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组织机构及职责12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23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管理54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75设备技术资料档案管理86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处理97设备的检、维修管理108备品、备件管理139设备润滑油管理制度1610设备连锁报警管理制度1811设备运行动态管理制度2012设备密封管理制度2113设备改造与更新管理制度2314锅炉、压力容器管理2415起重机械管理2716工器具管理制度2817化验室仪表设备管理2918计量及计量仪器管理2919建构筑物、设备基础管理3020金属试验室管理制度3321设备管理考核制度40为了加强XXXXX公司的设备管理,使设备得到及时维修、改造与更新,更好地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保证安全生产、增加公司和员工的经济效益服务,设备管理部门开展具体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实施、有督办、有验收、有考核,使企业安全生产、清洁生产、高效生产。特制定本制度及考核办法。1、组织机构及职责11设备管理中心是公司整个设备管理的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指导整个设备管理工作,负责建立和组织实施有效的有计划的设备预防性维护体系,对设备进行管理、监督、检查与考核。12设备中心成员应不定期进入现场巡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编制预防性维修项目及计划,并督促设备使用单位认真执行。负责新增设备及备品备件使用计划的审核。13设备中心对所有设备进行宏观管理、控制,编制并实施年度大修、中、小修及改造计划。负责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并组织对特种设备年度检验。14设备使用单位应积极配合设备管理中心,贯彻落实设备管理制度,制定具体执行文件,及时、真实地反馈设备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和发生故障的过程。加强设备点检和巡检工作。对于设备事故,严格按照设备管理制度执行,不得隐瞒虚报,事故处理严格按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执行。16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的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并制定和监督执行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总结推广设备管理、技术创新的先进经验,组织报送各项报表。17负责全公司设备动力业务管理、设备更新及设备技术改造并参与生产管理;统一平衡、合理使用大、中、小修费用及设备更新改造费用。18组织、督促建立和健全设备的技术资料。建立公司所属各分厂主要设备的台账和设备卡片,做好设备技术状况分析和设备管理的工作总结。111组织抓好公司运行设备的静、动态管理工作。112开展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应用和推广,推动设备的技术改造;做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阀、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113对主要设备状况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参加基建、技改、安装项目的方案审查及竣工验收工作。114组织编制、审定备品配件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抓好备品配件的图纸资料、定额计划、质量管理工作,参与和组织备品配件订货加工计划的编制,督促物资供应部把好备品备件的质量关,对验货不合格的备品及时退货,指导所属分厂抓好备品配件的用、管、修、供工作。115组织所属分厂备品配件计划的制定、安排和平衡。116组织对蒸汽锅炉、压力容器、高压电器、仪器仪表、继电保护、绝缘、避雷针等的定期检查检验工作,处理动力运行方面的重大变更,确保安全运行。117对发生的设备重大事故及时组织分析调查,并组织抢修,迅速恢复生产,对事故责任拿出处理意见。118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工作。2、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管理制度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关键设备是制约生产的核心,为加强关键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完好水平,防止设备事故发生,减少非计划停车,确保全厂安稳长生产,在总结多年特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厂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特级维护管理制度21基本概念关键装置是指工艺操作是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的生产装置。重点部位是指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22本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221直立炉、开工炉生产区、10000立方米、5000立方米煤气柜222电捕焦油器、煤气鼓风机及冷鼓生产区、火炬塔223脱硫、硫铵、粗苯生产区、煤气加压站和掺混站224精脱硫、转化、合成、精馏、氢回收生产区225综合灌区、装卸站、化工原料库、油品库、加油站226空分氧压机、分馏塔、液氧储罐及氧气充装间227公用工程加药间、污水泵房228发电厂锅炉、发电机组生产区、变电站、配电室、12开闭所、201和202变电所23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实行企业高层、中层领导干部分级定点联系、车间和班组分级监控的原则。231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由公司总经理及安全环保部部长、生产技术部部长、设备管理中心主任进行联系,并建立联系点责任制。232联系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具体是2321指导安全联系点实现安全生产;2322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2323定期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2324帮助并督促隐患整改;2325监督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的实施;2326帮助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233实行工作联系及反馈制度2331联系人至少每月到联系点进行一次活动,活动形式可以为检查、参加班组安全活动、安全工作指示、督促安全隐患整改等。234安全环保部每季度对联系人到位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考核情况纳入管理人员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中。235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联系人的考核要求2351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联系人每季度安全检查缺一次扣除年总奖考核奖的102352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联系人每月联系点检查缺一次扣除当月考核奖的102353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联系人当月发生一次事故,扣除当事人考核奖100,扣除相关车间主任考核奖100,扣除该区域联系人考核奖100。24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日常管理要求241管理部门应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和台账。242公司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安全监督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243各联系人安装职责分工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状况进行监控管理,具体有2431各项工艺操作指标符合操作规程、工艺卡片要求;2432各种动、静设备、设施、附件达到完好标准,动密封点泄漏率小于05,静密封点泄漏率小于01,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符合相应的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其安全附件应齐全完好。2433各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齐全、灵敏、完好,符合有关规程和规定的要求,消防通道畅通;2434仪表、电气连锁保护装置符合规定要求,装置完好率和使用率达95,自控率达90以上,并灵敏好用。2435每月由安全环保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并建立完整的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检查档案。25基础单位(车间)监控要求251确认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控危险点,明确安全责任人。252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253操作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26班组监控要求261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检查。262严格遵守工艺操作、劳动纪律。263及时报告险情和处理存在的问题。27制定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应急救援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操作、检修、仪表、电气等人员能够识别和及时处理各种不正常现象及事故。28相关记录281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台账282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检查记录283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联系人分工表3、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管理31新设备到货后应组织有关人员开箱检查附件、文件、说明书、技术资料,是否与装箱单相符。并填写设备开箱验收记录存档保管,要求新到设备的零部件必须齐全,严禁资料个人保管,必须统一存放在资料室或档案室。32新购置设备,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要按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设备验收交接手续,签字盖章认定。33对压力容器等特殊设备的安装,必须选择有安全监察部门认证和上级主管部门认证的安装施工队伍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验收时,必须有安全部门的意见。34新设备安装前使用单位要组织施工人员学习设备有关技术资料,了解设备性能及安全要求。安装设备必须按规定标准进行,做到平、稳、正、全、牢和五不漏(油、水、气、电、风),保证安装质量。不符合安装标准的设备不准调试使用。设备安装施工,均应按有关施工规范执行并组织验收,对隐蔽工程必须在工程隐蔽前验收合格,做好记录。35新购置设备安装和调试,必须有专业工程师或机械技师和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及设备管理人员组成安装调试组,生产项目部及使用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制订试运行方案和安全措施,并经有关部门审批,对设备有关技术资料熟悉后,按设备安装调试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安装和调试。36在安装、调试中设备的技术问题,要有安装调试组做出的技术鉴定及技术措施,要求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整理成资料交归口采购部门及时与厂家协商解决,需索赔的及时索赔,需现场服务的联系生产厂家来人解决出现的问题,以保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37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生产运行部或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性能、各种资料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在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提出索赔。38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完毕,安装调试单位应将竣工资料交给使用部门,存放在资料室或档案室存档备查。39新进设备安装调试后,投入使用要按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设备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操作,严禁无证人员操作设备310对无证操作设备人员,一经查出后按无证上岗处理,对发生的事故,要负经济损失责任,并追究领导责任。311自制主要专业设备,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制造。设备制成后,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按技术要求进行验收。4、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41健全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42设备操作人员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对其进行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理论教育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证书,方可持证独立操作。43设备使用和维护必须实行双包机制,要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44设备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四懂”即懂性能、懂用途、懂结构、懂原理。“三会”即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45设备操作人员具体应做好下列工作451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做到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反复检查,运行中搞好调整,停车后妥善处理。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保证不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设备。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定时消除脏、松、缺、乱、漏等缺陷,认真填写岗位巡回检查记录和设备维护记录等。452认真执行设备润滑制度,搞好设备润滑,坚持做到“五定”、“三过滤”,并做好记录。453及时做好设备的切换工作。做到随时可以开动投用。做好防冻、清洁和防腐工作,对本岗位封存、闲置的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454保持本岗位及分担区的设备、管道、仪表盘的油漆保温完整,地面清洁。加强对静密封点管理,消除跑、冒、滴、漏,降低装置泄漏率,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文明生产。455操作人员发现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或通知值班长及有关岗位人员。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46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车间各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47未经设备管理部门批准,不准将配件设备拆件使用。5、设备的技术资料和档案51设备技术资料、技术档案是管好、用好、修好设备的依据,也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设备经济效益的体现。设备技术资料、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工作。52设备管理中心在办完设备验收手续移交使用时,必须按照规定逐台统一编号,建立设备卡片和台帐;建立设备档案,要做到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齐全;进口设备的技术资料应及时全套翻译入档;每年进行复查核实,做到帐帐相符,帐、物、卡相符。53设备管理部门要有各分厂的主要设备技术档案,车间要有本车间的全部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档案、设备管理记录包括531设备的技术档案A主要设备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图纸及设备购置、更新改造、设备修理档案、修理项目的论证报告,技术协议和合同。B设备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配件目录、出厂合格证、装箱单等。C设备的履历卡片设备编号、名称、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的名称和规格、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D设备验收记录。E设备事故记录、调查报告、处理结果。F全厂管网图、地下管网图、电缆图。532设备的管理记录A、设备运行记录;历年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设备检修、试验及技术鉴定记录;设备评级记录;设备润滑记录。B设备状态监测记录。C、设备管理活动记录。D、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及相关记录。E、非标机械加工计划及相关记录。533建立和及时维护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审查汇总设备报表并进行分析,做到及时发现问题。主要包括A设备基础数据库。B设备运转记录数据库。C设备维修记录数据库。D设备状态监测记录数据库。E设备润滑检测及换油数据库。534定期上报设备管理报表。A主要设备经济技术指标季报和年报。B主要设备技术状况年报。C主要设备事故统计报表。535设备管理中心和各车间、工段均应建立锅炉、压力容器等静密封档案。6、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处理61凡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或性能降低而影响生产,直接损失达到或超过规定标准的,均称为设备事故。62设备事故的分类621按设备事故的性质分为A责任事故人为造成设备损坏的事故。B机械事故设备构件自身缺陷造成的设备损坏的事故。C自然事故;自然破坏力造成的设备损坏的事故。622按设备事故的损失金额分为A小型事故一次直接损失金额在1千元以上至3千元(含3千元)。B一般事故一次直接损失金额在3千元以上至2万元(含2万元)。C大型事故一次直接损失金额在2万元以上至10万元(含10万元)。D重大事故一次直接损失金额在10万元以上至50万元(含50万元)。E特大事故一次直接损失金额在50万元以上。63一般设备事故发生后,生产班组应在10分钟内将有关情况上报公司领导,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恢复。事后要认真分析原因,严肃处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重大或特大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公司生产中心,并限期3日内将事故原因分析报告上交公司生产中心。64设备事故处理要做到“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查找和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所有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责任,按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对有关责任人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触犯法律者要依法制裁。对设备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设备事故频率应按规定统计,按期上报。6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追究有关领导者的责任651由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设备事故者;652对员工不按规定进行规程教育或员工未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造成设备事故者;653设备超负荷运行,超期服役,对存在隐患不采取措施整改造成设备事故者;654违章指挥,强令岗位工人违章作业,造成设备事故者;655设备事故发生后,有意隐瞒不报者。66设备管理中心是公司设备事故管理的组织机构,负责对设备发生的事故进行处理。7、设备的检、维修71设备检、维修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全公司正常生产的重要措施,按计划和检修规程实施检修是公司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设备检修要严格遵守检修规程,尽量缩短检修时间,做到优质、高效、安全、文明检修。72设备修理一般分为大修理、项目修理和小修721大修设备的大修理是计划修理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一种修理。在大修时,要对被修理设备进行全部解体,修理基准件,修复或更换全部磨损件,同时修理、修整电气部分以及外表翻新,从而全面消除设备修理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原有的精度、性能和效率。722项目修理根据设备的技术状态,对设备精度、功能达不到工艺要求的某些项目按需要进行针对性修理。修理时一般要部分解体、修复或更换磨损机件。723小修设备的小修理是按定期维修规定的内容或针对日常点检和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部分拆卸零部件进行检查、修整、更换或修复少量磨损件;同时通过检查、调整、紧固机件等技术手段,恢复设备使用性能。724大修费用由大修基金支付,中小修费用由生产费用支付。73根据设备的检修间隔期及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分厂要按时编制出大、中、小修计划;检修规划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年度检查结果和车间编制的计划组织平衡,设备中修报主管领导和总工程师批准后下达,大修还需报总经理批准;在提出检修计划的同时,应提出备品备件、材料、工器具计划。年度计划于年前的四个月提出,季度计划提前一个月提出,月计划提前十五天提出。74系统停车检修要做到741由一名公司分管生产的领导全面负责大检修工作。742在大检修前要成立大修领导小组,负责搞好检修项目的落实、物资的准备、施工准备、劳动力准备和开停车置换的拟定等工作。743组织和指挥大检修人员要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要做到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切实抓好停车、置换、检修、试压四个环节。744大修必须严格质量检查和检修竣工验收工作,优质、快速按期完成检修任务,达到一次开车成功。开车后一个月为大修质量验收期,应进行总结评比,对检修质量好的车间、班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特别差的要进行处罚,做到奖罚分明。745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发生设备安全事故。746严格执行设备检修计划,若确实需要调整变更的,必须办理批准手续。设备中小修计划的调整、变更由设备管理部门批准;大修计划的调整、变更由公司生产管理部的领导审批,并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747设备大修需要大修方案,复杂工程需要绘制网络图,大修方案包括检修内容、质量要求、工程进度和劳动力、备品备件、材料、特殊工器具需求量、试车验收规程、安全措施等。设备的大修方案确定后,有关部门要做好材料、备品备件和劳动力的准备工作,大修前设备管理部门要组织落实,确保大修工作顺利完成。748设备检修必须办理设备交接手续,严守检修安全技术规程,施工单位在检修前按规定办理签证、检修任务书及动火证等手续。生产车间对停车的设备进行处理,合格后交施工单位,并配专人帮助施工人员处理有关安全事宜。749设备检修要严格执行检修方案和检修规程。若检修项目、进度、内容需变更,质量要求遇到问题,必须及时向车间或设备管理部门报告,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解决。7410设备检修要严把质量关,采取自检、互检、专职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并贯穿检修始终。主要承压承载部件要进行质量鉴定,鉴定合格后方可验收。主要设备的大修竣工验收由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组织,一般设备的大修及所有设备的中修竣工验收由车间组织,施工单位或车间要做好工完、料净、场地清、设备净。7411压力容器的检修,除按检修规程或方案验收外,还必须执行国家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7412设备大中修要有完整的检修记录;大修要有完整的交工资料,并记入设备档案。7413车间要按计划节约使用材料、配件。开展修旧利废活动,检修后的余料配件必须按项目退货,不准转移使用,尽量节约维修费用。712公司领导将组织各单位质量验收小组对检修的质量进行检查,设备管理中心审查主要设备鉴定报告。8、备品备件管理为加强备品备件管理,应建立健全备品备件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理顺备品配件全过程管理中的各环节的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备品配件的及时供应并降低库存,减少设备对生产的影响。81备品备件管理包括阀门、设备和管件管材,备件管理的具体要求811备品备件质量由车间技术设备员负责,验收时仔细检查外观和尺寸,核对规格型号和图号,确认无误后方可签字验收。对于活塞杆、连杆、连杆螺栓、十字头要进行无损探伤;对于特殊材质的阀门、管件和特殊材质的零部件要做材质分析,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零部件要有材质证明书;阀门要试压。812重要设备的配件要领到现场组装,仔细检查尺寸,部件组装要填写过程控制表并挂上备件卡片,防止尺寸不合格,或零时找配件耽误时间。813备品备件(含成台设备)在使用中发现问题,车间设备技术员或设备管理部门在2日内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交采购供应部并督促处理。814备件的数量及保管要合理,不允许出现因保管不利和腐蚀导致检修无备件的情况发生。815技术员在申报备品备件计划时,必须准确完整的填写所报备品备件(含成台设备)的相关技术参数(如规格型号、使用条件、材质。使用寿命等),不得出现因技术参数有误、不全、造成采购困难、招投标延误、不能使用、使用寿命短等问题。816各车间对申报的计划要保存好,到货验收后要做好标识,一个月以上未到货的要在15日、30日及时催采购部门。817各车间备件货架保持清洁,收拾整齐,备件要涂油防腐,遮盖防尘防潮。818各车间及采购供应部要建立备件清单,申报计划查库时带上备件清单,修正库存数据清单及库存数量申报计划,仓库保管员核库后送设备管理部门审核签字。819压缩机液压扭力扳手及快装接头、活塞杆保护套、气阀提手、行车等各类运转设备的专用工具要专人管理,时时保持完好。8110采购供应部是备件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设备技术员是直接责任人。82为了规范备机备泵的管理。减少设备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对各车间的管理要求821重要设备一停下来,操作工就要通知电工检查电机及配电柜(通知电工后,记录在交接本上)。重要设备包括活塞式往复压缩机、炭化气螺杆压缩机、离心压缩机、煤气鼓风机、空压机、氮压机、氧压机、增压膨胀机、卧式离心机、屏蔽泵等主要运转设备。822有连锁的设备正常停机时,接近连锁试验周期的要进行连锁试验。8221有连锁的设备包括活塞式往复压缩机、炭化气螺杆压缩机、离心压缩机、煤气鼓风机、空压机、氮压机、氧压机、增压膨胀机等。8222连锁试验方法停机时先停油泵,当油压降低至01502MPA时,主机自动停机,就表明油压连锁有效。压缩机的注油器与主机是电器连锁的,停注油器,主机自动停机,表明电器连锁有效。8223一般连锁设备周期为2个月,在接近试验周期时,正常停机前必须试连锁,由当班操作工或班组长做试验,如果未试就停机,也可以通知电、仪车间在停机状态下试验。结果记入交接班记录本和连锁试验公示表上,不合格的要迅速向设备管理部门反映。823备机要求每月倒用一次,每月十日的白班班长联系调度进行备机备泵倒机或试车。因电或负荷等原因不能倒机或试车的,必须在交接班本上做好记录,并写明“今天因电负荷不足,未倒机,请明天白班再联系调度倒机”。如此记录下去,直道高压升高、试车合格,备用为止。82455KM以上的电机启动时,要通知电工检查绝缘,合格后方可启动。825停运的设备,必须确认完好,不完好的设备必须立即检修,不允许设备有不备用又不检修的情况发生。826操作工认真交接备机,在交接班记录本上写明“备用的是,不备的是”。827检修完的设备,维修工要与操作工进行试车、交接,合格后双方在设备检修记录本上签字。操作工对试车结果负责。828各车间设备主任是本车间备机备泵管理第一人,对发现的备机不备的情况应及时组织维修并报设备管理部门。83备品备件的交接管理办法831各车间大、中、小修和日常维护换下的备品、备件必须交旧领新。具体操作程序是在正常的情况下,带上换下的废旧物品,先办理“废旧物品回收单”和“领料单”经车间主任、设备管理中心和公司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领用在非正常情况下,根据生产情况的急需先领的后交旧的时,带上领料单去物供部办理废旧物品暂借单后方可领用。待新的换上去,旧的换下来,送备品库,维修保存备用。无辜丢失的废旧物品,公司根据二次利用的价值大小,按原价值的百分比让责任车间赔偿,费用从当月工资扣除。8311原价1000元以下的废旧物品,丢失一件,按原价的550赔偿。8312原价1000元到10000元的废旧物品(如贵重的不锈钢阀门、电器开关和电缆线等)丢失一件,按原价的4080赔偿。8313原价在10000元以上的废旧物品丢失一件按原价的4080赔偿。8314有色金属必须交旧领新,如有丢失加倍赔偿。832换下的废旧钢材(各种型钢),塑料管等材料也必须交旧领新。如有利用价值的废旧型钢,无辜丢失,责任车间按原价的1060赔偿833各种塔器设备更换下的触媒、催化剂和填料;以及设备管道换下的保温材料等需报公司领导审批后再做处置。9、设备的润滑油管理为了规范设备润滑管理,确保润滑良好,减少设备损坏,提高设备运转周期特制定本制度,润滑管理的基本要求91各车间润滑技术员和主管设备技术员按设备制造厂规定的油品及牌号共同编制申报计划,根据换油周期与消耗定额及每年实际消耗的数量,编制本车间年、季度润滑油脂申请计划,设备管理部门汇总、审查、生产副总签批后交供应部采购。92油料进厂后,采购员如果发现是原装新油桶盛装的并且油品及牌号标识清晰,通知需要单位和化验室联合取样试验,验收合格并符合国家标准的油方可验收入库。93存放在仓库和车间的油桶要有醒目的标牌,不得与废油存放在同一地点。94加入设备内的油经过100目不锈钢丝网进行过滤,加油壶的出口必须绑扎100目滤网。95对水泵风机的日常加油由操作工负责,其他设备由维修工负责加油,每次加油后在润滑记录本上做好记录,电工对电机加油后也在该本上做好记录,并做好台账。96属于脂润滑的设备,有油孔的,每半月加油一次;没有油孔的,每月加注一次,同时要设置注油孔。对于电机,有注油孔的,每月加注一次;没有油孔的要3个月加注一次。有注油孔的要求轴颈有油挤出认为合格;没有注油孔的设备有拆卸加油的痕迹才认为合格,并做好记录。97设备上的加油孔。油箱、油桶上的孔以及油壶、漏斗和手动加油泵等不加油时要上盖或加罩防尘、防水。98使用润滑油的设备,要确保油位处于油位计的1/22/3,视油窗或游标要清晰可见。99对于汽轮机、往复式压缩机、炭化气螺杆机、离心压缩机、空压机、增压膨胀机、冷煤气鼓风机等的油站要用好油过滤器,油过滤器的滤网每俩个月清洗一次。910新投运的运转设备,在使用一月后必须检查或更换润滑油并清洗过滤。911稀油润滑设备要每半年分析一次油质,一年清洗一次油箱。912除自动滤油的大型运转设备、水泵、减速机、气泵(小型空压机)等的运转设备的润滑实行“五定”、“三级过滤”,(五定定点、定人、定时、定质、定量;三级过滤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到加油点。)同时对润滑部位和油箱等进行定期清洗换油。913阀门丝杆、填料压盖螺栓以及要拆卸的螺栓螺母应及时均匀的涂油脂保护。914对于往复式压缩机、炭化气螺杆机、离心压缩机、空压机、氧压机、增压膨胀机、冷煤气鼓风机的滤网总压差不得大于015MPA。915压缩机的注油泵的真空罩内不准积油,注油器的油池每半年清洗一次。916往复压缩机的滤网后的润滑油压要大于等于04MPA,以提高主轴瓦和连杆瓦的使用寿命。917液压系统的油温应控制在322918油系统不能使用棉纱擦洗。919各车间主任要兼职润滑主管并对油品的消耗负责,应建立健全润滑点档案和润滑油台账,做好加油换油记录,采购供应部要对油品的保管和废油出售负责。10、设备连锁报警管理制度101目的与适用范围1011通过对压力、温度、液位、振动、转速、电流电压的监控,做到设备故障早发现、早处理,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1012本制度适用于伊东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所属运转设备、发电机、电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102联锁报警的设置与变更1021图纸设计、设置的联锁保护不得随意变更。1022需要重新增加的设置和变更联锁停机或报警的,由设备所在分厂车间书写技改工作联系单,注明详细的联锁报警条件,经总工办、安全环保部、设备管理中心、生产技术部签字,送电、仪车间执行,执行后告知生产技术部、设备管理中心,安全环保部如有困难的,由电、仪车间及时反馈。1023电、仪车间要建立完整的联锁报警台帐,如有变动要及时更新。103联锁报警的校验与管理1031电、仪车间每月检查或校验一次联锁报警的完好有效情况,填写设备联锁报警校验报表,月底交设备管理中心存档。1032油压、水压联锁试验,在设备正常停机后,由岗位主操作工或班组长按备机备泵管理制度和操作过程的规定,10321先停油泵进行试验,如果不能做到联锁停机或辅油泵自动开启(转换开关要置于自动档位置),则立即通知电、仪工检查,并告知设备管理中心。10322停运行泵后不能自起备泵(转换开关要置于自动档位置),则立即通知电、仪工检查,并告知设备管理中心。1033操作工及设备主任和技术员发现联锁报警的压力、温度、液位、振动转速、电流、电压出现无显示或显示不准时,要及时通知仪表工和电气修工处理,不能当即恢复的,电气、仪表车间做好隐患登记,并告知设备管理中心。1034所有报警要设置为声光报警。104联锁报警失灵与解除管理程序1041出现不能立即恢复的联锁报警,电、仪车间做好监控预案,报生产副总经理、总工办、生产技术部、设备管理中心、安全环保部审批后,把监控措施落实到位。1042任何人不得擅自解除联锁报警,但在某些时候,如切换油泵清洗过滤器和检修注油器、冷油器、蓄能器时,确实需要解除的,电、仪车间填写联系单,报总工办、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部、设备管理中心批准后实施,处理完毕后立即恢复,仪表工在联系单上注明已恢复,操作工在交接本上做好记录。1043在出现不明确的跳闸,需要解除联锁排查故障的,电、仪车间写联系单,经生产技术部、设备管理中心、安全环保部、和总工办办、生产副总同意,由生产技术部制定监控预案后才能实施,预案由调度室发放到岗位签字,并落实监控措施,试验期满,电、仪车间恢复联锁,在预案上签字注明已恢复,并告知生产副总、总工办、生产技术部、安全环保部、设备管理中心,操作工在交接记录本上做好记录。11、设备运行动态管理制度111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能牢牢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112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各分厂及各车间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检查的部位巡检点、内容检查什么、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允许的值,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检查点。113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操作工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巡检点进行检查,维修工要承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各分厂及各车间要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度,确定设置专职巡检工的人数,专职巡检工除负责承担重要的巡检点之外,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114信息传递与反馈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当班调度,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处理。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填入检查表,并及时传递给专职巡检工。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的设备点检,要做好记录,除安排本组处理外,要将信息向专职巡检工传递,以便统一汇总。115动态资料的应用巡检工针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的项目,纳入检修计划。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的,由当班的生产指挥者即刻组织处理;本班无能力处理的,由公司或分厂领导确定解决方案。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由公司组织相关部门研究,确定控制方案和处理方案。116设备薄弱环节的立项处理凡属下列情况均属设备薄弱环节1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2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设备、部位;3运行达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经常要进行计划外检修的部位或设备;4存在不安全隐患人身及设备安全,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部位或设备。117对薄弱环节的管理设备管理部门依据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按时组织审理,确定当前应解决的项目,提出改进方案;12、设备密封管理制度121目的与适用范围加强密封管理和创建“无泄漏工厂”活动是企业减少跑、冒、滴、漏,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达到“无泄漏工厂”标准,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特制订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密封管理。122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122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连续运动(旋转和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如汽轮机轴封、隔板汽封、发动机气封油封、电机油封、压缩机轴油封气封、泵轴油封水封、风机轴油封等各类旋转轴的密封均属于动密封。1222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件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结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器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它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123密封点的计算方法123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密封点。123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结合处,算一个密封点。如一对法兰,不论其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果阀门底部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结合部位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加几个密封点。123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的泄漏均属于泄漏点。1234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点总数1000124管理措施1241车间应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帐。密封档案一般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静动密封点登记表、设备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台帐应包括泄漏点数、泄漏率等。1242车间应建立健全密封管理责任制,密封管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即每台设备、每条管线的密封点要责任到人)。要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考核要与工资挂钩。1243开展创建“无泄漏工厂”和“无泄漏车间”活动,消漏、堵漏工作要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力争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二以下,并无明显泄漏。1244力争全厂主要设备完好率达98,全部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不断提高设备运转率,备机率。13、设备改造与更新管理制度131公司对设备的改造和更新,必须事先进行安全可靠性和技术经济论证,并按有关规定上报审批后,方可实施。132公司设备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主要用于设备的改造与更新。133公司对设备改造验收后新增的价值,不论费用来源如何,都应当办理固定资产增值手续。134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应当报废更新1341经过预测、继续大修理后技术性能仍不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1342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1343大修理虽能恢复精度,但不如更新经济的;1344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健康的,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1345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发的不能继续使用的;1346其他应淘汰的135公司出租、转让或者报废的设备,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司出租、转让、报废设备所取得的利益,需用于设备的改造和更新。14、锅炉、压力容器管理为了确保化工生产的正常运行,保护人生和财产的安全,并加强锅炉和压力容器的管理。141锅炉压力容器的管理范围,分级及技术检验校准规程、规范及相关规定执行。142锅炉压力容器管理的职责范围(设备管理中心)1421负责锅炉、压力容器的管理工作,并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822负责组织、编制、审核、上报锅炉、压力容器的年、季度检修计划。1423负责锅炉、压力容器的登记和档案资料。1424负责锅炉、压力容器检修计划的执行情况。825审核锅炉、压力容器的验收方案,参加检验和试验竣工验收。1426参加锅炉、压力容器的事故调查及上报工作,并检查事故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1427检查车间对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和维护工作。1428协调有关部门对锅炉、压力容器的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1429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公司一、二类压力容器的维修改造及技术鉴定工作。143车间1431车间主任及技术人员应负责车间压力容器的管理,组织编制本车间的压力容器检修计划。1432负责填报锅炉、压力容器年变更情况及申请办理新用压力容器使用证工作。1433做好安全装置的定期效验和管理工作。1434参加锅炉、压力容器的事故调查分析,检查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1435负责贯彻上级有关锅炉、压力容器方面的决定和工作安排。1436负责编制锅炉、压力容器的一般修理、改造及更新方案,重大技术方案需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144锅炉、压力容器的修理、改造、使用和管理1441锅炉、压力容器大修后,需经生产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442锅炉、压力容器修理和改造,应制定严格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要求,一二类压力容器的改造方案需经设备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审批,三类压力容器的技术方案需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1443压力容器的焊补、挖补、更换筒节及热处理等技术要求,均应按国家(钢制压力容器有关标准规范、执行、验收、1434各车间要逐一填写压力容器登记表、压力容器登记卡、并连同有关技术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压力容器操作法、三类压力容器还应有强度计算书)报设备管理部门交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技术监督局)验收批准,取得压力容器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1435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在检验周期内有效,逾期不检验的,又无正当理由和手续者,使用登记证自行做费。1436设备管理部门和车间应建立健全压力容器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压力容器履历卡、压力容器登记表、压力容器运行及事故记录、压力容器检查记录、报表和评定、压力容器检查和修理记录、新投入使用的压力容器应该有使用登记证,有安全装置的,还应有安全装置定期校检记录。1437已登记使用的压力容器应挂上铭牌和使用登记证标志。1438锅炉、压力容器操作工作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由安全环保部发给安全作业证方可上岗工作。1439锅炉、压力容器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压力、温度操作,严禁超温超压运行。14310应完善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的防腐、保温工作。14311压力容器的检验计划随同设备的年度检修计划上报。144检修1441一般锅炉、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执行者,在保证安全运行的条件下报有关部门批准后缓减或免检。1432锅炉、压力容器所配备的安全装置,如安全阀等一年至少检验一次,并定期疏通、排放,确保灵敏可靠,安全附件的检定、效验范围严格控制在规定指标内。1433高压管道每六年进行一次检测(焊缝探伤测厚),中、低压管道也要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检验,检验周期最长不能超过十年。1434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修理或消除,对一些一时难以消除的缺陷应采取降级、降压、限制使用直道更新等手段进行处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和备案。1435对一些确因结构原因无法进行检验的压力容器,应定期进行耐压试验和测厚,同时应补做容器耐压力试验残余变形测定。15、起重机械管理151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加强起重机械、机具的管理,保证起重机械、机具的正常使用和安全使用,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铝带式起重机、叉车、卷扬机、电动葫芦、倒链、千斤、卡环电梯、升降机等。152使用车间应建立健全必要的起重机械、机具定期检修、维护、保养、给油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及交接班制度等。153使用车间必须对起重机械、机具逐个进行登记和建立设备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图纸等原始技术材料,以及起高、吨位、运行记录,大修理记录、缺陷记录等。154各种不同规格的起重机械、机具的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155起重机械、机具的工作地点要有足够的照明和工作通道,并应与附近的设备、建筑物和电气线路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156起重机械实行专责制,每台起重机械都要有专人负责使用管理。157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起重机械、机具必须做到“五懂”“三会”(懂性能、懂结构、懂原理、懂用途、懂指令信号、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并进行专门培训,经安检部门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操作。158各车间应根据使用情况,对本车间的起重机械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检验,检验的周期和内容按国标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159新安装和经过大修理的起重机械、机具,使用前必须进行静载动载技术试验,经国家有关部门注册、检验合格,经设备管理中心、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部和使用车间共同鉴定验收合格,并报生产副总批准方可使用。1510设备管理中心负责起重设备的年检效验工作。16、工器具管理制度161目的和范围工器具是公司财产的一部分,为了管好、安全用好各种工器具,节省开支,降低成本,提高使用效率,维护公司的财产不受损害,特制定本办法。伊东集团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各分厂车间162具体操作程序如下1621物资供应部和各分厂车间要建立健全工器具台帐,维修工领用工器具时要登记入账,并由本人签字。1622常用的工器具领用一年后,属于正常损坏的可交旧领新,非正常损坏的(如故意损坏和野蛮不按使用规定使用的)照价赔偿,在原价的基础上另加10的管理费,费用从当月工资中扣除。1623确因质量问题在短期内损坏的工具,经有关专业人员鉴定后,认定为质量问题,可交旧领新。1624无故丢失的工器具要照价赔偿,从本人当月工资中扣除,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检维修、丢失的工器具必须及时补齐。设备管理中心要对各分厂车间的工器具进行不定期的检查。1625工器具必须妥善保管使用、责任到班组到个人。1626班组或个人相互借用工器具要做好记录、丢失或损坏由责任人照价赔偿。1627防爆防静电等特种工具,不能当普通工具使用、发现后分别考核分厂、车间、个人200元。1628倒链、千斤不得超限使用;双链倒链不得拆单链使用,发现后分别考核分厂、车间、个人200元。1629移动电线轴插座、电焊机,临时使用的电动工器具下班后要停电拉闸发现后分别考核分厂、车间、个人200元。16210如辞职或调离原岗位,必须把工器具如数交还、若不交还或丢失或损坏照价赔偿从工资中扣除。17、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171所有带电分析仪器、设备按分析室登记造册,设专人管理,填写设备仪器台账。172分析仪器、设备按分析室使用人各自承包,负责对其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特殊维护保养,同时要维护保养记录。173气相色谱室色谱仪除每日进行的必要维护外,每三到四个月对其色谱柱进行一次老化,并按要求认真填写相应记录存档。174煤焦制样设备经常请化工维修工检查电机运转情况,以决定是否填加润滑油,皮带是否调节等,同时填写相应记录存档。175天平室天平称量完要恢复原状,严禁污染天平,称量要填写天平使用记录。176各分析室带电仪器、设备发生故障要详细记载,维修要有相应记录。177所以仪器、设备的使用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发现违规操作,严厉处罚。18、计量及计量仪器管理181公司各项目、各车间新增加标准仪器,按照固定资产增值申请程序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报标准计量室审核,生产办公室批准并下达购置安装计划。182公司再用标准仪器报废、降级等处理必须必须经生产副总批准。183公司重点核算流量表不得随意停表,因检修原因停表时,必须填写停表通知单,上报生产办公室备案。184凡属各项目、各车间就地使用的压力表、温度表,由生产办公室组织仪表车间鉴定,各项目、各车间建立鉴定技术台账,到期送检,并且负责维护和保养,防止表计超过鉴定周期使用。185公司各类标准仪器、量具、衡器及质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卸车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县管国有企业招聘20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数字重庆大数据应用发展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陕西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招聘(2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安徽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芜湖中心支公司二季度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广西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万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网物资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约3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经准特种设备检验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邯郸大名县招聘村(居)党务、村务(居务)工作者354名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人教版 2024 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 13 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检测卷
-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含答案)
- 厂房搬迁管理办法
- 保险学考试题(附答案)
- 中药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 国企纪法教育实施路径
- 药品发放登记管理制度
- 临床科室科研管理制度
- 铁艺围栏采购合同
- 中国皮肤基底细胞癌诊疗指南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