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材行业分析报告目录概要1一、上半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情况2(一)建材行业生产情况2(二)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三)经济效益2(四)进出口3二、建材行业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3(一)加强对建材行业总量调控、结构调整的指导3(二)加大清理整顿建材“两小”工作力度,狠抓已出台各项措施的落实3(三)加大水泥新标准贯彻实施和检查力度4(四)进一步加大制止重复建设的力度5(五)初步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行业经济运行信息统计和监测制度5三、重点建材企业情况6(一)重点水泥企业6(二)重点玻璃企业6四、全建材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6(一)淘汰“两小”难度加大6(二)行业经济效益虽然继续向好,但也存在不利因素7五、建材主要细分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主要问题7(一)水泥工业7(二)玻璃工业12(三)陶瓷工业14(四)玻璃纤维工业18六、下半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工作重点27(一)统一思想,确保总量控制和经济效益27(二)以玻璃行业为重点,坚决制止重复建设27(三)搞好监督检查,整顿建材市场秩序27(四)大力开拓市场,扩大建材需求28(五)加强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控和分析,继续建立和完善建材行业信息系统28七、建材新科技混凝土结构增强材料FRP的发展28(一)问题的提出和FRP的发展历史28(二)FRP的种类和性能30(三)FRP的应用33(四)结论34概要2001年上半年,我国建材行业承接去年产销转旺的发展势头,总体运行态势向好。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提高幅度同步达到13。经济运行质量也有明显提高,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继续大幅度增长。这说明今年以来建材行业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总量调控、淘汰落后和制止重复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水泥行业,作为建材支柱产业,自从今年4月1日实施新标准后,产品结构和总量调控工作得到进一步促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到6月底,水泥行业实现了上半年扭亏为盈的既定目标,成为全建材行业走出低谷的契机。据国家经贸委相关产业部门负责同志透露上半年,水泥产量调控和产品结构调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每年三季度是水泥产品生产的高峰期,所以,在今年下半年,推进新标准的切实全面实施和控制水泥产品总产量、淘汰落后仍是建材行业工作的重点内容。平板玻璃,生产仍呈现总量过剩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重复建设严重,供求矛盾仍比较突出。由于全国各地区各级经贸委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切实加大了直至重复建设工作力度,从2001年5月份开始,我国平板玻璃产量增幅开始下降,市场价格也相应趋于稳定。今年下半年,我国建材行业工作的突出重点仍是淘汰“两小”,关键在于提高淘汰质量。以玻璃行业为重点,坚决制止重复建设。大力开拓建材市场,扩大建材需求;提出相应的经济对策,努力实现今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为“十五”期间建材行业健康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上半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据国家统计局对年销售收入500万及以上企业的统计快报,16月份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是(一)建材行业生产情况6月份当月生产水泥549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3,16月累计生产水泥28663万吨,同比增长96月份生产平板玻璃1640万重箱,比去年同期增长10;16月份累计生产平板玻璃9744万重箱,同比增长16。22种主要建材产品有16种产量同比增长,6种同比有所减少。其中,增长幅度超过20的分别有水泥设备(42)、玻璃纤维纱(39)、加气混凝土制品(37)、石棉水泥瓦(24)、水泥排水管(23)、石膏板(24)。降幅超过20的分别有大理石板材(25)、水泥电杆(23)。(二)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370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87亿元,同比增长77;工业增加值468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152亿元,同比增长85。主要建材产品产量及产值统计情况。(三)经济效益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402亿元,同比增长126,同比增幅较15月下降了0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销售收入420亿元,同比增长4,同比增幅较15月提高了1个百分点。全行业盈利企业利润总额731亿元,同比增长177,同比增幅较前5个月提高1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53亿元,同比下降47。盈亏相抵后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48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亏相抵后盈利29亿元,同比扭亏增盈319亿元。全行业实现利税总额117亿元,同比增长182。全行业亏损面31,同比减少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45,同比减少23个百分点。(四)进出口建材行业进出口总额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出口创汇156亿美元,同比增长158,累计出口增幅较15月份下降了14个百分点。出口增幅较大的有建筑卫生陶瓷、深加工玻璃、玻璃纤维和大理石板材类,增幅为2070不等。平板玻璃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3,水泥出口313万吨,虽然同比增幅127,但较前5个月下降了23个百分点。主要建材产品生产经济效益统计情况。主要建材产品进出口统计情况。二、建材行业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一)加强对建材行业总量调控、结构调整的指导为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经贸工作会议精神,国家经贸委在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国家经贸委文件正式下发了关于2001年建材行业总量控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年建材行业进行总量调控的指导思想、调控目标、主要措施和对各地经贸委开展工作的要求。多数地方经贸委(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意见要求并结合本地区情况制定了更具体实施意见。从上半年看,水泥总量调控目标执行较好,15月份水泥总产量占全年目标40,基本控制在均衡进度范围内。(二)加大清理整顿建材“两小”工作力度,狠抓已出台各项措施的落实对于列入国家经贸委下边关停名单的小水泥和小玻璃厂,各地经贸委逐一落实收回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注销工商营业执照,停止供电、停止贷款以及拆除主要设备。已完成清理整顿“两小”任务的地区,还及时组织力量,严格按照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清理整顿小玻璃厂小水泥厂验收办法”的通知(国经贸建材2000155号)进行检查和国家经贸委在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国家经贸委文件正式下发了关于2001年建材行业总量控制的实施意见。验收,防止死灰复燃和弄虚作假。一些进展缓慢、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地区,也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和加快工作进度。今年上半年清理整顿“两小”又取得新进展,初步统计,上半年淘汰落后小水泥生产能力近2000万吨、落后小玻璃生产能力200万重箱。加上1999和2000年淘汰“两小”成果,仅从数量而言已经接近完成国办发199949号文件规定的淘汰目标。此外,对群众举报的各类有关淘汰“两小”违规案件,我们及时和质量、工商等部门及地方经贸委联系,协调并督促加大查处力度。(三)加大水泥新标准贯彻实施和检查力度今年4月1日起实施水泥新标准,这对水泥行业产品结构和总量调控非常有利。为保证水泥新标准实施,国家经贸委克服困难,在标准砂定点生产、经销和监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初步理顺了关系,确保标准砂的稳定生产和供应,基本满足了水泥生产厂、建筑施工和各类检测单位的需要。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经贸委的名义,联合建设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印发了关于实施水泥新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同时经贸委还注意加大新标准的宣贯力度,组织相关材料在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建材报、中国建设报等媒体上进行宣传。各地经贸委高度重视和充今年上半年清理整顿“两小”又取得新进展,初步统计,上半年淘汰落后小水泥生产能力近2000万吨、落后小玻璃生产能力200万重箱。今年4月1日起实施水泥新标准,这对水泥行业产品结构和总量调控非常有利。分利用水泥新标准实施之机,加大行业管理和执法工作力度,组织协调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开展了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四)进一步加大制止重复建设的力度针对去年以来建材行业经济效益回升而重复建设屡禁不止并有所抬头的现象,国家经贸委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格项目审批程序。对未经审批擅自上马的各类项目,坚决予以制止;凡属淘汰和限制、禁止投资目录内的建材项目,一律不得投资建设。为从源头上严格把关,3月初在北京召开了部分水泥设备生产厂座谈会,学习国家有关淘汰落后政策规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项目设计部门不得承接此类任务,设备制造厂不得生产和销售此类设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受理淘汰范围内的小玻璃厂小水泥厂的开业登记,银行不得给予贷款。对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制止不力的地区,以及向西部地区转移淘汰落后设备的,也要坚决停止其各类项目的审批,对典型案件要进行通报、曝光。针对玻璃行业严重存在的重复建设问题,年初国家经贸委就委托中国建材工业协会进行了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步处理意见和建议。4月下旬,又根据国务院和国家经贸委领导批示,以委明传电报发出紧急通知,部署国家经贸委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格项目审批程序。对1999年以来平板玻璃重复建设项目进行清理,在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清理报告,并代国务院拟定了关于制止平板玻璃重复建设的若干意见。此项工作目前已进入公文办理过程。(五)初步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行业经济运行信息统计和监测制度包括5月中旬国家经贸委委托中国建材协会在无锡召开建材行业信息统计工作会议,对去年统计年报进行审核汇总,研究确定了今年的报表制度。另外,经贸委还委托国家建材信息中心在原国家建材局生产调度基础上建立建材行业重点联系企业信息快报制度。三、重点建材企业情况(一)重点水泥企业6月份100家大中型水泥厂当月生产水泥965万吨,同比增长1289,累计生产水泥5124万吨,同比增长1280。累计销售水泥5151万吨,同比增长1245。前6个月平均产销率1005。本月末水泥库存398万吨,同比增长78。建立并完善行业经济运行信息统计和监测制度。6月份100家大中型水泥厂当月生产水泥965万吨,6月份42家玻璃厂当月生产平板玻璃1197万重量箱。(二)重点玻璃企业6月份42家玻璃厂当月生产平板玻璃1197万重量箱,同比增长118。累计生产玻璃7056万重量箱,同比增长1545;累计销售平板玻璃6518万重量箱,同比增长694;累计销售率924,产大于销近500万重量箱。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42家玻璃厂月末库存继续增加,达到1081万重量箱,同比增长549。四、全建材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淘汰“两小”难度加大虽然仅从全国总体数量而言,已接近完成淘汰目标,但淘汰质量并不高。当前淘汰“两小”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少数地区清理整顿的力度不够,片面强调地方的困难和特殊性,追求眼前的利益,缺少全局观念,找借口保留落后生产能力;二是淘汰“两小”缺少有效的经济政策支持,关闭后国有小水泥厂、小玻璃厂的职工生活和再就业得不到妥善安置;三是有的地方因为建材市场刚刚出现回升,就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违章扩径改造,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已淘汰的落后企业和生产线死灰复燃现象。全国总体已接近完成淘汰目标,但淘汰质量并不高。(二)行业经济效益虽然继续向好,但也存在不利因素一是上半年建材行业经济增长主要是靠传统建材产品增长的拉动。主要建材产品产量增长过快,特别是平板玻璃产销量增长幅度异常,对今年建材工业实施总量调控工作十分不利。二是上半年建材价格水平虽然有所回升,但总体仍处低谷。作为建材骨干的水泥行业,目前其产品混合平均价格280元吨左右,仅比去年同期提高3元多一点。玻璃混合平均价格为65元重箱,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近10元。水泥玻璃这两大建材价格走势直接制约整个建材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三是行业内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从产品来看,非金属矿采选业、水泥制品业、工业技术玻璃、玻璃纤维及制品业利润有较大幅度增长,水泥行业6月份已经实现扭亏为盈,玻璃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54从经济类型来看,尽管今年上半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建材企业减亏幅度很大,但三资、集体和私营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整体效益明显好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四是上半年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较大,但从绝对额看,与全年奋斗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未能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行业经济效益虽然继续向好,但也存在不利因素。五、建材主要细分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主要问题中国水泥协会曾学敏(一)水泥工业1上半年水泥企业基本情况水泥企业数441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65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37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948个,集体经济1372个,私营经济706个,其他内资企业1242个,三资企业151个。按企业规模分大型企业113个,中型企业568个,小型企业3738个。全部从业人员15657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747万人。2上半年水泥全行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水泥产量累计完成287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97,其中大中型企业水泥产量累计完成132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20。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615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92亿元;水泥企业及全行业生产经营情况。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59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52亿元;完成销售收入55188亿元,同比增加3686亿元;完成利润总额2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6亿元;税金总额4010亿元,同比增加143亿元;亏损企业1955个,环比减少61个;企业亏损额1919亿元,同比减亏187亿元;产品销售成本45335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3405亿元;产品销售费用2757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076亿元;管理费用4631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31亿元;财务费用219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61亿元,其中利息支出2056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45亿元;应收账款净额26494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702亿元;资产总额253279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7608亿元;负债总计172036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249亿元;水泥进口166万吨,同比增长134,金额273万美元,同比增长101;熟料进口133万吨,同比增长13893,金额278306万美元,同比增长14397水泥出口31279万吨,增长率为1442,金额9747万美元,增长率为1267;熟料出口546万吨,增长率为6469,金额18199万美元,增长率为4698水泥及熟料出口金额占全行业的636。(图表来源中经通产业数据库)3上半年水泥工业生产经营主要特点(1)水泥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国家经贸委发布今年调控目标是57亿吨,上半年水泥产量呈稳步增长态势,累计完成总量的53,基本上时间过半,总产量过半。由于一季度是水泥生产的淡季,水泥总量目标得到有效控制。(2)水泥市场较“暖”,价格较“冷”2001年二季度水泥生产统计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123456月份单位万吨00020040060080010001200当月累计当月产量当月止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当月比去年同期增长上半年水泥工业生产经营主要特点。上半年水泥产销两旺,但效益欠佳。15月份全行业整体亏损,6月份实现扭亏为盈,全行业盈利24亿元,盈利额是建材工业盈利额的635,而水泥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行业的41,盈利水平和增加值水平相差太远。(3)地区价格差别大,部分地区出现价格误区以5月份PO325级水泥价格为例,回转窑水泥最高价比最大价高出140元吨,立窑水泥价差更甚,吨价差高达210元。部分地区立窑水泥平均价竟比旋窑水泥价格高,按质论价出现了误区。窑型单位回转窑立窑全国平均价元吨237215最高价元吨312(云南)336(黑龙江)最低价元吨176(河南)148(广西)(图表来源中国水泥协会)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量、价关系和交通条件。量是价的决定性因素,它们之间基本形成反比关系。在交通不便的地区,绝大多数水泥厂都是规模较小的立窑水泥厂,受地区运输条件的限制,外地的水泥运不进去,造成价格的相对独立。4水泥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新标准的“接轨”没有到位从4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标准,但实际执行并没有到位。很多小水泥厂没有及时“转标”,仍然按老标准生产和销售砌筑水泥,且产销两旺,而大企业生产的PO325级水泥(相当于老的425号水泥的质量和售价)产销率却大幅度下降,45月份小水泥厂门庭若市,大水泥厂门可罗雀,新标准检验仪器设备特别是控制器质量问题较多,影响了检验的准确性;新标准使用的标准砂一方面有假冒产品,另一方面价格太高,增加了生产成本,企业反响较大。新标准没有到位的另一种表现是只有五大通用水泥标准执行了新标准,特种水泥、砌筑水泥仍在执行老标准。由此造成的危害是标准砂供应混乱,使不具备生产新标准水泥能力的小厂纷纷转产砌筑水泥,不仅对淘汰落后企业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带来水泥市场的混乱。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水泥新标准执行的监管,加大对水泥市场的监督,对不具备生产新标准水泥的企业责令其停产关闭;建议尽快出台其他水泥新标准及其与新标准配套的相关规程,同时加快水泥生产许可证的换发工作,规范水泥生产秩序。(2)华东、华南和中南地区的煤炭供应严重危机新标准“接轨”没有到位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规范公路运输秩序,使煤炭的供应和运输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5月份以来,这些地区的煤炭供应日趋紧张,价格不断上扬。由于铁路对水泥企业用煤经常出现限装、停装现象,计划用车时常被变更,企业对此反映十分强烈。中国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如安徽海螺、湖北华新、湖南韶峰、广东珠江、广西鱼峰等单位纷纷来函煤炭告急。一般情况这些企业的煤炭库存均在20天以上,但目前生产用煤均在维持当中,随时有停窑、停产的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目前又出现了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企业派采购员常驻铁路催发煤的现象。解决这些地区的煤炭供应问题已迫在眉睫。建议国家对大型企业集团(全国500家重点企业)实行煤炭重点调度,保证供应畅通;加大铁路和煤炭供应部门的协调,增补水泥行业为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确定的国家重点订货用户;对重点企业的铁路运输取消铁路限制。水泥行业6月份刚刚实现全行业的扭亏,而煤炭价格的上扬对处在盈亏边缘的水泥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建议对煤炭价格的上涨要给予一定的限制,以减轻水泥企业的负担。建议像关停小煤窑一样关停小水泥,给大型水泥厂创华东、华南和中南地区的煤炭供应严重危机。造出一个较好的市场环境。(二)玻璃工业1基本情况今年上半年,由于新投产2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和去年下半年投产的8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发挥了生产能力,新增生产能力1900万重量箱,导致产量快速增长,企业库存增大,市场价格下滑,企业效益大幅度下降,再加上原材料涨价,部分企业又开始出现亏损或接近亏损边缘。据统计,今年16月份,我国平板玻璃累计完成产量9744万重量箱,比上年同期增长1587,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38亿元,实现利润77亿元。2上半年价格走势今年一季度,由于各地玻璃联合体的联手造市和各企业的遥相呼应,大部分地区销售价格稳定。东北地区因冬季已过,进入施工期出现了2月份销量和价格走高的小高潮,各厂库存较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趋势。4MM浮法玻璃市场批发价格由16元平方米上涨到18元平方米。南方大部分地区受春节的影响,2月份价格较低,3月份开始回升,每重量箱上涨2元左右。但好景不长,上涨不到1个月,受大气候的影响,从南到北,市场价格一反常态,出浮法玻璃新增生产能力加强,导致产量快速增长,企业库存增大,市场价格下滑,企业效益大幅度下降,部分企业又开始出现亏损或接近亏损边缘。现逐渐下跌的现象。3月末东北地区出现了今年以来的第一轮玻璃价格下跌风潮,价格基本回到1月份的水平。部分企业4MM玻璃出厂价每平方米下降135元。对部分重点平板玻璃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导致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1)受资金周转、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4月份部分经销商为了资金周转,开始降价出售玻璃,随即形成了多米诺骨牌现象,造成整个市场价格下跌。再加上南方进入梅雨季节和夏收季节的到来,大多数经销商不敢囤货,所以都急于把手中的玻璃出手,更加剧了价格的下跌。(2)产量增速过快,市场销量的增长低于产量的增速今年1季度,平板玻璃累计生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66,累计销售率为9415,比上年同期增长328,与产量增长速度相比,低了13个百分点。产量增长过快,201年二季度平板玻璃生产统计020040060080010001200123456月份单位重量箱024068012014601820当月累计当月产量当月止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当月比去年同期增长上半年玻璃价格走势分析。而市场销售量的增长不能保持与产量同步增长,企业库存逐渐增加,销售压力也越来越大,各厂家在销售上都有自己的高招,但最见效的就是低价销售。进入5月份,部分企业开始大幅度降价,到6月份,部分企业浮法玻璃出厂价降到每重量箱538元。(图表来源中经通产业数据库)(3)新建项目增多,重复建设严重,市场出现恐慌进入第二季度市场需求增加,应是上半年销售旺季,但由于新建2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投产和预计下半年还有10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即将投产,玻璃经销商不敢存货,部分用户持币待观望,各生产企业库存增加感到压力巨大,价格开始下滑。4月20日,国家经贸委下发关于对平板玻璃建设项目进行清理的紧急通知后,产生了积极效果,价格下滑得到遏制,部分地区价格有所上涨。进入5月份后,各方面对重复建设的说法很多,国家对违规企业没有一个明确的处理意见,对市场需求也没有一个权威部门做出准确的预测。而现在的经销商已不是昔日跟着感觉走,被动的适应市场变化的小老板,他们随时随地的收集市场与工厂的信息进行分析,在市场决策方面,已经走在企业的前面。当他们看到重复建设严重,市场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他们决不存货,从而导致了部分企业库存爆满的“血栓”现象。企业为减少库存不得不降价销售。(三)陶瓷工业今年上半年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在去年的基础上稳步发展,产量、销售收入、经济效益和产品出口都比去年同期稳步增长。具体有以下特点1产销稳步增长据888家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统计,今年16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4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亿元,特别是一些重点产区和大型企业产量增加很快,销售形势较好。例如广东佛山地区、上海地区(含江浙)、四川夹江等。今年以来,生产经营形势都比较好,唐山惠达集团、佛山鹰牌集团、东鹏集团、重庆四维公司等重点企业,利税增加,经济效益较好。2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根据初步估算,目前全国建筑陶瓷的生产能力30亿平方米以上,2000年的产量约25亿平方米,卫生陶瓷的生产能力在6000万件以上,2000年的产量约5500万件,而目前广东、四川、浙江、福建等地仍在建大型生产线。生产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在去年的基础上稳步发展,产量、销售收入、经济效益和产品出口都比去年同期稳步增长。力大于社会需求量,所以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除少数新产品外,销售平均价格逐步下降,全行业平均利润率也逐年减少。2000年由于油价上升,加大了陶瓷企业的成本,也是全行业利润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广东省因油价上升有300多条生产线停产。3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过去一种新产品可卖2年左右,现在一种新产品销售旺季只有半年左右,所以重点企业非常重视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尤其建陶新产品层出不穷、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佛山等地区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开发高档产品,迅速淘汰中低档产品。目前,佛山地区中高档产品已占80,花色品种有1000多种。4名牌意识增强经过多年市场竞争的经验教训,企业的领导已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名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巨大财富,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因此注重创名牌的投入,除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实物质量外,同时加大了宣传广告的投入,并积极申请著名商标或驰名商标,这在过去是少见的。陶瓷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名牌意识增强,出口情况良好。5出口稳步增长,继续保持顺差今年一开始建卫陶进出口贸易就出现强劲势头,上半年出口贸易总额达到8744万美元,卫生陶瓷出口235万件,同比增长449,建筑陶瓷出口17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5,预计今年可创历史最好水平。6生产力布局发生变化原三大陶瓷基地中的唐山、博山建筑陶瓷的产量逐年下降,产品质量、花色品种与南方的企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西部地区的四川夹江县将成为新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其生产能力已达3亿平方米。7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而部分合资、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很快北方一家国有大型陶瓷企业,今年15月份卫生陶瓷产量同比下降344,建筑陶瓷面砖产量下降408,销售收入下降381,生产经营比较困难。而与此相比,像惠达、亚细亚、新中源、四维等合资、股份制、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蒸蒸日上,经济效益较好,并且都在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指出的是全国各地发展很不平衡1生产布局发生变化生产力布局发生变化,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很快。原三大陶瓷基地的唐山、博山逐渐走下坡路,特别建筑陶瓷,唐山地区的产量逐年下降;产品质量、花色品种也无法与南方相比,而西部地区的四川夹江县将成为新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现有建陶厂123个,310条生产线,生产能力3亿平方米,2000年生产2亿多平方米。最近广东省新中源、奥斯堡陶瓷公司分别投资25亿元,08亿元在夹江县新建20条生产线,使夹江县的陶瓷产量和质量将上一个新台阶。2国营企业不景气,合资、民营企业兴旺发达近几年来大部分国营企业在走下坡路,产量逐年下降;新产品开发能力弱;经济效益下滑。相反像惠达、亚细亚等一些合资,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蒸蒸日上,经济效益较好;都在进行规模扩张。另外,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前景看好1世界贸易市场广阔全世界每年建筑卫生陶瓷的贸易量在50亿55亿美元,建筑陶瓷贸易量8亿平方米左右,卫生陶瓷4500万件左右。2000年中国出口建筑陶瓷占中国产量的12,陶瓷也生产布局和经济成份分布不平衡。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前景看好。仅占全世界出口量的3;卫生瓷分别占65和8;而意大利建筑陶瓷的出口量占本国产量的688(1998);西班牙占427(1998年),所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虽然产量很大,但出口量很少,潜力巨大,前景看好。2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成本较低建筑卫生陶瓷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又是高能耗产业,中国劳动力资源很大;且价格低廉,原材料和能源丰富,价格相对较低,所以中国建卫陶产品的单位成本比发达国家低,在世界贸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3质量的提高、花色品种的增加为出口打下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建筑卫生陶瓷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并加强了质量管理和新产品的开发,产品质量有很大的提高,花色品种有2000多个;有一些产品的实物质量、外观造型、花色已接近或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如国内生产的弧形瓷砖、1212M;1510M的大规格抛光砖已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所有这些都为中国出口奠定了雄厚的物资基础。另外;中国建卫陶的出口地区过去大都是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现在已进入欧美市场,1996年向美国出口额仅为298万美元,1999年达到12569万美元,3年内增加了41倍。加入WTO在即,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的出口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无限商机。中国加入WTO在即,由于关税的降低,又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的出口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无限商机,将会促进中国产品的大量出口。(四)玻璃纤维工业我国玻纤工业是个新兴的产业,2000年全国玻纤总产量已达到215万吨,其中池窑拉丝纤维52万吨,实现出口量819万吨,出口额159亿美元。2000年池窑法产量(单位吨)珠海泰安重庆杭州北京桐乡(中碱)75001300011000750050008000(图表来源中过玻璃协会)2001年池窑法预计产量(单位吨)珠海泰安桐乡重庆杭州北京邯郸(中碱)9000330002400016000750050005000(图表来源中过玻璃协会)1上半年玻纤工业生产状况(1)玻璃球生产2001年上半年全国正在点火生产运行的中、无碱玻璃球窑共计45座。其中无碱球窑23座,中碱球窑22座,比上年同期增加18座。上半年全国中、无碱玻璃球产量为14万吨。全国中、无碱玻璃球窑分布省、市中碱球窑(座)无碱球窑(座)四川719河北92山东4上海1河南1辽宁1山西1(图表来源中过玻璃协会)(2)玻璃纤维生产上半年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全都是满负荷生产。据国家统计局对60家重点玻纤生产企业统计,16月份玻纤纱产量12万吨,与去年相比增长393,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5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4,其中,池窑拉丝玻纤纱产量44万吨,占统计产量的367。2上半年国内外玻纤市场及价格情况(1)中、无碱玻璃球价格及市场情况由于受玻璃纤维生产企业扩产需求的拉动,坩埚法生产用中、无碱玻璃球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产品出厂价格小幅攀升,用户方需先款提货或上门等货。因供求关系紧张,促使一些已经停产的窑炉重新点火生产和新建窑炉投产,造成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中、无碱球窑18座,新增玻璃球生产能力8万吨。因此,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进入4月份以后,部分玻璃球生产企业对信誉好的客户已采用先发货后付款的方式扩大销售,玻璃球价格开始回落。(2)玻璃纤维主要产品池窑法拉丝生产企业因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增加,生产稳步增长,产品供不应求,价格率又上升。坩埚法拉丝生产企业因受国内经济增长对玻纤需求的拉动,生产全面恢复,市场容量增加,新增众多小型民营企业加入市场竞争。因此,一些具有产品开发能力的企业产上半年国内外玻纤市场及价格情况。量增加,产品市场潜力大,价格稳定;而大多数实力较弱的企业,只能生产低档传统产品,市场拼杀激烈,产品有市无价,波动较大。(3)玻璃纤维及制品的出口情况我国玻纤及制品的出口已保持了两年的高速增长,主要原因是我国玻璃纤维行业经过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池窑拉丝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应用,缩小了我们与国际大公司的产品差距,提高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上半年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数量为4万吨,出口金额6800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98和611。今年一季度,我国玻璃纤维纱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到美国4545吨,占玻纤纱一季度出口总量的3864。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为(单位吨)德国马来西亚日本泰国西班牙香港902856821531488438(图表来源中过玻璃协会)从出口发货地的统计分析中可以计算出,一季度出口我国玻纤及制品的出口已保持了两年的高速增长。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1000多吨玻纤纱为陶土玻纤纱,这样全年就将出口4000吨,以每吨5000元的差价损失计算,全年将给国家造成2000万元的经济损失,并且严重地冲击和扰乱玻纤出口市场,给我国玻纤行业信誉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3全行业下半年总体发展趋势(1)生产、经营动态分析我国玻纤工业在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以后,2000年生产开始恢复性增长,预计2001年玻璃球产量28万吨,玻纤总产量25万吨,其中池窑纤维产量10万吨(增长50左右),已形成玻纤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坩埚法纤维产量维持去年水平。纤维深加工企业发展迅猛,嘉善织布厂、常熟玻纤厂、宁波山泉玻纤厂、常州宏发织造厂已成为深加工织物类产品出口大户。下半年全国玻纤生产经营企业产销两旺的局面,可望维持到10月底。中碱玻纤制品将再次受到销售市场的冲击,无碱池窑增强纱及制品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我国玻纤国内外市场容量加入WTO,将成为我国玻纤工业发展和产品出口的巨大动力,近3年来,我国玻纤制品出口势头强劲,市场迅速我国玻纤工业2000年生产开始恢复性增长。扩大,现已出口115个国家和地区。外商客户反映,中国池窑玻纤质量提高很快,价格具有绝对竞争力,迫切要求加大出口供货量。我国增强玻纤国内外市场2001年2002年市场容量国际市场10万14万吨国内玻璃钢市场7万吨(其中机械成型5万吨,手糊成型2万吨)工程塑料市场3万吨绝缘材料市场35万吨土工材料市场15万吨网布材料市场15万吨总计265万305万吨(3)产品价格升降趋势分析玻纤行业自1998年开展行业价格自律活动以来,价格稳步上升,池窑玻纤制品价格每吨上扬1500元以上,其他玻纤制品价格每吨上扬500元以上,全行业经济效益明显玻纤行业自1998年开展行业价格自律活动以来,价格稳步上升。好转。根据对国内外市场的调查,我们认为目前玻纤的价位比较合理。各生产经营企业应稳住价格,不要盲目涨价。尤其对国外客户,重点是在价格稳定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国外市场,要主动出击,参与玻纤国际市场竞争。中碱玻纤制品进入下半年产品降价趋势已成定局,估计明年市场将受到猛烈冲击,产品面临再次降价的威胁。4行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国家建材“十五”规划要求,我国的玻纤行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中心任务,以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为主要动力,以老企业改造为基本途径,以实施西部开发和加入WTO为契机,重点发展池窑拉丝玻璃纤维等先进生产力,把发展高新技术及新产品作为替代进口,扩大出口新的增长点。加大对落后工艺技术和产品的淘汰力度,引导企业资产重组,推动和支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管理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21世纪初的玻纤工业全面迈入健康发展的轨道。(1)调整玻纤行业企业结构,打造我国玻纤行业的航空母舰“十五”期间,玻纤行业重点扶持3个年产5万吨以上把发展高新技术及新产品作为替代进口,扩大出口新的增长点。“十五”期间,玻纤行业重点扶持3个年产5万吨以上规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规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中化建巨石公司2001年预计产量为45万吨,其中池窑24万吨。泰山复合材料厂已实现债转股,二期工程已投产,预计全年池窑总产量34万吨。目前三期工程2座2万吨池窑生产线已破土动工。以上2厂“十五”期间均可形成10万吨池窑玻纤生产能力。2001年中化建巨石公司利税可达5817万元,泰山复合材料厂利税可达3177万元。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公司具有16万吨生产能力。二期工程18万吨池窑拉丝生产线建设年底投产后将形成具有年产34万吨的生产能力。以上三大玻纤公司“十五”期间将发挥其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优势,借加入WTO之东风,中国玻纤航空母舰将扬帆启航。实施玻纤行业的兼并、联合,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已成为大势所趋。广大中小玻纤企业要么进入三大集团,要么自我重新定位,发展特色玻纤制品加工业,成为专业制品加工厂。(2)调整技术结构,提高整体工业水平A积极推进和完善池窑拉丝技术和制品加工技术,提高玻纤工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要支持和推进大中型池窑拉丝生产线建设,开展日熔化量为60120吨大型池窑的研究设计,研究和推广40006000孔特大漏板和多分拉等调整技术结构,提高整体工业水平。纤维成形技术,采用纯氧燃烧技术和电助熔技术,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稳定池窑操作,努力提高成品率和扩大品种。鉴于国内外玻璃纤维市场变化多端,建设池窑拉丝生产线切不可一哄而起,更要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发展规模和速度应根据市场变化而定。坩埚法拉丝技术在今后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要限制新建坩埚法生产线,并围绕提高质量、降低能耗、提高成品率和劳动生产率等加强对现有坩埚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要加大淘汰落后的陶土坩埚拉丝工艺技术设备的力度。B推广适应多种不同基材、不同成形工艺、不同用途的拉丝浸润剂。增强型浸润剂要形成配套的系列产品,配方中必须含有偶联剂,711、811无蜡非增强型浸润剂应予以淘汰。纺织型浸润剂必须彻底淘汰已经用了40多年的石蜡型浸润剂。行业技术政策上要明文规定,所有无碱、中碱玻纤纺织制品都应逐步采用淀粉型系列浸润剂。C加快纺织加工技术改造,逐步淘汰落后装备。玻纤工业从50年代开始采用的150B捻线机、槽筒落纱机、分条整经机、1511有梭织机等老设备,已经不可能生产出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因此必须下决心淘汰。我们要利用纺织行业设备更新的成果,使技术装备适应玻璃纤维生加快纺织加工技术改造,逐步淘汰落后装备。产要求。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同时,要积极开发玻纤织物的各种表面处理和涂层技术,完善各向同性的无纺织物,从而扩大玻纤制品的应用范围。D产品标准化工作应引起重视。产品标准代表着一个行业的工业水平,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3)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开拓国内外玻纤市场目前,我国增强型玻璃纤维制品已占玻纤总产量的50,无碱制品占55以上,连同纺织制品,估计约有800余个品种规格,国外则有3000余个品种规格,4万余种用途。可见我国玻纤制品有待开发的领域宽广。开发玻纤制品,扩大应用领域必须充分发挥玻璃纤维强度高、耐腐蚀、不燃烧、耐高温、电绝缘性能好、伸长率低等物化性能优势,尽量避免用在易磨损的领域,在选择试制新产品和推广应用中,一定要扬长避短。每个企业在选择自己的产品发展方向时,一是要注意市场信息,了解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二是发挥玻纤物化特性的优势;三是尽量不和化学纤维、合成纤维撞车,如果不可避免,就必须在性能上、应用上或价格上胜其一筹;四是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发挥自己的优势。调整产品结构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不断进行的工作。其含义一是老产品更新换尽量避免用在易磨损的领域,在选择试制新产品和推广应用中,一定要扬长避短。代,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性能;二是创造试制新的品种,开发新的用途。企业选定产品之后,就一定要坚持做好,具有自己的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名牌、精品,而且要不断提高质量、更新换代,使之始终走在前列。同时要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讲究营销策略,培养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不断扩大销售领域。(4)玻纤、玻钢行业联合起来,净化生产、销售市场我国手糊工艺玻璃钢产量,据玻钢协会统计为28万吨,按此测算玻纤方格布用量应为14万吨,然而2000年全国玻纤方格布总产量仅为2万吨,那么12万吨的缺口是什么呢据我们调查,全部被陶土高碱玻纤布占领。国家经贸委1999年16号令明确提出对以陶土坩埚拉丝玻璃纤维为原料的玻璃钢制品立即淘汰。但两年过去了,这种劣质产品依然充斥市场,中小玻钢企业以陶土纤维便宜为借口,在其生产的玻璃钢制品中大量使用,造成手糊玻璃钢制品引起的质量问题、人身伤亡事故、法律诉讼问题越来越多。手糊玻璃钢原材料80以上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劣质产品,这个行业如此发展下去怎么得了广大玻钢、玻纤企业强烈呼吁“玻纤、玻钢协会合并,或联合组成打击伪劣产品办事机构,对制售伪劣玻钢制品的行为国家应重拳出击。”调整产品结构其含义之一是老产品更新换代,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性能。玻纤、玻钢行业应联合起来,净化生产、销售市场。2001年16月份建材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变化表(图表来源中经通产业数据库)金额亿元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亏损企业亏损额16月实际去年同期同比16月实际去年同期同比16月实际去年同期同比16月实际去年同期同比16月实际去年同期同比总计137040121515127846803419501157140071124437125637832552482435273700468国有经济189271786559463776252200190761886911056054821910861096091集体经济3765934707851130701190198238363350039601556115235074715651664私营经济17635144862174465839181889158151300321634222626107248237464其它内资38931346301242150341340312174183037490115813269394121902866416三资企业2388919827204976726506179224986200712449103974739098209351230国有及控股38673359027721519814012846420083948064029002911000016911676089大型25583231401056875280528692799625990772893972813856824388中型198381861465863126117319210911987061429912513920689648633小型916197976214873176127790142990984785681580259214557814198222281104建筑材料及非金属采选9520868096833661056468149728868911963943023046148153327建筑材料及非金属制选127520112835130143435389121162130344115748126133902250506733793547474水泥4673843104843192351799169155188515027162372891820119192106888建筑用玻璃792370041312246621411518846175111265325703537720309810714建筑卫生陶瓷1871217436732456342936291337512457737409383679410404149六、下半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工作重点(一)统一思想,确保总量控制和经济效益要求各地经贸委(建材主管部门)和广大建材企业同志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精神,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继续认真贯彻国经贸运行200199号关于2001年建材行业总量控制的实施意见,并根据上半年本地区总量调控进度重新调整和部署工作。下半年在总量调控方面仍然以水泥为重点,促进水泥行业经济效益继续好转,确保实现今年建材行业总量控制和经济效益奋斗目标。(二)以玻璃行业为重点,坚决制止重复建设要按照委领导要求尽快落实朱总理和邦国副总理关于制止玻璃行业重复建设的有关批示,在对去年以来玻璃行业重复建设问题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并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止平板玻璃行业重复建设蔓延的势头,实现平板玻璃行业总量调控目标,促进玻璃价格回升、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好转。通过在玻璃行业制止重复建设取得突破,也可为其它行业制止重复建设积累和准备经验。统一思想,确保总量控制和经济效益。(三)搞好监督检查,整顿建材市场秩序要认真贯彻全国整顿市场秩序工作会议的精神,打击假冒伪劣建材,各地要力争把水泥列为本地区打假重点,安排水泥新标准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协调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尽快出台水泥生产许可证换发实施细则,以促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要组织开展全国淘汰“两小”工作检查验收,要求各地以县(包括县级市)为单位按照我委“清理整顿两小检查验收办法”进行自查、县以上主管部门逐级检查,国家经贸委联合有关部门进行重点检查验收。通过清理整顿“两小”,促进全国建材市场秩序的好转,为国有大中型及其他经济类型的优势企业创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四)大力开拓市场,扩大建材需求包括利用西部大开发有利时机,主动联系工程,扩大建材销售。根据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发挥我们建材工业优势积极扩大出口。今年要在全国省会和旅游城市建筑推广安全玻璃使用方面取得突破,拟联合建设部有关职能司在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客户经理年终个人工作总结模版
- 社区护理资源配置优化策略
- 快速充电技术的探索
- 风险管理套期保值讲解
- 火电厂生产工艺流程
- 养老护理标准化流程
- 余姚四中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有关古代法律的考试题及答案
- 银行行长面试题目及答案
- 老人晨起护理
- 托育机构消防安全培训
- 《现代库存管理:模型、算法与Python实现》 课件全套 杨超林 第1-17章 现代库存管理概述-某家电企业H的制造网络库存优化实战
- (正式版)QBT 5998-2024 宠物尿垫(裤)
- (正式版)HGT 6276-2024 双酚F型环氧树脂
- 补习班辅导班学员合同协议书范本
- 操作系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离婚案件中夫妻房产分割问题研究
- APQP全套表格范例
- 《马说》复习课件
- 【可行性报告】2023年房屋租赁行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大规模模型蒸馏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