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习题答案第3版_第1页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习题答案第3版_第2页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习题答案第3版_第3页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习题答案第3版_第4页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习题答案第3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1、答分为三类。动量传递流场中的速度分布不均匀(或速度梯度的存在);热量传递温度梯度的存在(或温度分布不均匀);质量传递物体的浓度分布不均匀(或浓度梯度的存在)。2、解热质交换设备按照工作原理分为间壁式,直接接触式,蓄热式和热管式等类型。间壁式又称表面式,在此类换热器中,热、冷介质在各自的流道中连续流动完成热量传递任务,彼此不接触,不掺混。直接接触式又称混合式,在此类换热器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并且相互掺混,传递热量和质量后,在理论上变成同温同压的混合介质流出,传热传质效率高。蓄热式又称回热式或再生式换热器,它借助由固体构件(填充物)组成的蓄热体传递热量,此类换热器,热、冷流体依时间先后交替流过蓄热体组成的流道,热流体先对其加热,使蓄热体壁温升高,把热量储存于固体蓄热体中,随即冷流体流过,吸收蓄热体通道壁放出的热量。热管换热器是以热管为换热元件的换热器,由若干热管组成的换热管束通过中隔板置于壳体中,中隔板与热管加热段,冷却段及相应的壳体内穷腔分别形成热、冷流体通道,热、冷流体在通道内横掠管束连续流动实现传热。3、解顺流式又称并流式,其内冷、热两种流体平行地向着同方向流动,即冷、热两种流体由同一端进入换热器。逆流式,两种流体也是平行流体,但它们的流动方向相反,即冷、热两种流体逆向流动,由相对得到两端进入换热器,向着相反的方向流动,并由相对的两端离开换热器。叉流式又称错流式,两种流体的流动方向互相垂直交叉。混流式又称错流式,两种流体的流体过程中既有顺流部分,又有逆流部分。顺流和逆流分析比较在进出口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顺流的平均温差最小,顺流时,冷流体的出口温度总是低于热流体的出口温度,而逆流时冷流体的出口温度却可能超过热流体的出口温度,以此来看,热质交换器应当尽量布置成逆流,而尽可能避免布置成顺流,但逆流也有一定的缺点,即冷流体和热流体的最高温度发生在换热器的同一端,使得此处的壁温较高,为了降低这里的壁温,有时有意改为顺流。第二章传质的理论基础1、答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与传质方向上单位面积的物质的量称为传质通量。传质通量等于传质速度与浓度的乘积。以绝对速度表示的质量通量,ABABMUMEU以扩散速度表示的质量通量,BAJJJJ以主流速度表示的质量通量1AAABEEABBUA2、答碳粒在燃烧过程中的反应式为2CO,即为1摩尔的C与1摩尔的2O反应,生成1摩尔的2CO,所以2与通过碳粒表面边界界层的质扩散为等摩尔互扩散。3、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可知D312PT两种气体A与B之间的分子扩散系数可用吉利兰提出的半经验公式估算32414570ABABTPV若在压强500,273PATK时各种气体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0D,在其他P、T状态下的扩散系数可用该式计算320PTD(1)氧气和氮气223056/3OVMKGL8NN342521523479801/106DMS(2)氨气和空气3PA798TK50P0322198/CS24、解气体等摩尔互扩散问题12423610509/3981AADNKMOLSRTZM2SR0通用气体常数单位J/KMOLK5、解25C时空气的物性35185/,180,KGPAS62420153/,/SDS42064/8RE05153202OCPTDUDVS用式子(2153)进行计算8300830446527957951/MECSHSDMSD设传质速率为AG,则212200044LNAAMSAALSMASDXHDUUDLH26、解20时的空气的物性(注状态不同,D需修正)35352244205415/,180,13901/273RE9018620OCKGPASPTDMSUDVS(1)用式083MECSHRS计算MH04492108755DD(2)用式1340ECS计算M439506210621/5MHMSD27、错解氨在水中的扩散系数92/DS,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物性为;35359129/,1720,PR078/744PCKGMPASJKGSD由热质交换类比律可得231PRMPCHS22335R56078041/91PCMS1)(第3版P25)用水吸收氨的过程,气相中的NH3(组分A)通过不扩散的空气(组分B),扩散至气液相界面,然后溶于水中,所以D为NH3在空气中的扩散。2)刘易斯关系式只对空气水系统成立,本题为氨空气系统,计算时类比关系不能简化。3)定压比热的单位是J/KGK正解组分A为NH3,组分B为空气,空气在0时物性参数查附录312P36/10278PR40246表查SMDSC3RMPCHSHMSP/106/98470651293PR33/23/8、解320/84ICOKMOLRT22N2225NNCOCOX3251076/8349CIOMPKGT3222NIMR22061CONA20389NA9、解(A)已知AM,B,AX,BAABBNMXBBAA已知A,AAABBBAMANMXBBBAAAANXM(B)2222320784OONCOXMA2069N20431A若质量分数相等,则22222130488OONCXAM20398NX20534C10、解;(A)2O,N的浓度梯度沿垂直方向空气由上部向下部运动(B)2,的浓度梯度沿垂直方向空气由下部向上部运动,有传质过程。211、解;12AVAAADGCZ21LNAVLR1)柱形DRLAV124,LN球形32,4VAAV2)D100MM为内径,所以R150,R252若为球形AAV0033,质量损失速率为1461012KG/S;压力损失速率348102PA/S212、解98123020510/1ADNCKMOLSZ1)JA为A的质量扩散通量,KG/M2S;JA为A的摩尔扩散通量KMOL/M2S;2)题中氢氦分子量不同213、解氨空气4250000/,13,73,5,OADMSPTKP32442091/TMS氢空气4251/OS33244205051710/DPTS214溶解度S需先转化成摩尔浓度3431/0MKOLCASKMOLCZNGAAVAV/1025105014921SKGMAA/48059215、解、322105142LNLN9AVLRAM3160/ACSPKMO21L1623802401635705AVAADGCZ/KOMLS质量损失663577/KGS16、解02ON和在时,扩散系数427/DS331198AAPP()512670/421ADPGKOMLSRTZ18、解、该扩散为组分通过停滞组分的扩散过程,0AABDNXNR,APCXRTADDNNR整理得AADPR24RG2AARTDR分离变量,并积分得0024ASRPGDD得LNASAPRG第3章传热传质问题的分析和计算1、答当物系中存在速度、温度和浓度的梯度时,则分别发生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现象。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既可以是由分子的微观运动引起的分子扩散,也可以是由旋涡混合造成的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引起的湍流传递)动量传递、能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三种分子传递和湍流质量传递的三个数学关系式都是类似的。2、答将雷诺类比律和柯尔本类比律推广应用于对流质交换可知,传递因子等于传质因子2233RPMHDTTCGJS且可以把对流传热中有关的计算式用于对流传质,只要将对流传热计算式中的有关物理参数及准则数用对流传质中相对应的代换即可,如R,P,MCUHTTTCADSNS当流体通过一物体表面,并与表面之间既有质量又有热量交换时,同样可用类比关系由传热系数H计算传质系数MH23LE3答斯密特准则CIVS表示物性对对流传质的影响,速度边界层和浓度边界层的相对关系刘伊斯准则RPCDALEV表示热量传递与质量传递能力相对大小热边界层于浓度边界层厚度关系4、解定性温度为025,GTC此时空气的物性23619K/M,19/S查表得42OD0/S,0饱和水蒸汽的浓度3028/VKGM3322409851/17OPTS0220/34369564UD0E80R181425CDS69用式(2153)计算08308304254615,MECSHS21/MSD设传质速率为AG,则204AMSAAXHDU21004ALSADU120EXPASMHDU02C时,饱和水蒸汽的浓度30179/ASKGM1AD1303195/AK代入上面的式子得20AG1/ADGK5、解04,C时空气的物性23618K/M,190/S6E2R0UL69转折点出现在56E180R,42CXL因此,对此层流湍流混合问题,应用式(2157)30837ECLRSSH查表24得,定性温度为350C时,324061ODPT2M/S4061CDS93608377641589LH32590/1MMS每2池水的蒸发速率为MASANH300C时,30307/4,516/ASSKGCKG时561702140MANH6、解在稳定状态下,湿球表面上水蒸发所需的热量来自于空气对湿球表面的对流换热,即可得以下能量守衡方程式2SFGHOHTN其中FGH为水的蒸发潜热222HOMS22HOSFGHT又3RP1MPCS查附录21,当ST05C时,水蒸汽的饱和蒸汽压力580SP于是3848/3HOSSMKGMR037、三种方法1)含湿量是什么D与相对湿度的区别2)主体空气为湿空气,其CF不等于0。214分析方法3解2SHOMSHTRNH其中0026,STCT查表21,当02STC时水蒸汽的饱和蒸汽压力SAP于是238749HOSSPMKGRT2453/RKJG1VD当06TC,时定性温度为023,STC31/105/PKGMCKJG由奇科比拟知22334RP174951956MPCHS1SSDTR40021DD125G/KG38、解AMSANH查表得当温度为270C时,3264/KGMAS150/39MAHH39、解(A)当温度为230时,AS00212143KG0A1272/344MASNMSB2700314057/ASHKGSC当温度为470C,0073462/KG21702037460519/4AMSNHKGS求HM时需除以面积A310、解32017810/6ANKGS当温度为305K时,S0034533/M24/103451AMSHS11、解461260510MAH第四章空气的热湿处理1、(1)大气是由干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汽混合而成的。我们称其为湿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氧有、氩、二氧化碳、水蒸气等。(2)在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虽少,但其变化确对空气环境的干燥和潮湿程度产生重要的影响。且使湿空气的物理性质随之改变。因此研究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在空气调节行业中占重要地位2、(1)湿空气的密度等于干空气密度与蒸汽密度之和。30135/87SPBKGMT在大气压力B和T相同情况下,湿度增大时,湿空气的密度将变小。天气由晴转阴时,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增加,由此降低了空气的密度,于是大气压要下降。(2)在冬季。天气干燥。水蒸汽在空气中含量减少,而且温度T也减少了,所以密度增加了,于是冬季大气压高于夏季的。3、(1)在大气压强。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湿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是指,在与湿空气同体积的条件下,将干空气抽走,水蒸汽单独存在时的压力。湿空气的水蒸汽饱和分压力是指,在与饱和湿空气同体积的条件下,将干空气抽走,水蒸汽单独存在时的压力。湿空气的水蒸汽饱和分压力是湿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的上限。(2)它们的大小是受大气压力影响的。4、(1)会有凝结水产生。(2)由附录41可知当房中漏点温度为95而冷水管表面温度为8所以会有凝结水产生。(3)若想管道表面不产生凝结水,则可以对房间内空气进行除湿。5、由附录41可知湿空气20150时,I39KJ/KG干空气;湿空气15,290时,I39KJ/KG干空气;所以空气的焓值没有发生变化。6、由已知得,Q/W14000/27000(KJ/KG)由初始状态B01MPA,1T18,150终状态2T25,查附录41得240,2I455KJ/KG干空气2D79G/KG干空气47、由已知得,5000(KJ/KG)由初始状态1T20,终状态230,250查附录41得62,1I43KJ/KG干空气1D9G/KG干空气8、解(A,B,C)由室内空气状态温度20,压力101325PA水蒸汽分压力为1400PA,查附录41得D88G/KG干空气60,I42KJ/KG干空气(D)已知干空气的气体常数为287J/(KGK)干空气分压力BPQ101325140099925PA干空气密度392518/2873GPKGMT室内干空气质量;5GMVE室内水蒸汽质量MQ885885175GF如果使室内空气沿等温线家湿至饱和状态,则角系数2500KJ/KG当空气的状态是温度为20,100时,则D146G/KG干空气水蒸汽分压力2350PA此时室内的干空气的密度为31032517/879GKGM室内干空气质量为MG117753335826KG室内水蒸汽质量加入的水蒸汽量;850651753331G49、解由题意得,可知,假设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为7,则在标准大气压下,初始温度为20,露点温度为7的空气参数。可由附录41得D62G/KG干空气425,所以允许最大相对湿度为425,最大允许含湿量是62G/KG干空气10、解A,由附录41得T25,170时,1D14G/KG干空气2T15,2100时,2D105G/KG干空气失去的水蒸汽D11410535GB,C,D由2500PGPQDICTCT11/QKJG干空气1425083560212/KJG9/QKJG空气状态变化时失去的总热量是191KJ/KG11、当大气压发生变化时,空气所有的状态参数都会发生变化。412、ABCD01TC初01T初0T初0T初设过一段时间后A、B、C、D温度分别为ABCDTT、环境温度为FT,则有AFBFTTFFTTA、C与环境进行热交换主要是通过外表面热辐射和外表面与环境进行热交换。B、D除拥有A、C的换热特点外,还有液体表面与环境直接进行的热质交换,因此它们的热量传递速率较A、C的快,更能在短时间内接近FT足够长的时间,A、B、C、D与环境平衡,而且A、C的温度应等于环境干球温度B、D应等于环境湿球温度。13、解A由初始状态湿球温度为25,室内空气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503I查附录41则新风的焓为76KJ/KG干空气回气的焓为48KJ/KG干空气由能量守衡,MIIMI混回回回新新新2763485混混592KJ/KG干空气B由已知查附录41得D158G/KG干空气2D93G/KG干空气则由质量守衡M1D1M2D2M1M2D321583935D3D3119G/KG干空气C/105218699207KJGHTDT29TD12CMTT235T3T24T28414、解由题意的空气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100时,查附录41得当加热到22时,含湿量为D3105G/KG干空气当1T30,175时,1I82KJ/KG干空气1D202G/KG干空气当215,2100时,242KJ/KG干空气2105当1T30,175G/KG干空气当3T22,3D105G/KG干空气时I349KJ/KG干空气则在冷却器中放出的热量为500KG/MIN(82KJ/KG42KJ/KG)20000KJ/MIN凝结水量500KG/MIN202G/KG干空气105G/KG干空气4850G/MIN加热器加入的热量500KG/MIN49KJ/KG干空气42KJ/KG干空气3500KJ/MIN415、查焓湿图ID图错解查附录41得初态为50时,1I62KJ/KG干空气1D43G/KG干空气末状态为35时2I129KJ/KG干空气2D365G/KG干空气D36543322G/KG干空气所以从被干燥的物体中吸收1KG水分时所需的干空气量G1000/32231KG加热量QGI31129622077KJ正解热量是由于加热过程是1到2加入的。干燥过程是2到3过程完成的。2状态为50时,1I62KJ/KG干空气1D43G/KG干空气3状态为35时2129KJ/KG干空气2365G/KG干空气D36543322G/KG干空气所以从被干燥的物体中吸收1KG水分时所需的干空气量G1000/32231KG加热量QGI313059455KJ416、由附录41得空气初态T15,50得1I285KJ/KG干空气1D53G/KG干空气末态T30,100得2I100KJ/KG干空气2273G/KG干空气所以I715KJ/KG干空气D22G/KG干空气由能量守衡的CMTGI水水气4210031015G气715气88310KG/HM水蒸汽气D88310221936KG/H查附得从塔府进入的空气的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50时其湿球温度为为97则冷却塔水从308冷却至97水MT气I42100310203G气715G气11916631KG/H令解17、解总热交换量以空气初状态的湿球温度TS为界,显热交换量以空气初状态的干球温度T1为界,潜热交换量以空气初状态的露点温度T2为界,由T130,水蒸汽的分压力为2000PA得TS214T217518水温T50301810传热方向气水气水气水气水传质方向气水气水气水气水18、解(A)常压下气温为30,湿球温度为28,由附录41得D23G/KG干空气被冷却到10的饱和空气由附录41得知2D75G/KG干空气所以每千克干空气中的水分减少了155G(B)若将气体加热到30,由附录41得湿球温度为178。19、解因为不计喷入水的焓值,则可以认为是等焓变化。查附录得末状态含湿量为26G/KG干空气水蒸汽分压力4100PA相对湿度为42湿球温度为324焓值为113KJ/KG干空气第5章吸附和吸收处理空气的原理与方法1解物理吸附是被吸附的流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分子间吸引力,它是一种可逆过程,物理吸附是无选择的,只要条件适宜,任何气体都可以吸附在任何固体上。吸附热与冷凝热相似。适应的温度为低温。吸附过程进行的急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的平衡瞬时即可达到。化学吸附是固体表面与吸附物间的化学键力起作用的结果。吸附力较物理吸附大,并且放出的热也比较大,化学吸附一般是不可逆的,反应速率较慢,升高温度可以大大增加速率,对于这类吸附的脱附也不易进行,有选择性吸附层在高温下稳定。人们还发现,同一种物质,在低温时,它在吸附剂上进行物理吸附,随着温度升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发生化学变化转为化学吸附,有时两种吸附会同时发生。2、硅胶是传统的吸附除湿剂,比表面积大,表面性质优异,在较宽的相对湿度范围内对水蒸汽有较好的吸附特性,硅胶对水蒸汽的吸附热接近水蒸汽的汽化潜热,较低的吸附热使吸附剂和水蒸汽分子的结合较弱。缺点是如果暴露在水滴中会很快裂解成粉末。失去除湿性能。与硅胶相比,活性铝吸湿能力稍差,但更耐用且成本降低一半。沸石具有非常一致的微孔尺寸,因而可以根据分子大小有选择的吸收或排除分子,故而称作“分子筛沸石”。3、目前比较常用的吸附剂主要是活性炭,人造沸石,分子筛等。活性炭的制备比较容易,主要用来处理常见有机物。目前吸附能力强的有活性炭纤维,其吸附容量大吸附或脱附速度快,再生容易,而且不易粉化,不会造成粉尘二次污染,对于无机气体如2SOX、H、N等有也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完全,特别适用于吸附去除69310/GM、量级的有机物,所以在室内空气净化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4、有效导热系数通常只与多孔介质的一个特性尺度孔隙率有关。第6章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1、解间壁式换热器从构造上可分为管壳式、胶片管式、板式、板翘式、螺旋板式等。提高其换热系数措施在空气侧加装各种形式的肋片,即增加空气与换热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气流的扰动性。采用小管径。62、解空气的湿球温度越高所具有的焓值也愈大,在表冷器减湿冷却中,推动总热质交换的动力是焓差,焓差越大,则换热能力就愈大。63、表冷器的传热系数定义为11SMNYKAVBWKS随迎风面积VY的增加而增加随水流速W的增加而增加。析水系数与被处理的空气的初状态和管内水温有关,所以二者改变也会引起传热系数KS的变化。64、解总热交换量与由温差引起的热交换量的比值为析湿系数,用表示,定义为TBPDQICT表示由于存在湿交换而增大了换热量,其值大小直接反映了表冷器上凝结水析出的多少。5、解逆流流动时,T10090100C,T12050700C9027TMT(9070)/2800管束未加肋光管,管壁很薄,所以FR、W可不记,则1508K传热量为QFKMT10508040000W顺流流动时120101100CT10050500C105761LNMT0CQ105076138050W66、解设冷水的温度为2T,Q吸放1PGC2P(T)20632965106749T解得T529014293LN65M0CQKAT23021659874MQAMKT即保持这样的负荷需要换热面积为7、解设机油出口温度为1T1PGC2P(T)126904801672T1T42608TT214067PT228504RT0631TFMCCQKA由PR值图527得078MT078231183201672046/8KWMC8、解黄铜管的导热系数为1K(1)相对与管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为2183/6060250491LN32139KWMK(2)管壁热阻可以忽略,则传热系数为274/05180KWMK传热增加了97(3)2893/611203KK传热增加了1。9、解14/PCJKGK2Q吸放1PG2P(T)T2083011得05C1T(1)顺流时0MAX87T0MIN532TC0M7239LNTC(2)逆流时0MAX835TC0MIN514TC0M548LNTC610、(1)计算需要的接触系数2,确定冷却器的排数,如图所示2123708629ST根据附录64可知,在常用的YV范围内,JW型6排表面冷却器能满足20862的要求,所以决定选择6排。(2)确定表面冷却器的型号先假定一个YV,算出所需冷却器的迎风面积YA,再根据Y选择合适的冷却器型号及并联台数,并算出实际的Y值。假定Y3M/S,根据YGA可得21083YAM根据Y282M,查得附录65可以选用JW404型号表面冷却器,其Y343,所以实际的YV为104/32YGSA在查附录64知,在YV24M/S时,6排JW型表面冷却器实际的20891,与需要的20862差别不大,故可以继续计算,由附录65可知,所需的表冷器的每排传热面积为DA445,通水截面积为WA0005532M(3)求析湿系数126321409PIC(T)(4)求传热系数假定流水速率为W15M/S,根据附录63中的相应公式可以计算出传热系数11200521080521083/34365SYKWMCVW(5)求冷水量根据WWAW得W00055315383KG/S(6)求表冷器能达到的1先求传热单元数及水当量比根据式(663)得3814561/0NTUKGS根据式(662)得3140104839RC根据NTU和R值查图612或按式644计算得1071(7)求水温由公式(570)可得冷水初温1029365WTC冷水终温210216321849WGITCW(8)求空气阻力和水阻力查附录63中的JW型6排表冷器的阻力计算公式得191934557AHKP2246SYHVP11、解如图所示;G24000KG/H667KG/SW30000KG/H833KG/S1求表冷器迎面风速Y及水流速W由附录65知JW304型表面冷却器迎风面积YA2572M,每排散热面积DA33402M,通水面积WA0005532M,所以671/YGVS3385/100WWA(2)求冷却器可提供的2根据附录64,当YV216M/S时,N8排时,2096080961(3)先假定0295TC根据210254196193SSTC查ID图可知,当203T时,27KJ/GI(4)求析湿系数根据12PIC(T)得5827193104(5)求传热系数根据附录63,对于JW型的8排冷却器,120058100879/29356SKWMC(6)求表面冷却器所能达到的值传热单元数按式(663)得387940814136NTU水当量比按照式(662)得307849RC根据NTU和R的值,查图612或按式(644)计算得1077(7)求所需要的1并与上面的1比较,121495073WT而,所以假设0295TC合适,于是在此题的条件下,得到空气得到终参数为0295TC203ST7KJ/GI(8)求冷量及终温根据公式(59)可得Q667(558275)18876KW20675821439WTC第7章混合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1、解混合式换热器按用途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冷却塔洗涤塔喷射式热交换器混合式冷凝器A、冷却塔是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的方法,将生产中已经提高了温度的水进行冷却降温之后循环使用,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B、洗涤塔是以液体与气体的直接接触来洗涤气体以达到所需要的目的,例液体吸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某些组分除净气体中的灰尘,气体的增湿或干燥等。C、喷射式热交换器是使压力较高的流体由喷管喷出,形成很高的速度,低压流体被引入混合室与射流直接接触进行传热传质,并一同进入扩散管,在扩散管的出口达到同一压力和温度后送给用户。D、混合式冷凝器一般是用水与蒸汽直接接触的方法使蒸汽冷凝,最后得到的是水与冷凝液的混合物,或循环使用,或就地排放。2、解湿式冷却塔可分为(1)开放式冷却塔(2)风筒式自然冷却塔(3)鼓风逆流冷却塔(4)抽风逆流冷却塔、抽风横流冷却塔A、开放式冷却塔是利用风力和空气的自然对流作用使空气进入冷却塔,其冷却效果要受到风力及风向的影响,水的散失比其它形式的冷却塔大。B、风筒式自然冷却塔中利用较大高度的风筒,形成空气的自然对流作用,使空气流过塔内与水接触进行传热,冷却效果较稳定。C、鼓风逆流冷却塔中空气是以鼓风机送入的形式,而抽风冷却塔中空气是以抽风机吸入的形式,鼓风冷却塔和抽风冷却塔冷却效果好,稳定可靠。3、解冷却塔的主要部件及作用(1)淋水装置,又称填料,作用在于将进塔的热水尽可能的形成细小的水滴或水膜,增加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延长接触时间,从而增进水气之间的热质交换。(2)配水系统,作用在于将热水均匀分配到整个淋水面积上,从而使淋水装置发挥最大的冷却能力。(3)通风筒冷却塔的外壳气流的通道。4、解由空气的初状态1T350C,1ST270可查ID图得1I85KJ/KG由2T200C,95查ID图得2I555KJ/KGG(1I)WC2WT11000085555120004192WT162WT2190即喷淋水后的水温为2190C由1T100,ST52T13,1000查ID图得1I186KJ/KG,2I366KJ/KGG(I2)WC2W11000036618612000419162WT2WT1240C即第二种穷困感情况下喷淋后水的温度为1240C5、解对空气进行加湿冷却过程,使空气由T210,D9G/KG,变为T210,D10G/KG状态,先对其进行等焓加湿,再等温加湿或先等温降湿,在等温加湿。6、解措施(1)喷嘴不是双排的改为双排。(2)单排时,喷水方向可改为逆喷,双排时可改为对喷,三排时应为一顺二逆。理论上是可通过降低喷水水温来提高其热交换效率值的,但实际上不可以,因为喷水水温愈低,我们要设置价格较贵的制冷设备,这个不合理。8、解(1)2205,13/DMNM个(排),8KG/S双排对喷。所以喷淋室断面风速3(2)根据空气的初参数和处理要求可得需要的喷淋室接触系数为21650873ST该空气的处理过程为冷却干燥过程,根据附录(58)查得相应的喷淋室的接触系数0127275所以02801278758109所以总喷水量WG1093020032918KG/H3由附录(58)查出喷淋室1实验公式,并列方程式2107265145SWT(4)由1ST,2ST查ID图得1I645KJ/KG,2I419KJ/KG根据热平衡方程(583)得2C2WT15联立得,212107026554898649WWTT解得107WTC205439(6)求喷嘴前水压根据已知条件知喷淋室断面为230286CGAM两排喷嘴的总喷嘴数为N2NCA213378所以每个喷嘴的喷水量为329184/7WKGHN根据每个喷嘴的喷水量422KGH及喷嘴孔径05DM,查图545,可得喷嘴前所需的水压为17ATM(工作压力)(7)需要的冷冻水量为12306451923/CGIWKGHCWC(T)可得循环水量为39878/XKGH(8)阻力计算空气在档水板断面上的迎面风速1226/DVVMS由(587)得前后档水板阻力为270194DHPA由589的水苗阻力为2306P18075914WPA9、解由1T9C1003,2STTC查ID图知1CT1870C,则依据式(590)可求出新水温下的喷水系数为198747CWT()于是可得新条件下的喷水量为;W1273020038345KG/H利用新的127,1WT90C求所求的问题求2107265145SWT代入数据得2072651458839SWT所以21ST由1221WACT根据表54,当10128,SATC由于2ST未知,故暂设287代入上式有;28749WT整理得;22051WSTT联立并求得20C20WT由2117275ST代入数据得2012027175830ST28TC由2S2010,查表54得2A287所以空气的参数为201WTC201ST水的终温为208第8章复合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1空气冷却除湿有什么特点答原理利用湿空气被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将冷凝水脱除的除湿方法,又称露点法或冷冻法;空气冷却器除湿或喷淋室除湿的方法属于冷却除湿;缺点仅为降温,表冷器中冷媒温度为20左右即可;为除湿,冷媒温度降低到7以下,使制冷机COP降低。无法使用自然冷源;再热、双重能量浪费;霉菌2、说明空气调节方式中热湿独立处理的优缺点。答优点1热湿负荷分开处理,即采用独立除湿以消除潜热,独立降温以消除显热;由于不承担湿负荷,冷冻水的温度为1518,高于室内的露点温度,不会产生凝水,从而消除了室内的一大污染源。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2再生器可以采用低温热源驱动,可方便实现能量储存,尤其适合以城市热网连续均匀供热作热源。3减小电能消耗,有效缓解用电量峰谷现象,优化城市能源结构。4整个装置在常压下运行,旋转部件少,噪声低、运行维护方便;缺点对湿度的控制不够精确,有时候会造成室内温度过干;成本较高。3、蒸发冷却器可以实现哪些空气处理过程答直接蒸发冷却器在降低空气温度的同时,使空气的含湿量和相对湿度有所增加,实现了加湿,等焓过程。间接蒸发冷却器实现的便不再是等焓加湿降温过程,而是减焓等湿降温过程,从而得以避免由于加湿,而把过多的湿量带入室内。4、蒸发冷却器的工作过程有什么特点什么条件下使用较好答1)直接蒸发冷却器是利用淋水填料层直接与待处理空气接触来冷却空气。适用于低湿度地区,如我国海拉尔在降低空气温度的同时,使空气的含湿量和相对湿度有所增加,实现了加湿,等焓过程。2)间接蒸发冷却器是利用一股辅助气流先经喷淋水(循环水)直接蒸发冷却,温度降低后,再通过空气空气换热器来冷却待处理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