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义乌祥瑞装饰材料公司质量手册》(61页)-质量手册_第1页
(word)-《义乌祥瑞装饰材料公司质量手册》(61页)-质量手册_第2页
(word)-《义乌祥瑞装饰材料公司质量手册》(61页)-质量手册_第3页
(word)-《义乌祥瑞装饰材料公司质量手册》(61页)-质量手册_第4页
(word)-《义乌祥瑞装饰材料公司质量手册》(61页)-质量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乌祥瑞装饰材料有限公司XR/QM012009质量手册QUALITYMANUAL依据ISO90012008国际标准编制第二版修改状态第0次受控状态持有部门持有人2009年10月17日发布2009年10月25日实施第01章批准令为了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以达到顾客满意,公司依据ISO90012008标准要求,建立并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特制定本版质量手册本版质量手册是公司产品生产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规性文件。也是本公司质量保证和质量承诺的体现。本版质量手册于2009年10月17日发布,并于2009年10月25日起实施。从实施之日起,公司所有部门及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版质量手册的规定。总经理日期2009年10月17日第02章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贯彻执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任命朱林锋同志为本公司的管理者代表,并赋予如下职责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并实施持续改进;2、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3、在整个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的意识;4、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对外联络。总经理2009年10月17日第03章目录第01章批准令第02章管理者代表任命书第03章目录第04章修改记录表第1章公司简介第2章手册管理及相关说明第3章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第4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XR/QP012009记录控制程序XR/QP022009第5章管理职责公司组织机构图公司质量职能分配表管理评审程序XR/QP032009第6章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程序XR/QP042009设备管理程序XR/QP052009第7章产品实现产品要求评审程序XR/QP062009设计开发控制程序XR/QP072009采购控制程序XR/QP082009生产运作控制程序XR/QP092009监视和测量装置程序XR/QP102009第8章测量、分析和改进内审控制程序XR/QP112009产品监测控制程序XR/QP122009不合格品控制程序XR/QP132009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XR/QP142009附录1程序文件目录2数据分析目录3生产工艺流程图第04章修改记录表更改编号更改人更改处数/标记更改日期备注2009001宋丹119处/质量手册换版2009108ISO90012008第1章公司简介义乌祥瑞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其前身为义乌鸿瑞工艺品有限公司,公司创立于1999年初,2008年元月1日更名。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木框、相框、画框、发泡线条等工艺品和装饰材料系列产品开发、制造和销售的民营企业,公司位于享有中国小商品城的浙江省义乌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到2008年末公司固定资产已达6000多万元,拥有员工100余名。公司坚持“唯才是举”的人才方针,聚集了一批有识之士,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的管理骨干团队,组建了技术精湛的专业研发队伍,培育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基层管理队伍,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问题。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外贸业务发展迅速,产品90以上远销美国、加拿大、南美、欧洲及中东市场。到2010年,祥瑞将走专业化、产业化之路,组建集科研、生产、营销、贸易、投资于一体的集团企业。公司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诚信经营”的发展宗旨,秉承“务实、创新、高效”的企业精神,已经成为浙江省内工艺品行业中强势崛起的一支新锐。总经理傅小平电话89982618传真89982617地址浙江义乌义东工业园区邮编322013电子信箱YWFXP126COM第2章手册管理及相关说明1质量手册的管理质量手册分为受控版本和非受控版本,质量手册依据不同的受控状态采取不同的管理。受控版本的质量手册是公司内部从事质量管理活动和进行体系认证的依据。在首页加盖红色“受控”印章。非受控版本的质量手册作为公司提供的介绍性文件,仅保证发出去时有效,在其后不受更改等的控制。2本公司产品按相关工艺品标准及新产品设计开发进行生产,ISO90012008标准条款均适合于本公司,不存在任何条款的删减。3术语和定义本手册采用ISO90002005标准有关的术语和定义4适用范围本公司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内适用于各部门及工艺品相框画框的设计、生产及各部门的质量管理活动;对外用以证明公司有能力持续提供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第3章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1质量方针质量第一诚信至上持续改进顾客满意营造整洁、文明得工作环境、建立完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用科学、严格的管理手段、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一流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公司信誉、以满意的客户服务、持续提升的质量水平,满足顾客的需求。2质量目标21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98以上;22顾客满意度90以上;23合同按期交付率100。第4章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411目的规定建立、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确保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最终达到顾客满意。41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工艺品相框、画框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及所有部门。413职责1)总经理负责领导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批准质量手册,发布质量方针和目标,并提供体系所需的资源;2)管理者代表负责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识别、建立、实施和保持,及时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业绩和改进需求,以持续改进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并在整个企业内促进满足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3)人事行政部负责组织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4)其它职能部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日常工作;5)全体员工有维护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责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责任。414工作要求运用过程方法,系统地识别和管理与产品有关的一系列过程,并按下列要求执行1)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及其支持过程)及其在相关质量活动中的作用;2)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3)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4)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5)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6)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本公司无外包过程。42文件要求421总则1)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本公司按ISO90012008标准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A质量方针由公司总经理负责制定,是企业总的质量宗旨,也是编制质量目标的基本框架。B质量目标由公司总经理主持制定,是公司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追求的目标。C质量手册由人事行政部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是指导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法规性文件,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相互作用的综合描述,它包括ISO90012008标准要求适用的内容和相应的程序文件。D技术文件由开发部负责制定,包括产品要求(顾客要求)、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E其它文件和记录如管理制度等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制定。422质量手册由人事行政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依据ISO90012008标准要求并结合企业实际编制质量手册,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颁布实施。质量手册的内容包括A本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及ISO90012008标准适用的要求;C依据标准和本公司实际情况编制的相关程序文件,见程序文件附录;D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表述。对质量手册的管理具体要求按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423文件控制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见本章421)建立文件控制程序,由人事行政部、开发部负责进行控制,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424记录控制建立并实施记录控制程序,对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等要求进行控制,并由人事行政部负责落实。5本章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XR/QP012009记录控制程序XR/QP022009文件控制程序XR/QP0120091目的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以确保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各场所所使用的文件均为有效版本。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包括适用的外来文件的控制。3职责31总经理负责批准质量手册。32人事行政部、开发部组织体系文件的编制,并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33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部门文件的管理。4工作程序41文件编号A质量手册XR/QM2010B程序文件XR/QP2010C三层文件XR/SC2010D质量记录XR/QR2010年份序号质量公司名称年份序号作业指导书公司名称年份序号程序公司名称年份序号42文件的分类421管理类文件由人事行政部管理,包括质量手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发布的其他管理性文件。422技术类文件由开发部编制及管理,包括产品要求、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423外来文件由人事行政部收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法规性文件等。43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43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由总经理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制订、评审,总经理批准后发布。432质量手册由人事行政部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433技术类文件由开发部负责编制,部门负责人或总经理批准。434其它管理文件由各相关职能部门编制,相关部门领导审核、批准。44文件的发放和领用文件发放和领用时,由人事行政部、开发部负责编制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以确定文件的发放范围,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进行发放,各部门收到相关文件后应在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上签字。45文件的使用、保管451人事行政部、开发部应编制体系文件一览表,记录体系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或批准日期等,对有保密要求的文件在备注栏中予以说明。452各部门使用的文件,由该部门负责人或使用人负责保管,并编制体系文件一览表,注明“某某部门”字样。文件使用部门要保持文件的整洁。453若文件遗失,应由原文件领用人提出书面补领申请,并说明遗失原因,经所属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领用。46文件的评审、更改461文件的评审每年底人事行政部应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进行审查,评审后发现不适用的文件应进行修订/更改,必要时换版。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文件规定内容与实际情况有不适用之处,使用部门应及时报告人事行政部,以便及时进行评审或修改。462文件的更改文件需修订/更改时,应填写文件更改审批单,经原审批人批准后进行更改。更改时按原发放范围实施,并做好相应更改状态的标识(如ABC等)记录公司名称和更改记录。文件的更改方式一般有换版、换页、划改。47文件的作废、回收作废文件由人事行政部负责按原发放范围收回,对需要保留的作废文件应及时在相关文件封面加盖“作废留用”印章;作废文件不需留用时,人事行政部编制文件/记录销毁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销毁。48文件的借阅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下需外借时,应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在文件借阅登记表中作好记录,借阅的文件不得擅自复制、外传,应在规定期限归还。49外来文件的控制491外来文件,包括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文件等,由人事行政部负责管理,其它部门收到相关外来文件时应及时交人事行政部进行统一管理。人事行政部应编制体系文件一览表注明“外来”字样,并定期核查外来文件的有效性。492对外来文件一般不发放,当工作需要时办理查、借阅手续,借阅时应在规定期限内归还。确实需要发放时,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复制发放,并做好发放记录。493对外来技术文件如国家标准,人事行政部应对文件的有效性及时评审,发现过期应及时收集最新版本。5质量记录体系文件一览表XR/QR012009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XR/QR022009文件借阅登记表XR/QR032009文件更改审批单XR/QR042009文件/记录销毁单XR/QR052009记录控制程序XR/QP0220091目的对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所有记录的控制。3职责31人事行政部负责记录的管理。32各部门负责设计本部门使用的记录表式,并按规定记录、收集、管理相应的质量记录。4工作程序41记录表式411记录表式由记录使用部门编制,部门负责人核准,表式一份交人事行政部归档。412记录的表式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时,应报人事行政部备案。413人事行政部编制记录一览表,规定记录的名称、保存部门、归档周期、记录保存期限等。42记录的形式421记录可以是表格、图表、报告、电子媒介等形式。422记录表格需油印或复印的,各部门自行按有关规定印制;需铅印的,由人事行政部统一印刷。43记录的标识各种记录的标识按不同记录编号进行标识,各部门在记录设计时应考虑其唯一性。44记录的填写441应做到真实、及时、准确、内容完整、字迹清晰,并有记录人签字或盖章,记录保持完整、清晰、整齐。442记录的填写内容确需进行更正的,应由原记录人划改,并在旁边注明更改人姓名。45记录的收集、保存。451记录由保存部门负责人负责收集,每年收集一次,并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452人事行政部每年初对相关部门的记录保存情况进行检查,对未满足要求的,由责任部门予以改进。453记录要存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做好防护措施,确保记录完整。记录保存年限见记录一览表规定。46记录的查阅461合同有要求时,在商定期限内要能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所需的记录。47到期记录的处置当记录到保存期限时,由记录的保存部门负责对记录进行处置,填写文件/记录销毁单,经人事行政部签字同意后实施销毁。5相关记录记录一览表XR/QR062009第5章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总经理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1)向全体员工以会议等方式宣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意识和理念及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2)主持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定期评审其适宜性。3)主持管理评审,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识别改进机会。4)确保提供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资源。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总经理应始终把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向。2)通过产品要求评审,市场调查,销售服务,顾客满意情况调查等方法收集有关顾客要求及是否满意的信息。53质量方针(见第一章)1)质量方针由总经理根据顾客要求及企业发展方向制定,任何修改均需总经理重新批准。2)质量方针作为经营总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满足顾客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及持续改进的承诺,是制定质量目标的框架。3)总经理进行管理评审时,应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54策划541质量目标1)总经理应依据质量方针和企业实际情况,在相应部门中建立质量目标,并以文件方式发布。2)质量目标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并应可以测量或评价。3)相关职能部门应对质量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监视,并在管理评审时对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4)对各部门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由人事行政部负责每半年进行考核,发现质量目标偏离要求时应及时组织相应部门进行分析,必要时采取改进措施。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总经理应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更改进行策划,以明确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策划应确保满足质量目标及以下要求1)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和活动;2)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并加以提供;3)持续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当质量管理体系需要进行变更时,应保持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性和完整性。55职责、权限与沟通551职责和权限总经理应确定适宜的组织结构,任命各部门负责人,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权限。本企业组织机构及质量职能分配见公司组织机构图和公司质量职能分配表,职责与权限如下5511总经理1)制定企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建立质量体系,批准质量手册;4)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实现持续改进;5)任命管理者代表和各部门负责人,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6)确保并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资源。5512管理者代表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2)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情况,包括改进的需求;3)确保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4)就质量体系有关事宜对外联络;5)负责内部审核工作的组织协调及落实;6)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督和测量;7)负责实施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5513人事行政部1)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2)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的控制;3)负责人力资源的管理;4)协助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做好质量目标的建立工作;5)负责监督各部门及时进行有关数据的分析工作。5514生产部1)组织对关键、特殊工序能力进行确定,解决工序质量问题;2)负责设备工装及工作环境的管理,确保设备及工作环境保持良好状态,满足需要;3)负责生产过程的策划,制定生产任务并对车间实施检查,确保生产过程安全、文明、协调,及时完成生产计划;4)负责生产过程产品的防护、搬运、包装,半成品的贮存,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产品的标识和定置管理;5)负责生产过程控制,及时将质量问题反馈到有关部门和领导,及时落实质量问题的改进措施。6)负责对原辅料仓库的管理;7)负责对半成品仓库的管理;8)负责对成品仓库的管理。5515采购部负责组织对供方的选择和评价,及时采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5516开发部1)负责产品实现策划;2)负责新产品的设计开发。5517品管部1)负责对所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2)负责对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及成品的检测工作;3)负责对生产过程产生的不合格品的控制。5518外贸部1)负责与顾客有关过程的控制,及时与顾客进行沟通;2)负责顾客财产的管理;3)负责顾客满意程度的监测工作。5519车间1负责车间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生产任务;2)负责组织对各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3负责本车间的设备、工装的维护与保养,以满足生产要求;4负责组织本车间的现场管理、物流控制、工作环境控制、产品标识、产品搬运、贮存和防护、安全文明生产等工作。55110内审员1独立地进行质量体系审核,以验证质量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2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跟踪,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3需要时对供方的进行体系审核,参与供方评价工作。552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由总经理以文件方式任命,管理者代表的权责和权限见本章5512的有关规定。553内部沟通总经理应建立内部沟通机制,建立上下纵向及部门之间横向沟通渠道,要鼓励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反馈和沟通,以确保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顾客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等情况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沟通方式可以是1)各种会议;2)下发文件,包括各种规章制度、通知、决定等;3)黑板报等。56管理评审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保持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由总经理主持策划并实施管理评审,具体按管理评审程序要求执行。6相关文件公司组织机构图公司质量职能分配表管理评审程序XR/QP032009义乌祥瑞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图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外贸部人事行政部开发部生产部原材料仓库一车间成品仓库二车间三车间三车间半成品仓库库品管部采购部职能分配表为主要职能部门为配合职能部门部门分配标准条款总经理管理者代表人事行政部生产部采购部品管部外贸部开发部车间仓库41总要求421文件要求总则422质量手册423文件控制424记录控制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541质量目标542质量体系策划551职责和权限552管理者代表553内部沟通56管理评审61资源提供62人力资源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71产品实现策划72与顾客有关过程73设计和开发741采购过程742采购信息743采购产品验证751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752过程确认753标识和可追逆性754顾客财产755产品防护76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81测量分析和改进总则821顾客满意监测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监测824产品监测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85持续改进管理评审程序XR/QP0320091目的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识别改进的机会包括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修订。2适用范围适用于总经理对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的管理评审活动。3职责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32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评审计划、收集并提供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并对评审中提出的纠正或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33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准备、提供评审所需的书面资料,并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纠正或预防措施。4工作程序41管理评审计划411管理评审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时间一般在每年12月进行,二次管理评审之间时间不超过12个月。412当企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总经理可决定是否需要另行增加评审次数。1)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有重大质量投诉时;3)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较大变化时;4)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需调整产品或销售策略时;5)其它较严重情况,如审核中发现严重不符合项时。413管理评审前由管理者代表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并经总经理批准后,于评审前一周下发相关部门。管理评审计划主要内容包括1)评审时间2)评审目的;3)评审内容;4)参加部门或人员;5)各部门应提供的相关信息及书面资料和其它要求。42管理评审的输入年度管理评审内容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业绩和改进的机会1)体系运行情况,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贯彻实施情况;2)内/外部审核结果,包括顾客进行的工厂审查及产品审核;3)过程的业绩,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产品的质量状况;4)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度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5)各部门实施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6)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等;7)以往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的跟踪和验证结果及其有效性;8)有关部门或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合理化建议。43评审准备各部门接到管理评审计划后,应按评审计划的要求准备评审所需的相关资料,应及时形成书面资料。44管理评审实施441管理评审以会议形式进行,会议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参加。452参加会议的人员对相关的内容逐项进行汇报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部门/责任人及整改时间,必要时由总经理明确资源的需求并及时提供。45管理评审输出451管理评审一般以管理评审报告的方式加以输出,其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的有关决定和措施1)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2)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3)所需资源的要求。452管理评审报告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写,经总经理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46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461管理评审中提出改进要求的,由所涉及的部门提出并落实纠正或预防措施,具体按纠正或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462管理者代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应对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若措施落实不力或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由管理者代表向总经理汇报,必要时重新制订并落实纠正或预防措施和验证工作。463如果评审结果引起文件更改时按文件控制程序更改有关要求执行。464管理评审产生的所有相关记录包括管理评审计划,评审前各部门准备的评审资料、管理评审报告及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资料等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5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XR/QP012009记录控制程序XR/QP022009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XR/QP1320096质量记录管理评审计划XR/QR072009管理评审报告XR/QR082009第6章资源管理61资源提供通过顾客要求的评审,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产品实现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等途径,明确资源需求并及时加以提供,以便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增强顾客满意。62人力资源由人事行政部负责人力资源的控制,编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规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求,确保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具备胜任相应岗位所需的能力。63基础设施由生产部负责建立设备管理程序对生产所用设备进行控制。64工作环境根据产品生产的特点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并有效管理,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对工作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1)配置适用的厂房,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装修,防止风雨侵蚀和潮湿。2)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职业卫生、安全;3)生产部对生产车间设施实行定置管理,并考虑人体工效学的要求,努力提高工作效率。4)确保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爱护和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7相关文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XR/QP042009设备管理程序XR/QP052009人力资源管理程序XR/QP0420091目的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规定相应的能力要求,并适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它措施,使其能具备相应的能力。2适用范围适用于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所有人员的控制。3职责人事行政部负责制订各部门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的岗位任职要求,负责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组织实施,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32其它各部门协助人事行政部做好对本部门人员的培训实施工作。4工作程序41岗位工作能力的确认411人事行政部负责编制各部门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的岗位任职要求,岗位任职要求应明确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人员的应知应会要求及其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的要求,经总经理审批后作为招聘和安排人员的依据。412每年12月份,人事行政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岗位任职要求的相关要求,以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42制订培训计划421每年底由人事行政部下发培训申请单,由各部门填写后上报培训需求情况,并根据岗位任职要求及员工的实际能力情况及培训申请,制订下年度的年度培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最迟于下一年的一月底下发各相关部门实施。422制订培训计划时应注意如下问题4221培训计划应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培训后应使受培训者得到相应的提高并取得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4222培训计划要体现出全员性,经常性和反复性,能适应公司整体发展的需要。4223培训计划要体现培训形式灵活性和多样性。43培训的实施431内部培训的实施4311生产部协助人事行政部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关键工种人员等进行应知培训;对新进厂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和质量意识的教育。4312生产部协助人事行政部对生产工人,关键工种人员等进行应会培训。4313人事行政部负责对全体员工公司概况及安全知识教育培训。4314其它部门的相关人员应配合人事行政部实施培训计划。432外部培训的实施4321外部培训方式可以是邀请外单位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到企业上课,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派人员送归口部门参加学习和培训。4322外部培训在年度培训计划中有安排的按计划执行,当临时需要参加外部培训时,由总经理选派合适人员参加,同时人事行政部将培训内容补充纳入培训计划中。44培训有效性的评价每次培训结束后,人事行政部应根据培训计划的要求及时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在培训记录中记录按受培训情况。441通过理论考试,操作考核,业绩评定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确定受培训人员是否通过培训具备了所需的能力。442每年12月份,人事行政部应组织相关人员评价年度培训计划实施的有效性,同时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制订下一年度的培训计划;443人事行政部应加强对员工的日常工作业绩的评价,可随时对各部门的员工进行现场抽查,发现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应及时采取措施,并重新安排培训,经重新考核合格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后再安排上岗。若重新培训仍不能胜任岗位工作能力要求时,则采取换岗或辞退处理。444通过培训,应使员工了解其从事的工作与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与其它部门或岗位之间的关系,树立为实现质量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思想意识。45对通过培训仍不能满足岗位需求时,人事行政部应及时向总经理汇报,按任职资格的规定,作出其它方面的资源配置措施,如换岗,对外招聘,委托代培等措施。46记录的管理人事行政部负责培训有关记录的管理,确定适当的范围以保存其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方面的记录,包括学历证明,工作经历,培训计划,培训记录,教材,试卷,考核登记表等。5相关文件岗位任职要求XR/SC0220096相关记录培训申请单XR/QR092009培训评估表XR/QR492009年度培训计划XR/QR102009培训记录表XR/QR112009设备管理程序XR/QP0520091目的通过对设备的科学管理,使其处于良好状态。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设备的管理。3职责31生产部负责对设备的全面管理;32采购部负责有关的配合工作;33各车间负责对设备的使用及各项维护工作。4工作程序41新购设备的管理411新购设备进厂后,生产部应协同有关人员进行开箱查验,根据设备装箱单进行核对,并检查设备状态,对查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公司领导,以便处理。412经开箱验收合格的设备,根据合同情况在规定的期限内由设备制造单位来人进行安装调试。413经安装调试后的设备,生产部协同有关人员进行安装验收,经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使用部门。414经验收合格的设备,生产部将有关技术资料,技术图纸归档保存。42在用设备的管理421设备验收合格后,由生产部编制设备/模具台帐。422设备的维护保养对使用中的设备,由生产部根据设备状态情况,于年底确定下一年度的设备/模具维护保养计划,保养后在相应设备/模具维护保养记录中加以记录。423设备的报废设备主要结构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经济上不值得修复或改装,由设备所属车间提出报废申请,经总经理审批后生效。424设备的封存对闲置半年以上的设备,由生产部进行封存,同时做好保养工作。425对设备的保养,报废和封存情况,由各设备使用车间及时报采购部,生产部根据各种情况及时在设备/模具台帐的备注栏中加以记录。426设备因非正常损坏,致使停产或性能降低者均为设备故障。当事故发生后,应及时上报生产部,保持现场,操作者要如实写出事故报告,采购部根据现场及事故报告进行分析,并按规定处理。427操作工人要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合理使用设备。44对设备维护保养过程中所进行的各项记录由生产部统一归档保存。5相关文件设备管理制度XR/SC0320096相关记录设备/模具台帐XR/QR122009设备/模具维护保养计划XR/QR132009设备/模具维护保养记录XR/QR142009第7章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由开发部负责对公司产品的生产实现过程进行策划,以确保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得到有效控制。进行策划时应考虑和确定如下事项1)产品的质量目标和执行标准;2)为产品生产所需的过程,工艺文件及提供的其它资源的需求,公司生产的产品依据工艺品相关要求生产。3)生产过程中产品所应进行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要求及接收的文件;4)为提供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记录的要求。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由外贸部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产品要求评审程序,以确保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得到确定、实施并及时与顾客进行沟通。73设计和开发由开发部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以确保公司产品满足顾客要求。74采购为确保供方提供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采购部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采购控制程序,以确保采购过程及采购产品符合规定要求。75生产和服务提供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由生产部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生产运作控制程序,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各个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生产和服务提供在受控的条件下进行。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检验和试验加以验证时,生产部要对这样的过程实施过程确认。公司经确认目前挤出工序、喷漆工序为需确认的过程,并按如下规定进行控制。1)生产部负责编制对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2)生产部负责组织车间等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认可和人员资格进行鉴定;3)开发部负责编制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并下发相关部门执行;4)由生产部负责对设备和人员进行确认并记录;5)当出现设备维修或人员调整等情况时进行再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对产品实现过程中采购的外购件、在制品、成品的标识进行规定,以防止生产过程中被误用,必要时实现追溯性,追溯按生产日期实施追溯。不同工序检验由固定检验员检验,标识方法如下1)采用标识卡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如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2)以标识牌对有关的检验状态进行标识,如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处理进行标识,以防止使用不合格品。当出现顾客质量投诉或退货及大批量质量问题时,由生产部按合同号追查原因实施追溯要求。754顾客财产顾客财产由外贸部负责控制,由其对顾客财产进行识别并编制顾客财产一览表。并对其贮存,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确保顾客财产的不受损,不丢失,当发现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不适用时,要及时通知顾客,并保持相应的记录。外贸部负责对顾客财产进行验证,在验证或顾客使用时发现顾客财产有质量问题时,要及时通知外贸部,相关部门进行商讨,并由业务部负责及时与顾客联系,对顾客财产造成损失一事进行沟通妥善解决。755产品防护在内部产品的流转和产品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提供适当的防护,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防护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适用于对外购件、在制品、成品进行防护的控制。内部流转产品的标识、搬运、包装期间的防护工作由生产部负责;贮存期间防护工作由仓库负责并做好登记及出入库手续;产品出厂到交付到预定地点期间的搬运防护工作由外贸部负责;责任部门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这种防护包括1)按有关规定进行标识,确保清楚识别与可追溯性;2)采用适当的搬运方法,以保证产品的质量;3)按顾客要求和交付方法的要求进行适当包装。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应确定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品管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应达到以下要求1)品管部负责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周检计划表,对这些装置应依据规定的周期或在使用前,对照可溯源至国际或国家基准进行校准或验证。当不存在上述基准时,应编制用于校准或验证的依据;2)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经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在使用时应确保在校准有效期内,并保证测量不确定度已知,且与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3)对相关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标识,使其校准状态得到识别。4)使用监测装置时,应防止因调整不当而使其校准失效。5)做好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日常维护,确保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6)记录校准结果,并予以保存。7)当测量装置偏离了校准状态时,应重新评价先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并予以记录,必要时对相关产品采取重新检验等措施;8)用于监视和测量规定要求的计算机软件,在初次使用前应对其是否满足预期的使用能力予以确认并在必要时予以重新确认。8相关文件产品要求评审程序XR/QP062009采购控制程序XR/QP082009生产运作控制程序XR/QP092009仓库管理制度XR/SC0120099相关记录顾客财产登记表XR/QR152009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周检计划表XR/QR162009产品要求评审程序XR/QP0620091目的为确保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得到充分理解,通过对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并付诸实施,以达到顾客满意。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顾客要求的识别,产品要求的评审及与顾客的沟通。3职责31外贸部负责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组织有关部门对产品要求进行评审并负责与顾客的沟通;32总经理负责与顾客接洽过程中有关要求的评审及签署特殊产品合同评审的最终评审意见。4工作程序41与顾客有关要求的确定外贸部根据顾客规定的订货要求(如合同草案,口头订单等)识别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与期望以明确A顾客明示的产品要求,如产品质量要求及涉及交付,运输,价格等方面的要求;B顾客没有明确要求,但预期或规定的用途所必要的产品要求,对这类习惯上隐含的要求应作出承诺;C顾客没有规定,但国家标准或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D为开拓市场企业确定的其它要求。42对产品要求的评审421接受产品合同或订单前,外贸部应对已识别的顾客要求及本合同的有关要求组织评审,通过评审应确保A产品要求得到规定;B顾客没有文件形式提供要求时(如口头订单),顾客要求在接受之前得到确认;C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要求(如报价)已加以解决;D企业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422评审的实施4221合同的分类1)常规合同对交货能力在公司生产能力范围之内,公司定型产品所签订的合同。2)特殊合同除常规合同以外的所有合同。4222对常规合同,可由外贸部业务主管负责对合同有关内容进行评审,评审后在合同文本中填写评审意见,并签署评审日期及名字后评审工作完成。4223对有特殊要求的合同评审,应经生产部、品管部、采购部等部门共同进行评审并在特殊合同评审表中签署评审意见,由总经理签署最终评审意见后即完成合同评审。4224当总经理与顾客直接签署合同时,由其负责在合同文本中签字即完成合同评审。对于以口头或电话方式的订货要求,由业务员负责将相关内容填写在订单确认表中,根据所需产品的要求是常规合同内容时按本程序4222条要求进行评审;若是特殊合同内容时,请顾客对特殊要求以书面方式加以确认,并按本程序4223条要求进行评审。43合同的签订经过合同评审,对顾客提出的要求已经理解,若达成一致则由总经理或业务员负责与顾客签订合同,若达不成一致意见时,应根据情况及时与顾客进行沟通,协调解决办法或采取终止业务等措施。44合同的传递合同签订后,外贸部应把合同要求的产品数量和交货期限,技术质量要求等内容以生产通知单通知生产部,、生产部负责生产前的准备。45合同的执行451对常规合同按本程序44条要求执行合同。452对有特殊要求的合同,首先由生产部负责试制出样品,提交外贸部交顾客确认。外贸部得到顾客确认的书面意见后,再按本程序44条执行合同。46合同的更改461当顾客提出更改合同内容时,接收人员应及时将信息转达业务主管,如属常规合同由业务主管确定。如属特殊合同,更改内容应按下述要求送达相关部门进行会签1)顾客对产品结构提出更改要求时,由生产部及开发部会签意见;2)顾客对数量,交货期提出更改要求时,由生产部及外贸部会签意见;当会签达成一致意见后,由外贸部经理填写特殊合同评审表对更改内容进行评审。462当本公司提出更改合同时,必须以书面方式向顾客提出,并得到顾客的认可后方可更改合同。463所有的更改应传递到相关部门。47合同执行情况检查对于付诸实施的合同,由外贸部负责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若发现不能按合同要求执行时,应及时通知各相关部门,由各部门出具书面说明以便于统一协调或向顾客说明。48对合同及合同评审的有关记录由外贸部负责归档保存。49与顾客的沟通491外贸部负责与顾客进行沟通。492在产品售出前及销售过程中,业务员应通过多种渠道(如展销会,广告宣传等)向顾客宣传介绍本公司情况。当顾客来电,来函询问有关的技术要求,产品质量状况等情况时应热情给以回答并进行记录,分类归档。493根据需要将合同的执行情况(包括对合同的变更要求)随时与顾客进行沟通。494产品售出后,要及时与顾客取得联系,妥善处理顾客投诉,以取得顾客的持续满意。5相关记录特殊合同评审表XR/QR172009订单确认表XR/QR182009生产通知单XR/QR192009设计开发控制程序XR/QP0720091目的为了对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设计和开发的结果能满足顾客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3职责31开发部负责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制订设计开发计划书、设计开发评审、设计开发验证报告;32品管部负责对新产品的验证;33总经理负责批准项目建议;34生产部负责试制件的试制生产;35采购部负责外购外协件的采购;36外贸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负责提交顾客使用新产品的确认。4程序41设计开发的策划411设计开发项目的来源4111开发部综合各方面信息,编制设计开发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包括4112设计开发的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4113各阶段人员职责的权限、进度要求和配合单位。4114资源配置需求,如人员、信息、设备、资金保证等及其它相关内容。412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文件将随着设计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修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413设计开发不同组织之间的接口管理设计开发不同阶段可能涉及到公司不同职能或不同层次,也可能涉及到公司外部。4131对于部门之间重要的设计开发信息沟通,设计开发人员填写设计开发信息联络单,由设计负责人审批后发给相关部门。4132外贸部负责与顾客的联系及信息传递。42设计开发的输入421设计开发输入应包括以下内容4211产品主要功能、性能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来自顾客或市场的需求与期望,一般包含在合同、定单或项目建议书中。4212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国家强制性标准一定要满足。4213以往类似产品提供的适用信息4214对确定产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致关重要的特性要求,包括安全包装、运输、贮存、维护及环境等。422设计开发的输入应形成文件,并填写设计开发输入清单423开发部负责人对设计开发人员的设计开发输入进行评审,对其中不完善、含糊或矛盾的要求作出澄清和解决,确保设计开发的输入满足任务书的要求。43设计开发的输出431设计开发人员根据设计开发计划书等开展设计开发工作,并编制相应的设计开发输出文件。432设计开发输出文件应以能针对设计开发输入进行验证的形式来表达,以便于证明满足输入要求,为生产活动提供适当的信息。设计开发输出文件因产品不同而不同,可包括作业指导书、验收准则,外购件清单,产品技术规范或工艺品相关标准。433根据产品特点规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致关重要的产品特性,包括发装、使用、搬运、维护及处置的要求。434由项目负责人对输出文件进行审核,并填写设计开发输出清单。44设计开发评审441在设计开发的适当阶段应进行系统的、综合的评审,一般由设计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总经理批准并组织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4411设计计划中明确评审的阶段、达到的目标、参加人员及职责等,并按照计划进行评审。4412评审的目的是评价满足阶段设计开发要求及对应于内外部资源的适宜性、满足总体设计输入要求的充分性及达到设定目标的程序,识别和预测问题的不足,提出纠正措施,以确保最终设计满足顾客要求。4413根据需要也可安排计划外的适当阶段评审,但应提出明确时间、评审方法、参加人员及职责等。442项目负责人根据评审结果,填写设计开发评审报告对评审作出结论报开发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到相关单位,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或纠正措施,开发部负责跟踪记录措施的执行情况,填写设计开发评审报告的相应栏目内。45设计开发的验证451根据评审通过的设计开发输出要求制作样品。品管部负责对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