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公式汇总第一部分经济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化需求量的相对变化【2013年单选题】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05,当价格为每台32元时,其销售量为1000台。如果这种商品价格下降1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其销售量是()台。A950B1050C1000D1100【答案】B。【解析】考核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系数05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10,可得需求量变动率为5,即商品价格下降10,销售量增加5。原来的销售量为1000台,增加5后的销售量1000(5)1050台。【例题单选题】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影响是()。A需求量上升13B需求量下降2C需求量上升26D需求量下降26答案C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点弹性和弧弹性类型含义适用点弹性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即0PQED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弧弹性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弧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化量对价格相对变动量的比值。2/2/1010PQED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注释】点弹性变动率的分母是原需求量和原价格;弧弹性变动率的分母是平均需求量和平均价格。【2011单选题】某商品的价格为2元件时,销售量为300件;当价格提高到4元件时,销售量为100件。按照弧弹性公式计算,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A040B067C150D200【答案】C【解析】考核弧弹性的计算公式Q100300200P422Q1Q2/2300100/2200P1P2/224/23需求价格弹性200/200/2/315由于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始终是负数,所以可以直接用绝对值表示。【延伸】本题若按点弹性计算公式可得需求价格弹性2/3,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32/4301【2012年单选题】某城市决定从2011年8月1日起,把辖区内一著名风景区门票价格从32元提高到40元,已知该风景区2011年8月的游客为88000人次,与2010年8月相比减少了12,则以弧弹性公式计算的该风景区旅游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A057B048C11D2080代表变化前1代表变化后【答案】A【解析】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弧弹性下,变动率的分母用平均数。本题中,需求量相比于2010年8月下降了12。2010年需求量(112)88000所以2010年需求量88000/112100000平均需求量(88000100000)/294000弧弹性下需求量变动率(10000088000)/9400012766平均价格(4032)/236价格变动率(4032)/368/362222弧弹性下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2766/2222057【注】本题若考核点弹性,价格变动率8/3225需求量变动率为12。点弹性12/25048则应选择B选项。【单选题】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为05,该商品现在的价格为2元,则按点弹性计算公式,商品价格上升到()元,才能使需求量减少15。A06B26C24D3答案B解析商品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0515/价格变动率,所以价格变动率30所以,P2/230,解得,P26元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1)如果E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单选题】假设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当商品的价格为时,销售量为10,厂商的销售收入为10;当商品的价格上升10时,商品的销售收入为()A88B10C12D76【答案】A【解析】当商品的价格上升10时,商品的销售量下降20,此时商品的价格为11,商品的销售量为10(120)8,商品的销售收入为88显然提价后,厂商的销售收入下降了。(2)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例题】假设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5,当商品的价格为时,销售量为10,厂商的销售收入为1010;当商品的价格上升10时,商品的销售量下降5,此时商品的价格为11,商品的销售量为10(15)95,商品的销售收入为11951045显然提价后,厂商的销售收入上升了。(3)如果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即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2012年单选】通常情况下,生产者通过提高某产品单位销售价格而增加其销售总收入的前提条件是该产品的()。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B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C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答案】D【解析】通过本题掌握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IJ价格的相对变化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I(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如煤气和电)(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1,供给富有弹性(2)ES0分布为右偏。1取值在0和05之间,轻度右偏;2取值在05和1之间,中度右偏;3取值大于1,严重右偏;偏态系数0分布为左偏。1取值在0和05之间,轻度左偏;2取值在05和1之间,中度左偏;3取值小于1,严重左偏;偏态系数的取值偏态系数的绝对值越大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大;【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偏态系数的表述错误的是()。A偏态系数取决于离差平方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平方的比值B偏态系数等于0,说明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C偏态系数大于0,说明数据分布为左偏D偏态系数绝对值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小E偏态系数为08,说明数据分布为中度右偏【答案】ACD【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偏态系数不同取值的含义。标准分数的计算标准分数Z(原始分数XI平均分数X)标准差S【提示】标准分数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补充】标准分数表示一个给定的分数距离平均数有多少个标准差,含有标准差的个数越多,说明该分数和平均数的距离越大(标准分数若为正数,则标准分数越大越好,标准分数若为负数,则越小越好)【例题标准分数举例】某班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已知公共课考试的全班平均分为110分,标准差为10分,张三得了116分;专业课考试的全班平均分为100分,标准差为8分,张三得了107分。张三哪一门考试成绩比较好【分析】1因为两科考试的标准差不同,因此不能用原始分数直接比较。需要将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然后进行比较。张三Z公共课116110/1006张三Z专业课107100/80875两门课程的比较张三的公共课成绩在其整体分布中位于平均分之上06个标准差的地位,他的专业课成绩在其整体分布中位于平均分之上0875个标准差的地位。由此可见,张三的专业课考试成绩优于公共课考试成绩。标准分数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当数据服从对称的钟形分布时,可以运用经验法则来判断与均值的距离在特定倍数标准差之内的数据项所占比例。1、约有68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1个标准差之内,标准分数在【1,1】范围内;2、约有95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2个标准差之内;标准分数在【2,2】范围内;3、约有99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3个标准差之内;标准分数在【3,3】范围内;相关系数的计算1221NIIINIIIIXYR)相关系数【注】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即1R1,PEARSON相关系数只适用线性相关关系。R的取值两变量之间的关系0R1正线性相关1R0负线性相关R1完全正线性相关R1完全负线性相关R0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并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根据实际数据计算出的R,其取值一般为1R1,在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弱时,根据经验可将相关程度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见下表|R|的取值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R|08高度相关05|R|08中度相关03|R|05低度相关|R|03相关程度极弱,可视为无线性相关关系。【2007年多选改编】当相关系数R1时,变量X和Y的相关关系为()。A高度相关B不完全相关关系C完全正相关关系D不相关关系E完全负相关关系【答案】A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相关系数的不同取值各自代表什么含义。【2005年单选题】下列变量间,相关的程度最高的是()A某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私人汽车拥有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2B某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C某城市景点游客数量与票价的相关系数为058D某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与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答案】B【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利用相关系数的取值判断两变量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相关程度越高。【2013年多选题】根据变量X和变量Y的散点图,可以看出这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为()。A正相关B不相关C负相关D线性相关E完全相关【答案】AD【解析】通过本题熟悉散点图的形状。样本估计量的方差NSN12样本量样本方差)总体个数样本量(N【例题】从某个N100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样本容量为100的不放回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50,样本方差200,对总体均值的估计量等于样本均值等于50,估计量的方差是()。【解析】样本估计量的方差NSN12样本量样本方差)总体个数样本量(N180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EY01X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图示是一条直线,0是回归直线的截距,1是回归直线的斜率,表示X每变动一个单位时,E(Y)的变动量。【例题单选题】估计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的一元线性直线回归方程式人均消费C1300079Y,则当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5000元,人均消费支出是()【解析】人均消费支出C13000791500013150元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1、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就是简单算术平均数。【2004年单选题】某地区19992003年原煤产量如下年份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原煤产量(万吨)4546596872该地区19992003年的平均每年原煤产量为()万吨。A58B57875C59D60【答案】A【解析】原煤产量是时期指标。平均产量(4546596872)/558万吨。2、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1)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逐日登记)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资料逐日排列且每天登记。即已掌握了整段考察时期内连续性的时点数据,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1天,但实际上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2014年单选题】某超市2013年6月某商品的库存量记录见下边,该商品6月份的平均日库存量是()台。日期19日1015日1627日2830日库存量(台)50604050A48B40C45D50【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连续时点序列中指标值变动才登记的一种情况。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平均库存量509/30606/304012/30503/3048(2)第二种情况,由间断时点(不逐日登记)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相等。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间断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思想是“两次平均”先求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再对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单选题】某企业职工人数资料(单位人)如下时间3月31日4月30日5月31日6月30日职工人数1400150014601420该企业36月份平均职工人数为()。A1500人B1400人C1445人D1457人【答案】D【解析】月末职工人数是时点指标,由此构成的时间序列为间断时点时间序列。间隔期均为1个月。采用“两次平均”的思想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第一次平均(14001500)/2145015001460/2148014601420/21440第二次平均(145014801440)/31457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不相等。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也采用“两次平均”的思路,且第一次的平均计算与间隔相等的间断序列相同;进行第二次平均时,由于各间隔不相等,所以应当用间隔长度作为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2009年单选题】某行业2000年至2008年的职工数量(年底数)的记录如下年份2000年2003年2005年2008年职工人数(万人)1000120016001400则该行业2000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职工人数为万人。A1300B1325C1333D1375【答案】B。【解析】年末职工人数是时点指标,所对应的时间序列为间断时点序列,登记的间隔期不同,采用“两次平均”的思想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第一次平均(简单算术平均)(10001200)/2110012001600/2140016001400/21500第二次平均(加权平均)11003/814002/815003/81325万人。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派生数列,相对数或平均数通常是由两个绝对数对比形成的。计算思路分别求出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进行对比,用公式表示如下BAY增长量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2)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水平之差。注意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例如某地区20002004年钢材使用量(单位万吨)如下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使用量12458逐期增长量分别是211万吨;422万吨;541万吨;853万吨累计增长量是817万吨累计增长量7万吨逐期增长量之和(1213)【2011年单选题】我国2000年2005年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逐期增长量(亿元)8235197586117506130056160562我国2000年2005年期间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加亿元。A588061B160562C117612D78211【答案】A【解析】累计增长量8235197586117506130056160562588061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平均增长量1时间序列项数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个数逐期增长量的合计【例题单选题】某商场19992003年商品销售额(单位百万元)如下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销售额350400440499550该商场19992003年商品销售额的平均增长量为()百万元。A5B4C44D3【答案】A【解析】平均增长量5百万元1时间序列项数累计增长量53(一)发展速度1、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几分之几或若干倍。发展速度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分。(1)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的比值,用表示,IA0IY最初水平报告期水平定基发展速度IA(2)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用表示,IB1IY报告期前一期水平报告期水平环比发展速度IB【应用举例】某地区20002002年钢材使用量(单位万吨)如下年份2000200120022003使用量1245以2000年为基期的定基发展速度2002/14004/15005/1环比发展速度2002/12004/21255/4(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第一,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简记定基积)推导定基发展速度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2310NNYY第二,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简记环比比)推导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0YN1N【2005年、2006年、2007年单选题】以2000年为基期,我国2002、200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定基发展速度分别是1374和1643,则2003年与2002年相比的环比发展速度是()。A164B196C269D1196【答案】D【解析】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0YN1N所以,2003年与2002年环比发展速度2003年定基发展速度2002年定基发展速度164313741196【例题单选题】已知某地区以1990年为基期,19911996年财政收入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1571、11823、10801、1319、12295、10154,以1990年为基期的1996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为()A4055B24330C10154D433【答案】B【解析】以1990年为基期的1996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同期环比发展速度的乘积1157111823108011319122951015424332(二)、增长速度1、增长速度含义增长速度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若干倍。增长速度1发展速度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增长量2、定基增长速度增长量是累计增长量定基增长速度1定基发展速度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累计增长量3、环比增长速度增长量是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上期水平上期水平报告期水平上期水平逐期增长量【应用举例】某地区20002002年钢材使用量(单位万吨)如下年份2000200120022003使用量1245以2000年为基期的定基发展速度200400500以2000年为基期的定基增长速度100(21)/1300(41)/1400(51)/1环比发展速度2002/12004/21255/4环比增长速度100(21)/1100(42)/225(54)/4【提示】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推算,必须通过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才能进行。【2012年单选题】已知某城市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2006年、2007年、年连续三年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6、9,这三年该城市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的定基增长速度为()。A()BC()D【答案】A【解析】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环比发展速度1环比增长速度。所以定基增长速度(101106109)。【2011年单选题】以2000年为基期,2008年和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定基增长速度分别为1440和1485。2009年对2008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A039B1463C10039D11463【答案】C【解析】依据“环比比”,可得环比发展速度(11485)/114410039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NIB1N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或者平均发展速度NY定基发展速度0N表示环比发展速度的时期数(用时间序列中的最末时间减去最初时间)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2006年单选题】某市财政收入2003年比L998年增长了726,则该市1998年至2003年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AB6721672CD55【答案】D【解析】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5定基发展速度1定基增长速度)(16725【2012年单选题】某企业2000年2006年销售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是276,这期间相应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是()。A46B176C1276D724【答案】C【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平均增长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增长1的绝对值”是进行这一分析的指标。它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某企业销售额指标如下表所示年份1991199219931994发展水平(万元)100200380760增长1绝对值(万元)前期发展水平11100122001383801【例题】已知某地区2002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6、9、10,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定基增长速度为。A46910B469101C1041061091101D104106109110【答案】C【解析】步骤一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1,所以分别为104、106、109、110。步骤二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定基等于乘积,所以定基发展速度104106109110步骤三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104106109L101平滑法的目的是“消除”时间序列的不规则成分所引起的随机波动。平滑法适用于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即没有明显的趋势、循环和季节波动的时间序列。2平滑法包括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3平滑法简单易用,对数据的要求最低,通常对于近期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使用时间数列中最近K期数据值的平均数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例题,单选题】某商品流通企业某种商品前11个月的实际销售量如下表所示时间(月)123456789101112实际销售(吨)270280300310305330345350364373385取M4,用一次移动平均数法预测,则第12个月该种商品的销售量为()吨。A350B364C368D385【答案】C【解析】第12个月的销售量预测值(D8D9D10D11)/4(350364373385)/4368吨。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是利用过去时间序列值的加权平均数作为预测值,即T1期的预测值等于第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期预测值的加权平均数。预测值FT1平滑系数第T期实际观察值()第T期预测值为平滑系数,取值范围【提示】在开始计算时,没有第1期的预测值,一般可以设第1期的实际观察值即为第1期的预测值。【例题单选题】某商品流通企业某种商品前11个月的实际销售量如下表所示时间(月)123456789101112实际销售量(吨)410430460480470490510530550560575已知第11个月的销售量预测值吨,取08,用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5701F第12个月的销售量为()吨。A564B574C575D584【答案】B【解析】0857502570574第五部分会计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关系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资产的归属关系。2、在不考虑调整因素,如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情况下利润收入费用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无论发生什么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上述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账户中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为余额,余额按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基本关系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调节公式是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预提费用增加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递延税款贷项存货减少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其他不减少现金的费用、损失财务报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名称指标计算指标分析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负债流动资产1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2流动比率是衡量短期债务清偿能力最常用的比率,是衡量短期风险的指标。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3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维持在21左右。过高的流动比率,说明企业有较多资金滞留在流动资产上未加以更好的运用,如出现存货超储积压、拥有过分充裕的现金、资金周转可能减慢从而影响其盈利能力。速动比率(也称为酸性实验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负债速动资产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计算该比率要排除存货原因是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差的一种。该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内可变现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应维持在11左右较为理想。速动比率小于1企业会依赖出售存货或举借新债务偿还到期债务,可能带来存货削价损失或利息支出。对速动比率进行分析时,要注重应收账款变现能力的分析。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流动负债现金该比率反映企业的即刻变现能力。现金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或举债经营比率资产负债率100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该比率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一般来说,企业的资产总额应大于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应小于1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50以下),说明企业有较好的偿债能力和负债经营能力。在企业资产净利润率高于负债资本成本率的条件下,企业负债经营会因代价较小使所有者的收益增加。产权比率也称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产权比率100所有者权益总额负债总额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分子分母都除以资产总额,会得到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1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产权比率反映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所有者提供的资本大于借入资本为好,指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该指标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已获利息倍数又称为利息保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用来衡量盈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障倍数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一般来说,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等于1已获利息倍数越高,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2013年单选题】已知某企业年末流动资产合计为800万元,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200万元,流动负债合计为400万元,非流动负债合计为400万元,则该企业年末流动比率为()。A2B04C05D25【答案】A。【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偿债能力的各指标的计算。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800/4002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等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是衡量企业整体经营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具体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这几个指标都是在数值上越大,资金利用效果越高,则企业营运能力越强。具体公式1、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转让和折扣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不扣除坏账准备。2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3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4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总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余额【例题单选题】某公司2011年度销售收入为7500万元,销售成本为4500万元,年初存货为2800万元,年末存货为2200万元,则该公司2011年度的存货周转天数为()天。(1年按360天计算)A80B100C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文化建设评估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信息安全技术人才资格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护理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统计学原理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诉讼代理服务合同
- 体育赛事公平竞赛承诺书标准模板下载
- 婚姻忠诚协议中房产居住权专属保留范本
-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竞业限制及补偿协议
- 网络店铺债务处理与权益维护合同
- 娱乐业劳务派遣职业病防治及责任协议
- 《心电图机操作与应用》课件
- 办公楼清洁服务工作外包合同5篇
- 2025中小学学校校服采购工作方案
- 2024年烟台龙口市卫生健康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纲要
-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解读
- 幼儿园绘本故事:《小熊不刷牙》 课件
- 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车用尿素溶液)
- 清朝治理新疆地区系统性治理课件(16ppt+视频)2022年新疆地方史读本(中学版)
- 员工分红合作协议书5455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打分表.xl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