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玻璃升降器外壳复合拉伸模的设计【12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2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90296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0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4-03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玻璃 升降 外壳 复合 拉伸 设计 12 十二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摘  要


这份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作为汽车零部件之一的活塞销的流动缺陷。在联合冷挤压制活塞销的工艺中,起皱就是一种流动缺陷,它是由死金属区引起的。具有这种缺陷的部件带有很明显的外部特征,特征是被一微小而且厚的块状物嵌入材料中,这种缺陷对保证尺寸精度和降低材料损失是不利的,活塞销的这种缺陷对于其强度和疲劳寿命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工艺设计的早期预测并防止这种缺陷是非常重要的。防止其产生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控制材料流动来限制或减少死金属区。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被应用于流动缺陷研究分析当中,这份研究报告提出了通过去除死金属区防止产生流动缺陷的新工艺方法——有限元分析法。将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做比较,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关键词:流动缺陷;活塞销钉;材料流动控制;前后双向冷挤压;死金属区;有限元分析


ABSTRACT



A flow defect of a piston-pin for automobile part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In the combined cold extrusion of a piston-pin, a lappingdefect, which is a kind of flow defect, appears by the dead metal zone. This defect is evident in products with a small thickness to be piercedand is detrimental to dimensional accuracy and decrease of material loss. The flow defect that occurs in the piston-pin has bad effects onthe strength and the fatigue life of the piston-pin.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predict and prevent the defect in the early stage of processdesign. The best method that can prevent the flow defect is removing or reducing dead metal zone through the control of material flow.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a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flow defect. This study proposes new processes which can prevent the flow defect byremoving the dead metal zone. Then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for verification. These F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 2003 Elsevier Science B.V. All rights reserved.


Keywords: Flow defect; Piston-pin; Material flow control; Forward–backward extrusion; Dead metal zone; FE simulation



目 录


1 前言 5

1.1玻璃升降器的功用及拉深模的设计要求 5

2  冲裁工艺设计 7

2.1  冲裁工艺计算 7

2.1.1  工艺力和功的计算 7

2.1.2  压力机的选择 9

2.2  模具总体设计 9

2.2.1  模具类型的确定 10

2.2.2  操作方式的确定 10

2.2.3  定位、联接型式的确定 10

2.2.4  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1

2.2.5  模具精度的确定 11

2.2.6模具闭合高度的初定 11

2.3  定位装置 11

2.4  卸料装置 11

2.4.1  卸料装置的选择 12

2.4.2  弹性元件的设计 12

2.5  落料凹凸模的设计 13

2.5.1  凸模结构的确定 13

2.5.2  凹模结构确定 14

2.5.3  凹凸模工作部分尺寸设计 14

2.5.4  凸凹模工作表面技术要求 16

2.5.5  凸凹模材料 16

2.6  导向装置 16

2.6.1  导向装置的选择 16

2.6.2  导向装置尺寸确定 16

2.7  模具其它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8

2.7.1  板料定位装置的设计 18

2.7.2螺栓和销钉的选用 19

3工艺方案选择 21

3.1  冲压件的工艺确定 21

3.1.1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21

3.1.2  零件材料的分析 23

3.1.3确定工艺方案和模具形式 24

3.1.4落料尺寸的计算 25

3.2确定排样方案 26

3.2.1确定排样、裁板方案 26

3.3计算拉深次数 28

3.4拉深冲压力的计算 29

3.4.1落料过程 29

3.4.2、拉深过程 30

3.4.3成型过程 31

3.5冲压设备的选择 32

3.6 分析比较和确定工艺方案 33

3.6.1计算毛坯尺寸需先确定翻边前的半成品尺寸。 33

3.6.2计算拉深次数 34

3.6.3.确定工序的合并与工序顺序 35

4  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39

4.1 确定各中间工序尺寸 39

4.2计算各工序压力,选用压力机 40

4.3 模具设计 44

4.3.1 模具结构形式选择 44

4.3.2 卸料弹簧的选择 45

4.3.3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和公差计算 45

4.3.4模具其它零件的结构尺寸计算 47

4.4 工作原理: 48

4.4.1首次拉深 48

4.4.2 二次拉深 48

4.4.3 三次拉深 48

4.4.4.冲压工艺过程卡的编写 48

结论 50

致 谢 51


1 前言



1.1玻璃升降器的功用及拉深模的设计要求

现在许多轿车门窗玻璃的升降(关闭和开启)已经抛弃了摇把式的手动升降方式,一般都改用按钮式的电动升降方式,即使用电动玻璃升降器来控制,也就是常说的“电动门窗”。轿车用的电动玻璃升降器多是由电动机、减速器、导绳、导向板、玻璃安装托架等组成。因导绳的材料或制作工艺方式不同,又分为绳轮式、软轴式和塑料带式三种电动玻璃升降器。前二种是用钢丝绳做为导绳,后一种是用塑料带做为导绳。

  以普遍使用的绳轮式电动玻璃升降器为例,它是由电动机、减速器、钢丝绳、导向板和玻璃安装托架等零部件组成,安装时门窗玻璃固定在玻璃安装托架上,玻璃导向槽与钢丝绳导向板平行。

    开启电动机,由电动机带动减速器输出动力,拉动钢丝绳移动玻璃安装托架,迫使门窗玻璃作上升或下降的直线运动。而塑料带式电动玻璃升降器的导绳采用塑料带,带上有孔,用来移动和定位塑料带,控制门窗玻璃的升降。

    电动玻璃升降器结构的关键是电动机和减速器,这两者是组装成一体的,其中电动机采用可逆性永磁直流电动机,电动机内有两组绕向不同的磁场线圈,通过开关的控制可做正转和反转,也就是说可以控制门窗玻璃的上升或下降。

    电动机是由双联开关按钮控制,设有升、降、关等三个工作状态,不操纵时开关自动停在“关”的位置上。操纵电路设有总开关(中央控制)和分开关,两者线路并联。总开关由驾车者,控制全部门窗玻璃的开闭,而各车门内把手上的分开关由乘员分别控制各个门窗玻璃的开闭,操作十分便利。

    电动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动玻璃升降器的正常工作,它一定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防护等级高、噪声低、电磁干扰小、运行可靠等特点。现代轿车已广泛应用微电子技术,电机工作会发射电磁波干扰其它电器件的工作;前几年通用汽车公司一篇售后分析报告显示,近40%的电动玻璃升降器故障是由电动机密封性差引起的。因此,减少电磁干扰和解决电机密封性问题巳成为近年汽车电机技术的热门话题。

    90年代中期以来,电动玻璃升降器的控制机构技术发展很快,电子模块控制形式大量应用于批量装车,并设有安全保护装置。例如博世公司生产的电动玻璃升降器系统,在电动机中埋植磁环,感应电机转速,在电子模块中埋植霍尔元件,感应电流,并通过电子模块控制对电动机的过流、过压及过热保护,而且当玻璃上升途中遇到人力障碍时会自动识别而反向运行,防止乘员夹伤。


内容简介:
2012届毕业设计说明书玻璃升降器复合拉深模的设计系、部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专业班级完成时间1摘要这份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作为汽车零部件之一的活塞销的流动缺陷。在联合冷挤压制活塞销的工艺中,起皱就是一种流动缺陷,它是由死金属区引起的。具有这种缺陷的部件带有很明显的外部特征,特征是被一微小而且厚的块状物嵌入材料中,这种缺陷对保证尺寸精度和降低材料损失是不利的,活塞销的这种缺陷对于其强度和疲劳寿命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工艺设计的早期预测并防止这种缺陷是非常重要的。防止其产生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控制材料流动来限制或减少死金属区。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被应用于流动缺陷研究分析当中,这份研究报告提出了通过去除死金属区防止产生流动缺陷的新工艺方法有限元分析法。将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做比较,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关键词流动缺陷;活塞销钉;材料流动控制;前后双向冷挤压;死金属区;有限元分析2ABSTRACTAFLOWDEFECTOFAPISTONPINFORAUTOMOBILEPARTSAREINVESTIGATEDINTHISSTUDYINTHECOMBINEDCOLDEXTRUSIONOFAPISTONPIN,ALAPPINGDEFECT,WHICHISAKINDOFFLOWDEFECT,APPEARSBYTHEDEADMETALZONETHISDEFECTISEVIDENTINPRODUCTSWITHASMALLTHICKNESSTOBEPIERCEDANDISDETRIMENTALTODIMENSIONALACCURACYANDDECREASEOFMATERIALLOSSTHEFLOWDEFECTTHATOCCURSINTHEPISTONPINHASBADEFFECTSONTHESTRENGTHANDTHEFATIGUELIFEOFTHEPISTONPINTHEREFORE,ITISIMPORTANTTOPREDICTANDPREVENTTHEDEFECTINTHEEARLYSTAGEOFPROCESSDESIGNTHEBESTMETHODTHATCANPREVENTTHEFLOWDEFECTISREMOVINGORREDUCINGDEADMETALZONETHROUGHTHECONTROLOFMATERIALFLOWFINITEELEMENTSIMULATIONSAREAPPLIEDTOANALYZETHEFLOWDEFECTTHISSTUDYPROPOSESNEWPROCESSESWHICHCANPREVENTTHEFLOWDEFECTBYREMOVINGTHEDEADMETALZONETHENTHERESULTSARECOMPAREDWITHTHERESULTSOFEXPERIMENTSFORVERIFICATIONTHESEFESIMULATIONRESULTSAREINGOODAGREEMENTWITHTHEEXPERIMENTALRESULTS2003ELSEVIERSCIENCEBVALLRIGHTSRESERVEDKEYWORDSFLOWDEFECTPISTONPINMATERIALFLOWCONTROLFORWARDBACKWARDEXTRUSIONDEADMETALZONEFESIMULATION3目录1前言511玻璃升降器的功用及拉深模的设计要求52冲裁工艺设计721冲裁工艺计算7211工艺力和功的计算7212压力机的选择922模具总体设计9221模具类型的确定10222操作方式的确定10223定位、联接型式的确定10224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11225模具精度的确定11226模具闭合高度的初定1123定位装置1124卸料装置11241卸料装置的选择12242弹性元件的设计1225落料凹凸模的设计13251凸模结构的确定13252凹模结构确定14253凹凸模工作部分尺寸设计14254凸凹模工作表面技术要求16255凸凹模材料1626导向装置16261导向装置的选择16262导向装置尺寸确定1627模具其它主要零部件的设计18271板料定位装置的设计184272螺栓和销钉的选用193工艺方案选择2131冲压件的工艺确定2131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21312零件材料的分析23313确定工艺方案和模具形式24314落料尺寸的计算2532确定排样方案26321确定排样、裁板方案2633计算拉深次数2834拉深冲压力的计算29341落料过程29342、拉深过程30343成型过程3135冲压设备的选择3236分析比较和确定工艺方案33361计算毛坯尺寸需先确定翻边前的半成品尺寸。33362计算拉深次数34363确定工序的合并与工序顺序354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3941确定各中间工序尺寸3942计算各工序压力,选用压力机4043模具设计44431模具结构形式选择44432卸料弹簧的选择45433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和公差计算45434模具其它零件的结构尺寸计算4744工作原理48441首次拉深48442二次拉深48443三次拉深485444冲压工艺过程卡的编写48结论50致谢5161前言11玻璃升降器的功用及拉深模的设计要求现在许多轿车门窗玻璃的升降关闭和开启已经抛弃了摇把式的手动升降方式,一般都改用按钮式的电动升降方式,即使用电动玻璃升降器来控制,也就是常说的“电动门窗”。轿车用的电动玻璃升降器多是由电动机、减速器、导绳、导向板、玻璃安装托架等组成。因导绳的材料或制作工艺方式不同,又分为绳轮式、软轴式和塑料带式三种电动玻璃升降器。前二种是用钢丝绳做为导绳,后一种是用塑料带做为导绳。以普遍使用的绳轮式电动玻璃升降器为例,它是由电动机、减速器、钢丝绳、导向板和玻璃安装托架等零部件组成,安装时门窗玻璃固定在玻璃安装托架上,玻璃导向槽与钢丝绳导向板平行。开启电动机,由电动机带动减速器输出动力,拉动钢丝绳移动玻璃安装托架,迫使门窗玻璃作上升或下降的直线运动。而塑料带式电动玻璃升降器的导绳采用塑料带,带上有孔,用来移动和定位塑料带,控制门窗玻璃的升降。电动玻璃升降器结构的关键是电动机和减速器,这两者是组装成一体的,其中电动机采用可逆性永磁直流电动机,电动机内有两组绕向不同的磁场线圈,通过开关的控制可做正转和反转,也就是说可以控制门窗玻璃的上升或下降。电动机是由双联开关按钮控制,设有升、降、关等三个工作状态,不操纵时开关自动停在“关”的位置上。操纵电路设有总开关(中央控制)和分开关,两者线路并联。总开关由驾车者,控制全部门窗玻璃的开闭,而各车门内把手上的分开关由乘员分别控制各个门窗玻璃的开闭,操作十分便利。电动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动玻璃升降器的正常工作,它一定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防护等级高、噪声低、电磁干扰小、运行可靠等特点。现代轿车已广泛应用微电子技术,电机工作会发射电磁波干扰其它电器件的工作;前几年通用汽车公司一篇售后分析报告显示,近40的电动玻璃升降器故障是由电动机密封性差引起的。因此,减少电磁干扰和解决电机密封性问题巳成为近年汽车电机技术的热门话题。90年代中期以来,电动玻璃升降器的控制机构技术发展很快,电子模块控制形式大量应用于批量装车,并设有安全保护装置。例如博世公司生产的电动玻璃升降器系统,在电动机中埋植磁环,感应电机转速,在电子模块中埋植霍尔元件,感应7电流,并通过电子模块控制对电动机的过流、过压及过热保护,而且当玻璃上升途中遇到人力障碍时会自动识别而反向运行,防止乘员夹伤。82冲裁工艺设计21冲裁工艺计算211工艺力和功的计算冲裁力是指冲裁过程中的最大抗力,它是合理地选用冲压设备吨位和校检模具强度的重要依据。影响冲裁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材料的机械性能、厚度、冲裁件周边长度、模具间隙以及刃口锋利程度等。(1)冲裁力的计算采用平刃凸模和凹模冲裁时,其冲裁力的计算公式LP021式中冲裁力;0冲裁件的周长(MM);材料厚度(MM);材料的抗剪强度。如图(一)所示,工件尺寸为,K260,L284,RA105,RB144,则185421304BAL查附表11,取,工件厚度,故2/50MMNM22LP64718540考虑到模具刃口的钝化,凹模和凸模间隙不均匀,材料性能的波动和材料厚度的偏差等因素,实际所需冲裁力还应增加30,即031P9则583274640531P(2)卸料力和推件力的计算当冲裁工作完成以后,冲下的工件(或废料)沿径向发生弹性收缩,同时,工件废料还要力图恢复弹性穹弯。这两种弹性恢复的结果导致工件(或废料)硬塞在凹模内,废料(或工件)箍紧在凸模上。从凸模上将工件(或废料)卸下来的力叫卸料力。从凹模内顺着冲裁方向将工件(或废料)推出的力叫推料力。很显然,这些力在选择压力机的吨位和设计模具时必须加以考虑。影响这些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厚度、工件形状和尺寸、模具间隙、排样的搭边大小及润滑情况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规律很复杂,难以准确计算。生产中常采用下列公式PKX23NTT24式中分别是卸料力、推件力(N)TXP,分别是卸料力系数、推件力系数TK冲裁力(N)同时梗塞在凹模内的工件数N参见表213,取0027,取005,取为8MM,则XKTHMTHN108NPX71953042780NTT026451(3)冲裁功的计算选择冲裁设备时,除了要计算冲裁力,使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大于冲裁力以外,还要进行冲裁功的验算,使压力机的每次行程功不超过额定的数值,以保证其电极不过载,飞轮转速不致下降太多。平端刃口的冲裁功按下式计算1010/MPTW25式中冲裁功NM材料厚度(MM)T冲裁力(N)P系数,一般取为063M则KWMPTW2310/84276301/212压力机的选择冲压设备选择是冲压工艺过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和使用的合理,同时也关系到冲压工艺过程的顺利完成及产品质量、零件精度、生产效率、模具寿命、材料的性能与规格、成本的高低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1)设备类型的选择设备类型的选择要依据冲压件的生产批量、零件尺寸的大小、工艺方法与性质及冲压件的尺寸、形状等要求来进行,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设备的精度与刚度以及生产现场的实际可能。压力机的刚度是由床身刚度、传动刚度和导向刚度三部分组成。如果刚度较差,负载终了和卸载时模具间隙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影响冲压件的精度和模具寿命。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后参照表732和表742,并结合工厂现有设备情况,此冲模选用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2)设备规格的选择在选定设备类型后,进一步根据冲压件的大小、模具尺寸及变形力来确定设备规格。冲裁时,压力机必须大于或等于冲裁各工艺力的总和,本工件冲裁模采用弹压卸料装置和下出件的模具,故NQP760450213649281选为了提高设备的工作刚度、冲压零件的精度及延长设备的寿命,要求设备容量留有4030的余,并结合工厂现有设备情况选用吨位为100T的压力机,型号为11J23100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22模具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的任务包括1模具类型的确定;2操作方式、进料方式的确定;3定位、联接等型式的确定;4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5模具闭合高度的初定。221模具类型的确定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等确定模具类型。根据41节的计算,落料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是有四段圆弧组成的椭圆形件,形状比较简单,呈中心轴对称,尺寸精度要求也不高为IT13级,因此可以考虑选用简单模。222操作方式的确定虽然该冲压件是进行大批量生产的,但考虑到工厂的现有生产条件,为了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落料件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所以采用手工操作方式或半自动操作方式。223定位、联接型式的确定为了保证模具正常安全工作,模具中的定位和联接件一定要可靠。(1)模板在上下模板上安装全部模具零件,构成模具的总体和传递压力。模板不仅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刚度。本模具将上模板与凸模、凸模固定板及垫板等装配成一体,用四个螺钉紧固构成模具的上部分;下模板则与凹模等组成模具的下模不分。此外上下模两部分还分别各对称低用两个圆柱销销紧,以防转动和错位。上下模架均采用标准模架,是用HT200铸造而成。(2)模柄模具的上部分通过模柄固定在冲床滑块上。模柄的结构形式很多,常见的结构12形式有带凸缘模柄、压入式模柄、旋入式模柄、浮动式模柄等等。本模具选用压入式模柄,通过压配合和附加的销钉与模板固定联接以防转动与松动。模柄材料选用优质碳素钢中的45号钢。(3)凸模固定板与垫板用凸模固定板将凸模联接固定在模板的正确位置上。凸模固定板有圆形和矩形两种,考虑到模具的总体结构这里选用凸模固定板。固定板与凸模采用过渡配合,压装后将凸模尾部与固定板一起磨平。凸模固定板用45号钢加工。(4)坯料的定位和定向见23节。224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根据图(1)所示的落料件可知,落料件形状呈轴对称,其压力中心即为工件的几何中心,因此不需要进行模具压力中心的计算。225模具精度的确定落料件的精度要求不高为IT13级,参照表226,确定模具可按IT9级制造。226模具闭合高度的初定据212节知,模具选用J23100型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此压力机所允许的最大装模高度为380MM,最小装模高度为250MM,初定模具闭合高度在270,375范围之内即可。23定位装置为了保证模具正常工作并冲出合格的制件,要求在送进的平面内,坯料(块料、条料)相对于模具的工作零件处于正确的位置。坯料在模具中的定位分两个方面送料方向上的定位(控制送料的进距)称挡料和在与送料垂直方向上的定位称送进导向。常见的送进导向方式有导销式和导尺式,而限定条料送进距离的方式有挡料销定距和侧刀定距。本模具采用导料销方式来对条料进行导向和挡料销方式来对条料送进进行定距。导料销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只要保持条料沿导料销一侧送进,即可保证条料的正确的送进方向。这里把首次冲裁定距的挡料销和后续冲裁的定距用挡料销设计为一整体,其结构形式如图()所示,而且要注意把其正上方的卸料13板挖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弹簧的可压缩性来获得第一次定距和后续定距的距离差,当模具进行第一次冲裁时,只要把条料沿导料销往里送料,碰到挡料销时使挡料销条料一起运动而压缩弹簧,当挡料销运动到不可继续运动的的时候即可完成条料的第一次定距,而在后续的冲裁中只要条料搭边碰到挡料销就不需要继续往前运动,即可完成后续冲裁的定距。这样设计的挡料销尾柄远离凹模刃口有利于凹模强度,对坯料的定距既方便又准确,且结构也不复杂。24卸料装置设计卸料装置的目的,是将冲裁后卡箍在凸模上或凸凹模上的冲件或废料卸掉,保证下次冲压正常进行。常用的卸料方式有刚性卸料和弹性卸料两种。刚性卸料是采用固定卸料板结构,常用于较硬、较厚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冲裁后卸料。当卸料板只起卸料作用时,与凸模的间隙随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单边间隙取(0205)T,当固定卸料板还要起到对凸模的导向作用时,卸料板与凸模的间隙应小于冲裁间隙。弹性卸料板具有卸料和压料的双重作用,主要用在冲裁料后在15以下的板料,由于有压料的作用,冲裁件比较平整。弹压卸料板与弹性元件、M卸料螺钉组成弹压卸料装置。卸料板与凸模之间的单边间隙选择(0102)T,若弹压卸料板还要起到对凸模导向作用时,两者的配合间隙应小于冲裁间隙。241卸料装置的选择本冲裁件的板料厚度T08,为了保证冲裁件平整,使工件在下一道工序M中容易定位,这里选用弹性卸料装置。由于本模具已选用了标准导向模架,不需要卸料板对凸模起导向作用,所以卸料板与凸模的间隙可取大一点,单边间隙取。016820TC242弹性元件的设计弹性元件通常选用弹簧和橡皮,但考虑到模具结构的具体情况,这里选用弹簧作为卸料装置中的弹性元件。卸料装置中的弹簧,一般不进行强度设计,而是按标准选用。由211节知,卸料力NPX71953(1)据模具结构初定4根弹簧,每根分担的卸料力2984/NX均14每根弹簧的预压力NPX21497530预(2)据预压力P预和模具结构尺寸,由附表62可选8489的弹簧,其。NP42983401均(3)检验弹簧是否满足,参照附表62的弹簧负荷曲线,计算出弹簧总F1特性数据如表22所示。表22弹簧的规格综上所述,序号8589的弹簧均满足F1F总,但是序号85弹簧最合适,因其它弹簧太长,会使模具高度增加,特别是使凸模增高。由附表62查出序号85弹簧规格见表53。表2385号弹簧规格由此可知,弹簧的装配高度为H2HF预12012108(MM)。弹簧序号H/MMH1/MMF1HH1/MMF预/MMF总/MM84800620180801688512009082921202088616001196404180268872000148851222030888240017756252803688928002065735340428FF预F工作F修模,F工作338MM,F修模5MM弹簧外径D材料直径D最大负荷P1自由高度H最大压缩量F1节距T60MM10MM3400N120MM292MM155MM1525落料凹凸模的设计251凸模结构的确定凸模结构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镶拼式,另一类式整体式整体式中,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直通式和台阶式。根据落料件的外形尺寸和形状,凸模采用台阶式。凸模简图如图示此落料模式采用弹压卸料装置的简单模,落料凸模长度应按下式确定26HHHL211式中凸模固定板长度卸料板厚度2弹簧的自由长度弹簧握座的深度1卸料板下平面高出凸模下平面的距离H21028L13252凹模结构确定常用凹模洞口类型如图51所示,其中(A,B,C)型为直筒式凹模,其特点是制造方便,刃口强度高,刃后工作部分尺寸不变,D,E型锥筒式刃口,在凹模内不补给材料,修壁磨损小,但刃口强度差,刃磨后刃口径向尺寸略有增大。落料件使用材料为SUS3042B不锈钢,强度高,加工硬化显著,对凹模洞口强度要求高,且此模具采用下出件方式,故选用B模具结构。253凹凸模工作部分尺寸设计冲裁件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凸模和凹模刃口的尺寸和公差。和的间隙值也靠它来保证。因此,正确计算凸模和凹模刃口的尺寸和公差,是冲裁模设计只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计算时综合考虑模具的磨损规律,冲裁变形规律,冲裁件的精度要求和模具制造的特点。从生产实践中可以发现16(1)于凸模与凹模之间存在间隙,使落下的料或冲出的孔都带有锥变。且在冲裁过程中落料件的大端尺寸等于凹模尺寸,冲孔件的小端尺寸等于凸模尺寸。(2)在测量和使用中,落料外径是以大端尺寸为基准,冲孔件以小端尺寸为基准(3)冲裁时凸模和凹模要与工件或废料发生摩擦,磨损的结果时凸模尺寸变小,凹模尺寸变大,间隙总是增大的。计算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和公差时,应遵循下述原则(1)料模时,应以凹模尺寸为基础,靠缩小凸模尺寸以获得间隙;设计冲孔模时,应以凸模尺寸为基准,靠扩大凹模尺寸获得间隙(2)根据冲裁模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规律凹模的磨损使落料件轮廓尺寸增大,故设计落料模时,必须使凹模内径的基本尺寸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凸模的磨损使冲孔件径向尺寸减小,故设计冲孔模时,必须使凸模外径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3)无论是落料或冲孔,模径磨损后间隙总是增大的,为了使模具在合理间隙范围内有较大磨损量,新模具应取最小合理间隙值。(4)选择冲孔模刃口制造公差时,应考虑工件的公差要求。如果对刃口公差要求过高,会使模具制造困难,增加生产成本,延长制模周期。如果要求过低,则生产出来的工件可能不合格,降低了模具的寿命。由于模具加工方法不同,凸模和凹模刃口部分尺寸的计算公式与制造公差的标准也不同,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可分为两种情况凸模与凹模分开加工和凸模与凹模配合加工。由于冲压件的形状不规则,为了保证凸凹模间有一定的间隙值,采用配合加工。根据以上原则,以凹模为基准靠缩小凸模尺寸获得间隙,且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均属第一类尺寸1,即凸模或凹模磨损后会增大的尺寸,故按下式计算JXAI0MA)27式中工件的基本尺寸(MM);AX落料凸或凹模的刃口尺寸(MM);I工件的公差;系数,为了避免多数冲裁件尺寸都极限尺寸。X落料件公差等级为IT13级,查表2322,得工件外形尺寸的极限偏差值为05,参见表228,取,按工件精度由表23,取,05D750X故17150凹模的工作尺寸尺寸为284时,050528317284)(凹D尺寸为260时,0505960)(凹尺寸为288时,05052871728)(凹D尺寸为210时,050590)(凹所以凹模的基本尺寸分别为,。2583L259K62143BR6214AR查表132此冲裁模合理得间隙范围为010013落料凸模的基本尺寸与凹模相同,分别为,583L59K,以010013的双面间隙与落料凹模配做。625143BR625104AR254凸凹模工作表面技术要求凸凹模加工后的工作表面,应该平整圆滑,特别是侧面,由于存在着两种不同尺寸的四个平面共同组成,其两个平面之间的过渡一定要圆滑,不允许有尖角存在,其他部分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砂眼,裂纹和机械损伤等缺陷。凸模工作表面,特别是凸模的端面处,在冲裁过程中对材料的摩擦阻力有助于冲裁。因此,在不影响零件表面质量的情况下,凸模端面的粗糙度应达到AR,此凸模选用,凸模工作圆柱面粗糙度为。凹模工作表M8061ARM61M80面对材料的摩擦阻力对冲裁是有害的,应尽量减少和避免,所以凹模工作型腔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高,这里取。A80255凸凹模材料根据模具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同时考虑到工厂锻造、热处理和机械加工的具体情况,凸凹模的材料均选用GCR15低合金工具钢。1826导向装置261导向装置的选择为保证模具工业工作时凸凹模间的间隙分布均匀,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便于模具安装和冲压生产的安全,这里使用了具有导向装置的标准模架。生产中常用的模架有对角导柱模架,后侧导柱模架,两侧导柱模架和四角导柱模架。为了使用操作比较方便,而且落料件,简单,中型,参照表24选用对角导柱模架。这种模架使用操作方便,横向送料和纵向送料均可,而且导向比后侧导柱模架稳定。262导向装置尺寸确定根据24节确定的凹模周界尺寸,参照附表82选用为396D外0DBLA型模架,号B型导柱,和2904502054和5314号A型导套。315(1)上模座主要尺寸参照附表810,上模座主要尺寸列表如下表24上模座主要尺寸(2)下模座主要尺寸参照附表811,下模座主要尺寸列表如下表25上模座主要尺寸HHL1B1L2B2SS1RL2DD1554541041056056047547565100030365HHL1B1L2B2SS1RL2DD165454104105605604754756510003450319(3)导柱和导套主要尺寸参照附表813,导柱主要尺寸列表如下20表26导柱主要尺寸参照附表813,导套主要尺寸列表如下表27导套主要尺寸27模具其它主要零部件的设计271板料定位装置的设计为了保证模具正常工作并冲出合格的制件,要求在送进的平面内,坯料(块料、条料)相对于模具的工作零件处于正确的位置。坯料在模具中的定位分两个方面送料方向上的定位(控制送料的进距)称挡料和在与送料垂直方向上的定位称送进导向。常见的送进导向方式有导销式和导尺式,而限定条料送进距离的方式有挡料销定距和侧刀定距。本模具采用导料销方式来对条料进行导向和挡料销方式来对条料送进进行定距。导料销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只要保持条料沿导料销一侧送进,即可保证条料的正确的送进方向。这里把首次冲裁定距的挡料销和后续冲裁的定距用挡料销设计为一整体,其结构形式如图()所示,而且要注意把其正上方的卸料板挖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弹簧的可压缩性来获得第一次定距和后续定距的距离差,当模具进行第一次冲裁时,只要把条料沿导料销往里送料,碰到挡料销时使挡料销条料一起运动而压缩弹簧,当挡料销运动到不可继续运动的的时候即可完成条料的第一次定距,而在后续的冲裁中只要条料搭边碰到挡料销就不需要继续往前运动,即可完成后续冲裁的定距。这样设计的挡料销尾柄远离凹模刃口有利于凹模强度,对坯料的定距既方便又准确,且结构也不复杂。DD1LL01450523065DDLHL油槽数0164501641405320321272螺栓和销钉的选用模具中广泛使用内六角螺钉和带槽的柱头螺钉。螺钉和销钉的头部应倒角或者倒圆,还应淬火处理提高材料的硬度,以保证使用寿命;销钉与孔采用H7/M6过渡配合,孔壁的表面粗糙度应达RA。(1)上模板于固定板之间的固定查表832,选用GB7076M628内六角形螺钉四个,35号钢,热处理硬度HRC2838,表面氧化。均匀分布在固定板外缘与板孔间的中间圆线上。螺孔与模具边缘A10,螺孔间距C5,因此是安全的。查表836,选用D6L35圆柱销钉四个,上模板压入深度为20,固定板部分为15,分别布置在两个螺钉中间。销孔与螺孔间距C5;销孔与模具边缘D9因此是安全的(2)下模板与凹模之间的固定查表832,选用GB7076M632内六角形螺钉四个,35号钢,热处理硬度HRC2838,表面氧化。均匀分布在凹模外缘与形孔间的中间圆线上。螺孔与模具边缘A10,螺孔间距C5,因此是安全的。查表836,选用D640圆柱销钉四个,下模板压入深度为24,凹模部分为16,分别布置在两个螺钉中间。销孔与螺孔间距C5,销孔与模具边缘D9,因此是安全的。(3)定位环与凹模之间的固定查表833,选用GB6876M365沉头螺钉四个,拧入凹模深度为45,均匀分布在定位环的中间圆线上。很明显,这是安全的。查表836,选用D3L10圆柱销钉二个,凹模压入深度为75,同样也是安全的。(4)卸料螺钉的选用参看表328,轩用M6柱头螺钉一个,螺钉长度LHAH1,式中A05D14,H1为弹簧压缩后高度,因此,L22426。采用45号钢,热处理后硬度达HRC4348。223工艺方案选择汽车车门玻璃升降器外壳件的形状、尺寸如图31所示,材料为08号钢板,板厚15MM,中批量生产,打算采用冲压生产,要求编制冲压工艺。31冲压件的工艺确定31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首先必须充分了解产品的应用场合和技术要求,并进行工艺分析。汽车车门上的玻璃抬起或降落是靠升降器操纵的。升降器部件装备简图如图32所示,本冲压件为其中的外壳5。升降器的传动机构装在外壳内,通过外壳凸缘上三个均布的小孔32MM用铆钉铆接在车门座板上。传动轴6以IT11级的间隙配合装在外壳件右端孔165MM的承托部位,通过制动扭簧3、联动片9及心轴4与小齿轮11联接,摇动手柄7时,传动轴将动力传递至小齿轮,然后带动大齿轮12,推动车门玻璃升降。23图31玻璃升降器外壳图32玻璃升降器外壳的装备简图外壳采用15MM厚度的钢板冲成,保证了刚度和强度。外壳内腔主要配合尺寸为使外壳与座板安装后,保证外壳承托部位165与轴套同轴,三个小孔32与165的相互位置要正确,小孔中心圆直径42为IT10级。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进行冲压工艺分析,可以认为该零件形状属旋转体,是一般带凸缘圆筒件,D凸/D,H/D都比较适合,拉深工艺性较好。只是圆角半径偏小些,223,165,16几个尺寸精度偏高(均高于表所列尺寸偏差),14012020这可在末次拉深时采用较高的模具制造精度和较小的模具间隙,并安排整形工序来达到。由于32小孔中心距要求较高精度,按表26规定,需采用高级冲模(即工作部分采用IT7级以上制造精度)同时冲出三孔,且冲孔时应以223内孔定位。该零件底部165MM见图23区段的成行,可有三种方法一种可以采用阶梯拉深后车去底部,另一种可以采用阶梯拉深后冲去底部;再一种可以采用拉深后冲底孔,再翻边。这三种方法中,第一种车底的质量高,但生产率低,且费料高,零件底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不宜采用;第二种冲底,要求零件底部的圆角半径压成接近清角(R0),这就需要增加一道整形工序且质量不易保证;第三种采用翻边,生产24率较高且省料,翻边端部虽不如以上的好,但该零件高度21为未注公差尺寸,翻边完全可以保证要求,所以采用第三种方法是较合理的。图33外壳底部的成型方案A车切B冲切C冲孔翻边冲压件工艺性是指冲压零件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加工的难易程度。虽然冲压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备料冲压加工工序必要的辅助工序质量检验组合、包装的全过程,但分析工艺性的重点要在冲压加工工序这一过程里。而冲压加工工序很多,各种工序中的工艺性又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零件,由于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工艺装备情况及生产的传统习惯等不同,其工艺性的涵义也不完全一样。这里我们重点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312零件材料的分析冷冲压模具包括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各种单工序模和由这些基本工序组成的复合模、级进模等各种模具。设计这些模具时,首先要了解被加工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进行模具设计时各种计算的主要依据。故在分析零件冲压成形工艺,设计冲压模具前,必须要了解和掌握材料的一些力学性能,以便设计。现将零件材料为08号钢的力学性能主要参数及其概念叙述如下(1)应力材料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内力,单位是N/MM,用PA表示。210PA1MPA;1MPA1N/MM;10PA1GPA。629(2)屈服点S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单位是N/MM。弯曲、拉深、2成形等工序中,材料都是在达到屈服强度时进行塑性变形而完成该工序的成形的。经查表取S206MPA。(3)抗拉强度B。材料受到拉深作用,开始产生断裂时的应力值,单位是MPA。B294432MPA。(4)抗剪强度B。材料受到剪切作用,开始产生断裂时的应力值,单位是MPA。取B255333MPA。25(5)弹性模量E。材料在弹性范围内,表示受力与变形的指标,弹性模量大,表示材料受力后变形较小,或者说,产生一定的变形需要较大的力。E194X10MPA。(6)屈服比S/B。是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其值越小,表示材料允许的塑性变形区越大,在拉深工序中,材料的屈服比较小时,所需的压边力和所需克服的摩擦力相应的减小,有利于提高成形极限。(7)伸长率。在材料性能实验时,试件由拉伸试验机拉断后,对接起来测量长度,其伸长量与原长度之比称为伸长率,其数值用“”表示,其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经查表可得,材料为10号钢的伸长率29。综上所述,对零件材料8号钢的力学性能分析,主要是为了便于模具设计中各参数的计算,故在后序的零件模具设计中各参数的计算均以上面所取的数值进行计算。313确定工艺方案和模具形式在冲压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特点与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内容包括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及组合方式等,有时同一种冲压零件也可能存在多个可行的方案,通常每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应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和模具的使用寿命的高低,生产成本,操作方便与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出适合于现有生产条件的最佳方案,故在一定的条件下,以最简单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最少的劳动量,最少的费用,可靠的加工出符合图样各项要求的零件,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选择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形式1、根据对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要求的分析结果,确定冲压所需的基本的工序,如落料、冲孔、成型、修边等。2、根据初步工艺计算,确定工艺数目,如冲压次数、修边次数等。3、根据个工序的变形特点、质量要求等确定工序顺序。一般可按照下列原则进行1)、对冲带孔的或有缺口的冲裁件,如选用简单模,一般先落料,再冲孔或切口,使用级进模,则先冲空孔或切口后落料2)、对于到孔的拉深件,一般先拉深,后冲孔,但孔的位置在零件底部且孔径尺寸要求不高时,也可先冲孔后拉深。3)、对于形状复杂的拉深件,为便于材料变形和流动,应先形成内部形状,再26拉深外部形状。4)、整形或校平工序,应在冲压件基本成型以后进行。4、根据生产批量和条件(冲压加工条件和模具制造条件)确定工序组合。生产批量大时,冲压工序应尽可能组合在一起,用复合模具;小批量生产用单工序简单模。由于离合器冲压成形需要的多道工序完成,因此选择合理的成形工艺方案十分重要,考虑到生产批量大,应在生产合格零件的基础上尽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要提高生产成本,应该尽量选择合理的工艺方案,选择复合能复合的工序,但复合程度太高,模具的结构复杂,安装调试困难,模具成本高,同时可能降低模具的强度,缩短模具寿命。根据零件形状确定冲压工序类型和选择工序顺序,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有冲孔、成型、修边。工序的组合方案及比较方案一1)落料;2)拉深;3)成型。方案二1)落料与拉深复合;2)成型。方案三1)落料;2)拉深与成型复合。方案四1)落料、拉深与成型复合。方案一复合程度较低,模具结构简单,安装、调试容易,但生产道次多,效率低,不适合大批量生产。故很少使用。方案二将落料与拉深进行复合,工序少,生产效率较高,但模具结构较复杂,安装、调试难于控制,同时模具强度较低。方案三将拉深与成型复合方案四复合程度最高,模具结构复杂,安装调试困难,模具成本提高,同时可能降低模具的强度,缩短模具的寿命。根据以上四个冲压工艺方案的比较,四种冲压工艺方案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为了提高生产率,保证模具结构简单,冲压件尺寸稳定、精度高,故在此设计中选择方案四进行冲制。27314落料尺寸的计算由于板料在扎压或退火时所产生的聚合组织而使材料引起残存的方向性,反映到拉深过程中,就使桶形拉深件的口部形成明显的突耳。此外,如果板料本身的金属结构组织不均匀、模具间隙不均匀、润滑的不均匀等等,也都会引起冲件口高低不齐的现象,因此就必需在拉深厚的零件口部和外缘进行修边处理。这样在计算毛坯尺寸的时候就必需加上修边余量然后再进行毛坯的展开尺寸计算。根据零件的尺寸取修边余量的值为46MM。查表57,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技术在拉深时,虽然拉深件的各部分厚度要求发生一些变化,但如果采用适当的工艺措施,则其厚度的变化量还是并不太大。在设计工艺过程时,可以不考虑毛坯厚度的变化。毛坯尺寸按公式31DRHDDF432所以MM18695249152732确定排样方案321确定排样、裁板方案冲裁件在板料、条料或带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排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利用率、零件质量、生产率、模具结构与寿命及生产操作方式与安全。因此,在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中,排样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加工此零件为大批大量生产,冲压件的材料费用约占总成本的6080之多。因此,材料利用率每提高1,则可以使冲件的成本降低0405。在冲压工作中,节约金属和减少废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大批量的生产中,较好的确定冲件的形状尺寸和合理的排样的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材料的经济利用直接决定于冲压件的制造方法和排样方式,所以在冲压生产中,可以按工件在板料上排样的合理程度即冲制某一工件的有用面积与所用板料的总面积的百分比来作为衡量排样合理性的指标。同时属于工艺废料的搭边对冲压工艺也有很大的作用。通常,搭边的作用是为了补充送料是的定位误差,防止由于条料的宽度误差、送料时的步距误差以及送料歪斜误差等原因而冲出残缺的废品,从而确保冲件的切口表面质量,冲制出合格的工件。同时,搭边还使条料保持有一定的刚度,保证条料的顺利行进,提高了生产率。这里毛坯直径65不算太小,考虑到操28作方便,采用单排。搭边值得大小要合理选取。根据此零件的尺寸查表19118,冲压模具设计取A2,A115进距SDA16515665MM条料宽度BD2A652269MM板料规格拟选用159001800采用纵裁裁板条数N1B/B900/6913条余3MM每条个数N2LA1/S180015/66527个余3MM每板总个数N总N1N21327351个板的材料利用率总N总(D2D2)/LB1004351652112/9001800100695采用横裁条数N1L/B1800/6926条余6MM每条个数N2BA1/S90015/66513个余34MM每板总个数N总N1N22613338个板的材料利用率总338652112/90018001004665由此可见,采用纵裁有较高的材料利用率和有较高的剪裁生产率。计算零件的净重G及材料消耗定额G029GAT652112332254250210215101785433G式中为密度,低碳钢取785G/CM3。内第一项为毛坯面积,第二项为底孔废料面积,第三英为三个小孔面积,内为切边废料面积。G0LBT/351900101151800101101785/35154G0054KG其排样如图31所示图31排样图33计算拉深次数在考虑拉深的变形程度时,必需保证使毛坯在变形过程中的应力既不超过材料的变形极限,同时还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塑性。也就是说,对于每道拉深工序,应在30毛坯侧壁强度允许的条件下,采用最大的变形程度,即极限变形程度。极限拉深系数值可以用理论计算的方法确定。即使得在传力区的最大拉应力与在危险断面上的抗拉强度相等,便可求出最小拉深系数的理论值,此值即为极限拉深系数。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极限拉深系数值一般是在一定的拉深条件下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的,我们可以通过查表来取值。该工件拉深一个过程,因此可以计算其拉深系数来确定拉深次数。其实际拉深系数为32915087DMD材料的相对厚度为33151649T凸缘的相对直径为342863PD凸缘的相对高度为35350891H由表521,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可以查出,表5MIN04822,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可以查出850MAXDH因为凸缘的相对高度02568小于最大相对高度058,且实际拉深系数058大于最小极限拉深系数048,所以拉深过程可以一次拉深成功。34拉深冲压力的计算由于该零件为轴对称件,故不必进行压力中心的计算。341落料过程(1)落料力平刃凸模落料力的计算公式为KLTP36依据P175,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式中P冲裁力(N)L冲件的周边长度(MM)31T板料厚度(MM)材料的抗冲剪强度(MPA)K修正系数。它与冲裁间隙、冲件形状、冲裁速度、板料厚度、润滑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其影响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在(1013)P的范围内,一般K取为12513。在实际应用中,抗冲剪强度的值一般取材料抗拉强度的07085。为便B于估算,通常取抗冲剪强度等于该材料抗拉强度的80。即BB80因此,该冲件的落料力的计算公式为37BLTF8031落4157390N29N(2)卸料力一般情况下,冲裁件从板料切下以后受弹性变形及收缩影响。会使落料件梗塞在凹模内,而冲裁后剩下的板料则箍紧在凸模上。从凸模上将冲件或废料卸下来所需的力称卸料力。影响这个力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材料力学性能、模具间隙、材料厚度、零件形状尺寸以及润滑情况等。所以要精确地计算这些力是困难的,一般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卸料力38FK1卸式中F冲裁力N顶件力及卸料力系数,1其值可查(表19112,冲压模具设计)取为004。1K因此97N卸342、拉深过程(1)拉深力带凸缘圆筒形零件的拉深力近似计算公式为39FBPKD拉式中圆筒形零件的凸模直径(MM)PD系数,查(表5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取08FK材料的抗拉强度(MPA)B因此127N拉32(2)压边力压边力的大小对拉深件的质量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过大,就要增加拉深力,因而会使制件拉裂,而压边圈的压力过小就会使工件的边壁或凸缘起皱,所以压边圈的压力必须适当。合适的压边力范围一般应以冲件既不起皱、又使得冲件的侧壁和口部不致产生显著的变薄为原则。压边力的大小和很多因素有关,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近似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310QDDQ420依据(P328,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式中D毛坯直径(MM)D冲件的外径(MM)Q单位压边力(MPA)(表520,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Q的值取25。所以221579031944QN(3)顶件力顶件力的计算公式可按下式311顶F拉顶K式中顶件力(N);顶顶件力系数;查表28006顶顶K顶拉顶006X132257793524N(4)拉深功的计算拉深所需的功可按下式计算31210MAXHCPW依据(P45,冲压工艺模具学)式中最大拉深力(N)MAXH拉深深度(MM)W拉深功(NM)C修正系数,一般取为C0608。所以0813257249NM33343成型过程采用平头凸模对塑性较好的低碳钢板、软铝板进行胀形所能达到的深度H见表21冲压工艺与模具。采用刚性凸模对平板毛胚进行胀形时所需的胀形力F按下式估算胀形力313BKLTFN52897305149式中L胀形区周边长度T板料厚度K考虑变形程度大小的系数,一般取K071板料抗拉强度B拉深力出现在落料力之后,因此最大冲压力出现在冲裁阶段,选用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结构,最大冲压力为FMAXFF1F23142999291199779354391280N35冲压设备的选择为安全起见,防止设备的超载,对于冲裁工序,压力机的公称压力P应大于或等于冲裁时总冲压力的1113倍。即P(1113)FMAX315取P13FMAXP13FMAX508KN所以可以选择吨位为630KN以上的压力机,考虑到拉深成形的行程比较大,选定压力机还应参考压力机说明书所给出的允许工作负荷曲线。参照书末表C1可选取公称压力为630KN的开式压力机,该压力机与模具设计的有关参数为34表3136分析比较和确定工艺方案361计算毛坯尺寸需先确定翻边前的半成品尺寸。翻边前是否也需拉成阶梯零件这要核算翻边的变形程度。165处的高度尺寸为H21165MM根据翻边公式,翻边的高度H为HD/21K043R027T经变换后K12/D(H043R072T)12/185043107215061即翻边出高度H5MM时,翻边系数K061名称量值公称压力(10KN)63发生公称压力时滑块离下极点距离/MM8固定行程/MM120120滑块行程调节行程/MM12标准行程次数(不小于)/(次/MIN)70固定台和可倾/MM360最低/MM460最大闭合高度/MM活动台位置最高/MM220闭合高度调节量/MM90滑块中心到机身距离(喉深)/MM260左右710工作台尺寸/MM前后480左右340前后180工作台孔尺寸/MM直径230立柱间距离(不小于)/MM340模柄孔尺寸(直径X深度)/MM50X70工作台板厚度/MM9035DDK1806111MMD/T11/1573,查表55,当采用圆柱形凸模,用冲孔模冲孔时,K(极限翻边系数)05014,属宽凸缘筒形件T/D10015/6510023由表420查得H/D028而H/D16/223072028,故一次拉不出来当D凸/D54/65083,T/D10023按表422查得M1045所以D1M1D0456529MMD2/D1223/2936077由表415,M2075M2077,故二次可以拉出但考虑到二次拉深时,均采用极限拉深系数,故需保证较好的拉深条件,而选大的圆的半径,这对本零件材料厚度T15M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玻璃升降器外壳复合拉伸模的设计【12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990296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