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_第1页
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_第2页
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_第3页
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_第4页
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EASONSAVENUE(BLOCKS1S4)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国建筑越南分公司2015年12月22日目录1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411工程概况412编制依据42动轨式爬架爬升原理及性能指标521爬升原理522性能指标523性能特点53爬架工程工期及施工范围(以合同为准)54施工方案设计641平面设计642立面设计643预埋设计(图一)644特制钢梁设计75动轨式爬架安装流程86具体安装方法961爬架安装平台搭设(图二)962底部桁架安装(图三)963底座安装1064竖向主框架安装1065附着支承结构的安装1066提升座的安装1067提升钢丝绳的安装1068绳卡的安装1169电器控制系统安装117钢管脚手架搭设1171立杆搭设要求1172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搭设要求1173内外剪刀撑搭设1274扣件安装注意事项128防护搭设1281架体底层防护1282脚手板及挡脚板的搭设128翻板制做138安全网铺设138架体断片端头防护搭设1386爬梯搭设139动轨式爬架正确操作1491动轨式爬架升降工艺流程1492爬架检查操作内容1493预紧电动葫芦1594第一次提升爬架的步骤1510动轨式爬架使用规定1511动轨式爬架同步性控制1712常见故障分析1813动轨式爬架拆除操作18131施工准备18132拆除施工工艺18133拆除方法19134构件运输方式19135安全生产,文明施工1914塔吊、电梯及其附墙处的协调1915防雷措施2016施工时间进度2017施工组织策划及工程管理20171技术准备20172安全技术交底及培训制20173准备材料、工具21174施工组织领导机构21175施工人员计划2118安全、技术应急预案21181技术预案21182安全预案2219动轨式爬架安装、提升及下降过程的管理2220附表及附图2321计算书24附表工程材料单24SEASONSAVENUE(BLOCKS1S4)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1工程概况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越南河内市河市。施工单位为中国建筑对外总公司越南分公司。本工程BLOCKS1S4均为剪力墙结构,地上41层,其中裙楼5层,建筑高度13025M,标准层高305M,12编制依据序号内容备注1建筑图、结构图电子版2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操作规程企业标准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4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GJ130201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7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0)建工劳字第24号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钢管脚手架扣件G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动轨式爬架爬升原理及性能指标21爬升原理动轨式附着升降脚手架(以下简称爬架)主框架是由桁架,横梁、斜杆、动轨、立杆组成的空间桁架体系,当架体在使用工况下时,通过连接于主框架上面的动轨,利用卸荷座卸荷到附墙导向座上面,附墙导向座安装在建筑结构上;当架体在提升工况下时,提升葫芦挂于提升座上,提升座固定安装于主框架立杆之间,提升钢丝绳穿过底座滑轮连在提升葫芦挂钩上并吃力预紧,提升钢丝绳另一端则挂在附墙导向座上,这样,通过电动葫芦链条的收缩,可以实现架体相对于建筑结构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动轨式爬架的升降运动。22性能指标序号项目性能指标1架体宽度075M2架体高度165M3离墙距离045M4电动葫芦75T功率500W5升降速度12CM/MIN6架体步高18M7立杆间距不大于18M8附着最大间距70M9荷载要求结构施工时,两作业面,每层不超过3KN/M2装修施工时,三作业面,每层不超过2KN/M223性能特点同一提升机位具有4个附着点,分层卸荷具备防外倾及导向功能每套提升机位安装自动启动安全防坠装置设计安装有刚性的竖向主框架及水平承力桁架爬架一次性安装,操作简便,材料成本低3爬架工程工期及施工范围工期按照施工单位主体施工工期确定。施工范围爬架上升阶段进行主体结构施工,爬架下降阶段进行结构外装修施工。BLOCKS1S4均从第6层开始搭设,爬升至第40层,防护到屋面层。4施工方案设计41平面设计平面图主要反映动轨式爬架平面整体布局、预埋点平面位置、桁架布置、立杆纵距以及爬架内排立杆离墙距离。本工程共设计爬架206套,其中BLOCKS1楼设计动轨式爬架52套,详见PJG1500101;BLOCKS2楼设计动轨式爬架51套,详见PJG1500102;BLOCKS3楼设计动轨式爬架51套,详见PJG1500103;BLOCKS4楼设计动轨式爬架52套,详见PJG1500104。42立面设计标准层层高为305M,设计架体外排高度为165M,架体宽度075M,架体步高18M,架体底面距离临近上楼面12M。动轨配置动轨1根动轨1动轨1;横梁配置横梁7。43预埋设计(图一)431预埋件位置按方案设计中爬架平面布置图的平面预埋位置及立面预埋位置进行逐点放线预埋。预埋方式按照工地实际情况选用,预埋位置及预埋件均须按照爬架平面布置图中爬升机构编号进行。432预埋件制作预埋件材料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可选用4835MM钢管或4025MMPVC管。钢管采用焊接,具体焊接方式见附图;PVC管采用绑扎,绑扎必须牢固,预埋间距必须满足要求。4321钢管预埋件利用4835钢管作为预埋件,长度为相应点位处的墙厚(梁厚),利用1016MM钢筋点焊连接;要求两根钢管平行,钢管中心距保证160MM。4322PCV管预埋件利用4025MMPVC管作为预埋件,长度为相应点位处墙厚(梁厚)。采用在模板上开孔的方式时,长度为相应的墙厚(梁)加60MM。预埋件的埋设及要求依据“爬架平面图”中平面预埋位置及立面预埋位置逐点放线预埋。合模后安装预埋件,钢管预埋件需采用焊接方式并与结构主筋固定,PVC管与结构钢筋进行绑扎(木模板施工的可以采用模板上开孔固定的方式),保证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预埋件位置准确,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要保证窗洞、边梁处的预埋件中心以下至少有150MM的混凝土厚度,以保证强度要求。混凝土浇筑、震捣时应避让爬架预埋点,以防止预埋件发生较大偏移。如果有漏埋、预埋超出精度要求,可用水钻打眼,必须保证附墙装置安装齐全可靠。433预埋尺寸要求项目尺寸要求圆钢钢筋预埋孔中心距160MM临近两层预埋孔垂直偏差20MM多层累积预埋孔垂直偏差40MM同一预埋处两孔水平偏差10MM注若预留孔偏差超过20MM,必须调整。图一434预埋件的埋设预埋时预埋件与结构配筋点焊或绷扎,防止浇注时预埋件位置偏移。预埋件两端须利用海绵、泡沫、锯末、胶带封堵,防止浇注时注入水泥。44特制垫块(钢梁)设计特制垫块(钢梁)是爬架附着的基础安装构件,用于解决阳台、挑板无法预埋的问题。本工程在局部使用,垫块(钢梁)安装时横梁保证水平;水平偏差30MM。5动轨式爬架安装流程搭设安装平台摆放底部桁架,安装框架连接件,组装桁架安装底座、安装动轨,组装底部桁架各部件将横梁用螺栓连接于动轨上,将主框架立杆扣于横梁上将斜杆扣于立杆和横梁上安装附墙导向装置后,将架体卸荷到导向座上随结构接高架体、搭设脚手架、铺设中间层或临时脚手板与建筑结构做临时架体拉接、张挂外排密目安全网装完第三个横梁后,安装提升座和上一层附墙导向座接高主框架立杆、将架体搭设至设计高度、铺设顶层脚手板、挡脚板铺设底层安全网及脚手板、制作翻板标准层顶板挡脚板脚手板防护栏1205L上部架体与结构进行有效拉接(拉接间距不大于6M)张挂外排密目安全网至架顶将防坠吊杆插入底座防坠装置内,安装提升钢丝绳摆放电控柜、分布电缆线、安装电动葫芦、接线、调试电器系统预紧电动葫芦、检查验收、拆除架体与结构上部拉接、同步提升一层安装全部完毕,进入提升循环6具体安装方法61爬架安装平台搭设(图二)本工程楼均在1层搭设安装平台。平台由原防护架改造而成,离墙距离不大于200MM,平台宽度12M,外侧搭设单排防护,单排防护高度15M,详见图二。如原防护架宽度不足,外侧搭设挑架。本工程平台操作面均位于6层顶板下返L800MM。平台上满铺脚手板。平台基本承载要求3KN/M2平台脚手架基本要求项目尺寸要求脚手板面水平度控制2050MM平台内缘离墙200300MM平台外侧搭设单排防护高度1500MM平台架宽度12001300MM62底部桁架安装(图三)(1)底部桁架构件包括桁架、桁架连接件、桁架连接件。(2)桁架单榀长度为15M、2M、3M,6M。底部桁架导轨框架连接件框架连接件底座AA放大(3)底部桁架的组装要根据爬架平面图的水平模数进行选件组装,其水平模数间距也就是上部脚手架的立杆柱距。(4)底部桁架连接节点利用M1640螺栓连接,螺栓插入由里向外,螺母确保拧紧。(5)未利用定型杆件连接的底部桁架,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其上、下弦杆、斜杆搭设双钢管。(6)利用水平尺检测底部桁架水平及垂直,利用水管检测远距离跨度间水平,对不符合水平要求处,在中间框架、立杆下面加垫木方或先期使用可调托撑进行调整。63底座安装将底座中心安装到设计尺寸,横纵偏差小于10MM。64竖向主框架安装竖向主框架由横梁、斜杆、动轨、立杆组成,按照爬架立面设计高度进行连接。(1)将动轨安安装在底座上;(2)把横梁安装在动轨上;(3)把四根6M立杆插入并固定在底座上,然后与横梁固定;(4)继续安装横梁到制定位置,然后把提升座扣在四根立杆上,并固定;(5)继续安装动轨,把横梁安装在动轨上,把四根立杆插入并固定在提升座座上,然后与横梁固定,接高架体到制定高度;竖向主框架安装要求垂直于底座顶面和建筑物外表面,禁止偏移及扭转。利用铅锤吊线检测竖向主框架垂直度偏差。连接螺栓齐全、不松动,螺栓朝向向下。保证四根立杆的中心尺寸,横纵偏差小于10MM。65附着支承结构的安装(1)穿墙螺栓、附墙导向座的安装检测预埋孔位置正确后,安装穿墙螺栓。墙体内側安装垫板,预紧梯形螺纹特制螺母;墙体外侧安装附墙导向座和防坠杆座组件,导向座、防坠杆座组件中心线与动轨及预埋孔中心线对齐,水平偏差30MM。导向座和垫板必须贴实墙体后,方可拧紧穿墙螺栓螺母。穿墙螺栓禁止漏装、虚装;后垫板垫实结构;螺母必须拧紧,拧紧力矩4065KN禁止松动。(2)可调拉杆安装先固定附墙导向座,可调拉杆与导向座之间利用销轴连接(注意,销轴必须正确安装开口销);可调拉杆与导向座的连接必须用专用销轴。66提升座的安装每套爬升机构安装一套提升座,提升座安装于主框架立杆之间。67提升钢丝绳的安装(1)材料规格配置规格单套爬升机构配置数量提升钢丝绳1956371根(2)提升钢丝绳的安装提升钢丝绳从底座的滑轮穿过,将钢丝绳嵌入滑轮槽中并保证滑轮转动,一端挂于附墙导向座上,另一端挂于电动葫芦下吊钩上,电动葫芦挂在提升座上。68绳卡的安装(1)材料规格配置名称规格数量间距提升钢丝绳Y204个/端120150(2)安装要求1绳卡安装方向一致;2绳卡安装U型一端卡钢丝绳绳尾一端;3间距要符合要求;4绳卡螺栓、螺母应拧紧。69电器控制系统安装(1)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必须有电工完成,电工需持证上岗。(2)电缆线固定安装于爬架外侧横杆下面且主电缆线分布于同一步高内,分片处主电缆线预留长度应满足提升一层高度,电缆线接头必须利用绝缘防水胶布绑扎牢固;接线应牢固可靠,避免虚接、漏接;(3)电控柜应满足接零及漏电保护等安全要求;接线盒固定于架体节点;(4)爬架避雷方法采用与建筑结构接地连接的方式;(5)电动葫芦安装于提升座上安装防尘防雨罩,电动葫芦链条要保持清洁润滑,下吊钩调到底处时链条不得翻链、扭接。特别注意不得翻链,检查时从链条一端顺到下钩;要防止扭链,以保证葫芦下钩转动灵活。7钢管脚手架搭设爬架除水平承力桁架和竖向主框架以外架体搭设钢管脚手架。按照爬架施工组织设计的平面图、立面图设计位置搭设脚手架。所用材料钢管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GB/T3092)扣件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71立杆搭设要求(1)立杆搭设起点为底部桁架立杆点,立杆接头除在顶层顶点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2)每个提升机位处第一根立杆选用长度为6M的4根钢管,提升横梁以上按照规范要求搭设。(3)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临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4)立杆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且不应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5)立杆应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60MM;多根立杆应平行,平行度偏差不大于100MM。72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搭设要求(1)纵向水平横杆宜设置于立杆内側,其长度不应少于3跨,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接。(2)纵向水平杆接长时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分布,相邻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距离不宜大于柱距离1/3。使用木脚手板,纵向水平杆设置于横向水平杆下,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3)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必须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其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4)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架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柱距的1/2。(5)操作层上横向水平杆应伸向结构并距结构200MM;外伸长度不宜大于架体宽度的04倍同时不得大于500MM,否则应采取加强措施,如可采取斜拉或斜撑于架体立杆的方式进行卸荷。(6)操作层外排架距主节点600MM和1200MM高度处各搭设一根纵向水平横杆作为防护栏杆;在底部桁架顶部距主节点300MM高度处搭设一根纵向水平杆。(7)内外大横杆应水平、平行,某直线段水平偏差不大于30MM。主节点小横杆必须设置,禁止漏装,用直角扣件连接。73内外剪刀撑搭设(1)外剪刀撑从水平承力桁架下弦杆立杆处搭设至爬架顶部,利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扣接,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大于4跨或6M,斜杆与地面夹角应该在4560之间。(2)内剪刀撑按照爬升机构跨度设置,自提升滑轮组件侧立杆搭设至相邻爬升机构上导轮组位置。(3)剪刀撑斜杆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采用3个旋转扣件,端部扣件盖板边缘具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4)剪刀撑搭设应随主体,与纵向和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74扣件安装注意事项(1)扣件规定必须与钢管直径相同。(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3)扣件安装时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MM。8防护搭设81架体底层防护爬架底层有钢管做刚性内挑,内挑后离结构外檐不得大于200,在内挑上满铺脚手板。82脚手板及挡脚板的搭设(1)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50MM厚)。(2)结构施工时,脚手板操作层3层,分别在架体第一步、第四步和最上面一步。(3)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并保证铺设牢固,离墙距离底层不大于200MM,另外两层根据施工需要尽可能不大于300MM。(4)脚手板搭接时,接头必须支承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伸出横向水平杆长度不应小于100MM,接缝不大于10MM、脚手板端头利用钢筋或铅丝固定于支撑杆件上。(5)爬架底层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其缝隙小于5MM。(6)在操作层外排架处,利用木板搭设挡脚板,其高度为180MM。彩条腰带挡脚板,设置于外排架安全网外侧。挡脚板应垂直于脚手板、高度一致,对接缝设置于立杆处,利用铅14以上钢丝与立杆固定。(7)架体离墙距离大于500MM应按照内挑防护示意图的要求进行内挑,然后在上面满铺脚手板。8翻板制做(1)在爬架最底层内排架与结构外缘之间制做安装翻板,在中间层和最上面操作层内排架与结构外缘之间挂水平网。(2)翻板一般利用胶合板制做,利用标准件(合页)或自制加工的铰链连接。(3)制做翻板时,要依照建筑结构外形,分块制做,遇滑轮组件及立杆时,制做凹槽。(4)翻板应连续设置,拼缝及与脚手板和建筑物的间隙应小于10MM,翻板水平夹角应控制在3060,翻板与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小于(5)翻板制做安装时间可在爬架第一次提升后。8安全网铺设(1)安全网使用2000目/1002以上的密目安全网。(2)架体外排架内側必须铺挂密目安全网。(3)爬架底层脚手板下面铺设密目安全网兜底。(4)顶层和中间层脚手板层架体内排至结构处张挂水平网。(5)铺设安全网必须绷紧、平滑、无缝隙(间隙不大于20MM),架体转角处利用钢筋绷网。8架体断片端头防护搭设(1)在架体断片处制作活动翻板,架体在施工状态时翻板保持封闭,翻板共设三层,分别设在脚手板铺设层。(2)操作层断片处在09M高处搭设一道拦腰杆,拦腰杆及小横杆距建筑物一端要小于200MM。(3)断片处须张挂密目安全立网进行封闭;两片架体之间须用小横杆连接。(4)架体提升前,须解除安全立网、连接小横杆,翻板翻起并固定,架体提升到位后及时恢复以上部件。86爬梯搭设(1)爬梯应设置在爬架提升跨度较小的跨度。(2)利用钢管扣件进行搭设,搭设角度在3050度。(3)爬梯必须两侧搭设扶手杆。9动轨式爬架正确操作动轨式爬架在遇五级(含五级)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浓雾和雷雨等恶劣天气时,禁止进行升降和拆除作业,并应预先对架体采取加固措施。夜间禁止进行升降作业。91动轨式爬架升降工艺流程911动轨式爬架提升前的检查架体在安装完成检查验收之前应进行全面自检,自检应严格按照爬架提升前自检表的内容进行检查。912动轨式爬架提升工艺流程提升前向劳务人员进行交底全面检查爬升机构、架体及障碍安装电动葫芦并调试预紧解除上部架体与结构拉接解除断片处架体外侧安全立网提升架体100MM拆除卸荷座提升架体一个楼层高安装卸荷座对上部架体进行拉接(拉接间距不大于6M)封闭断片处架体外侧安全立网将提升钢丝绳周转到上层安装位置拆除最下的防坠杆,安装到最上一层位置结构施工一层安装上部可调拉杆、附墙导向座进行提升前的检查准备进入下一次升降循环。913动轨式爬架下降工艺流程下降前向劳务人员进行交底全面检查爬升机构、架体及障碍安装电动葫芦并调试预紧提升架体100MM拆除卸荷座下降个楼层高安装卸荷座将提升钢丝绳周转到下层安装位置拆除最上的防坠杆,安装到最下一层位置准备进入下一次升降循环92爬架检查操作内容爬架搭设完成后首先应对架体进行整体检查,检查架体有无向内外倾斜、扭转、局部下沉或特殊部位有无较大变形等现象,如有应首先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进行如下检查921爬架材料质量检查检查架体及爬升机构材料有无断裂,损坏开焊等产品质量问题,检查爬升机构有无材料代用。922架体安装检查(1)纵向水平杆在转角处是否交圈;(2)架体主节点处是否搭齐横向水平杆;(3)扣件安装及杆件接头是否符合要求;(4)剪刀撑是否与架体有效连接;(5)竖向主框架是否垂直并对中动轨;(6)水平承力桁架是否水平有无变形。923爬升机构(1)检查所有螺栓是否齐全、是否拧紧,特别是穿墙螺栓、动轨接头连接螺栓;(2)附墙导向座是否安装可靠,是否与墙面贴实;(3)特制钢梁竖向承载安装是否有效。924电动系统(1)电动葫芦质量是否完好,链条是否开裂;是否漏电、异常声音;(2)电缆线是否绑扎、外皮是否漏电、是否通路、接头是否绝缘;(3)电控箱是否固定放置,防雨、防雷、接零、漏电保护功能是否有效;925防护检查安全网有无漏洞,有无明显大缝隙;断片处有无搭设防护栏杆及封闭安全网;脚手板及离墙防护是否到位,有无悬空脚手板;翻板是否连续封闭,是否严密有效。926爬架升降前障碍物检查检查底部桁架是否与平台架有连接或障碍;检查结构支模木方与架体是否干涉;检查从结构伸出的钢管与架体是否干涉。926防坠、防倾系统检查检查防坠装置是否灵敏有效、检查导轮组有无耷头、开焊现象,如有以上情况应及时修理调整。93预紧电动葫芦按提升点逐个预紧,同一个人检查,预紧程度要一致。94第一次提升爬架的步骤(1)爬架操作人员各就各位,由架子班长发布指令提升爬架。(2)爬架提升起100MM后,停止提升,对爬架进行检查,确认安全无误后,将卸荷座,并且放置好,由架子班长发布指令继续提升爬架。(3)在爬架提升过程中,爬架操作人员,要巡视爬架的提升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吹口哨报警。(4)电控柜操作人员听到口哨声立即切断电源,停止提升爬架,并通知架子班长,等查明原因后,由架子班长重新发布提升爬架的指令。(5)爬架提升高度为楼层高,提升到位后,班长发布停止提升指令。爬架提升(或下降)到位后,安装安装卸荷座,。(6)将翻板放下,并且固定好,用木板或编织物将提升滑轮组件防护好,以防止混凝土进入。10动轨式爬架使用规定101爬架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经过公司的技术安全培训,进入现场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102爬架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设总指挥、应有现场安全员、施工人员要明确施工,责任分明,到岗到位,认真负责。103动轨式爬架使用时,必须按照动轨式爬架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方案要求及本规程使用,必须对建筑施工各施工队进行爬架使用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104爬架升降作业时禁止非爬架操作人员上架施工,爬架升降完毕后,管理人员按规定检查同意后,方能允许非爬架操作人员上架施工。105动轨式爬架按立面设计自身高度搭设完毕后,不能在爬架上任意加高或扩展搭设架体及广告宣传牌。106动轨式爬架不允许超载使用或承受集中荷载。使用工况下爬架允许34个操作层同时施工,但按所有操作层垂直投影面积计算,每平米荷载最大6KN。107动轨式爬架上,物料周转平台必须与建筑结构拉接卸荷,禁止荷载直接传递于爬架上。108禁止大模板放置于爬架上。109爬架使用时任何人不能随意拆除爬架构件及杆件,爬架爬升机构专用构件不得任意用其他材料代用。1010爬架使用过程中禁止以下违章作业利用爬架吊运物料、在爬架上推车、在爬架上拉结吊装缆绳(索)、任意拆除结构件或松动连接件、拆除或移动爬架上的安全防护措施、塔吊等起吊物料时禁止碰撞或者扯动爬架架体、禁止向爬架操作层脚手板上倾倒施工渣土、禁止用爬架支顶模板。1011爬架使用过程中,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当预计停工一个月以上或遇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全面检查并采取加固措施。1012爬架使用过程中对螺栓连接件、升降动力设备、防倾防坠装置、电控设备等应进行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1)可调拉杆均需涂机油或黄油再用彩条布包封;(2)浇注后清除导向头、底座上的混凝土等杂物;(3)电动葫芦表面利用帆布或者塑料布包封,葫芦链条定期涂润滑油;(4)电控柜应具有防雨、防潮、接地,避雷、避免暴晒、烘烤等措施。1013爬架防坠原理和使用说明动轨式爬架防坠装置的作用是当爬架在非正常状态下受力时能自动地抱紧吊杆(吊杆挂在附墙座上,附墙座与建筑结构相连),防止爬架下落,为动轨式爬升脚手架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证体系。其基本原理是,防坠装置安装在底座上,防坠装置里有凸轮机构,凸轮机构上有拨插与拨销连接,提升钢丝绳预紧时带动拨销移动,同时带动拨插转动,打开凸轮,防坠装置可沿吊杆上下移动,当钢丝绳松软时,凸轮弹簧带动凸轮回位,锁死吊杆,防止爬架下坠。所以要求安装提升钢丝绳是一定要从拨销里穿过,以保证提升钢丝绳能带动拨销。而且应经常清理底座和防坠装置里的杂物,以保证防坠装置动作灵活。1014爬架防倾原理爬架的防倾功能是主要通过附墙导向座和动轨的共同作用实现的。动轨为两根63槽钢凹槽相对焊接而成,中间形成半包围的空间,导向头前端的导向轮伸进导轨之间,如右图所示动轨固定在架体上,附墙导向座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在结构上,导向头穿过动轨并与附墙座连接,架体只能沿附墙导向座上下滑动。如下图示附墙导向座导轨导向头导向座与导轨连接示意图主框架整体防倾示意图附墙导向座导轨主框架11动轨式爬架同步性控制111提升前控制(1)在架体搭设期间应注意操作平台水平度的控制已保证架体搭设完成后整体水平度和垂直度满足要求;(2)一片架体应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电动葫芦,已减少提升过程中由于电动葫芦速度差导致的不同步(3)提升前应对架体进行全面检查,清除一切可能的障碍,防止架体在提升过程中由于局部受力过大导致的不同步。112提升过程中控制爬架所有点位电动葫芦均由总控箱统一供电,在每个提升点位处都设了分控箱,采用串联的方式与总控箱进行连接。在总控箱处设有线控,可以对电动葫芦进行统一控制,在提升过程中应尽量整体提升。另外应加强提升过程中的检查已保证架体的顺利提升,发现障碍应及时鸣哨发出信号停止架体提升提升,待障碍清除后再继续提升。113提升后控制待架体提升到位后,对架体局部变形较大的部位可以通过单点提升做适量调整。12常见故障分析序号故障项目产生原因解决方法1动轨不能插到导向座里面预埋不准、架体及主框架变形、升降荷载不均或不同步调整预埋偏差(如果偏差超出要求需令打眼)2主框架内立杆变形或折断附墙导向座预埋偏差太大调整附墙导向座位置3架体变形架体荷载不均、架体杆件不全通过局部剪刀撑、之字撑加固4电动葫芦有异常声音,触摸有异常发热现象提升不同步,架体局部超载检查电路是否有缺相或架体局部是否有超载5架体提升跳跃式上升提升点位处防坠系统没有完全打开,导轮组耷头用工具轻击提升滑轮组件的拨杆和导轮组注在对故障进行处理前,首先根据现象分析原因,从根源上进行处理。如架体荷载不均、预埋偏差过大等均应从根源上进行控制,以防止故障继续发生。13动轨式爬架拆除操作131施工准备(1)组织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员等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拆除顺序,安全保障体系,构件的拆除方法。(2)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警戒及安全检查工作。(3)班组长负责现场具体的拆除工作及物料的运输工作。(4)清除支架上的杂物、垃圾、障碍物。(5)检查爬架各构件情况,支架杆件及节点情况,检查安全即停装置是否锁紧,如有异常需妥善处理后方可拆除。在上导轮与下导轮之间的楼层上,用钢管扣件将支架与楼层柱体及预埋钢管连接加固,以保证支架顺序拆除时的稳定性。(6)准备工作完毕后,上报上级主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拆除工作。132拆除施工工艺(1)按照平面布置图中从某一断片位置开始拆除。(2)立面按至上而下拆除顺序图拆除。(3)通过附墙连接及调整卸荷座保持架体处于卸荷状态。(4)提升点处利用大绳由上至下拆除至提升横梁,然后利用门窗洞口或模板对拉螺栓孔与结构进行有效拉接。(5)所有拆除构件拆除前应绑扎防坠绳,严禁上下同时拆除。133拆除方法(1)构件的拆除方法(A)绑扎防坠绳,按“先搭设的后拆,后搭设的先拆的原则”依次拆除,将拆除构件传递至楼层,然后通过施工电梯或塔吊运送至地面。(B)将构件分类整理并按类别码放到指定地点。(2)水平承力框架的拆除方法(A)架体自上至下拆除到水平框架时(提升机位处拆除至提升横梁),首先将剩余部分架体与结构拉接牢固。(B)操作人员系好安全带,拆除底层脚手板,传递到楼层内。(C)利用塔吊辅助从断片端头按顺序拆除底部桁架,底部桁架按照其组装规格依次解体并调运至地面。(D)提升机位处底座应与与其连接的底部桁架同时拆除。134构件运输方式(1)利用施工电梯或塔吊将拆除的构件运送至地面。(2)将构件分类整理并按类别码放到指定地点。(3)如遇晚间需使用电梯运输材料,须提供照明设备。135安全生产,文明施工(1)拆除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2)拆除区域10M范围内,设立警戒线及警戒标志,组织安全员进行巡视,严禁人员走动及施工。(3)如拆除区域在施工电梯附近,则施工电梯及安全出口暂时封闭,禁止人员出入。(4)拆除构件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扔,以免伤人。(5)严禁交叉作业。(6)最底一层架体拆除时,应与落地架加固,挂防护立网进行封闭。注架体拆除应按照专项的拆除方案进行,专项拆除方案在架体拆除前根据具体拆除方式(高拆或下降后拆除)进行编制。14塔吊、电梯及其附墙处的协调塔吊附臂不得与架体提升机位以及架体立杆干涉,塔吊附墙穿越架体底部,则此处架体采用钢管扣件搭设,大横杆及剪刀撑均采用短横杆,立杆及爬升机构要避让塔吊附墙支撑(详见塔吊附墙处架体搭设示意图)。架体升降时,将预先搭设的短横杆(斜杆)拆除,爬架升降过后,应立即恢复所拆杆件的安装。此工作应设专人看守,专人负责拆搭,确保升降安全和架体的整体性。注意塔吊附墙处是安全隐患较大的地方,该部位必须重点防护(详见附图塔吊附墙处底层脚手板做法示意图)。在架体提升过程中需要临时搭拆临时短横杆。搭拆需要两人合作共同完成,必须系好安全带,不允许操作人员来回穿越塔吊附墙部位架体。塔吊附墙处的防护必须认真完成,不能因为临时搭拆而马虎。施工电梯跟随架梯下面爬升,待爬架爬升至顶时,拆除电梯附近的相关架体,使电梯上冲到顶。施工电梯处的防护由施工单位自行设计解决。15防雷措施升降价是高耸的金属构架,又紧靠在钢筋混凝土机构旁,二者都是极易遭受雷击的对象,因此避雷措施十分重要(防雷措施由总包方负责完成)。151升降架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或本结构塔吊防雷计算范围之外时,则应安装防雷装置,防雷装置的冲击接电电阻值不得大于30。152避雷针是简单易作的避雷装置之一,他可用直径2548MM,壁厚不小于3MM的钢管或直径不小于12MM的圆钢制作,顶部削尖,设在房屋四角升降架的立杆顶部,高度不小于1M,并将所有最上层的大横杆全部接通,形成避雷网络。153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随着建筑物主体的施工,各种防雷接地线和引下线都在同步施工,建筑物的竖向钢筋就是防雷接地引下线,所以当升降架一次上升完成时,在每组架体上只要找一到两处,用直径大于16MM的圆钢把架体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竖向钢筋焊接起来(焊缝长度应大于接地线直径的6倍),使架体良好接地,就能达到防雷的目的。154当升降架处于下降状态时,架体已处在楼顶避雷针的伞形防雷区呢,故无需在升降架上再另设防雷装置。注意在每次架体提升前,必须将升降架体和建筑物主体的连接钢筋断开,置于一边,然后在进行提升。提升到位后,再用连接圆钢把架体和主体结构竖向钢筋接起来。所有连接均应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接地线直径的6倍。在施工期间如遇有雷雨,升降架上所有人员必须立即离开。16施工时间进度爬架施工进度应按照主体施工要求进度,每次升降时间以爬架升降到位为准,升降时间在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强度达到C10,结构外墙的内外侧模及时拆除,爬架的预埋件已露出。17施工组织策划及工程管理17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了解结构尺寸、掌握主体及装修施工工艺过程、清楚塔吊及升降机等垂直运输设备的分布,确定爬架爬升机构平面分布及方案设计,科学地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72安全技术交底及培训制施工项目部有关人员及爬架操作人员在爬架进场后,应接受有关爬架的全面安全技术交底。爬架操作人员在爬架进场后,应首先组织三级安全教育和岗前施工技术、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劳动纪律教育培训。每道工序施工前,爬架技术负责人应编写详尽的施工技术交底于爬架操作人员,有关作业标准、技术要求、安全要点等内容并要求有关人员签字存档。173准备材料、工具(1)材料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2)准备电工工具螺丝刀、电工刀、钳子、扳手、试电笔、万用表、绝缘胶布。(3)准备机械工具榔头、扳手、钳子、线垂、水平尺、卷尺。(4)准备指挥工具对讲机、哨子。174施工组织领导机构施工安全及领导保障体系施工项目部经理工地质量安全部门爬架安全检查员架子班长架子工175施工人员计划序号职务职称职责范围1总负责工程师负责整体施工组织方案、安全操作方案。2工程主管工程师负责同工地其他部门的总协调、安装、操作、安全检查总指挥以及现场施工技术落实。3安检工程师工程师全面负责爬架的安全检查。4工长技术员负责现场安装、操作、安全检查、现场人员的调度。具体负责支架的搭设、爬升机构安全防坠装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