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安全自评估报告 修订_第1页
xx煤矿安全自评估报告 修订_第2页
xx煤矿安全自评估报告 修订_第3页
xx煤矿安全自评估报告 修订_第4页
xx煤矿安全自评估报告 修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1第一节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1第二节矿井生产现状12第三节主要生产系统14第四节安全管理18第二章生产布局1第一节井田开拓1第二节采场接替2第三节重大灾害防治方案14第三章瓦斯治理18第一节矿井通风18第二节瓦斯抽采23第三节防治煤与瓦斯突出28第四节安全监控41第四章水害防治43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情况43第二节水文地质补充勘探44第三节水害防治措施45第四节矿井排水系统47第五章其他灾害防治及紧急避险设施50第一节防灭火50第二节粉尘防治56第三节热害防治59第四节顶板灾害防治60第五节紧急避险设施65第六章供配电、提升、运输、空气压缩系统67第一节供配电系统67第二节提升系统70第三节井下带式输送机81第四节井下辅助运输设备83第五节空气压缩系统86第七章安全投入88第八章评估结论901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一、隶属关系、地理位置XX煤矿隶属XXXX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位于XX省XX市XX区XX镇境内。二、井田范围东以33勘探线与XX勘探区毗邻,西以F22断层与XX矿业(集团)公司XX煤矿分界;南起二叠系山西组10煤层露头,北至32煤层800米水平地面投影线为界。东西长约9KM,南北宽约355KM,矿井面积354275KM2。三、矿井投产时间,设计生产能力、核定能力XX煤矿2002年5月建成投产,设计年产量150万吨,采矿许可证核定生产规模120万吨/年,2004年核定生产能力240万吨/年。四、证照情况矿井证照情况一览表证照名称证照编号发证机关有效期采矿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301211安全生产许可证XX煤矿安全监察局201723工商营业执照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61228矿长资格证XX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60804矿长安全资格证XX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789五、地质概况1、井田构造XX井田位于宿南向斜的东南端,属宿南向斜的南翼,基本为一近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一般14左右的单斜构造,区内有明显的次一级的褶皱构造,精查阶段查出褶曲2个,断层15条。2主要断层有魏庙断层、F22、F1、F2、F5(逆)断层,其中井田内主要构造有F22、F1、F2、F5(逆)四条断层,落差均在50M以上。各采区均进行了地面三维地震补充勘探,基本控制了各采区内大于5M的断层及直径大于20M的陷落柱分布,同时对太灰顶界面进行了控制。中生代岩浆活动在本区较为强烈,呈似层状侵入煤层中,主要侵入层位为山西组10煤层,其次为下石盒子组9、8煤层,7、6煤层仅见个别岩浆岩侵入点。从下部的10煤层到上部的6煤层,岩浆侵入活动有逐渐减弱趋势。岩浆岩的岩性较单一,以基性云煌岩为主,少数为正长、斑岩和辉石正长岩。2、可采煤层及分组划分本矿可采煤层自上而下编号为22、23、32、4、60、61、62、63、71、72、81、82、9、10等14层,可采范围和控制程度均达到规范要求。(1)22煤层处于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位于上石盒子组的中下部,局部可采,可采范围仅在25262728线及30线以东中深部,构成局部可采,可采区范围内煤层厚度以0228M为多,平均煤厚079M,变异系数61,可采指数053,全区面积可采率33,煤层结构简单,个别点有一层夹矸。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2)23煤层处于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位于22煤下16M左右,局部可采,可采范围在26线附近和2731线间,厚度0199M,平均煤厚079M,变异系数48,可采指数069,全区面积可采率42,结构简单,个别点具一层夹矸。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3)32煤层处于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位于23煤层下平均110M左右,魏庙3断层以北全区可采,魏庙断层南零星保存,煤层厚度0621M,平均182M,变异系数54,可采指数091,面积可采率84,煤层结构复杂,多具13层泥岩或炭质泥岩夹矸,煤层顶板以泥岩为主,砂岩、粉砂岩零星分布。为较稳定的主采煤层(4)4煤层位于下石盒子组上部,上距K3砂岩一般4050M,局部可采,仅在33线以东构成局部可采,在线以南不可采区切割可采区,使煤层连续性变差,可采范围内煤层厚度0247M,平均085M,变异系数59,可采指数062,面积可采率13,煤层结构较简单,少有1层夹矸,煤层顶板以泥岩为主。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5)60煤层处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位于32煤下160M左右,下距铝质泥岩100125M,全区局部可采,可采范围内煤厚0515M,平均089M,变异系数99,可采指数058,全区面积可采率20,沉积缺失范围较大,可采范围集中在魏庙断层北2627线及2930线东650M以浅地区,和33线以东J4线以北浅部和J4线以南大部,可采范围内被不可采区切割较剧,煤层结构简单,少有一层泥岩夹矸。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6)61煤层处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位于60煤层下11M左右,是6煤组内发育最好的一层,全区大部可采,煤层厚度0854M,平均172M,变异系数67,可采指数082,大面积可采,面积可采率71,仍有不少不可采区,如魏庙断层以北242526线和魏庙断层南26线东西两侧,33线以东XX(南部)井田不可采范围主要在南部36线附近,煤层结构简单,少有一层泥岩夹矸,煤层顶板以泥岩为主,少粉砂岩和砂岩,该煤层少有岩浆侵入。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4(7)62煤层处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位于61煤层下10M左右,为全区局部可采,可采范围集中在26线以西,但其内仍有不可采区段,煤层厚度0147M,平均076M,变异系数49,可采指数056,全区面积可采率16,普遍具一层夹矸。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8)63煤层处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位于62煤下6M左右,可采范围较大,其内仍有大片不可采,不可采范围较大片者在补29线以西,272930线呈北东向不规则条带状分布,33线以东深部J45363孔呈北西向条带状分布,其它则成小片不可采,零星分布,不可采皆因原始沉积所改,煤层厚度0542M,平均107M,变异系数66,可采指数077,面积可采率68,煤层结构简单,顶板岩性以泥岩为主,砂岩、粉砂岩零星分布。为全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9)71煤层处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位于63煤层下一般30M左右,是7煤组中的上分层,全区大部可采,煤层厚度0941M,平均152M,可采指数075,变异系数63,面积可采率7030,其赋存情况以33线为界,71和72发育程度有较大差异,71煤层在33线以西为全区发育的较稳定煤层,在33线以东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72煤层则反之,在33线以西为发育不好的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在33线以东为全区发育的较稳定煤层,71、72两层煤一般为二层,局部地段可以出现72合并到71煤层。在33线以西71煤层厚度0390M,平均169M,变异系数55,可采指数085,不可采范围分布情况大致为33线以西主要集中在魏庙断层以南补28F17断层之间;33线以东煤层厚度0941M,平均121M,变异系数124,可采指数058,面积可采率45,不可采区主要在线以北和40线附近。综合确定71煤层在33线以西为全区可采5的较稳定煤层,在33线以东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为全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10)72煤层处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位于71煤层下08012M左右,全区局部可采,煤层厚度0857M,平均127M,可采指数067,变异系数80,面积可采率3484,其赋存状况为27线以西局部可采,27线以东到33线常合并于71煤层。33线以东除个别零星不可采点外大部可采,在33线以西煤层厚度0199M,平均077M,变异系数79,可采指数040,面积可采率20,在33线以东煤厚0857M,平均220M,变异系数83,可采指数084,面积可采率87。综合确定72煤层在33线以西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在33线以东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11)81煤层处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位于72煤层下735M,一般16M左右,81煤层常因冲刷造成大面积不可采,构成全区局部可采,可采范围集中在补31线以西,补31线以东零星可采,呈一不规则带状,煤层厚度0294M,平均103M,变异系数98,可采指数050,面积可采率31,煤层顶板多为砂岩,少泥岩、粉砂岩。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12)82煤层处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位于81煤层下718M,一般11M左右,全区大部可采,但煤层发育情况以33线为界分东西两部,西部煤层厚度0383M,平均165M,变异系数45,可采指数88,面积可采率94,在33线以东地区,煤层厚度01642M,平均309M,变异系数40线以北为63,40线以南为61,可采指数075,面积可采率88,不可采范围集中在33线附近和36线以南浅部,不可采主要为沉积原因,个别为岩浆岩侵入而造成,煤层顶板以砂岩为多,少泥岩、粉砂6岩。为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13)9煤层处于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位于82煤层下1021M,平均15M左右,全区大部可采,但煤层发育情况以32线以西发育较好,32线以东发育较差,主要由沉积原因造成不可采,其余零星不可采区多因岩浆岩侵入破坏所致,煤层厚度的变化亦因岩浆岩侵入而遭到破坏,32线以西估算储量范围内煤层厚度0578M,平均255M,变异系数57,可采指数084,面积可采率93,岩浆岩侵入点52个,占穿过点32,是仅次于10煤层受岩浆岩侵入破坏最大的煤层,煤层结构简单,部分结构复杂乃因岩浆岩侵入煤层之中所造成,煤层顶板多为砂岩,次为粉砂岩和泥岩。为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14)10煤层处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位于9煤层下,一般70M左右,下距太原组一灰之顶5365M,平均62M左右。10煤层在XX地区是沉积环境相对稳定,发育程度较好的煤层,本矿由于受到岩浆岩的广泛侵入,全矿井除断缺和沉缺外的201个见煤点中有124个点被岩浆岩侵蚀(其中吞蚀5个),占见煤点的62,严重的破坏了煤层的结构、厚度,使煤质变劣,失去部分利用价值,煤层厚度0927M,平均120M,变异系数113,可采指数049,面积可采率38。煤层顶板以砂岩、粉砂岩为多。综合确定10煤层在全矿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3、瓦斯经2014年8月份瓦斯鉴定矿井瓦斯最大绝对涌出量7226M3/MIN,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616M3/T。自建矿以来至2003年共发生26次煤与瓦斯动力现象,其中25次倾出,1次压出,平均突出强度为33吨2004年至今未发生瓦斯突出现象。2001年8月经煤炭科学总院重庆分院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02年至2014年均被定为煤与7瓦斯突出矿井。(1)在煤系垂向剖面上,中部煤层(61、71、82、9)瓦斯含量高于上部煤层(32)。(2)同一煤层,其瓦斯含量随煤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大。(3)平面上,以魏庙断层为界,断层以南的马湾向斜内煤层瓦斯含量比断层以北的低。(4)由于瓦斯赋存状况受地质构造、煤层埋深、煤变质程度、围岩透气性等多因素控制,瓦斯含量分布仍存在不均衡性,在封闭性较好的断层附近和煤层走向转折或煤厚变化带等部位存在局部瓦斯含量高点。煤层突出危险性61、71、82、9煤为突出煤层。4、水文地质本矿水文地质条件属于复杂型。矿井在勘探期对断层的富水性和导水性进行了抽水实验,通过勘探及生产实践的总结发现,井田内大中型断层的富水性弱、导水性差。矿坑充水水源为煤系地层砂岩裂隙水、“四含”水及老空积水。(1)地表水系矿区内的最大地表水体是浍河,它从本矿南部穿过,河水自西北流向东南。浍河属淮河支流,为季节性河流,河床蜿延曲折,宽50150M,深35M,两岸有人工河堤,每年79月为雨季,一般流量510M3/S,枯水季节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干旱严重季节甚至断流。历史上浍河最高洪水位为207M。自1968年12月新汴河挖成后,区内没有发生过洪水灾害,目前地表水对煤矿充水没有影响。(2)各含水层组对矿井开采影响含水层(组)本区域发育4个含水层(组)及三个隔水层(组),一、二、三含与“四含”之间有隔水性良好的第三隔水层(组)所阻隔,该隔水层组主要8由灰绿色粘土和砂质粘土组成,粘土可塑性好,膨胀性强,厚度大且分布稳定,具有良好的隔水性,故本组地下水与地表水及一、二、三含地下水与“四含”之间无水力联系。“四含”属于承压含水层,矿井开采浅部煤层时“四含”水将通过裂隙带和采空冒落带裂隙渗入矿坑,引起采掘工作面充水,为浅部煤层开采主要水害防治重点,所以“四含”水对矿井开采有一定影响。二叠系主采煤层间砂岩裂隙含水层(段)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以静储量为主,赋存于砂岩网络裂隙中,水源缺乏,水平径流微弱,为矿井开采过程中的直接充水水源,影响或恶化工作面的作业环境,对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影响不大,但不排除局部富集区段在揭露过程中出现大的涌水。太灰、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段)太原组14灰岩岩溶裂隙发育,水动力条件好,富水性强,但岩溶发育不均一、富水性差异较大,总体来说是区内含水丰富的含水层,是矿井下组煤层开采的间接补给水源,奥灰具有水压高、水量大、突水猛烈、补给充沛的特征。10煤距一灰59M,9煤距一灰约130M,10煤为局部可采煤层,正常情况下,灰岩水对煤层开采无影响,但遇导水断层、导水陷落柱等导水构造的情况下,是威胁安全生产的重要水源。(3)老空水由于我矿周边无废弃老窑,相临矿井也未开采到矿井边界,故我矿老塘水大多为本矿采空区积水,本矿井的上层煤及上一区段煤层开采后的采空区易形成老空积水,为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点之一。(4)断层的富水性及导水性断层破碎带以煤系泥岩、粉砂岩为主,夹少量砂岩碎屑,充填物多为泥质。从简易水文、抽水试验及井巷实际揭露资料分析表明,断层的富水性弱,导水性差,或不导水。9(5)历年矿井出水情况出水日期出水地点最大出水量(M3/H)备注2001年1月3222工作面15202002年9月3221工作面2382004年6月6114工作面532004年8月7114工作面602006年10月7112工作面852007年10月6137工作面682009年5月7130工作面3492009年9月6130工作面432010年7月7121工作面322011年4月南一(819)胶带机上山252013年2月7131工作面112014年10月6163工作面1505、其他开采条件本井田恒温带深度为33M,恒温带温度为179,井田平均地温梯度为26/百米,一水平为地温正常区,局部为一级高温区。本矿无地层冲击地压。六、资源/储量(附分水平、分煤层、分采区资源/储量表)截至2014年底,XX煤矿采矿权范围内(1)保有资源储量279638万吨。(含可采储量140027万吨)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为63033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为88166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128449万吨。(2)潜在矿产资源(334)为11753万吨。(QM44183万吨,FM111698万吨,1/3JM134018万吨,WY1492万吨)通过对资源储量进行分析,我矿无受底板太灰水、陷落柱等对安全生产有影响的的块段及储量分布。10XX煤矿分水平、分煤层、分采区资源/储量表单位万吨工业储量总计水平采区煤层111B122B333可采备注2260325123364166321825130361868464625763140784971174212188129961685823075185997201467310393224二采区小计2053112692322501436169548363125263071629359729994308114572821008642927951449一采区小计777342082245323323175099932438513506055276113617456311237267151882741727864618241352858930251654三采区小计2226111794一水平四32932665116135522406621540968631857111171408927998183035982439528739625839891012370采区小计2357615240229745562387750132357518856019731064612449160963263916847152891457721372682822913125892532163610572298五采区小计25165126306149381966622296128763364511457125251225813117106082715137639146717553101256640六采区小计3959918639合计138905752032334816232272816946099496115619946312087167158643812二水三采区824688313812948382640108951小计2142313256618073856325898711317732821257729922551347一采区小计589432912272325153266150532763156187471357423737212141811640774823997265797209479710254144二采区小计19448123133251723625612031166311365713376231481582249824234293996740464010221126四采区小计20641140742364373235082068609394276146242599631704931715064313772211110208237632238平五采区92964161513101631831小计26372149036113006176280238363108617120714881872393822373141996132340910976557六采区小计127706987合计10654864824222102104023340318653222890130596030661567612286312711624695263863168758890713886422315725389263481101824592824298926373966620394021055152941小计245453140027全矿井总计245453140027七、周边矿井及小煤窑等影响安全生产的其他方面情况XX煤矿西部以采矿许可证(F22断层)与XX煤矿相邻,按规定留设断层安全煤柱,对安全生产无影响。矿井周边无小煤窑。八、矿井技术改造情况无技术改造工程。第二节矿井生产现状一、矿井开拓方式,目前在用井筒、生产水平、主要巷道布置、生产14采区、准备采区、原煤产量等。1、开拓方式矿井采用立井、中央主石门、两翼集中大巷、分区石门的开拓方式;2、在用井筒5个,分别为主井、副井、南副井、南回风井、东回风井;3、水平划分矿井划分为两个水平,即第一水平为600M,第二水平800M,生产水平为一水平。4、主要巷道布置矿井三条主石门均布置在32煤底板,西翼三条大巷均布置在32煤底板,东翼三条大巷前期做在32煤底板,过F2断层后布置在61煤底板;430M总回风巷沿82煤布置,408M总回风巷及西翼总回风巷均布置在9煤底板,中央回风大巷及中央第二回风大巷均布置在82煤底板,三采区总回风巷布置在9煤底板。5、生产、准备采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准备采区为94采区。6、原煤产量2014年为2309万吨,2015年计划240万吨。二、采掘工作面位置、数量(掘进分煤巷、岩巷),开采煤层,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目前正在回采的综采面两个,为二采区的8222工作面和三采区的7137工作面;正在拆除的综采面一个,为二采区的924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十二个,其中煤巷5个,岩巷7个。表121矿井采掘工作面现状表类别工作地点工作面编号队别采掘工艺产量万T进尺(M)每班作业人员(人)二采区8222采煤一区综采822102三采区7137采煤二区综采180115回采工作面合计掘进工作面副井下口清水仓掘一一队炮掘47151瓦斯抽采巷掘二一队炮掘46一采区912机巷掘二二队炮掘45轨道上山一联巷掘一二队炮掘52边界提料斜巷掘一三队炮掘468222风巷掘一四队炮掘47二采区上部瓦斯抽采巷掘二三队炮掘446131机巷煤仓掘三一队炮掘41西翼2瓦斯抽采巷掘三二队炮掘3471煤运输上山掘三三队炮掘40三采区东翼3瓦斯抽采巷掘三四队炮掘40四采区(6171煤)轨道上山掘二四队炮掘44合计第三节主要生产系统一、供电系统矿井由双回路电源线路供电,无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向井下直接供电。矿井供电线路为双回路LGJ240架空线路引自李园110KV变电所不同母线上,另一回路是从矿35KV变电所到南部井,线路型号为LGJ240,为矿井安全应急供电回路。主变压器为两台容量为12500KVA、SZ912500/35型变压器,分列运行,互为备用,地面主要生产车间为双回路供电,35KV变电所有四趟MYJV423150型入井电缆。采区变电所高压均采用双回路供电。6KV馈电柜设有过流、速断、欠压、选择性漏电保护等。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符合防爆要求。有接地、过流、漏电保护装置。XX南部井南部井由双回路电源线路供电,无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向井下直接供电。南部井供电线路为双回路一路引自谷岭变电所到南部井,线路型号为LGJX240/30;另一路从矿35KV变电所到南部井,线路型号为16LGJ240。主变压器为两台容量为8000KVA、S98000/35型变压器,分列运行,互为备用,地面主要生产车间为双回路供电,35KV变电所有3趟MYJV423185型入井电缆。采区变电所高压均采用双回路供电。6KV馈电柜设有过流、速断、欠压、选择性漏电保护等。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符合防爆要求。有接地、过流、漏电保护装置。二、提升系统1主井绞车型号为JKMD354(III)E(QDZ),电机功率为直流1700KW,提升速度为105M/S,箕斗装煤为13T。2副井绞车型号为JKMD354(III)E(QDZ),电机功率为直流1000KW,提升速度为提人92M/S、提物96M/S,双层四车宽窄罐各一个。3南副井绞车型号JKMD354()落地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配悬臂式锥孔直联电机,提升速度10M/S电机功率1250KW提升速度10M/S,二层四车四绳宽窄罐笼各一个。三、井下运输系统井下主、辅助运输方式、设备型号。XX煤矿井下主运为皮带运输,井下辅助运输采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式电机车牵引600毫米轨矩10T固定式矿车的运输方式。目前10T固定式矿车正编号使用的共计1050辆,井下共有蓄电池式电机车11台,其中CLT8/6140V型1台,CTL12/6GB型10台。充电室设有充电台,配备水箱2个,设相应的充电设备,馈电开关KBZ400/1140(660V)型1台,磁力开关QBZ80型13台,照明综保ETP44型1台,充电机GWZCA140/206型1台,KGCA1090/190KB型9台,ZBC90/290型3台,防爆电动葫芦梁式起重机1台。井下斜巷有三采区轨道上山、二采区9煤底板轨道上山、500M17650M轨道斜巷。三采区轨道上山斜巷运输使用JKB252型绞车提升物料;使用RJ45135/950型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二采区9煤底板轨道上山斜巷运输使用JD55KW型绞车提升物料;使用RJ459/460型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500M650M轨道斜巷运输使用JD55KW型绞车提升物料;使用RJ4525/480型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具体设备明细见大巷、斜巷主要运输线路设备分布情况表。大巷、斜巷主要运输线路设备分布情况表使用地点数量设备名称附注1慢速绞车型号JHS75KW副井下口进车口1照明综保型号ETP44容量4KVA1小绞车型号JD114KW1真空磁力起动器型号BQD8380N副井下口出车口1照明综保型号ETP44容量4KVA1馈电开关型号KBZ200/1140(660V)原井下电滚笼1照明综保型号ZBZ容量10KVA东轨大巷3照明综保型号BBM14容量4KVA西轨大巷4照明综保型号BZXZ4容量4KVA中央进风石门1照明综保型号BBM14容量4KVA三采区轨道上山绞车房1提升绞车型号JKB252三采区轨道上山1架空乘人装置型号RJ45135/9501真空馈电开关型号KBZ200/1140(660)1真空磁力起动器型号QBZ1201真空磁力起动器型号QBZ80三采区轨道上山架空人车机头硐室2照明综保型号ZBZ40/1140(660)M1真空馈电开关型号KBZ5630/6601真空馈电开关型号KJZ5400/6601照明综保型号ZBZ40/1140(660)M1信号电源(综保)型号ZBZ40/1140(660)M三采区轨道上山绞车房1真空磁力起动器型号QBZ63/660380S二采区9煤底板轨道上山绞车房1提升绞车型号JD55KW18二采区9煤底板轨道上山1架空乘人装置型号RJ459/4601真空馈电开关型号KBZ200/1140(660)1真空磁力起动器型号QBZ1201真空磁力起动器型号QBZ80二采区9煤底板轨道上山架空人车机头硐室2照明综保型号ZBZ25/1140(660)M1真空馈电开关型号KBZ200/1140(660)二采区9煤底板轨道上山绞车房1真空磁力起动器型号QBZ12030N2真空馈电开关型号KJZ400/1140(660)1真空电磁起动器型号QBZ120152照明综保型号ZBZ1001真空软启动型号QJR4001真空磁力起动器型号QBZ120500M650M轨道斜巷架空乘人车机头硐室1真空磁力起动器型号QBZ80500M650M轨道斜巷1架空乘人装置型号RJ4525/480四、通风系统矿井建立独立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为混合式通风,主、副井及南副井进风,东风井、南风井回风,其中东风井为东翼三采区服务,南风井为东翼一采区、西翼二、四采区及南部采区服务。南风井安装2台BDK10NO32型轴流对旋风机(一用一备),配套电机型号为YBF63010型(2560KW),东风井安装2台FBCDZ10NO32型轴流对旋风机(一用一备),配套电机型号为YBF63010型(2560KW)。五、瓦斯抽采系统矿井建立了3座集中抽采泵站,其中中央工广集中抽采站装备2台额定流量420M3/MIN的2BEF67型水环式真空泵(一用一备),主管路采用管径为500MM聚氯乙烯管,抽采东翼一、三采区。地面东风井集中抽采站装备2台额定流量为460M3/MIN的2BEY72水环式真空泵(一用一备),主管路采用管径500MM聚氯乙烯管,抽采东翼三采区。地面南风井集中抽采站装备2台额定流量为565M3/MIN的2BEY72水环式真空泵19(一用一备),主管路采用管径630MM和500MM无缝钢管,抽采西翼二、四采区。六、井下排水系统1、井下中央泵房安装在副井下口井底车场处,泵房内共10台排水泵,6台型号为MD28065X10,流量为280M3/H,配套电机功率为900KW;4台型号为MD42096X8,流量为420M3/H,配套电机功率为1400KW;副井筒中装备三趟D273MM和1一趟D325MM排水管路,3路在用,1路备用,在用管路管径为D273MM,备用管路管径为D325MM,2个水仓,内、外仓容量为5000M3。新建强排水仓1800M3。2、南区排水系统南区在650M辅助水平设置水泵房,通过接力排水方式,将涌水通过3趟D325排水管路排至500M水平缓冲池,然后自流至中央区600M水平水仓。南区在650M辅助水平水泵房内安装有5台MD45060X4型水泵,配450KW防爆电动机,流量450M3/H,扬程240M。安装3趟D325排水管路,1用2备;均为单泵单管运行方式。3、在中央区600M水平建立潜水电泵排水系统,安装矿用隔爆型潜水电泵1台,型号为550KSQ77000卧式潜水电泵,流量为550M3/H,扬程770M。配套防爆防水电动机1800KW,6KV。七、压风系统1、大井地面工业广场安装5台压风机,型号为ML250一台,型号为LGFD40/8XII四台。空气压缩机性能参数如下(1)ML250空气压缩机容积流量439M3/MIN;排气压力070075MPA;电动机功率250KW电压6KV20(2)LGFD40/8XI空气压缩机容积流量40M3/MIN;排气压力08MPA;电动机功率250KW;电压6KV压风管路主干管从地面沿副立井铺设,然后沿轨道大巷铺设到井下各工作地点及压风自救点,主干管规格为2198、1596,支管为1084、5735。2、南井地面工业广场安装1台压风机,型号为英格索兰ML250。空气压缩机性能参数如下容积流量439M3/MIN;排气压力070075MPA;电动机功率250KW电压6KV压风管路主干管从地面沿副井铺设,然后沿井底车场与轨道大巷铺设到井下各工作地点及压风自救点,主干管规格为1084、5735。第四节安全管理一、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XX煤矿根据安全生产工作需要,设置二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15个,其中生产部门6个,分别是采煤一区、采煤二区、机电安装部、掘进一区、掘进二区、掘进三区;生产辅助单位6个,分别是机电科、运输区、通防科、修护区、瓦斯办、钻探区;生产职能部门3个,分别是安监处、生产技术部、调度所。矿井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计76人,其中矿长1人,党委书记1人、党委副书记1人、工会主席1人、副矿长5人(安全副矿长、采煤副矿长、掘进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征迁副矿长),工会主席1人、总工程师1人,副总工程师5人(安全副总、通风副总、机电副总、地质副总、经营副总),副科、正科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61人,技术人员110人、科员2人。矿明确矿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设专职安全副矿长1人,协助矿21长负责安全管理工作;设专职安全副总工程师1人,对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实施监督;设安监处,负责矿井安全、质量、职业健康等监督检查与管理工作,下设三科一室,分别是采掘科、机运科、通修科、办公室,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9人,专业技术人员6人、安全检查员41人。表141工程技术人员表人数专业高工工程师其它小计一通三防(通防、钻探、瓦斯办)11415地测、防治水生产技术部1131731机电运输61319采掘21315合计1225780二、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方面,我矿认真贯彻落实XX煤电股份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规定、XX煤矿重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XX煤矿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和安全信息闭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本着事故可防可控的原则,建立并坚持五大隐患排查体系,定期对全矿井采、掘、机、运、通、防治水等专业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以“五定”的形式,落实隐患治理“责任、措施、时间、资金、预案”,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治理。近三年排查重大隐患及整改情况表序号排查时间隐患内容整改措施整改情况2212012年无22013年2月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复杂型,未按要求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或者在正常排水系统基础上安装配备排水能力不小于最大涌水量的潜水电泵排水系统。在正常排水系统基础上安装配备排水能力不小于最大涌水量的潜水电泵排水系统。已落实32014年1月中央地面2瓦斯抽放泵齿箱损坏需维修,3泵单台运转。督促厂家尽快维修中央地面2瓦斯抽放泵,恢复2抽放泵运转。已落实42014年9月924工作面处理歪架存在安全隐患。1严格按照924工作面防歪架技术安全措施施工;2加强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自保意识;3使用单体调架时,单体生根要牢固,采取远程供液。已落实52014年9月924工作面支架推移千斤顶,推移板损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1工作面推移千斤顶,推移板损坏较多,加强支架的检修、维护力度,确保支架正常使用;2检修期间严格按924工作面支架更换大件技术安全措施施工;3请求公司给予协助解决。已落实62014年9月XX煤矿9煤根据矿大鉴定为一类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87天根据采空区三带束管数据初步分析氧化带宽度至工作面后方110米处,要求工作面月平均推进度不低于58米,因924工作面顶板、设备等原因,工作面推进度难以满足要求。加强采空区气体成份分析预警向82煤采空区连续注氮。请求公司给予协助解决。已落实三、近三年事故及涉险情况1、近三年发生的事故类型、伤亡人数,列表。表142近三年事故统计表死伤人数(人)发生时间事故类型死亡伤备注232012年1月13日其他事故12012年2月22日其他事故12012年4月1日顶板事故12012年5月10日其他事故12012年8月21日顶板事故12012年8月10日其他事故12012年8月18日其他事故12012年9月2日其他事故2012年9月26日其他事故12012年10月1日其他事故12012年10月21日其他事故12012年10月16日其他事故12012年10月03日机电事故12012年10月10日其他事故12012年10月12日其他事故12012年12月6日其他事故12013年3月7日其他事故12013年3月10日其他事故12013年03月11日其他事故12013年3月31日运输事故12013年5月2日其他事故12013年6月11日其他事故12013年6月26日其他事故12013年7月9日机电事故12013年8月9日运输事故12013年8月14日其他事故12013年9月22日其他事故12013年10月1日其他事故12013年10月19日其他事故12013年11月19日其他事故12014年1月29日交通事故12014年1月10日机电事故12014年1月26日其他事故12014年3月29日其他事故12014年4月16日其他事故12014年4月23日其他事故1242014年5月15日其他事故12014年6月6日顶板事故12014年7月11日其他事故12014年8月12日其他事故12014年8月11日其他事故12014年9月23日其他事故12014年9月20日其他事故12014年9月12日其他事故12014年9月18日其他事故12014年9月28日其他事故12014年9月10日其他事故12014年9月8日其他事故12014年9月17日其他事故12014年9月23日其他事故12014年9月11日其他事故12014年10月01日顶板事故12014年10月13日其他事故12014年10月29日其他事故12014年10月10日运输事故12014年10月27日机电事故12014年10月11日其他事故12014年10月8日其他事故12014年10月8日其他事故12014年11月6日其他事故12014年11月27日其他事故12、近三年涉险情况近三年出现的瓦斯、水害、火灾、顶底板、机电运输等方面的涉险情况,列表说明。1表143近三年涉险情况时间地点涉险情况原因处理情况2012年7月21日6135工作面1初期阶段2012年7月21日凌晨3点06分,安全监控中心监控系统报警,6135工作面回风流CO传感器采集CO浓度达24PPM;5点40分,人工检定管实测6135工作面回风流CO浓度28PPM、上隅角CO浓度为67PPM;7点00分左右,人工检定管实测工作面113号、112号、81号、62号液压支架处风流中CO浓度分别为70PPM、70PPM、8PPM、0PPM,工作面83号、84号、85号、87号、90号液压支架架档内CO浓度分别为67PPM、156PPM、150PPM、100PPM、73PPM。随后测定上隅角及留巷墙内34组1号、33组3号、32组3号、31组2号、29组3号、24组2号、20组2号孔,上隅角CO浓度为167PPM,各孔内CO浓度浓度分别为1300PPM、480PPM、500PPM、500PPM、500PPM、310PPM、110PPM,其中34组1号孔孔口管发烫,手不能摸,31组1号孔孔口管微热,甩掉后观察此2孔既不进气也不出气。2发展阶段9点00分左右,检测人员对上隅角、20组2号、24组2号、29组3号高位孔再次测量,数据分别为500PPM、1100PPM、1300PPM、1100PPM,较上次测量数据大幅上升,且34组1号孔孔口管变凉。约1小时后,工作面出现爆燃声,随后上隅角出现明火。6137抽放巷顶板60煤自燃发火。已处理对机风巷进行封闭,控漏风、降氧气、消高温、防复燃。2第二章生产布局第一节井田开拓根据20152017年生产接替计划和未来6年(20152020年)中长期规划,说明需要实施的开拓工程(包括新增井筒、主要巷道,水平延深的情况以及工程实施的时间等)。矿井未来6年无开拓工程。第二节采场接替一、采场接替计划未来6年内我矿年产量均为240万吨,其中采煤工作面16个。开采煤层主要为61、71、82及9煤,开采区域主要集中在二、三采区,其中一采区有一个912工作面。截至2014年底,我矿生产及接替采区剩余可采储量为20612万吨,可布置26个;准备采区为94采区,采区设计工程量11405M,目前剩余11255M,预计投产时间为2020年底。二、矿井“四个煤量”开拓煤量及准备煤量位于XX煤矿一水平一、二、三采区,2015年、2016年回采煤量位于二、三采区,2017回采煤量年位于一、三采区,2018年回采煤量位于一、二、三采区。三、接替采区及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分析通过分析20152017年接替工作面及20152020年接替采区开采技术条件(重点是构造、瓦斯、水文、顶底板条件等),我矿在未来6年内需要采取防治水措施的工作面有三采区的6131、7134、7135工作面,一采区的912工作面,二采区的923工作面。需要采取防突措施的工作面有一采区的912工作面,二采区的38222、8223(西)、922、923、924(外)工作面,三采区的7132、7134、7135、7136、7137、8231、8237、8238工作面。需要采取顶底板治理措施的工作面有二采区的8222、922、923工作面。4表2212015年2017年回采工作面接替表工作面参数储量作业时间日产分年度产量万T队别采区工作面编号原始瓦斯含量M3/T回采前瓦斯含量(M3/T)回采工艺走向长M面长M煤厚M采高M(T)天数起止(T)2015年2016年2017年8222(里)5605256052综采6302302527522202201511520158426485228222(中)2786627866综采21013025279854201582020151012187098二采区8222(外)47033综采225250252720371201510232016112880199046132(里)7807综采43516519211997220161220163132928199三采区6132(外)7807综采371165192117582016410201666292817一采区9121234综采13102003538142941320166720177243930734695采煤一区二采区92391综采104021535381278359201772520187183685537三采区71371028496综采15801903538163445720141121201622046411431203二采区924外9165综采30098353816851201622120164113360168三采区6131里722综采450180192123680201641220166302940236二采区8223西74综采250190252717159201671201682828701716131外722综采12001801921632152016829201733136526571361028综采7481692224422157201741201794422采煤二区三采区8231综采14502202527102375201795218914331回采225225225掘进151515合计240240240表22212015年掘进进尺计划表52015年掘进进尺计划(米)施工队别工作地点煤岩类别巷道倾角度掘进断面支护形式工程量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计划生产进尺副井清水仓岩平123锚网喷注2226132机巷运输联巷煤沿煤123锚网梁索9090906132机巷煤沿煤123锚网梁索9101303003001809106132切眼煤沿煤112锚网梁索160601001606132切眼刷大煤沿煤78锚网梁索16080801606131机巷运输联络巷岩15123锚网梁索606060掘一一队6131机巷煤沿煤123锚网梁索1540403003003003003001540二采区上部瓦斯抽采巷岩20123锚网喷606060掘一二队二采区9煤轨道上山一联巷岩平142锚网喷60606066132风巷运输联巷煤沿煤123锚网梁索9090906132风巷煤沿煤123锚网梁索9001203003001809006130机巷修护煤沿煤123锚网梁索4802402404806131风巷煤沿煤123锚网梁索1200240300300300601200二采区边界提料斜巷煤沿煤123锚网梁索400150130120400二采区上部瓦斯抽采巷煤沿煤123锚网梁索50050150150150500掘一三队94采区回风上山及下部平巷岩平/14115锚网喷3606060606060603608222风巷煤沿煤123锚网梁索700140130150130150700三采区第三中部车场岩平142锚网喷24060606060240掘一四队7136风巷联巷岩平124锚网梁索140206060140掘二一队71集运巷岩平115锚网喷18090901807912风巷(岩巷)岩10124U型棚70601070912风巷煤沿煤123锚网梁索106010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060912机巷煤沿煤145锚网梁索13301201101101301201201301301201201201330掘二二队912切眼煤艳梅132锚网梁索100100100二采区上部瓦斯抽采巷煤沿煤123锚网梁索74采区回风上山岩平115锚网喷西翼集中轨道巷岩平142锚网喷2804060606060280924机巷修护煤沿煤123锚网梁索924切眼及刷大煤沿煤207锚网梁索20013070200掘二三队三采区上部车场修护岩平142锚网喷掘二四队74采区轨道上山下部绕道岩平142锚网喷909090894采区轨道上山及下部平巷岩平142锚网喷28050405040505028094采区4抽采巷及联巷岩平115锚网喷303030掘三一队跨矿作业三采区西翼2瓦斯抽采巷岩平115锚网喷4009090909040400掘三二队三采区西翼3瓦斯抽采巷岩平115锚网喷6805090909090909090680掘三三队跨矿作业掘三四队三采区东翼3瓦斯抽采巷及联巷岩平/9115锚网喷650908090809090504040404020650开拓进尺无表22222016年掘进进尺计划表施工工作地点煤岩巷道倾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