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_第1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_第2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_第3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_第4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课题名称NO1上下、前后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一年级授课教师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理念“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学情分析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知识与能力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过程与方法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教学重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学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教师挂图、小动物贴图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联系生活,揭示课题5分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学生自由说。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学生汇报。板书课题上下、前后。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新授15分1上、下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联系实际,会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前、后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集体游戏15分一切行动听指挥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2画鼻子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做游戏的学生需蒙上眼睛,在黑板上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动物头像添上鼻子,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全课小结5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上下、前后课后反思开学第一课,学生情绪浮躁,组织课堂纪律教花时间,在学习上下前后的时候,学生对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还是有的迷糊,比如说谁在谁的后面知道,换个问法谁的后面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就很难回答,问他,他的后面是谁就比较容易回答,所以,教学时尽量以学生为中心,观察位置比较好“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NO2左、右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一年级授课教师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理念“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学情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分析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知识与能力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学难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教师课件教学准备学生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感知自身的左右51创设问题情境。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2体验左、右。(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2)看一看。(3)说一说。师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活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5)生说。(要求学生摸着说。)(6)揭示课题。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拍一拍在身体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感知群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151找一找。(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个同学又是谁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4)同桌互说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5)全班交流。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2)学生展开讨论。(3)计算机演示结果。(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充分感知,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体验左右的相对性,1、1创设问题情境。(1)师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请你判断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加强理解15(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全班交流、验证。师小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2、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3、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4、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5、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6、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7、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8、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9、问相邻是什么意思10、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11、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12、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13、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2游戏巩固认识。(1)师生齐举左手。(2)师与生演示。老师的右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老师的左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学生的右手搭在老师的右肩上。学生的左手搭在老师的左肩上。(3)两生演示。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解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4)全班齐做。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1)判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2)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3)汇报计算机演示结果。师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运用51计算机演示小白兔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卧室。2学生运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生活中的情境3师小结,全课结束。拓展运用板书设计左右课后反思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对左右手已经有基本的认识,但是对左右的相对性还是不太清楚,需要更加具体的形象的认知才能加深印象。“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NO3位置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一年级授课教师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理“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念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学情分析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知识与能力L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4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实践能力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活动,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教学重点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方法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教师座位号教学准备学生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巩固旧知、激趣引入5(一)捉迷藏游戏教师你们最喜欢什么游戏教师有四只小动物想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教师分别把动物放在讲台的各个位置)瞧他们都已经藏好了,你们能游戏导入,激发兴趣找到他们吗小鸭在讲台的左边,小狗在讲台的前面,小兔在讲台的后面,小猴躲在讲台的右边。教师(小结引出课题。)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很快就找到了小动物们躲藏的位置。(板贴位置)(二)联系实际进行描述指名学生把前、后、左、右的同学介绍给大家听。新授20L引导学生熟悉整幅图。这是一年级5班的同学们。瞧他们坐得多整齐。数一数,一共有几组每组有多少人2发散思维找朋友。教师描述位置,学生说出那个学生的名字。教师说出学生的名字,指名学生说出他的位置。3指出说位置要确定方向。(二)联系实际,学习新知L明确数的方向。教师你们和这么多的同学成为好朋友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上是从左往右,由前往后数的。从左往右数,请第1组同学向老师招招手(学生招手);第5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学生点头);第8组同学笑一笑(学生笑)。教师请同桌间互相说一说你们的位置。同桌间互相说,后指名说。四名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联系学生学习环境,感知位置创设情境10如果新转来一名同学,你怎样给他安排座位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1、个子矮坐在前面,个子高坐在后面。2、中间。因为转学落了一些课,中间听课清楚。3、最后一排,放在前面就看不见了。发散思维训练,拓展训练大家都把好的座位让给了新同学,大家的提议都很好练习3练习一第3题,先小组里讨论,再指名汇报巩固练习总结2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总结板书设计位置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自己的方位掌握的不错,但是在数其它物品的时候,比较容易把左右的顺序弄反,而且作业中存在对几排几号概念混淆不清“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NO420以内的退位减法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一年级授课教师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理念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学情学生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分析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教师课件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回顾准备71复习十几组成2拍手组成。3创设情景出示过年的主题图过年你们去过年货市场吗你门看看新年的游园会里都有些什么你们能从中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复习导入,让学生回忆旧知探究交流181从图里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你会解答吗2整理算式159149129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3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4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1)分组探究(2)汇报成果自主练习,巩固方法,体验成功181出示百果树,你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果子。(果子后面是算式)2交流经验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秘密告诉大家,让小朋友们共同进步吗3出示迷宫路线图比一比谁能最快回到家学生试算展示学生作品。4出示9有不同的填法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填的。5学习了十几减9,你发现了十几减9里的小秘密吗巩固提高小结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总结归纳板书设计20以内的退位减法1591491299课后反思“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NO5十几减9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一年级授课教师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理念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学情分析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教师关于例1的投影片教学准备学生小棒20根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复习(5)分钟193979498959996922填未知数。9()119()159()129()149()169()139()179()18复习旧知,新旧知识的衔接新课(15)分钟1教学例1。出示例1左图。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板书9211出示右图。比较左右两图的不同。然后说一说图意。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列式。板书119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得几,怎样计算比较左右两图以及它们的算式有何异同点。联系左右图,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快。归纳指出9加2得11,11减9等于2,所以计算11减9时,先想9加几等于11。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请一名同学说一说算法。齐读921111922教学例2。1让学生摆出12个小棒。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说一说意思。根据意思列出算式。板书129摆小棒,自己归纳算理问要算12减9得多少,如何想学生说出算法后,写出得数。然后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想的。2教学1495,方法同上。课间活动。3教学例3。(方法同例2)4教学例4。(学生试着完成题目)5小结“想加算减”的方法。巩固练习(10)分钟1做一做的第1、2题。2练习一的第1、2题。巩固新知小结(5)分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总结归纳板书设计十几减992111192129课后反思本节课立足课堂,关注学生,效果不错“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NO6十几减9的巩固练习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一年级授课教师课时第二课时课型练习课教学理念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学情分析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知识与能力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过程与方法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教师口算卡片教学准备学生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复习()分钟19()139()169()1513()9169()159()9()189()149()17189()14()917()92129()119()279()3听算练习4看图列式练习()分钟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1题。2完成第3题。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3第5题(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3)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4学生独立完成68小结()分钟今天我们练习是内容,主要还是十几减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效果不错,学生当堂完成“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NO7十几减8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一年级授课教师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理念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学情分学生在上一课自主探究了十几减九的算法,这节课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十几减八的算法和算理。析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过程与方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教学方法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师课件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基本技能训练(8)分钟1、1看卡片写得数,做完集体订正(1)83878486858889810(2)1391691291191591891791492说说“149”的计算过程3出示8()128()14128()158()148()8()158()17178()复习导入,为本节课的新授做铺垫。探索交流搽掉减法算式让学生观察。自主探究,归(15)分钟这里12、15、14、17、都减一个什么数自己找到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1观察主题图四人小组观察主题图,然后提出问题解答。2想想刚才你是怎么算十几减8的用小圆片代替金鱼摆一摆。然后把你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3交流汇报算法纳算法,学生已经学会十几减9,十几减8的算法让他们自己归纳出来巩固练习(8)分钟1可以边摆边算。完成P15做一做第1题学生上黑板边摆边算。说自己的计算过程。2独立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第2题。集体订正。巩固提高,强化练习基本技能训练(9)分钟1听算训练。2限时口算20题。提高练习,口算练习总结(5)分钟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总结回顾板书设计十几减8128178这节课的例题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学生预设方面需要加强,当学生出现出课后反思乎意料的答案,作为教师怎样应对,更多的还是需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思路。课题NO8十几减8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练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做减想加的计算方法,提高十几减8的计算正确率。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的行为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预习要求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学法指导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教具口算卡片教学准备学具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1、承上启下先填()里的数,再计算(指定学生上台练习)看卡片说出得数,并说出计算过程。128168138178148118168179二、练习1游戏找凳子,学生手哪算式卡片找到有合适数字的凳子坐下,每组派代表上来比一比哪组又对又快。2找朋友游戏。三四组发算式一二组发数字卡片互相找朋友。3完成16页第1,2题,先提出问题再列算式解答。4第3题开火车完成。5独立完成课本练习第58题三、课堂作业四、基础训练1限时口算2听算练习。五、小结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练习效果不错,全班学生基本完成了任务。课题NO9十几减8减9的混合练习教学内容十几减8减9的混合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十几减8减9的混合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分析能力。2初步掌握求另一个加数的提问和解答,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预习要求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学法指导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教具教学准备学具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一、混合练习1复习十几减9,引导学生找规律。11121315161718192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计算规律。问十几减9的得数和被减数的个位数相比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举例说明。3口算下面各题139149169119159189129179二、复习十几减8111121315161718192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8的规律(同上)3口算148128168178138158三、基本技能训练1听算练习2限时口算50题。四、独立完成第22页47题五、小结作业板书设计练习课14812816817813815898“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NO10十几减7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一年级授课教师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理念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学情分析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课时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7的题目。教学反思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基本完成任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教师口算卡片(参考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制做)12个黄圆片和虚线圈教学准备学生提前预习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复习旧知,沟通联系(5)分钟电脑出示口算857876685759139169189159179149复习旧知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5)分钟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稍停一会儿,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用学生感兴趣的情节吸引他们,激发学习兴趣。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7、有导向性的小结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巩固计算方法(10)分钟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联系实际,解决问题(15)分钟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板书设计十几减7857876685759139169189159179149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心里想着学生已经能把十几减9得计算方法说得较好了,那么只要学生能把方法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学习十几减8,7一定没什么问题的。可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着实让我大吃一惊。绝大多数学生看了课后反思“158”后都知道等于7,可是在交流算法的时候却没有这么热闹。个别孩子提到了“破十法”,但有的学生还不知该怎么“破十”减不知减几,加不知加几;用“相加算减”的方法时,由于对8,7加几这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熟练,想起来也是磕磕绊绊,速度慢正确率也不高。看来我高估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口算能力。特别是对于“破十法”,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破十”的方法即“怎么破”,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这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就比如“十几减9”,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虽然想到了先用1091,但是他们只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想到的。至于为什么要“破十”也就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他们却不明白,更别说还没想到的学生了。因为他们没有体验或者是有过这种经历却不曾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对“破十法”没有真正的理解。所以在今天的学习中出现了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利用迁移或者想到了但不知道该怎么用。看来还得去生活中找一找“破十法”的运用,带着它走进课堂,帮助学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能为自己灵活运用。“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NO11十几减6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一年级授课教师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理念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学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情分析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脱离直观直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6的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教师课件、口算卡片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新课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复习(5)分钟1口算。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学生举卡片回答。6513766967686178148686967159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出的数。6()126()146()136()116()156()10复习导入,为新课做铺垫新课(15)分钟1、1教学例1。116136怎么想得多少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归纳出算法和算理,学生完成例1中其余的题,再指名说一遍想的过程。2教学例2。想一想,每道题得数是多少引导学生说一说十几减6的题怎样算。并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15)分钟1、“做一做”中的第L3题。(1)第1题。理解图,列式,写在书上。(2第2题。引导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3)第3题。独做,引导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2练习四的第1题。出示第1题。指一个数,学生说得数,反复练习后,让学生把算式列在写字格内。3练习四的第2题。将表格贴在黑板上,拿6的数字卡片,随便放在一个数字的下方让学生说减法的得数。多算几遍,看谁算得快,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4练习四的第3题、第4题。学生在书上完成,5练习四的第5题。指定两名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已知条件、问题各是什么学生自己列出算式,算出得数。集体订正。巩固提高,强化训练。小结(5)分钟做十几减6的题,想什么全课小结板书设计十几减6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课后反思而言,学生已经能够顺利迁移,绝大多数学生不仅能自主迁移、正确解答,就连平时不太会表达、思维较慢的几个学生也能顺利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速度稍慢。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在同类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渐渐熟悉、掌握了这种类型的题目的思考方式;二是,重视学生对已学减法算法的口头表述;三是,学生20以内的进位加练习得比较扎实。“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NO12用数学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一年级授课教师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理念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学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情分析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知识与能力初步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教师课件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情景引入(5)分钟1课件出示小明起床吃早餐图,告诉小明要把吃剩的蛋糕带到公园去春游桌上有12个蛋糕,当妈妈进来的时候,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小明的妈妈会对小明说些什么2小组讨论,并指名回答3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用学生常见的生活情景,带学生走进数学。观察提问(10)1遇到不懂的事情,会向别人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说一说吗2出示主题图跟同桌说一说,你看到什么小组讨论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钟学问题并把算式写下来。3小组汇报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摆一摆(5)分钟同桌用小圆片摆一摆,提个问题。看哪桌配合得最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加深学生的印象,理解算理。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5)分钟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知识应用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数学成为有价值的学问。小结(5)分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总结板书设计用数学课在整堂课中始终觉得自己有点罗嗦,学生讲的太少,教师扶得太牢,给学生的空间有点狭窄,用我的方式将他们框在一个房间里面,怕他们太自由乱了自己的方寸,在驾驭课堂组织的能力上我离运筹帷幄还有很大的距离。后反思课题NO13用数学练习课教学内容书P20看图列算式教学目标1能看懂图意,能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看懂图意,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教学难点看懂图意,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预习要求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学法指导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教学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学具教学过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1、复习1出示口算卡片1341561791471151191461671231892看图填算式(学生动手摆算式)有15个124812841578二、导入出示P20森林动物图这幅美丽的图上画的是哪里三、新授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并能提出问题。2谁能完整的把意思说一遍3列式计算。算式里的15、9和6分别指什么4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四、练习学生自编应用题,其他同学列式在课堂练习本上如我们班组成学习小组,有两个组,一共有16个人,第一组有9个人,那么第二组有几个人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作业板书设计用数学练习我们班组成学习小组,有两个组,一共有16个人,第一组有9个人,那么第二组有几个人教学后记本节课巩固了新知,为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题目提高了效率“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NO14整理复习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一年级授课教师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理念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学情分析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8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7减6减5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和总结整理的能力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观察发现规律和总结整理。教学难点观察发现规律和总结整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教师课件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复习及基本技能训练(5)分钟1听算练习2限时口算3看图列式说算法。复习口算整理发现规律(10)分钟1189158157156上台计算,说说最后两道题是怎么算的。2用小棒边摆边算。3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4练习(1)完成课本P22页第46(2)同桌之间互相考考比比看谁算得快整理发现规律引导观察1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发现什么规律2四人小组里互相说说自己找的规律。观察减法表,发现规律。(10)分钟3用你们自己的算术卡片自己排出一个有规律的表。4展示学生排出是算术表。课堂练习(10)分钟自主练习小结(5)分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189158157156课后反思把本单元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加深学生印象,提高解题速度“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NO15图形的拼组(1)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一年级授课教师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理念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教材分析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