 3部分子程序 延时子程序:定时功能。 于控制马达转速。 89片没有 要通过编程实现。为了在输出 时,单片机仍能执行其他程序,可以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溢出中断来实现。占空比占用一个字节的 空比 D=N/256。(脉宽调速是使用单片机内部中断产生周 期约为 8过改变高电平的宽度来进行改变电机的转速) 利用单片机输出 实现了从 0% 100%线性可调。 源码如下: ;单片机串口通信 +;在 ;定时器 0工作在方式 3, ;定义: 0H , 1H ;0H ;脉冲频率 ;1H ;脉冲宽度 000H 保护现场 读 A/D 转换结果 送至 显示缓冲区 启动 A/D 转换 恢复现场 返回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8 00调宽子程序 01 ;脉频率子程序 00H 03H ;定时。 56 ;200率为 50186 ;70冲宽度为 35% 用示波仪实测相合。 A . ;= ;定时值通过串口接收,在 ;定时器 0工作在方式 3, ;定义: 0H , 1H ;程序入口 入: ;1的中断标志。本段为脉冲频率。 00H ;暂停中断以仿干扰 03H 56 ;120宽 35%. 186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9 A ; ;脉宽结束,输出低电平。 ;同时关 断。 7 电动自行车的核心蓄电池 1电动车的电池的性能 为什么天冷性能差天热性能好? 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一个电化学的反应过程,是受温度影响的,以 25度为标准温度,放电过程中,每下降一度,电池容量几乎下降百分之一,充电过程更明显,所以在冬天,尽量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充 电(当然也不是温度越高越好,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池寿命,甚至发生危险),以便充电饱满。电动车电池的充电基本都是三段式充电,第一阶段是恒定电流充电,第二阶段是恒压充电,第三阶段是浮充充电,第一、二阶段时,充电器显示红灯,随着电池趋于饱和,充电电流越来越小,当电流小于设计值后,充电器指示灯有红色变为绿色,继而转为第三阶段, 2小时后即认为充满,此过程是由电子元件完成,并非双金属片 2电动车的电池原理是什么 电池的内部一般是 22 28的稀硫酸。电池正放的时候电解液可以淹没极板并且还剩下一点空间如果把电池横放的话会有一 部分电极板暴露在空气中,这对电池的极板非常不利,而且一般的电池的观察孔或者电池的顶部都有排气口与外界相通,所以电池横放电解液很容易流出。蓄电池是电池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能把有限的电能储存起来,在合适的地方使用。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它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板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板作正极,并用 22 28的稀硫酸作电解质。在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电池在放电时,金属铅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为硫酸铅;二氧化铅是正极,发生还原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30 应,被还原为硫酸铅。电池在用直流电充 电时,两极分别生成铅和二氧化铅。移去电源后,它又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组成化学电池。铅蓄电池是能反复充电、放电的电池,叫做二次电池。它的电压是 2V,通常把三个铅蓄电池串联起来使用,电压是 6V。汽车上用的是 6个铅蓄电池串联成 12蓄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补充硫酸,使电解质保持含有 22 28的稀硫酸。 放电时 ,电极反应为 : 4H+ + 2 2负极反应 : 2 总反应 : 2= 2 2向右反应是放电 ,向左反应是充电 ) 蓄电池的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 动车,滑板车,汽车,风能太阳能系统,安全报警等等方面。 铅酸蓄电池产品主要有下列几种,其用途分布如下: 起动型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柴油机等起动和照明; 固定型蓄电池:主要用于通讯、发电厂、计算机系统作为保护、自动控制的备用电源; 牵引型蓄电池:主要用于各种蓄电池车、叉车、铲车等动力电源; 铁路用蓄电池:主要用于铁路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客车起动、照明之动力 ; 储能用蓄电池:主要用于风力、太阳能等发电用电能储 车用电机控制器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之快,使人难以想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