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病人护理_第1页
高热病人护理_第2页
高热病人护理_第3页
高热病人护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热病人护理高热惊厥病人护理高热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范畴,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其前部为散热中枢,后部为产热中枢,这两种调节中枢机能彼此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小儿年龄愈小,体温调节中枢机能愈不完善,可致体温升高。新生儿汗腺发育相对不足,通过汗液蒸发散热受到限制,故天气炎热时,也可致体温增高。发热与病情轻重有时不一定平行。婴幼儿对高热耐受力较强,即使体温高达40,一般情况仍相当好,热退后很快恢复。相反,体弱儿、新生儿即使感染很严重,体温可不高甚或不升。年长儿体温较稳定,若体温骤然升高,全身情况较差,常常反映有严重疾病存在。热型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和双峰热等。在一定范围长期高热1常见病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2少见病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结缔组织病。高热是一些疾病的前驱症状,引起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急性感染性疾病和急性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如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及皮肤感染等,后者主要由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疾病所引起。生理反应发热是人体患病时常见的病理生理反应。不同的疾病,在发热时常有不同的其他症状,大体地说有如下几种情况1发热伴寒战,可能是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或败血症等。2发热伴咳嗽、吐痰、胸痛、气喘等,可能是肺炎、胸膜炎、肺结核或肺脓肿。3发热伴头痛、呕吐,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4发热伴上腹痛、恶心、呕吐,可能是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等。5发热伴下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6发热伴右上腹痛、厌食或黄疸等可以是病毒性肝炎或胆囊炎。7发热伴关节肿痛,可能是风湿热或败血症等。8发热伴腰痛、尿急、尿刺痛,可能是尿路感染、肾结核等。9发热伴有局部红肿、压痛,可能是脓肿、软组织感染等。10间歇性发热伴寒战、畏寒、大汗等,可能是疟疾或伤寒等病。11发热伴皮下出血及粘膜出血,可能是流行性出血热、重症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或急性白血病等。什么是高热惊厥高热惊厥是什么意思发热是指体温在37以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称之为发烧。发热可以分为低热体温在37385之间;高热体温在385以上。小儿发烧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小儿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所以,在发生高烧时,容易引发惊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抽风”。引起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是高烧。高热惊厥是一种与发热体温高达39以上相关的惊厥现象,同时也会伴有发热脑部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的症状,它好发于6个月5岁的孩子。虽然惊厥发作的症状很可怕,但通常并不严重。惊厥是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这种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神经细胞异常放电的现象,大多由于过量的中枢神经性冲动引起,亦可由于末梢神经肌肉刺激阈的降低,如血中游离钙过低引起。的发生率是成人的1015倍,而高热惊厥又是引起小儿惊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具统计5岁以下小儿,24曾有过高热惊厥。小儿为什么常常会发烧呢中医认为小儿具有“阳常有余的生理特点,又有“易从阳化热”的病理机制。因此,小儿患外感疾病很容易转化为热证,也就发起烧来。另外,很多急慢性疾病均可引起小儿发烧。家长遇到小儿发烧应首先带孩子到医院儿科确诊是哪种病引起的发烧并对症治疗。惊厥是小儿发高烧的继发症,遇到发高烧的儿童,特别是6个月3岁以内的小孩,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及身体状况,避免发生惊厥。惊厥发作前,可有先兆,如惊跳、抖动、发呆或烦躁不安。但大多数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仰,两眼球凝视、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面部和四肢肌肉强直性和阵挛性抽动,大小便失禁,发作时间可由数秒钟至数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导持续状态。发作严重或惊厥时间较久者,面、唇、指甲发紫,伴喉部痰声,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小儿惊厥惊厥CONVULSION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多数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发病率为成人的10倍,尤以婴幼儿多见。病因小儿惊厥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按感染的有无,分为感染性热性惊厥及非感染性无热惊厥。按病变累及的部位分为颅内与颅外两类。一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1颅内疾病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静脉窦血栓形成。霉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弓形虫病。2颅外疾病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重症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败血症为原发病,破伤风等。二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惊厥1颅内疾病颅脑损伤如产伤、脑外伤、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血管畸形、头大小畸形、脑性瘫痪及神经皮肤综合征。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癫痫综合征如大发作、婴儿痉挛症。脑退行性病变如脱髓鞘性脑病、脑黄斑变性。2颅外疾病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维生素B1或B6缺乏症等。遗传代谢性病如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粘多糖病。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脑病、尿毒症、心律紊乱、严重贫血、食物或药物及农药中毒等。发病机理一解剖及生理因素婴幼儿易发生惊厥是因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皮层神经细胞分化不全,因而皮层的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较弱,其次神经元的树突发育不全,轴突髓鞘未完全形成,兴奋性冲动易于泛化而产生惊厥,当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于神经系统时,使神经细胞过度兴奋而发生过度的反复放电活动。这种电活动可为局限性或全身性,临床即表现为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二生化因素1血中钙离子正常浓度可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当浓度降低或细胞体格检查时应注意惊厥发作时抽搐的状态全身或局部。惊厥停止后注意神志、瞳孔大小、面色、呼吸、脉搏、肌张力、瘫痪及病理反射。婴幼儿应注意查前囟门、颅缝、外耳道分泌物以及乳突压痛,必要时检查眼底。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血白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夏季高热惊厥、中毒症状重者应用冷盐水灌肠取大便检查。根据需要做血糖、血钙、血镁、血钠、尿素氮及肌酐等检查。疑有颅内感染时应做脑脊液检查。头颅X光平片、脑血管造影、气脑造影等可协助诊断脑肿瘤及脑血管疾病,必要时做头颅CT。脑电图有助于癫痫的诊断。急救处理一般惊厥处理一控制惊厥1针刺法针人中、合谷、十宣、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儿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详细记录惊厥发作次数;发作前有无多汗、易惊、尖叫;发作时惊厥持续的时间、间隔时间;发作后的精神状态,有无嗜睡、昏睡或昏迷,注意有无发热、呕吐、腹泻。2)反复惊厥不止时应及时通知医生,按医嘱给予脱水剂预防脑疝的发生,同时要注意有无休克与呼吸衰竭,以便及时协助抢救。212注意安全,加强防护1)抽搐发作患儿丧失了意识,要注意防止碰伤及坠床,必要时约束肢体。上、下牙齿之间应放置牙垫,防止舌及口唇咬伤。对抽搐频繁者应设专人护理,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护理操作集中进行。2)室注意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不可将患儿抱起,应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即刻松开衣领,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及咽喉部加强皮肤、口腔护理1)保持衣、被、床单清洁、平整、柔软干燥,翻身时避免拖、拉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2)昏迷、大小便失禁的年长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便后用温水擦洗臀部皮肤,并涂鞣酸软膏,及时更换衣裤,要经常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皮肤感染及褥疮的发生,注意更换体位,防止坠积性肺炎。3)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口腔护理2次。每次喂完奶或进食后喂适量的温水以冲洗口腔。对长期高热患儿,应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口唇干燥时,应涂滑润油。215注意饮食调节高热时忌食热量高的食物,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多喝温开水、鲜果汁、西瓜汁等,汗多时应适当补充盐分。22用药的观察及护理在抢救治疗中,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及时准确给药,准确掌握药物剂量、浓度、滴数、时间、方法及副作用,防止出现不良反应。221使用抗惊厥药的观察惊厥时间过长,易造成脑组织损伤,应尽快给药控制发作。静脉注射安定应缓慢,每次0103MG/KG,速度按1MG/MIN,必要时20MIN可重复,安定有抑制呼吸、心跳和降低血压的副作用,尤须注意用药,注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呼吸有无频率、节律的改变。用10水合氯醛灌肠时,每次05ML/KG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尽量保留1H以上,以便达到药物吸收。在使用镇静药物时,勿在短期应用脱水剂的护理持续而频繁的惊厥,往往并发脑水肿,应严格遵医嘱在指定时间高热护理高热引起的惊厥,应立即使用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预防脑水肿,以头部物理降温为主,采用冰帽,降低脑组织的代谢,减少耗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慢损害程度的进展,利于脑细胞恢复。其次为枕下、腋下、腹股沟放置冰袋,忌擦胸前区及腹部,在冰袋外包裹薄巾,防止局部冻伤。酒精擦浴和温水擦浴可用3050酒精或3540温水擦浴。禁止擦胸前区、腹部、后项,因这些部位对冷敏感,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降温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面色、四肢冷热及出汗情况,以防虚脱发生。降温后30MIN测体温一次并及时记录。当肛温低于38时停止降温。224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组织缺氧惊厥患儿因呼吸不畅,加之耗氧增加,导致组织缺氧。脑组织缺氧时,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致使惊厥加重,缺氧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对惊厥性脑损伤的发生及预后均有一定影响,故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以迅速改善组织缺氧的情况。鼻导管吸氧法0515L/MIN,面罩法23L/MIN。23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教育的指导工作,可以减少小儿惊厥的复发。待患儿情况稳定后护士应向家长介绍该病的防治常识。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率为35,常见于6岁以下的体质较弱的儿童,因此要加强儿童的体质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有高热惊厥复发史的患儿,多由感染性疾病引起,在控制体温的同时可控制感染,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而惊厥反复或持续发作可以造成永久性脑损伤,因此,要做好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用药知识、防护常识及饮食起居的积极宣传和正确指导。同时在疾病过程中,家长会表现为失去理智,担心孩子,还有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而出现情绪反应,我们要认真讲解病情,安慰家属,同时年长的患儿在康复治疗期间我们要不断给予鼓励,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3讨论惊厥发作时,医护人员须分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