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在食品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应用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日期摘要数据处理是指从获得的数据得出结果的加工过程,包括记录,整理,计算,分析等处理方法。就是用简明而严格的方法把实验数据所代表的事物内在的规律提炼出来。本文介绍了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并举例说明了该方法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关键词试验设计方法正交试验在食品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应用试验设计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多数数理统计方法主要用于分析已经得到的数据,而试验设计却是用于决定数据收集的方法。试验设计方法主要讨论如何合理地安排试验以及试验所得的数据如何分析等。试验设计方法常用的术语定义如下。试验指标指作为试验研究过程的因变量,常为试验结果特征的量(如得率、纯度等)。例1的试验指标为合格产品的产量。因素指作试验研究过程的自变量,常常是造成试验指标按某种规律发生变化的那些原因。如例1的温度、压力、碱的用量。水平指试验中因素所处的具体状态或情况,又称为等级。如例1的温度有3个水平。温度用T表示,下标1、2、3表示因素的不同水平,分别记为T1、T2、T3。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有正交试验设计法、均匀试验设计法、单纯形优化法、双水平单纯形优化法、回归正交设计法、序贯试验设计法等。可供选择的试验方法很多,各种试验设计方法都有其一定的特点。所面对的任务与要解决的问题不同,选择的试验设计方法也应有所不同。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只讨论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EXPERIMENTALDESIGN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正交试验设计是分式析因设计的主要方法。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日本著名的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将正交试验选择的水平组合列成表格,称为正交表。例如作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按全面实验要求,须进行3327种组合的实验,且尚未考虑每一组合的重复数。若按L933正交表安排实验,只需作9次,按L1837正交表进行18次实验,显然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因而正交实验设计在很多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方面。正交表是一整套规则的设计表格,用。L为正交表的代号,N为试验的次数,T为水平数,C为列数,也就是可能安排最多的因素个数。例如L934,表11,它表示需作9次实验,最多可观察4个因素,每个因素均为3水平。一个正交表中也可以各列的水平数不相等,我们称它为混合型正交表,如L8424表12,此表的5列中,有1列为4水平,4列为2水平。根据正交表的数据结构看出,正交表是一个N行C列的表,其中第J列由数码1,2,SJ组成,这些数码均各出现N/S次,例如表11中,第二列的数码个数为3,S3,即由1、2、3组成,各数码均出现次。正交表具有以下两项性质1每一列中,不同的数字出现的次数相等。例如在两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一列都有数码“1”与“2”,且任何一列中它们出现的次数是相等的;如在三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一列都有“1”、“2”、“3”,且在任一列的出现数均相等。2任意两列中数字的排列方式齐全而且均衡。例如在两水平正交表中,任何两列同一横行内有序对子共有4种1,1、1,2、2,1、2,2。每种对数出现次数相等。在三水平情况下,任何两列同一横行内有序对共有9种,11、12、13、21、22、23、31、32、33,且每对出现数也均相等。以上两点充分的体现了正交表的两大优越性,即“均匀分散性,整齐可比”。通俗的说,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与另一个因素各水平各碰一次,这就是正交性。正交试验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安排试验方案;第二,分析试验结果。一、安排试验方案第一步,明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指标,挑选因素选取水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相应的试验指标后,分析影响该项指标的各种因素,排除那些影响不大或已经控制得较好的因素,挑选那些可能有较大影响但又没有把握的因素进行考察。第二步,用正交试验法安排试验。使用正交表这一工具来进行整体设计、综合比较、统计分析,通过较少的试验次数,达到找出最佳生产工艺效果来。根据因素和水平的多少以及试验工作量的大小来确定试验的次数,即确定使用那张正交表。例1某化工食品厂想提高某食品的质量和产量,对工艺中三个主要因素各按三个水平进行试验(见表1)。试验的目的是为提高合格产品的产量,寻求最适宜的操作条件。表1因素水平因素温度压力PA加碱量KG水平符号TPM123T180T2100T3120P150P260P370M120M225M330很容易想到的是全面搭配法方案(如图1所示)此方案数据点分布的均匀性极好,因素和水平的搭配十分全面,唯一的缺点是实验次数多达3327次(指数3代表3个因素,底数3代表每因素有3个水平)。因素、水平数愈多,则实验次数就愈多,例如,做一个6因素3水平的试验,就需36729次实验,显然难以做到。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试验设计方法。图1全面搭配法方案从例1可看出,采用全面搭配法方案,需做27次实验。那么采用简单比较法方案又如何呢先固定T1和P1,只改变M,观察因素M不同水平的影响,做了如图2(1)所示的三次实验,发现MM2时的实验效果最好(好的用表示),合格产品的产量最高,因此认为在后面的实验中因素M应取M2水平。图2简单比较法方案情案固定T1和M2,改变P的三次实验如图2(2)所示,发现PP时的实验效果最好,因此认为因素P应取P水平。固定P和M2,改变T的三次实验如图2(3)所示,发现因素T宜取T2水平。因此可以引出结论为提高合格产品的产量,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T2PM2。与全面搭配法方案相比,简单比较法方案的优点是实验的次数少,只需做9次实验。但必须指出,简单比较法方案的试验结果是不可靠的。因为,在改变M值(或P值,或T值)的三次实验中,说M2(或P或T2)水平最好是有条件的。在TT,PP时,M2水平不是最好的可能性是有的。在改变M的三次实验中,固定TT,PP应该说也是可以的,是随意的,故在此方案中数据点的分布的均匀性是毫无保障的。用这种方法比较条件好坏时,只是对单个的试验数据进行数值上的简单比较,不能排除必然存在的试验数据误差的干扰。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不仅兼有上述两个方案的优点,而且实验次数少,数据点分布均匀,结论的可靠性较好。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是用正交表来安排试验的。对于例1适用的正交表是L9(34),其试验安排见表2。所有的正交表与L9(34)正交表一样,都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在每一列中,各个不同的数字出现的次数相同。在表L9(34)中,每一列有三个水平,水平1、2、3都是各出现3次。(2)表中任意两列并列在一起形成若干个数字对,不同数字对出现的次数也都相同。在表L9(34)中,任意两列并列在一起形成的数字对共有9个(1,1),(1,2),(1,3),(2,1),(2,2),(2,3),(3,1),(3,2),(3,3),每一个数字对各出现一次。表2试验安排表列号1234因素温度压力PA加碱量KG试验号符号TPM1234567891(T1)1(T1)1(T1)2(T2)2(T2)2(T2)3(T3)3(T3)3(T3)1(P1)2(P2)3(P3)1(P1)2(P2)3(P3)1(P1)2(P2)3(P3)1(M1)2(M2)3(M3)2(M2)3(M3)1(M1)3(M3)1(M1)2(M2)123312231这两个特点称为正交性。正是由于正交表具有上述特点,就保证了用正交表安排的试验方案中因素水平是均衡搭配的,数据点的分布是均匀的。因素、水平数愈多,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愈发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如上述提到的6因素3水平试验,用全面搭配方案需729次,若用正交表L27(313)来安排,则只需做27次试验。在化工生产中,因素之间常有交互作用。如果上述的因素T的数值和水平发生变化时,试验指标随因素P变化的规律也发生变化,或反过来,因素P的数值和水平发生变化时,试验指标随因素T变化的规律也发生变化。这种情况称为因素T、P间有交互作用,记为TP。正交试验方法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原理实验中的应用举例例2为提高真空吸滤装置的生产能力,请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恒压过滤的最佳操作条件。其恒压过滤实验的方法、原始数据采集和过滤常数计算等见过滤实验部分。影响实验的主要因素和水平见表3(A)。表中P为过滤压强差;T为浆液温度;W为浆液质量分数;M为过滤介质(材质属多孔陶瓷)。解(1)试验指标的确定恒压过滤常数K(M2/S)(2)选正交表根据表3(A)的因素和水平,可选用L8(424)表。(3)制定实验方案按选定的正交表,应完成8次实验。实验方案见表3(B)。(4)实验结果将所计算出的恒压过滤常数K(M2/S)列于表3(B)。表3(A)过滤实验因素和水平因素压强差KPA温度质量分数过滤介质符号PTWM水平1234294392490588(室温)18(室温15)33稀(约5)浓(约10)G2G3G2、G3为过滤漏斗的型号。过滤介质孔径G2为3050M、G3为1630M。表3(B)正交试验的试验方案和实验结果列号J123456因素PTWMEK(M2/S)试验号水平123456781122334412121212121221211221122112212112401104293104521104555104483104102103511104110103(5)指标K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C)。以第2列为例说明计算过程24011045211044831045111041921032293104555104102103110103297103K242/K219210344791042/K22971034742104D2742104479104263104K488103611104S2K2(2/K2)2K2(2/K2)24(479104611104)24(742104611104)2138107F2第二列的水平数1211V2S2F21381071138107SES5K5(5/K5)2K5(5/K5)24(622104611104)24(599104611104)2106109FEF51VESEFE1061091106109F2V2VE1381071061091302查F分布数值表可知F(001,F11,F21)4052F2F(005,F11,F21)1614F2F(010,F11,F21)399F2F(025,F11,F21)583F2(其中F1为分子的自由度,F2分母的自由度)所以第二列对试验指标的影响在010水平上显著。其他列的计算结果见表3(C)。表3(C)K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列号J123456因素PTWMEK(M2/S)项目JJJJKJ694104108103150103192103297103304103184103254103235103249103240103K488103(M2/S)J/KJJ/KJJ/KJJ/KJDJSJFJVJFJF001F005F010F025显著性1611032347104538104752104806103459104265107388410883654032157447910474210426310413810711381071302405216143995832010476110446110430010418010711801071701405216143995833005463510458610448510547010914701094444052161439958300254622104599104230105106109106109100611104(M2/S)5368202010(6)由方差分析结果引出的结论。第1、2列上的因素P、T在010水平上显著;第3列上的因素W在005水平上显著;第4列上的因素M在025水平上仍不显著。各因素、水平对K的影响变化趋势见图3。图3是用表3(A)的水平、因素和表3(C)的J/KJ、J/KJ、J/KJ、J/K值来标绘的。从图中可看出A过滤压强差增大,K值增大;B过滤温度增大,K值增大;C过滤浓度增大,K值减小;D过滤介质由1水平变为2水平,多孔陶瓷微孔直径减小,K值减小。因为第4列对K值的影响在025水平上不显著,所以此变化趋势是不可信的。图3指标随因素的变化趋势适宜操作条件的确定。由恒压过滤速率议程式可知,试验指标K值愈大愈好。为此,本例的适宜操作条件是各水平下K的平均值最大时的条件过滤压强差为4水平,588KPA过滤温度为2水平,33过滤浆液浓度为1水平,稀滤液过滤介质为1水平或2水平(这是因为第4列对K值的影响在025水平上不显著。为此可优先选择价格便宜或容易得到者)。上述条件恰好是正交表中第8个试验号。例3酸牛奶固体饮料的研制试验方法11酸牛奶制备工艺流程制备酸牛奶添加壁材喷雾干燥添加配料调配造粒包装成品12酸牛奶的制备称取全脂奶粉8和白砂糖9加6070温水溶解杀菌冷却至45接种发酵培养在431下培养3H冷却搅拌冷藏备用13酸牛奶粉的制备用1阿拉伯胶、25麦芽糊精、15玉米糖浆混合配成壁材溶液,以制备好的酸牛奶为芯材,按芯材溶液占壁材溶液30的比例混合均匀,并在20MPA的压力下均质两次,得到芯壁材混合液芯壁材混合液在进风温度为140,出风温度为73下进行热风喷雾干燥,同时用水冷却收集瓶。14酸牛奶固体饮料的调配试验141砂糖添加量对酸牛奶固体饮料质量的影响在酸牛奶粉中分别添加70、75、80的砂糖粉,充分混和后用45的温水按照81的水粉比例进行冲调3,再用柠檬酸溶液调节PH4,然后进行测定粘度和感官评定。142全脂奶粉对酸牛奶固体饮料质量的影响在酸牛奶粉中分别添加50、67、75的全脂奶粉,充分混和后用45的温水按照81的水粉比例进行冲调,再用柠檬酸溶液调节PH4,然后进行测定粘度和感官评定。143调配的正交试验设计根据单因数试验结果,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安排试验。本试验采用表31的正交试验安排,将酸牛奶粉与砂糖粉和全脂奶粉进行复配。表31正交试验各因素水平安排表水平因素ABC酸奶粉砂糖粉全脂奶粉113453221650343195536注由于增加了混合物种类,所以各因素的添加比例相应改变。15酸牛奶固体饮料的感官评定本试验按照81的水粉比例进行调配,在冲调的时候,水温不能超过45,否则乳酸菌容易受热失活,并且用柠檬酸溶液调节PH4以接近酸牛奶的酸度。对调配后的饮料进行感官评定,评分标准如表32。表32感官评定评分标准项目感官描述对应分值色乳白色2025白色1419偏白813带黑点08项目感官描述对应分值香味冲调后闻饮都具有酸奶味,无异味2025冲调后需饮用才感觉到酸奶味,无异味1419冲调后饮用没有明显酸奶味813冲调后饮用无酸奶味且有异味08项目感官描述对应分值口感细腻,爽口,润滑2025细腻,爽口1419细腻813没有明显的感觉08项目感官描述对应分值外观颗粒均匀,大小一致2025颗粒均匀,大小基本一致1419有明显的颗粒状,大小不一813形状各异,大小不一0816酸牛奶固体饮料的造粒在酸牛奶粉中按一定比值分别添加砂糖粉和全脂奶粉后充分混和,按造粒机的性能要求用一定量的水把柠檬酸溶解然后喷洒到混和粉上再搅拌均匀,用造粒机进行造粒,再用烘箱烘干。17乳酸菌的测定方法42结果与分析21砂糖添加比例对酸牛奶固体饮料品质的影响对添加了不同比例砂糖粉的酸牛奶固体饮料进行粘度测定和感官评定,结果见表33。表33添加不同比例的砂糖粉对酸牛奶固体饮料品质的影响结果从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2025自考医疗器械与装备医用电子学考前冲刺练习题
- 园林植物景观层次设计
- 用户侧储能系统的电力调度优化方案
- 2025年路桥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老师招聘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沧州联考作文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酒店防火考试题目及答案
- 解决问题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 充电桩建设工程项目规划方案
- 2024年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文化生活 第3课 短文两篇《谢道韫咏絮》说课稿 沪教版五四制
- 2025云南昆明中北交通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招聘6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2025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建设分公司招聘10人(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3二次根式(第2课时)(教学课件)数学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 2025年会议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含答案)
- 武松课件教学课件
- 《医疗器械监督抽验介绍》
- 九年级上学案第13课《湖心亭看雪》学案答案
- 高速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污水处理厂工程监理投标文件(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