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庄矿2017年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1页
孔庄矿2017年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2页
孔庄矿2017年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3页
孔庄矿2017年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4页
孔庄矿2017年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庄煤矿2017年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孔庄煤矿二一六年十二月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评审会议纪要时间2016年12月14日地点矿三楼会议室主持人李吉田会议内容一、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是煤矿企业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和一旦发生后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指南。二、经过评审2017年孔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能够满足孔庄矿灾害预防与处理的要求。三、矿属各单位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2017年孔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了解我矿各种灾害存在的可能性和可能发生的地点及事故预兆;要贯彻预防措施,熟知避灾、自救知识,增强整体安全和自主保安意识和防灾抗灾能力。四、矿井概况,各单位根据各自的职责仔细修改,要及时更新,要与现场实际相符。五、安监科要在井下现场进行灾防计划知识抽查。六、“六加一”系统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完善。七、反风演习后附上演习报告。目录第一章总则311矿井概况3122017年生产安排概况513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灾害的自然条件,原因及地点7第二章矿井灾害预防管理的组织与制度921灾害预防管理领导小组922工作会议制度10第三章矿井灾害预防(预兆)及防治措施1031瓦斯管理1032综合防尘管理1533火灾管理1934顶板管理2435冲击地压的综合防治2936爆破和爆炸材料管理3237电气管理及主副提升管理3638提升运输管理4239皮带管理49310水害管理(矿井突水征兆及防治措施)49311瓦斯、煤尘爆炸与火灾事故的避灾路线49312发生水灾事故的避灾路线72313紧急避难硐室附近的避灾路线69314矿井热害分析73第四章矿井灾害处理7841处理重大灾害事故的组织计划7842矿井发生灾害时,应遵循的避灾原则和抢救原则7943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7944顶板冒顶事故的处理措施8145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处理措施8346提升设备发生事故的处理计划8347水害事故的处理计划8448井下发生火灾的处理计划8549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计划90410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事故的处理计划91411IV1采区集中瓦斯抽放系统注意事项92412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处理计划92413矿井热害的处理措施94414孔庄煤矿主要通风机停风专项应急预案94第五章孔庄煤矿安全避险“六加一系统”建设10051“六加一系统”10052保障措施108第六章2017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贯彻109第七章附件110第一章总则11矿井概况孔庄煤矿为全掩盖式隐覆煤田,属华北型石碳二迭系含煤地层,构造形态为一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主采煤层为7号和8号煤,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开采深度从160M至1300M,共划分为四个开采水平,7号和8号煤层联合布置。混合式通风方式,主、副、混合井进风,东、南风井回风,回风水平位于煤层浅部露头处。东风井和南风井、混合井,副井内均设有行人梯子间,东风井设有注浆、防尘消防水管路系统。南风井现投入使用两台同等能力的FBCDZ826对旋式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匹配电机额定功率2355KW,风机额定转速740RPM;东风井安装两台同等能力的FBCDZ828对旋式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匹配电机额定功率2560KW,风机额定转速740RPM。老主副井提升机均为JKM1854多绳摩擦轮绞车。主井提升高度为458M,提升速度为80M/S,副井提升高度为4105M,提升速度为8M/S。主井装有6吨箕斗一对,副井提升容器为单层一吨双车罐笼一对,负责上、下人员和物料,副井设有行人梯子间、压风、排水、煤水管路和信号监测、通讯、高压动力电缆等设施。主、副井提升采用LJ2信号装置,各种安全保护和闭锁均符合规程要求。新井为混合井,井筒直径81米,井筒深度1083米。主副提提升机均为JKMD44(III)多绳摩擦轮绞车。主提提升高度为1042M,设计提升速度为1089M/S,副提提升高度为1051M,设计提升速度为1089M/S。主提装有16吨箕斗一对,副提提升容器为可乘人双层平衡锤和二层四车钢罐道四绳罐笼,负责上、下人员和物料,井筒设有行人梯子间、压风、排水管路和高压动力电缆等设施。矿井现有375M、785M和1015M四个生产水平以及160M(180M)总回风水平。各水平之间采用上、下山联系。375M运输大巷为双轨架线电机车运输,620M为单轨蓄电池电机车运输和水采煤水管路运输,下一步将改为回风大巷,785M轨道运输大巷主体为单轨架线电机车运输,局部为双轨运输,785M皮带运输大巷为皮带机运输,375M大巷用平巷人车接送人员(定点、定时)。主要采区轨道上、下山(I6、5、IV1、375M轨道暗斜井)为绞车提升;其中6斜长1300M,倾角20度,绞车型号JKB2523;5斜长1120M,倾角20度,绞车型号JKB2523;IV1斜长6695M,倾角20度,绞车型号JKB2523P;375M轨道暗斜井斜长1050M,倾角215度,绞车型号JK3022。各采区行人上、下山(5、II5、III5、6、1、3、3、IV1)均采用架空式行人装置(即猴车)运送人员上下。综采煤流运输系统1采区7435工作面采用SGZ800/1050刮板运输机经下顺槽DSJ100/80/2200皮带运至1采区煤仓,经1015大巷皮带、主石门上仓皮带运至1015井底大煤仓。6采区8203综采面工作面采用SGZ800/1050刮板运输机经下顺槽SZZ764/200转载机和KSJ150皮带运至470联络巷皮带、470皮带至6采区六甩道煤仓,经9号皮带下山运至8、7、6、5、4皮带,再经3、2、1号皮带运至375M井底大煤仓。水采煤流系统II5采区7293工作面煤水通过溜槽自流到II5煤水峒室,脱水后通过刮板运输运至II5煤仓。II5煤仓的煤经皮带系统5、4、3、2、1运至375M井底煤仓;II5采区的5MM以下的末煤及煤水通过II5煤水仓压滤脱水进入5煤仓,II5煤仓的煤经皮带系统5、4、3、2、1运至375M井底煤仓。井下其它运输方式平巷采用蓄电池式电机车和调度绞车、斜巷为提升绞车。矿井排水系统在375M、1015M水平分别设有水仓和排水泵房,通过副井、混合井将涌水排到地面。矿井2016年正常涌水量为197M/小时,最大为207M/小时。375M水仓容量合计为2828M,620M水仓容量为2564M,1015泵房水仓容量为4445M。785M水平8小时涌水量584M,785M水平泵房已关闭,通过PEKM16/280型煤矿井下用聚乙烯管排至1015水平水沟,自流至1015水仓。620M水平8小时涌水量为208M,620M水平的涌水经二部皮带流到785M水平,同785M的水一起排到1015M水平。375M水平8小时涌水量为512M,泵房配置四台MD280657的耐磨排水泵,通过两趟32514管路将水排至地面静压水池,再到矿井污水处理厂。另特殊情况下,620M水平的煤水泵也能排水。1015水平8小时涌水量为880M,泵房配置三台MD420A9612的耐磨排水泵,通过2趟DN325管路将水排至地面。2017我矿生产采区为6、5、1、III5采区,开拓准备4、IV3采区。全矿总进风量16580M3/MIN,总回风量16752M3/MIN;其中东风井总回风量10427M3/MIN,南风井总回风量6325M3/MIN。南风井承担矿井西部、II1采区及1采区用风,东风井承担矿井3、III3、5、6、5、III4、IV3采区用风,各采区均实行分区独立通风,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稳定,矿井等积孔为72M2。矿井防尘、消防系统井下所有主要巷道均铺设了防尘管路系统,管路覆盖全矿所有采掘工作面、人行和皮带运输巷道。全矿主干防尘管路40000余米,支管20000米,三通阀门皮带巷每50米一个,其它巷道均小于100米一个。防尘系统由主井、东风井防尘水池构成,井下供水管路和各种喷雾、洒水装置、隔爆设施等组成,系统健全。主井防尘水池容量为400立方米,主要供给II1、II3、3、IV1采区防尘用水;东风井有2个220立方米的防尘水池,主要供给I6、III5、II5、III4和IV3采区防尘用水。供水管路主管路直径多为10845管路,1015大巷供水管路为2198,采掘区队管路直径均大于50MM。井下各地点均按规定装备净化水幕和转载点喷雾,所有采掘工作面均采取综合防尘措施,所有皮带运输巷道均有专用洒水防尘、消防管路,定期对主要运输大巷进行洒水除尘。井下目前消防与防尘共用一趟管路并使用共同的水源。地面及井下三个生产水平建立了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库储存的工具、材料的品种和数量按规定配备并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更换。矿井主要采煤方法有综采和水力采煤(小粒度分级提升)。掘进的主要方式是采用钻爆法落煤(矸),耙斗装岩机装煤矸,矿车运煤矸和皮带或刮板运输机运煤;采用综掘机落煤、装煤和皮带运输机运煤;水采区内煤巷掘进为炮掘水运和综掘水运,水煤进入采区煤水硐室。井下巷道的支护形式岩巷主要为光爆锚网喷加锚索支护,煤巷主要为锚网索支护。122017年生产安排概况矿2017年度原煤计划180万吨,其中综采一队78万吨;综采二队67万吨;水采队25万吨;掘进煤10万吨。2017年一季度计划回采煤量465万吨,其中综采一队230万吨,综采二队130万吨,水采队80万吨,掘进煤25万吨。综采一队2017年13月回采7301工作面230万吨;综采二队2017年13月回采8203工作面130万吨;水采队2017年13月份回采7293工作面80万吨;掘进煤2017年13月25万吨。矿2017年度综合进尺计划10000M(不包括采后掘)。其中开拓巷道800M,重点巷道2900M。重点巷道为3采区2030米、4采区540米、5采区330米。3采区2030米其中,3采区集中回风巷700米,3采区回风巷370米,3采区轨道巷370米,3采区皮带巷260米;4采区540米其中,4采区二甩道100米,4采区一甩道400米,4采区二甩道煤仓20米,4采区一甩道煤仓20米;5采区330米其中,5采区五甩道280米,5采区六甩道煤仓25米,5采区五甩道煤仓25米。2017年综合进尺10000米,其中开拓800米,重点进尺2900米,回采巷道6300米。2017年一季度综合进尺2920米,开拓进尺80米,重点进尺860米。2017年掘进一队施工3采区集中回风巷700米和1015轨道大巷100米,合计800米。一季度13月安排施工3采区集中回风巷190米。合计190米。2017年掘进二队施工4采区二甩道100米和1015皮带大巷700米,合计800米。一季度13月安排施工4采区二甩道100米和1015皮带大巷80米。合计180米。2017年掘进三队施工7434材料道800米、8105皮带机巷450米、5采区探巷500米、4采区探巷450米,合计2200米。一季度13月安排施工7434材料道660米。合计660米。2017年掘进四队施工7434皮带机巷600米、7434切眼210米、8105材料道450米,7303皮带机巷1240米,合计2500米。一季度13月安排施工7434皮带机巷600米和7434切眼60米。合计660米。2017年掘进六队施工5采区五甩道280米、5采区六甩道煤仓25米、5采区五甩道煤仓25米、3采区回风巷370米,合计700米。一季度13月安排施工5采区五甩道210米。合计210米。2017年掘进七队施工4采区一甩道400米、4采区二甩道煤仓20米、4采区一甩道煤仓20米、4采区皮带苞260米,合计700米。一季度13月安排施工4采区一甩道190米。合计190米。2017年掘进八队施工4采区轨道巷700米,合计700米。一季度13月安排施工3采区轨道巷170米。合计170米。2017年掘进九队施工8109材料道430米、8109切眼70米、8105跳面切眼230米、4采区探巷370米,合计1600米。一季度13月安排施工8109材料道430米、8109切眼70米、8105跳面切眼160米。合计660米。2017年需要修复的巷道共6000M。人行系统修复900米,其中I6人行修复100米,1人行修复100米,5人行修复50米,5人行修复500米,1人行修复150米。皮带系统修复900米,其中1皮带50米,1号皮带100米,2号皮带150米,3号皮带50米,7号皮带50米,9号皮带200米,1015皮带250米,1分流皮带50米。回风系统修复970米,其中I6专用回风巷四至七甩道修复50米,II1集中回风巷375以上修复100米,III4回风巷二至三甩道修复200米,5回风上山至II5四甩道至III5人行上口修复150米,III5回风巷500米以下100米,1回风巷400以上修复20米,1集中回风巷785以上修复50米,1专用回风巷785以下修复300米。轨道系统修复2330米,其中暗斜井轨道修复150米,IV1轨道修复160米,5轨道修复200米,I6轨道及五、六、七、八甩道修复70米,5轨道修复200米,4轨道修复100米,375轨道大巷修复150米,620轨道大巷修复300米,785轨道大巷修复800米,1015轨道大巷200米。其它系统修复900米,其中7293溜煤道修复300米,8333折返溜子道(双巷)修复400米,8333边界修复200米。2017年一季度安排巷修1500米,其中巷修一队650米,巷修二队550米,巷修三队350米。合计1500米。13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灾害的自然条件,原因及地点我矿井下的特点依然是广、散、多、杂、难。广是主要是指井下生产范围广,上自160M总回,下至1015M四个生产水平,有6、5、5、IV1四个生产采区和4、IV3两个个开拓准备采区。散是指井下工作地点分散。多是指工作地点多,生产环节多,零星岗位多。出煤系统就有785M和1015延深皮带运输系统和620M水采煤水管路运输系统,用人多、事故点多。杂是指生产系统复杂,采煤方法多,运输系统复杂。难是指我矿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倾角大、火成岩侵蚀严重、无规律。随着采深的加大,矿压大、地温高、瓦斯含量高,涌出量大、有发生冲击地压危险,地质资料不全,煤尘属于强爆型煤尘。有四种水害严重威胁矿井安全,一是老塘老峒水,揭露时容易发生瞬间涌水,形成水灾。二是七煤顶板向上60M左右的分界砂岩含水层,富水性不均,遇到断层可能将水导通,影响矿井安全。三是矿区内封闭不良的钻孔,采掘工作面揭露这些钻孔时,容易沟通强含水层,形成钻孔水灾。四是八煤底板下的灰岩,局部富水性强,采掘过程中一旦遇到导水构造或导水陷落柱就有突水淹井的危险。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结果为II类自燃煤层,随着采深的加大,地温的升高,煤层自燃的可能性加大,同时深部采区开拓存在热害的威胁和深部瓦斯治理的问题。水采区域地质条件复杂,煤流系统存在淤堵的危害,综采面采深大,断层多、倾角大;水采工作面矿压显现明显,动压影响范围大,给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带来难度。矿井跨上下山、跨大巷回采多,造成巷道变形、损坏,巷道断面不能满足运送综采装备的需要,巷道维护、改造任务繁重,给矿井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带来难度。总之,孔庄煤矿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地热等七大灾害俱全,机电运输提升系统复杂条件差,安全危险大。具体地点如下1311采区1采区是我矿深部开拓延伸的新水平,瓦斯涌出量大、温度高、顶板压力大、煤体易破碎,容易发生煤炭自燃;7434工作面回采期间工作面每推进2030M(发现监测有异常时必须加密监测),对工作面煤壁前1060M段的材料道、溜子道两侧的实体煤帮进行钻屑法监测,对工作面划定的冲击危险区域或应力显著时,加大监测频率(23次/周),另外尽量选择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进行监测。同时,对7434工作面超前采用大直径钻孔卸压,在冲击危险区域,保证大直径钻孔卸压区域始终超前工作面200M。在整个7434工作面回采期间,利用微震监测系统进行顶板破裂活动监测,以实时监测矿震情况和冲击危险性的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变化状况,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两巷围岩变形移动情况,顶板煤炮等常规矿压观测,分析顶板运动规律,及时准确预测周期(初次)来压情况,并结合工作面来压情况进行冲击危险预测预报。7434材料道及溜子道掘进期间要参照7433工作面及7435工作面掘进期间瓦斯治理经验,加强局部瓦斯管理,通风科根据现场情况编制掘进期间瓦斯防治专项措施,并监督施工单位对措施的落实。通风科每周安排人员到两道进行钻屑解吸指标测定,以判定掘进期间的局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发现掘进期间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时,要采取局部消突措施,只有当突出危险性消除时方可正常掘进。7434工作面回采期间要加强“一通三防”管理,重点加强回采期间的瓦斯和防灭火管理。回采前根据7435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治理经验建立服务于7434工作面的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抽放方式仍需用采空区埋管和高位钻孔相结合的瓦斯抽放系统。7434工作面回采期间加强对瓦斯抽放系统的维护,保证抽放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对工作面上隅角气体检查工作,上隅角风障按标准吊挂,保证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不超限。回采期间加强对7432采空区的检查,防止回采过程中预留的煤柱回采过程中塌落造成工作面采空区和采空区老塘贯通,做好回采工作面的日常防灭火管理。加强对7434采空区气体检测,坚持向采空区注浆,并根据现场情况向采空区压注CO2。坚持做好7434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瓦斯涌出规律统计分析工作,做到“周分析、月总结”,发现瓦斯异常涌出现象及时制定方案进行处理。根据月度瓦斯治理专题会议精神做好瓦斯治理工作的现场落实工作,各相关单位相互协调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132II5水采区从设计开始要保证煤流系统畅通,严格按设计施工,在施工和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管理,防止煤水淤堵事故,加强顶板管理和通风系统管理,防止顶板、瓦斯事故。加强7293通风系统排查工作,杜绝出现微风、无风巷道,重点加强局部通风机日常管理和维护,杜绝无计划停电造成瓦斯超限事故。加强斜巷运输管理,防止斜巷运输事故。133加强375M运输大巷运输管理,防止发生大巷运输事故。134加快620M和785M大巷的巷修速度,加强水提和皮带运输管理,防止发生水提和皮带运输事故。135加强轨道斜巷运输的管理,防止发生斜巷运输事故。136做好7293水采采煤工作面的安装和回采,严防淤堵和运输事故。137做好8203、7301、8109、7434、8105采煤工作面正常回采安全管理工作。138做好工作面支架拆除期间防灭火管理工作,保证工作面安全回收,重点加强7435工作面和7301工作面回采支架期间的防灭火管理。139掘进工作面要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严禁空顶作业,针对2017年掘进上、下山巷道多的特点,要做好掘进工作面斜巷运输管理工作。1310做好8203工作面回采时防顶板水工作;做好8109材料道探放老空水工作;做好7434材料道探放老空水工作;做好7301工作面回采时防治水工作。1311做好5采区7293水采工作面通风管理工作,各顺槽气体检查到位,加快回采速度,集中回采,加强监测监控,防止煤炭自燃,回采完毕后及时封闭。1312做好采煤和掘进期间巷道贯通期间防治水、通防、顶板管理。总之,要认真总结历史灾害事故的经验和教训,针对2017年的现场实际,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全面预防,合理布置,突出重点、措施具体”的灾害预防原则。2017年我矿灾害预防的重点仍是坚持抓好以瓦斯为重点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继续抓好各系统的改造、完善,加大巷修的投入。把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活动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动态达标上狠下功夫。抓好贯标和安全评估工作,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为重点,以有条不紊的工作程序和良好的生产环境,来防止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淤堵和机电、提升、运输等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年的目标。第二章矿井灾害预防管理的组织与制度21灾害预防管理领导小组矿成立以矿长和党委书记为组长,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灾害预防管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有生产副矿长、安全矿长、机电副矿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总会计师、采煤副总、掘进副总、安全副总、地测副总、机电副总、运输副总、巷修副总、设计副总、经济副总、防冲副总、通风副总、安全科长、生产技术科长、调度室主任、地测科长、机电科长、运输科长、通风科长、皮带科长、物资管理科长、经营管理科长、生产准备科长、保卫科长。分项目(系统)负责人为通风、瓦斯、煤尘、火灾管理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安全副总、通风科长;顶板管理总工程师、安全副总、采煤副总、掘进副总、巷修副总、设计副总、生产技术科长、调度室主任;火工品管理生产副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安全副总、采煤副总、掘进副总、安全科长、物资管理科长、保卫科长、火工办主任;水害管理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安全副总、地测科长、安全科长;电气管理机电副矿长、机电副总、运输副总、机电科长、运输科长、皮带科长、生产准备科长;提升、运输、皮带管理机电副矿长、机电副总、运输副总、机电科长、运输科长、皮带科长、调度室主任;水运系统管理机电副矿长、机电副总、运输副总、采煤副总、掘进副总、安全副总、皮带科长、调度室主任。22工作会议制度矿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议。矿灾害预防分管负责人每月召开一次灾害预防专业会议。每旬组织一次全矿性安全质量动态检查。矿每月召开一次月度考评会议。年度内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习。第三章矿井灾害预防(预兆)及防治措施31瓦斯管理311瓦斯管理2016年6月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全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1519M3/T,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10M3/T;全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80868M3/MIN,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40M3/MIN;采煤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9886M3/MIN,小于5M3/MIN;掘进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1921M3/MIN,小于3M3/MIN。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来源分析,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占全矿涌出量的8766,尤其是IV1采区,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占全矿涌出量的444,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占全矿的79。2017年瓦斯管理的重点是7434两道掘进期间瓦斯管理和7434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治理工作,另外要加强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及石门揭煤期间瓦斯防治工作,主要包括1高度重视全矿突然停电全矿井突然停电,造成主扇突然停风,往往是引发大型事故(如瓦斯爆炸)的前奏,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矿井要尽量避免因高压掉电而造成的井下瓦斯超限;矿生产技术科、调度室、通风科、机电科、东风井等单位及全矿其它相关部门应认真组织学习、落实矿井突然停电预案并严格遵照执行。东南风井任何一个风机房主扇停转时,风机房的值班人员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并听从矿值班领导安排,是否打开防爆门。主扇停止运转时,井下所有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寻找最近路线撤至375M、785M或1015M大巷中待命。矿长和矿总工程师根据停风后的具体情况,迅速决定全矿是否停止生产,工人是否全部撤出。当东南风井同时停止运转并要再次启动时,应率先启动功率小的南风井风机,后再启动东风井风机。2加强各采区风量排查,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加强采区通风设施管理,确保用风地点风流、风量稳定,避免风量忽大忽小,造成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根据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调整工作面风量,保证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巷瓦斯不超限。通风科每旬至少对全煤矿下全面测风一次,分析矿井风量变化情况,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3加强局部通风的管理,防止瓦斯积聚局部通风必须实现“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两闭锁”(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双风机双电源及自动切换装置,每天进行一次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与备用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试验,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并保存记录。每旬中至少有1次切换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保存记录,试验期间不得影响局部通风,实验记录要存档备查。对于大断面巷道掘进需风量偏大的,应采用大功率对旋式风机、大直径风筒供风,保证巷道最低风速,保证炮烟及粉尘及时排除。严禁无计划停电停风,出现停风时必须断电撤人,有压风的巷道及时开启压风。停风区恢复通风前要检查瓦斯,只有在巷道内瓦斯浓度08且无其它有毒有害气体超限、局部通风机附近1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05时,方可指定专人开启局部通风机。4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根据巷道贯通和开窝情况及时调整瓦期建点计划,瓦斯检查员要严格执行矿制定的各项瓦斯管理制度,在现场检查瓦斯时必须认真负责,特别是水采区域的瓦检员要全面掌握工作面内所有巷道之间的关系,掌握所有回采巷道待采巷道、掘进巷道的瓦斯情况,不留任何死角,要及时填写牌版并汇报通风科值班调度。掘进巷道出现高冒区时,要采区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凡是瓦斯超限,必须按事故进行分析追查,制订防范措施,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由事故单位负责以书面材料报送矿安全监察科和通风科。5深部回采工作面建立瓦斯抽放系统7434工作面位于1采区西翼深部,标高为779846M,为1采区第四个回采面,瓦斯赋存量相对较大,回采时上隅角容易出现瓦斯超限事故。为做好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瓦斯治理工作,杜绝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安装了一套IV1采区集中瓦斯抽放系统,抽放方法采用采空区埋管与高位钻场抽放相结合的方式。通风科应加强对抽放管路的日常维护与检查,保证瓦斯抽放系统可靠运行。6加强矿井安全监测监控我矿按照煤矿安全规程、AQ10292007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和江苏煤矿瓦斯防治暂行规定的要求,在煤巷与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掘进头安装了甲烷传感器、回风安装了甲烷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岩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安装了甲烷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有掘进工作面风筒末端都按照江苏省的要求安装了风筒风量开关传感器;采煤工作面、工作面回风隅角及回风巷都安装了甲烷传感器,回风巷安装了温度、一氧化碳传感器;井下在用煤仓及机电硐室分别安装了甲烷和温度传感器,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和总回风巷安装了风速、甲烷、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煤工作面和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安装了粉尘传感器;局扇及采掘工作面的主要运输设备、压风机、水泵、斜巷绞车、风井抽风机等安装了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安装了风门开闭状态传感器;避难硐室生存仓、过度仓、避难硐室外以及避难仓内外都按照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装了瓦斯、一氧化碳、温度、氧气、二氧化碳等传感器;瓦斯抽放系统按照AQ1027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的要求安装了抽放瓦斯、抽放一氧化碳、抽放温度、抽放负压、工况流量等传感器;对分站所控制的电气开关都安装了馈电传感器。地面中心机房装备安全监控系统主机两台一主一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应在5MIN内投入工作。数据库采用服务器。地面中心机房电源采用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2小时的后备电源,并设有可靠的接地装置。为保证作业地点环境安全监测,目前井下使用环境监测仪(监控分站)的数量为67台,甲烷传感器69台、一氧化碳传感器28台,温度传感器44台,风速传感器12台,二氧化碳传感器1台,粉尘传感器2台,负压(风压)传感器2台,风门传感器9个,局扇开停传感器24个,其他设备开停传感器47个,烟雾传感器23台,断电33处,馈电传感器40台。各类模拟量传感器计169台,风门、馈电、局扇及各类设备开停传感器计161个,监控传感器配备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标准,所有的监控设备“三证”齐全。我矿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安装数量和位置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和江苏省煤矿瓦斯防治暂行规定要求。为保证安全监控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我矿制定并完善监控系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定并下发了孔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考核办法、监测中心站值班制度、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监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监控系统报警应急汇报程序等各项规章制度,使系统管理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地面监测中心站值班人员24小时实时监控,发现情况立即按照安全监测系统报警处理流程执行,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按有关规定配备了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光学甲烷检测仪,实现了人工检测与智能监测相结合。监测队现使用及建立的账卡、报表满足AQ10292007行业标准的要求,并根据要求,每隔10天对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进行调校和甲烷超限报警闭锁功能测试一次,每月对其他模拟量传感器进行调校一次,每季度对井下分站进行放电试验一次,每半年至一年对井下所有安全监控系统分站升井检修,检修合格后方能入井,确保安全监控系统数据准确、报警及时、断电可靠。7加强深部水平瓦斯管理2017年IV3采区将进行开拓,开拓期间将先施工布置在岩层中的大巷和上下山巷道,届时应加强与科研院所沟通,制定详实可行的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方案,开展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经鉴定无突出危险的区域,在掘进距离走向长度超过1000米或采掘水平向下延伸垂直深度超过50米时,也应重新对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进行测定。加强深部采区石门、斜巷揭煤管理。在石门、斜巷揭煤时,距离煤层法距不小于10米处(在地质构造复杂或岩体破碎区域距煤层法距不小于20米),必须准确控制煤层层位,掌握煤层的赋存位置、形态,要求至少施工3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米的前探取芯钻孔,详细记录岩芯资料;同时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测压孔不少于2个。若预测有突出危险性,应采取石门、斜巷揭煤消除突出危险性措施。(1)做好煤巷掘进和采煤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工作。在工作面进入该区域时,立即连续进行至少2次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采掘前应保留足够的突出预测超前距。工作面推进1050米(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取小值)至少进行2次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在构造破坏带连续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在煤巷掘进工作面还应至少打1个超前距不小于10米的超前钻孔或者采取超前物探措施,探测地质构造和观察突出预兆。(2)揭煤工作面必须具有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及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3)设计好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等与突出有关参数的钻孔工程布置、实施方案,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指标,预测及检验钻孔布置等。312煤与瓦斯突出预兆及突出现场人员应急措施煤与瓦斯突出预兆地压显现方面的预兆有煤炮声、支架折裂发出响声,煤岩开裂、自行剥落、掉碴、底鼓、煤壁颤动、钻孔变形、垮孔、顶钻、夹钻和钻机过负荷等;瓦斯涌出方面的预兆有瓦斯涌出异常,瓦斯浓度忽大忽小,煤尘增大,气温、气味异常,打钻喷瓦斯,出现哨声、风声和蜂鸣声等;煤层结构与构造方面的预兆有煤层层理紊乱,煤体干燥,煤体松软或强度不均匀,煤的色泽暗淡,煤厚与倾角变化,挤压褶曲、波状隆起,断层等。煤与瓦斯突出现场人员应急措施工作面人员发现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时,立即向工作面其他人员发出警告并迅速撤离。工作面所有人员配带好隔离式自救器按避灾路线迅速撤离。若离压风自救系统较近的人员来不及撤离时,立即进入装有压风自救系统的躲避硐内,佩带压风自救系统快速打开压风自救阀门。撤至安全地点的人员及时将现场情况汇报矿调度室。313矿井瓦斯爆炸预兆及发生爆炸事故现场人员的应急措施瓦斯爆炸的预兆在发生瓦斯爆炸前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生咝咝的空气流动声爆炸事故现场人员的应急措施井下作业地点的人员一旦发现瓦斯爆炸的预兆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及时进行自保互保,背向空气颤动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的暴露面积。听到爆炸声或感到空气颤现象,看见有浓烟征兆时,受爆炸波及区域的人员不要惊慌,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就近报警,有组织地撤离;靠近事故地点的人员,一时来不及佩戴自救器时,应俯卧倒地,面部贴地面,最好是水沟附近,躲开冲击波,免受灼伤并尽量减少呼吸,然后取下自救器戴好;自救器防护时间有限,当灾区范围大时,遇险人员可尽量考虑进入掘进头拆除5节以上风袋,开启压风自救装置待救。32综合防尘管理2015年孔庄煤矿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现开采的7、8煤层煤尘爆炸性进行鉴定,结果为孔庄煤矿煤层7、8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35093957,煤尘具有爆炸性。为进一步加强矿井粉尘治理,强化各种减尘降尘设施、设备使用和管理,降低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改善作业环境,杜绝煤尘爆炸事故,采取如下管理规定1地面永久性水池的容量不得小于200M3并有备用水池,水池容量不得小于井下连续2H的用水量。防尘用水的水质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分析化验(水池中取样),改变水源时要重新化验,水质符合要求悬浮物含量不超过30MG/L,粒径不大于03MM,PH值在69之间,水的碳酸盐硬度不超过3NMOL/L。2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主要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斜巷与平巷、上山与下山、采区运输巷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都必须敷设防尘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防尘管路安设牢固,吊挂(垫起)平直,皮带运输巷道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并配齐拔哨和消防软管,其它巷道每隔10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三通阀门使用球阀,拔哨要顺向布置。井下防尘供水主干管路不小于4吋,支管中综掘、综采和放顶煤工作面供水管路不小于3吋,其它采掘工作面供水管路不小于2吋。矿井主要进风大巷、采区(区段)进风巷必须安装风流净化水幕(长度不足1000M的巷道设一处,长度超过1000M的巷道设23处),要求水幕灵敏可靠、雾化好并能封闭全断面,使用正常。回风巷风流净化水幕。推广使用自动水幕,实现粉尘浓度超标时自动喷雾。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输送机转载点和卸载点,以及地面筛分厂、破碎车间、带式输送机走廊、转载点等地点,全部实现自动化喷雾,做到灵敏可靠,雾化效果好,并能正常使用。落差超过05米的转载点应设置导煤板或安装防尘罩,煤仓和溜煤眼上口应安装防尘罩。对于固定防尘设施安装后,其供水的压力和流量至少测定一次,防尘系统变化时再进行测定;对于如采、掘工作面等随时变化的防尘设施,其供水压力和流量每月至少测定一次。压力和流量达不到规定时要设置增压增流措施,保证防尘设施处足够的压力和流量。3井下所有防尘管路必须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