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产1000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项目可行性方案第一章总论一、杏鲍菇概述杏鲍菇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大型优质的珍稀食用菌其菌柄和菌盖质地脆嫩,肉质肥厚,味道鲜美,且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素有“平菇之王“的美誉。杏鲍菇的特点是组织紧密、富有弹性、采摘后保存的时间较一般菇要长。杏鲍菇肉质肥嫩适合炒烧、烩、炖、做汤及火锅用料,亦适宜西餐。即使做凉拌菜,口感都非常好,加工后口感脆、韧,呈白至奶黄色,外观好。此外杏鲍菇的营养非常丰富,它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它可与肉类、禽蛋相匹美。中医认为,杏鲍菇有益气、杀虫和美容作用,可促进人体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胆固醇的溶解,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它还含有利尿,健脾胃、助消化的酶类,具有强身、滋补、增强免疫力的功能。另外杏鲍菇的寡糖含量丰富,有整理肠胃及美容的效果。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与肥胖症患者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因此杏鲍菇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优质食用菌,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情况良好。二、项目背景1、国内外食用菌的发展情况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生产模式,它始于上世纪中页。1947年,荷兰率先进行双孢菇工厂化生产,日本从60年代开始,采用空调、电子监测及自动控制系统,对菇房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进行自动化调节。用塑料瓶为栽培容器,整个栽培过程及产品包装完全实现机械化,其自动化程度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80年代,韩国、台湾相继采用日本的栽培模式进行工厂化生产金针菇、杏鲍菇等。我国食用菌工厂栽培是在200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率先在国内成功创建了第一个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企业。相继北京、广东也开始了工厂化栽培。截至2010年,我国共建成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企业有443家(湖北有6家),食用菌年产量达2200万吨。2、资源优势八分山矿有着大片的闲置土地,新建厂房无需征收土地。食用菌生产是一个无污染、无噪音、无废弃物的农业产业,在八分山新建厂房不会对“上水怡园”小区有任何不良的影响。而且食用菌主要的生产原料是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下脚料,原材料来源广泛且价格相对较低。食用菌产业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效益高、灵活性大的产业优势。三、工厂化生产杏鲍菇技术简介工厂化生产杏鲍菇,采用半机械化的杏鲍菇袋栽生产线完成栽培过程中的搅拌、装袋、灭菌、转运等工序;采用封闭式保温菇房,利用设备、设施创造出适合于杏鲍菇不同生长阶段的人工环境,即对菇房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自动化调节,让杏鲍菇在最适宜的优良环境下以最快的速度生长,从而实现周年四季栽培。杏鲍菇从接种到出菇的生长周期是5560天,工厂化生产只采收头潮菇。每年的4月11月通过制冷设施降低菇房的温度进行栽培,12月次年的3月基本上只需靠自然温度栽培。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生产流程图如下母种准备一、二级菌种制作原材料搅拌、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催菇管理采收进入市场销售育菇引进菌种深加工鲜包装四、项目概述本方案旨在利用八分山矿闲置土地建设一个工厂化周年生产杏鲍菇的工厂。项目总投资预算为556万元(其中固定投资426万元,流动资金130万元),实现日出菇3吨,年产杏鲍菇1000吨。厂房建设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按目前市场行情预测,可实现年利润330万元。第二章投资预算分析一、固定投资预算1、基础实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包括场地平整、修建道路、修建围墙、铺设电线、水管、原材料堆料场等,投资预算为25万元。2、厂房建设厂房建设投资预算为179万元,具体分析如下1)值班室及办公室值班室和办公室为简易平房,建设面积为90,投资为5万元。2)普通厂房建设普通厂房主要作为搅拌、装袋、灭菌等场地用,建设面积为200,投资预算为12万元。3)保温厂房建设保温厂房主要作为冷却室、发菌室、出菇室和鲜品包装室用,建设面积为3600,投资预算为162万元。3、基础设备投资基础设备投资预算为222万元,具体投资情况如下1)值班室及办公用品的投资购买办公桌及办公用品等投资2万元。2)菌种实验室设备投资菌种实验室主要是菌种的选育、制作一级种、母种和栽培种。菌种实验室所需设备投资预算为10万元。3)生产用设备投资生产设备为整套生产线所需要的设备以及相应的配套设备,生产设备的投资预算为210万元。生产线所需设备主要有搅拌、装袋生产线共需10万元。灭菌设备(灭菌柜和锅炉)35万元。传输设备5万元。制冷设备45万元。温控设备65万元。加湿设备20万元。智能控制设备10万元。菇架10万元。其他辅助设备10万元。二、流动资金预算本方案每天制作10000袋杏鲍菇菌袋,每袋用干料为05公斤,从栽培袋接种到采收需要5560天,即60天为一个生产循环周期。此周期内生产所需资金即为流动资金,此周期内所需流动资金为130万元,具体分析如下1、生产的原材料杏鲍菇生产原材料主要为棉籽壳、木屑、玉米芯、麸皮、玉米面、棉籽饼粉、石灰、石膏等,原材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杏鲍菇的培养料。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必须储备一定量的原材料,按15天原材料储备量计算,备料所需资金为10万元。2、生产成本杏鲍菇的栽培模式为袋栽培养,只采收头潮菇。其综合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菌种、水电费以及生产过程中所有的人工工资。综合目前市场行情和其他厂家生产情况分析,每袋菇的综合生产成本为2元/袋,转化为鲜菇的综合生产成本为667元/公斤。一个生产周期内,所需的流动资金为120万元。综合以上固定投资预算和流动资金预算,在开始收益之前,需投入的资金为25万元179万元222万元130万元556万元。第三章效益分析根据杏鲍菇第一潮菇的生物学转化率(为60)和考察情况分析,杏鲍菇每袋菇可以采收的鲜品为03公斤,目前杏鲍菇鲜菇的年平均销售价为10元/公斤。本方案每天采收杏鲍菇10000袋,可日产杏鲍菇鲜菇3000公斤,一年可生产杏鲍菇鲜菇为3000公斤330天990000公斤(按330天正常出菇计算)。根据以上分析,本方案的年利润为(10667)9900003296700元。杏鲍菇为农业产品,无需缴纳税收,因此此收入即为最终的年纯收入。第四章人员配置本方案为了能很好的完成日常生产工作,人员设置为67人,人员岗位安排具体如下1、管理人员经理1名,技术管理人员2名,财务人员2名,原材料采购员2名,销售人员2名。2、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组、装袋灭菌组此组的工作任务为原材料的搅拌、装袋、灭菌。配组长1人,组员10人,共11人。、菌种组本组的工作任务为菌种的选育、栽培种的制种、栽培袋接种。配组长1人,组员17人,共18人。、发菌组本组的工作任务为发菌室的管理、菌袋挑选、感染菌袋处理,菌袋搬运等工作。配组长1人,组员4人,共5人。、出菇组本组的工作任务为菌袋上架、出菇管理、疏蕾,采摘等工作。配组长1人,组员12人,共13人。、包装加工组本组的工作任务为采摘后鲜菇的包装、分拣、深加工、装车等工作。配组长1人,组员6人,共7人。、后勤组本组的工作任务为保安、卫生、工具保管、设备维护等日常工作。配组长1人,组员3人,共4人。第五章市场分析1、国内消费状况食用菌以美味、健康而著称。我国是世界上食用菌生产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食用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食用菌消费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和平民百姓,在宾馆、酒店、超市等食用菌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佳肴和商品。我国食用菌栽培目前还是以季节型,作坊式生产为主体的生产模式,市场供应淡旺分明,青黄不接现象十分明显。根据市场调查,目前大多数蔬菜市场的食用菌商贩旺季销售火爆,价格低廉,反之,淡季四处寻找货源,价格攀升,特别是宾馆、饭店、超市的均衡需求难以保障。近年来,由于市场的需求,我国出现了一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以缓解食用菌鲜品的反季节供应。但由于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起步较晚,对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认识不足,同时还受到技术、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速度远远滞后于消费市场的膨胀需求,市场缺口亦然很大,因此,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2、产品市场价格据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食用菌市场价格在逐年攀升。目前,我国食用菌市场价格由于信息灵通,运输快捷,区域价格差别不大,然而,我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食用菌都是由农民按季节生产出来的,所以食用菌市场供应淡旺分明,价格差别显著。一般情况下,旺季平价销售,淡季部分食用菌价格上涨一倍以上,因此进行工厂化反季节栽培食用菌,经济效益显著。3、销售领域的市场特点食用菌产品市场销售主要有三种销售形式,一是一些散户的产品,直接进入农贸市场自行销售;二是小规模产业群体生产的产品一般由合作社或经销商运到蔬菜批发市场进行销售;三是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由于产品货源稳定,质量稳定,产品一般由蔬菜批发市场的经销商对外批发销售,形成固定的网络销售渠道。本项目的杏鲍菇将采取第三种销售渠道。4、项目市场方向杏鲍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属于“精品农业”范畴,主要是反季节供应市场,消费对象是超市、酒店、宾馆等中高档消费群体。本项目的杏鲍菇主要销往武汉及周边市县。由于本产品周年供应,并有一定规模的产量,而且由于湖北省目前从事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企业只有4家,武汉只有2家,武汉的杏鲍菇消费量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因此,本项目的产品在市场供求方面还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第六章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1、风险因素由于本项目是刚开始涉足食用菌生产行业,进行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还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的,其风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技术因素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由于我们是刚涉足食用菌行业,没有从事过此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技术力量还是很不足,一但出现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损失将会很大。、生产成本由于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每袋的利润不高,按目前市场行情,每袋的生产成本为2元,但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或者生产中出现的浪费较大,则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的上涨,从而会降低年收入。、销售渠道不畅通本方案的销售主要是针对蔬菜批发市场,但批发市场的价格波动较大,我们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而且目前我们销售人员在蔬菜批发方面的经验不足,可能会对销售有一定的影响。、生产的季节影响,出现销售淡旺季明显、市场行情波动较大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销售价格一般情况下是比较稳定,但如果遇到生产高峰季节,市场供应量较大时,销售价格价格较低,从而影响到销售收入。如果销售价格下跌到7元/公斤,则无任何生产利润。2、应对措施以上分析的是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因素,但这些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可以避免的。针对以上4种风险因素,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应对措施、技术合作在工厂开始投入运行的初期,可以在第一个生产周期内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或者与食用菌研究单位技术合作,寻求技术指导,让生产人员能很快的掌握每个环节的生产技术。、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采取合理的培养料配方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尽量提高每袋的产量。、广泛寻找销售渠道针对合理的销售渠道,努力开拓销售渠道,提高销售人员的业务水平,并采取一定的销售激励政策,提高销售收入。、杏鲍菇的深加工当销售价格较合理的时候直接销售鲜菇,遇到销售的鲜菇价格较低时,可以对杏鲍菇进行深加工制成干品、盐渍品、罐头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杏鲍菇栽培保鲜新技术讲座一、概述杏鲍菇又名剌芹侧耳,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隶属于真菌门、真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属。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二、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一)温度温度是决定杏鲍菇能否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也是稳产高产的关键。菌丝生长阶段适温为2225,菌蕾形成阶段适温为1215,子实体发育阶段适温为1318。低于8,菌蕾难以形成;高于20,子实体容易死亡。(二)湿度杏鲍菇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菌丝生长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子实体发育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8090。(三)营养杏鲍菇是腐生性食用菌,具有很强的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生长发育要求丰富的碳源和氮源作基础,人工栽培杏鲍菇常以有机的碳、氮源为原料,如棉籽壳、玉米芯、木屑、麸皮、玉米粉、米糠等。(四)空气菌丝生长阶段需氧量相对较少,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子实体生长阶段需充足的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低于002为宜。五光照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若光线强会出现一边发菌一边出菇现象,形成畸形小菇。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散射光。三、栽培技术(一)栽培季节在自然条件下栽培,根据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以秋冬和冬春栽培为宜,但在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安排在122月出菇更好,因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以形成原基,不利子实体生长发育。因此,无论南、北方都应根据出菇的适宜温度来安排恰当的出菇期,一般是以气温降至18时提前50天制栽培菌袋为宜。如果有条件,夏季也可利用冷库降温进行错季栽培,经济效益较高。(二)主要栽培品种目前我国栽培的杏鲍菇菌种大致分为三个类型(1)菌柄雪白、呈棍棒状,菌盖浅灰色,口感极佳,子实体适宜生长温度为1018,如杏香88。(2)菌柄白色、粗壮、呈棍棒状,菌盖浅灰色、内卷,口感较好,适应温度范围广,产量高,如杏鲍菇1、广杏PE99。(3)菌柄中下部膨大呈保龄球状,适应温度范围较广,菌盖小,近白色,产量高,如杏鲍菇2。(三)栽培场所干净、通风的房间均可用于栽培杏鲍菇。如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大小拱棚、普通民房、库房、山洞等都可作为杏鲍菇的出菇场所。(四)菌种制作母种采用PDA培养基,或添加3克蛋白胨培养基,可促进菌丝生长。母种置于26下培养10到13天能长满试管。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木屑73,麸皮25,糖1,碳酸钙1。也可用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等谷粒作培养基。按常规法配料、处理、装瓶袋、灭菌、接种、培养,用第一种培养基一般需3035天菌丝长满瓶袋,用后几种谷粒培养基,菌丝长满袋瓶更快,约20天。(五)栽培原料的配方与配置适宜杏鲍菇生长的基质原料很多,如杂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甘蔗渣、豆秸秆等均可作主料,为防止扎破栽培袋和便于拌料装袋瓶,木屑必须过筛,秸秆类必须粉碎。辅料可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棉籽饼粉、碳酸钙、白糖、石膏粉等。据国内外试验资料,用稻草作主料,即便添加棉子壳,出菇也比较迟,出菇率低,产量也低,我国南方稻草资源丰富,栽培者可进行稻草为主料的栽培试验,探求其原因。(1)栽培原料配方木屑73麸皮25糖1碳酸钙1棉子皮90麸皮10玉米面4磷肥2石灰2尿素02棉子皮50木屑30麸皮10玉米面2石灰15棉子皮39木屑39麸皮15玉米面5石灰2硫酸钙(CASO4)1棉子皮56木屑34麸皮52玉米面2石灰25硫酸钙(CASO4)11木屑375棉子皮375麸皮25玉米面5豆杆粉10木屑225棉子皮225麸皮20玉米面5豆杆粉30玉米芯60麸皮18木屑20石膏2石灰适量木屑60麸皮18玉米芯20石膏2石灰适量(2)栽培原料的制备按不同配方称量好主料和辅料,再按一定比例称量水,先把不溶于水的原料混合均匀,再把可溶于水的辅料拌匀加入水中,调整好酸碱度,PH应调至7580,培养料含水量应控制在6265,有条件事最好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六)栽培方式杏鲍菇的栽培因所用的培养容器不同,有瓶栽、箱栽和袋栽等方式。杏鲍菇多采用袋栽,也可瓶栽。瓶栽适合于工厂化栽培,袋栽管理简便,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在出菇阶段,可行覆土栽培,覆土栽培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下面重点介绍杏鲍菇的袋栽方式。(1)菌袋制作杏鲍菇的栽培袋制作与金针菇的栽培袋制作相似。早秋栽培可选用聚丙烯袋,此袋的优点是透明度好,料袋经高温灭菌后紧缩,膜料之间无空隙,不易产生夹层菇。缺点是冬季低温易碎裂,宜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2)装袋、灭菌选择150180毫米005毫米的食用菌栽培专用袋,每袋装干料约05千克,装袋松紧一致,如料袋装得太松,易使菌丝断裂,装得太紧则通透气性不好,发菌差、出菇不齐、难以统一管理。袋装后要及时灭菌,灭菌用高压蒸气灭菌锅为佳。但大多数生产者可采用常压灭菌,具体操作同常规食用菌灭菌。3接种、培养料袋冷却至30以下,即移入接种箱(室),使用烟雾剂熏蒸、消毒40分钟即可进行接种。菌种尽量取块接入,以加速萌发,提高发菌成功率。培养室启用前应严格进行消毒,然后将接种后的菌袋移入培养室培养,严防发菌期间菌袋发热,温度一般应调控在530,最佳25,湿度70左右,并有少量通风、闭光发菌,一般30天左右,菌丝可发满。(4)出菇管理开袋在出菇管理中,开袋是关键。开袋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出菇的数量和产品的质量。开袋过早,子实体分化率低,个数少,且幼菇发育不良开袋过晚,易形成畸形菇,严重的会出现萎缩甚至腐烂。因此,开袋时机至关重要,大量原基形成后到菇蕾15一2OCRN时是开袋的最佳时期。解开袋口,将袋膜向外翻卷下折至高于料面2CM为宜。控温菇房温度直接影响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气温低于8时,原基难以形成,即是已经长的菇体也会停止生长、萎缩、变黄直至死亡;气温持续在L8以上时,己分化的子实体突然迅速生长,品质会下降;温度20以上时,菌丝又转向营养生长,低温刺激的效应也就消失,原基停止发育,菇蕾中的营养倒流而萎蔫,已形成的幼菇也会萎缩死亡。因此,出菇期菇房气温应控制在1315,这样出菇快,菇蕾多,出菇整齐,15天左右可采收。保湿菇房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595,湿度太低,子实体会萎缩,原基干裂不能分化,为了提高空气湿度,最好用喷雾器喷头朝上喷雾水,切勿将水喷到菇体上,否则子实体会变黄影响品质,严重时会造成腐烂。通风现原基期则需要充足的氧气,CO2浓度应降低到05左右。否则原基不分化而膨大成球状。菇体生长发育期,也需要空气新鲜,CO2浓度以不高于04为宜。出菇期如果通风不良,由于CO2浓度过高,会出现畸形菇,若再碰上高温、高湿天气,还会导致子实体腐烂。因此,出菇期菇房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特别是当菇蕾大量发生时,及时拉直菌袋口薄膜,以避免菇蕾因缺氧而畸形。光照现原基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为300500LX。注意每层或每排床架都应有适宜的光照,不能有死角。疏蕾杏鲍菇的菇蕾数太多,往往难于形成正常的子实体,所以需要把一些菇蕾去除,特别是采用盖无纺布或报纸促其出菇法的更需要进行蔬蕾,一般是待长至黄豆大小时,留下56个或23个(根据市场需要)健壮的菇蕾,其余均去除。注意若遇到染杂菌袋子,必须清洗用具,以防感染其他栽培袋。(5)采收当子实体基本长大、基部隆起但不松软、菌盖基本平展并中央下凹,边缘稍有向下内卷,但尚未弹射孢子时即可及时采收。(6)采后管理将出菇面清理干净,并清洁菇棚。春栽时喷洒氯氰菊酯杀虫,然后密闭遮光,使菌袋休养生息,直至料面再现原基后,可重复出菇管理方式。一般可采13潮菇,生物学效率5060。(7)覆土栽培据王淑芳等报道,在出菇前脱袋床式覆土生物转化率最高(9934),出三潮菇后再脱袋床式覆土效果次之7810,而不脱袋不覆土生物转化率最低5976,说明杏鲍菇覆土栽培比不覆土栽培产量高,覆土早比覆土晚产量高。床式覆土能明显提高生物转化率,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床式覆土具保水保肥的作用,水分能通过土壤的渗透,恰好达到子实体所需要的湿度。覆土有利于补水追肥,营养土的营养通过水的渗透,不断补充到栽培料中,增加出菇后劲。土壤自身含有大量有机物和矿物元素,这些物质通过土壤的淋溶作用也可向料中补充养料。土壤还具有保护作用,避免栽培料完裸露,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也是提高转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覆土栽培要点选场搭棚和整畦处理菇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环境卫生,排灌方便,水质优良,交通便利的田地,有蚂蚁的场地不宜使用。外棚高25米,用芦苇、茅草或芒其等放在支架上,四周用稻草、芦苇等圈围,创造一个光照少,阴凉通气性好的生态环境。内棚畦田11一13米,长不限,留宽05米的走道,深03米,每二畦用弓竹插上,高1,8米,盖严塑料膜,用硫磺熏蒸或生石灰喷撒,防止地面害虫和杂菌侵害,消毒后备用下田覆土菌丝长满袋后,再培养10天左右,即可将菌袋搬至预先准备好的菇棚里,即时脱袋,接种穴朝上,一袋紧靠一袋平卧于畦面,覆上一层L一15厘米厚土,要求的土质应疏松,不易板结,保温性好的泥炭土菌袋畦边,用烂泥巴封严,防止底面出菇(8)病虫防治危害食药用菌子实体的主要害虫是跳虫,线虫,菇蛆等。跳虫、线虫主要是危害幼小的菇蕾,菇蛆主要危害成熟期的菇体。这些虫害对食药用菌生产危害极大,须认真防治。跳虫又名烟灰虫,弹尾虫。危害食药用菌子实体的主要是菇疣跳虫和黑角跳虫。菇疣跳虫,近白色球形,半透明,幼虫白色,体形与成虫相似,休眠后蜕皮,色逐渐转暗,银灰色,群集时灰黑色,如同烟灰,成虫形如跳蚤,体长1215毫米,有短状触须,无翅,有8对足,常在培养料和子实体表面迅速爬行,尾部有弹跳器,通常以弹跳方式活动,跳跃高度可达数10厘米高,体表有油脂,不怕水,畦内灌水时可浮水一层,如同糠麸,随水流动,在适宜环境中,繁殖速度快,每年可发生67代,2028时大量发生。常群集于子实体背面根部和叶片的菌孔内。特别是幼菇期,原基会被虫体覆盖,使菇体萎黄,感染细菌腐烂而停止生长。跳虫是种植环境过于潮湿,卫生条件极差的指示性害虫。防治方法如下种植场地必须选择卫生、通风,水源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避开低洼圈、厕所和垃圾场,减少污染机会。没有长出子实体之前,可在周边环境喷洒01的低毒辛硫磷12次进行预防。如果发现虫体后也可用同样方法进行防治。(9)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1、工厂化栽培的前景杏鲍菇在高温季节无法正常生长,物以稀为贵,在国内外市场价位较高,是正常季节栽培的3一5倍,且栽培周期短,投资回报率高,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和开发前景。2、工厂化栽培存在的问题国内工厂化栽培还缺乏系统成熟的栽培模式,不少厂家在探索中以失败而告终,主要是无法协调温、气、湿的矛盾,造成出菇不整齐,朵形差、产量低,有的甚至菇袋成批报废造成绝收。笔者几年来从事几个厂、场的指导和经营,取得了较大规模栽培成功的经验,但在生产中的各环节也遇到许多问题可供同行借鉴。3、工厂化栽培的主要措施建设专用库房采用的制冷机组要求功率较大,质量稳定,能迅速将室内温度下降到所需的温度范围,要设立合理的通风排气系统,在特定的生育时期能使菇房内保持空气新鲜,要有良好的增湿设备和保湿措施。条件允许最好能设立一个低温空气冷藏缓冲间。选用优质专用菌株工厂化栽培的菌株,要求出菇快而整齐,且抗逆性要强,特别要对假单抱杆菌的抵抗力强的菌株。出菇快而整齐,既能保证稳定的产量,又可降低电费等管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出菇风险,这是关键技宋。目前,我国生产上大量应用的棍棒状菌株。若产品是在国内鲜销,也可选用三明3号菌株,不宜使用保龄球形菌株。培育优质菌袋培养料配方中氮源不宜过高,否则开袋后易造成气生菌丝徒长,表面菌皮过厚影响出菇。在菌袋培养过程中查菌要严格,预防混有杂菌的菌袋进人出菇房,造成难以控制的二次污染。菌袋培养后期要注意通风和适温培养,高温缺氧环境下培养的菌袋,进人出菇房易引起烂袋,造成全军覆没。菌袋制作时培养料含水量严格控制在6365,含水量太低进库后易失水,影响出菇和产量,同时开袋应掌握菌袋较成熟,长满菌丝10一15D再开袋。制定方案加强管理必须根据品种、配方、菌袋质量制定出较为详细的出菇期管理方案,培养一批操作熟练的技术工人,对菌丝恢复期、原基分化期、子实体生长期这三个重要阶段合理协调光、温、湿气的矛盾。菌丝恢复期一般为34D,将菌袋口打开,下翻至高出料面56CM,去除原菌种块。袋表面盖上地膜,室内温度保持18一20,每天适当通风促进表面菌丝恢复形成绒毛状原基分化期,表面菌丝恢复后,要增加透光度,使室内温度降至巧1517,4一6天原基大量化分,此时要加大通风量,促进菌盖分化形成子实体,湿度掌握88一93,并进行疏蕾,每袋仅留2一3朵;子实体生长期,经疏蕾后子实体已分化正常。此时,要使温度降至13一15,使子实体生长不至太快,控制菇房光线,暗光培养,并减少通风量与室内温差,这样子实体既粗又长又白工厂化栽培出菇整齐,菇体洁白,肉质结实,产品货架时间长,品质好,生物学效率可达50一70。四、保鲜技术由于杏鲍菇子实体质地致密,菌盖较小,而菌柄比较大。因此,杏鲍菇的保鲜性能比较好,保鲜期比普通平菇长。如果出菇期间水分管理得当,适时采收的杏鲍菇,在4冷藏条件下敞开放置,其货架期有10天。气温10左右时,可放置56天,1520条件下,杏鲍菇可放置23天。影响食用菌保鲜有温度、菇体水分、空气湿度、气体、微生物和PH值6个因素,针对以上因素可采用简易包装、冷藏、低温气调、辐射处理和化学保鲜等方法。(一)简易包装保鲜1、简易包装方法用塑料袋抽出空气,1015温度下可保藏23天。2、简易包装注意事项一定要适时采收,当菇体长到具有本品种特征时,在即将开伞前及时采收,或按商品质量要求,在生长最佳时期采收;菇体一定要洁净,采摘前忌喷水,使菇体含水量在7080为宜;菇体之间不要压实,以防产热。菇体存放的地方温度要低,袋与袋之间,筐与筐之间要有空隙,以便能及时散热。(二)冷藏保鲜1、冷藏保鲜法冷藏保鲜是指在接近0或稍高几度的温度下贮藏的一种保鲜方式。主要根据鲜菇在低温时呼吸微弱,发热减少,以及利用低温抑制微生物活动的原理达到保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瓦工贴瓷砖合同范本
- 融资租赁公司 合同范本
- 汽车区域销售合同范本
- 按揭买车贷款合同范本
- 年药店合同范本
- 瓷砖加工合同范本
- 兼职临时协议合同范本
- ktv买卖合同范本
- 家庭饮料购买合同范本
- 智能锁供货合同范本
- 合肥新华书店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新解读《JTG 5120-202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 2.3.4运动图像与追及问题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 项目化学习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实施
- 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试卷(十套)
-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DZ∕T 0248-201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正式版)
- 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 某某信访案件化解方案
- +【高中语文】文章修改(教学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 办公用品售后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