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学说”还是“理论”_第1页
经络是“学说”还是“理论”_第2页
经络是“学说”还是“理论”_第3页
经络是“学说”还是“理论”_第4页
经络是“学说”还是“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是“学说”还是“理论”文章编号02552930200606044602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A经络是“学说“还是“理论“王富眷李铁长春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长春130117CHINESEACUPUNCTUREMOXIBUSTION,JUNE2006,VO126NO6摘|I目的明确经络理论的概念方法从学说和理论概念差异的对比入手,依据科学理论的实践性特征,抽象性特征和逻辑系统性特征,对经络理论的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结论经络共有科学理论的各种特征,所以应该是科学理论把经络定义为科学理论对于经络实质研究,针灸规范化研究和针灸学理论体系创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题词经络研究经络学说中医基础理论CHANNELSANDCOLLATERALSAREDOCTRINE“OR“THEORY“WANGFUCHUNLJCOLLEGEOFACUPUNCTUREMASSAGECHANGCHUNCOLLOGEOFTCM,CHANGCHUN130117,CHINAAACTOBJECTLVETODEFINETHECONCEPTOFMERIDIANTHEORYMETHODSCHARACTERISTICSOFMERIDIANTHEORYWERESYSTEMATICALLYANALYZEDBYTHECOMPARISONOFDIFFERENCESOFDOCTRINEANDTHEORYCONCEPTSANDACCORDINGTOPRACTICALITY,ABSTRACTIONAND1OGICALITYOFSCIENTIFICTHEORYRESULTSMERIDIANSHAVEVARIOUSCHARACTERISTICSOFSCIENTIFICTHEORY,SOITSHOULDBEASCIENTIFICTHEORYCONCLUSIONMERIDIANSARENOTADOCTRINE,BUTISASCIENTIFICTHEORY,THATTHEMERIDIANSAREDEFINEDASSCIENTIFICTHEORYISOF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FORSTUDIESOFMERIDIANESSENCEANDSTANDARDIZATION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ANDINNOVATIONOFTHEORETICALSYSTEM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KEYWORDSRESEARCHONMERIDIANSIMERIDIANTHEORYIBASICTHEORIESTCM关于经络是“学说“还是“理论“,在针灸学术界至今说法不一,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如邱茂良主编的第5版针灸学教材,孙国杰主编的第6版针灸学教材,石学敏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中都称“经络学说“,而在沈雪勇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中却“经络学说“与“经络理论“并称笔者认为,经络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部分之一,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尤其是针灸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是反复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同时经络本身也具备了科学理论的各种基本特征,即实践性特征,抽象性特征和逻辑系统性特征因此,经络不应是学说,应该称为经络理论1关于“学说“与“理论“的概念所谓“学说“是指“学术上有系统的主张或见解“_1,或“在学术上自成系统的观点或见解“E2,而“理论“指的是“概念和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正确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第一作者简介王富春1961一男,教授研究方向特定穴机理与临床研究EMAILFUCHENWANG420126CORGI正确反映,来源于社会实践,并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1,或“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口,或“由实践概括出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知识的系统结论“2由以上各种学说和理论概念的论述来看,两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实践性理论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抽象出来并不断被实践证明的用于进一步指导实践的科学体系而学说则不一定都经过实践的验证,一般是对部分实践的认识而产生的学术主张和见解二是逻辑系统性理论与学说相比更具有逻辑性,理论体系内部的概念和内容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的,是具有完整体系的规范理论,而学说则不一定是完整的体系,一般只是一种理论某一个部分的总结和见解由以上的差别来看,理论应该是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是更加完善化的科学体系,学说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证实,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对学说体系内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而最终形成公认的科学理论按照这样一种发展的观点来看,经络已经具备了成为科学理论的各种特征和条件,所以经络不仅仅是一种学说,而应该是科学理论中国针灸2006年6月第26卷第6期2经络具有成为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即实践性,抽象性,逻辑系统性4实践性特征指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前提,任何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并用于指导实践抽象性特征指理论是对经验事实的简化和或概括,在分析事实时对事实进行必要的简化,借助于理性思维中抽象与想象的力量,排除事实中那些无关紧要的因素,提取研究对象的重要特征逻辑系统性特征指的是理论不是诸多概念和原理的简单堆砌,也不是各种互不相关的论据和论点的机械组合,而是一种系统化的逻辑体系经络完全具备上述科学理论的三方面特征首先,经络理论是被两千多年来的医疗实践所证明了的,例如从帛书提出十一脉,后世医家经过临床实践,提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络脉,经别,经筋,皮部等,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此后历代医家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临床医疗实践,同时也在大量的L临床实践中不断地验证着经络理论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并没有其他的经脉或其他的组成部分出现,这就证明了经络理论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客观规律,因此经络具有理论实践性的特征其次,经络是在古代医疗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的简化和抽象概括经络理论结合临床诊疗实践和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感传路线,借助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理论,提取出了人体最重要的特征,建立了包括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经别,经筋,皮部等在内的宏观人体调节系统,对临床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进行了简化如经络“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的生理功能就是对内脏之间,体表之间和内脏与体表之间互相联系功能的总结和概括再如经脉所主的病候,络病理论以及经筋,皮部病候等都是对人体病理的简化概括,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简捷而可靠的依据由此可见,经络理论是对临床医疗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对人体各种生命现象的简化概括,具有抽象性的特征最后,经络理论是有严密逻辑性的系统理论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联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严密的逻辑性,如经脉是直行的主干,经别和络脉分别是经脉在全身各个器官的重要支脉,起到联系重要脏器,沟通表里经的作用,奇经八脉则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各个经脉起统率,联络的作用,经筋和皮部是经脉的外部结构,对筋肉和皮肤起着支配的作用,整个经络系统存在着以经脉为主体,由内向外,由里及表,由主干到分支的逻辑顺序再如十二经的流注顺序是按照营血的运行顺序而定的由上述例子可见,经络作为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包括奇经八脉,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等组成部分的具有逻辑性的整体,构成了人体的宏观调控网络因此经络理论具有逻辑系统性的特征3经络成为科学理论的意义经络是中医学的理论核心之一,将经络定义为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经络成为理论有利于经络实质的研究关于经络的实质研究,从建国到现在许多医学和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在不同水平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血管说,神经说,生物物理观,生物化学观等一系列关于经络实质的假说,但始终没有一种假说能圆满地解释所有的经络现象由对经络理论的整体分析,可以为今后的经络研究提供正确的研究思路,正因为理论是一个具有逻辑性的系统,这样研究经络的实质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研究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或者仅仅研究经脉的有关性质,而应该是宏观而全面地研究经络系统中的各个逻辑组成部分,如络脉,经筋,皮部等,避免经络研究中以偏概全的误区,从而拓宽经络研究的视野,从更多的角度和不同的水平,层面更加全面地开展研究工作其次,经络成为理论有利于针灸技术规范化的研究随着针灸学国际需求的不断增加,针灸技术规范化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针灸学界的重视经络成为理论,要求广大针灸工作者以整体的观念,系统地规范经络的名词术语,完善规范理论体系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为针灸学的教学,科研,临床提供一整套可遵循的规范化理论体系,推动针灸学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最后,经络成为理论更有利于针灸学科的发展和理论创新经络理论是针灸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随着针灸疗法优异的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针灸学的发展需要变得更加迫切,如果其理论基础仅是一种学说显然不能适应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同时针灸学的学术地位也会受到限制我们只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经络的理论特性,才会在整理和研究中促进整个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吸收其他理论的先进成果,从而为经络学的理论创新提供条件,以便更好地指导针灸学的临床实践4参考文献1现代汉语大词典2002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148751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CHINESEACUPUNCTUREMOXIBUSTION,JUNE2006,VO126NO620001117,6003夏征农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4674徐长山,王德胜科学研究艺术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L174190收稿日期20051212,成平发稿文章编号02552930200606044801中圈分类号R2462文献标识码B多针分层斜刺治疗骨骼肌损伤156例涂小华付继美陈有林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康复科,重庆4000811994年来我科采用多针分层斜刺法治疗骨胳肌损伤患者1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56例患者均为我院康复科和外科门诊病人,经检查后诊断为骨骼肌损伤其中男104例,女52例平均年龄46601633岁病程1天1年病位颈17例,肩14例,腰92例,腿33例2治疗方法选用直径040MM毫针,针的长度以针刺部位和病人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用75125MM不等依患者主诉,运动障碍和触诊结果,确定受损软组织的位置,深浅,走向,范围及其最痛点,沿肌肉长轴,取离最痛点12CM的一点为进针点皮肤常规消毒后进针,进针后,注意保持针的斜行走向约45,使之能准确地刺入受损软组织的最痛点处,可刺到骨膜或肌腱附着处,再在该针的上层约3O和下层约50进针,进针的方向主要沿肌肉的长轴,即肌纤维的纵向,由周围向中心最痛点分层斜刺,针尖直达病所,进针数以压痛部位大小而定,一般每个部位612针,针距在0510CM之间,每针应在出现明显针感时留针,留针3O分钟,期间不行针注意事项准确寻找受损组织,保持分层进针后的走向原痛点经斜刺后疼痛消失,其邻近部位又有较强的痛点出现,继续对其他痛点给予斜刺压痛点较多且程度差别不大,可依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对25个压痛点进行治疗治疗5次为一疗程,前3天每日1次,以后隔日1次,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3治疗效果治愈为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计102第一作者简介T涂小华1966一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关节,软组织损伤的康复EMAILLTXHCQSOHUCORNF“I“临床报道一一一一例,占6538显效为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显着减轻,功能明显恢复,劳累后可有轻度不适,休息后可缓解,计31例,占1987好转为症状体征均有改善,功能部分恢复,劳累后疼痛明显,但较治疗前轻或生活可达到自理,计14例,占8979/6无效为治疗前后无变化,计9例,占5789/6有效率为94224体会骨骼肌损伤多与不良姿势下的急性用力或积累的慢性损伤有关,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软组织损伤,肌肉,筋膜,肌腱等会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检查时有明显的压痛点或区域以分层斜刺的方式准确地刺入受损软组织的最痛点,每针在病灶区行程又相对较长,形成立体治疗效应,大大增强了针刺的治疗效果,增加了受伤骨骼肌的接触面积和层次,改善了病变区的微循环,淋巴循环和细胞内外离子转运,消除神经纤维间水肿,改善神经,肌肉营养状态,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使痉挛,挛缩的肌纤维松弛和局部无菌性炎症消退,故疗效显着收稿日期2006一OL一2O,马兰萍发稿本刊启事本刊“针家精要“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